某某公司标准工时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标准工时管理系统

目录

第一章GSD 标准词库1-1 GSD标准词库-名词

1-2 GSD标准词库-形容词

1-3 GSD标准词库-动词

1-4 GSD 标准词库-工具

第二章 GSD 标准分科

2-1 分科简介

一、分科的定义(Operation Book)

1、分科,是运用服装标准术语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作的一种细致描述,也即是实

际生产的制作标准。

2、分科中的每道工序,都是几个或一系列的制作单位(操作动作)组合。在企业化流水生

产方式中,分科已是实际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分科表的作用:

1、确定标准做法

2、确定标准时间

3、界定工序流程

4、实际工作分配

5、生产流程编排

6、生产成本预算

三、分科表的优点:

1、员工在短时间内可提高操作熟练度

2、因同一工序反复操作,能提高效率

3、个人所操作的工序比较单一,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4、即使员工的水平有高低,但产品的品质也不会参差不齐

5、每个工序都易于引进专用机,自动机

四、分科需具备的条件:

1、完整的制单及与生产相关的其它各项资料(如更改通知单,客户评语等)

2、正确的办(样)衣

3、尺(用来量度一些长度,间线宽度等相关规格)

分科是根据正确的衫办及制单资料,以实际生产中最为简便、省时及品质稳定为原则,确定每款的具体制作标准,并用明确的语言将标准方法书写出来,作为车间生产的准则。

五、划分工序的依据:

1、换线(线号不同,颜色不同等)

2、换机械(机器不同,压脚或辅助工具不同等)

3、适当工序量

4、正常工序转换

六、更改分科必需具备的条件:

1、客户要求更改做工-凭客户通知单更改

2、机器设备原因-车间不具备分科表上所推荐的机械

3、车缝简便操作方法-生产大货时发现更好的方法

4、工序遗漏-分科时遗漏工序或在实际生产时需增加动作,点划修剪等

5、车间人手搭配问题-车位车缝技术程度不同

七、分科顺序要求:

顺序:从前片到后片,从面布到里布,从主到附从零部件到组装(需综合考虑)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一、背景介绍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工时管理方法,通过对工作时间的合理规划和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相关规范,包括标准工时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范围以及管理流程等。 二、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它是根据工 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测算和统计得出的。 三、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1. 任务分解法:将一个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步骤,然后对每个工 作步骤进行时间测算,最后将各个步骤的工时相加得出总工时。 2. 样本法:通过对类似任务的多次观察和测算,得出平均工时,再根据具体任 务的特殊性进行调整。 3. 标准时间数据库法:建立并维护一个标准时间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已有的 标准工时数据,对新任务进行估算。 四、标准工时的应用范围 标准工时管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作任务,包括生产制造、服务行业、项目管 理等。通过合理应用标准工时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标准工时管理的流程

1. 任务分析:对待测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确定任务的具体内容、工作 步骤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2. 工时测算: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工时计算方法,进行工时测算。可以借助工时测算软件或工时测算表格等工具进行计算。 3. 标准工时评审:将测算得出的标准工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专家组进行评审, 确保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标准工时发布:经过评审通过后,将标准工时发布给相关人员,包括员工、 管理人员和生产计划人员等。 5. 工时监控:对标准工时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偏差的问题, 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6. 工时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标准工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 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标准工时管理的优势 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控制工时,避免工时浪费和过度劳累,提高 员工的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准确测算和控制工时,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投入,降 低企业的成本。 3. 提升工作质量: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减少工作中的疏忽和错误,提高工作质 量和客户满意度。 4.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工时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情况, 合理安排和调配资源。 5. 提高员工满意度: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避免员工的过度劳累和工作压力,提 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一、引言 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制定和管理标准工时,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确保工时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目的和范围 1.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标准工时管理,确保工时的合理安排 和有效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型企业,包括制造业、加工业等。 三、术语和定义 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2. 标准工时管理:指对标准工时的计划、分配、执行和监控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3. 实际工时:指员工实际投入到工作中的时间,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 四、标准工时的制定 1. 标准工时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工作内容和工 作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标准工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3. 标准工时的制定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生产情况的匹配性。 五、标准工时的管理

1. 标准工时的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工作量,合理安排标准工时,并制定详细的工时计划表。 2. 标准工时的分配: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合理分配标准工时,并确保公平公正。 3. 标准工时的执行:员工应按照工时计划表执行工作,并及时记录实际工时。 4. 标准工时的监控: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标准工时的考核和奖惩 1. 标准工时的考核:根据员工的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进行考核评估,并记录在员工档案中。 2. 奖励机制:对于完成标准工时任务的员工,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奖金、荣誉称号等。 3. 惩罚机制:对于未完成标准工时任务的员工,可以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扣减工资、降低评级等。 七、标准工时管理的优势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制定和管理标准工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合理控制工时,避免加班和人力浪费,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科学的标准工时管理,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以及相关算法,使标准工时更具完整性,使相关系统和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合理。 2、范围 安公司 3、职责 质量部对于本文件的受控实施和监督执行。 4、程序 4.1.定义: 4.1.1标准工时: 4.1.1.1标准工时: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普通熟练工作者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4.1.1.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的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增加宽放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作业宽放由来:通常如果工作能以最快的速度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这样的产出将是最高效的。但即便是机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 b).作业宽放目的:劳动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下作业,都必须适当予以宽放时间用来补偿个人需要,才能与实际作业所需时间相吻合,更趋人性化。

4.1.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1.2员工定义: 4.1.2.1直接人员:指生产产线上从事生产操作人员。包括装配、调整、检查检测和不良品维修人员。他们是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 4.1.2.2间接人员:指不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此处包括车间班长,物料配送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工具保养人员。间接员工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但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1.3时间定义: 4.1.3.1正常作业时间:指以每天8小时为基准的作业时间,其单位为分钟。正常作业时间包括“前准备时间”和“净作业时间”。 4.1.3.1.1前准备时间(95分钟): a).早会(早会,交接班)10分钟 b).清洁(工治具、设备、车间、更衣)30分钟 c).中餐时间15分钟 d).间隙时间(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30分钟 e).首检时间10分钟 4.1.3.1.2净作业时间:指对作业对象作业的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1.3.2标准时间:指普通技能熟练的工人,以正常速度,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以规定的操作方法,生产出符合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4.1.4一般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Standard Working Hours Management)是一种 通过制定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来管理和控制工作时间的方法。标准工时管理旨在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标准工时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工时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标准工时是指每天、每周或每月员工应该工作的具体时间。通过统一设定标准工时,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避免因工作时间长而导致的疲劳和不健康的工作状态。此外,标准工时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工作时间的浪费。 其次,标准工时管理可以通过强调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员工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从事兴趣爱好和进行个人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此外,标准工时管理也可以通过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标准工时管理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等具体问题,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有加班要求,组织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并确保员工有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时间。这种保护员工权益的做法有助于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认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标准工时管理虽然有着许多好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不同职位和行业的工作要求不同,很难完全统一设置标准工时。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不同岗位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次,标准工时管理需要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组织需要向员工普及和解释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员工也需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有效实施标准工时管理,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标准工时规定,包括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加班规定等。其次,组织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考勤系统和工时记录系统,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这样可以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工作,并为组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同时,组织可以开展标准工时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员工普及标准工时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增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管理的认同和支持。 总结起来,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工时管理方法,旨在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要实施标准工时管理,组织需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工时规定,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和记录,同时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管理的认同和支持。通过标准工时管理的实施,组织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标准工时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竞争的加剧,组织和员

工时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工时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目录: 一、目的 二、角色 三、工单操作流程 四、系统操作指南 一)个人数据维护 二)工时填写 三)报表 五、常见问题

一、目的: 实现按网站、系统统计相关部门工时成本 二、角色: 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 超级管理员:各部门(设计部、制作部、技术部)工单接口协调人员管理员:各部门主管、PM及PL 用户:一般需求操作人员 权限描述:

三、工单操作流程图:

四、系统操作指南: 一)个人数据维护: 在“设置管理”中维护“我的用户”(管理员以上权限才有此项)、“我的网站”及“我的应用系统”,添加相关常用数据。 我的用户:一般指我的组员 我的网站:一般指工作涉及的网站 我的应用系统:一般指工作涉及的应用 *用户登录后,首先要进行个人数据维护,进行数据初始化,才能进行其它操作。 注:1. “我的用户”、“我的网站”及“我的应用系统”列表显示数据均为个人自定义,而非供选择的系统数据; 2. 点击“添加”后,刻在弹出框中选择并添加; 3. 已添加的数据不会再出现在弹出框中; 4. 请先设置“我的网站”,再设置“我的应用系统”; 5. 请在“我的网站”中添加“其他”,并在“我的应用系统”中添加“其他”下的“缺勤”,供缺勤时填写。

二)工时填写 工时的填写包括“需求单工作”及“日常工作”两部分; 另外可以在本页“当日工时填写详细表”这一部分查看、修改当天的工时细项。 注:1. “日常工作”的填写:选择基础工作类别,再选择对应的网站和应用系统,填写相应工时及备注。点击“保存”,则生成一条工时细项。针对同一基础工作类别、网站及应用的工时细项,每天只可提交一条,工时可累计修改; e.g. 今天为汽车报价库开了两个不同的会,一个1小时,一个2小时。则在“基础工作相关”栏,选择“管理/会议/培训”、“汽车网”、“报价库”,填写工时3,并备注两个不同的会议主题。 2. 若工作与项目需求单相关,再针对某个需求单进行提交或批量提交,也生成一条工时细项; 3. “需求单工作”的部分会显示出指派给我的,目前未完成的需求单,供填写工时及修改处理状态(个人处理该需求的进度,而非整个需求的进度); 4. 可选择不同的日期,点击“查询”后,查看、补充本月其他工作日的工时;只可补填本月工时,不可跨月填写; 5. 每次提交或修改时,需选中该工作细项并保存。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培训 一、概述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的概念、目标、制定流程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 二、标准工时制定的概念及目标 标准工时是指一项工作完成所需的正常时间,它是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难易程度、工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标准工时制定的目标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工,实现生产计划的正常进行;二是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标准工时制定流程 (一)确定研究目标: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明确研究标准工时的目标和意义。 (二)收集工作数据:通过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和测量,收集大量的工作数据。 (三)分析工作数据:对收集到的工作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

分析,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四)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工作分析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各项工作任务的标准工时。 (五)试行和评估:将制定好的标准工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根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方法 (一)设定考核指标:根据标准工时制定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根据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奖惩。 (三)加强工作监督:通过加强工作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四)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五)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五、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的效益 (一)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任务,

考勤管理培训课件

考勤管理培训课件 考勤管理培训课件 一、课程介绍(100字) 考勤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纪律性。本课程将介绍考勤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帮助学员掌握科学、高效的考勤管理技巧。 二、考勤管理的基本原理(300字) 1. 考勤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 确保员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 掌握员工工作状态,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配置; -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纪律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考勤管理的基本原则 - 公正公平: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不偏袒特定员工; - 规范准确:明确考勤规则,确保考勤数据准确无误; - 便捷高效:采用科技手段,简化考勤流程和操作步骤; - 信息安全:保护员工的隐私权,确保考勤数据的安全性。 三、考勤管理的方法和工具(600字) 1. 手工考勤法 - 纸质考勤表:员工手写签到、签退时间,由考勤员统计汇

总; - 考勤打卡机:员工使用刷卡、指纹等方式进行考勤打卡, 自动记录考勤数据。 2. 电脑考勤软件 - 基于计算机的考勤管理系统:通过员工自助、在线打卡、 考勤统计、报表分析等功能,实现全面的考勤管理; - 云考勤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考勤数据的实时上传、共享和备份。 3. 生物识别技术 - 指纹考勤系统:通过采集员工指纹信息,实现高效、准确 的考勤管理; -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通过识别员工的面部特征,实现快速、便捷的考勤操作。 四、考勤管理的注意事项(500字) 1. 制定明确的考勤规则 - 考勤时间:规定上班、下班的具体时间,以及迟到、早退 的标准; - 考勤方式:明确采用何种考勤方式,避免混淆和误操作; - 请假制度:建立假期制度,明确请假手续和请假事由。 2. 强化考勤管理流程 - 员工签到:规定员工在上班前签到、下班后签退的时间地点;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定义、原则以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标准工时管理的定义 1.1 标准工时的概念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直 接工时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时间,而间接工时则是用于支持生产或服务的时间,如管理、维护等。 1.2 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 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确定标准工时,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为企业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1.3 标准工时管理的重要性 标准工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 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标准工时管理的原则 2.1 公平公正原则 标准工时应根据工作内容和难度来确定,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员工的工作 负荷合理分配。 2.2 精确可行原则

标准工时应准确反映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以保证工时管理的可行性。 2.3 持续改进原则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 三、标准工时管理的应用 3.1 生产计划与调度 通过标准工时管理,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调度,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3.2 人力资源管理 标准工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负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员工的加班情况。 3.3 成本控制与优化 标准工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生产成本,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环节,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实施步骤 4.1 确定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 企业可以选择时间测定法、动作测定法等方法来确定标准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 4.2 收集和分析数据

项目工时管理规范

工时管理规范 1.目的 为加强人员贡献度管理,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基于项目化运营的人工成本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特发布奥杰股份公司工时管理规范。 2.适用范围 奥杰股份各事业部所有参与对外承接项目和内部研发项目研发人员的工时管理。 3.定义及分类 3.1.工时定义:是指在某项任务上实际消耗的工作时间。 3.2.工时分类:按照是否直接参与项目分为项目工时和非项目工时。 1)项目工时:是指直接参与公司对外承接和内部研发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技术评审和设计开发等人员发生的工时,这些人员是公司标准人天成本计算的直接分摊对象,并计入项目的直接人力成本。 2)非项目工时:是各事业部员工参与部门制度流程建设、请假、日常部门管理和培训所发生的工时,不计入项目直接人力成本。 4.职责和流程

4.1.由各事业部安排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对项目工时和非项目工时进行统 计,每月汇总,每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将本事业部工时统计结果经事业 部总经理确认后,提交给经营计划部。 4.2.经营计划部负责对各事业部上报工时进行汇总和审核,形成月度公司员 工时统计表,每月第三个工作日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 4.5.人力资源部以经营计划部提供的经整理的工时数据进行核算项目工资性 支出成本。 4.6.财务部根据人力资源部计算的项目工资性支出成本和差旅补贴成本进行 项目成本核算。 5.工时填报规范 5.1.工时填报是所有参与项目研发的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工时数据填报情 况是事业部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5.2.工时数据是项目成本归集的依据。 5.3.各事业部需全面、真实、及时统计正确的工时数据,填报单位为小时, 除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外的任何休假均需填报。 5.4.工时单位为“小时”。员工正常工作日的工时总数等于8小时。 5.5. 所有项目工时填报均基于已立项的项目进行。对于已发生工时但没有对 应立项项目的情况,应及时向经营计划部反映进行立项,不能将工时随 意归集到不相关项目中。 5.6. 在项目中的员工请假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需做项目工时统计,超过5 个工作日统计为非项目工时。

标准工时研究培训

标准工时研究培训 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工作情况下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它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工艺流程等因素来确定的。标准工时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培训员工对标准工时的研究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标准工时的意义 标准工时是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工资计算的基础。通过研究和制定标准工时,可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标准工时可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它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标准工时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记录每个环节耗时。然后,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出平均工时。 2. 试作法:对某一工作任务进行多次试作,然后根据试作数据计算出平均工时。 3. 研究法:通过研究工作内容、工艺流程等因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工作环节所需的标准工时。 三、标准工时的编制过程 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的,确定研究的重点和内容。 2.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工作数据,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环节、工作流程等。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

收集。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平均工时和标准工时。 4. 标准工时的确定: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标准工时,并进行修正和调整。通过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优化标准工时。 5. 标准工时的应用:将标准工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管理中,进行生产计划和员工考核。 四、标准工时的培训内容 1. 理论知识:包括标准工时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培训员工对标准工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解,理解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2. 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员工对工作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标准工时。 3. 应用能力:培养员工将标准工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包括生产计划、员工考核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员工与团队成员合作的能力。标准工时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培训员工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五、标准工时的培训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讲座和课堂教学等形式,将标准工时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让员工对标准工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员工亲自参与标准工时的研究和应用过程。组织员工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等工作。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员工学习和总结标准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