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种培育技术

合集下载

高效池塘养鱼技术PPT课件

高效池塘养鱼技术PPT课件
采用轮捕轮放,可以提高单产 20%左右。
轮捕轮放的方式主要有3种:
一为一次放足,分期轮捕。在冬季或初春, 有计划地投放各种不同规格鱼种,然后一 年中分成几次轮捕,利用大规格鱼种争食 强长得快,小规格鱼种争食差长得慢的特 点,捕大留小.
二为分次放养,分次轮捕。鱼种不是一次 放入池塘,而是每轮捕一次,同时补充相 应捕出数量的大规格鱼种,这种方式比一 次放足更有利于鱼的合理生长。
池水过深,则下层水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不明 显,且上下层水不容易对流,阻碍池塘物质循环, 降低池塘生产力,故池塘不宜过大过深
(开增氧机正是为了促进上下层对流,增加溶解 氧)。
生产上池塘最好整齐规则,呈东西向长方 形,周围不应有高大树木等障碍物,以免 挡住阳光照射和风力吹动,影响光合作用 和溶解氧的提高.
因而能较好的适应肥水的要求。因为施肥 量大的池塘,消耗氧量多,水质易变化, 而面积较大、水较深的池塘能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缓和这方面的矛盾,保持池水既较 肥沃,溶解氧又较高。
但池塘过大过深,对提高产量也不利,面积过大 则投放饲料和鱼类吃食不易均匀,水质肥度不易 控制,操作管理不方便,实行高度精养有一定困 难。
目前我国池塘养鱼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养模 式:
①以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通 过给草食性鱼类投喂草料,利用草鱼,鲂 鱼等的粪便肥水,饲养鲢,鳙鱼等.
②以滤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即 以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其他鱼 类.
③以杂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以 鲤鱼或鲫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体鱼.
混养有以下 4 点意义:
①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同单养一种鱼 相比,可以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从而 提高池塘鱼产量。
②能更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食料资源,更好 地发挥池塘潜力。

鳜鱼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鳜鱼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鳜鱼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鳜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33毫米的夏花鱼种养成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鳜鱼鱼种。

大规格鳜鱼鱼种培育的方法主要有池塘培育、网箱培育。

1、池塘培育池塘面积2亩左右,深度1.5~2米。

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2.5万尾。

在鳜鱼夏花下塘前10天左右用药物清塘,然后将麦穗鱼、鰕虎鱼、鳑鮍鱼等杂鱼,罗非鱼、鲫鱼、家鱼夏花引进塘中;或直接与培育家鱼夏花结合起来,方法是亩放家鱼苗30万~150万尾,除了供鳜鱼夏花摄食外,一部分可培育成一龄鱼种。

在培育过程中,初期水位浅一些,50~60厘米深,以后每隔6~7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20~30厘米,后期池水水位应保持在1.2~1.5米。

每天早晨、中午、傍晚要观察水色,测定溶氧,注意鱼种活动状况尤其是鱼种有无浮头情况。

若发现溶氧低和鱼种有浮头现象时,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

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定时检查鳜鱼鱼种的摄食情况和生长速度及饵料鱼的消长情况,随时补充饵料鱼的数量和调整饵料鱼的规格。

用家鱼夏花作饵料鱼的,可以适当追施一些有机肥,以利于饵料鱼的生长,但一定要控制好肥度,以免水质过肥而发生鳜鱼浮头死亡事故。

约经20~30天左右的精心管理,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可养成10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

2、网箱培育网箱面积4~6平方米,网箱结构长(2~3)米*宽2米*高1米。

网箱材料用聚乙烯等网布,网目在0.5厘米。

网箱一般设置在湖泊、水库大水体中,鳜鱼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一般为400尾左右。

在培育管理中,要做到经常洗箱、换箱,保持箱内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投喂饵料鱼的体长为鳜鱼体长的50%~60%,最好控制在50%左右。

经15~20天的精心培育,可养成10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鳜鱼种。

浅谈鱼苗培育技术

浅谈鱼苗培育技术
上午 9 — 1 0点 , 这 时水 中溶 氧量 已上升 , 温度变化小 。下池时鱼苗原来所处容器
等措施 , 保持鱼苗池水质 良好 , 使池水既
有丰富的适 口天然饲料 ,又有充足 的溶 氧。鱼苗下池后 , 每3 — 5 天注水 1 次, 培 育期 间共 注 水 3 - 4次 ,每 次注 水 1 0 — 1 5 c m。注水 时注水 口要用密 网过 滤 , 严 防敌害生物入池 。 3 . 巡塘 一般每 天早 , 中, 晚 3次巡 塘。 巡塘 目的主要是观察水质肥度 , 以决 定投饲 、 施肥 、 注水 的时间和数量 ; 同时
3 .药物 清塘 药物清塘是利用药物
杀死野杂鱼 、 敌害生物 、 鱼类致病菌 和寄 生虫。 清塘是改 良水质 、 土质和提高鱼苗
放养密度各地差别较大 ,在确定放养 密 度时 , 应考虑池 塘条件 、 饲料来 源 、 养殖
渔案致富柏南 2 0 1 3 — 2
—3 一
I 目圆
水平等 , 一般每亩放养鱼苗 1 0万一 1 5万


鱼苗的食性 刚孵 出的鱼苗 , 叫
鱼苗 或水 花 , 以 自身 卵黄 为营养 , 随后 , 卵黄囊逐渐消失 ,鱼苗开始摄取外界食 物。 起初几乎所有 品种鱼苗 口径 , 滤食器
官和肠管都很相似 ,所以他们的食 性几 乎一致 , 都是吞食 轮虫 , 无 节幼体和一些
小型 枝角 类等 ;当鱼苗 全 长 1 2 — 1 5 m m
2 . 放养前 用密 网拉 1 — 2遍 , 清 除池
中的敌 害生物 , 如蛙卵 、 有 害昆虫 、 野杂
鱼等 。
左 右时,可在豆浆中掺入适量 的鱼粉投
喂。下池 1 4天后 可投 喂精饲料 , 如三等

鲫鱼新品种 中科5号苗种培育技术

鲫鱼新品种 中科5号苗种培育技术

522019-23鲫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尤其适应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既可生活在静水和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又适于在池塘中养殖,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水体的pH值、低溶解氧等理化因子亦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宜在各种水体中养殖。

中科5号鲫鱼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五代新品种,有着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等优点。

与中科3号相比较,它更能适应较低蛋白的饵料(蛋白27%-28%的饵料即可,“中科3号”适应31%-32%的);在抗病能力方面,能更好抵抗孢子虫病、鳃出血病;“中科5号”属中层鱼类,生活在水体中层,比生活在水体底层的“中科3号”易捕捞。

南平市延平区欣欣水产养殖场选择中科5号早繁鲫鱼苗种进行池塘专养苗种培育高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鱼苗阶段培育苗种培育池准备: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苗种养殖用水透明度要求为25-30cm。

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要求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排灌方便,池型整齐,池底平坦,上风处设置食台。

每亩配备0.3kW叶轮式增氧机。

放苗前15-20天,用常规方法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kg带水清池,后加水80cm (注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7-10天后每亩施发酵粪肥300-500kg,当水色呈云朵状灰白色或黄绿色时及时将鱼苗下塘。

二、鱼苗放养及投喂鱼苗质量要求:肉眼观察外观95%以上的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有逆水游动能力;鱼体不呈黑色。

可数指标:畸形率小于3%,损伤率小于1%。

水花放养密度为10-15万尾/亩,鱼苗下池后每天辅喂豆浆4次,日喂豆浆量为每亩用黄豆3-4kg。

具体操作还应看水色浓度、鱼苗的生长的情况而酌情增减。

7-10天后,鱼苗长至1cm以上时,将鲫鱼专用配合饲料打粉后沿池投喂,逐渐向食台范围收拢,将粉料和水捏团投喂在食台上,训练鱼苗集中摄食。

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几月份放养比较好

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几月份放养比较好

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几月份放养比较好1、用选择菊科、豆科植物、蔬菜和柔嫩无毒的植物沤肥,每亩施肥大草300-400千克。

2、放养鱼苗之前,先放试水鱼测试鱼塘的药性。

3、采用单养法放养鱼苗,密度为每亩10万-15万尾左右。

4、每隔3-5天注入一次新水。

5、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年后1、2个月、7-8月份可放养鱼苗。

一、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1、施足基肥,培养水质(1)农村一般采取大草沤肥法,选择菊科、豆科植物、蔬菜和柔嫩无毒的植物,一起放入池中腐烂分解。

这样可以给水质提供养分,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

(2)一般每亩施放大草300-400千克,150千克左右为一堆,几天后翻一次,让肥分扩散到全池,10天后捞出,再投放新鲜大草。

2、放试水鱼(1)放养鱼苗之前,要先放试水鱼。

(1)放试水鱼可以测试鱼池经清池后的药性是否全部消失,可清除鱼池中大型浮游动物和水草,利用它观察池水的肥瘦程度。

3、放养(1)为了防止鱼苗争食,一般采用单养法,放养密度,为每亩10万-15万尾左右。

(2)准备放养鱼苗时,温度不能超过5°C,在温差过大的情况下,需要把水温逐步调整到5°C以下,再放鱼苗入池。

4、管理需要经常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掌握水质、水位的情况,每隔3-5天注入一次新水。

5、分池(1)当鱼苗长到2-3厘米时,便可以做鱼种培育。

(2)随着鱼苗长大,食性分化,便可以把鱼苗分池喂养。

二、鱼苗几月份放养比较好1、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或者年后1、2个月,或7-8月份适宜放养鱼苗。

2、鱼苗下塘10-15天前,可每亩用生石灰60-100公斤、漂白粉13.5公斤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

3、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鱼苗,在晴朗的好天气放苗,需在上风头慢慢放养,让鱼苗慢慢的飘进水中,这样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4、在下鱼塘之前,盛鱼苗的水和水塘里的水温度相差不能超过2°C。

5、鱼苗下塘时,水深需要达到50-60厘米,3-5天需注入新水1次。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养殖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对提高养殖渔业的效益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养殖渔业中养殖鱼类遗传改良的必要性、育种技术的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养殖鱼类遗传改良的必要性养殖鱼类遗传改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养殖鱼类的抗病能力、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以提高养殖鱼类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选择育种材料,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可以培育出更适应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同时,遗传改良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鱼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对外源性抗生素等药物的依赖。

二、育种技术的原理1. 选择育种材料:选择育种材料是育种过程中的第一步,优质的鱼种是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

通过对不同品系、不同鱼群的观察和评估,选取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的个体作为杂交亲本,以提高下一代的遗传潜力。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群体之间的亲和性来获得优良性状的一种育种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人工授精或人工授精后进行人工受精,以获得生长更快、抵抗病害更强的后代。

杂交育种可以使得鱼类品种更具多样性和适应性,提高群体的整体生产性能。

3.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和配对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以期望获得更优秀的后代。

通过对某一群体中表现出优秀性状的个体进行选育和繁殖,逐步提高群体整体性状。

选择育种在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培育出更适应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三、养殖鱼类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鱼类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应用:通过对养殖鱼类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鱼类的基因组构成和功能。

同时,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加快品种改良的进程。

2. 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需要丰富的遗传资源作为基础。

草鱼夏花与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方法与技术要点

草鱼夏花与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方法与技术要点引言草鱼夏花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品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淡水湖泊、河流及池塘中。

草鱼夏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具有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一龄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方法和技术要点十分关键。

本文将介绍草鱼夏花与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一、草鱼夏花的特点草鱼夏花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特点如下:•体型较大,平均体长可达30-40厘米。

•鱼体侧扁,呈椭圆形。

•身体以金黄色为主,故名“夏花”。

•鱼鳞较小,鳞片排列整齐。

•嘴巴较细长,有锯齿状的牙齿。

二、草鱼夏花与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方法与技术要点1. 合理的养殖环境草鱼夏花适应性较强,但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保证草鱼夏花的养殖效果,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底质要求:选用具有一定肥沃度的泥质底质,以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富养分的供应。

•水质要求:草鱼夏花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并控制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

•光照要求:草鱼夏花喜欢光线较强的环境,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2. 合理的饲料配方草鱼夏花的饲料配方应综合考虑其生长阶段和饲料成本等因素。

一龄大规格鱼种的培育阶段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饵料的选择:选用适合草鱼夏花生长阶段的优质饲料,如浮游动物、植物性饲料等。

•饵料的投喂量和频次:一龄大规格鱼种的培育阶段,应定时定量投喂饲料,并控制好每次投喂的量,避免鱼类过度摄食。

•饵料中添加的营养素:根据草鱼夏花的生长需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3. 定期监测与管理为了保证草鱼夏花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技术要点:•定期检查水质:定期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草鱼夏花的生长要求。

•定期清理鱼塘:清除鱼塘中的杂草、污泥等杂物,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养分的供应。

•防治疾病:定期检查草鱼夏花的身体状况,如有疾病的迹象,及时进行防治,以避免病菌的传播和影响养殖效果。

沙塘鳢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蒲鱼、土才鱼)

沙塘鳢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蒲鱼、土才鱼)摘要: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鳢属,俗名蒲鱼,虎头笆鲨等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

1基本情况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亲鱼池、繁殖池、育种池均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2亩/只,深1.5m,底淤20cm。

1.2催产孵化设备其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鳢属,俗名蒲鱼,虎头笆鲨等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

1基本情况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亲鱼池、繁殖池、育种池均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2亩/只,深1.5m,底淤20cm。

1.2催产孵化设备其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m,深1.5m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kg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

1.3亲鱼的选择及培育亲鱼选购于本场附近的河沟、湖泊中的天然捕获物,从3月1―10日选购运回亲鱼61kg,2冬龄以上,规格为80g/尾左右,体形正常,无病无伤。

购回的亲鱼放在池塘中培育,水温15℃以上时,投喂少量的小鱼虾、螺蚬肉、豆饼等,并经常巡塘观察,适当加注新水。

1.4亲鱼的雌雄鉴别、配比及催产孵化雌雄鉴别:雌鱼个体明显小于雄鱼;雌鱼具有图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时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翻;雄鱼只有一个泄殖孔。

雄雄配比及催产:亲鱼的雄雄比例为1:1.2配组。

池塘自然产卵没有注射催产药物,在4月上旬水温达18℃,发现沙塘鳢在池边水体上层游转时,即在池边布设棕片和吊挂大的蚌壳若干,并注水使池水呈微流以刺激亲鱼发情,让其在棕片和蚌壳中自然产卵。

在产卵池中催产的亲鱼,注射促排卵素2号(LRH―A)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绍基部,4月6日水温19℃时第一次注射LRH―A,间隔12小时第二次注射LRH―A与HCG的混合药物,注射后放人产卵池中,用微流水刺激亲鱼发情,并布设棕片和大的蚌壳,让其自然产卵。

青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

青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丁庆秋青鱼又名螺蛳青、黑鲩,是一种生活在水体下层的肉食性鱼类,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其中长江最丰富。

青鱼生长迅速,是一种重要淡水养殖鱼类,我国年产 60 多万吨。

我国的青鱼养殖主要在长江流域,包括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

一、青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培育1.1调水质池塘越冬后水质老化,早春要及时排老水、进新水,以保证良好水质。

调节水体酸碱性,始终保持其弱碱性。

1.2投饵料投喂鲜活螺蛳、蚬和蚌肉等作为饵料,辅以投喂少量豆饼或菜饼,四季不断食。

每年每尾亲鱼需螺蛳和蚬500kg,豆饼或菜饼10kg。

1.3勤冲水在整个亲本培育过程中,要经 常 冲 水 。

一 般 冬 季每周一次;天气转暖后3-5天冲水一次,每次 3-5 小时;临产前 15 天每 2天一次。

催产前几天最好天天冲水,经常冲水可以促使亲鱼性腺发育。

2.人工催产2.1.备工具做好催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产卵池、孵化桶、孵化环道、捕捞亲鱼用的渔网、产卵池上的盖网、亲鱼夹、亲鱼暂养网箱等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2.2.定时间每年的催产时间要根据气候、水温来确定,催产水温 18-30℃,以22-28℃最适。

2.3选亲本依靠外观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鱼,只要腹部膨大或略膨大而柔软即可使用。

2.4催产剂常用的催产剂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具有使用量小、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优点。

3.繁殖方式3.1自然产卵受精此方法雄鱼要稍多于雌鱼,一般3尾雄鱼搭配2尾雌鱼比较好。

3.2人工授精方式雄鱼可少于雌鱼,1 尾雄鱼的精液可供2-3尾同样大小的雌鱼受精。

4孵化工作4.1勤查卵成熟卵子颜色鲜明,吸水膨胀速度快,卵球饱满弹性强,卵裂整齐,分列清晰,发育正常。

4.2重管理加强孵化管理,保障水质水温适宜,勤刷滤网,灵活调节水流。

5产后护理5.1充分休息产卵后亲鱼体力损耗过大,此时应将产后过度疲劳的亲鱼放入水质清新、环境安静、溶解氧高的池塘里,精养细喂,使它们迅速恢复体质,增强抵抗力。

团头鲂鱼种池塘高产培育技术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池塘鱼种培育技术
一、池塘条件:池形整齐,最好呈东西向长方形,堤坝
坚固,池底平坦,有集鱼沟,集鱼坑,不渗漏,靠近电源,
交通方便,面积在5―10亩,池深2―2.5米,水源充足,水
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二、下塘前的准备1、整池清
塘:选择睛天进行清塘消毒,以100―150千克/亩的生石灰,
用水化成浆全池泼洒。2、施基肥: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
亩施粪肥500―750千克:以鲢、鳙鱼和鲤、草鱼各半的池
塘,亩施粪肥300―400千克:以鲤、草鱼为主的池塘,亩
施粪肥100―200千克,注水前3―5天,将发酵好的肥料遍
施池底。3、注水:乌仔(夏花)入池前5―7天,注水0.5―
0.8米。注水时要拦野杂鱼。三、放养1、放养时间:鲤鱼
乌仔在5月31日前;草鲢、鳙乌仔在6月15日前。2、放
养品种及比例见表1:3、放养规格及密度:要求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见表2:四、鱼种饲养1、投饵:①饵料质量:
饵料质量要好,不变质,以豆饼、玉米,和玉米脐子饼等多
种饲料混合,可搭配一些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可投喂颗粒
饲料。②投饵量:饲养期亩总投饵量,见表3各月投饵分配
比例为6月台10%,7月30%,8月45%,9月15%。日
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随时调整。③定时
投饵:6、9月份每天投饵2次:7、8月份每天投饵3―4次。
投饵时间要相对稳定。④定点投饵:饲养前期:先采用全池
撒喂的方法,逐渐向池边固定食场过渡,饲养中后期,应设
- 2 -

固定食场或搭设饵料台。2、施追肥:以鲢、鳙鱼为主的池
塘,整个饲养期追施粪肥400―500千克,鲢鳙鱼和鲤草鱼
各半的池塘追施粪肥200―300千克;以鲤、草鱼为主的池
塘,可少施有机肥。追施化肥,每次每亩施化肥2―4千克,
具体施肥数量可根据池塘放养种类,池水肥度和天气情况灵
活掌握。粪肥和化肥要交替施用,每7―10天施一次。3、注
水注水要与施肥相结合,每月注新水2―3次,每次注水10
厘米左右,7月上旬要达到最高水位,以后酌情经常补注新
水。五、日常管理1、鱼病预防具体内容参照《鱼病防治技
术》。2、拉炼与检查整个饲养期拉网锻炼3―4次,拉网要选
择睛天上午8―10时进行,要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对鱼
生长缓慢的池塘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庆措施,促进池鱼
快速生长。3、巡塘每天早、午、晚要进行巡塘,观察水质
和鱼的动态,特别是浮头情况,每日下午结合巡塘要检查食
场,清除残饵,确定次日投饵数量要定期测定水温和水中含
氧量,做好饲养管理记录,建立鱼池档案,并要注意防止洪
防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