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运行 中的泄漏既造 成 资源的损 失 , 污 染了环境 , 也 是一 个急 需解决 的 问题 。 本文介绍 了长输 管道 泄漏检
测技 术 的现状 , 出以软件 为基 础 的 实时瞬变模 型法 和统 计决 策 方 法 以及 光 纤侍 感 嚣 泄漏检 测 方 法有 指 着 良好 的发展 前景 。 主题 词 长输 管道 泄漏 检测
与正常 操作 产生 的负压 波形状 不 同来 确认 泄漏 l 。负 2 J
漏磁通 检删法H 超声 波檀删法
管道应 力渡 卜一 _ 嗅 觉峙癌器槛
压波检 测法可 以迅速 检 测 出大 的泄 漏 , 是 对 于 比较 但
小的泄 漏或 已经发 生 的泄漏效 果不 佳。
1 3 应 力 波 检 测 法 .
12 负 压渡检 测 法 .
各种 介质 的腐蚀 以及 其它破坏 因素 , 会引起 管道 泄漏 。 例如 泵站 的开关 所带来 的应力 、 力 控制 阀 的误 操作 、 压 处 于腐蚀 环 境下管道 的老化 、 管 土 壤 潮 湿及 温 度 变 埋 化、 通过 公路 时受压过 大 、 为 的破坏等 等都 是常见 的 人
地 改变 自身 网络 的权值 , 更好 地监控 管道 运行情 况 。
I 堕 变 兰卜 塾 薹 壅 堕 堡 兰
图1 管道泄漏测鼙常用方法
l 声菠、 负压 .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 在泄漏点处会产生噪音。通 2 管内智雠属机
维普资讯
是在 管道 的两 端各 安 放两个 传 感 器 , 通过 硬件 电路延
根据 工作 原理 的不 同 , 输管 道 泄 漏 检 测 主要 方 长
法 如图 1 示 。 所
长辅筲道泄漏控: 别 幕干泄漏 带褒的l理现氤 托 智能 机
油气长输送管道泄露检测与预警机制

油气长输送管道泄露检测与预警机制油气长输送管道是连接石油储存地点和油气消费地点的重要管道系统,起到了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管道运营时间长,受到地震、腐蚀等自然因素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管道泄漏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为了提高油气长输送管道运营安全水平和减少泄漏事故发生率,建立起详细的泄漏检测与预警机制十分必要。
一、油气长输送管道泄漏检测技术(一)传统方法1.巡检法巡检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管道泄漏检测方式。
这种方法通过在管道沿线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视、摸排管道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周期长、工作量大,检查不全面,容易漏检②准确率有限,仅能发现已经泄漏的管道,无法发现仅有渗漏等潜在泄漏信息③材料浪费,劳动力成本大2.卫星遥感法卫星遥感法是通过遥感卫星对管道沿线进行信号监测,根据波特角模型和叠加技术来推导管道沿线地形及地下管道,检测管道的异常情况。
但该方法有以下不足:①遥感数据分辨率不高,无法对管道损伤做出精细判断②不适用于复杂地形环境(二)新型方法1.红外热成像法红外热成像法通过检测管道表面的温度变化来检测管道泄露,具有检测快速、准确性高的特点,但仅适用于小型管道。
2.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通过对管道内部进行无人中的检查,定位可能存在泄漏的位置,并将获取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中心。
该方法不但可以准确找到泄景点位置,也避免了人工排查的劳动力浪费和人身安全风险。
二、油气长输送管道泄漏预警机制设计油气长输送管道泄漏预警机制由泄漏信息采集、传输、处理、预警四部分构成。
(一)泄露信息采集采用机器人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联合监测,及时发现管道泄露或泄漏预兆,将信息传输的中央控制平台。
该平台可以分别设置数字传感器与模拟传感器,对其进行瞬时、平均、最大值、最小值、实时值、趋势值等多维度数据采集,可以防止干扰和误报等问题。
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展

Ke r s Na u a a ; i ei e ; e k g ; e e t n t c n l g ; r s u e p p l e y wo d : t r lg s P p l s L a a e D t ci e h oo n o y P e s r ie i n
40 0k 0 m。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对 天 然气 的需 求量 不
a d i d r c ee t n T e p n i l s h r c e sis d a tg s a d d s d a t g s o a a e d t ci n th me n n i td tc i . h r c pe ,c a a t r t ,a v n a e n i v n a e fl k g ee t s a o e o i i c a e o a d a r a r e c i e . e n n e tu t e d tc in wa a e s a d tc in o e la p i ain v l e tas n b o d we e d s rb d T o d sr c i ee t s tk n a ee t fw l p l t a u ,i lo h v o o c o
关键 词 天 然 气 管 线 泄 漏 检 测 技 术 压 力 管 道
中 图分类 号
T 01 1 Q 5 . 2
A d a e e fNa ur lGa pei e a g v nc m nto t a sPi ln sLe ka e D ee to c o o y t c i n Te hn l g
输 管 道 技 术 我 国 仅 西 气 东 输 管 道 的 总 长 就 为
}方 亮 ,男 ,1 8 94年 生 ,硕 士 研 究 生 。 成 都 市 ,6 0 0 。 15 0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液态化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其中,长输油气管道作为能源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能源运输与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大前提之下,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谈论一下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背景分析目前,全球各国都在不断拓展石油天然气储存和交通运输的规模。
而长输油气管道作为传统的、安全可靠的石油天然气运输方式,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能源输送任务。
然而,在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输过程中,泄漏问题也日益引人关注。
由于长输油气管道穿越范围广泛,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已不能满足全面监管的需要,因此,针对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检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目的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和定位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泄漏对环境造成更大危害。
泄漏的原因很多,比如管道结构的老化、管道接口的过度磨损或损坏、管道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条件等。
因此,对于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综合应用,以发现泄漏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保证管道的长期稳定运营。
三、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一)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主要原理是利用声音传输时的声学波特性,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检测仪器,对管道内部的振动进行监测,并通过分析波形信号来检测是否有管道泄漏问题。
声波检测法适用于各种管道类型、管道径、输送介质和工作温度,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泄漏检测技术,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管道安全监测和维护。
(二)光学检测法光学检测法是利用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激光等光学原理进行泄漏检测的方法。
其中,红外线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热成像仪对管道进行监测,能够准确地测量管道上的温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泄漏问题。
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数字化技术

1管道 泄 漏 诊 断 数 据 库 的 建 立 在对长输油管道进行动态监控 时 , 将实时采集管道运行 数据 ,
在 目前 的工作中做好管道泄漏检测十分关键 , 也是整个 国民经 济发展中最为关注的一项。数 字化 信息技术作 为科学技术 中最为 常见的一种 , 在 天然气长输管道泄露 检测 中较 为常见 , 是整 个学术 界人士关注 的热点 , 也是检测技术顺应 时代发展潮流的首要环节。 我 国 长 输 管 道 检 测 技 术 分 析 长输管道在 目前 的社 会发展 中应用较 多 , 其 本身具 有着 口径 大、 距离长 、 压力高 、 网络化 的特 点成 为现代化 运输工 具 中较 为优 越 的一 种 。截 至 目前 , 在众 多 的运 输 体 系 中 , 长 输 管 道 运 输 可 谓 是 效果最 明显 、 便捷 性能好以及环保的一种运输结构 , 其 种运输 手段 。但 是管道 在建 设 的过 程中 , 经常要经过荒 无人 烟、 经 济不发达 的地 区 , 甚 至还包 含一些人 口稠密 、 经济发达 的地 区, 由于这些 地区本身都拥 有着组 特 的因素和流程 , 使得在工作 中极容易 出现 问题和缺陷 , 这也是 目 前 工作 中最 受人 们关 注和重 视 。在传 统的管道 管理 中 , 泄 露诊 断 是极 为复杂和繁琐的问题 , 是一个无法实 时监测 的环节 , 这也就造 成 了管道在运输 的过程 中出现问题较 多 , 极 大的影 响着内部运输 物 资的合理性 、 安全性 。在在这种社会基础上 , 如何有 效对传统管 道 检测系统进 行优化和 改革十分必要 , 也是 现代化社 会发展 中业 内 人 士 研 究 的 热 点话 题 。 1 、 长 输 管道 概 念 长输管道系统主要指的是将产地 、 储存库 、 使用单位之间采用 高质 、 密封性能好 、 材质好 、 耐腐蚀 的管道进行连接 , 从而使得燃气 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输 。这种传输管道 由于是一个跨越省市 、 河流 、 道路 的一种管 道结构 , 因此其 长度相对 于一般 的管道 体系而言有 着很大的差距 , 其 中管道长度一般都大 于 5 0 千米 。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长输管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管道本体缺陷和腐蚀问题应得到重视。
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
管道内检测技术可以确定管道的腐蚀和裂纹缺陷,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标签:管道内检测;技术1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国内外长输管道应用最广泛的是漏磁内检测(MFL)和超声波内检测(UT),新建管道投产过程中使用是变形内检测和测绘检测,裂纹检测是管道内检测技术的难点,衍生了电磁超声内检测(EMT)。
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涡流检测、磁记忆法、弱磁法和阴保电流内检测成为新兴的技术,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大规模成功应用于工业管道。
研发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测期产品是国外发达国家内检测公司的优势技术,例如美国GE公司、英国国家GAS公司、加拿大库珀公司和德国罗森公司。
1.1 漏磁内检测漏磁内检测是研制时间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和成熟的技术,该技术几乎对管道检测环境无要求,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输油气管道适用范围很广。
优点是可检测管道内/外腐蚀体积型缺陷、焊缝缺陷和径向裂纹等。
缺点是要求管壁达到磁饱和状态,允许检测的管道最大壁厚不能超过12mm;漏磁内检测器需要控制清管器运行速度不能过快(一般不超过10m/s);不能探测应力腐蚀开裂裂纹和氢致裂纹;漏磁信号失真易造成缺陷信号识别困难等。
1.2 超声内检测超声内检测是压电或电容传感器通过液体耦合与管壁接触,检测管道缺陷,主要应用于原油和成品油管道。
优点是可检测大口径和大壁厚管道,可直接测量管壁内/外金属损失,也是检测轴向/径向裂纹首选方法。
缺点是对管道内壁环境清洁度要求很高,不能检测杂质积液多、结蜡沉积严重的管道,也不能检测操作压力高、流速快的管道。
超声内检测突出特点是在检测管道裂纹缺陷灵敏度和精度,但需要介质耦合从而限制了在输气管道的应用。
近年来,输气管道采用在隔离清管器之间的液体(例如水、柴油等)段塞中的超声波测试工具。
1.3 射线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即射线照相术,它可以用来检测管道局部腐蚀,借助于标准的图像特性显示仪可以测量壁厚。
谈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问题

谈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问题长输油气管道是国家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但是随着管道年龄的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管道泄漏问题成为制约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障管道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的方法1. 常规检测方法常规的泄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巡检、静压试验和压力监测。
巡检是通过人工巡视管道,发现泄漏迹象。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发现泄漏,但是工作效率低下,费用高昂。
静压试验是将管道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油气,然后关闭管道,观察一定时间内压力变化情况。
然而这种试验需要停产,且只能发现泄漏而无法定位泄漏点。
压力监测是在管道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管道压力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泄漏。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精确定位泄漏点。
2. 新技术检测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检测中。
其中包括红外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气体检测技术等。
红外线检测技术是利用光纤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来监测管道表面的温度变化,从而发现泄漏点。
超声波检测技术则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管道内部的异常声音,从而定位泄漏点。
气体检测技术是通过管道内部喷射气体,然后利用气体传感器监测管道外部是否泄露气体来判断泄漏点。
这些新技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泄漏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二、长输油气管道泄漏定位的问题1. 泄漏点定位的困难长输油气管道的泄漏点往往位于地下,而且管道长度较长,因此一旦发生泄漏很难立即发现和定位。
而且管道周围的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土壤状况、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使得泄漏点定位变得十分困难。
管道运行时的高压油气使得泄漏点的油气流速很快,也增加了泄漏点的定位难度。
2. 定位技术的发展针对长输油气管道泄漏定位的困难,一些新的定位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管道运行中。
地面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对管道周围的地表情况进行高分辨率的遥感,从而发现地表异常变化,进而定位管道泄漏点。
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应用探析长输管道是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其安全运行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长输管道的泄漏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应用。
本文将对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旨在提高人们对长输管道运行安全的认识,促进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长输管道泄漏的危害与隐患长输管道泄漏事故一旦发生,将给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泄漏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是一大隐患,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的泄漏将直接影响土壤、水源和植被的生长,严重的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泄漏事故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威胁到附近的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长输管道泄漏还可能给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当管道供应的是急需的能源资源时,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
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其实际应用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件,避免因泄漏引发的事故,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
二、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
从最初的简单阀门泄漏监测到如今的高新技术应用,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在灵敏度、准确度和实时性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的长输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阀门泄漏监测、巡检法和地面监测法。
阀门泄漏监测主要是依靠对管道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漏点,及时进行处置。
巡检法则是依靠人工巡视管道系统,发现漏点及时处理。
地面监测法主要是通过设置传感器在地面对管道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环境中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传统的监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管道的泄漏情况,但存在准确性不高、受制于人工巡检频率和监测范围等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或高海拔的地区,传统监测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7期 油 气 储 运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3 唐 恂33 张 琳 苏 欣(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重庆运销部)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张 鹏 李 辉(江苏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处安装公司) (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公司)唐 恂 张 琳等: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油气储运,2007,26(7)11~14,29。
摘 要 回顾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的历史,介绍了热红外线成像、探地雷达、气体成像等18种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方法,给出了泄漏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预测了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主题词 油气 长输管道 泄漏 原因 检测方法 性能指标 趋势一、检漏技术发展历史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互相关分析的泄漏法、基于压力梯度时间序列的管道泄漏检测法、采用非线性模型的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检漏法、卡尔曼滤波器法、基于Sagnac光纤干涉仪原理的管道流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统计检漏法、“纹影”(Schlieren)技术、频域响应法以及小波分析的方法等。
我国对于管道泄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提出过的方法有,基于状态估计的观测器的方法、基于Kullback信息测度法、负压波法、模式识别法、小波分析法、神经网络法、压力点分析法、分布式光纤法、声波检漏法、Sagnac光纤干涉仪法、GPS 时间标签法、仿射变换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分布式检测与决策融合方法、新型分布式光纤法等〔1~9〕。
二、泄漏检测技术方法对于检漏技术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根据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测量手段的不同,分为基于硬件和软件的方法;根据测量分析的媒介不同分为直接检测法与间接检测法;根据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内部检测法与外部检测法;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分为检测管壁状况和检测内部流体状态的方法〔10~25〕。
1、 热红外成像热红外成像法是利用泄漏液体对红外辐射的影响,通过与周围土壤的正常温度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但这类方法不能对管道进行连续检测,实时性差且对管道的埋设深度有一定的限制,据有关资料介绍,当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为300m时,管道的埋设深度应在6m之内。
2、 探地雷达探地雷达(GPR)将脉冲发射到地下介质中,通过时域波形的处理和分析,探知地下管道是否泄漏。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较细的管道。
地质特性对检测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应用中的一个难点。
3、 气体成像气体成像法的原理是利用光学技术对不同性质的气体成像的难易,对管道泄漏进行判断检测。
氧气和氮气很难在空气中成像,但烃类气体、挥发性流体的蒸气却容易看到;氦气、氢气、含氯氟烃等密度大于或小于空气的气体都可成像。
同样,纹影摄像机也能“看”到冷暖气流和超声冲击波。
纹影成像技术不仅能发现气体泄漏,而且能提供信息估算泄漏量。
这种技术虽然是地面成像系统,但检测来自地 3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16)。
33401120,重庆市渝北龙旺街167号;电话:(023)86013155。
・11・下的天然气泄漏也是可行的。
4、 传感器法(1)嗅觉传感器 将嗅觉传感器应用于管道检测还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
可以将嗅觉传感器沿管道按一定的距离布置,组成传感器网络,对管道进行实时监控。
当发生泄漏时,对泄漏物质非常敏感的嗅觉传感器就会发出报警。
(2)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法是利用Sagnac干涉仪测量泄漏所引起的声辐射的相位变化来确定泄漏点的范围,这种传感器可以用于气体或液体运输管道。
这种方法是将光纤传感器放在管道内,通过接收到的泄漏液体或气体的声辐射,来确定泄漏和定位。
理论上,10km管道定位精度能达到±5m,反应灵敏,但成本较高。
5、 探测球法基于磁通、超声、涡流、录像等技术的探测球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将探测球沿管道内进行探测,利用超声技术(“超声猪”)或漏磁技术(“磁通猪”)采集大量数据,并进行事后分析,以判断管道是否有泄漏点。
该方法检测准确,精度较高,缺点是探测只能间断进行,易发生堵塞和停运的事故,而且造价较高。
6、 半渗透检测管法半渗透检测管法是将检漏管埋设在管道上方,一旦气体管道发生泄漏,安装在检测管一端的抽气泵持续地从管内抽气,并进入烃类检测器,如果检测到油气,则说明有泄漏发生。
但这种方法安装和维修费用相对较高。
另外,土壤中自然产生的气体可能会造成假指示,引起误报警。
美国谢夫隆管道公司在天然气管道上安装了这种检测系统(L ASP)。
7、 检漏电缆法检漏电缆法多用于液态烃类燃料的泄漏检测。
电缆与管道平行敷设,当泄漏的烃类物质渗入电缆后,会引起电缆特性的变化。
目前己研制的有渗透性电缆、油溶性电缆和碳氢化合物分布式传感电缆。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管道的微小渗漏及其渗漏位置,但必须沿管道铺设,施工不方便,而且发生一次泄漏后,电缆受到污染,在以后的使用中极易造成信号混乱,影响检测精度,如果重新更换电缆,将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8、 GPS时间标签法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采用GPS同步时间脉冲信号,是在负压波的基础上强化各传感器数据采集的信号同步关系,通过采样频率与时间标签的换算分别确定管道泄漏点上游和下游的泄漏负压波的速度,然后,利用泄漏点上下游检测到的泄漏特征信号的时间标签差就可以确定管道泄漏的位置。
采用GPS进行同步采集数据,泄漏定位精度小于管道总长度的1%,比传统方法精度提高近3倍。
9、 体积或质量平衡法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管道的输入和输出质量应该相等,泄漏必然产生量差。
体积或质量平衡法是最基本的泄漏探测方法,可靠性较高。
由于管道泄漏定位算法对流量测量误差十分敏感,管道泄漏定位误差为流量测量误差的6~7倍,因此流量测量误差的减小可显著提高管道泄漏检测的定位精度。
提高流量计精度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北京大学的唐秀家教授于1996年首次提出了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拟合腰轮流量计误差流动曲线,动态修正以腰轮流量计滑流量为主的计量误差的方法。
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管道泄漏检测的灵敏度和泄漏精度。
10、 负压波当管道发生泄漏事故时,泄漏处立即发生物质损失,并引起局部密度减小,进而造成压力降低。
由于管道中流体不能立即改变流速,会在泄漏处和其任一端流体之间产生压差。
该压差引起液流自上而下流至泄漏处附近的低压区,液流立即挤占因泄漏而引起密度及压力减小的区域,在邻近泄漏区域和其上、下游之间又产生新的压差。
泄漏时产生的减压波就称为负压波。
设置在泄漏点两端的传感器根据压力信号的变化和泄漏产生的负压波传播到上下游的时间差,就可以确定泄漏位置。
该方法灵敏、准确,无需建立管道的数学模型,原理简单,适用性很强。
但该方法要求泄漏的发生是快速突发性的,对微小缓慢泄漏不是很有效。
基于负压波的传播理论,提出了两种定位方法,一是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捕捉负压波前锋到达压力测量点的波形特征点的微分算法,并基于此种算法进行漏点定位;二是将极性相关引入漏点定位技术,通过确定相关函数峰值点的方法,进行漏点定位。
这两种定位方法是对泄漏时的压力时间序列分别从微分和积分,从瞬态和稳・21・油 气 储 运 2007年 态两方面进行处理,提取特征值。
将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相互参照,能够提高泄漏点定位的准确度。
目前,负压波法在我国输油管道上进行了多次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输气管道上的试验并不多。
有文献指出,负压波法完全适合于气体管道的泄漏检测,ICI公司曾经使用负压波法在乙烯管道上进行过成功的试验。
使用压力波法时,应当选用只对负压波敏感的压力传感器(因为泄漏不会产生正压波),传感器应当尽量靠近管道,而且要设定合适的阈值,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噪音。
11、 压力点分析法(PPA)PPA法是利用压力波原理发展的一种新型检漏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该方法依靠分析由单一测点取得数据,极易实现。
增添测点可改善性能,但在技术上不是必需的。
在站场或干线某位置上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泄漏时漏点产生的负压波向检测点传播,引起该点压力(或流量)变化,分析比较检测点数据与正常工况的数据,可检测出泄漏,再由负压波传播速度和负压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进行漏点定位。
PPA具有使用简便、安装迅速等特点。
美国谢夫隆管道公司(CPL)将PPA法作为其管道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SCADA)的一部分。
试验结果表明, PPA具有优良的检漏性能,能在10min内确定0.189m3/min的漏失量。
但压力点分析法要求捕捉初漏的瞬间信息,所以不能检测微渗。
该方法使用于检测气体、液体和某些多相流管道,己广泛应用于各种距离和口径的管道泄漏检测。
12、 压力梯度法压力梯度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原理是,当管道正常输送时,站间管道的压力坡降呈斜直线,当发生泄漏时,漏点前后的压力坡降呈折线状,折点即为泄漏点,据此可算出实际泄漏位置。
压力梯度法只需要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传感器,简单而直观,不仅可以检测泄漏,而且可确定泄漏点的位置。
在实际运行中,考虑到管道沿线压力梯度呈非线性分布,而且仪表测量对定位结果有很大影响。
如果将压力梯度法定位作为一个辅助手段与其它方法一起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13、 小波变换法小波变换即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被称为数学分析的“显微镜”,是一种良好的时频分析工具。
利用小波分析可以检测信号的突变、去噪、提取系统波形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进行故障分类和识别等。
因此,可以利用小波变换检测泄漏引发的压力突降点并对其进行消噪,以此检测泄漏并提高检测的精度。
小波变换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管道的数学模型,对输入信号的要求较低,计算量也不大,可以进行在线实时泄漏检测,克服噪声能力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泄漏检测方法。
但应注意,此方法对于工况变化及泄漏引起的压力突降难以识别,易产生误报警。
14、 互相关分析法相关技术实质是在时延域中考察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似性,包含自相关和互相关两个内容。
油气输送管道管壁一般都是弹性体,流体发生泄漏时,流体受压力喷射而诱发弹性波并沿管壁内传播。
检测管道某两点处的弹性波信号,分析其互相关函数,利用相关时延技术便可判定是否发生泄漏及泄漏的位置。
相关检漏技术是综合振动、测试、信号处理等许多学科知识的高新技术。
用互相关分析法检漏,定位灵敏、准确,只需检测压力信号,不需要数学模型,计算量小。
但它对快速突发性的泄漏比较敏感,对泄漏速度慢、没有明显负压波出现的泄漏很难奏效。
15、 应力波法管道因腐蚀和人为打孔原因而破裂时,会产生一个高频的振动噪声,该噪声以应力波的形式沿管壁传播,强度随距离按指数规律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