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旧女性简直太美了

70年代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旧女性简直太美了

70年代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旧女性!简直太美了

从1963年起,伊朗国王巴列维推行了被称为“白色革命”的一揽子改革计划。巴列维国王下令给妇女选举权,取消神学教育和伊斯兰教法,提倡妇女去掉黑色面纱,废除男性头巾,突出伊朗历史上雅利安人的作用以淡化伊斯兰教影响。在此背景下,伊朗的社会风气相当开放。图为1970年代伊

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杂志里的性感女郎。各地城市街头开始涌现电影院、酒吧、赌场、豪华酒店以及日益泛滥的色情业。不过巴列维的世俗化遭到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以霍梅尼为首的宗教势力开始起而反抗国王。图为1970年代伊斯兰

革命前的伊朗杂志里的时尚女郎。1978年10月,已流亡到法国巴黎的霍梅尼发出总动员令,号召国内民众不要畏惧牺牲,要用生命为代价去推翻国王,并称“抛洒鲜血之后,你们将如先知一般上天堂”,“鲜血终将战胜利剑!”图为1970年

代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杂志里的女性。从此年7月起,所有妇女都必须在公开场合带上面纱,否则即被视作反革命行为。1981年的《着装法》甚至规定,不依法律着装者最高可判

长达一年的监禁。图为1970年代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杂志

里的女性形象。

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实体或个人包括

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实体或个人包括: 伊朗邮政银行;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和导弹司令部、Rah Sahel公司、Sepanir油气工程公司、革命卫队总司令贾法里、革命卫队巴斯基抵抗力量负责人纳格迪;Javedan Mehr Toos公司、海防导弹工业集团、新能源公司负责人萨比特、国防部长瓦希迪; 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拥有或控制或代表其行事的五家实体:Hafiz Darya船运公司、Soroush Sarzamin Asatir船舶管理公司、Safiran Payam Darya船运公司、Seibow有限公司和Seibow物流有限公司。 2010年6月18日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伊朗银行 最近有点郁闷,一个伊朗的客人回信说要开信用证,问我伊朗的MELLI BANK开出的信用证可不可以接受. 公司财务咨询了下中行,中行的答复是不行.然后给了个名单,名单上列了13家被美国OFAC列入SDN黑名单的银行, 1.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Bank of Iran (Bank Taavon Keshavarzi) 2.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Iran (Bank Josiaiyi Keshabvrzi) 3. The Central Bank of Iran (Bank Markazi Jomhouri Islami Iran) 4. Housing Bank of Iran (Bank Maskan) 5. Bank Mellat 6. Bank Melli 7. Bank of Industry and Mine of Iran (Bank Sanat Vamadan) 8. Workers Welfare Bank of Iran (Bank Refah Kargaran) 9. Bank Saderat Iran 10. Bank Sepah 11. Bank Tejarat 12. Deutsch-Iranische Handelsbank AG (Europaeisch-Iranische Handelsbank AG) 13. Iran Overseas Investment Bank Limited (Iran Overseas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我把名单给了客户,客人回信说这13家已经包含了伊朗所有比较主要的银行.好汗. 强烈不满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请高手帮我翻译一下关于伊朗银行的名称~~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6-19 08:33 这些全是伊朗的各大银行,下面还有些有名的机场,老烦高手帮我翻译一下小弟在这谢谢了~ 问题补充: 1. Export Development Bank of Iran 2. Bank Sepah 3. Saman Bank Corporation 4. Karafarin Bank

伊朗对国际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伊朗对国际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伊朗连成一片,将使美国牢牢地控制中东和中亚,威胁中国、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并对南亚、西亚、中亚、东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全球目标和中东战略和伊朗核问题密切相关: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维护美国及盟国的扩张利益;扩张美国经济;在国外推进所谓的美式民主,不断削弱外国的内部力量,为美国的扩张提高便利。美国的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突出维护国家扩张利益,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更加得势,以“反恐”的名义搞扩张,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驻军中亚,增加了对中亚、西亚、南亚局势的影响力。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果再次控制伊朗,则美国对亚洲的影响力将有决定性的影响,美国就实现了对亚洲俄、中、印等大国的军事包围。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4.5%。而这一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占了OPEC成员的2/3,是OPEC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OPEC控制着世界石油出口的80%,而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OPEC日产量的1/2左右。海湾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是美国捏造的“邪恶轴心”成员(还包括反美的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在“9·11”事件后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担心自己严重依赖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将是相当脆弱的。因此,控制了伊拉克,对于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此人被美国国防部推荐为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上担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对德国《明镜》杂志发表的谈话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伍尔西说:“……但是这(指对伊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从短期看,我们的最根本的薄弱之处在于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减或提高石油的开采量……沙特人对油价的升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注:[美]詹姆斯·伍尔西:《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从中东人手中抢过“石油武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亲美的新伊拉克政权,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亚将失去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重要能力。美国如果能进一步遏制伊朗(这将是美国在这次“倒萨”战争后要解决的问题),世界石油将重新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控制的时代,但不同的是此次美国具有单独的控制权。这对另外的世界产油大国如委内瑞拉、俄罗斯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制约,这种制约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外交走向也将产生重大制衡作用。 安理会制裁伊朗的决议 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商船海运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商船海运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以下称“缔约双方”),为了两国间商船航运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商业航运领域的相互合作,本着国际商业航行自由的原则,兹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定义 在本协定中: (一)“缔约一方船舶”一词系指根据缔约一方法律登记并悬挂其国旗的任何商船,包括缔约一方航运公司租用和经营的悬挂为缔约另一方接受的第三国国旗的船舶,但不包括以下船舶: 1.军舰以及在军队服务的其他船舶; 2.(水文、海洋学和科学)考察船; 3.渔船; 4.快艇、政府用船、水上医院船以及其他履行非商业职能的船舶。 (二)“船员”一词系指受雇于缔约一方船上、从事船舶驾驶、操作或维护等有关工作、姓名列入船员名单并持有海员身份证件的人员。 (三)“领土”一词系指缔约任何一方拥有主权或司法管辖权的区域。 (四)“旅客”一词系指缔约任何一方船上载运而不作为该船雇员和/或担任船上任何工作的人员。 (五)“港口”一词系指在缔约一方领土内对从事国际海运的外国船舶开放的任何商业港口,包括锚地。 (六)“航运公司”一词系指根据缔约一方国内法律在其领土内设立、以其自有或经营的船舶从事国际海运的法人。 (七)“海运主管当局”系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为:交通部及其授权机构;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方面为:公路和运输部(港口和航运局)。

第二条合作 缔约双方应在其职能范围内尽一切努力发展在商业航运领域的相互合作。此类合作还应包括: —搜寻和救助; —防止海上污染; —海上交通监督; —水文调查; —信息交流。 第三条组织、企业间的关系 一、缔约双方应对其负责海运事务的组织以及与商业航运相关的人员之间建立关系提供必要的协助。 二、缔约任何一方的航运公司、航运代理和组织可以按照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在其领土内设立代表机构或经营性机构,并从事符合该缔约一方法律和法规的相关活动。 第四条便利运输 一、缔约双方同意: (一)鼓励其船舶参加两国港口间的货物运输,并在消除可能阻碍该运输发展的障碍方面进行合作; (二)不应阻碍缔约一方的船舶从事缔约另一方港口与第三国间的货物运输,反之亦然。 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影响悬挂第三国国旗的船舶从事缔约双方港口和/或缔约任何一方港口与第三国港口之间的商业海运的权利。 第五条国民待遇 一、缔约任何一方应在以下方面给予缔约另一方的船舶、货物、船员和旅客与从事国际海运的本国船舶相同的待遇:

中东

《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之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 中东是一个有着久远古老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地区。它曾经是文明的中心,四通八达的商品集散之地,傲视群伦的文化灿烂之所。然而到了近现代,它却成为西方势力的冲击所在。为了进一步了解中东历史,我阅读了伯纳德·路易斯的《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这部专著。路易斯学者的这本专著在占有大量详实史料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人物、军事、宗教等各方面入手,以他浑厚的历史研究功力和新颖的开阔历史视野,为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一部中东地区两千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的史诗。 伯纳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是举世知名、望重学界的伊斯兰教及中东史大师。1916年出生于伦敦亚非学院中东史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近东研究荣誉教授。路易斯毕生致力于中东研究,精通土耳其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对于伊斯兰教神学和律法,以及中东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学艺术都有较深的造诣。 二、读书笔记简单摘要 1.【文明的冲突?】第17页 到了现代,最足以左右大多数中东人的所思所想者,应该首推欧洲人带来的冲击吧,说得更笼统些,是西方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它所带来的转化——也许有些人会把这种“转化”(transfor-mation)叫做“捣乱”(dislocation)。中东地区的现代历史,是一段快速而且被迫改变的历程——来自陌生世界的挑战快速进逼,人们则在这

种进逼之下,被迫以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面向,做出种种反动、拒斥和回应。在某些方面,改变是彻头彻尾的,也或许是无法逆转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希望能把这些改变推得更深更远。然而在某些方面,改变却是有限而肤浅的。有许多人——包括保守者和激进者——都想要继续和扩大这种反向逆转,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的影响是中东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要比十三世纪蒙古人的毁灭式入侵更为严重。曾经有一段时间,“帝国主义”这个词是用来特指西力冲击,然而曾几何时,当欧洲人直接统治的短暂时期已隐褪成往事,而美国仍待在那遥远的地方,根本不插手中东事务,帝国主义的指控似乎是越来越不具真实性。反对西方影响的人,是怎样看待这种转变呢?我们可以由霍梅尼对美国的评论中,得到明确的解答,霍梅尼把美国称之为“大撒旦theGreatSatan)。撒旦不是帝国主义者,它是诱惑者;它不使用征服手段,它只引诱人。有一些人,痛恨且恐惧着西式生活所具有的引诱力量,也就是他们眼中的毁灭力量;而另一些人,则把西式生活看做是一种新进步和新力量,是文化和文明交流中持续而有益的因素。这两派的战争,至今仍未歇止。这两股势力在中东地区的争斗,到底会谁胜谁负,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或许可以从了解中东历史和中东文明的背景入手,一步步追索决定这场争斗的起源、过程和诸般课题。 2. 【习惯做反抗者】第30页 阿达希尔(Ardashir,226—240)推翻帕提亚王朝之后,这种文化现象为之改观。阿达希尔是萨珊王朝(Sasanid)的开国君主,复兴袄教信仰。袄教如今成为了伊朗地方的国教,是政权机制的一部分、社会机制的一部分,也是政府机制的一部分。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子,一个国家宗教由国家赋予其正统性,并且有

土耳其为什么和伊朗不一样

土耳其为什么和伊朗不一样? 2014-11-28 08:25:17 从地缘上还是宗教信仰上而言,土耳其应该和伊朗伯仲之间相去不远——他们都在中东国家,又都是中东国家中的伊斯兰教国家,还都是中东伊斯兰国家中的非阿拉伯国家。然而,在近代的发展中,它们却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土耳其实行政教分离,奉行民主,和西方也保持着友好关系。而伊朗则是由伊斯兰组织掌控政治,宗教的地位高于政治,和西方的关系糟糕。伊朗就是什叶派为主的穆斯林国家,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种国家最不民主最偏激最危险),即政权在精神宗教领袖手里,他们要团结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目的是建立自己这样的政教合一国家,什叶派国家。而在其他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里,大多都是逊尼派为主的国家,但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土耳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中央情报局将土耳其分类为发达国家,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通常将土耳其认定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美林证券、世界银行及经济学人杂志将其归类为新兴市场。为什么同样的伊斯兰国家却走上如此不同的道路?其间玄机何在?或许这一切都该归结于 它们各自进行的两次世俗化改革。 先看伊朗。伊朗是传统的政教合一国家,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输入了西方一些价值观。60年代初,当时的国王巴列维为 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即所谓“白色革命”)。其目的是想借此使伊朗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五工业强国”。巴列维指出“我们这场真正的革命,全部都遵循我指出的两个神圣总原则,即:考虑精神的宗教的因素并维护个人与社会的自由,消灭一世剥削的痕迹,消灭只对少数人有利而对大多数人不利的现象。”所以要“进行土地改革来消灭封主义和地主及被剥削者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妇女地位消灭文盲等。”具体来说,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佃农制.把可耕地的四分之一分给三万多农户,但这却严重侵犯了教产;在城市把一些工厂和企业出售给合信社和个人,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兴办大量现代学校,培养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对妇女各种规条得到进一步放松。这场改革应该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的:社会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巨型现代化工厂魔术般地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田野的德黑兰由一座肮脏破败的小城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繁化大都市,贫穷的伊朗突跃为世界第二大世油输出国,几乎成为财富代名词,仅1974年就给国外贷款上百亿元,并在两年内购置了价值六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国力迅速增强。伊朗经济1968-1978年度平均增长速度为16%至17%,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1961年度的160美元跃增为197 7-1978年度的2250美元,特别是1977年伊朗刚从西方财团手中收回主权,恰逢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国家每年的石油收入从40亿美元猛增至200亿美元,从债务国突变为债权国。

伊朗概况

国家概况 简介 【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7717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平均海拔1220米。年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22℃和37℃;年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3℃和7℃。 【货币】伊朗里亚尔(Riyal)。 【领袖】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Seyyed Ali Khamenei),1989年6月4日当选。 【国家元首】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2005年6月当选,8月3日正式就职。2009年6月,再次当选,8月5日宣誓就职。 【主要节日】伊斯兰革命胜利日:2月11日;伊朗历新年:3月21日。 【简况】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78~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正式掌权,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成为伊朗革命领袖。 【军事】国家武装力量由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和治安部队组成。领袖是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1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武装力量指挥委员会主席、国家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及外交、内政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目前,武装力量总兵力约90万人,动员部队约110万人。军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组成,总兵力约43万人,其中陆军约36.5万人,海军3万人,空军3.5万人。革命卫队总兵力约43.7万人,其中陆军约39.9万人,海军2万人,空军1.8万人。此外,还有治安部队4万人。 政治 【政治】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领袖。7月28日,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5月,伊总统文化事务顾问、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哈塔米当选总统,并于2001年6月大选中获选连任。2005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观《我在伊朗长大》有感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又名《茉莉人生》,讲述的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一位伊朗女孩玛嘉的成长历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巴列维王朝末期,伊朗人民对政府的腐败和专制日益不满,九岁的小女孩玛嘉见证了人们的反抗活动。作为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她在思想方面是比较早熟的。她向往自由,有独特的爱好,也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对共产主义很感兴趣。但是在推翻了残暴的巴列维王朝以后,她想要的自由并没有实现。革命后一年又爆发了两伊战争,政府执行更加严厉的高压政策,物资奇缺,医疗条件差,也没有娱乐活动。玛嘉被迫穿上千篇一律的黑罩衫,连言论也失去了自由。玛嘉仗义执言的个性在这个国家中格格不入,为了保护她,父母最终决定将她送到维也纳。但是到了开放自由的欧洲,玛嘉却无法适应当地的文化,而且常常遭到误解,周围的人都对伊朗有着很深的偏见,所以有一段时间玛嘉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是伊朗人。在维也纳的几年里,玛嘉经历了几次短暂的爱情,遭到背叛使她再次迷失了自我,但是对家的怀念与日俱增。她知道回到祖国意味着要重新戴上面纱,忍受政府的高压统治,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无法割舍的。回到伊朗后,玛嘉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调整期,之后进入了艺术学校学习,并且嫁为人妇。但是玛嘉对自由独立的向往依然存在,她发现自己真的无法适应这个国家。在奶奶的支持下,玛嘉选择了离婚出国,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受,可以说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来看,这部影片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这部影片的时代背景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期。而且还是发生在全球唯一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伊朗。所以这部影片带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宗教性质。其次,这部影片并非真人真景,而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由于牵涉到一些伊朗官方敏感的话题,实地真人拍摄是不可能的,而动画达到了更加引人入胜的境界。整个影片几乎都是黑白的画面,只是颜色的浓淡有变化,画面也不是特别复杂。就是在这黑白浓淡之间,故事娓娓道来,而我感同身受:玛嘉的“叛逆”、政府的残暴、人民的苦恼等等历历在目。这就是黑白的魅力,少了些绚丽的色彩,

伊朗 一带一路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刘然)近期,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先生接受人民网书面采访,就伊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中伊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析。 庞森大使表示,近年来,中伊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去年以来,两国元首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和亚信上海峰会期间两度会晤,就中伊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两国经贸互利合作也稳步推进,成果丰硕。今年上半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达268.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两国在通讯、轨道交通、水利等领域务实合作也不断推进。此外,两国在文化、反恐、军事等领域交流也日益密切。今年9月,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率团访问了伊朗,中国电影周在德黑兰成功举办。中国海军第17批护航舰艇编队日前成功访问阿巴斯港。 中伊两国都是亚洲重要国家,双边关系一向友好,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中伊双边关系,有利于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 庞森大使称,两国将继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不断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积极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丰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努力把当前良好的合作势头保持下去,推动中伊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谈到两国的经贸合作,庞森大使介绍说,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中伊双边关系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扩大。中伊双方在能源、交通、通讯、汽车、建材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近五年来,中国一直保持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同时也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及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2013年,中伊双边贸易额完成395.4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43%。近两年来,中国对伊朗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到2014年6月底,中国累计对伊朗的投资存量为34.92亿美元,伊朗对华投资存量1.08亿美元。中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空间潜力大,未来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 伊朗古称波斯,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历经岁月变迁,伊朗至今仍是联系亚欧大陆的重要陆上和海上贸易通道。伊朗在“一带一路”中又有怎样的作用? 庞森大使表示,未来伊朗无论是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中,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约7600万。伊朗北接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濒临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海相望;向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向东毗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向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与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相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地位。伊朗濒临中东海上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南部的阿巴斯港是波斯湾地区吞吐量最大的海

伊朗最新形势分析

一、伊朗核问题渊源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11年11月8日的新报告明确表示,伊朗进行核试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核武器。以此为导火索,伊朗核危机再次爆发,以色列频频发表强硬言辞要对伊朗动武,以色列、英国和美国扬言要不惜动用武力,坚决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新一轮伊朗核问题爆发。 二、各方势力对伊朗核问题态度 在伊朗核问题上,世界关注度已经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从最近的各方表态来看,针对伊朗核问题的战争今年内是打不起来的。虽然打不起来,可是却都充满了各方的力量消长。 美国参议院2011年12月1日全票通过对伊新制裁措施,要求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惩罚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银行。这几乎是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彻底切断。 欧盟外长会议2012年1月23日作出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转运原油和成品油,以及为伊朗的石油贸易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决议还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化工产品,禁止欧盟成员国向伊朗出口石油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禁止欧盟企业继续向伊朗石化产业投资或与伊朗相关企业合资经营新项目。但为保护成员国及相关企业的既得利益,决议规定那些“已签署的合同”可被执行至今年7月1日。欧盟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审查对伊朗石油制裁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 现在中国经济学面临的挑战是:首先,参与制裁对中国影响巨大。其次,寻求能源替代模式可能受到的影响。第三,中国不参与对伊制裁,且中国又无银行替代方式,中国在美国的金融机构面临制裁。中国目前处于两难境地,似乎处于三夹板之中,既要受到美国扩大制裁的压力,同时也受到来自伊朗的挤压。 美国对伊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来势凶猛,甚至扩大到其它国家金融机构,也危及到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在伊朗断油和美国切断金融管道之间,保障中国在美金融机构继续存在对我更加有利。中国不可能全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我们应该逐步减少对伊石油依赖,确保中国金融机构在美国市场合法经营。现在争取获得制裁豁免机会还是可能的。 最近,美国对伊朗实施的能源+金融制裁行动,已经或者即将危及那些在美营业的外国金融机构。此举引发国际金融界的恐慌,以及国际政界和智囊机构的广泛关注。中国金融机构也面临制裁风险,最后期限日益临近。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美国对伊朗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有些什么新内容?具有哪些新特点?新制裁行动会否引发全球性油价暴涨?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面临什么风险?中国如何应对? 一、美国对伊制裁的新内容新特点 美国对伊制裁由来已久。从19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反美浪潮开始,美伊之间因人质事件、两伊战争、核武扩散、人权问题而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时刻,美伊两国关系由冷淡、疏离而降至历史冰点,几乎成为夙世冤家。美国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令,持续不断地对伊实施政治和经济制裁,或调整相关措施和法令来提升制裁级别,使制裁措施和法规变得冗杂而烦苛。仔细分析,过去这些制裁行动由三种因素所致、三项内容所含、三类主体所涉。 所谓三种因素,第一就是推翻伊朗政权。美国支持的伊朗白色革命失败后,1979年新成立的德黑兰政权高举反美旗帜、秉持反美立场、推行反美政策。美国则以颠覆德黑兰政权为其对伊政策基本动机和目标,1979年以来的历届政府和国会,无不如此。它是激发美国动用制裁及其他各种手段推翻伊朗政府的最基本的政治动因。二是恐怖主义因素。1983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兵营遭受袭击,美国认定这是伊朗革命卫队资助并提供军事训练的黎巴嫩真主党民兵队所为,伊朗因此被列入支持恐怖主义黑名单。美国从此以反恐名义制裁伊朗。三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因素。美国认为,伊朗发展并扩散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其实,1960年代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支持伊朗建立核能反应堆。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核能项目停顿,但不久恢复,美国开始监视伊朗核能项目。美国国家情报局1985年一份报告认为,伊朗正在开发可用来制造核武器的可裂变物质。1990年代美国认为伊朗正在开发弹道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伊朗武器扩散法”,2005年再次更新,以防核技术、设备和核材料流入或流出伊朗。 美国对伊的这些制裁围绕三项内容展开,一是石油禁运;二是其他货物和服务贸易制裁;三是金融制裁。美国以伊朗政府违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规定为由制裁伊朗中央银行。根据13324号总统行政令,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人同任何支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伊朗金融机构维持业务往来,冻结伊朗在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账户。美国为此以恐怖主义名义制裁伊朗的沙德雷银行,冻结恐怖分子账户,包括伊朗基地组织头目、革命卫队高官等人的账户。制裁适用的三类主体,一是美国政府机构。未经许可,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管辖的所有机构和官员、行政人员禁止同伊朗政府和相关部门及其人员进行交往;二是美国各经济实体。美国人作为法人的公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无论在美国本土还是设立在的海外分支公司或其他机构都不得同伊朗有商业和其他业务往来;三是所有美国人。只要是美国人(包括拥有绿卡的永久居民)都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同伊朗进行货物和服务贸易活动、开展各种融资活动。 美国国会为制裁伊朗通过了许多立法,除少数案例适用外国机构外,这些制裁法规适用主体

伊朗政治体制

资料:伊朗的政治体制 2009-06-12 19:28:00 来源: 新华网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当年12月,伊朗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政权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根据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同时对领袖的产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等方面的规定作了修订,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根据宪法,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领袖的权限包括任免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宗教成员、司法总监、音像组织主席、武装部队参谋长、革命卫队司令以及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的司令;宣战或宣布停战;协调国家三权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颁发总统委任状,在总统有渎职行为或议会认为总统政治上无能的条件下罢免总统等。 领袖通过专家会议选举产生。专家会议是选举伊朗革命领袖的最高权力机构,共有成员86人,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讨论国家大事及领袖的行为。专家会议可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通过专家会议推举,哈梅内伊当选为伊朗最高领袖。 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伊朗内阁部长由总统提名,需要议会审议通过。 为了保证议会决议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宪法规定成立宪监会。宪监会有权审查议会通过的一切决议和提案,监督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 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有权批准同外国签订一切条约、协议和合同,随时对总统和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批准政府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等。但是,议会通过的任何议案必须得到宪监会的批准后才能成为法律。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议长一年一选,可以连选连任。 司法部门是伊朗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总监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脑,由领袖任命,任期五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五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负责协调政府和议会间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伊朗问题

浅议冷战结束后的伊朗与欧盟关系 冷战结束以后,原先局限于西欧一隅的欧共体逐渐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的一个重要政治经济实体。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内部关系的渐趋整合以及来自前苏联的外部威胁的消失,欧盟在世界上的主体意识日益明显,从美国政策阴影下摆脱出来的愿望也愈来愈强。这不仅表现为伊拉克战争上欧盟的主要成员──法国、德国和美国公开唱对台戏,也反映在今天伊朗核问题的积极斡旋上。这些举动,正是后冷战时代欧盟中东战略的真实表现。 一后冷战时代的欧盟中东战略 冷战期间,为了对抗前苏联的强大威胁,西欧各国在实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被迫求助于美国的核保护伞,尽管其间也曾有过戴高乐的独立外交,但是就总体上而言,西欧各国(也包括欧共体──欧盟的前身)在外交上基本上都是听从于美国的。冷战结束以后,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不复存在,东南欧各国大量加入欧盟,欧盟的安全水准和经济实力均得到了提高,欧盟的主体意识开始前所未有地迸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便是确定符合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全球战略和中东战略。 从地缘上讲,欧洲与中东紧紧相邻,尤其欧洲南部的西班牙、法国、义大利、希腊等国与中东沿地中海的地区更是紧密相连。从经济上讲,欧洲与中东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中东是欧盟战略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欧盟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和四分之一的石油依靠从中东进口。欧洲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超过关国。并且依赖程度可能在下个十年继续增长。除能源外,摩洛哥居世界首位的磷酸盐资源,毛利塔尼亚的巨大铁矿资源,以及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国的棉花,都对欧洲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的中东政策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一边是欧洲大陆同中东在地线上的邻近、历史上的相互熟悉以及得天独厚的贸易联系,另一边是欧洲同美国在意识形态和战略上所结成的联盟,结果导致在90年代前的多数时间里,西欧尚未在中东扮演危机调解人或和平缔造者等重要角色。 冷战结束后,欧盟与中东的经济联系与人员往来有增无减,1995年,欧盟对中东的出口额达770.5亿美元,占对发展中国家全部出口的18%,进口总额达580亿美元,占从发展中国家全部进口的15%。同期相比,美国对中东的出口为218亿美元,占对发展中国家全部出口的8.8%,进口达201亿美元,占从发展中国家全部进口的64%。 正是这种具有战略安全意义的重要政治、经济利益,加上传统历史的文化联系,决定了冷战后的欧洲必须在中东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像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复强调的一样,我们是一个地中海国家。阿拉伯世界就在我们的门户边。它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利害关系,人们必须对我们在阿拉伯世界的重新出现习惯起来,我们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想法,决心让人们看到我们的身影,听到我们的声音,法国和欧洲应当突出自己在维护和深化和平中的作用,不能满足于日前为止所扮演的『旁观者』的角色;应当制定出与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势力相称的外交政策。通过长时

伊朗的国家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伊朗的国家制度 篇一:伊朗国家概况 伊朗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xx年11月) 【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islamicRepublicofiran)。 【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7717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平均海拔1220米。年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22℃和37℃;年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3℃和7℃。 【货币】伊朗里亚尔(Riyal)。

【领袖】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seyyedalikhamenei),1989年6月4日当选。 【国家元首】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Rouhani),20xx 年6月当选,8月4日宣誓就职。 【主要节日】伊斯兰革命胜利日:2月11日;伊朗历新年:3月21日。 【简况】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78~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正式掌权,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成为伊朗革命领袖。 【政治】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领袖。7月28

埃姆朗萨罗希(伊朗):一千零一面镜子

埃姆朗·萨罗希(伊朗):一千零一面镜子 《一千零一面镜子》文/埃姆朗·萨罗希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 在相思之水中四面八方隔绝我通向你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诗人介绍埃姆朗·萨罗希,1947年出生于德黑兰。1966年,萨罗希开始在伊朗诗坛权威刊物《撷英》杂志上发表诗歌,之后相继出版了诗集《在水中哭泣》(1974)、《雾中的列车》(1976)、《半路上的车站》(1977)、《第十七个》(1979)。萨罗希这时期的诗歌以社会讽刺诗著称,被誉为“伊朗诗界的阿凡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萨罗希进入了诗歌创作的彷徨时期。1992年岁末,萨罗希在读了《一千零一夜》之后,创作灵感喷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当时发表在各种诗刊上,产生很大反响,后来在2001年结集出版,名为《一千零一面镜子》。该诗集是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该诗集使萨罗希在伊朗诗坛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伊朗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994年,美国出版了萨罗希诗歌专辑《恋曲》。1999年,瑞典出版了《埃姆朗·萨罗希诗歌选》,萨罗希应邀出席了该书的首发仪式,并在瑞典六个城市做巡回演讲和诗歌朗诵。2000年,萨罗

希出版了诗集《晨风吹拂》和《突然一瞥》。2003年,又出版诗集《以我的小名直呼我吧》。 (诗歌朗诵:一千零一夜面镜子)论萨罗希诗歌中的神爱思想——以《一千零一面镜子》为例 文/谢永新 [摘要] 萨罗希的《一千零一面镜子》是一首表现神爱思想的诗篇,而神爱的最终旨趣是走向对宇宙间绝对精神的皈依,也就是达到与真主合二为一的崇高精神境界。作品所表现的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能使我们对人生有更加积极的认识。[关键词] 萨罗希;诗歌;神爱思想;一千零一面镜子 埃姆朗·萨罗希是伊朗当代文坛中重要的诗人,被誉为“伊朗 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他在20世纪90年代后 创作的诗篇有一个重要的共同思想,就是表现为对真主的神爱思想。这种神爱思想在《一千零一面镜子》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千零一面镜子》体现了“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1】苏非神秘主义是伊斯兰教内的一个思想流派,其思想和信仰主要是提倡禁欲苦修、安贫乐道,以求达到完美入化与真主合一的崇高精神境界。苏非派大多是以诗歌来表达伊斯兰教的教义及其思想的,《一千零一面镜子》这首诗的主要思想,就是表现为对真主的爱。

“我大干了一场。这些都是对的、是正义!”《1979伊朗革命》

“我大干了一场。这些都是对的、是正义!”《1979伊朗革命 》 我不知道这款游戏《1979伊朗革命:黑色星期五》的制作人和剧本作者Navid Khonsari对它的玩家有什么样的期待;我是说,既然Navid为ROCKSTAR工作多年,制作了《侠盗猎车手3》和《马克思佩恩》等游戏的场景和人物演出,并且还是影视专业科班出身——那么他在设计游戏的一开始,一定考虑到了许多玩家们对这款游戏的大背景“伊朗革命”几乎是无知的,这个大前提。 更何况,在游戏的介绍中,无论是App Store的页面还是Steam,或者是https://www.360docs.net/doc/aa4250338.html,上的官方页面,都提到了这款游戏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也会出现许多实际发生的事件、人物和 场景,IGN则直接对它评价称“这是一款纪录片式的游戏”。 游戏制作者Navid Khonsari和他的推特题图,图上是一个伊朗女人和一群士兵。点开大图可以看到士兵们露骨的表情 于是我就会期待,这款游戏会有简单亲切的背景介绍,因为它似乎看起来想要用游戏这个形式唤起人们对这段“不被关注的历史”的关注,或者至少要让我能够知道自己面对的哪些人,他们的政治立场都是什么、想干什么,是左是右。 我甚至对它的游戏性都不甚期待,就像对《永不孤单》这个介绍因纽特人的纪录片游戏中一样。 但在完成整个游戏之后,我发现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这个错误有一部分是因为,我打出了一个(我认为的)最坏的结局。并且,在完成了整个游戏之后,我深深地觉得,这个游戏是不会有任何能让我满意的结局的。

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游戏根本不在乎你到底知道不知道这段历史。游戏一开始,你就突然被扔到了那个世界里,一大群人都认识你,和你说着各种立场的话(我甚至都不认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和革命派的领袖是谁,角色们还说着一堆波斯语),你还必须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好像熟悉这一切一样选择你对他们的回答。 很可能Navid是有意这么设定,我愿意这么想。但是,这太坏心眼了,几乎打破了我对它的所有预期。 这款游戏有对1979年这段历史的介绍,也有纪录片式的各种说明,但这些并不是附加的,都和剧情漂亮地结合了起来。有些设定甚至都融合在背景中,或者是通过NPC的谈话自然流露,不会影响到游戏进程。它尽好了作为一个游戏的本分,让玩家能够身临其境,面对家人和朋友同时的责难,为自己做的每项有时间限制的选择感到懊恼或者期待,甚至还有类似“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去了你要救谁?”这样的天问。 革命派的“秘密基地”中,有一个在做祷告的“同伴”,墙上贴满了如何正确地祷告的各种提示。途中的男人还会问你要不要一起祷告,我当时选择了拒绝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制裁船只清单

SUMMARY OF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SHIPPING LINES (IRISL) VESSELS The following 71 vessels have changed names at least once since the designation of IRISL, and their new names will be updated on 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s List of 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and Blocked Persons (SDN List): OLD NAME(S) (as on SDN List) NEW NAME(S) IMO NUMBER 1.Brightness (aka Iran Brightness) Marigold 9051648 2.Brilliance (aka Iran Brilliance) Mulberry 9051636 3.Dais (aka Iran Dais) Admiral 8309696 4.Dandy (aka Iran Dandy) Anil 8320157 5.Dapper (aka Iran Dapper) Angel 8309646 6.Decorous (aka Iran Decorous) Agile 8309658 7.Delegate (aka Iran Delegate) Aerolite 8320121 8.Devotee (aka Iran Devotee) Alias 8309608 9.Devotional (aka Iran Devotional) Acrobat 8309684 10.Diamond (aka Iran Diamond) Attribute 8309593 11.Dignified (aka Iran Dignified) Aquarian 8309610 12.Diplomat (aka Iran Diplomat) Amplify 8309701 13.Dreamland (aka Iran Dreamland) Atlantic 8320183 14.Drifter (aka Iran Drifter) Accurate 8320169 15.Dynamize (aka Iran Dynamize) Agean 8309634 16.Eleventh Ocean Daffodil 9209324 17.Fifth Ocean Decker 9349667 18.Iran Adl Pantea 8108559 19.Iran Afzal Parmida 8105284 20.Iran Amanat Tabak 8112990 21.Iran Arak Valili 9270646 22.Iran Ardebil Sepanta 9284154 23.Iran Azarbayjan Zawa 9193185 24.Iran Bam Horsham 9323833 25.Iran Birjand Tongham 9305219 26.Iran Bojnoord Uppercourt 9305207 27.Iran Brave Margrave 9051650 28.Iran Bushehr Silver Zone 9270658 29.Iran Deyanat Markarid 8107579 30.Iran Dolphin Alameda 8320195 31.Iran Entekhab Assa 7632814 32.Iran Esteghlal Gomidas 7620550 33.Iran Fars Sewak 928302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