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复习概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章、第二节)P9

1、国内:○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组织政策;○4产业结构

政策。

2、理论:○1产业融合理论;○2产业关联理论;○3产业链理论(全球生产网络);

○4产业竞争力研究(波特-钻石模型);○5产业组织的微观基础-企业理论:a、企业的同质型假设;b、企业的异质性假设;c、企业的本质。

市场绩效理论:a、产业结构;b、企业行为;c、市场绩效。

3、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

○1定义: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市场运行。

是研究与市场联系着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分析的经济学领域。

微观经济学中主要关注市场行为、期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进过程的密切联系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广泛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管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其他内容。

○2产业组织学和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学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

产业组织研究是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主线: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c、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

产业政策的贡献直接表现在各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不断发展之中,并为政府与公众提供了甄别企业不当行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工具。

哈佛学派:在竞争政策领域,以结构-行为-绩效为主线,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是既定市场结构下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在哈佛学派看来,垄断市场结构及其带来的垄断行为是许多市场中的持续性特征。其学派的观点使反垄断政策着重于对市场结构的高度重视,并将判断市场结构

≥70,垄断的趋势。

是否垄断作为竞争政策的主要依据(对政府影响大)。GH

4

芝加哥学派:秉承自由主义传统,强调价格体系对企业的作用。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在公共政策上,认为对市场结构较为垄断和集中的反垄断政策和干预是对大企业的惩罚,其结果往往是与效率原则相悖的。

二、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第三节)P13

1、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产业经济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在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罗宾逊夫人开创了关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研究。

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

行为,以及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密切关系和相关公共政策等广泛领域。

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

亚当.斯密:分工的思想

1879年,马歇尔夫妇写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产业组织的问题,包括组织与分工,某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形态以及规模经济等问题。

○2产业经济学产生的背景(环境)--哈佛学派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大型制造企业在美国的兴起,以及当时美国发生的兼并风潮,很多产业再不是自由的竞争市场,呈现出近乎垄断的格局。

1933年,张伯伦,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理论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产生的动力。

霍特林和兰凯斯特:空间竞争理论

霍特林运用空间竞争理论将产品差异化分为线段上的不同点,从而使产品的差异具有可检验的意义。

产业组织理论形成(哈佛主义学派),第一次研究高潮始于20世纪30年代。

贝恩提出了集中度(会带来垄断势力)、进入条件与利润率假说。

贝恩:SCP分析范式,结构-行为-绩效。

○3a、使枯竭的地球持续增长;b、亚洲世纪中的美国,美国世纪中的亚洲;c、全球经济展望;d、重新思考21世纪;e、未来的概念;f、如果美国复苏时没有产生新的就业。

○4哈佛理论学派特点:

成功的开创了以跨部门研究为主的经验性的产业组织的分析时代,即通过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解释各产业平均利润率的差别,以及不同的市场结构状态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性质。

贝恩:集中度、进入条件、利润率假说。

芝加哥学派:

以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过程;

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

斯蒂格勒,德姆塞茨

价格双轨制

1982年,鲍莫尔:可竞争市场理论

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二章)P27

1、关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若干概念

○1规模经济是指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产或经销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a、产品规模经济;

b、企业规模经济;

c、工厂规模经济。

马歇尔产业集群:a、共享劳动资源;b、规模效益递增;c、共享知识(知识溢出)。

○2产业规模经济是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业内分工协作关系的加强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不同:a、规模经济是增加产量;b、范围经济是增加品种。

○3范围经济条件:TC(Q x,Q y)

TC(Q x,Q y):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

本。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迂回生产-生产链条拉长);

○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

○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

○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

○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6大规模管理经济性。

规模经济可以形成干中学和学习效应。

四、结构性进入壁垒(第四章、第二节)P67

1、规模经济壁垒

如果MES(最小经济规模-图中B)相对于市场容量M来说较大,而原有企业已经在MES

上进行生产,则新进入企业的成本必然高于原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将导致自身失败如果新企业以MES进入,那么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总产量可能就会超过最大市场容量M,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成本以下,从而进入会导致新企业亏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