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

合集下载

生物碱

生物碱

(二)离子交换树脂法
1、酸水液通过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2、碱水润湿树脂 3、有机溶剂洗脱 4、回收溶剂 5、得总生物碱
1、有喹啉类生物碱与丫啶酮类生物碱 。 2、代表物质: 代表物质:
O
OH
N
OH
冉特可林酮
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 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R=H 苯丙氨酸 R=OH 酪氨酸
NH 2
ph-CH2 CH2 COCOOH
COOH
NR
NR'
R-CH=O
NH2
ph-CH=O
NR
Me
N
NH2
conssine
2、环孕甾烷(C24)生物碱 、环孕甾烷(
NHMe O OH
H2 N HO
环氧黄杨木己素
3、胆甾烷(C27)生物碱 、胆甾烷(
NH
H OH
N
HO
HO
维藜芦胺
茄次碱
H
H
N
HO
HO
藜芦胺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1、组成元素:C、H、O、N等 、组成元素: 、 、 、 等 2、状态:多为固体 、状态: 3、熔点:固定 、熔点: 4、色泽:多数无色 、色泽: 5、挥发性:少数有升华现象 、挥发性:
4.4 生物碱的鉴定
• 4.4.1 生物碱沉淀试剂
(2)反应机理
4.5 碱性
4.5.3 碱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五节
(一)溶剂法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1、酸水提取法
①原理: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游离的生 原理: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 物碱溶于有机溶剂。 物碱溶于有机溶剂。 方法:水或1%酸水溶液( 1%酸水溶液 15倍量 ② 方法:水或1%酸水溶液(7—15倍量) 15倍量)

中药化学10生物碱

中药化学10生物碱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多数为结晶形固体,少数为非晶形粉末;少 数为液体——烟碱、毒芹碱、槟榔碱等。
多数无色或白色,少数有颜色生物碱有挥发性——麻 黄碱、烟碱。
(二)旋光性
大多数生物碱有旋光性,多呈左旋。
(三)溶解性
1、游离生物碱
亲脂性生物碱(叔胺碱、仲胺碱)——易溶 于亲脂性有机溶剂、酸水,难溶于水。
(一)总碱的提取
1、水或酸水提取法 可直接用水(提取盐、季铵碱)或
用0.5%~1%的酸水提取。 • 常用酸:盐酸、硫酸、醋酸、酒石酸 • 方法:渗漉、浸渍 • 缺点:提取液体积大、杂质多,需净化
净化方法:
(1)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多为磺 酸型。交联度4%~8%。
先用中性水洗脱杂质,再用酸水或 盐水洗脱生物碱;也可先将树脂用氨水 碱化(PH10左右),再用有机溶剂回流 提取生物碱。
NH2 10.64
环己胺
NH2 4.58
苯胺
(3)立体效应
氮原子的周围取代基的构型、构象等立体
因素,如果阻碍氮原子与质子的结合,则使其
碱性降低。
CH CH CH3
CH CH CH3
OH NHCH3
OH N CH3
pKa
9.58
9.30 CH3
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
(4)氢键效应
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 基并可与氮上的氢形成分子内氢键,使质子不 易离去,从而碱性增强。
H
CH3O
OCH3
罂粟碱
O OCH3
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7、 吲哚类
N
H 吲哚
N
H 靛青苷
O Glc
N
O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体内,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碱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1. 生物碱的特点与分类生物碱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带正电荷的氮原子,这使得它们具有碱性。

另外,生物碱通常由芳香环和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组成,这种结构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生物碱按照来源可以分为植物碱、动物碱和微生物碱三类。

植物碱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其中著名的植物碱有吗啡、可卡因等。

动物碱则存在于动物体内,如蟾蜍皮肤中的海洛因和人类脑内的多巴胺等。

微生物碱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常见的有链霉素和酰胺醇等。

2.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生物碱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它们能够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发挥药理学上的效应。

许多生物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镇痛等药理活性,因此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碱性的生物碱能够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影响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例如,某些植物碱可以作为止痛药或镇静剂用于治疗疼痛和焦虑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一些生物碱还具有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3. 生物碱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生物碱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重要的药物原料以及世界上第一种合成药物都是从生物碱中发现的。

例如,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出的喷他佐辛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

此外,生物碱还为发现新药物提供了重要的药物模板和药效团。

生物碱在药物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生物大数据和计算模拟来进行筛选和优化。

这一过程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生物碱的环境保护应用生物碱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某些生物碱具有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可以被用于处理废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一些生物碱还可以作为生物杀虫剂,用于有机农业中的害虫防治。

生物碱

生物碱

能与生物碱形成沉淀的试剂有丹宁、苦味酸、磷 钨酸、磷钼酸,碘化汞钾(HgI2+KI)等。他们可以使 生物碱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 能与生物碱产生颜色反应的有硫酸、硝酸、甲醛 及氨水能。
生物碱常根据其基本骨架或杂环来分类, 而根据它所来源的植物命名。
烟碱 颠茄碱 麻黄碱 金鸡纳碱 喜树碱 吗啡碱 小柴碱 咖啡碱
麻黄碱的性质及应用:
麻黄碱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和氯仿、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麻黄碱的生物作用也与肾上腺 素相似,有兴奋交感神经、增高血压、扩张器官 的作用,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症。
4、金鸡纳碱
金鸡纳碱俗称奎宁,是存在于金鸡纳树皮中的一种 主要生物碱,分子中含有喹啉环,属于喹啉族生物碱。
CH
HO
CH3O
3、麻黄碱
麻黄碱是含于草药麻黄中的一种生物碱,又叫麻黄素。 它是一个仲胺,不具含氮杂环,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
CH3 H NHCH3 H OH
(—)—麻黄碱
CH3 H NHCH3 HO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假麻黄碱
麻黄碱分子中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应有两对对映异 构体,其中一对叫麻黄碱,一对叫假麻黄碱,天然存在的是 (—)—麻黄碱和(+)—假麻黄碱。前者的生理作用最强。 我国出产的麻黄含(—)—麻黄碱最多,质量最好。
CH
CH2
N CH
N HO CH3O N CH N
CH2
金鸡纳碱的性质及应用:
奎宁是无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 醚等有机溶剂。奎宁能抑制分辨疟原虫的繁殖并有 退热作用,早在3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金鸡纳树皮医 治治疟疾。奎宁对恶性疟原虫无效,并有引起耳聋 的副作用。
5、喜树碱
喜树碱是由我国的喜树中提出的喹啉族生物碱,自 然界存在的是右旋体。喜树碱为黄色结晶,在紫外线 光照射下显蓝色荧光,有抗白血病及抗癌的作用。

生物碱(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生物碱(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二)碳-氮键裂解反应
1.霍夫曼降解
胺与CH3I生成季铵盐,与碱加 热发生β-H消除,生成水、烯 和胺
O
N O
H
O O O
Me N
O
O
O
11
第一节
概述
Ssummary
2.冯布劳恩三级胺降解
三级胺与溴化氢,生成溴代烷 和二取代氨基氰化物
O Me
N O
O O
O
NMe
O MeO
O O
天然药物化学
生物碱 分类及生源途径
glc O
N
H
靛青苷
32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二)色胺吲哚类
分子中残存色胺部分
NH2 N H
色胺
N
O
N H
N H3C
吴茱萸碱
33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三)半萜吲哚类
色胺吲哚基础上连接异戊二烯
OH
1
2 CH3
HN CH3
,H2SO4
NH2
麻黄碱 (1R,2S)
伪麻黄碱 (1S,2S)
CH3
HN CH3
40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二)萜类生物碱
1.单萜生物碱
环烯醚萜生物合成而来
O O
N
龙胆碱
41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Classification and resource
N
苦参碱
22
分类和 第二节 生源关系

生物碱知识点总结

生物碱知识点总结

生物碱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碱性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来源进行分类。

1. 植物生物碱植物生物碱是植物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植物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植物生物碱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

植物生物碱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吗啡类生物碱、喜树碱类生物碱、喜马拉雅星状体碱类生物碱、喍得卡碱类生物碱等。

2. 真菌生物碱真菌生物碱是真菌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真菌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真菌生物碱的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真菌生物碱具有非常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括但不限于环毛霉素、紫杉醇、青霉素、链霉素等。

3. 动物生物碱动物生物碱是动物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动物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动物生物碱的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两栖动物、昆虫、海洋生物等。

动物生物碱具有非常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括但不限于腺苷、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等。

二、生物碱的合成生物碱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方法获得生物碱化合物。

生物碱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天然合成、半合成和全合成。

1. 天然合成天然合成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生物代谢途径合成生物碱化合物。

天然合成通常由生物体内的酶或酶系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生物碱化合物。

天然合成的生物碱通常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反应特异性和效率性。

2. 半合成半合成是指通过对天然生物碱进行结构改造和功能调整而获得新的生物碱化合物。

半合成通常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手段对天然生物碱进行修饰和改造,以获得更具有药物活性和生物效应的化合物。

3. 全合成全合成是指通过合成化学方法获得生物碱化合物。

全合成通常通过有机合成化学的手段构建生物碱的骨架结构,再通过适当的官能团化学修饰和官能团保护,最终获得目标生物碱化合物。

三、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通常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效应。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生物碱,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常见于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中。

它们具有碱性性质,因此被称为生物碱。

生物碱通常含有一或多个含氮杂环结构,这使得它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活性。

生物碱可以分为多个亚类,包括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应用领域以及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1.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对于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从更深层次探索生物碱的形成机制及其生物活性的调节。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非常复杂,通常涉及多个酶催化的反应步骤。

典型的生物碱合成途径包括:萨瑟斯环、休克素碱生物合成途径、鸟露素生物合成途径等。

2. 生物碱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碱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生物碱具有抗菌、抗肿瘤、降压等药理学活性,使得它们成为医药研究和开发的热门对象。

例如,罂粟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之一,是吗啡和可卡因等药物的前体。

这些药物在镇痛、止咳、抑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尼古丁、嗜碱性细胞素等生物碱在医学中有广泛应用。

3. 生物碱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碱在农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作为生物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应用。

例如,香蕉生物碱对植物的成长和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香蕉生物碱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改善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此外,生物碱还可以用于杀虫剂的开发。

某些生物碱具有较高的毒杀效果,可以用于控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总的来说,生物碱是一类具有丰富多样性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生物活性以及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使得生物碱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深入研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开发其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潜力,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种天然资源,拓展生物碱的应用领域,为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生物碱

生物碱

Alkaloids生物碱(Alkaloids)多指一类从植物中获得的含氮碱性杂环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但含量多寡不定,其中在豆科、茄科、防己科、罂粟科、毛茛科等各科中含量较高。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通常是与有机酸或无机酸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还有一些则是以苷类、酯类、N-氧化物类等形式存在,只有弱碱性的生物碱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理功效。

如吗啡碱可以镇痛,可卡因碱可以止咳,麻黄碱可以止喘,阿托品碱可以解痉挛,紫杉醇、喜树碱、长春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紫杉醇是一种四环二萜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科植物中。

由于其抗癌机理独特且抗癌活性广谱、高效,紫杉醇已成为继阿霉素和顺铂后最热的抗癌药物。

喜树碱属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喜树的果实、根、树皮中,是继紫杉醇之后第2个获准上市的具高效抗癌活性的天然药物。

1.喜树碱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属山茱萸目(Cornales)珙桐科(Nyssaceae)旱莲属植物,落叶乔木,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和印度部分地区,台湾、广西、河南等地也有栽培,最早的文字记载在1848年的《植物名实图考》中。

1966年,美国的M o n e m e E.Wa l l从喜树的皮中分离出喜树碱(Camptothecin,CPT),经肿瘤试验证明这种色氨酸-萜烯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先后从喜树果实、根、树皮中发现31种化合物,其中喜树碱及其衍生物10余种。

大量研究证实它们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但由于喜树碱不溶于水,加之其钠盐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人们对喜树碱的结构改造进行了广泛研究,旨在提髙溶解度,降低毒性,延长内酯环在体内的保留时间及增加生物活性等。

迄今所报道的喜树碱衍生物已达数百种,目前,喜树碱类药物已进人临床阶段,并获美国FDA的批准,成为继紫杉醇之后第2个获准上市的具抗癌活性的天然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O NH2 CO2H N CO2H HN O H
H N C R' C
O N Me CO2 H CH3
2 协同
3
Me
4
CH3
N-甲基吡咯亚胺盐 (希夫碱) 非协同
6
二、生物合成

(3) 曼尼希氨甲基化 (Mannich反应) 醛(A)、胺(一级胺、二级胺或氨,B)和负碳离子(含活泼氢的化合物,C) 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活泼氢被氨甲基取代的产物,该产物称为曼尼希碱(D)
R H H 2X R C COO X R C COOH 分子内(间) ATP or CoA NH2 NH2 O H N N H O R
二、生物合成



(2) 希夫碱 (Schiff’s Base)形成 含氨基和羰基化合物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希夫碱。 伯胺:协同反应 H H H H H H H2O . C R' 加成 R N C R' R .. N C R' N 仲胺:非协同反应 R H R + - + O H OH O H 范围:吡咯、哌啶、 胺 羰 + 乙酰 吡咯里西丁、 协同 乙酸 喹诺里西丁。 + N
H2N

H2N
COOH
N R
(1)简单的吡咯类
O N
红古豆碱
N
N
COO
水苏碱
三、结构分类
O
CH3 OH CH3 O H OH CH3 O H
8 1
O

(2)吡咯里西丁 (3)托品烷类
O H +N NHCH3 N-甲基吡咯 亚胺盐 Mannich缩合 COSCoA + N CH3 CH3 O Mannich缩合 CH3
CH3
N COOCH3 H
CH3
N COSCoA
H O O C C OH OH
茛菪碱 等
OH

OOC H

樟柳碱
可卡因
三、结构分类

3.3 哌啶类(piperidines)生物碱(来源于赖氨酸)
H2N H2N

COOH
N H
(1)简单的哌啶类
三、结构分类

(2)吲哚里西丁类 (indolizidines)
碱 来源于异戊烯
来源于萜类
1 简单的有机胺类
HO CH3 C H C H NHCH3

C HO H C
CH3 H NHCH3
CH3O CH3O OH NH CH3

麻黄碱
ephidrine
伪麻黄碱
pseudo-ephidrine (康泰克)
四氢异喹啉类
三、结构分类

3.2 吡咯类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oids)(来源于鸟氨酸)

环状化合物:排除无环的胺和酰胺类
神经酰胺
一、概述

(1)在离子化合物中氧化值等于离子的电荷数。如 NaCl 中的Na 为+1,Cl为-1。
O N

(2)在共价键化合物中氧化值等于共价键中电子对的偏向值。如
H-O-H中氧的氧化值为-2,氢的氢化值为+1。
N O

例如:氮氧化物
N
O 的总的氧化态为0,氧的氧化态为 -2,
(1)氨基酸途径
与生物碱合成有关的氨基酸主要有:鸟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
氨酸、色氨酸、邻氨基苯甲酸、组氨酸和烟酸等。
二、生物合成

(2)甲戊二羟酸(MVA)途径 生合成萜类生物碱和甾体类生物碱
OH O N HO O O
乌头碱
O OBz OH
HO H H
H N OH H
OAc
H OH
O O H 赖氨酸
1
N
CO2H H2N 1) 脱羧
+ N - 哌啶亚胺盐
N H 一叶萩碱
2) 缩合 HO 酪氨酸
一叶萩碱类生源关系
三、结构分类

(3)喹诺里西丁类 (quinolizidines) 生物碱
N
O NH2 N
赖氨酸
NH2 N
戊二胺 苦参碱
三、结构分类
OH

3.4 喹 啉 类 (Quinolines) (来源于邻氨 基苯甲酸或色 氨酸)
三个炭氮键的氧化态为+3,氮的氧化态则为:-2+3+X= 0

X= -1
例如:季铵
N OH 四个炭氮键 +4,OH为 -1 氮的氧化态为 -3
一、概述


1.2 存在形式
(1)游离生物碱 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 那碎因 和 那可丁 等以游离形式存在 (2)生物碱盐 大多数生物碱以盐的形式存在。成盐的酸有草酸、柠檬酸、硫酸、盐酸、硝 酸等。 O
三、生物碱的结构分类


分类方法
1)按来源分类:麻黄生物碱、鸦片生物碱


2)化学分类法:托品烷生物碱,异喹啉生物碱等
3)生源结合化学分类法: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类生物碱
三、结构分类
来源于氨基酸 生

1.吡咯类 来源于鸟氨酸 2.吡咯里西丁类 3.托品烷类 4. 哌啶类 来源于赖氨酸 5. 吲哚里西丁类 6. 喹诺里西丁类 7. 喹啉类 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 8. 吖啶酮类 9. 简单苯丙胺类 10. 四氢异喹啉类 来源于苯丙氨酸/酪氨酸- 11. 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12. 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13. 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 14. 吐根碱类生物碱 15. 简单吲哚碱类 来源于色氨酸 16. 简单β -卡波林类 17. 半萜吲哚碱类 18. 单萜吲哚碱类 19. 单萜生物碱 20. 倍半萜生物碱 21. 二萜生物碱 22. 三萜生物碱 23. 孕甾烷(C21)生物碱 24.环孕甾烷(C24)生物碱 25.胆甾烷(C27)生物碱
浙贝母碱
二、生物合成

2.生物碱生合成的基本原理 环合反应,C-N键、C-O键和C-C键的形成和裂解反应以及某些重排、取代基 的形成、增减、消除和转化等。


2.1 环合反应(cyclization reaction)
2.1.1 一级合环反应(primary cyclization reaction)----- 形成N-杂环的反应 (1)内酰胺的形成(主要是肽类生物碱的生合成)
1817-1827年 派勒蒂埃(Pelletier P.J.)/ 卡云图(Caventou J.B.): 吐根碱 (emetine, 1817),马钱子碱 (brucine, 1817), 士的宁 (strychnine, 1819),金鸡纳碱 (cinchonine, 1820), 奎宁、秋水仙碱、可尼因、蒂巴因 (thebaine, 1835)


b. C-C键迁移-再芳 香化 以二烯酮 (醇)重排 过程为例说明重排 机理 这两种重排机理普 遍存在于苄基四氢 异喹啉类生物碱的 生合成中
R
1
R
2
R1 R H
2 1
H R
R
2
R 1) H+ 2) R1
2
+
迁移
R
1
芳香化
OH
a
R
1
O
O +
H
OH
b
R
2
c
R1 1) R
1
d
R
2
R
2
R1 H
N H
HO C C H H HN
鸦片中的吗啡碱 麻黄中的麻黄碱
HO
O
吗啡碱
OH
麻黄碱


喜树中的喜树碱
黄连中的小檗碱
N N
O
O O N O O
小檗碱

结构多样性和生
物活性多样性
HO
喜树碱
O O
一、概述

1.1 定义 原定义
生物碱是指天然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除了简单的胺类,甜菜因类,氨基
酸类,蛋白质,核酸,核苷和维生素类。

在生物碱的曼尼希缩合反应中提供负碳离子的常为芳香碳
色氨酸
harmanine
二、生物合成

(4) 加成反应 亲核氨基与芳香或醌类体系中亲电中心发生加成,氮与芳环连接,然后脱一分 子氢
O OH O OH
NH2 H

OH
N H
OH
氨基和羰基反应体是生物碱生合成中最重要的形成氮杂环体系的前体物 希夫碱形成和曼尼希缩合所需的醛类以及酶的催化作用则是关键因素
△1-吡咯亚胺盐
托品烷
二、生物合成


2.2 C-N 键的裂解 (1)内酰胺开环 仲胺可通过氧化转化成内酰胺,再进行 C-N 裂解发生开环。 具有氧氮-混合缩酮结构的化合物也容易开环裂解 C-N 键,且反应是可逆的。
N
HO N
O
H N
HO
physoperuvine
二、生物合成

(2) Hofmann(a,b) 降解和 von Braun(c) 降解
O Me O MeO O N Me
HO 2
15
HO 14
MeO OMe
HO
MeO OMe
CO2H
厚朴碱
罂粟碱
去甲乌药碱
那碎因
[A. 苄基四氢异喹啉类]
三、结构分类

(2)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
OMe Me N H OR O O OMe OMe OMe MeO N Me H MeN H OMe OMe MeO MeO N Me H
HO
COOH
N
N H
O
NH2
N
O N N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