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课题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课题文献综述范文化学课题文献综述范文宁德师范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年级 2012专业化学学生杨元世学号 B2012061118题目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2014年6月20日distric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great thanks, South of the River, River North, Mao Ta, 6 towns, less than 5 km from the enemy town of shengze, only separated by a wide range of XI Bai Yang. For the time being, Sheng diwei forces are often deployed at dawn, Mao Ta, Sheng Tang Hong Kong fringe areas, and sometimes invasive South of the River, at 【文献综述】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杨元世,宁德师范学院化学系 2012级化学1班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生鲜食品主要指“生鲜五品”。
与超市中经营的其他商品相比,生鲜食品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殊属性:保鲜和加工。
保鲜即保鲜处理,新鲜的食品送到商业企业中来,必须运用保鲜设备对它进行保鲜处理。
很显然,生鲜食品如果失去了生鲜的特性,就会变得没有价值。
所以,保鲜就是保商品的价值,即通过管理来实现保值。
保鲜加工处理是利用各种加工设备,使加工食品通过加工达到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生鲜食品果蔬水产品保鲜技术生鲜食品是指由种植、采摘、养殖、捕捞形成的,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果蔬、水产品、肉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同时冷藏链、冰箱、微波炉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方便性、营养性、安全性。
无机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生物无机化学一、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日渐关心的话题,人们从过去那种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盲目发展经济的高热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周围的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我们人类又如何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广义的环境指人体以外的各种因素。
可以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环境;另一方面,当环境作用于人类,服务于人类时,又直接或间接地受人类的活动的影响。
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善环境;违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恶化。
因此,人类要保护自己,就必须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
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引起的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就称为环境问题。
这不包括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而主要是指由于不恰当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森林消失、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这种影响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潜在的,但却是严重的。
潜在影响方式的典型事例很多。
例如我国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洪灾;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以及“赤潮”现象等,都直接或间接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
正是由于种种残酷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
环境保护也就相应地分成自然资源保护和防止环境污染两大.二、化学性危害与人体健康重金属、有害化合物和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属于化学性危害。
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中化学性危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表列出了几种重金属、有害化合物以及酸雨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
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有些是引起肿瘤的致癌物,如引起肝血管肉瘤的氯乙烯,引起白血病(血癌)的放射性物质,引起肝癌的黄曲霉毒素等;还有一些是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时,我们通常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展示我们对研究领域现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范文,供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潜在影响。
首先,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模式的出现,使得教育资源得以更广泛的共享,为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其次,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通过使用电子白板、智能教室等设备,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实现个性化学习。
再次,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例如,通过学生信息系统,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对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的教育模式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对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化学-无机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物质结构为例”论文

摘要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对中学化学具有很大的引领作用,能通过对物质的认识和分析,利用对物质性质的了解,推理出许多现象和事实的本质,是开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一把钥匙。
文章基于笔者教学实践经历,以物质结构为例,选取教学案例进行尝试和分析;分析近五年全国卷高考关于物质结构的试题,对以大学无机化学为背景的试题进行适当的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无机化学知识; 物质结构; 教学; 中学化学; 高考化学AbstractThe knowledg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universities has a great leading role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subst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ubstances can be used to infer the essence of many phenomena and facts, which is a key to unlock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taking the material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selecting teaching cases to try and analyze; analyzing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conducting appropriate research and elaboration on the question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university inorganic chemistry.Key words: knowledg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material structure; teaching;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hemistry目录1 引言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意义 (6)1.3 研究方法 (6)1.3.1 文本分析法 (6)1.3.2 案例分析法 (7)2 研究现状 (7)2.1 物质结构教学研究状况综述 (7)2.2 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教学联系研究状况综述 (7)2.3 对相关文献已有的评析 (8)3 物质结构理论融入中学化学教学课堂 (9)3.1 物质结构理论走进初中课堂——以“氧化数”为例 (9)3.2 物质结构理论走进高中教学课堂——以“鲍林规则”为例 (11)3.3 总结 (13)4 物质结构理论融入高考试题 (13)4.1离域大π键 (14)4.1.1 原题再现 (14)4.1.2知识背景 (14)4.1.3解析评价 (15)4.2离子极化 (15)4.2.1原题再现 (15)4.2.2 知识背景 (15)4.2.3 解析评价 (16)4.3电子亲和能 (16)4.3.1原题再现 (16)4.3.2 知识背景 (17)4.3.3 解析评价 (17)4.4 总结 (18)4.5展望 (18)5 总结与展望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无机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物质结构为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修订工作的启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入,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化学本质掌握的考察。
无机化学与药学专业的实践论文(共2篇)

无机化学与药学专业的实践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药学专业中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体会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化学骨干课程。
作为一门先导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掌握完整且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对于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专业课学习至关重要。
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施教学生学习背景充分的了解有助于老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药学专业通常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均来自于全国不同省份,中学时的化学背景并不相同。
每年都有这两类学生:①参加过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化学结构部分内容都学过。
大学的无机化学知识对他们来讲很容易,常规教学常常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②化学基础差,中学对化学的要求很低。
虽然我校的招生分数很高,但是这类学生高考时并不考化学,大学无机化学和他们中学所学知识跨度很大,他们对大学课程常常消化不了。
针对前一类学生,由于其已掌握所要求的大部分化学基本知识点,对他们着重于学习能力和其他素养培养。
如无机化学的很多原理公式的应用都是有条件的,请他们思考“为什么”及“在其他条件下公式怎么用”,学会把抽获各有千秋。
2注重课程过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分为好几个模块,针对不同的讲授内容,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
如,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时,穿插人类对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探索的过程和科学家们的科研经历,适当适量进行化学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探究化学问题,用发展而非静态的观点全面理解与掌握化学理工知识。
化学实验论文范文

化学实验论文范文伴随着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成为当今人类调整自身适应社会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化学实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实验论文范文一:制药工程专业无极化学教学策略摘要:无机化学是面向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绪论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学科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最佳机会,所以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对无机化学绪论课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就尤其重要。
本文结合作者近3年来的教学经验,从绪论课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讲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探索。
关键词:制药工程;无机化学;绪论;教学探讨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经过了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并且逐步渗透到包括制药工程在内的众多其它学科。
作为面向制药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后续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高中应试教育到大学能力型及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而言,普遍存在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兴趣缺乏,主动性学习需求弱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扭转上述现象,对于无机化学绪论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希望通过无机化学绪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认识到学习的目标,任务以及学好该课程的重要性,成了一个十分重要和棘手的教学难题,作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上好无机化学绪论课进行逐一探讨。
1绪论课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绪论课作为无机化学课程的先导课,起着介绍课程的学科地位和教材的主要内容的主导作用。
是学生首先接触的部分内容,对于很好的引导学生认识无机化学这门基础课程,了解其学习内容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1-4]。
化工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制备甲基环戊二醇文献综述一.甲基环戊二烯的开发和利用甲基环戊二烯(MCPD)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自八十年代以来,甲基环戊二烯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在许多应用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可用来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剂如MNA[1]等,也可用于合成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MMT)汽油抗爆剂[2].此外还用于合成有机金属化合物衍生物如CP2TiCl2[3]等.但由于在乙烯裂解产生的C5-C6组分中甲基环戊二烯含量稀少,而且国内尚未工业化,因此开展甲基环戊二烯(MCPD)的合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甲基环戊二烯金属络合物的合成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制得数十种之多,但在实际应用方面报导的还不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甲基环戊二烯的三羰基锰络合物,用作改善汽油辛烷值的添加剂以代替剧毒的四乙基铅。
例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络合物用作内燃机燃料的抗震剂[4-12],其在汽油中添加量每加仑≤1克时可提高10%的功率并节约汽油5一13%[13]。
与四乙基铅混合作添加剂来改进汽油的辛烷值[14]。
作为喷气发动机燃料(柴油)的添加剂以提高功率[15]。
与聚醋混合作为燃料的抗震剂[16]。
作为抗震剂与四乙基铅的比较和作用机理的研究[17]。
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络合物用在甲基丙烯酸醋的聚合反应中[18]。
,M)n其中R为甲基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的衍生物具有结构为RMn(CO)n(R3环戊二烯基,R‘为其他烃基,M为P,As,或Sb,可作为除草剂[19]。
甲基环戊二烯镍络合物在乙炔聚合中的催化作用[20]。
甲基环戊二烯钛的衍生物可作为聚乙烯的催化剂[21,22]。
二.本课题开展的意义和内容甲基环戊二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汽油抗震剂、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
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 近二十年来,甲基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无机化学石墨烯课程论文

目录[摘要] (2)一、引言 (2)二、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2)(一)石墨烯的发现史和简介 (2)1.石墨烯的发现史 (2)2.石墨烯的简介 (2)三、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3)(一)物理方法 (3)1.微机械力剥离法 (3)2.印章切取转移印制法[5] (3)3.液相剥离法 (3)(二)化学方法 (3)1.SiC 热解的外延生长法 (3)2.化学气相沉积(CVD) 法 (3)3.氧化-分散-还原法 (4)4.外延生长法 (4)四、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一)物理性质 (4)1.力学特性 (4)2.电子效应[8] (4)3.热性能 (4)4.光学特性 (4)5.溶解性 (4)6.熔点 (4)(二)化学性质 (4)1.生物相容性 (4)2.氧化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还原性 (4)4.加成反应 (5)5.稳定性 (5)五、石墨烯的应用 (5)(一)传感器 (5)1.pH传感器 (5)2.气体分子传感器 (5)3.分子传感器 (5)4.电化学传感器 (5)(二)储氢材料 (5)(三)药物控制释放 (5)(四)离子筛 (5)(五)电极材料 (6)(六)光催化复合材料 (6)(七)润滑油 (6)六、石墨烯相关企业 (6)七、展望 (6)结论 (7)参考文献 (7)[摘要] 这篇论文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制备的方法、性质、应用以及相关企业并基于石墨烯的性质预测了石墨烯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容较为全面,并且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对于想要简单了解石墨烯的朋友们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应用相关企业一、引言石墨烯的研究,在近年来是一大热门。
石墨烯作为一种在未来很可能有颠覆性的发展的物质,在材料学、生物医学、微纳加工、能源和药物传递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原因是石墨烯具有卓越的电学、光学、力学特性,石墨烯的研究或许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有很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所在系别化学系
作者所在专业分析化学
作者姓名王慧
作者学号12S007032
导师姓名王进福
导师职称高级工程师
完成时间2013 年04 月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化学教研室制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显示出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研究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对TiO2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当前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字:二氧化钛;性质;应用
1. 纳米T iO2 的制备
目前, 制备纳米T iO2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热解法。
尽管气相法制备的纳米TiO2 粉体纯度高、粒度小、单分散性好, 但其制备设复杂、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严重制约了气相法的应用和发展。
而液相法具有合成温度低、设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液相法是选择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金属盐类,使其溶解,并以离子或分子状态混合均匀,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沉淀剂或采用蒸发、结晶、升华、水解等过程,将金属离子均匀沉积或结晶出来, 再经脱水或热分解制得粉体。
它有以下几种方法。
1.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以有机或无机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中进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经溶胶- 凝胶化过程得到凝胶,凝胶经加热(或冷冻) 干燥、锻烧得到产品。
该法得到的粉末均匀,分散性好,纯度高, 煅烧温度低,反应易控制,副反应少, 工艺操作简单, 但原料成本较高。
1.2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1](SGFD法)。
SGFD法是近年来针对溶胶—凝胶法的改进。
采用SGFD法可降低干燥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保持凝胶的网络结构,从而获得多孔纳米TiO2。
董国利[2]等人采用SGFD以TiCl4为前驱体,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积的TiO2超细粉。
1.3沉淀法[3]
1.3.1直接沉淀法
该法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成本较低,对设备、技术要求不太苛刻, 但沉淀洗涤困难,产品中易引入杂质, 而且粒子分布较宽。
1.3.2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由溶液中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来, 在该法中, 加入沉液剂( 如尿素) , 不立刻与被沉淀物质发生反应, 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缓慢生成。
该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均匀、致密,便于过滤洗涤,是目前工业化看好的一种方法。
2.纳米二氧化钛性质
二氧化钛因其化学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无毒等优点和优异的半导体性质, 在能源和环境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钛的晶相主要包括锐钛矿、板钛矿、金红石和二氧化钛 B. 通常情况下, 实验室内比较容易制备出无定形二氧化钛,其经煅烧后首先转变为亚稳相锐钛矿, 最后转变为金红石, 而相变中并不出现板钛矿或二氧化钛 B. 近年来, 通过控制制备条件, 已能较容易地获得锐钛矿、板钛矿、金红石、二氧化钛 B 等晶相.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性能优异, 使其在环境保护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二氧化钛材料性能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十分复杂, 最近国内外有多篇综述报导了最新研究进展: 如Kitano 等[4]综述了二氧化钛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 Chen等[5]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 Hagfeldt 等[6]最近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文则侧重介绍二氧化钛光催化及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3.纳米二氧化钛应用
3.1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及原理[7]
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各种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渣、废气的无理排放,直接导致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并引发一系列不良环境恶化后果[8]。
其中有机溶剂的大量挥发和排放是造成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重要因素[9]。
利用光催化降解手段消除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一项新技术。
目前用于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多为N 型纳米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Fe2O3等,其中TiO2因廉价、无毒、稳定、优异的光学性能、催化性能和光电转换性能等优点倍受青睐[10]。
TiO2 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方面应二氧化钛半导体粒子具有能带结构,一般由填满电子的低能价带和空的高能导带构成,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禁带。
当用能量等于或大于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价带上的电子(e-)被激发跃迁至导带,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h+),并在电场作用下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
光生空穴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具有强氧化性,可夺取半导体颗粒表面被吸附物质或溶剂中的电子,使原本不吸收光的物质被活化氧化,电子受体通过接受表面的电子而被还原。
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机理如下:
(1)TiO2+H2O →e-+h+
(2)h++H2O →·OH+H+
(3)h++OH-→·OH
(4)O2+e-→·O2-
(5)·O2-+H+→HO2.
(6)2HO2·→O2+H2O2
(7)H2O2+O2- →·OH+OH-+O2
羟基自由基是光催化反应的一种主要活性物质,对光催化反应起决定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氧及水合悬浮液中的OH-、HO2等均可产生该物质。
氧化作用既可以通过表面键合羟基的间接氧化[12],即粒子表面捕获的空穴氧化;又可以在粒子内部或颗粒表面价带经空穴直接氧化;或同时起作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3.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项新的污染治理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能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H2O、CO2、PO43-、SO42-、NO3-、卤素离子等无机小分子,达到完全无机化的目的。
许多难降解或用其它方法难以去除的物质,如氯仿、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多环芳烃等也可利用此法有效去除。
(1)
染料废水:对于含苯环、胺基、偶氮基团等致癌物质的染料废水,常用的生物化学法降解往往是低效率的,而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染料去除率可达95%左右。
(2)农药废水:国内专家陈士夫等[2]对于有机磷农药废水TiO2光催化降解的研究指出,该法能将有机磷完全降解为PO43-,除去率达70%-90%,并利用太阳光作了室外实验。
4.展望
纳米TiO2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光学、热学和电学性能等。
因此,纳米TiO2的制备、应用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发达国家如美、日、欧等国对此研究工作十分活跃, 相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制订了长远规划, 国际上在此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 我国纳米TiO2的研究和制备应用都有了较大进展。
纳米TiO2是当今世界发展较快的无机化工产品,与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纳米TiO2的销售渠道包括建材、塑料、橡胶、造纸、抗菌剂、医疗环境、三废处理等。
纳米TiO2是化工市场的紧俏产品,尤其是高品位的钛白粉,更是紧俏,国际市场也供不应求。
由于纳米TiO2具有多种独特优异性能, 纳米TiO2将会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张敬畅,曹维良,于定新,石锦华,窦正仓,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9,14(1):29—35.
[2] 董国利,施利毅,李春忠等高温气相合成金红石型纳米TiO2颗粒的研究[J].金属学报,2000,36(3):295—299.
[3] 杨晓芬. 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14: 25-26.
[4] Kitano M, Matsuok M, Ueshima M,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itanium oxide-based photocatalysts. Appl. Catal. A, 2007, 325(1): 1−14.
[5] Chen X B, Mao S S. Titanium dioxide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properties, mod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Chem. Rev., 2007, 107(7): 2891−2959.
[6] Hagfeldt A, Boschloo G, Sun L C, et al.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hem. Rev., 2010, 110(11): 6595−6663.
[7] 刘立华. 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研究进展[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6(5): 3-5.
[8] 祖庸,雷闫盈,李晓娥,王训,吴金龙.纳米二氧化钛——一种新型的无机抗菌剂[J].现代化工,1999,19(8):46-48.
[9] 孙淑清.光催化反应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J].环境与开发,1999,14(3):15-18.
[10] 牛新书,许亚杰.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2,22(4):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