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件搬运机器人”设 计 说 明 书

快件搬运机器人”设 计 说 明 书
快件搬运机器人”设 计 说 明 书

“快件搬运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人:文秀梅张凌志郭德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郭润兰李文辉

学校:兰州理工大学

日期:2016年3月8日

前言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物流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器人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快递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该作品机器人将会在减低物流行业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能耗成本等,而且机器人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物流机器人的研发,将会为物流行业带来效率和成本的双优化,与此同时利用扫描二维码进行识别,不但速度可以有所提高,还能够提高识别率,重复定位精度确保了正确的机器人高工作性。

该快件搬运机器人本身所装置的工业摄像机,利用自身的摄像头来进行扫取货物的条形码,还可以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特殊的机械结构避开障碍物,从而可以保证动态、快速和高效率的机器人导航,机器人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应用于各种物流系统的运转和工厂内部工序的搬运工作。该机器人按照特定精心设计的路线,在货架和货物堆放处之间穿行的速度可以达到很快,不但不会出错,而且还可以绕开障碍物,完成规定的快件运送任务。机器人本身的体积不大,但是足够可以用机械手臂夹起快件货物。

目录

1 背景 (3)

1.1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应用 (4)

1.2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4)

2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设计理念 (4)

2.1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设计目的 (4)

2.2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功能及完成相应功能的机械系统 (5)

2.3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基本性能参数 (5)

2.4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主要创新 (9)

3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9)

3.1 “快件搬运机器人”前肢机构设计及优化 (9)

1).两爪机械手机构设计 (9)

2).手腕机构设计 (16)

3).机械臂机构设计 (18)

3.2 “快件搬运机器人”后肢机构设计及优化 (19)

1).膝盖部分机构设计 (19)

2).机械脚机构设计 (21)

3.3 “快件搬运机器人”特色附件设计及优化 (23)

1).信号接收装置设计 (23)

2).机构运动的控制与驱动装置设计 (23)

3.4 行走和奔跑方案的设计及优化 (27)

3.5 避障机构的设计 (27)

4 参考文献 (28)

1 背景

搬运机器人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是一个机械手,机械手的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的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的重视。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机器人就是用机器代替人手,把工件由某个地方移向指定的工作位置,或按照工作要求以操纵工件进行加工。

机器人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器人,也即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器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业机器人,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器人在国外通常被称之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机器人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关节型机器人以其结构紧凑,所占空间体积小,相对工作空间最大,甚至能绕过基座周围的一些障碍物等这样一些特点,成为机器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世界一些著名机器人的本体部分都采用这种机构形式的机器人。要机器人像人一样拿取东西,最简单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套类似于指、腕、臂、关节等部分组成的抓取和移动机构——执行机构;像肌肉那样使手臂运动的驱动-传动系统;像大脑那样指挥手动作的控制系统。这些系统的性能就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一般而言,机器人通常就是由执行机构、驱动-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部分组成,

对于现代智能机器人而言,还具有智能系统,主要是感觉装置、视觉装置和语言识别装置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赋予机器人“眼睛”,使它能识别物体和躲避障碍物,以及机器人的触觉装置。机器人的这些组成部分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或者说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机器人的。要实现机器人所期望实现的功能,机器人的各部分之间必然还存在

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机器人的机械系统主要由执行机构和驱动-传动系统组成。执行机构是机器人赖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实体,通常由连杆和关节组成,由驱动-传动系统提供动力,按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1.2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应用

机器人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器人。它的结构特点是机体上安装一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日本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典型机器人后,大力从事机器人的研究。

目前工业机器人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则为开环式,没有识别能力;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度。第二代机器人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使机器人具有感觉机能。第三代机器人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针对于上述各个领域的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和研究对系统本身也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制造业要求机器人系统具有更大的柔性和更强大的编程环境,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要求机器人系统能和车间中的其它自动化设备集成在一起。研究人员为了提高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和智能水平,要求机器人系统具有开放结构和集成各种外部传感器的能力。

我国虽然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仅比日本晚5-6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比较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通过引进、仿制、改造、创新,工业机器人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

1.3 机器人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提高,机器人设计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尤其当机器人的生产与柔性化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的人工操作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就目前来看,总的来说现代工业机器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a)提高运动速度和运动精度,减少重量和占用空间,加速机器人功能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将机器人的各个机械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组成结构不同的机器人;

b)开发各种新型结构用于不同类型的场合,如开发微动机构用以保证精度;开发多关节多自由度的手臂和手指;开发各类行走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c)研制各类传感器及检测元器件,如,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测距传感器等,用传感器获得工作对象周围的外界环境信息、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以完成模式识别、状态检测。并采用专家系统进行问题求解、动作规划,同时,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2.“快件搬运机器人”的设计理念

2.1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设计目的

该快件搬运机器人本身所装置的工业摄像机,利用自身的摄像头来进行扫取货物的条形码,还可以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特殊的机械结构避开障碍物,从而可以保证动态、快速和高效率的机器人导航,机器人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应用于各种物流系统的运转和工厂内部工序的搬运工作。该机器人按照特定精心设计的路线,在货架和货物堆放处之间穿行的速度可以达到很快,不但不会出错,而且还可以绕开障碍物,完成规定的快件运送任务。机器人本身的体积不大,但是足够可以用机械手臂夹起快件货物。设计快件搬运机器人如下:

图2.1 “快件搬运机器人”设计图2.2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功能及完成相应功能的机械系统

图2.2 “快件搬运机器人”总功能图

2.3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基本性能参数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材料及物理特性

极限拉伸强度861.25 MPa

应力

杨氏模量206.7 GPa

泊松比0.27 ul

切变模量81.378 GPa

应力热膨胀

膨胀系数0.0000104 ul/c

热传导率24.23 W/( m K )

比热160.57 J/( kg c )

下面,我给机器人施加外力,来分析其应力变化情况。

质量:m=317.88kg

力:F X=-409.968N

F Y=-496.074N

F Z=-459.911N

图2.3 机器人受空间力系

图2.4 Mises 等效应力

图2.5 第一主应力图2.6 第三主应力

图2.7 安全系数

图2.8 接触压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机器人在受到规定范围内的力时,各项指标均在范围内,不会产生大的变形和其他一些不良的症状,故设计符合要求。

2.4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主要创新点

1).快速识别二维码和障碍物

该快件搬运机器人本身所装置的工业摄像机,利用自身的摄像头来进行扫取货物的条形码,还可以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特殊的机械结构避开障碍物,从而可以保证动态、快速和高效率的机器人导航,完成规定的快件运送任务。

2).纵向和横向行走变换

由于四肢与身体连接部分是由铰链组成,这就大大的提高了机器人行走时的灵活性,它可以实现纵向行走和横向行走之间快速的转换,使其越障能力大大的提高。

3).手脚变换的功能

通过机械手与机械脚的换用,能够实现“快件搬运机器人”从双足直立行走状态转换与四足奔跑状态之间的转换,双足直立状态使得机器人具有更多的空间工作范围,而四足奔跑状态使得机器人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预定的目的地。

3 .“快件搬运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其优化

3.1“快件搬运机器人”前肢机构设计及优化

1).两爪机械手机构设计

A.机构的选型及优化

方案一:双摇杆机构(单指)

如图所示,机械手的单指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这样可以实现单指平动,当双指同步运动时,就能够实现机械手指相对平行闭合与张开,这样有利于机械手较为平稳的抓取比较规则的物体。

图3.1 双摇杆机构

方案二:复合铰链机构

如图所示,该机构是通过单指转动来实现运动,当双指同时运动时,能够像剪子一样加住物体,同时会产生向外的推力,不易固定物体。

图3.2 复合铰链机构

通过上面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机构优点显著,而且平稳的抓起物体也是我们机器人的基本本领之一。现在我们对平行四边形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能够更加完美。

图 3.3 优化后的双摇杆机构

如图所示,我们对其进行了优化,将双指的运动关联了起来,这样便于对其控制。B.机构的设计计算

设计要求:

指间距离0—257 mm

指长100 mm

杆AB与机架AM所需要的旋转角度范围:70°--163°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得出的基本参数:

杆AM95 mm

杆AB =杆BC=杆CD=杆AD105 mm

杆LM=杆LK=杆KJ=杆MJ105 mm

杆DJ200 mm

杆DE=杆HJ40 mm

杆EF=杆GH60 mm

Dad91 mm

Dde24.55 mm

图3.4 双摇杆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下面进行受力分析:

材料:合金钢

质量:1.01kg

重力加速度g=9.8m/s^2

设计要求:

最大承受力:F1=100N

F2=–100N

F3=100N

下面,我们添加外力,对其进行应力分析。

图3.5 爪受力F1=100N

图3.6 爪受力F2= - 100N

图3.7爪受力F3=100N 图3.8 Mises 等效应力

图3.9第一主应力图3.10 第三主应力

图.11安全系数

图3.12 等效应变

图3.13 接触压力

由上面分析可得,两爪机械手在受规定的力后各方面均安全,没有出现超出安全系数的现象,故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2).手腕机构设计

A.机构的选型及优化

方案一:气压式三杆机构

该机构通过气压控制单杆的伸缩和铰链的旋转来实现手腕部分的运动,该机构能够不仅能够实现空间的转动和移动,而且运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高。如图所示是单杆的机构运动简图。

图3.14 气压式三杆机构(单指)

方案二:球面副旋转机构

该机构能够实现手腕在空间三个自由度的转动,但不能实现移动,且球面副较难控制。

通过上面比较,我们发现气压式三杆机构灵敏性较好,而且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一。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当LBC 略小于LAD 时,机构更加紧凑。优化后如图所示。

B.机构的设计计算 设计要求: 可转动的角度范围:

X 方向: Y 方向: Z 方向:

0°—150° 0°—150° 0°—150° 单杆伸缩长度: 0—30 mm

机构的基本参数: 杆AD

75 mm

图3.16 优化后的气压式三杆机构

图3.15 球面副旋转机构

BC 50 mm 杆

AB

80—110 mm

3).机械臂机构设计 A.机构的选型及优化 方案一:双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不仅能够实现机械臂的平动和转动,当以AD 边为固定杆时,实现BE 端的平动,当以A 点为固定点时,实现的是BE 端的转动,而且便于控制,是较佳的选择。

方案二:铰链机构

用一个铰链来实现机械臂的转动,这种机构过于简单,且不能实现平动。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双摇杆机构是比较好选择。下面我们来实现机构的优化。可以双摇

图3.18 铰链机构

图3.17 双摇杆机构

码垛机器人说明书

码垛机器人说明书

前言 本说明书阐述了此四自由度码垛机器人使用方法。请仔细阅读并理解此说明书后使用机器人。打开包装请先对照装箱清单检查配件是否齐全,若有遗漏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的搬运及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警告标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安装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运动范围及安全围栏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的搬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座安装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端持器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路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控制柜的搬运与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安装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内部电气接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搬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外部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系统与生产线的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操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的开关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界面的认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界面的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无法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未按既定规划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系统提示“系统正在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保养与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部件的养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系统的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_毕业设计

┊┊┊┊┊┊┊┊┊┊┊┊┊装┊┊┊┊┊订┊┊┊┊┊线┊┊┊┊┊┊┊┊┊┊┊┊┊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内的机械结构设计。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

┊┊┊┊┊┊┊┊┊┊┊┊┊装┊┊┊┊┊订┊┊┊┊┊线┊┊┊┊┊┊┊┊┊┊┊┊┊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 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 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

说明书识别搬运机器人汇总

作品名称:识别搬运机器人 指导老师:吴爱梅、刘永平 作者:谢春伟、杜存忠、董航、高军林机器人综合了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作品组成 1.BASIC Stamp 微控制器 BASIC Stamp微控制器是以PBASIC为编程语言,通过解释器对PBASIC应用程序进行解释执行的微型计算机,具有 8路或 16路 I/O 通道,每个 I/O 通道接脚可以直接连接发光二极管、蜂鸣器、颜色识别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通过增加一些额外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BASIC Stamp由一个5伏特电压调节器、晶振器、Serial EEPROM、及一个PBASIC 解释器组成。

2.伺服马达伺服马达有三根不同色线,分别为:黑、红、白,其中红色的为电源线; 黑色为地线;白色的为控制信号线,通过对这信号线输入脉冲序列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可以控制电机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3.传感器 TCS230 颜色传感器属于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分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图像传感器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类。CMOS型和 CCD 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在光检测方面都利用了硅的光电效应原理,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 段,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 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 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每个感光元件对应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点,由于感光元件只能 感应光的强度,无法捕获色彩信息,因此必须在感光元件上方覆盖彩色滤光片。 TCS230颜色传感器是由一个颜色检测器组成,包括一个TAOS TCS230 RGB 的传感器 芯片,白色的发光二极管,瞄准镜,板卡上的插槽和连接线。 TCS230 颜色传感器通过插 槽或直接相连来与其他 BASIC Stamp模块接口,在其固定的范围内对可见光颜色进行检 测。 4■机械手 主要有手爪支架,手爪臂,及手爪组成,用来模拟人手用来抓取已识别的物体,然后进行搬运指定区域。 二、创新来源 该作品启示于生活当中港口码头对不同颜色的集装箱搬运。从而联想到机器 人根据不同颜色自动分拣的目的,以提高搬运工作效率。 三、实现功能 机器人从指定区域启动后,到达设定目的地用机械手对不同色块进行分捡和搬运。 机器人在得到指令后启动,不需再次接触机器人,由机器人自主运行完成任务,每次任务机器人连续运行。 四、调试说明 1.将机器人放置于启动区的中心位置,此位置相对比较重要(此位置关系到整体的运动结果)。保证机器人在第一次行走后能到达正五边行的中间位置。 2.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与水平面夹角约为 75度。(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 3.若机器人经测试未能达到指定位置,可进行参数的调整。

六自由度机械手重载搬运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

全套设计通过答辩优秀CAD图纸QQ 36396305 XX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题目: 重载搬运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六自由 度机械手】 2015 年5月

全套设计通过答辩优秀CAD图纸QQ 36396305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搬运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搬运机械手需要结合机械、电子、信息论、人工智能、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知识,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本文对一种使用在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完成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要求对机械手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估算各关节所需转矩和功率,完成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其次从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和固定出发,设计关节结构,并对机构中的重要连接件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结构设计,机器臂,关节型机械手,结构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1 引言 (2) 1.2 搬运机械手研究概况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1.4 搬运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5) 1.5 主要内容 (5) 2 总体方案设计 (6) 2.1 机械手工程概述 (6) 2.2 工业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论述 (7) 2.3 机械手机械传动原理 (8) 2.4 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8) 2.5 本章小结 (10) 3 机械手大臂结构设计 (1) 3.1 大臂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 3.2 大臂部结构设计 (2) 3.3 大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2) 3.4 减速器参数的计算 (3) 3.5承载能力的计算 (7) 3.5.1 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7) 3.5.2 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7) 3.6 轴的计算校核 (8) 3.7 大臂的平衡设计 (11) 3.7.1 弹簧的受力分析 (11) 3.7.2 弹簧的设计计算 (14) 4机械手小臂结构设计 (18) 4.1 腕部设计 (18) 4.2 小臂部结构设计 (31)

说明书—识别搬运机器人

作品名称:识别搬运机器人指导老师:吴爱梅、刘永平 作者:谢春伟、杜存忠、董航、高军林

机器人综合了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作品组成 1.BASIC Stamp微控制器 BASIC Stamp微控制器是以PBASIC为编程语言,通过解释器对PBASIC应用程序进行解释执行的微型计算机,具有8路或16路I/O通道,每个I/O通道接脚可以直接连接发光二极管、蜂鸣器、颜色识别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通过增加一些额外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BASIC Stamp由一个5伏特电压调节器、晶振器、Serial EEPROM、及一个PBASIC 解释器组成。 2.伺服马达 伺服马达有三根不同色线,分别为:黑、红、白,其中红色的为电源线;黑色为地线;白色的为控制信号线,通过对这信号线输入脉冲序列来控制电机的运动,可以控制电机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3.传感器 TCS230颜色传感器属于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分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类。CMOS型和CCD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在光检测方面都利用了硅的光电效应原理,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段,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每个感光元件对应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点,由于感光元件只能感应光的强度,无法捕获色彩信息,因此必须在感光元件上方覆盖彩色滤光片。 TCS230颜色传感器是由一个颜色检测器组成,包括一个TAOS TCS230 RGB 的传感器芯片,白色的发光二极管,瞄准镜,板卡上的插槽和连接线。TCS230颜色传感器通过插槽或直接相连来与其他BASIC Stamp模块接口,在其固定的范围内对可见光颜色进行检测。

搬运机器人设计

搬运机器人 设计 班级: 学号:

搬运机器人能够模仿人手部的部分动作,按照设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单调持久的作业,实现一些人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这不仅可以使人手避免出 现可能的危险情况,保障生产安全,还能促进工作线的流水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动化装置。 本机器人用于生产线上工件的自动搬运,下图为机器人动作 示意图,机械手按下述顺序周而复始地工作: 图九朋机械手工也吓意图 根据对机器人的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分析,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如图所示: 原点__彳下降——彳夹紧——彳上升——彳慢遇I__彳快进I 慢退k—上升k——放松k——下降k—FiSa 快退——慢堪

亠、搬运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 (1)该机器人采用圆柱坐标型,具有三个自由度,即手臂的 伸长、缩短,手臂的上升、下降和整体旋转。 (2)该机器人采用液压驱动,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易于实现过载保护且液压元件能够自行润滑等一系列优点。 (3)在控制方式选择上,由于其功能只是在两个传送带之间搬移工件,运动简单,控制要求不高,因此采用点位控制方式。 (4)此搬运机器人是在两个工作台之间搬运工件,其动作比较简单,选用电位器进行定位。 (5)此机器人应用于自动生产线上,因此,它应该能够按照控制程序自动运行,即具有自动运行模式。 二、搬运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 1、机身设计 因为圆柱坐标式机器人把回转与升降两个自由度归属于机身,所以设计回转与升降机身,选用旋转液压缸与升降液压缸单独驱动的回转型机身,如图1所示,升降液压缸在上,旋转液压缸在下。 2、臂部设计 采用双导向杆的臂部伸缩结构。缸体直接固定在升降立柱上,活塞杆与两根导向杆连接一起组成伸缩臂,由于活塞杆与导 向杆全部藏在缸体内,油管也从活塞杆内部通过,其特点是结构 紧凑,外观整洁。结构如图2所示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设计说明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的机械结构设计。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 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 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 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案)5-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第五章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5.1 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5.2 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 5.3 搬运机器人的作业示教 5.3.1 冷加工搬运机器人 5.3.2 热加工搬运机器人 学习目标导入案例课堂认知扩展与提高本章小结思考练习 5.4 搬运机器人的周边设备 5.4.1 周边设备 5.4.1 周边设备 课前回顾 如何使用在线示教方式进行工业机器人任务编程? 如何进行工业机器人离线作业示教再现?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熟悉搬运机器人作业示教的基本流程 熟悉搬运机器人的周边设备与布局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基本构成 能够进行搬运机器人的简单作业示教 导入案例 机器人助力机床上下料,国产高效智能压铸装备研制成功 智能压铸岛是以压铸机为核心设备构成的一组智能化生产单元,以无人化生产管理方式自动完成从原材料到合格铸件成品间的工艺生产流程,实现压铸生产的程序化、数字化和远程控制。高效智能压铸岛以压铸机为核心,配备 3-10 个机器人和多部 AGV 小车,集成多个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于一体,包括铝液智能熔化系统、伺服定量浇注系统、炉料回收系统、智能熔体含气量检测系统、真空压铸系统自动模温机、自动三维伺服喷涂机械手、耐高温抗腐蚀的装件

取件机器人、镶嵌自动快速加热和均温装置、自动型芯冷却系统、自动余料去除及飞边清理装置、大型精密压铸模具、输送带、冷却装置、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激光打标机、智能转运小车、压铸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嵌入式专用控制器、压铸专家系统等设备和系统。 课堂认知 5.1 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搬运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强、工作稳定的优点,且操作简便、功能丰富,逐渐向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发展,其主要优点有。 动作稳定和提高搬运准确性。 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无人”或“少人”生产。 改善工人劳作条件,摆脱有毒、有害环境。 柔性高、适应性强,可实现多形状、不规则物料搬运。 定位准确,保证批量一致性。 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从结构形式上看,搬运机器人可分为龙门式搬运机器人、悬臂式搬运机器人、侧壁式搬运机器人、摆臂式搬运机器人和关节式搬运机器人。 龙门式搬运机器人 其坐标系主要由 X 轴、 Y 轴和 Z 轴组成。其多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依据负载位置、大小等选择对应直线运动单元及组合结构形式,可实现实现大物料、重吨位

搬运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学年第 1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搬运机械手的设计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号: 130200216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周 设计成绩: 2016年 12月 31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机械手的应用现状 (1) 1.2 机械手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3 设计时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第二章机械手总体方案的设计 (3) 2.1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3) 2.2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流程 (3) 第三章机械手的方案设计及其主要参数 (5) 3.1 坐标形式和自由度选择 (5) 3.2 执行机构 (5) 3.3 驱动系统 (6) 3.4 控制系统 (7) 第四章结构设计及优化 (8) 4.1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8) 4.1.1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8) 4.1.2 确定气缸直径 (9) 4.1.3 气缸作用力的计算及校核 (9) 4.1.4 缸筒壁厚的设计 (10) 4.1.5 气缸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10) 4.2手臂结构优化设计 (10) 4.2.1问题描述 (10) 4.2.2设计分析 (10) 4.2.3建立数学模型 (12) 4.2.4优化计算 (13) 4.2.5优化结果分析 (16) 第五章 Adams运动仿真 (17) 总结与展望 (20)

摘要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气动技术自身的一些优点,气动机械手已经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行业。 本设计中的搬运机械手的动作由气动缸驱动,气动缸由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电磁阀由PLC控制。驱动执行元件完成,能十分方便的嵌入到各类工业生产线中。 本文中对机械手臂运用MATLAB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它使得优化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编写各种复杂的运算程序,提高了设计效率。 用 ADAMS 软件建立虚拟样机进行仿真并优化参数,得出了机械手的运动过程的演示动画,发现设计结构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工作平稳,并在指定的速度和负载等参数下得出了所需要的驱动力和结构参数等。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对工程机械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而且设计质量和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机械手,气动,优化设计,仿真

搬运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2) 1.1机器人的论述 (2) 1.2机器人的历史现状 (4) 1.3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5) 2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6) 2.1搬运机器人原理设计 (6) 2.2搬运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 (6) 3手臂设计及计算 (9) 3.1搬运机器人臂部的驱动计算 (10) 3.2臂部上零件的选型及其校核 (13) 4结论 (15) 5参考文献 (16)

阶段,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68年订购了68台工业机器人;1969年该公司又自行研制出SAM新工业机器人,并用21组成电焊小汽车车身的焊接自动线;又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2条冲压自动线上的448台冲床都用工业机器人传递工件。 (3)1970年至今一直处于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阶段。1970-1972年,工业机器人处于技术发展阶段。1970年4月美国在伊利斯工学院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工业机器人会议。据当时统计,美国大约200台工业机器人,工作时间共达60万小时以上,与此同时,出现了所谓了高级机器人,例如:森德斯兰德公司(Sundstrand)发明了用小型计算机控制50台机器人的系统。又如,万能自动公司制成了由25台机器人组成的汽车车轮生产自动线。麻省理工学院研制了具有有“手眼”系统的高识别能力微型机器人。 其他国家,如日本、苏联、西欧,大多是从1967,1968年开始以美国的“Versatran”和“Unimate”型机器人为蓝本开始进行研制的。就日本来说,1967年,日本丰田织机公司引进美国的“Versatran”,川崎重工公司引进“Unimate”,并获得迅速发展。通过引进技术、仿制、改造创新。很快研制出国产化机器人,技术水平很快赶上美国并超过其他国家。经过大约10年的实用化时期以后,从1980年开始进入广泛的普及时代。 我国虽然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仅比日本晚5-6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比较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通过引进、仿制、改造、创新,工业机器人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 1.3机器人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提高,机器人设计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尤其当机器人的生产与柔性化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的人工操作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 就目前来看,总的来说现代工业机器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a)提高运动速度和运动精度,减少重量和占用空间,加速机器人功能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将机器人的各个机械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组成结构不同的机器人; b)开发各种新型结构用于不同类型的场合,如开发微动机构用以保证精度;开发多关节多自由度的手臂和手指;开发各类行走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c)研制各类传感器及检测元器件,如,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测距传感器等,用传感器获得工作对象周围的外界环境信息、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以完成模式识别、状态检测。并采用专家系统进行问题求解、动作规划,同时,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迅速增长。本文通过对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分析,并结合搬运所需要的条件,设计出了工厂自动化生产和生产线使用的搬运机器人。 本文着重对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构及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在搬运机器人总体设计中,采用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平面关节型;在机构设计中,主要设计了搬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手腕、手臂和腰的机械结构;在末端执行器设计上采用了一种具有接近觉、接触觉及滑动觉的初级智能机械手;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做了分析,对PLC 的程序也进行了编译;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气动和电机两种驱动方式,主要动作采用电机驱动。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三感觉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 Design of the joint transporting robot Abstract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robot’s technology , the use of industrial robot increases rapid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ial robots, comb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for the factory automation produce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s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The emphasis on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desig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in theory. The analytical objects include the total scheme,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 the total scheme design, the most wildly applied plane joint type is chosen. In the mechanism, the transporting robot’s end-effector, the wrist, the arm and the waist are mainly designed. A kind of the approaching sense, the contact sense and the skidding sense primary intelligence manipulator is adopted in the end-effector; In the control system,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is used, the principle of hardware is analyzed and the programs in PLC are compiled. In the actuating system, two driving types are used which include the pneumatic operation and the motor. The main movement is driven by the motor. Key words: Transporting robot, three feelings manipulator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PLC)

ABB搬运机器人培训说明书

MODULE MainModule TASK PERS tooldata TCP_Spindle:=[TRUE,[[291.33,167.604,132.752],[1,0,0,0]],[0.1,[1,1,1],[1,0,0,0],0,0,0]]; PERS pos ActualPos:=[9E+09,9E+09,9E+09]; PERS pos ActualPos2:=[9E+09,9E+09,9E+09]; PERS pos HomePos:=[9E+09,9E+09,9E+09]; PERS pos ActualPosTemp:=[9E+09,9E+09,9E+09]; PERS pos p1010Pos:=[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Home:= [[795.85,6.37,1648.16],[0.00603037,0.708691,-0.705406,0.0111058],[0,-1,-1,0],[9E+09,9E+09,9E +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ActualPos:=[[482.2,2.35,1142.99],[0.011582,0.00662,-0.999867,0.009436],[0,0,-1,0],[9E+09,9E +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home1:=[[1058.60,81.29,1173.72],[0.707289,0.032109,0.705328,-0.0349896],[-1,0,-1,1],[9E+09 ,9E+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010:=[[826.29,1139.54,986.43],[0.510404,-0.498693,0.483949,0.506544],[0,1,-2,0],[9E+09,9E +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030:=[[826.30,1139.53,981.11],[0.510403,-0.498694,0.483955,0.506537],[0,1,-2,0],[9E+09,9E +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050:=[[826.25,653.95,981.08],[0.51037,-0.498771,0.483993,0.506459],[0,1,-2,0],[9E+09,9E+0 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070:=[[9E+09,9E+09,9E+09],[0.651074,-0.278836,0.649575,0.276414],[0,0,-1,1],[9E+09,9E+0 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090:=[[9E+09,9E+09,9E+09],[0.651074,-0.278836,0.649575,0.276414],[0,0,-1,1],[9E+09,9E+0 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110:=[[500.55,-1594.16,1287.39],[0.00607319,0.708728,-0.705367,0.0111581],[-1,-1,-2,0],[9E +09,9E+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1130:=[[500.58,-1614.22,1648.18],[0.00603701,0.708694,-0.705403,0.0111083],[-1,-1,-2,0],[9E +09,9E+0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2010:=[[9E+09,9E+09,9E+09],[0.651074,-0.278836,0.649575,0.276414],[0,0,-1,1],[9E+09,9E+0 9,9E+09,9E+09,9E+09,9E+09]]; CONST robtarget p2030:=[[9E+09,9E+09,9E+09],[0.651074,-0.278836,0.649575,0.276414],[0,0,-1,1],[9E+09,9E+0 9,9E+09,9E+09,9E+09,9E+09]];

搬运机械手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课题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背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功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功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功能提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结构分析及功能结构图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系统原理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单元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功能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原理方案综合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优化及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结构草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搬运机器人

摘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控制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搬运机械手的应用也逐渐普及,主要在汽车,电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生产流水线或货物装卸调运, 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和提高运输设备或产品的效率,以降低其他搬运方式的限制和不足,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钢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 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快进、慢进、快退、慢退的运动运动;其动作转换靠设置在各个不同部位的行程开关(SQ1---SQ9)产生的通断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通过PLC内部程序输出不同的信号,从而驱动外部线圈来控制电动机或电磁阀产生不同的动作,可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其动作过程包括:下降、夹紧、上升、慢进、快进、慢进、延时、下降、放松、上升、慢退、快退、慢退;其操作方式包括:回原位、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来满足生产中的各种操作要求。 关键词:搬运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PLC)液压电磁阀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year-on-year increase of controller, handling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 gradually popularity, mainly in the automotive, electronic, mechanical processing,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areas of the production line or cargo transport, we can be more good to save energy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or products, to reduce restrictions on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adequat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nipulator mechanical structure includes two solenoid valves controlled by hydraulic manipulator steel to achieve the increased decline in sports and workpiece clamping action, the two different motor speed through the two motor coils positive control in order to achieve car of the fast-forward, slow forward, fast rewind, slow movement back movement; conversion by setting its action in various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rip switch (SQ1 --- SQ9) generated on-off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PLC controller, through the PLC internal different output signal, which drives the external coil to control the motor or solenoid valves have a different action, the robot can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their course of action include: decline in clamping increased, slow forward, fast forward, slow progress, the extension of , the drop in, relax, rise, slow back, rewind, slow back; its operation, including: Back in situ, manual, single-step, single cycle, continuous; to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various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Keywords: handling mechanical hand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hydraulic solenoid val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