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转法合成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究

合集下载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实验分析方法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实验分析方法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实验分析方法一、引言二、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一)原材料的选择1、环氧树脂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是制备水性环氧涂料的关键。

常用的环氧树脂有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双酚 F 型环氧树脂等。

这些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2、固化剂水性环氧涂料的固化剂通常采用水性胺类固化剂,如改性脂肪胺、聚酰胺等。

固化剂的选择应根据环氧树脂的类型和性能要求进行。

3、助剂为了提高涂料的性能,还需要添加一些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增稠剂等。

(二)制备工艺1、乳液法将环氧树脂和乳化剂在高速搅拌下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

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水性环氧涂料。

2、相反转法将环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乳化剂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相反转,使环氧树脂从油相转变为水相,形成乳液。

最后加入固化剂和助剂,得到水性环氧涂料。

三、实验分析方法(一)性能测试1、外观观察涂料的外观,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

2、干燥时间采用指触法或干燥时间测定仪测定涂料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3、附着力按照国家标准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进行附着力测试。

4、硬度使用铅笔硬度计或摆杆硬度计测定涂料的硬度。

5、耐水性将涂有涂料的样板浸泡在水中,观察其外观变化和附着力的变化,评估涂料的耐水性。

6、耐化学腐蚀性将涂有涂料的样板分别浸泡在酸、碱、盐等溶液中,观察其外观变化和附着力的变化,评估涂料的耐化学腐蚀性。

(二)微观结构分析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SEM 观察涂料的微观结构,包括涂层的表面形貌、孔隙率等。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利用 FTIR 分析涂料中化学键的变化,确定固化反应的程度和官能团的存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一)性能测试结果1、外观制备的水性环氧涂料外观均匀,颜色鲜艳,光泽度良好,平整度高。

2、干燥时间表干时间为 2-4 小时,实干时间为 24-48 小时,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

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胶 体 与 聚 合 物
第3 1 卷
逐渐增加 , 涂膜的热稳定性增加 , 四种涂膜在温 7 0 ℃时均具有 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环氧值 : 胺氢值 的摩尔 比为 1 : 1 , 涂料 固含 度低于 2 为3 0 %的条件下, 将乳化剂含量不同的环氧乳液 2 . 4 乳 化温度 对乳 液粒度分 布 的影响 在 乳化 剂用 量为 9 %的条 件下 ,通 过改 变乳 与 固化剂反应涂膜 , 在 室温下 固化完全后 , 分别
双 酚 A 环氧 树脂 E 一 5 1 , 工业 级 ; 三 羟 甲基 丙 烷 三缩 水 甘油 醚 ( 伽 E G) , 工业 级 ; 水 性 环 氧树
2 结 果 与讨 论
2 . 1 乳化 剂用 量对 乳液及 其涂 膜性 能的影 响
脂 固化剂 , 工业 级 ; 丙二 醇 甲醚 , 化学纯 ; 聚 乙二
醇( P E G 4 0 0 0 ) , 化学纯 ; L e w i s 酸, 实验室 自 制。 1 . 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清漆的制备 1 . 2 . 1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 的合成 在三 口烧瓶
中 加 入 摩 尔 比为 1 : 3 : 4的 T MP E G、 P E G 4 0 0 0 、 环
9 %时 ,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不再变化。随着乳化剂 用量 的增加 , 涂膜 的硬度和附着力先变好后又变 差 。综合考虑涂膜表观 , 乳化剂用量为 9 %最佳。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2 通讯作者 : 古绪鹏教 授 , 主要研究 方 向: 水性涂料 与 导电高分子材料. E - ma i l : g x p @b h u t . e d u . c a
硬度 附着力 涂膜表观 / } I / 级 2 欠丰满 , 光泽度一般, 流平性好 3 丰满 , 光泽度好, 流平性好 不分层 3 丰满 , 光泽度好, 流平性好 不分层 2 较丰满 , 光泽度好 , 流平性欠佳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作者:方永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2期摘要:一般采用的环氧树脂E-44、聚乙二醇(PEG)都会通过反向转换处理合成水乳化的环氧树脂E-51原料,从而生产52%颗粒含量的水性环氧树脂。

通过红外光谱(FT-IR)显示出乳化剂的结构,然后再使用性能测试其粘度、离心稳定性和粒度,并有效分析催化剂的类型、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环氧基团和羟基。

乳液生产率的提高和乳化剂质量检测是确定水性环氧树脂纯度的最佳证明,最佳分子量的一般是6000左右,环氧基团的羟基摩尔比优选1:1.6至1:1.7,最低剂量乳化剂约为21%。

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乳液的耐热性对应于未改良的水性环氧树脂的水基耐热性。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人们选择使用水性环氧树脂,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独特的环氧基团,如羟基这类反应性基团和醚键这类极性基团。

它具有优异的粘合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以及高水平的技术性能,所以对应的它也被使用于电子、工程、运输和建筑等场合[1-4]。

常规的环氧树脂通常是液体或粘性固體,它需要生产和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如芳烃和酮,一般是重工业经常使用[5-6]。

随着公众对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不含有机溶剂的环氧树脂行业的发展理念变成了无毒环保。

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型号E-44,E-51)的工业品牌代表是杭州五慧港胶粘剂有限公司,该产品的聚乙二醇(PEG)分子量通常是选用600,2000,4000,6000,10000;全纯分析代表是北京伊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钾含量正常的代表者天津东江,其中的三氟化硼单边率极高;质量精密化工厂的分析评价,一般是指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aHO纯度分析最到位的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环氧树脂固化剂最著名的则是杭州五慧港胶粘剂有限公司。

1.2乳化剂的制备将固定量的PEG置于装有动力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260ml三颈烧瓶中并加热至92℃。

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精品

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精品

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环氧树脂是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之一,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品性和粘结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运输等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水为溶剂或分散介质的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愈来愈受到重视,水性化改性的环氧树脂不仅兼有溶剂型环氧树脂的优点,而且VOC(有机挥发物)含量低,施工性好,清洗方便,储运使用安全,价格也低廉,因而成为环氧树脂应用的发展方向之一[1~4]。

目前,对环氧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法、相反转法和化学改性法[5]。

机械法和相反转法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较大,稳定性差。

化学改性法是现在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研究的热点,利用该法合成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也较好。

本文采用自由基接枝共聚的方法,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将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接枝到环氧树脂上,使环氧树脂具备水溶性,同时保留了大量的环氧基,从而使改性树脂的亲水性和反应活性达到合理的平衡[6]。

合成的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系粒径较小,稳定性较好,并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用量、接枝聚合时间和中和度对水性环氧树脂的影响。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双酚A环氧树脂E-12:黄山恒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基丙烯酸(MAA):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过氧化苯甲酰(BPO),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苯乙烯(St):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正丁醇:分析纯,上海苏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二醇丁醚,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N,N-二甲基乙醇胺,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去离子水。

1.2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将一定量环氧树脂和正丁醇与乙二醇丁醚组成的混合溶剂(质量比为1:1)加入到带有搅拌棒、温度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00℃预溶好;在搅拌条件下2h内匀速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酸、过氧化苯甲酰、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混合溶液;升温至110℃,恒温反应5h ;降温至80℃,滴加N ,N-二甲基乙醇胺和正丁醇的混合溶液中和,加水乳化制得固含量为30%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及研究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及研究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及研究
胡飞燕;徐朝华;胡晓光
【期刊名称】《山西化工》
【年(卷),期】2024(44)2
【摘要】本文通过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EP-51)与聚乙二醇4000(PEG-4000)进行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合成环氧乳化剂,利用相反转技术制备出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通过对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环氧树脂乳液制备方法的研究讨论,研究合成出一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乳液。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胡飞燕;徐朝华;胡晓光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安美迅新材料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3.13
【相关文献】
1.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其与乳液相容性的研究
2.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4.水性固体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5.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乙二醇乳化的环氧树脂

聚乙二醇乳化的环氧树脂

聚乙二醇(PEG)可以作为环氧树脂的乳化剂。

将环氧树脂E44与亲水性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并与环氧树脂E44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剂。

研究表明,当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羟基与环氧基的摩尔比为1.00∶1.25,反应温度为130℃左右时,合成的乳化剂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

当乳化剂用量为12%时,制备的涂膜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附着力2级、硬度3H。

此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对环氧乳液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当采用PEG600和PEG800乳化环氧树脂时,得到的环氧树脂乳液粒径较大,甚至为油溶性。

而当采用PEG4000时,得到的环氧乳液水溶性较好,稳定性较好,粒径较小。

而采用更大相对分子质量的PEG6000和PEG8000时,得到的环氧树脂乳液性能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稳定性、亲水性等性能均有所降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材料学专家。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辉
申请号:CN201610852340.6
申请日:20160926
公开号:CN107868259A
公开日:
201804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涉及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乳化的制备。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以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复合体系制得的乳化剂,在高剪切、超声波作用下,同时结合相反转技术,制备的环氧树脂乳液的分散相粒子细,粒径分布集中,具有很好的离心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等特点,相比现有的环氧树脂乳液,固化后的涂层具有更强的韧性、强度、附着力和耐水性。

申请人:青岛九洲千和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1577-10号305-65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

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

溶 剂 或进 行加 热来 降 低环 氧 树脂 的本体 粘 度 , 后再 然
进 行乳 化 。
机 械法 : 固体 环 氧 树 脂 预 先 磨 成 微 米 级 的 】 将 J 环 氧树脂 粉 末 , 加 热 的条 件 下 , , - 化 剂水 溶 液 , 在 I  ̄ H L 机械 搅拌 即可 制 得水 性 环 氧 乳 液 。此 方 法 的优 点 是
度分 布较 宽 , 得乳 液 的稳 定 性差 。 所
化学 改 性 法 l, j 通 过 对 环 氧 树 脂 进 行 改 性 , :
将 离 子基 团或 极 性 基 团 引 入 到 环 氧树 脂 的 非极 性 链
中 , 其成 为 亲水 亲 油 的 两性 聚 合 物 , 而使 其 具 有 使 从
氧树 I- 化 剂 _ IL  ̄ 】 。通 过将 具 有 表 面 活 性 作 用 的 分 子
链 段 引 入环 氧 树脂 分 子链 中 , 大改 善 了乳 化剂 与 环 大
表 面 活性 剂 的作 用 。 此 方 法 制 得 的水 性 环 氧乳 液 中 分 散相 粒 子 的粒 度, / 约 几 十到 几 百纳 米 )但 化学 l b(  ̄ ,
( G E , 学 纯 , 海 试 剂 三 厂 产 品 ; 面 活 性 剂 E M E)化 上 表 ( M 0 0 B J 0 O B J6 0 ) 化学 纯 , B J10 , M O , M O O , 4 上海化 学 试 剂 公 司产 品 。 2 2 反 应 型环 氧 树脂 乳 化 剂 的合成 .
维普资讯
‘ 艺・ 备・ 上 工乙‘ 亩 ‘ 设

转酱
施 雪珍 , 陈

铤 , 国芳 顾
( 同济 大 学材料 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 海 2 0 9 ) 上 0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稳定
1. 28
20
稳定
1. 13
2. 2 反应温度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见表 2。
表 2 乳化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mulsion stability
乳化温度 / ℃ 粒径大小 / μm
离心稳定性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Waterborne epoxy resin emulsion by 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
HUANG Si-ping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China)
外光谱仪;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 搅 拌 器; XZ-6G 实验室离心机;Malvern 激光粒度仪。 1. 2 实验方法 1. 2. 1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的制备 将 环氧树脂 E-44 和表面活性剂 OP-10、聚乙二醇按不 同的比例混合,装入 250 mL 三口瓶中,加热至一定 温度,待环氧树脂溶解完全后停止加热。保温搅拌, 溶液均匀后滴加适量的三乙醇胺催化剂,升至一定 温度后再恒温,回流反应 3 h。加蒸馏水稀释制得非 离子水溶性乳化剂溶液。 1. 2. 2 非溶性环氧树脂水乳液的相反转法制备 将溶有环氧树脂的乙二醇溶液与非离子水性乳化剂 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不断 滴加蒸馏水,并检测体系粘度;当体系粘度突然下降 后,加快搅拌速度,一段时间后加适量蒸馏水稀释, 测定乳液固含量,就得到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1. 3 性能测定 1. 3. 1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 精确称取环氧树脂乳 液 1 g,投入已恒重的带刻度的 10 mL 离心试管中, 用 蒸 馏 水 稀 释 到 刻 度,放 入 离 心 机 中,以 转 速 3 000 r / min,离心 30 min。观察离心管中水层的高 度。 1. 3. 2 环氧树脂乳液粒子的大小及形态 将环氧 树脂乳液稀释到一定的倍数,滴在载玻片上,立即用 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测定并计算粒子的粒径。 1. 3. 3 红外光谱测定 水性环氧树脂减压蒸去溶 剂、干燥,E-44 树脂干燥。分别将试样涂于 KBr 晶 体载片上,在红外光谱仪 FTIR 上制作谱图。
水性环氧树脂通常是指环氧树脂在强烈的机械 搅拌及乳化剂的作用下,以微粒、液滴或胶体形式分 散于水相中所形成的乳液、水分散体或水溶液。水 性环氧树脂作为一种 VOC 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材料 基料,具有节省资源、低污染、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 好、耐候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粘合剂及 复合材料等现代工业领域[1-2]。水性环氧树脂优势 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混合体系可在室温或潮湿的环 境下固化;另一方面表现在固化时间适中,并保证有 较高的力学强度。因此,环氧树脂的水性化是当前 环氧树脂在应用领域里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研究 的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和实用价值[3]。
Abstract:The waterborne epoxy resin emulsion is preparation by 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 One of its raw materials was water emulsifier which was synthesis of epoxy resin( E-44),surfactan(t OP-10)and catalyst. The effect of emulsifier,reaction temperature,etc. on waterborne epoxy resin particle size and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technology condition of preparation to waterborne epoxy resin emulsion were as follows:triethanolamine as catalyst,and the emulsifier amount of 20% ,the temperature of 60 ℃ ,and the time of 6 h. Key Words:waterborne epoxy resin;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waterborne epoxy resin emulsifier
反应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见图 1。
图 2 水性环氧树脂红外光谱 Fig. 2 IR of the waterborne epoxy resin
由图 2 可知,3 490 cm - 1 为羟基 OH—的伸缩振 动峰;3 056,1 608,1 590,1 564 cm - 1 等吸收峰的存 在,说明苯环的存在;1 460,2 960 cm - 1 等的存在,说 明了甲基 CH3 —的存在;2 930 cm - 1 等说明亚甲基 —CH2 —的存在;环氧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 伸缩振 动 吸 收 峰 在 838,1 250 cm - 1 处 依 然 存 在; 1 108 cm - 1 的吸收峰为烷基醚键 C—O—C 的伸缩 振动[7]。说明苯环氧树脂分子结构基本不变,仍然 保持原来的分子结构。
第 43 卷第 6 期 2014 年 6 月
应用化工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Vol. 43 No. 6 Jun. 2014
相反转法合成一种水性环氧树脂 乳液的研究
黄四平
( 咸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用环氧树脂 E-44 和表面活性剂 OP-10 合成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然后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采用相反 转法,将油包水状态环氧树脂转化成水包油状态的水性环氧树脂。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水性环氧树 脂粒径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三乙醇胺为催化剂,乳化剂用量为 20% 时,反应温度为 60 ℃ ,反应时间为 6 h。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相反转法;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 中图分类号:TQ 314. 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3206(2014)06 - 1061 - 03
形成的水滴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张力的亲油性界面
膜,小水滴之间的距离变大,根据吸引能
EA

-
a rm
和排斥能 ER = rbn( 式中 a、b、m、n 为常数,r 为微粒
间距离),使 得 水 滴 间 的 排 斥 能 大 于 水 滴 间 的 吸 引
能,形成具有恒定大小的小水滴。此时,缓慢加入蒸
馏水,小水滴间的距离变小,吸引能急速增大。当体
3 结论
(1)采用非离子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较容易的 对环氧树脂水性化,获得较为稳定的环氧树脂乳液。
(2)当乳化剂的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 1 / 4 以 上时,可以获得粒径较小和能长时间稳定水性环氧 树脂乳液。当乳化剂的用量 > 20% 时,环氧树脂乳 液最为稳定。
当乳化剂用量低于 CMC 时,乳化剂分子不能完全包 覆小水滴,在强烈剪切力的作用下,小水滴相互碰撞
形成大水滴,小水滴没有足够的浓度融合成连续相,
发生相反转,就被环氧树脂固定在分散相中,最终形
成油包水型乳液,这种状况下形成的乳液稳定性不
好,分散相粒子的平均粒度也较大。因此,乳液分散
相粒子的粒度随乳化剂用量增大而快速下降,稳定
本文利用自制的一种非离子型水性乳化剂与环 氧树脂相互作用,通过相反转,将环氧树脂从油包水 状态转变成水包油状态,制得非水溶性环氧树脂水
收稿日期:2014-03-07 修改稿日期:2014-03-18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13JK0918);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1XSYK106) 作者简介:黄四平(1971 - ),男,陕西泾阳人,咸阳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从事有机化工方面研究。电话:13152337898,
30
21. 45
1 000 r / min,10 min,分层
50
2. 46
2 000 r / min,20 min,不分层
60
1. 36
3 000 r / min,30 min,不分层
80
12. 24
2 000 r / min,10 min,分层

第6 期
黄四平:相反转法合成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究
E - mail:huangsiping1971@ 163. com
1062
应用化工
第 43 卷
乳液。期望获得微粒粒径小、尺寸分布窄的稳定的 环氧树脂水乳液。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E-44 环 氧 树 脂、三 乙 醇 胺、乙 二 醇、聚 乙 二 醇
PEG-4000、OP-10 乳化剂均为化学纯;乙醚,分析纯。 CP124S 电 子 天 平;FTIR-8400S 傅 里 叶 变 换 红
当前环氧树脂水性化主要有 3 种方法:借助机
械作用使非水溶性环氧树脂水乳化的相反转法、借 助在环氧树脂链上引入强亲水基的化学改性法和借 助分子设 计 与 工 艺 设 计 的 化 学 合 成 法[4]。 其 中 相 反转法是制备高分子水性乳液较为普遍的一种方 法,它的原理是在外加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物理乳 化的方法,使环氧树脂连续相从油包水相转变为水 包油相,得到对应的稳定且均匀的水性可稀释环氧 树脂乳液体系。特点是制备的乳液分散相粒子粒径 小、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但是乳液稳定性差,且 固化后有较多的表面活性剂残留[5]。
1063
由表 2 可知,当反应温度由 30 ℃ 升高到 60 ℃ 左右时,环氧树脂的平均粒径从 21. 45 μm 减小到 1. 36 μm,呈现出减小趋势,这是因为当温度从室温 开始升高时,乳 化 剂 活 性 增 强,环 氧 树 脂 的 黏 度 下 降,这有利 于 提 高 乳 化 速 度,同 时 可 使 乳 胶 粒 子 变 小;当温度由 60 ℃ 升高到 80 ℃ 时,环氧树脂的平均 粒径又由 1. 36 μm 增大到 12. 24 μm,呈增大趋势, 这是因为若乳化反应温度过高,水分挥发速度过快, 局部温度达到甚至超过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使乳化 反应效果变 差,乳 液 容 易 分 层,且 使 得 平 均 粒 径 增 大。总体看,环氧树脂的平均粒径随反应温度的升 高而先变小,然后再增大。当温度在 60 ℃ 左右时, 得到的环氧树脂平均粒径是最小的。也就是说,温 度过高,温度降低则使乳胶粒子变大,但都可能导致 乳液体系不稳定,产生凝聚或絮凝。乳液中含水量 过少时,导 致 乳 液 体 系 粘 度 过 大,易 产 生 凝 聚 或 絮 凝,造成乳液稳定性变差。 2. 3 反应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