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案(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分析化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 1/33页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什么是分析化学?
What
Why
为什么要学习分析化学

如何学习分析化学?
How
《 第一章 绪论 》
- 2/33页 -
目录
CATALOG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特点
0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性强 :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 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第一章 绪论 》
特点
- 7/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991年IUPAC国际分析科学会议主席E.NIKI 教授所说,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 在能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 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 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 第一章 绪论 》
- 30/35页 -
教学要求和成绩评价
掌握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培养
《 第一章 绪论 》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 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31/35页 -
习题
1、分析化学的英文名称是( )
A
A、analytical chemistry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血液、尿液等指标的检测。
《 第一章 绪论 》
- 14/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生物化学绪论

第一章生物化学绪论

物Hale Waihona Puke 量质代 释放能量 谢
代 谢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catabolism)
大分子
小分子
新陈代谢的内涵
功 能 调 控 路 径
生物化学的分类
动物生化(zoic ~)、植物生化(botanic ~)、 微生物生化(microbial ~)、普通生化(general ~) 进化生化(Evolutional~)或比较生化(Comparative ~) 医学生化(medicinal~)、农业生化(agricultural~)、 工业生化(industrial~)、细胞生物化学(Cellular~) 、 机能生化(Functional ~)、 海洋生物化学(Marine ~)、分 子生物化学(Molecular ~ )、辐射生物化学(Radiation ~)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1、静态生物化学时期(1920年以前) 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
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前) 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
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酶、维生 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
3. 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后) 生命的本质和奥秘:运动、神经、内分泌、生长、发育、繁
1838年,马采斯·史雷登( Matthais Schleiden)和泽奥多 尔·史旺(Theodor Schwann)证明,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
史旺的学生Rudolf提出细胞学说,细胞是进行化学反应的场所。
(四)血红蛋白赋予血液红色
化学家恩斯特·霍普-席勒(Ernst Hoppe-Seyler)首次从血 液中分离出血红蛋白,证明“血液的红色是由血红蛋白的颜色引 起的”,并在1864年将血红蛋白制成了结晶(Crystal)。

《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

第五周第1次课(9月24日)第2次课(9月25日)第3次课(9月26日)第4次课(9月27日)(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一氨基酸(3)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8、课堂答疑(5分钟)。

三、参考资料:1、使用教材:张又良、郭桂平主编《生物化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2、参考资料:(1)吴梧桐主编《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2)仲其君、陈志超主编《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四、教学反思注:教案按每次课填写,每次课均在课前填好本表,重复班级授课可不另填写。

第七周第1次课(10月8日)第2次课(10月9日)第3次课(10月10日)第4次课(10月11日)示、仿真等)I实验室等)教学目标: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变性。

熟悉: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和分类。

运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蛋白质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蛋白质变性、沉淀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特点;蛋白质理化性质。

难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理化性质。

教学内容、过程及时间安排(含讲授、课堂讨论、练习等环节):一、基本内容1、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

二、讲解内容1、讲解蛋白质的基本结构(5分钟)。

2、重点讲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0分钟)。

3、讲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0分钟)。

(1)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讲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25分钟)。

(1)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2)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3)蛋白质的变性(4)蛋白质的沉淀与凝固(5)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5、讲解蛋白质的分类(10分钟)。

6、课堂答疑(5分钟)。

三、参考资料:1、使用教材:张又良、郭桂平主编《生物化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2、参考资料:(1)吴梧桐主编《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2)仲其君、陈志超主编《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四、教学反思注:教案按每次课填写,每次课均在课前填好本表,重复班级授课可不另填写。

中职生物化学第1章绪论、第3章蛋白质化学

中职生物化学第1章绪论、第3章蛋白质化学

H H H OH
肽键
甘氨酰甘氨酸
N末端
C末端
牛核糖核酸酶
• 3.生物活性肽 如缩宫素、生长 素、谷胱甘肽(GSH)等
H2O2 2H2O
2GSH
GSH过氧 化物酶
GSS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ADP+
GSH还原酶
NADPH+H+
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
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也是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β-转角
β-折迭
α-螺旋
无规卷曲
㈡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 (具有生物学功能)
C 端
N端
㈢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
• 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 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 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 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血 红 蛋 白
分子生物学时代称为功能生物化学 50年代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
法则,我国首先人工合成了牛胰岛 素 70年代建立了重组DNA技术 80年代发现了核酶 现代开始实施人类基因计划
二、生物化学与健康的关系 古代应用实例:
脚气病→槟榔(VitB1)
雀目(夜盲症)→猪肝(VitA)
的 四 级 结 构
亚基单独存在没有活性,聚合一 起形成四级结构,才具有生物活 性
如过氧化氢酶由四个相同亚基构 成
如血红蛋白含2个α-亚基和2个 β-亚基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其特定 的生物学功能
• 疯牛病中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引起的一
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 • 正常的PrP富含α-螺旋,称为

第一章 生物化学绪论

第一章 生物化学绪论

生物化学不仅是一门对生命科学有着指导性的基础
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之一的应用
学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化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食品发酵工业理论基础。
例如:食品工业制酱、酿酒、制醋;纺织工业上棉布浆化; 制革业上的毛皮毛脱脂;
(2)生物化学在农业上应用
生物化学也是农业的基础课。农作物的代谢都离不开生物 化学,以及农作物病虫防治等等。
Biochemistry 或 Biological Chemistry
现译为“生物化学”,简称“生化”。 实用文档
2、生物化学发展与起源
生物化学在18世纪开始萌芽,19世纪
初步发展,20世纪初才成为独立的学科。
首先,起源于法国,由法国传之于德
国,由德国而传到美国和英国。在20世纪
后,再由上述国家流传于其他各国。大约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主讲: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申 宁 实用文档
第一章 绪 论
生命与生物化学
实用文档
一 、生命的定义
具有复制的能力 具有催化的能力 具有突变的能力
实用文档
地球充满着生物,从最简单的病毒到菌 藻树草,从鱼虫鸟兽到最复杂的人类, 千姿百态。不同的生物,其形态、生理 特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都 经历着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变化, 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真核细胞中含有被核膜包着的核
实用文档
真核细胞的结构
实用文档
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用文档
原核生物:地球上数量最多、分 布最广。代谢系多样性能适应各种 环境。 真核生物:一般为原核细胞的上千 倍~上万倍,有核,其构造与机能 均比原核生物复杂。

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教案(课堂教学学时:80)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要地位: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的概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重点介绍生物化学的内涵、研究任务及其地位,通过生物化学发展史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介绍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历二、生物化学的基本内涵1、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生物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三、生物化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四、如何学好生物化学五、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蛋白质化学(16学时)本章重要地位:蛋白质是一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信息的体现者,在生物体内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蛋白质组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及活动规律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前沿。

教学要点:重点讲授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使学生掌握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一、氨基酸的结构二、基本氨基酸的分类(要求学生熟记)三、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及非蛋白质氨基酸第二节氨基酸的性质一、氨基酸的构型、旋光性和光吸收二、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注意说明反应特点)第三节氨基酸混合物的分离(重点)一、层析技术纸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层析二、电泳技术纸电泳第四节蛋白质概论一、蛋白质的定义二、蛋白质的生物学重要性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四、蛋白质的分类五、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层次第五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肽1. 肽的结构和命名2. 肽键的结构特点3. 肽的理化性质4.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重点)1.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2.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意义3. 一级结构测定的原则和基本流程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定1)多肽链的拆分2)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残基的确定(3)多肽链部分裂解成较小的片段(4)测定各短肽段的氨基酸序列(5)重建完整多肽链的一级结构-获得多肽链的完整序列(6 )确定半胱氨酸残基间形成的二硫键的位置(7)酰胺基位置的确定。

生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

生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点滴积累
1. 生物化学概念 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 构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 2. 叙述生化阶段 为生物化学发展的初期阶段。该阶 段主要探究、鉴定生物体化学组成。 3. 动态生化阶段 主要研究糖、脂类、蛋白质和核 酸的新陈代谢及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代谢调控。 4. 分子生物学阶段 主要探究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 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和阐明生长、分化、遗传、 变异、衰老和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
分子生物学 通常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等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从广义的角度可将分子生物学视为生物化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


●生物化学是医学和医学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 础课程。
●生物化学则为医学各个学科从分子水平探讨 正常或疾病状态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疾病的 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由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相结合而快速发展起
来的现代生物技术已有可能生产人体内几乎所有痕量、稀有 的多肽和蛋白质, 这些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 程和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制药从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至 今新批准用于治疗的生物技术药物已超百种,我国亦有包括 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胸苷激酶基因工程细胞制剂,乙肝疫苗共20多 种生物技术药物批准上市。 因此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是药学专业学生 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微生物发酵是制药工业生产微生物药品的重要手段。其
理论基础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利用酶转化法,尤其是应用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改进制 药工艺,已在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抗生素、维生素和 甾体激素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如利用青霉素酰化酶转化法生产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霉 素;利用β-酪氨酸酶制造多巴。另外在GSH、FDP、L-卡泥 汀、L-麻黄碱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也已获得成功。

生化工艺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生化反应过程的特点

生化工艺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生化反应过程的特点
绪论
第一章Leabharlann 论二、生化反应过程的特点将生物技术的实验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成为可供工 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统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生物反应过程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催化剂从事生物技术 产品的生产过程。当过程采用游离的整体微生物活细胞为生 物催化剂时,一般称此为发酵过程(特定情况下也有称微生 物培养过程、微生物转化过程等)而当生物催化剂为游离或 固定化酶时,此过程则称为酶反应过程。另处,还有动、植 物细胞(组织)培养过程。至于从天然生物物质中提取有效 成分也常归属于生物反应过程的范围。通常的生物反应过程 由四个部分组成。
(2)生产反应过程是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的, 多个反应容器像一个反应一样,可在单一设备中进行。
(3)能容易进行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如酶、光 学性体等。
绪论
(4)能够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反 应,如氧化、还原、官能团的导入等。
(5)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产物,富含维生素、蛋 白质、酶等;除特殊情况外,培养液一般不会对人和动物造 成危害。
绪论
3.生物反应容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由于使用的生物类型不同,其代谢规律不一样,因而 有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两种方式。厌氧发酵亦称静置发酵, 如酒精、啤酒、丙酮、丁醇及乳酸等,发酵过程不需供氧, 设备和工艺都较好氧发酵简单。好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 的氧气,因此需要通入无菌空气。以供代谢需要,如氨基 酸、抗生素、赤霉素等的生产都属此类。不管是好氧发酵 还是厌氧发酵,均应根据菌种的的特点、代谢规律和产品 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
绪论
不管是微生物培养,还是动植物细胞培养、污水的生化 处理以及从天然物质中应用生物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均为生物 反应过程。如果过程使用的生物催化剂是酶,通常叫酶反应 过程。如果是生物细胞,则叫做发酵过程。生物反应过程的 特点简述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部 院

业 年 级

职 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任课教师:
护理学院 护理 丁庆军 学年学期: 2014-2015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黄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规律。

二、与其他科的辩证关系
1.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

2. 也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

第一节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
1. 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 医学生化主要对象是人体
3. 实验:主要针对实验动物;许多研究成果来自于实验动物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1.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C、H、O N、P、S及其他微量元素
t .-*% P n s
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盐、糖、脂、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
3. 各自的重要意义:水、缓冲体系对生命的重要性;糖提供能量,脂类提供能量及结构成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核酸是遗传物质。

4. 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按一定规律组合。

称静态生化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控
1. 新陈代谢: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 .简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学生作业
3简述蛋白质、酶和核酸的关系。

4谈谈你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以及将如何学好该门课程。

(包括本课堂教学心得、存在问题以及今后教学改进意见)
教学后记
教研室主任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