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演奏中的轮指——开题报告
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创新的开题报告

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创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的发展,古典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乐器之一,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在音乐表演、技术要求、演奏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并且对其他乐器的演奏家影响深远。
然而,在现代的音乐创新实践中,琵琶演奏技术是否已经满足了当代的音乐需求并且是否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这些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本文将研究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创新,以期为琵琶演奏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1.系统梳理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轨迹,透彻了解琵琶演奏技术的形成、演变、发展和传承;2.分析琵琶演奏技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对其他乐器演奏技术的启发和借鉴;3.探索琵琶演奏技术在现代音乐创新中的新发展,包括演奏技巧、表演手段、音乐风格等方面的革新和创新;4.总结现代琵琶演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且为琵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实践建议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对于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我们将通过对相关史料、文献和专著的梳理和整合来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演奏实践进行实证验证。
对于琵琶演奏技术在现代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将采用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当前琵琶演奏界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不同演奏家对于技术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以此来寻找琵琶演奏技术的现代发展路径和创新方向。
四、预期研究结果本文的预期研究结果是:1. 呈现琵琶演奏技术的历史演进图谱,评估琵琶演奏技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其他乐器的启示;2. 揭示琵琶演奏技术的现代创新演进成果,深入了解现代琵琶演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3. 分析并提出针对琵琶演奏技术创新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为琵琶演奏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实践建议和指导,提高琵琶演奏水平。
琵琶轮指技法的探索

琵琶轮指技法的探索作者:张健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4期【摘要】琵琶做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象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代琵琶由直相琵琶与曲相琵琶演变发展而来。
直相琵琶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南北朝时期经由丝绸之路,把曲相琵琶由波斯传入我国,并在隋唐宫廷乐队种成为主要乐器,对唐朝的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敦煌壁画的图片以及日本正仓院五弦与曲相琵琶的图片)。
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形成了琵琶的流派“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江苏的无锡派和上海的崇明派。
【关键词】琵琶;技法【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一、形制之美(一)琴箱水滴造型之美:圆润(二)背板纹理线条之美:细腻(三)面板品格方正之美:规整乐器形制美的追求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事哲学,圆润对应中庸,细腻代表情感,规整则表达了处事的规则与格调。
研制运用自然生长的材料,纯手工的制作,强大的文化包容,施法自然,融汇千年,成功改造了这件来自西域的乐器。
二、人文之美文曲婉转细腻,气韵绵长,旋律往往优美抒情。
通常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与思绪。
武曲张扬刚劲,气势宏伟,演奏技法运用丰富。
通常借对特定历史事件或特殊生活场景的叙述,表达宏达的历史场面与纠葛悱恻的人物情感。
三、技法之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对于琵琶演奏技法的详细描述:轻拢慢捻抹复挑。
琵琶这门乐器有着宽广的音域和极强的张力及狂野的表现力。
琵琶用丰富的指法技巧来表现乐曲。
轮指是琵琶演奏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指法之一,音色如珍珠碰击时的清脆悦耳,颗颗饱满。
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叙”大珠小珠落玉盘”正是形容琵琶轮指最为经典的诗句。
乐曲中的起承转合、韵味与风格、流派的特点等都可以通过轮指在演奏中体现。
轮指技术发展到今日已经相当的丰满,大致可以分为:三点轮、四点轮、五点轮、长轮、双轮、三弦轮、满轮、上出轮、下出轮及轮指与其他指法的结合(如勾、抹、弹、挑、扫、拂)等。
琵琶“轮指”技巧的应用

Vo l.32No .2Feb.2011第32卷第2期2011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轮指”是琵琶演奏技巧中最基本、最富特色的手法之一。
但要掌握它,也非一日之功。
不但需要正确的方法,更需要日日的磨炼,才能做到清晰圆润,久用不疲。
但是,掌握了基本功,只是运用“轮指”的第一步,如何在演奏中合理地运用、准确地表现,则更为重要。
合理与准确,主要是指演奏技巧与乐曲旋律节奏紧密配合。
其次是如何与其它手法技巧组合成具有对比和层次的手法群,以加强其表现功能。
这不仅是为了技巧的圆满,实在是对于乐曲的体现注入丰富的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可见,它是提高演奏水平关键的问题之一。
一、轮指在乐曲旋律节奏中的运用“轮指”的应用以及和乐曲旋律节奏的配合,其主要方面,首先是速率问题。
速率是指速度之频率。
先以长轮来说,取哪种速率因演奏者的实际情形而各有差异。
如果从旋律的点状和线状来比较,由于弹拨乐器是通过连续的、短暂的、点的连接组成长音,而拉、管乐器是通过连续的、不间断的、音的延长组成长音,因而同样一个长音,听起来显然是不同的。
为了便于比较,可以用拉弦等乐器上的“碎音”(震音)来和弹拨乐器上的“轮”、“滚”等技巧加以对比分析。
拉弦乐器或鼓上的碎音一般作下例分解: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大致可以分解为八个三十二分音符时值:×=×××××××也可化成节奏加快一倍的形式。
那么,“轮指”由于是五指顺序作轮而得五声,故可视为每一单位的轮(全轮)于四分音符时值中,呈五连音形式。
然而,它的速率大概是多少呢?如果以四分音符这一拍的话,其速率大致在每分钟144至192拍之间。
这是一般碎音的常规速率。
换句话说,把一个碎音长音的速率,分解为每拍四音的形式,每拍的速率在每分钟144至192拍之间。
浅析琵琶演奏技法和技巧教学方法

指锋触弦五个点 , 拨 出五种音色构成 轮指平坦舒缓 的 曲线之
美。
五、 弹与挑如何练得统一
弹与挑 的统一包 括音 响统 一和 机能灵 活度 的平衡 两方 面内容。初学必须纠正 “ 重” 弹“ 轻” 挑 的倾 向 , 可采用 重音换
置法 练习 :
、
弹好琵琶首先要培养爱心
以往 只注意声音统一忽视机 能灵 活度 的平 衡 , 故 应加强 连续单挑 的训 练 , 可选用以下单挑练习 :
L
此条 练习包括慢速 、 中速 、 快 速弹挑和 长轮与半轮 , 技术
七、 技术训练总原 则之一
5 . 强 度要求 4个指 出音要平均 , 唯 有大拇指要 控制得 略 含量 高又 简便上手 , 练习时要始终做到手形一致音响统一 。
四、 弹挑“ 一点论” , 在弦上只接触一个点是违背美学原则的
呈 小 三 角状 。 三、 琵琶的“ 歌喉” “ 轮指”
不容 易了。
下面介绍一条弹挑和轮指音响横 向统一的练习 :
1 0 4 / 4
~ ~ 、 , ’ … 、 ‘ , 、 』 ‘
轮指是琵琶演奏 中的重要技法之一 。
1 2 3 2} 1 2 3 2 l l 2 3 2 l 2 3 2}
处 的最佳点 为准 , 即大拇指食指在最佳点之下。 4 .强调食指 回收 动作—— 当小指拨 出弦时食指 即回收 。 要求轮 指动作放开必须包含食 指的 回收动作 , 否则轮指放 开
成为‘ 喇叭 ’ 型, 是不正确的。
弱 于 4个 指 。
1 … 一i 1… { 2 ・ 3 1 - 2 . i
课程
教法研究 雅 、 A Y
教法
211081192_论琵琶“弹·指·间”的语言艺术

MUSICLIFE2023年第3期论琵琶“弹·指·间”的语言艺术江琳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不仅仅存在于人之间,乐器也有自己的语言。
乐器的语言需要通过演奏者的弹奏,将其传达出来。
琵琶正是拥有丰富语言艺术的乐器,其语言艺术涵盖多个方面,如地域性语言艺术、情境性语言艺术、情感性语言艺术等。
笔者认为,想要掌握琵琶多方面的语言艺术,需从最初的弹、指、间三要素来探寻其演奏下的语言艺术。
一、“弹”——右手技法的语言表达(一)弹挑1.“清晰”的弹挑我们在掌握琵琶各方面的语言艺术时,应最先掌握“清晰”的弹挑技法。
弹挑,是琵琶指法中最常用的指法,指右手食指弹出去和大拇指挑回来的动作。
看似一个简单的两手指间的动作,却隐含着丰富的语言艺术。
有些琴者,特别是初学阶段的琴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右手弹挑杂音特别多,很妨碍整首乐曲的可听性,就不利于琵琶优质的语言表达。
“清晰”的弹挑,首先应避免右手弹奏的琵琶指甲触弦太深,尽量从指甲上端三分之一处入弦,如果触弦太深容易出现弦碰在胶布上的杂音或者琴弦从指甲面划过的杂音。
其次应避免触弦力度太大,产生琴弦破音。
最后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应注意触弦完的出弦速度要快,避免指甲先碰到弦,这都会导致指甲跟琴弦产生摩擦太大而出现杂音。
2.“灵活”的弹挑弹挑的音色不是一成不变,就好比我们在说话时的语气会根据当下情境调整。
在演奏时,弹挑的音色应根据曲目的情感而灵活调整。
两手指不同的触弦面,指头的发力点,运行方向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音色。
如演奏琵琶名曲《高山流水》时,我们不能一直弹挑在一个位置、用同一种指力,这样弹奏出的《高山流水》只会很呆板,无意境可言。
在演奏时,因根据谱面音的高低,右手弹挑相应做出位置上的改变。
右手弹挑位置大致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出现谱面标注“p”的地方,弹挑的位置要往上走,触弦相对弱,出现谱面标注“f”的地方,弹跳位置往下走,出弦相对重。
这样就会有明显的音色、音量上的对比,增添乐曲的色彩。
琵琶半轮演奏技能训练 琵琶轮指技巧

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
Min Zu Yin Yue Chuan Cheng Yu Chuang Xin Zi Yuan Ku
琵琶课程
2
项目四 琵琶轮指演奏技能
第一 理论知识讲授 第二 单项技能讲解与训练 第三 综合技能讲解与训练
识讲授:
琵琶的选购与护理
第一章 单古风项雅技韵能神讲鸟解起与舞 训练:琵琶半轮演奏技能训练 综—合—技原能始社讲会解及与夏、训商练时:期音乐乐曲的《滥觞坡上坡下闹丰收》讲解与训练
(3)轮指的触弦位置与触弦角度 轮指的触弦点与弹挑基本一致,距复手 5-6公分处。为了使音色一致,五个手指轮 指的触弦位置应尽量集中,愈近愈好。为了 使音色统一,每个手指的触弦角度都应保持 与面板45度角,且都要保持一定的弯度。 ④轮指的手指用锋
为了使音色一致,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指都用中锋过弦,当无名指、小指过弦时, 为了调整手指用锋,手腕可以适当的稍向上 移,以使无名指、小指的中锋过弦,大指用 上偏锋的顶端触弦,轮指的入弦深度与弹挑 相同。
— *—
(二4)单项技能训练:琵琶半轮演奏技能训练
1.琵琶轮指的讲解 轮指是琵琶右手的重要技法之一,是琵琶
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演奏的重要因素。与“点” 为代表的弹挑类技法不同,轮指是通过“线” 性的方式来表现歌唱性的旋律,各类轮指极大 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轮指分上出轮和下出轮 两种,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上出轮的演奏方法。 在学习半轮前,我们要先了解轮指的基本演奏 方法、动作要领、触弦位置及角度、指甲用锋 等。
(1)轮指的演奏姿势与手型 与弹挑的演奏姿势一样,右手小臂和面 板平行,腕部保持手的自然状态,手握空 心拳,虎口呈圆形这样既保持手的自然状 态,有利于用力与放松的相互交替,也便 于各指法的相互转换。
琵琶训练中的“轮指”技法论略

J 1 2 x2 u . (】 V法论略 技
蒋 宗容
( 贵州 民族学 院 音乐系 , 贵州 贵阳 502 ) 505 摘 要 : “ 指 ” 琵琶最为独特而又极 富表现 力的演奏技 法之一 , 轮 是 它的好坏 直接 关 系到 琵琶 演奏的成败 。 因此
学 生 由浅 人深 地 进 行 训 练 。 一 般 情 况 下 ,轮 指 ” 训 练 可在 “ 的
“ 指” 轮 的运 指一眼 看上去 , 只是 右手 的食指 、 也 中指 、 无
名指 、 指 、 小 大指按照一定 的次 序 , 连续 不断 的轮流 拨 弦发 声
的运作 , 其实 它 的运指 原理 也 和 弹 、 挑一 样 , 以肩 带 臂 ( 是 大 臂、 前臂 ) 以臂 带腕 、 、 以腕带 掌 、 以掌 带 指 , 条手 臂 既 有 分 整 工, 又有 合作 , 五位一体 , 一而动 。不 同的仅只是“ 、 ” 合 弹 挑 只 用了食指 和大 指 , 轮指 ” 用 五个 手指 的 运动 来 实现 的 。 而“ 是 另外就 是 “ 、 ” 弹 挑 时小臂 、 腕需 做 向外 向 内的旋 转 , “ 手 而 轮
应对琵琶“ 轮指 ” 的演 奏方法 、 训练步骤 、 学习方法 以及 学习的思维方 式等进 行理论 上 的探 讨和 总结 , 力求为 琵琶 学 习
者提 供 理 性 指 导 。
关键词 : 轮 指 ; 运指方 法; 训练步骤 ; 习方法 ; 练 听辨 ; 忆 记
中 图 分 类 号 : 44 1 G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49 (0 20 一O6 —0 10 8 X 2 0 )4 O5 2
维普资讯
20 0 2年 7月
第 2 7卷 第 4 期
浅谈筝曲《夜深沉》中轮指的运用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摘要:轮指是演奏家根据琵琶轮指所演变而来的古筝技法,在丰富古筝表现力的同时,也为古筝创作注入新的血液,一大批优秀的现代作品应运而生。
其中,筝曲《夜深沉》本是一首京胡曲,作曲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古筝曲《夜深沉》新的生命力。
全曲京剧风格明显,运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技法,本文将以轮指为重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夜深沉》;轮指运用;古筝技法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3-0077-03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3.038一、古筝轮指轮指的定义是无名指、中指、食指三指向里,大指向外依次快速在一根弦上连续轮奏。
(一)古筝轮指的来源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演奏形式在后人的传承和发展中越来越多样,轮指就是演奏家根据琵琶轮指所演变而来的古筝技法,丰富了古筝表现力的同时,也为古筝创作注入新的血液,一大批优秀的现代作品应运而生。
轮指的运用也不仅仅局限在一种民器之中,在弹拨乐器(琵琶,古筝等)中大量的应用。
琵琶中轮指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呈半握拳状态,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依次向外弹拨同一根弦,使琵琶的点状音连成线状音,丰富乐曲的张力和表现力。
琵琶中的轮指根据乐曲的演奏需求分为五指轮,四指轮,长轮和内弦轮。
古筝的轮指起源于琵琶,但是古筝的弹拨技法与琵琶相反,琵琶向外弹,而古筝往里收。
在琵琶轮指的基础上,古筝继承发展,不仅可以在一根弦上弹奏轮指,还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用轮指来演奏。
极大的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轮指的变通也为古筝曲目的创作带来许多便利。
(二)古筝轮指的分类因为在古筝中小指不缠义甲,所以古筝轮指技法不存在五指轮。
四指轮和三指轮是古筝演奏中运用的主要轮指技法。
1.四指轮右手/左手呈半握拳初始状态,五指自然弯曲。
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依次向内在同一根琴弦上弹拨,弹奏完时手指即刻收回复原初始手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琵琶演奏中的轮指——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弹拨乐器中的佼佼者。
琵琶的音域宽广,它的高音音色清晰明亮,中、低音音色淳厚结实。它既能表现活
泼流畅,明快喜悦和婉转抒情的曲调,也能表现雄壮激昂、铿锵有力的曲调。因此,
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琵琶除具有其它弹拨乐器的共同特点之
外,还具有它独特的演奏技巧——轮指,这是其它的弹拨乐器所无法比拟的。从事
琵琶的教学与演奏,对轮指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轮指,顾名思义是右手五个手指的
指甲尖端,依次在弦身上接触,发出均匀而连续的强音,若拇指、食指、中指、无名
指、小指依次运动,即为轮指。琵琶教学中轮指的训练,是每一个学习琵琶的人必
须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琵琶教师,更应把解决学生轮指的训练,摆在
教学中重要的位置。
二、研究意义
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琵琶,她历史久远,技法繁多,
音色优美动听,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在琵琶演奏中轮指演奏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
因此,轮指手法的训练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对轮指训练进行了
探讨。
轮指,是我国琵琶弹奏法中所特有的一种右手技法,在琵琶演奏中轮指则是
演奏技巧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指法,无论是在优美、纯净、婉转、流畅的文曲中,
还是在战马奔腾紧张激烈的武曲中,熟练运用轮指会给琵琶演奏艺术带来无穷的
魅力,也会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感染力。因此,需要我们对轮指训练进行研究。
三、论文提纲
第一部分:轮指的概念阐释
第二部分:轮指的训练技巧
第三部分:轮指的演奏作用
第四部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