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让女儿学琵琶 十种不适合学琵琶的人
不后悔学琵琶_关于学琵琶的作文500字

不后悔学琵琶_关于学琵琶的作文500字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琵琶了,到现在已经学了六年,虽然学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我如今回想不后悔。
我是从中班开始学琵琶的。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对琵琶很反感,每次弹琵琶之前都要先哭一场,再被老妈骂一顿,才闷闷不乐地开始弹。
弹出来的曲子就更差劲了,那根本不能叫曲子,每弹一个音就要停顿5秒才能弹出下一个音,还经常弹错音,让人一听就全身不舒服。
那时候每天都哭着闹着跟老妈说不要再学琵琶了,可老妈就是不肯,说如果不学琵琶了就不给我买玩具,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学琵琶,但依旧很不情愿。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我一有时间就会主动地弹琵琶。
心情不好的时候,弹一首曲子,感觉心情变好了,生活也变得有情调了。
老妈说我太忙了,叫我不要再学琵琶了,可我死活不同意。
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了继续学琵琶,因为经过6年的努力,我的琴艺有了巨大的
提高。
今年暑假,我顺利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九级考试,弹出的曲子十分优美动听。
我还多次代表班级参加校艺术节“三独”比赛获得一等奖。
班级里的同学也都说我琵琶弹得很厉害,上次写《夸夸我的同学》这篇作文时,还有同学谢我琵琶弹得好。
当初刚开始学琵琶的时候,我是一万个不情愿,现在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琵琶让我有了一项特长,还带给我荣誉。
后悔让女儿学琵琶 学琵琶的坏处

后悔让女儿学琵琶学琵琶的坏处
学习琵琶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它是最为繁杂也是最难的,很难上手,即使悟性很高,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所以很多女孩容易半途而废,家长也自然生出后悔的心态,又担心孩子学琵琶伤了手指,所以会后悔。
为什么学琵琶会后悔学习的难度非常的大
为什么学琵琶的人少?枇杷相比其他的乐器来说,学习琵琶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由于当前很少有人学习琵琶。
如果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琵琶就必须要寻找专业的琵琶教授老师,可能要寻找一些学校的教授。
在当前的音乐市场中,很少有人会专门弹奏琵琶。
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寻找一个好的琵琶教授老师,可能必须要通过多方便得搜索才能找到一位好的教学老师。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没有办法系统地学习琵琶。
没有任何的代表曲目
近几年,随着其他乐器的发展,琵琶这种乐器仿佛被人们遗忘了,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中都很难发现琵琶的代表曲目。
琵琶这种乐器近几年发展的速度缓慢,大部分的代表曲目都是一些古代的曲目。
在当前的乐器行业中,很多的乐器都做出了突破,琵琶这种乐器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所弹奏出来的音乐得取色单一,随着当前国内音乐的丰富,琵琶仿佛无法在当前的音乐市场中立足。
很少有学生能坚持下来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琵琶的人少。
其实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琵琶时会认为琵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乐器,每一个琴弦在定好音之后,则需要通过手指快速的拨弄,通过手指的节奏来弹奏出不同的乐器。
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很多孩子会难以坚持下去,会认为学习琵琶非常的枯燥。
多大的孩子适合学琵琶

多大的孩子适合学琵琶多大的孩子适合学琵琶这里的“小”与“大”是指三四岁至十几岁之间。
就学琵琶来说,三四岁的孩子太小了些,因为他们的手太小,戴假指甲困难,琵琶放在腿上难以稳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多听听琵琶乐曲,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琵琶的音响概念。
也可先学学电子琴之类的键盘乐器,培养孩子的音准与节奏概念,或者先学习如柳琴等体积较小、与琵琶较为接近的弹拨乐器,以熟悉乐器的基本性能。
五六岁的孩子要因人而异,如果孩子的手在琴上能勉强按到同一把位上的音位,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一定接受能力,并能每天坚持练琴的话,就可以开始学习琵琶了。
从实践中看,学习琵琶的最佳年龄段在七八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刚上小学,已形成课堂观念,学习负担不重,且能与教师进行正常沟通,进入有效的教学状态。
十几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具有初步的分析思考能力,学琴进步快,只要勤学苦练,也完全可以学好琵琶。
通常来讲,4岁是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可是四岁开始学习一门乐器实在是为时尚早啊。
五岁半开始学,有利于手指韧性的开发,培养童子功,应该是不错的年龄。
学习琵琶的最佳时期是6岁,这个时期孩子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学会一首小的儿歌,会为自己感到高兴,培养自信心,积累童子功。
7岁开始,孩子会明白一些道理,他们明白多一门技艺好处多多。
9岁后的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潜意识里已经把练琴当做自己的必备功课了。
因此,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琵琶进步比较快的阶段。
近几年来,不仅仅是儿童选择学琵琶,很多成人,在校大学生在闲暇之余也会求师学艺。
时光一晃而过,岁月沉淀了你的青春,为你留下了一技艺! 学习琵琶的年龄越小越好吗五六岁开始学弹琵琶,优点是:手指韧性的开发,对音乐从小的灌输,培养童子功是不错的年龄.缺点是:很多五岁半的孩子上课最多坚持二三十分钟,需要通过一些小手段哄着才能将课上完,并且进度较慢。
七八岁的孩子就会明白一些道理,他们知道多学一门技艺是为自己好的,上课的时候就很少会出现上到一半“罢课”的现象,主要问题就是,回家坚持练琴的问题,偷懒!九岁后的孩子好很多,有一部分的学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琵琶,虽然很多都是因为抱着琵琶好看而来,这个年龄段都懂得了上课认真听讲,通过学习慢慢喜欢上琵琶。
学琵琶的经历 作文

学琵琶的经历作文说起学琵琶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但在这其中,也有着不少让我哭笑不得的趣事。
还记得刚开始决定学琵琶的时候,完全是被电视上那些弹琵琶的小姐姐们优雅的姿态给吸引了。
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我也能抱着琵琶弹出美妙的曲子,那该有多酷!于是,兴冲冲地跟爸妈说了我的想法,他们倒也支持,很快就给我找了个琵琶老师。
第一次去上课,我满心欢喜地背着琵琶,感觉自己就像是即将踏上音乐之旅的大侠。
可当老师把琵琶递到我手里,开始讲那些基本的指法和乐理知识时,我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弹挑”“轮指”,还有一大堆音符和节拍,听得我脑袋都大了。
但想着自己的梦想,我还是硬着头皮认真听。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练习。
可这琵琶就像是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怎么都不听使唤。
我按照老师教的指法去弹,结果那声音,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简直就像是在锯木头。
而且没一会儿,我的手指就疼得不行。
看着红肿的手指,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也太难了,要不别学了?可又一想,这才刚开始,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于是,咬咬牙继续练。
那段时间,我每天一放学就钻进房间里练琵琶,邻居们估计都被我折磨得够呛。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我正在房间里苦练。
妈妈让我出来给客人表演一下,我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硬着头皮抱着琵琶走出来,坐在沙发上,感觉手都在发抖。
当我弹起那首练了好久的曲子时,却发现自己弹得磕磕绊绊,不是按错弦就是节奏乱了。
客人倒是很给面子,一个劲地说:“不错不错,继续努力!”可我知道,自己那水平,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还有一次,学校里有个文艺表演,我自告奋勇地报了名。
为了这次表演,我可是下了苦功夫,每天都练到很晚。
终于到了表演的那天,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化了妆,自信满满地走上舞台。
可当我坐下,准备开始弹奏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紧张得连弦都调不准了。
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到嗓子眼了。
好不容易调好了弦,开始弹,结果弹到一半,居然忘词了!当时那尴尬的场面,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学生乐器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

小学生乐器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
在小学生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有很多,这些误区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很多小学生会对练习感到厌倦,觉得乐器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一些家长和老师可能会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忽视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导致学生只注重技巧而忽略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针对这些误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纠正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享受乐器学习的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有趣的学习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练习,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技能。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情感和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上的完美。
另外,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也非常关键。
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乐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而不是过分强调成绩或技术上的要求。
通过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持续保持对乐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生学习乐器是一段美妙的旅程,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注意纠正常见的误区,从而帮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探索,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学二年级乐器学习的常见误区

小学二年级乐器学习的常见误区在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学习潜力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育期。
然而,乐器学习在这个年龄段,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影响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了解并纠正这些误区,有助于孩子们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首先,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常常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能够迅速掌握乐器演奏的技能。
他们可能会设定过高的期望,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演奏出复杂的乐曲。
这种急切的期望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削弱他们对乐器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处于一个尚未完全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技能发展和理解能力有限。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基础技巧和乐器操作感受,让他们在逐步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其次,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练习时间设置不切实际的要求。
例如,要求孩子每天练习一小时以上,甚至强迫他们完成大量的练习。
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厌倦,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相反,短时间的高质量练习往往更有效。
适合二年级孩子的练习时间应根据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进行调整,通常建议每次练习15到20分钟,并逐步增加时间。
同时,要注意练习的内容应丰富多样,以保持孩子的兴趣。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些家长和教育者往往会将某种教学方法或练习模式强加给所有孩子,忽略了每个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的不同。
每个孩子在乐器学习中的进步速度和表现都有所不同,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来调整教学方法。
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使他们在乐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很多人也忽略了乐器学习中的乐趣和游戏性。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非常需要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
在乐器学习中,如果过于强调技巧和规范,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
因此,将乐器学习融入到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中,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乐器演奏的游戏、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参加小型音乐会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琵琶演奏技巧相当丰富,在学习过程难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按弦中常见问题按弦是左手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指法。
在按弦中,最容易出现按弦不实、不准的现象。
尤其是初学者,因手指无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按弦时,左手四指关节应自然弯曲呈孤状,不宜作平直的姿势。
尤其中指和名指三个指关节,在按弦时必须要向外突出,不可作平按作平凹状。
在按弦时指端触弦的部位也应严格要求:食指的按弦触点在指端中部的偏下侧,中、名、小指在指端中部的偏上侧,拇指按弦触点在指甲的右侧。
这样,在按弦时方不至于碰到相邻的弦而发出杂音。
按弦的准备动作是“抬指”。
抬指是以指根关节为基点,将按指迅速抬至一定高度,然后向按音点用一定的垂直弹性冲力打在弦上,将弦按实称为落指。
落指的位置即触弦点必须准确,正确位置应在紧挨相、品的上方,远了则弦不易按实,音准也难以把握。
若直接按在相、品上端或下端,则发出的是一种不明亮的而带“木”的音色,就不是乐音了。
落指时左手指所用的力度(按力),不宜过重或过轻,也不可将弦向左拉或向右推。
按力过轻时,弦不易按实,由于弦未与相品密切接触而会产生噪音;按力过重或向作拉按或推按时,由于弦身与相品位按触后又作了向内的“纵起”,或弦身离开了原来的垂直弦位,弦身都已增加了一定的紧张度,&127;弦音会相应地增高,乐音就不准了。
子、中、老、缠四条弦的粗细并不一样,它们的张力亦不相同。
子弦最细,张力最小;缠弦最粗,张力最大。
所以按力在每条弦上各不相同,由子弦到缠弦张力相应要增大。
在按放动作上,应注意左右手的合作关系,一般应在右手弹弦前瞬间,左手指先将弦按好;又在下一音的右手弹弦前之瞬间,左手指方可离弦。
在按弦后,应根据所按乐音的长度,来决定应在什么时候离放。
如所按乐音的长度较长,按指按在弦身上的时间亦须较长;反之则短。
因在按弹发音之后,按指仍然将弱按在品或相位上进,会有余音流出。
小学生乐器学习中的常见误区

小学生乐器学习中的常见误区在小学生乐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有时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和兴趣培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典型情况。
首先,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会过于急切地期望孩子们在学习乐器上能够迅速取得成就。
他们可能会忽视孩子们的自然进程和学习节奏,而试图通过强加的方式来促使孩子们迅速掌握技能。
这种做法有时会让孩子们感到压力重重,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误区是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会过早地让孩子们涉足复杂的乐曲或技术,而忽略了打好基础的必要性。
就像建筑物需要坚实的地基一样,乐器学习也需要通过扎实的基础训练来确保技能的持久发展。
另外,孩子们在学习乐器时可能会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练习。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学习乐器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而非一种享受音乐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制定有趣的练习方法,来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动力和耐心。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忽视乐器学习中的情感和表达。
音乐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有时候,家长和老师可能过于专注于技术上的正确性,而忽略了孩子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性。
因此,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乐器时,不仅要注重技术的细节,还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表达个性。
最后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孤立乐器学习和音乐教育。
音乐是一种社交和团队合作的艺术形式,孩子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一起合奏或演出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音乐理解力。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参与乐团、合唱团或其他音乐团体,与他人一起分享音乐的乐趣和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小学生乐器学习中的误区有很多种,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来避免或克服。
关键在于理解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节奏,注重基础训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达能力,以及通过音乐来促进社交和团队合作。
这样,孩子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技能的提升,还能培养出持久的音乐兴趣和享受音乐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悔让女儿学琵琶十种不适合学琵琶的人
学琵琶的人少是因为琵琶学习的难度非常的大,没有任何的代表曲目,很少有学生能坚持下来,这是比较明显的几个缺点,容易让人后悔,但是只要坚持学下来,也会有成就。
琵琶的优点缺点有什么琵琶相对来说,琵琶就好一些,方便携带,外形轻巧,柔美,非常适合女生弹奏,男性也可以弹琵琶,弹起舞曲来,一样是气势逼人。
别有一番情趣。
可以说是亦柔亦刚的一个乐器。
便携性你也需要考虑,毕竟你是学生,你上大学也不会太忙,暑假过去,还可以随身携带,到学校,到公园,随时来一曲,太爽了,我是从小到大弹钢琴,也是钢琴专业的,就羡慕人家可以用自己的乐器,随身携带。
古筝也有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在适用面上,古筝会优于琵琶,很多流行歌曲,都可以用古筝弹奏,而且古筝练习起来,会舒服一点,琵琶要扭着脖子歪着脸看着左手和右手,累,古筝就很舒服了,至少练上一两个小时都不会太累,琵琶基本半个小时就开始累了,而且两个胳膊架着也很累的。
还有就是古筝比较火,可以找到的书,谱子,都多,甚至还有专门给古筝用的流行歌曲谱子。
琵琶教材就少多了。
我现在在学琵琶,古筝不是非常喜欢,可能有点审美疲劳了,琵琶的声音就非常的清脆,轮指的声音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而且方便携带,弹完了就放包里竖在墙角。
至于难度,你不要想太多,真心喜欢的乐器,80了,想学照样会学,你才大二,小孩一个,学啥都不晚,二十多才开始学琵琶,学小提琴成为大师的都有,而且我也不觉得琵琶有多么难,我都大学毕业了,够老了吧,弹琵琶觉得手指灵活性完全没问题,比那些小孩灵活多了,我弹了18年钢琴,并不觉得琵琶像他们说的那么难,关键是你要用心,多看视频,练累了就听好听的琵琶音乐,增长信心,闲着就想想指法,多活动活动手指,完全没问题,老头老太太都弹的那么带劲,咱们这么年轻,自己吓唬自己,就太没意思了。
十种人不宜学琵琶1、没有琴的。
这第一条就说出了基层教师的心声!多少家长在买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