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ppt)

诊断: a. 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梗, 心包填塞区别 b. 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c. 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处理 a.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b.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c.急诊行体外循环
并发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 明确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 –导管培养阳性(半定量或定量) –拔除导管前外周血培养阳性 –两者为相同微生物
气胸(%) 血胸(%) 感染(‰) 血栓形成(‰) 误穿动脉(%)
颈内静脉 <0.1-0.2
NA 8.6 1.2-3
3
不同穿刺部位 锁骨下静脉 1.5-3.1 0.4-0.6 4 0-13 0.5
股静脉 NA NA
15.3 8-34 6.25
异位风险
低风险
高风险
(穿过右心房, (上行至颈内
至下腔静脉)
CRBSI——致病菌
致病菌
N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7
肠球菌
4
阴沟肠杆菌
1
肺炎克氏菌
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
念珠菌属
1
三腔CVC应当从哪个腔取血
• 在CRBSI的病例, 40%的CVC仅一个导管 腔有细菌的明显定植
– 随机从一个导管腔留取血培养, 阴性结果的 可能性为66% (2/3)
• 总体而言, 对于CRBSI病例, 随机从一个 导管腔留取血培养, 阴性结果可能性为 40%
● 禁忌证
*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穿刺局部有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不合作,燥动不安的病人
准备工作
谈话签字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
标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体位
– 锁骨下静脉穿刺需要垫肩 – 颈内静脉穿刺需要平卧甚至头低脚高位 – 股静脉需要平卧
处理 a.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b.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c.急诊行体外循环
并发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 明确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 –导管培养阳性(半定量或定量) –拔除导管前外周血培养阳性 –两者为相同微生物
气胸(%) 血胸(%) 感染(‰) 血栓形成(‰) 误穿动脉(%)
颈内静脉 <0.1-0.2
NA 8.6 1.2-3
3
不同穿刺部位 锁骨下静脉 1.5-3.1 0.4-0.6 4 0-13 0.5
股静脉 NA NA
15.3 8-34 6.25
异位风险
低风险
高风险
(穿过右心房, (上行至颈内
至下腔静脉)
CRBSI——致病菌
致病菌
N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7
肠球菌
4
阴沟肠杆菌
1
肺炎克氏菌
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
念珠菌属
1
三腔CVC应当从哪个腔取血
• 在CRBSI的病例, 40%的CVC仅一个导管 腔有细菌的明显定植
– 随机从一个导管腔留取血培养, 阴性结果的 可能性为66% (2/3)
• 总体而言, 对于CRBSI病例, 随机从一个 导管腔留取血培养, 阴性结果可能性为 40%
● 禁忌证
*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穿刺局部有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不合作,燥动不安的病人
准备工作
谈话签字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
标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体位
– 锁骨下静脉穿刺需要垫肩 – 颈内静脉穿刺需要平卧甚至头低脚高位 – 股静脉需要平卧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2)

基本操作: Seldinger技术
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 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35
40
置管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感染。 应掌握多种进针穿刺技术,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造成
局部组织的严重创伤和血肿。 对于低血容量的病人,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到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 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但头部略偏向术者,借 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 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34
锁骨下路
穿刺点:锁骨中内1/3交界点下1cm处
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 小于10° ,深度4 -5 cm
导丝插入不顺利,针体和导丝同时拔出防锐性切 断,并重复前面步骤
导丝的尾端必须超出导管的尾部,并保留于患者 体外
42
(六)置管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在吸气时可能形成负压,穿刺过程中, 更换输液器及导管和接头脱开时,尤其是头高半 卧位的病人,容易发生空气栓塞。病人应取头低 位穿刺,插管时嘱病人不要大幅度呼吸,可避免 空气栓塞的可能。
12
血液透析管道
13
14
其他多腔中心静脉管道
15
(四)置管方法
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 (成人用14~16号、儿童用18~20号)直接穿 刺。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当穿中静脉后 向前推进3~5mm,回抽静脉血时缓慢地旋转 套管向前送入,再撤出针芯.
16
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并边退边回抽,往往在退针过程中抽得回血。 穿刺过程中,若需改变穿刺方向,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以免增加血
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 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35
40
置管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感染。 应掌握多种进针穿刺技术,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造成
局部组织的严重创伤和血肿。 对于低血容量的病人,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到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 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但头部略偏向术者,借 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 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34
锁骨下路
穿刺点:锁骨中内1/3交界点下1cm处
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 小于10° ,深度4 -5 cm
导丝插入不顺利,针体和导丝同时拔出防锐性切 断,并重复前面步骤
导丝的尾端必须超出导管的尾部,并保留于患者 体外
42
(六)置管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在吸气时可能形成负压,穿刺过程中, 更换输液器及导管和接头脱开时,尤其是头高半 卧位的病人,容易发生空气栓塞。病人应取头低 位穿刺,插管时嘱病人不要大幅度呼吸,可避免 空气栓塞的可能。
12
血液透析管道
13
14
其他多腔中心静脉管道
15
(四)置管方法
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 (成人用14~16号、儿童用18~20号)直接穿 刺。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当穿中静脉后 向前推进3~5mm,回抽静脉血时缓慢地旋转 套管向前送入,再撤出针芯.
16
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并边退边回抽,往往在退针过程中抽得回血。 穿刺过程中,若需改变穿刺方向,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以免增加血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形成) 的右 侧 , 条 头 臂 静 脉 汇 合 成 上 腔静 脉 。 两 2 2 毗邻 : 骨 下静 脉 的 前 上 方 有 锁 骨 和 锁 骨 下 肌 ; 方 . 锁 下 是 第 一 肋 及 胸 膜 ; 内方 为 胸 膜 顶 ; 后 方 距 胸 膜 仅 5mm。 后 下
但 是 , 果 对 锁 骨 下 静 脉 局 部 解 剖 关 系缺 乏 了解 , 能会 出 如 可
山 西 医科 大 学( 3 0 1 雒树 东 000)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置 管 技术 方 法 简单 , 时 易 行 , l 省 被 临床 各 科 广 泛 采 用 。由 于 锁 骨 下 静 脉 具 有 血 管 口径 大 、 置 表 位 浅 、 定 、 态变异 小等 优点 , 深 静 脉穿 刺之 首选 静脉 。 恒 形 为
养 液 都 含 有 高 渗葡 萄 糖 和 水 解 蛋 白 , 透 压 差 不 多 是 正 常 渗
血 浆 渗透 压 的 5 6 , 静 脉 末 梢 进 行静 脉穿 刺形 成 输 入 ~ 倍 从 液体 的通 道 , 常会 导 致 被 穿 刺 血 管 的 静 脉 炎 或 静 脉 栓 塞 。 常
而采 用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 留置 导 管 , 人 锁 骨 下 静 脉 后 , 进 由 无 名 静 脉 而 上 腔 静 脉 , 人 心 脏 参 与 血 液 循环 , 入 途 径 缩 进 输
2 3 属 支 :锁 骨 下 静 脉 的属 支 有 颈 外 静 脉 、 胛 背 静 脉 , . 肩
压: 测量 中心 静 脉 压 , 了解 心 脏 前 负 荷 , 映血 容量 、 脉 以 反 静 张 力 与 右 心 功 能 。施 行 较 大 手 术 或 进 行 危 重 患 者抢 救 时 采 用 锁 骨 下静 脉穿 刺 , 可 测 量 、 控 中心 静 脉 压 , 可 籍 此 既 监 又 作 为 一 条 静脉 通 道 , 进行 输血 、 液 、 药 , 临 床提 高 治疗 输 给 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置管术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深静脉置管相关概念
•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
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 ,经此输入高渗性液、高营养液(全肠肠外营养) ,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
• 血栓性静脉炎、感染:
• 需长时间留置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此
外,由于操作中反复穿刺,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发生感染。
• 当患者临床上出现原有疾病无法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增
高、穿刺部位压痛或红肿等炎症反应时,应拔除导管并留取导 管标本送细菌培养。
谢谢聆听
• 锁骨下静脉因为有结缔组织包绕,即使是血容量不足的
患者,锁骨下静脉都很明显,而且锁骨下静脉的行径, 位置均较为恒定。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解剖结构
• 锁骨下静脉左右两侧均可选用,左右两侧的解剖区别——锁骨
下静脉的曲率和胸膜顶高度就决定了锁骨下静脉穿刺还是右侧 较好。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选择
• 锁骨上入路:
• 病人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
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
• 针干与锁骨或矢状面(中线)呈45°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
平或略向前偏15°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0cm即 可进入静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选择 • 锁骨上入路: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心静脉插管适应征
大量、长时间静脉输液; 病人外周静脉无法使用; 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 病人需要全胃肠外营养(TPN); 病人要输入多种不能混合的药物或同时输入多 种液体; 病人有可能取血样或输血; 病人需要临时进行血液透析; 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较大的液体(如化疗 药)。
低风险 高风险 (穿过右心房, (上行至颈内 至下腔静脉) 静脉,甚至 穿至对侧锁 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局部解剖
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 后下方,其后上方有 锁骨下动脉伴行。锁 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 直接延续。始于第一 肋骨外侧缘,向内侧 走行,经第一肋骨干 1/3,通过前斜角肌 前方至胸锁关节后方, 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 臂静脉(无名静脉) 后,向下行至右第二 肋软骨上缘,左右头 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 脉上右心房.
2. 3.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穿 1. 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该处 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 毒准备; 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 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 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动,2. 敷料对患者是舒适的;
上 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 1. 路 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 2. 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路安全,且 不需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 3. 用外套管针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 入静脉,不需要用钢丝导入,到位 4. 率较高。
径 优点 路 下 1. 路
缺点 穿刺过外时有误伤锁 骨下动脉的危险,且 误伤后不易压迫止血, 容易形成皮下组织内 血肿,甚至假性动脉 瘤。 如果针干与胸壁皮肤 角度过大或过深有穿 破胸膜和肺组织的可 能。 使用少。 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 胸导管。 永久起博器不适用。 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 导管不易固定。
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心静脉插管适应征
大量、长时间静脉输液; 病人外周静脉无法使用; 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 病人需要全胃肠外营养(TPN); 病人要输入多种不能混合的药物或同时输入多 种液体; 病人有可能取血样或输血; 病人需要临时进行血液透析; 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较大的液体(如化疗 药)。
低风险 高风险 (穿过右心房, (上行至颈内 至下腔静脉) 静脉,甚至 穿至对侧锁 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局部解剖
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 后下方,其后上方有 锁骨下动脉伴行。锁 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 直接延续。始于第一 肋骨外侧缘,向内侧 走行,经第一肋骨干 1/3,通过前斜角肌 前方至胸锁关节后方, 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 臂静脉(无名静脉) 后,向下行至右第二 肋软骨上缘,左右头 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 脉上右心房.
2. 3.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穿 1. 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该处 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 毒准备; 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 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 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动,2. 敷料对患者是舒适的;
上 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 1. 路 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 2. 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路安全,且 不需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 3. 用外套管针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 入静脉,不需要用钢丝导入,到位 4. 率较高。
径 优点 路 下 1. 路
缺点 穿刺过外时有误伤锁 骨下动脉的危险,且 误伤后不易压迫止血, 容易形成皮下组织内 血肿,甚至假性动脉 瘤。 如果针干与胸壁皮肤 角度过大或过深有穿 破胸膜和肺组织的可 能。 使用少。 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 胸导管。 永久起博器不适用。 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 导管不易固定。
深静脉(锁骨下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

• 穿刺不成功:因为局部解剖变异或体位不恰当或选择穿刺
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 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 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 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 现机率。
禁忌证
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 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者 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 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 穿刺部位皮肤细菌、真菌感染者 穿刺静脉血栓形成者 凝血功能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穿刺物品准备
• 静脉切开包 • 20ml注射器一个 • 2%的利多卡因5ml • 深静脉导管一套 • 皮肤消毒消毒物品 • 三通、肝素帽
穿刺前准备
• 带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 消毒铺洞巾 • 深静脉导管
内注入NS将 空气排空
• 检查导引钢
丝有无弯折
穿刺点的选,呈轻度向上
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由第1肋 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 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 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近胸骨角约右侧, 两条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应用解剖学基础-3
•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
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5mm的前斜 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 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 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 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 位,有利于穿刺。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 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
•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
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 坏死。
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 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 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 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 现机率。
禁忌证
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 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者 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 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 穿刺部位皮肤细菌、真菌感染者 穿刺静脉血栓形成者 凝血功能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穿刺物品准备
• 静脉切开包 • 20ml注射器一个 • 2%的利多卡因5ml • 深静脉导管一套 • 皮肤消毒消毒物品 • 三通、肝素帽
穿刺前准备
• 带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 消毒铺洞巾 • 深静脉导管
内注入NS将 空气排空
• 检查导引钢
丝有无弯折
穿刺点的选,呈轻度向上
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由第1肋 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 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 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近胸骨角约右侧, 两条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应用解剖学基础-3
•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
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5mm的前斜 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 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 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 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 位,有利于穿刺。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 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
•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
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 坏死。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完整版

定期进行导管维护,如冲 管、封管等,保持导管通 畅。
02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 技巧
消毒铺巾规范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穿刺点 为中心,直径不小于20cm
铺巾要保证无菌,覆盖穿刺点 周围皮肤
穿刺前再次消毒皮肤,确保无 菌操作环境
穿刺点定位及进针角度掌握
了解患者主诉和感受,如疼痛、瘙痒 、不适等,及时给予解答和安慰,必 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 报告。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在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PICC置 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理。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 了解患者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防控策略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置管过程中的污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罕见并发症应对方案
原因分析
患者活动过度或固定不当导致导管异 位。
处理措施
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并妥善固定,加强 患者教育,减少过度活动。
插入导管时要缓慢、匀速,避免过快 插入导致血管损伤
确认导管插入深度合适后,要及时固 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
固定和维护导管稳定性
使用无菌敷料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或脱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和保护穿刺部位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导管堵塞处理方法探讨
02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 技巧
消毒铺巾规范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穿刺点 为中心,直径不小于20cm
铺巾要保证无菌,覆盖穿刺点 周围皮肤
穿刺前再次消毒皮肤,确保无 菌操作环境
穿刺点定位及进针角度掌握
了解患者主诉和感受,如疼痛、瘙痒 、不适等,及时给予解答和安慰,必 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 报告。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在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PICC置 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理。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 了解患者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防控策略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置管过程中的污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罕见并发症应对方案
原因分析
患者活动过度或固定不当导致导管异 位。
处理措施
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并妥善固定,加强 患者教育,减少过度活动。
插入导管时要缓慢、匀速,避免过快 插入导致血管损伤
确认导管插入深度合适后,要及时固 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
固定和维护导管稳定性
使用无菌敷料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或脱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和保护穿刺部位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导管堵塞处理方法探讨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CVC

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处理。
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避免将导管接触腐蚀性物质,如化学试剂、 消毒剂等。
定期更换导管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导管,避免长期使用 导致并发症。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X光检查
定期进行X光检查,确保导管位置 正确,无移位或脱落。
维护与保养
根据制造商的推荐,对导管进行维 护与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03
CVC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04
导管相关感染
由于导管插入后,外界细菌可 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引发感染
。
导管堵塞
由于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导致 导管堵塞,影响输液效果。
导管脱落
由于固定不牢固或患者活动过 度,导致导管脱落。
气胸
在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胸膜 ,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发
气胸。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消毒
在插管前,应对穿刺部 位进行严格消毒,减少
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导管
定期更换导管,避免长 期使用导致堵塞或感染
。
牢固固定
对导管进行牢固固定, 防止患者活动时导致导
管脱落。
严密观察
在插管后,应严密观察 患者情况,如出现气胸 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
04
CVC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保持清洁
每天清洁穿刺部位周围皮肤, 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导管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 弯曲、打折或脱落。
防止导管堵塞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 止血液或其他物质堵塞导管。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管受到 牵拉或移位。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避免将导管接触腐蚀性物质,如化学试剂、 消毒剂等。
定期更换导管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导管,避免长期使用 导致并发症。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X光检查
定期进行X光检查,确保导管位置 正确,无移位或脱落。
维护与保养
根据制造商的推荐,对导管进行维 护与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03
CVC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04
导管相关感染
由于导管插入后,外界细菌可 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引发感染
。
导管堵塞
由于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导致 导管堵塞,影响输液效果。
导管脱落
由于固定不牢固或患者活动过 度,导致导管脱落。
气胸
在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胸膜 ,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发
气胸。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消毒
在插管前,应对穿刺部 位进行严格消毒,减少
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导管
定期更换导管,避免长 期使用导致堵塞或感染
。
牢固固定
对导管进行牢固固定, 防止患者活动时导致导
管脱落。
严密观察
在插管后,应严密观察 患者情况,如出现气胸 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
04
CVC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保持清洁
每天清洁穿刺部位周围皮肤, 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导管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 弯曲、打折或脱落。
防止导管堵塞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 止血液或其他物质堵塞导管。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管受到 牵拉或移位。
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按试穿的方位将穿刺针迅速通过皮肤,再穿 刺锁骨下静脉,抽吸见静脉血后固定穿刺针,取 下注射器,经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 退出扩张管,沿导引钢丝送入静脉留置导管,插 入长度15cm左右,退出导引钢丝,接上输液导管。
(5) 将小纱布垫于进针点处,其上以无菌纱布 覆盖,胶布固定。或用一次性贴膜覆盖,固定。 如系小儿,可在穿刺点处穿一缝线,将导管结扎 固定,以便长期保留。
编辑版ppt
10
注意事项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 肝素盐水3ml (125U/ml)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 冲注导管后封管。
6、 留置导管末端接肝素锁,因肝素锁可防止导 管内血液凝固,使细菌介入的可能性减少。
7、每日在接上头皮针时,注意回抽血液,以确定 导管是否通畅,若未见回血,应判断是否脱管或 是管内回血凝固。
编辑版ppt
8
方法及内容
二.经锁骨下穿刺术
(1)体位及准备同上。
(2)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 内1/3之间) 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 侧。
(3)局部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之穿刺点 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 45°,与皮肤呈10°-30°角。进针时针尖先抵 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 负压进针,深度一般为4-5cm。若通畅抽出暗红 色静脉血,则移去注射器,导入导引钢丝。按上 述锁骨上穿刺法插入深静脉留置导管。
(2)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
(3)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于事先标记的 进针点作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 节,进针角度约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 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 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
编辑版ppt
7
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8、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 乙醇棉球消毒。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版ppt1适应症
全胃肠外营养疗法 中心静脉压测定 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
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
编辑版ppt
2
用品及准备
深静脉置管包(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 针,导引钢丝,扩张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 (肝素15-20mg 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
编辑版ppt
9
注意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 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 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 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 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 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 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1%甲紫。 2%利多卡因注射液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1)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显 露胸锁乳突肌的外形,用1%甲紫划出该肌锁骨头 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之夹角,该角平分线之 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
(5) 将小纱布垫于进针点处,其上以无菌纱布 覆盖,胶布固定。或用一次性贴膜覆盖,固定。 如系小儿,可在穿刺点处穿一缝线,将导管结扎 固定,以便长期保留。
编辑版ppt
10
注意事项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 肝素盐水3ml (125U/ml)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 冲注导管后封管。
6、 留置导管末端接肝素锁,因肝素锁可防止导 管内血液凝固,使细菌介入的可能性减少。
7、每日在接上头皮针时,注意回抽血液,以确定 导管是否通畅,若未见回血,应判断是否脱管或 是管内回血凝固。
编辑版ppt
8
方法及内容
二.经锁骨下穿刺术
(1)体位及准备同上。
(2)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 内1/3之间) 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 侧。
(3)局部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之穿刺点 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 45°,与皮肤呈10°-30°角。进针时针尖先抵 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 负压进针,深度一般为4-5cm。若通畅抽出暗红 色静脉血,则移去注射器,导入导引钢丝。按上 述锁骨上穿刺法插入深静脉留置导管。
(2)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
(3)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于事先标记的 进针点作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 节,进针角度约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 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 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
编辑版ppt
7
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8、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 乙醇棉球消毒。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版ppt1适应症
全胃肠外营养疗法 中心静脉压测定 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
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
编辑版ppt
2
用品及准备
深静脉置管包(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 针,导引钢丝,扩张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 (肝素15-20mg 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
编辑版ppt
9
注意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 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 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 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 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 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 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1%甲紫。 2%利多卡因注射液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1)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显 露胸锁乳突肌的外形,用1%甲紫划出该肌锁骨头 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之夹角,该角平分线之 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