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004[分析化学]
b2)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_第三章-定性分析-2-3-4

5. 铋的鉴定 取前述甘油碱溶液(保持原来的碱性)滴加在新配制的 Na2SnO2 溶 液 中 、 生 成 黑 色 的 金 属 铋 , 示 有 Bi3+: 2Bi3++3SnO22-+6OH-=2Bi↓+2SnO32-+3H2O (五)锡组的分析
1. 锡组的沉淀 在用Na2S或碱性TAA溶出的本小组硫代酸盐溶液中,逐 滴加入3mol/LHCl至呈酸性为止,这时硫代酸盐被分解析 出相应的硫化物: HgS22-+2H+=HgS↓+H2S↑ 2AsS33-+6H+=As2S3↓+ 3H2S↑ 3SbS33-+6H+=Sb2S3↓+3H2S↑ SnS32-+2H+=SnS2↓+ H2S↑
(四)铜组的分析 1. 铜组硫化物的溶解 在分出锡组后的沉淀中可能含有PbS、Bi2S3、CuS和 CdS。沉淀用NH4Cl洗涤干净后,加6mol/LHNO3加热溶解: 3PbS+2NO3-+8H+=3Pb2++3S↓+2NO↑+4H2O Bi2S3+2NO3-+8H+=Bi3++3S↓+2NO↑+4H2O CuS与CdS的溶解反应与PbS的溶解反应相似。 2. 镉的分离和鉴定 在前述硝酸溶液中加入甘油溶液(1:1),然后再加过量的 浓NaOH,这时只有Cd(OH)2能够沉淀,其他三种离子因与甘 油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而不被沉出。将Cd(OH)2沉淀以稀的甘 油—碱溶液洗净,溶于3mol/L HCl中,用水稀释,至酸度约 为0.3mol/L,加硫代乙酰胺,如有黄色CdS沉淀析出,示有Cd2+。
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大连工业大学模拟考试《分析化学》试卷B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20题)1.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 -1 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 (A )SCE (饱和甘汞电极) (B )中性载体膜电极 (C )pH 玻璃电极(D )铂电极2.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g 电极 (B )Ag/AgCl 电极(C )饱和甘汞电极(D )AgCl 电极3.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 )H +穿过了玻璃膜(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 (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4. 有色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 )比色皿的厚度 (B )有色物质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D )上面ABC 三点都无关5.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M B ,经过相同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则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A )εA >εB(B )εA <εB(C )εA =εB(D )εA <1/2εB6.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不会影响两个待分离物质的分离度: (A )增加柱长(B )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较慢的进样(D )改变载气的性质7.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D )砝码读错8. 已知某溶液pH 为0.076,则H +活度+αH 等于:(A )0.8 mol ⋅L -1(B )0.84 mol ⋅L -1 (C )0. 839 mol ⋅L -1 (D )0.8394 mol ⋅L -19. 以下对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载气的流速10. 今有0.400 mol ⋅L -1 HCl 溶液1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 HCl : (A )200.0 mL (B )400.0 mL (C )100.0 mL (D )300.0 mL11. 下列酸溶液中,[H +]最大者为: (A )0.05 mol ⋅L -1 H 2SO 4(B )0.1 mol ⋅L -1 HAc (C )0.1 mol ⋅L -1 HCl(D )0.05 mol ⋅L -1 H 3PO 41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
基于电阻抗成像分析血流速度和血乳酸浓度电学特性响应

530分析化学第52卷Detection of o-Phthalaldehyde by Two-dimensionalPhotonic Crystal Hydrogel SensorXIN Jian-Wei1,2,WANG Yi-Fei3,MENG Zi-Hui*1,ZHANG Yu-Qi*4,LIU Peng-Fei5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2488,China) 2(School of Medicine,Yan′an University,Yan′an716000,China)3(Mingde Colleg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2488,China) 4(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Yan′an University,Yan′an716000,China)5(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Yan′an716000,China)Abstract o-Phthalaldehyde(OPA)is a new type of chemical disinfectant widely used in medical institutions.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detection platforms or methods for OP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work,in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2DPC)hydrogel,a responsive2DPC hydrogel was prepared by functionalizing the hydrogel with ethylenediamine(EDA)and embedding amino groups.The amino group on the polymer chain of2DPC hydrogel reacted with OPA,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OPA concentration,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the hydrogel also increased,resulting in the volume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hydrogel,e.g.,shrinkage phenomenon.In the meantime,the spacing of2DPC microspheres gradually decreased,while the diameter of Debye diffraction ring gradually increa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particle size spacing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logarithm of concentration of OPA in the range of101‒106nmol/L,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0.21nmol/L(3σ/k).Therefore,the amino functionalized photonic crystal hydrogel sensor could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OPA.The method was simple with low cost,ease to operate and use.Then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is hydrogel sensor for real sample was verified in the diluted clinical disinfectant.The recoveries of OPA in the diluted disinfectant were100%‒103%,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1.8%‒5.5%.The results proved that2DPC hydrogel sensor could be used for detection of OPA in disinfectant used for clinical endoscopes and other instruments.Keywords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Hydrogel;Sensors;o-Phthalaldehyde;Disinfectant(Received2023-09-29;accepted2024-03-06)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1804009).第52卷分析化学(FENXI HUAXUE)研究报告第4期2024年4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531~540DOI:10.19756/j.issn.0253-3820.231173基于电阻抗成像分析血流速度和血乳酸浓度电学特性响应王芸倩1孙博*1,2赵桐1张安1姚佳烽31(西安理工大学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710048)2(千叶大学工学部机械工学科,千叶263-0022,日本)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摘要运动训练过程中肌肉产生的乳酸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在此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肌肉组织产生的乳酸增加,肌肉组织细胞间质乳酸浓度随之升高,引发肌肉疲劳。
南师期末分析化学试卷4(含答案)

南师期末分析化学试卷4(含答案)复核总分复核人200年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四)总分合分人得分题号题分得分一20二10三20四50评卷人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今欲用H3PO4与NaOH来配制pH=7.20的缓冲溶液,则H3PO4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n(H3PO4):n(NaOH)应当是()(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A.1:1B.1:2C.2:1D.2:32.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50%时的电位是()[已知此条件时EФ’(Ce4+/Ce3+)=1.44V,EФ’(Fe3+/Fe2+)=0.68V]A.0.68VB.1.44VC.1.06VD.0.86V3.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剂是()A.NaClB.NaBrC.NH4SCND.Na2S4.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是(){pKb(CH2)6N4=8.85}A.4~6B.6~8C.8~10D.9~115.NH3的Kb=1.8某10-5,ph-COOH的Ka=6.2某10-5,H2CO3的Ka1=4.2某10-7,Ka2=5.6某10-11,H2C2O4的Ka1=5.9某10-2,Ka2=6.4某10-5,有关物质碱性强度从大到小应为()A.ph-COO->NH3>HC2O4->CO32-B.CO32->NH3>ph-COO->HC2O4-C.CO32->NH3>HC2O4->ph-COO-D.NH3>CO32->ph-COO->HC2O4-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试卷第1页(共11页)6.以HCl滴定一碱溶液,先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体积为V1,加入甲基橙后继续滴定,至变橙色时体积为V2,结果是V1=V2≠0,所以碱液的组成物质为()A.NaOH+Na2CO3B.纯Na2CO3C.NaHCO3+Na2CO3D.纯NaHCO37.使得分析结果产生偏低的是()A.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时,酸式滴定管未用HCl荡洗B.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KHP部分吸湿C.测定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去部分结晶水D.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形瓶8.0.05mol/LSnCl2溶液10mL与0.10mol/LFeCl320mL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已知此条件时EФ’(Sn4+/Sn2+)=0.14V,EФ’(Fe3+/Fe2+)=0.68V]A.0.14VB.0.32VC.0.50VD.0.68V9.以0.4000mol/LNaOH滴定0.4000mol/L柠檬酸(H3A)可以准确滴定到终点(Ka1=7.4某10-4,Ka2=1.7某10-5,Ka3=4.0某10-7)产物是()A.H2A-B.HA2-C.A3-D.HA2-及H2A-10.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A.0.09VB.0.18VC.0.27VD.0.36V11.0.1mol/LNaOH滴定0.1mol/LHCOOH(Ka=1.8某10-4)的滴定曲线同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Ka=1.8某10-5)的滴定曲线相比,滴定曲线的不同处是()A.在计量点以前的曲线部分pH值更大B.在计量点以前的曲线部分pH 值更小C.在计量点以后的曲线部分pH值更大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试卷第2页(共11页)D.在计量点以后的曲线部分pH值更小12.用EDTA直接滴定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B与C的混合颜色13.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A.混晶B.吸留C.包藏D.后沉淀14.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A.稀H2SO4B.HClC.NH4FD.邻二氮菲15.醋酸的pKa=4.74,则其有效数字位数为()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16.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17.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18.EDTA滴定Al3+、Zn2+、Pb2+混合液中的Al3+应采用()A.直接滴定法B.返滴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法19.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50%时的电位是()已知EФ’(Ce4+/Ce3+)=1.44VEФ’(Fe3+/Fe2+)=0.68VA.0.68VB.1.44VC.1.06VD.0.68V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试卷第3页(共11页)20.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质量分数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高温(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A.M(Ca)M(Ca)B.M(CaC2O4)M(CaCO3)M(CaC2O4)M(Ca)D.M(Ca)M(CaO)评卷人复查人C.得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实验中使用50ml滴定管,其读数误差为±0.01mL,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0.1%,则滴定剂体积应该控制在______mL,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来达到此要求.22.下列物质中NH4Cl(pKb(NH3)=4.74),苯酚(pKa=9.26),Na2CO3(H2CO3pKa1=6.38,pKa2=10.25),HCOOH(pKa=3.74),其中能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其中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23.某一弱酸HB的Ka=1.0某10-4,当[H+]=1.0某10-5mol/L时,分布系数δHB=δB-=,若分布系数δHB=δB-时,则此时溶液的pH=.2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不加入硝基苯,分析结果会偏_______.若测定Br-,不加入硝基苯,对结果_______.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5.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若CM=CN),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试卷第4页(共11页)得分26.假定Mg2+和EDTA的浓度为2某10-2mol/L,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已知lgKMgY=8.7,pH=6时lgαY(H)=4.65.得分27.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随机误差对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得分28.如何衡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取决于什么?得分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试卷第5页(共11页)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9.已知某试样中可能含有Na3PO4或NaH2PO4或Na2HPO4,或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同时还有惰性杂质。
分析化学试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2001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前期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使用专业:药学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即是一门独立的化学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分析化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记录,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逐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重量分析实验、滴定分析实验、电化学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还包括自拟和自选实验。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操作步骤四、实验结果五、结果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永停滴定仪、电子天平等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1 分析天平与称量1.了解分析天平的结构,熟悉砝码的组合;2.学会正确使用天平;3.掌握直接称量和递减称量法。
分析化学第四版_习题参考解答_王志银

6、为沉淀第二组阳离子,调节酸度时:(1)以 HNO3 代替 HCl;(2)以 H2SO4
代替 HCl;(3)以 HAc 代替 HCl,将各发生什么问题?
【答】(1)以 HNO3 代替 HCl:因为 HNO3 具有强的氧化性,它会将组试剂 H2S 氧化成硫, 从而导致本组沉淀不完全或根本不产生沉淀; (2)以 H2SO4 代替 HCl:将引入 SO42-,导致 Ba2+﹑Sr2+﹑Ca2+及 Pb2+离子生成硫酸盐沉淀, 将妨碍这些离子的分组和进一步分析; (3)以 HAc 代替 HCl:由于 HAc 是弱酸,不能调至所需要的酸度,进而导致易水解离子 发生水解而影响分组和分析。
什么离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在,什么离子存在与否不能确定。
【解】(1)在 NH4Cl 存在下加过量氨水,无沉淀:因此,Al3+(大量)、Cr3+、Fe3+不存在; (2)在 NH3-NH4Cl 存在下加(NH4)2S,得淡黄色沉淀:则生成深色硫化物沉淀的 Fe3+、Fe2+、 Co2+、Ni2+不存在; (3)加 NaOH 搅拌,得到淡棕色沉淀;再加过量 NaOH,有一部分沉淀溶解,不溶的部 分在放置过程中颜色变深:则 Mn2+和 Zn2+可能存在。
Ag2S,MnS;
【答】(1)As2S3,HgS:采用 12%(NH4)2CO3 溶液,此时 As2S3 溶解生成(AsS33-+AsO33-),
3
而 HgS 不溶。 (2)CuS,HgS:采用稀 HNO3,此时 CuS 溶解生成 Cu(NO3)2,而 HgS 不溶。 (3)Sb2S3,As2S3:采用 8mol/LHCl,此时 Sb2S3 溶解生成 SbCl63-而 As2S3 不溶。 (4)PbSO4,BaSO4:采用饱和 NH4Ac,此时 PbSO4 溶解生成 Pb(Ac)3-,而 BaSO4 不溶。 (5)Cd(OH)2,Bi(OH)3:采用氨水,此时 Cd(OH)2 溶解生成 Ag(NH3)2+而 Bi(OH)3 不溶。 (6)Pb(OH)2,Cu(OH)2:采用氨水,此时 Cu(OH)2 溶解生成 Cu(NH3)42+而 Pb(OH)2 不溶。 (7)SnS2,PbS:采用 Na2S,此时 SnS2 溶解生成 SnS32-而 PbS 不溶。 (8)SnS,SnS2:采用 Na2S,此时 SnS2 溶解生成 SnS32-而 SnS 不溶。 (9)ZnS,CuS:采用稀 HCl,此时 ZnS 溶解生成 ZnCl2 而 CuS 不溶。 (10)Ag2S,MnS:采用稀 HCl,此时 MnS 溶解生成 MnCl2 而 Ag2S 不溶。
高等教育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 习题4-14.1 下列各种弱酸的p K a 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们的共轭碱的pK b ; (1)HCN(9.21);(2)HCOOH(3.74);(3)苯酚(9.95);(4)苯甲酸(4.21)。
解: (1) HCN p K b =14-9.25=4.79 (2) HCOOH p K b =14-3.74=10.26 (3) 苯酚 pK b =14-9.95=4.05 (4) 苯甲酸 pK b =14-4.21=9.794.2. 已知H 3PO 4的p K a =2.12,p K a =7.20,p K a =12.36。
求其共轭碱PO 43-的pK b1,HPO 42-的pK b2.和H 2PO 4- 的p K b3。
解: PO 43- pK b =14-12.36=1.64 HPO 42- pK b =2.14-7.20=6.80H 2PO 4- pK b =14-2.12=11.884.3 已知琥珀酸(CH 2COOH)2(以H 2A 表示)的p K al =4.19,p K b1=5.57。
试计算在pH4.88和5.0时H 2A 、HA -和A 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0。
若该酸的总浓度为0.01mol ·L -1,求pH =4.88时的三种形式的平衡浓度。
解: pH=4.88 〔H +〕=1.32×10-δ2 = [H2C2O4] / c = [H+]2 /{ [H+]2 + [H+]K a1 + K a1K a2 } δ1 = [H+]K a1 / { [H+]2 + [H+]K a1 + K a1K a2 }δ0 = K a1K a2 / { [H+]2 + [H+]K a1 + K a1K a2 }5655252521046.61069.21032.11046.6)1032.1()1032.1()(------2⨯⨯⨯+⨯⨯⨯+⨯⨯=A H δ=0.1455655255511046.61069.21032.11046.6)1032.1(1046.61032.1)(--------⨯⨯⨯+⨯⨯⨯+⨯⨯⨯⨯=HA δ=0.710 56552565201046.61069.21032.11046.6)1032.1(1096.21046.6)(--------⨯⨯⨯+⨯⨯⨯+⨯⨯⨯⨯=Aδ=0.145 pH=55655252521046.61069.2100.11046.6)100.1()100.1()(------2⨯⨯⨯+⨯⨯⨯+⨯⨯=A H δ=0.1095655255511046.61069.2100.11046.6)100.1(1046.6100.1)(--------⨯⨯⨯+⨯⨯⨯+⨯⨯⨯⨯=HA δ56552565201046.61069.2100.11046.6)100.1(1096.21046.6)(--------⨯⨯⨯+⨯⨯⨯+⨯⨯⨯⨯=Aδ=0.189pH=4.88 c (H 2A)=0.01mol·L -1 c (H 2A)=0.145×0.01=1.45×10-3mol·Lc (HA -)=0.710×0.01=7.10×10-3mol·L c (A 2-)=0.145×0.01=1.45×10-3mol·L -14.4 分别计算H 2CO 3(p K a1=6.38,pK a2=10.25)在pH=7.10,8.32及9.50时,H 2CO 3,HCO 3-和CO 32-的分布系数δ2` δ1和δ0。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第二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质量保证1.有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1.31%,发给学生A ,其报告为1.28%,1.26%和1.29%;另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8.67%,发给学生B ,其报告为8.48%,8.55%和8.53%。
请按2.一个测定有机物含Br 量的方法,有一个恒定误差为-0.20mg Br 。
如果被分析的物质大约含10%的Br ,试计算所取试样为(1)10mg ;(2)50mg ;(3)100mg 时测定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为多少? 试样重 (mg ) 10 50 100 相对误差(%) -20 -4 -2 绝对误差 (%Br )-0.02-0.02-0.023.分析天平每次读数的可疑值是±0.1mg ,样品质量的可疑值不大于0.1%时,应改称多少样品?滴定管读数的可疑值是0.01mL ,测定时所用溶液体积的可疑值不大于0.1%时,应不少于多少体积的溶液?解:(1) 0.1mg 20.1% x 0.2g x±⨯≥∴≥(2) 0.01mL 20.1% x 20mL x±⨯≥∴≥4.希望称取20mg 样品的可疑值在0.1%以内,那么微量天平每一次读数可允许的最大可疑值是多少?2x0.1%20mg x 0.01mg≥∴≤±解:5.某资料记载地球的极直径为7900.0km ,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测量准确度是多少?如测量的误差为10km ,此数值应如何表示。
解:(1) 准确度为 ±0.1 km(2) 表示为 7.90×103 km6.用基准Na 2CO 3标定0.1mol/L HCl 溶液,欲消耗HCl 溶液25mL 左右,应称取多少克 Na 2CO 3。
从称量误差考虑能否达到相对误差小于0.1%的要求?若改用硼砂(Na 2B 4O 7·10H 2O)为基准物,应称多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是多少?解:若每次消耗HCl 溶液为25ml ,则:F(Na 2CO 3) = 106.0, 25×10-3×0.1×106/2 = 0.13 (g)称量误差: ±0.1mg×2 / 0.13(g)×100% = 0.15% > 0.1%F(Na 2B 4O 7·10H 2O) = 381.425×10-3×0.1×381.4/2 = 0.48(g)称量误差: ±0.1×2(mg)/0.48(g)×100% = 0.042% < 0.1%7.托盘天平读数误差为±0.1g ,分析样品应称至多少,才能保证可疑值不大于1%? 解: 0.1g1% x 10g x±≥≥ 8.测定固体氯化物中氯的百分含量,结果为59.83,60.04;60.45;59.88;60.33;60.24;60.28;59.77。
大学分析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绪论
章 第1章
章节名称 绪论
学时 章 1 第7章
章节名称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时 6
第2章
定性分析
0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2
第3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 的处理
3
第9章
重量分析法
4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4
第5章 酸碱滴定法
8
第11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 法
0
第20621/章3/26 络合滴定法
6 第12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30
大家好
1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教材:分析化学(上册) 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
主讲: 任健敏 电话:13553605192
欢迎你
2021/3/26
2
教学要求与安排
《分析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是后续课程 学习的基础,也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门课程学时为36,内容安排如下:
(2)有机分析(organic) 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
5
三. 按方法原理分类
⑴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 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又称经典分析法。
⑵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 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 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 分析法。
5
化
重量分析
学
分
析
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 络合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分
析
1.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2. 以教材为主线,课堂讲课内容为重点,阅读相关 的资料和文献,扩大知识面。
3.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验基础技能 训练。
2021/3/26
化学学科代码及名称
化学学科代码及名称B01 无机化学B0101 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B010101合成技术B010102合成化学B010103特殊聚集态制备B0102 丰产元素化学B010201稀土化学B010202钨化学B010203钼化学B010204 锡化学B010205锑化学B010206钛化学B010207钒化学B010208稀有碱金属化学B010209稀散元素化学B0103 配位化学B010301固体配位化学B010302溶液配位化学B010303金属有机化学B010304原子簇化学B010305功能配合物化学B0104 生物无机化学B010401金属酶化学及其化学模拟B010402金属蛋白化学及其化学模拟B010403生物体内微量元素的状态及功能、受体底物相互作用B010404金属离子与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理B010405金属离子与核酸化学B0105 固体无机化学B010501缺陷化学B010502固体反应B010503固体表面化学B010504无机固体材料化学B0106 分离化学B010601萃取化学B010602无机色层B010603无机膜分离B0107 物理无机化学B010701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B010702理论无机化学B010703无机反应机制及反应动力学B010704熔盐化学及相平衡B0108 同位素化学B010801同位素分离B010802同位素分析B010803同位素应用B0109 放射化学B010901核燃料化学B010902超铀元素化学B010903裂片元素化学B010904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B010905放射分析化学B010906放射性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B0110 核化学B011001低能核化学B011002高能核化学B011003裂变化学B011004重离子核化学B011005核天体化学B02 有机化学B0201 有机合成B020101有机合成反应B020102新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B020103高选择性有机合成试剂B020104不对称合成B0202 金属有机及元素有机化学B020201有机磷化学B020202有机硅化学B020203有机硼化学B020204有机氟化学B020205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B0203 天然有机化学B020301甾体及萜类化学B020302糖类黄酮类化学B020303中草药有效成份B020304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的研究B0204 物理有机化学B020401活泼中间体化学B020402化学动态学B020403有机光化学B020404立体化学B020405有机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B020406具有光、电、磁特性的化合物研究B020407计算有机化学B0205 药物化学B020501新药物分子设计和合成B020502药物构效关系B0206生物有机化学B020601多肽化学B020602核酸化学B020603仿生及模拟酶B020604天然酶的化学修饰及应用B020605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B0207有机分析B020701新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的结构研究B020702有机分析、分离新方法新技术研究B020703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学B0208应用有机化学B020801除草剂B020802植物生长促进剂B020803害虫引诱剂、昆虫信息素B020804咼效、低毒、低抗性农药B020805食品化学B020806香料化学B020807染料化学B03物理化学B0301结构化学B030101体相静态结构B030102表面结构B030103溶液结构B030104动态结构B030105谱学B030106结构化学方法和理论B0302量子化学B030201基础量子化学B030202应用量子化学B0303催化B030301多相催化B030302均相催化B030303人工酶催化B030304光催化B0304化学动力学B030401宏观反应动力学B030402分子动态学B030403反应途径和过渡态B030404快速反应动力学B030405结晶过程动力学B0305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01表面活性剂B030502分散体系B030503流变性能B030504界面吸附现象B030505超细粉和颗粒B0306电化学B030601电极过程及其动力学B030602腐蚀电化学B030603熔盐电化学B030604光电化学B030605半导体电化学B030606生物电化学B030607表面电化学B030608电化学技术B030609电催化B0307 光化学B030701激光闪光光解B030702激发态化学B030703电子转移光化学、光敏化B030704光合作用B030705大气光化学B0308 热化学B030801热力学参数B030802相平衡B030803电解质溶液化学B030804非电解质溶液化学B030805生物热化学B030806量热学B0309 高能化学B030901辐射化学B030902等离子体化学B030903激光化学B0310 计算化学B031001化学信息的运筹B031002计算模拟B031003计算控制B031004计算方法的最优化B04 高分子化学B0401 高分子合成B040101催化剂、聚合反应及聚合方法B040102高分子设计和合成B040103新单体及单体的新合成方法B040104聚合反应动力学B040105高分子光化学、辐射化学、等离子体化学B040106微生物参与的聚合反应、酶催化聚合反应B0402 高分子反应B040201高分子老化、降解、交联B040202高分子接枝、嵌段改性B040203高分子功能化改性B040204粒子注入、辐射、激光等方法对高分子的改性B0403 功能高分子B040301吸附、分离、离子交换、螯合功能的高分子B040302用于有机合成、医疗、分析等领域的高分子试剂B040303医用高分子、高分子药物B040304液晶态高分子B040305有机固体电子材料、磁性高分子B040306储能、换能、敏感材料及高分子催化剂B040307高分子功能膜B040308微电子材料、分子组装材料及器件B0404 天然高分子B0405 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化学B040501高分子溶液性质和溶液热力学B040502高分子链结构B040503高分子流变学B040504高聚物聚集态结构B040505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B040506高聚物测试及表征方法B040507高分子材料的传质理论、强度理论、破坏机理B040508高分子多相体系B0406 高分子理论化学B040601高分子聚合、交联、聚集态统计理论B040602数学、计算机方法在高分子凝聚态、分子动态学方面的应用B0407 聚合物工程及材料B040701聚合工程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反应控制B040702聚合物成型理论及成型方法B040703塑料、纤维、橡胶及成型研究B040704涂料、粘合剂及高分子助剂B040705可生物降解薄膜B040706高分子润滑材料B040707其它领域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B040708高分子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B05 分析化学B0501 色谱分析B050101气相色谱B050102液相色谱B050103薄层色谱B050104离子色谱B050105超临界液体色谱B050106毛细管电泳B0502 电化学分析B050201伏安法B050202极谱法B050203化学修饰电极B050204库伦分析B050205光谱电化学分析B050206电化学传感器B0503 光谱分析B050301原子发射光谱(包括ICP)B050302原子吸收光谱B050303原子荧光光谱B050304 X射线荧光光谱B050305分子发射光谱(包括荧光光谱、磷光光谱和化学发光)B050306紫外和可见光谱B050307光声光谱B050308红外光谱B050309拉曼光谱B0504波谱分析B050401顺磁B050402核磁B0505质谱分析B050501有机质谱B050502无机质谱B0506化学分析B050601萃取剂、显色剂、特殊功能试剂B050602色谱柱固定相、分离膜B0507热分析B0508放射分析B050801活化分析B050802质子荧光B0509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B0510联用技术B0511米样、分离和富集方法B0512化学计量学B051201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B051202分析讯号与数据解析B0513表面、微区、形态分析B051301表面分析B051302微区分析B051303形态分析B06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B0601 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据B060101状态方程与溶液理论B060102相平衡B060103热化学B060104化学平衡B060105热力学理论模型和分子系统的计算机模拟B060106热力学数据和数据库B0602 传递过程B060201化工流体力学和传递性质B060202传热过程及设备B060203传质过程B060204流变学B060205颗粒学及浆料化学B0603 分离过程及设备B060301 蒸馏B060302蒸发与结晶B060303 干燥B060304 吸收B060305 萃取B060306吸附与离子交换B060307机械分离过程B060308膜分离B060309其它分离技术B0604 化学反应工程B060401化学(催化)反应动力学B060402反应器原理及传递特性B060403反应器的模型化和优化B060404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B060405固定床反应工程B060406聚合反应工程B060407电化学反应工程B060408生化反应工程B060409催化剂工程B0605 化工系统工程B060501化学过程的控制与模拟B060502化工系统的优化B060503化工过程动态学B0606 无机化工B060601常规无机化工B060602工业电化学(电解、电镀、化学腐蚀与防腐)B060603精细无机(无机颜料、吸附剂及表面活性剂等)B060604核化工与放射化工B0607 有机化工B060701工业有机化工B060702精细有机化工(染料、涂料、感光剂、粘合剂与日用化工等)B0608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B060801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B060802发酵物的提取和纯化B060803生化过程的化工模拟及人工器官B060804酶化工B060805天然产物和农副产品的化学改性及深度加工B060806生物医药工程B0609 能源化工B060901煤化工B060902石油化工B060903燃料电池B060904其它能源化工B0610 化工冶金B061001矿产资源的利用研究B061002化学选矿与浸出B061003湿法冶金物理化学B061004等离子体冶金B061005化学涂层B0611 环境化工B061101环境治理中的物理化学原理B061102三废治理技术中的化工基础B061103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B061104可持续发展环境化工的新概念B07 环境化学B0701 环境分析化学B070101环境中微量生命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B070102环境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分析技术B0702 环境污染化学B070201大气污染化学B070202水污染化学B070203 土壤污染化学B070204固体废弃物及放射性核素污染化学B0703 污染控制化学B070301化学控制、防治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基础性研究B070302无害化工艺(原料、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B0704 污染生态化学B0705 理论环境化学B0706 全球性环境化学问题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 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绝对误差。
2、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过失)误差。
(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偶然误差。
(2)以含量为95%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属于系统误差。
(3)用分析天平称量时,不小心将样品洒落在天平称量盘上,属于过失误差。
3、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4、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5、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其所用的酸性介质通常为稀H2SO4;使用的指示剂为自身指示剂。
6、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7.8, 其p K a = 6.8 ;在pH = 6 时,络合指示剂与Zn2+的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 = 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8.9 。
7、HPO42- 是PO43-的共轭酸,是H2PO4-的共轭碱。
8、二元弱酸(H2CO3)的质子平衡式是[H+]=[HCO3-]+2[CO32-]+[OH-]。
9、精密度高低用偏差衡量,它表示几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10、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测不准,属于偶然误差。
11、滴定度T Fe/KMnO4 =0.001234g mL-1,其表示的含义是每毫升KMnO4标准溶液恰好能与0.001234 gFe反应。
12、以滴定方式划分,滴定分析法包括: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和置换滴定法。
13、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4、碘量法的终点常用淀粉指示剂来确定。
1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类型有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和专属指示剂三种。
16、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
17、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诱导反应。
(2)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变快属于自催化反应。
18、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0) 介质中,以铬酸钾(K2CrO4)作指示剂,用AgNO3 为标准溶液滴定,可用于测定Cl-的测定。
19、一元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是cK a≥10-8。
20、配合物的稳定性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示,其值越大表示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同时说明反应进行程度越完全。
二、单项选择题1、可用于测定水的硬度的方法有( C )。
A. 碘量法B. K2Cr2O7法C. EDTA法D. 沉淀滴定法2、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B )。
A. 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C.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D. 算术平均值与其真值之差3、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D )。
A. 0.09VB. 0.18VC. 0.27VD. 0.35V4、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B.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D.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5、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测定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 pH=6.5-10.5B. 以K 2CrO 4为指示剂C. 滴定酸度为0.1-1mol L -1HNO 3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6、将酚酞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D )。
A. 中性B. 碱性C. 酸性D. 不一定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D )。
A. 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 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 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8、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的是( D )。
A. 对照实验B. 空白实验C. 仪器校正D. 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9、莫尔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 的溶解度太小B .AgI 的吸附能力太强C .AgI 的沉淀速率太慢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10、下列定量分析结果运算式的计算结果应以( C )有效数字表示。
A. 两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11、按质子理论,Na 2HPO 4是( D )。
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12、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D )。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B. 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13、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D )。
A. 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2×0.148022.45×197.81000B. 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D. 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14、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 )。
A. 1:1B. 1:5C. 1:6D. 1:415、电荷平衡等恒式是( B )。
A. PBEB. CBEC. MBED. EDTA16、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随机误差是有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B. 随机误差出现大小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D.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17、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C )。
A. [H + ][OH - ] 的乘积增大B. [H + ][OH - ] 的乘积减小C. [H + ][OH-] 的乘积不变D. 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增加18、配制碘标准溶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其作用时( A )。
A. 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B. 增加碘的氧化性C. 增加碘的还原性D. 消除碘中的氧化性杂质19、用佛尔哈德法测定的条件是( D )。
A. 碱性B. 不要求C. 中性D. 酸性20、下列关于EDTA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EDTA在水溶液中有六种型体存在B、EDTA与金属离子均按1:1配位形成螯合物C、EDTA与Fe3+形成无色螯合物D、EDTA分子中含有6个配位原子三、简答题1、选择酸碱指示剂的原则是什么?答: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2、酸碱指示剂为什么能变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什么?答: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它的酸式和共轭碱式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
当溶液的pH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由酸式转变为碱式,或得到质子由碱式转化为酸式。
由于其酸碱式结构不同,因而颜色发生变化。
pH=pKa±1是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3、在各种滴定法中,滴定曲线的绘制往往以滴定分数(或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为横坐标,那么纵坐标分别是什么?(1)酸碱滴定;(2)络合滴定;(3)氧化还原滴定。
答:(1)pH值(2) pM值(3)电极电位(E)4、是否存在NaOH和NaHCO3的混合碱?为什么?在混合碱的测定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为无色,为什么?答:不存在。
因为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水。
因为混合碱的成分只有NaHCO3,所以加入酚酞指示剂后为无色。
5、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答: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指几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6、用HCl溶液滴定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有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判断下述情况时溶液的组成:(1)V2 > V1 > 0;(2)V1 > V2 > 0;(3)V1 = 0, V2 > 0;(4)V1 = V2答:(1)Na2CO3+ NaHCO3(2)NaOH + Na2CO3(3)NaHCO3(4)Na2CO37、在配位滴定中,若ΔpM=±0.2, 要求E t≤0.1%, 实现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是什么?实现M金属离子和N金属离子分别滴定的判别式是什么?答:c M,sp·K'MY≥106 或 lg c M,sp·K'MY≥6.0lg c M,sp⋅K MY-lg c N,sp ⋅K NY≥ 58、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并且盐酸易挥发,故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溶液。
9、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哪几种类型?答: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淀粉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10、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滴定方式包括哪几种方式?答:(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直接滴定、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四、计算题1、有Na2CO3溶液(0.1 moL⋅L-1)20 mL两份,用HCl溶液(0.2 moL⋅L-1)滴定,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变色时所用盐酸的体积是否相同?解:Na2CO3→ H2CO3(甲基橙)Na2CO3 → NaHCO3(酚酞)用甲基橙作指示剂:0.1⨯20=0.2⨯V HCl⨯1/2 V HCl=20mL用酚酞作指示剂: 0.1⨯20=0.2⨯V HCl V HCl=10mL所以,变色时所用盐酸的体积不相同。
2、计算在pH为10.00时的αPb(OH)。
已知Pb2+-OH-络合物的β1~β3分别为105.2、1010.3 、1013.3。
解:pH=10.00时[OH-]=10-4 mol⋅L-1αPb(OH)=1 +β1[OH-]+ β2[OH-]2+ β3[OH-]3=1+105.2⨯ 10-4 +1010.3⨯ 10-4⨯2 + 1013.3⨯ 10-4⨯3=102.43、用0.01000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钙和镁的含量。
取100.0mL水样,以铬黑T为指示剂,在pH=10时,消耗EDTA30.30mL;另取一份100.0mL的水样,加KOH 调至强碱性,使Mg(OH)2沉淀,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 滴 定,消耗20.2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