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二十 中国地名传奇(自读)课件 (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课件30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课件30长春版
有时 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全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持,执
荣耀 (xié ,一起)
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探求
古时 品德高尚的人
或许
心理活动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七、背诵、默写
• 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 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 分别是指什么内容? 明确: 前一个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 “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 “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后一个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 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六、结构与表达方式
记 叙
描 写 抒 情
一、交代修楼背景,说明作记缘由
描绘岳阳楼大观,转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
景 “异”
阴暗景色 ……...悲 明媚春光………喜
情“同”
以已悲 以物喜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议 论 三、 探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忧民忧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 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 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 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 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 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 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 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0张PPT)
著有《教育制度的改革》《英国教育学》《运 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体育颂》 等。
创作背景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 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是奥林匹 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 的内涵与价值。在这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很多弊端,也受 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 精神。
讲授新知 挚 爱: 真挚地爱。 钟 爱: 特别爱。 分崩离析: 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暴风骤雨: 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 。 担惊受怕: 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行将就木: 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相辅相成: 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 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写作特色
2.充满激情,富有感召力。作者一生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做 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首先源于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 热爱,对生活充满热情。这篇演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运用对比,观点鲜明。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说理的方法来阐明 自己的观点。如奥林匹克精神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第5段中 将当时对青少年的错误教育和作者提倡的教育观进行对比,有力 证明了重建奥林匹克的重要性、必要性。
(2)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 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喷涌”是喷射涌流的意思,这里用来写愉悦的感情向外流露, 突出了愉悦的程度之深。
讲授新知
(3)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 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流露出作者的强烈愿望,有力地强调了
“奥林匹克运动需要大众参与”。
讲授新知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或奥运,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 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共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共34张PPT)
3.感受景物的壮美圣洁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西 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1.知识链接
①关于作者:马丽华,一级作家、 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 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 《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 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 《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3.理解下列词语。
(1)黧黑:形容黑。 (2)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3)皱褶:皱纹,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4)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5)恭顺:恭敬顺从。 (6)懈怠:松懈懒惰。 (7)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的样子。
(8)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 地到来. (9)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 现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10)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 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1)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过去 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12)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3)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4)熠熠烁烁: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②各拉丹冬:各拉丹冬峰位于中国 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会处, 唐古拉山脉最高一组雪山群,主峰 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 褶,因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与青藏 高原同时大幅度隆起。雪山共有 6000米以上山峰20座,南北长50余 公里,东西宽达20公里,冰雪覆盖 面积几近600平方公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1.“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 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 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赏析这 句话(第11段)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共32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共32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D)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5.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A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优势条件:
4.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5.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商品率高。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揭秘五:”北大荒”与“北大仓”
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少,一年一熟; 冬季气温较低,易发生低温冻害。
活动
1.我们能不能一直延续“北大荒”的模式进行开发,继续增加农田? 2.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扩大耕地
湿地锐减
生态恶化
停止开荒 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措施
作用
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 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 保护对象 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中国一汽 大连船厂
鞍钢集团 大庆油田
揭秘六: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为何会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阅读材料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1935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河流多为内流河 C.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D.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 (16张PPT) 八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 (16张PPT)  八年级下册地理 人教版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A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 气温逐渐 影响因素: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影响因素: 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区
A
3.秦岭淮河一线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大概是( )
A.20℃ B.10℃
C.5℃ D.0℃
D
4.哈尔滨市农作物熟制是 (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一. 自然差异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饮食
农业
南稻北麦
南米北面
二. 人文差异
人口
交通
东密西疏
东南密集,西北稀疏
人文差异
建筑
出行
南方斜顶北方平顶
南船北马
人文差异
假期期间你去旅游了吗?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标准。4.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023年12月11日,北京故宫建筑群被白雪覆盖,深圳湾公园挤满了看海鸥的人群,不少人还穿着半袖,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西 东 、南 北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 西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降低
纬度位置
减少
海陆位置
阶梯状
下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课件-祖国的首都——北京(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课件-祖国的首都——北京(共26张PPT)


6.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对阅读 材料进 行充分 感知, 要心平 气和, 带着求 知明道 的阅读 心理去 阅读。

7.要想使学生在议论文阅读方面取得 成绩, 就必须 培养学 生的阅 读理解 能力、 准确答 题的能 力。只 要学生 持之以 恒,严 格要求 自己, 使自己 养成好 的习惯 ,就一 定能取 得好成 绩。

4.它从社会生活中来,从人生体验中 来。注 重引导 学生调 动自己 的生活 积累, 表达真 情实感 ,鼓励 学生文 从字顺 地表达 自己对 生活的 理解和 感受, 鼓励学 生自由 地、有 创意地 表达。

5.通过一节课的复习,学生对议论文 的文体 知识进 行了温 习巩固 ,对阅 读中的 常见题 型有了 一些了 解,但 在解题 技巧和 方法上 掌握得 还不是 很好, 应在阅 读训练 中进一 步加强 。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4 复旦大学 5 南京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南开大学 8 上海交通大学 9 武汉大学 10 天津大学
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有130多个外国大使馆 ●北京有1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 ●北京有约7000家外国机构、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 机构。 ●北京有约200个外国新闻机构驻京纪者站。
北京的符号
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广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北京的符号
故宫
四合院
北京的符号
鸟巢
水立方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一课时
北京
BEI JING








一、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在全国的位置
一、政治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
人民大会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 )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 )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件 (共42张PPT)
置身冰窟 细看, 联想并想象 半卧细察
晶莹闪耀 形态多样 永恒之美 凝聚历史
再入冰河
冰面疏松 流水漫溢
简要概述
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 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 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面向各拉丹东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 愚蠢
冰塔林
造物主在这些尽情卖 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 创造力。
冰塔林
冰塔林
1.生字注音
棱角léng jiǎo 恭顺gōng 懈怠xiè dài 消长zhǎng 演绎 yì 磅礴páng bó 眩晕xuàn yūn 骤然zhòu 蠕动rú 敦实dūn 衰竭shuāi jié 摄制shè 霹雳pī lì 腈纶jīng lún 虔诚qián 凄凉qī 蜿蜒wān yán 漫溢 yì 帐篷zhàng 砾石lì shí
置身冰窟 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
再入冰河
欣慰活在格拉丹东近旁
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作者游览各拉丹 东时的心态。
敬畏自然,豁达乐观
如何理解“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 有人活在格拉丹东的近旁”?
格拉丹东环境很恶劣,而人也很伟大; 这种“伟大”不是征服,而是“活在近旁” 的敬畏。
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间顺 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 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 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 表达了敬畏大自然、热爱西藏的感 情。
联系上下文,赏析语言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 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格拉丹东比作“身披白色披 风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终年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巍 峨高大,棱角分明。
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 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