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羽毛球专修课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羽毛球专修课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羽毛球专修课教学大纲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步法、击高远球、杀球

2、教学难点:吊球、各种战术

五、教材

1.《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球类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巩固、提高基本技术 2、学习网前技术 3、学习后场技术 战术部分 学习单打技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单、双打区别与各种练习手段。 2、科学锻练身体方法。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学习双打基本技术 2、学习双打比赛规则 3、巩固与提高基本技术 战术部分 1、单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练习 (一)技术部分 1、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战术 2、双打基本技战术 3、教学比赛单打、双打 4、实习裁判 (二)战术部分 1、单、双打循环赛 2、裁判实习 (三)素质部分 专项耐力 五、教学进度表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乒乓球课程编号:1121230013 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 学时分配:实践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篮球排球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乒乓球发展现状,理解乒乓球运动特点,掌握乒乓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熟悉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旨在培养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指导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时,尽可能借助现代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 三、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乒乓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难点:乒乓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三、教学容与目的 (一)理论部分 教学目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由来与发展,掌握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掌握乒乓球常规教学方法与步骤,具备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与健身指导的

(完整版)《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根据羽毛球运动特有的观赏性、娱乐性及锻炼性使得人们对它特别青睐。同时还通过对羽毛球各类技术练习、游戏和比赛,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等健身效果,不仅能娱乐心情、陶冶情操,还达到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的作用。 而羽毛球作为体育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羽毛球专业课的教学,除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羽毛球竞赛规则及竞赛编排,全面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实战水平及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解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学习研究羽毛球的战术及打法类型。掌握本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与手段,学习羽毛球竞赛规则,提高临场裁判工作能力,掌握羽毛球比赛基本的竞赛组织、编排记录等知识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羽毛球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高,具有开展课外羽毛球活动、指导业余羽毛球训练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理解羽毛球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初步具备组织羽毛球比赛和担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为以后的体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羽毛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及在健康快乐的锻炼中,提高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

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使初级水平的学生技术动作合理化,使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化,重点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各种练习和学习方法。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选用教材:《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羽毛球竞赛规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羽毛球竞赛竞赛工作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六、课程进度表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选课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选项课 (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1.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教学内容】 1.基本理论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与健身价值。 (2)乒乓球主要技、战术。 (3)乒乓球比赛规则。 (4)乒乓球运动欣赏。 (5)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基本技术 (1)基本步法: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2)基本技术:发球、接发球、反手推挡、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弧圈球。 (3)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推侧扑、搓中侧身攻。 3.基本战术 (1)单打基本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 (2)双打战术与技巧。

4.专项素质 速度、灵敏反应、爆发力、专项耐力 第二学期 【目的要求】 1、了解乒乓球运动基本知识,掌握乒乓球比赛规则。 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3、掌握乒乓球正反手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搓球、基本步法、左推右攻以及推挡侧身攻技术。 4、重点:乒乓球基本规则,步法,反手推挡、正手攻球技术。 【教学内容】 1、乒乓球基本知识与规则。 2、握拍方法及胶皮、海绵的选择。 3、脚步移动: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4、发球:正、反手平击球,正手下旋球。 5、正手攻球:中、近台攻球,扣杀球技术。 6、反手推挡(拨)球:近台攻球,发力技术。 7、搓球:反手搓球。 8、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 第三学期 【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及单、双打的比赛规则。 2、扎实基本功,提高技术组合能力,学习发(接)旋转球、拉(防)弧圈球、直拍横打技术和各类战术。 3、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和能力。 4、重点:搓球,正手弧圈球,发球,技术组合能力。 【教学内容】

《乒乓球》教学大纲

《乒乓球》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刘强德执笔人:韩素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乒乓球 课程编号:142017 英文名称:Table tennis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6 实验学时: 30 学分: 1 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先修课程:乒乓球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地位、作用及地位 乒乓球分为技术部分和理论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对乒乓球概论,乒乓球发展史,乒乓球的技法,教学和训练,竞赛与裁判。技术部分有基本功与基本技术,移动、握拍法、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发球与接发球、攻球、弧圈球、推挡、搓球。 乒乓球教学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强,便于讲授;有些观点较为新颖,科学性有所增强,并注重了对提高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后修课程) 乒乓球内容的选编和教法的安排上都突出“重在实用”的原则。在理论部分力求深入浅出,教学部分力求规范、实用。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理论与知识对武术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有一定的乒乓球知识的基础,将非常有利于乒乓球课的教学。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四、课程时数分配表

五、考核说明 本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试。 1 理论、讲授的全部内容,教学技能方面的内容 2 技术 2.1左推右攻、发下旋球、搓球、提拉球、 2.2发球与接发球 2.3攻球技术 2.4双打 3 技能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苏丕仁主编.乒乓球运动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第一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蔡继玲等主编.乒乓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9,第一版 2.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长盛考》研究课题组编.乒乓球长盛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第一版

专业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体育系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实践课。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课程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运用羽毛球技术、技能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终身锻炼身体奠定基础。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和生存,学习和生活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提高羽毛球基本战术的运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理解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规则、裁判法,学会如何欣赏羽毛球赛事。 (4)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掌握羽毛球的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1、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1)通过专项课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乒乓球运动,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坚毅、果断、沉着、冷静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教学要求 (1)第一学期教学侧重于基本技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反复多练,以反手推挡、正手快攻为重点教学内容,带动其它基本技术的提高。教师应熟练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示范,因材施教。 (2)第二学期教学以综合技术、基本战术为主,其中以左推右攻、发球抢攻、近台快攻技术为重点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比赛,着重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以及对比赛的欣赏能力。 3、基本教材 (1)基本理论 ①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②乒乓球常用术语 ③乒乓球竞赛方法和组织、规则和裁判法。 ④大纲规定的体育基本理论 (2)基本技术 ①基本站位、基本姿势、握拍、基本步法 ②推挡球:挡球、快推、加力推、推下旋、减力挡 ③发球:平击发球,正、反手奔球,正反手上、下旋球,正、反手左右侧上下旋球,短球、长球 ④接发球:接发球站位、判断,接发球的方法 ⑤攻球:正手快抽、正手远抽、正手扣杀、拉抽、抽台内球、侧身正手抽球 ⑥搓球:慢搓、快搓、反手搓球、正手搓球、搓转与不转球 ⑦双打:双打接发球、双打的战术 (3)基本战术 快攻类:①左推右攻②发球抢攻③推挡侧身抢攻④推挡变线 4、选用教材 (1)削球、弧圈球,放、打高球,反手快抽 (2)削球类:搓拉结合、伺机反攻。 5、素质教材 灵敏、协调、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内容 6、教学建议 (1)乒乓球运动是我国较为普及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被誉为“国球”。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和脚步的灵活性。 (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并提倡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3)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多举行教学比赛,以便在比赛中熟悉和掌握乒乓球规则的基本内容,体验小球带来的无穷魅力。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羽毛球的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羽毛球的发展概况、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基本规则与裁判法。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羽毛球技战术进行比赛,能进行简单教学训练活动和裁判工作。 二、学时分配 三、内容纲要 1、羽毛球运动概况 (1)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 (2)羽毛球的重大赛事。 (3)场地。 (4)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羽毛球的主要基本技术: (1)手法:

①握拍法:正手握拍、反手握拍 ②发球:正手发高远球、发平高球、正手发网前球、反手发球 ③接发球:站位和准备姿势 ④击球技术: 后场高空击球技术:高远球、平高球、吊球、扣杀、劈杀 网前上手击球技术:搓球(正手、反手)、挑球(正手、反手)、扑球下手击球技术:接杀球、接吊球 中场平击球技术:平抽球、平挡球 (2)步法: ①上网步法:上右网前、上左网前 ②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右后场后退、左后场反手后退左后场 ③两侧移动步法:向右侧移动向左侧移动 ④前后场连贯步法 3、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1)单打战术 ①发球抢攻战术 ②攻后场战术 ③逼反手战术 ④打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 ⑤吊、杀上网战术 (2)双打战术 ①攻人(二打一)战术 ②攻中路战术 ③攻直线战术 ④攻后场战术 ⑤后攻前封战术 ⑥守中反攻战术 四、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高校体育教程》.兵器工业出版社. 2、《大学体育》.中山大学体育出版社. 3、梁小牧,《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战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4、黄志远,《羽毛球基础教材》. 5、彭美丽,《羽毛球教程》.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乒乓球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为一体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的设备比较简单,可在室内或室外进行,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均可参加,因此在大学中也深受同学的喜爱。 我校乒乓球专项课就是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的活动能力,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两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能够组织和参加简单的基层乒乓球比赛,了解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 1、通过乒乓球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在学习乒乓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良好体育道德作风。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参加基层比赛和对基层比赛进行组织与裁判工作,并且能够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专项第一学期(体育Ⅲ)

(二)专项第二学期(体育Ⅳ)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2、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3、乒乓球竞赛规则 4、乒乓球竞赛的组织方法 (二)实践部分 1.乒乓球专项技术 (1)乒乓球基本技术:介绍并学习正手攻球、反手推(横板反手拨)、左推右攻、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搓球、直板横打、双打和比赛等基本技术。 (2)乒乓球基本步法:介绍与学习单步、并步、小碎步、交叉步等基本步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培训资料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 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 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 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 “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 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 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本课程是一门重点讲授乒乓球运动教学训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培养专项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及裁判能力的课程。 (二)编写依据:依据休闲体育、学前教育、舞蹈表演、网络与新传媒、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计划,结合专业特点及其实际需要而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法纪观念、树立公德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团结互助、勤学苦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乒乓球教学方法,重点加强教学训练能力、示范讲解能力、编写教学文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之能胜任各类学校乒乓球教学训练工作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3.通过乒乓球技术的教学训练,在已有的个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高并形成较鲜明的个人主体打法,掌握该主体打法的主要战术并初步形成其战术风格,基本达到乒乓球二级运动员水平。 4.培养学生从事乒乓球教学、训练、临场裁判和组织竞赛的基本工作能力,达到国家乒乓球二级裁判员水平。 (四)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理论4学时,实践3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五)适用对象:休闲体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码:KY1802D33、KY1803D24、KY1804D05、KY1810D26、KY1812D29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三)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理论课 第一章乒乓球教学 第一节乒乓球的教学训练原则

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和合理运用羽毛球技、战术,学会运用羽毛球运动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管理能力,鉴赏能力和积极参予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意志品德。 (二)教学要求 1.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对羽毛球掌握的程度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初级水平,第二层为中级水平。设置于相同教学大纲,但所不同的是练习方法、内容有所侧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教学的课时、计划、大纲的要求,最终能更加合理地运用羽毛球运动来从事健身活动。 2.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使初级水平的学生技术动作合理化,使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化,重点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各种练习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反手击高远球;正手扣杀球及接杀球;上网步法;两侧移动步法;后退步法;综合步法;单打发球抢攻战术。 难点:正反手放网前球;正反手搓球;正反手吊球;单打攻后场技、战术;单打攻前跑技、战术;单打对角线战术;双打战术。 四、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 羽毛球课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乒乓球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课教学大纲 时间:2010-10-28 17:13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次 公共体育乒乓球课教学大纲(初级班)一、课程编号:00010029 00010030 二、课程名称:体育基础(乒乓球)三、学时学分:72学时2学分四、开课对象:大学本科五、课程类型:公共必修六、课程介绍:通过大学第一年的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 公共体育乒乓球课教学大纲 (初级班) 一、课程编号:00010029 00010030 二、课程名称:体育基础(乒乓球) 三、学时学分:72学时2学分 四、开课对象:大学本科 五、课程类型:公共必修 六、课程介绍:通过大学第一年的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 动一般规律,学习3-4项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及兴趣,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终身锻炼的手段。同时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锻炼、勇于拼搏的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 七、教学任务 1.使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术有所了解。 2.建立正确的动作方法,为以后乒乓球技术的掌握奠定坚实基础。 3.依照教育部新颁布的《健康标准评定指标》,合理安排体质健康教学内容,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八、教学内容 一)基本理论部分 (第一学期) 1.第一章:高校体育 2.第二章:田径运动 3.第九章:体质与健康 4.体育理论考试 (第二学期) 1.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理论 2.第三章:奥林匹克运动 3.第五章:乒乓球概述部分 4.第八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自选部分 5.体育理论考试 二)主项技术部分 1.发球:学习正手发上、下旋球

2.正手:学习正手攻球 3.反手:学习反手推挡 4.搓球:学习反手搓球 5.步法:学习并步移动 6.教学比赛 (三)、副项技术部分 1.第一学期初级长拳 2.第二学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四)基本技能素质部分 1.一般身体素质练习 (1)耐力:2000米有氧代谢、2000米最大能力跑(2)速度:50米冲刺跑 (3)力量:俯卧撑、蛙跳 2.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1)左右移动的步法练习(以球台宽度为界) (2)托球折回跑接力 (3)各种姿势起跑 九、学时分配

高中羽毛球教案全集

高中羽毛球教案全集 【篇一:高中羽毛球教案1】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篇二:羽毛球教案】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高中生理、心理特点,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以学 生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在练习中开动脑筋,互相协作、互相 帮助,同时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技 能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创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同学 们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和谐的发展。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体验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发高远球及正手击高远球的动作要领、技术特点。 2、技能目标: 通过各种练习, 使85%左右的同学能用正确的发球方法把球发到规定的区域且有一 定的高度、同学间基本能连续击打高远球3-5个回合。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奥林匹克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生,共52人。由于高一学生正初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阶段,受生理,心理特点影响,大多数同学在行 为上表现为个性较强,且不好动,又扭捏,缺乏吃苦耐劳意识,身 体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课传承了传统的教学精华,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通过形式新颖、时代感较强、具有修身养性的健身舞蹈、瑜伽等教学手段,激发同 学们的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同学们在享受运动乐趣 的同时学习运动技术,而不是学习一项运动,然后享受它。本课注 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身,心,社会适应三 维健康的目标。四、教材分析: 发高远球是羽毛球最基本的发球技术,正手击高远球是初学者要努 力掌握击球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因学校场地有限,教学人 数较多,所以将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省时省地,提高 练习密度,又能够合理,有序,科学,安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竞赛规律和要求,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掌握技

乒乓球课教学设计

乒乓球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林俊明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有的重视。因而,我选择了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为本课主教材。 三、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五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努力表现自己。 四、教学特色: 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引进远程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增进示范直观性,减轻示范的视觉差,提高学习兴趣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在课的开始,我将学生收集的乒乓球资料以及简报制作成展板向全班同学展示,并借此传授乒乓球的相关知识(如第一位乒乓球男女冠军、现任教练、国手明星等),及乒乓球运动如何当之无愧地为“国球”。 在同学们兴趣正高时,我将播放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要赛国手宣传片,将学生兴趣燃烧到点。 熟悉球性练习过程中,我采用由下至上练习,先从脚步(并步、滑步、交叉步)练起,再进行摆臂练习(正手、反手)。熟悉球性采用托球、颠球等基础练习,使学生尽快找到球感,为本课的新授定基础。 在新授教学内容中,我采用远程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讲师赵霞——推挡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更直接的剖析动作迅速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以及挥拍的手臂轨迹。 台上练习中我采用二人、三人、四人分组练习,这样不仅克服了学生多、球台少的难题,同时也为学生帮教和区别练习创造了条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但深入学生中去帮助指导,还会继续利用多媒体手段摄录学生正确和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分组提高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掌握速度较慢的学生,从基础一点点抓起,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失去对乒乓球的兴趣。同时,选派教师小助理组织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使每名学生都在成功的喜悦。 最后,选择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作为放松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结束这节课。

专业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体育系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实践课。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课程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运用羽毛球技术、技能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终身锻炼身体奠定基础。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和生存,学习和生活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提高羽毛球基本战术的运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理解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规则、裁判法,学会如何欣赏羽毛球赛事。(4)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掌握羽毛球的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羽毛球运动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运动课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羽毛球运动必修选项课用)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 羽毛球教研室编20060808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羽毛球(badminton) 课程号(代码):888-11 课程类别:公共体育课 学时:96 学分:4 二、教学目的要求 ①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行为,学生通过羽毛球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自觉、刻苦、合理、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②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战术和步法。 2、学习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单、双打的技、战术、并提高实战能力。 3、提高学生对竞赛规则、裁判法的应用能力,了解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最新动态。 4、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观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③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战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并能坚持练习,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为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96学时,4学分。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 (一)理论部分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羽毛球球运动概述 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作用与欣赏。 3、羽毛球技术的分类及比赛战术。 4、羽毛球比赛的竞赛规则、裁判法及竞赛组织编排。 重点: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战术的特点,竞赛裁判法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对技术、战术的理解及竞赛组织编排。 世界羽毛球发展情况、趋势。世 界大赛简介。 介绍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我 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趣味性、高雅性、群众性、休 闲性、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发球:击球:吊球:扣杀球:网 前球: 挑高球技术:抽球技术: 单打战术、双打战术。 羽毛球场地、球比赛胜负的计算, 发球与接发球的站位;比赛规则在 比赛中应用。 通过理论教学 使学生了解羽毛球 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国际羽毛 球联合会和国际奥 运会是两个不同的 组织,了解羽毛球在 1992年巴塞罗那奥 运会上第一次列入 正式比赛项目;明白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 事,如:汤姆斯杯赛、 尤伯杯赛、世界羽毛 球锦标赛、苏迪曼杯 赛、全英羽毛球锦标 赛、世界羽毛球大奖 赛等赛事的基本知 识,特别介绍近几年 中国在上述所有国 际大赛上取得的优 异成绩。 (二)实践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次要教材基本要求 基本技术 1、握拍: 2、羽毛球基本步法:正手握拍法、反手握拍 法 垫起法、交叉步法、左 右跨步法、后退步法 垫步、交叉步、 并步、后撤步、 蹬转步、蹬跨 步、腾跳步等 重点:羽毛球初学者 技术重点是击高远 球,对主动和被动情 况下的高远球落点 和力量的掌握

乒乓球课程

《乒乓球》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乒乓球/table tennis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课程类型:体育专选(一、二) 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课程归属部分:体育部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乒乓球课是学生的公共必修体育课中选项课。通过此课中的乒乓球运动的教学,不仅可使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本课程是我校学生的学生参与和开展乒乓球运动的重要教学途径,能为培养学生进一步充实自身,完善自我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程教学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乒乓球教学,培养从事乒乓球活动的运动能力。在运动中引导学生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乒乓球的有关知识,乒乓球的技技能,能够学以致用,成为终身体育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能够发展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发展心理功能、发展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发展身心健康的愉悦活动中,得到心理战术和技战术的培养,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5.社会适应目标:对学生进行更直接而实际的体育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二)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要求掌握乒乓球理论基本概念及基本要素。 2.技术要求:要求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术与实践能力. 3.素质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体系 (一)教学内容 1.基本知识: (1)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2)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3)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及战术(4)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2.基本技术: (1)握拍法(2)基本姿势与站立 (3)基本步法:滑步,单步,交叉步(4)反手弹压以及快推技术

羽毛球运动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运动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运动课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羽毛球运动必修选项课用)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 羽毛球教研室编20060808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羽毛球(badminton) 课程号(代码):888-11 课程类别:公共体育课 学时:96 学分:4 二、教学目的要求 ①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行为,学生通过羽毛球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自觉、刻苦、合理、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②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战术和步法。 2、学习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单、双打的技、战术、并提高实战能力。 3、提高学生对竞赛规则、裁判法的应用能力,了解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最新动态。 4、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观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③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战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并能坚持练习,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为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96学时,4学分。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 (一)理论部分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羽毛球球运动概述 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作用与欣赏。 3、羽毛球技术的分类及比赛战术。 4、羽毛球比赛的竞赛规则、裁判法及竞赛组织编排。 重点: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战术的特点,竞赛裁判法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对技术、战术的理解及竞赛组织编排。 世界羽毛球发展情况、趋势。世 界大赛简介。 介绍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我 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趣味性、高雅性、群众性、休 闲性、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发球:击球:吊球:扣杀球:网 前球: 挑高球技术:抽球技术: 单打战术、双打战术。 羽毛球场地、球比赛胜负的计算, 发球与接发球的站位;比赛规则在 比赛中应用。 通过理论教学 使学生了解羽毛球 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国际羽毛 球联合会和国际奥 运会是两个不同的 组织,了解羽毛球在 1992年巴塞罗那奥 运会上第一次列入 正式比赛项目;明白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 事,如:汤姆斯杯赛、 尤伯杯赛、世界羽毛 球锦标赛、苏迪曼杯 赛、全英羽毛球锦标 赛、世界羽毛球大奖 赛等赛事的基本知 识,特别介绍近几年 中国在上述所有国 际大赛上取得的优 异成绩。 (二)实践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次要教材基本要求 基本技术 1、握拍: 2、羽毛球基本步法:正手握拍法、反手握拍 法 垫起法、交叉步法、左 右跨步法、后退步法 垫步、交叉步、 并步、后撤步、 蹬转步、蹬跨 步、腾跳步等 重点:羽毛球初学者 技术重点是击高远 球,对主动和被动情 况下的高远球落点 和力量的掌握

羽毛球课程介绍

《羽毛球》课程介绍 一、课程定位及目标 (一)课程定位 面向相关专业的学生,运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和专项运动素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组织羽毛球竞赛,担任裁判工作及胜任群众性基层羽毛球活动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基本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击直线高远球知识,了解羽毛球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能力。 3、素质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能感受学以致用、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过程,从而养成学生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定位,适当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难易程度适合的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在发球、击球、接球等方面相关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由教研室制定教学计划,并将授课任务下达给课程团队,由课程团队根据授课任务量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授课。 本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学习的子领域: 1.握拍法 2.发球 3.接发球 4.击球 5.常用打法 在课程的每个阶段都提出了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合作意识与沟通技巧,每个阶段的课程从基础到基本技术应用再到基本的战术应用,是学生能够从易到难接受所学知识模块。 (三)所选用的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育与健康》第二版,教材内容涉及田径、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 1、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观察能力克服机械模仿,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形成新的教学观.

课程114049—114052《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4049—114052 课程名称:羽毛球(badminton) 《羽毛球》专业技术主项专修教学大纲 课程类 别 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开课学 期 4、5、 6、7 学分16 总学 时 256 理论学 时 26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的相关理论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为基础,与多门学科存在着内在的横向理论知识的联系。主要阐 述了有关《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羽毛 球普修课程的延续。 建议教材肖杰主编,《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 编写组,《球类运动——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2] 张勇主编,《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羽毛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羽毛球》系体育专业的应用学科,它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在学校体育锻炼和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主项专修课程。它是以人体运动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阐述《羽毛球》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战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羽毛球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作为体育手段与方法的《羽毛球》课,主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使学生具有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等能力以及运用《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对技术动作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学习。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的掌握击高球、吊球、扣杀、挑高球、搓球、扑球、发球等有关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