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_张林晔
济阳坳陷古近系存在页岩气资源的可能性

济阳坳陷古近系存在页岩气资源的可能性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李钜源;张林彦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8(028)012
【摘要】北美的勘探实践证实,页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现实的接替能源.通过对大量地震、钻井、矿物,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普遍发育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一混合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分布范围宽,具备大量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其具体地质条件与北美具有可比性,且各凹陷泥页岩发育大量的顺层,低角度和垂向、高角度裂缝,页岩层段普遍出现气测异常,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页岩气资源量,是值得关注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张林晔;李政;朱日房;李钜源;张林彦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气开发前景分析 [J], 葛瑞全;刘铁龙
2.济阳坳陷区页岩气资源储存可能性浅析 [J], 王立东;张明德;吴清华;王玲丽;张平
平
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L69井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取心段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 [J], 李志明;陶国亮;黎茂稳;蒋启贵;曹婷婷;刘鹏;钱门辉;谢小敏;李政
4.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富集规律认识与勘探实践 [J], 宋明水; 刘惠民; 王勇; 刘雅利
5.济阳坳陷古近系致密储集层孔喉结构特征与分类评价 [J], 王永诗;高阳;方正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地区沙三段烃源岩特征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地区沙三段烃源岩特征
刘斯文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8(044)004
【摘要】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一套湖相沉积体系,西部邵家洼陷主要发育沙三段、沙四段两套烃源岩,通过沉积条件、烃源岩空间展布、生物标志物、有机地化指标及生烃史对比分析,沙三段沉积条件更加有利于有机质大量堆积保存,其形成的烃源岩品质优于沙四段,且主要生烃期较晚,能与沙河街组内储集层匹配形成较好的油气藏,结合油源对比分析,沙四段油气藏油源主要来自沙三段,研究沙三段烃源岩特征对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104-106)
【作者】刘斯文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江西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陡坡带始新统沙三段扇三角洲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储层成因
2.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二段湖相混积岩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以罗家—邵家地区为例
3.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储集特征分析
4.油气沿断
层走向运移的地质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r——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断层为例5.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评价方法——以沾化凹陷罗家地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古近系同沉积背斜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济阳坳陷古近系同沉积背斜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3 5 钟延秋 1 , 李勇 2 , , 郭洪金 4 , 钟建华 2 ,
(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 究所, 广东 广 州 510640 ; 3. 中 国科 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 4. 浙江大学地球科 学 系, 浙 江 杭 州 310027 ; 5. 石 油 大 学 地 球 资 源 与 信 息 学 院, 山东 东营 257061 )
Fig. 3 Fig. 2
Sketch showing classical syndeposition
图2
平方王继承性背斜构造剖面图
Profile showing inheritance anticline in Pingfangwang
图3
广利同沉积背斜构造剖面图
Profile chart showing syndeposit anticline at Guangl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第 30 卷
东向断层切割。在古近系底、 沙四段灰质岩顶、 沙三 段下部油页岩顶均 呈 背 斜 构 造 形 态, 闭合幅度分别 为 300 m 、 2500 m 、 200 m , 而到沙 一 段 下 部 特 殊 岩 性 顶背斜已经消失, 仅 隐 约 可 见 破 碎 的 鼻 状 构 造。 从 地层等厚图也可看 出, 孔店组到沙二段各层都显现 出古背斜, 而在沙一段则变为斜坡。 l. l. 3 晚期遭受剥蚀的继承性背斜 此种 继 承 性 背 斜 指 早 期 为 继 承 性 背 斜, 后期受 构造变动的影响上 升 遭 受 剥 蚀, 因而失去原来的背 斜形态。盘河镇 背 斜 就 是 一 例 ( 图 4) , 其位于中央 隆起带西部临邑大断层上升盘, 紧靠临邑生油洼陷。 在沙三段沉积末期 盘 河 镇 背 斜 形 态 完 整, 沙二段 沙一段沉积时期沉降中心南移, 但背斜形态清晰, 其 核部由沙三段下部构成, 南、 北两翼地层较新。东营 运动早期, 构造区 发 生 沉 积 间 断、 剥 蚀 和 褶 皱, 不但 过早地结束了背斜 的 继 承 性, 而且原来已形成的构 造形态也遭受破坏 成 为 现 今 的 断 块, 不再显现完整 的背斜形态。 在 沙 三 下 段 等 厚 图 上, 可 在 盘 5、 35 、 34 井 以 北 大 致 圈 出 一 个 古 背 斜 。 在 剥 去 馆 陶 组 的
构造作用与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构造作用与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董波
【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卷),期】2004(011)003
【摘要】从渤海湾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断裂作用等方面入手,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具有源控、相控、断控、盖控等特点.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对上第三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具有重要作用,上第三系油气主要富集于坳陷东北部环渤海地区,主要原因是沉降沉
积中心的迁移造就了晚期成藏的优越条件.断层对油气纵向运移并形成上第三系馆
陶组厚层砂岩体油气聚集发挥了重要作用.油气沿断裂的运移呈幕式,切入烃源岩的
断裂类似于潜水泵,周期性地将油气输送到上覆层系,与横向连通砂体构成立体网状
运移体系.凹陷中受断裂控制形成的低凸起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
【总页数】4页(P25-27,30)
【作者】董波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埕东北坡上第三系河道砂体地震描述及含油性预测技术 [J], 张宇
2.济阳坳陷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赵乐强;张
金亮;宋国奇;隋风贵;王学军;向立宏
3.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储盖层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J], 国景星;戴启德;李继红
4.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河流相薄砂体油藏描述方法 [J], 冯德永;韩宏伟
5.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J], 吴丽艳;樊太亮;张淑品;戴启德;国景星;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

De eo m e tc a a t rsiso e o o c ne a ie i v r i n v lp n h r ce itc fM s z i g tv n e so
sr cu e n J y n e r s in t u t r si ia g d p e so
i hev nia e to xe d o Ce o oco re n n z i . I v le o u in i u ii e nt xtu in a d t r s— n t e c ls cin e tn ed t n z i rbu id i Ce o oc n o v d fr mto ss bdv d d i o e r so n h u t
等方法 , 对济 阳坳 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 明: 阳坳 陷中生代 负反转构 造以断层反转 为主 济
要表现形式 , 向以 N 向为 主, 走 W 剖面上 表现 为断面延伸至新生界或 隐伏于新生界之下 2种类 型 , 卷入地层可划分为 挤压剥蚀层序 ( 古生界 ) 压一 、 张过渡层序 ( 侏罗 系) 和拉张裂陷层序 ( 白垩统 ) 负 反转断层 的主反转期为晚 三叠 世 下 ; 至早 白垩世 , 断层活动强度相应经历 了较大负值 、 较小负值和正值 的变化 ; 主反转期 内反转 强度系数为 1~ , 7 整体具 有 自北东向南西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 阳坳 陷 ; 济 负反转断层 ; 几何学特征 ; 反转强度 ;断层活动性
21 0 0年
第3 4卷
中国石 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u n lo i a Unv ri fP toe m o r a f Chn ie st o e rl u y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胡宗全;周新科;张玉兰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2005(026)005
【摘要】济阳坳陷前第三系发育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煤系、中生界侏罗系煤系3套烃源岩系.其中,上古生界煤系最好.因此,济阳坳陷前第三系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应以勘探天然气为主,层系上以上古生界含气系统为主,兼探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孤北古1气藏的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表明,上古生界自生自储天然气藏成藏有赖于深凹区存在较厚的上古生界烃源岩、大型构造背斜圈闭背景和良好的生储盖配置.经有利生烃区分布、储层及盖层条件和圈闭类型等因素评价,济阳凹陷上古生界的7个有利勘探区带分别为沾化凹陷的孤北、孤南、罗家和郭局子、东营凹陷的金家和林樊家以及车镇凹陷的车西;4个较有利区带分别为沾化凹陷的埕东和义南、东营凹陷的南坡和惠民凹陷南坡.
【总页数】6页(P655-660)
【作者】胡宗全;周新科;张玉兰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1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砂岩储集层地面孔隙度压缩校正研究 [J], 崔红彦;王胜;王俊
2.济阳坳陷第三系油藏含油高度定量预测 [J], 赵乐强;宋国奇;宁方兴;向立宏;卓勤功;高磊
3.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潜山构造样式 [J], 张玺
4.济阳坳陷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赵乐强;张金亮;宋国奇;隋风贵;王学军;向立宏
5.中国东部老区第三系油气勘探思考与实践——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张善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形成条件

2012 年 11 月
第6期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Vol.19, No.6 Nov. 2012
㊃ 油气地质 ㊃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形成条件
(1.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1; 2.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 山东 东营 257015) 摘要: 中国东部胜利油区济阳坳陷古近系主要发育陆相泥页岩沉积, 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进行系统研 究。通过大量试油、 录井、 测井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 济阳坳陷发育沙四段上亚段、 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 3 套陆相 泥页岩, 其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有机质丰度高, 有机质类型以 I—Ⅱ1 型为主, 有机质成熟度已进入低成熟—高成熟 演化阶段, 无机矿物中脆性矿物含量高, 表现出碳酸盐岩含量高、 普遍含有一定量石英的特征, 且各类微孔隙、 微裂 缝发育, 形成的网状储集体系为油气的赋存与流动提供了空间, 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物质基础和储集条件。济阳 坳陷沙四段上亚段页岩油气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 沾化凹陷和车镇凹陷郭局子洼陷; 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气主要 分布于各凹陷的洼陷中部地区; 沙一段页岩油气分布于沾化和车镇凹陷中部地区。 关键词: 页岩油气 古近系 矿物组成 含油气性 济阳坳陷 中图分类号: TE112.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603 (2012) 06-0001-05
西隆起为界, 总面积约为 26 000 km , 是在华北地台 基底上发育的中、 新生代断陷—拗陷复合盆地。济 阳坳陷内部构造极为复杂, 中、 晚始新世沙河街组 沉积时期以来的盆—岭构造格局为断陷与拗陷的 叠合, 而断陷期则形成凹凸相间的结构。古近纪, 坳陷内自南而北发育了东营、 惠民、 沾化和车镇 4 个 凹陷以及众多的次级洼陷, 其间为青城、 滨县、 陈家
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

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王勇;宋国奇;刘惠民;姜秀芳;郝雪峰;宁方兴;朱德顺;林璐【摘要】依据页岩油储集类型、常规油气探明储量单层有效厚度、获页岩油井夹层厚度和夹层比例的分布特征,将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类型划分为基质型、裂缝型和夹层型3种,其中夹层型页岩油夹层厚度上限为2.5 m,夹层比例上限为20%.利用典型井解剖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剖析.基质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岩相、储集性能、异常压力和页岩油可动性,其中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和富有机质灰质泥岩相最为有利;出油井段孔隙度大于3%,且储集物性和日产油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异常高压区内的相对低压区页岩油相对富集;S1/TOC>1层段页岩油流动性好.裂缝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岩相、裂缝发育程度和封存条件,其中纹层状岩相易形成网状缝,控制了裂缝型页岩油纵向展布;裂缝发育系数大于0.2范围内裂缝发育,裂缝型高产井主要分布在距断层距离小于1.2 km、断距大干100m的断裂上盘;异常高压区(压力系数大于1.3)页岩油封存条件好,页岩油富集.夹层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储集物性、烃源岩排烃强度和异常压力.【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5(022)004【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页岩油;裂缝型;基质型;夹层型;岩相;富集主控因素;济阳坳陷【作者】王勇;宋国奇;刘惠民;姜秀芳;郝雪峰;宁方兴;朱德顺;林璐【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济阳坳陷在前期油气勘探阶段,页岩段就频繁见到气测异常和油气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