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_杨丽君

合集下载

以色列高效农业的思考与启示(图)

以色列高效农业的思考与启示(图)

以⾊列⾼效农业的思考与启⽰(图)以⾊列⾼效农业的思考与启⽰(图)⼀、主要特点(⼀)较⾼的⽣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以⾊列94.5%的⼟地为国家所有,私⼈⼟地仅占5.5%。

农业⽣产经营主要采取较为独特的集体农场(基布兹)和农业合作社(莫沙夫)两种形式。

1.集体农场——基布兹(Kibbuzim)。

基布兹,希伯莱语为群体之意,⼜称集体农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东欧移民在加利利湖边创建。

⼟地是国家所有,租赁⼟地租期49年,期满可续租,租⾦极低,近乎⽆偿。

所有⽣产、劳动⼒、收⽀、⽂化教育卫⽣、治安等都由集体统⼀组织与管理。

实⾏“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成员享有教育、医疗、娱乐、餐饮等社会福利,其他⽣活⽤品也按计划配发,每⽉每⼈发相当于3000元⼈民币的零⽤钱。

随着农业⽣产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农业为唯⼀来源的“基布兹”已发展成第⼆、第三产业占主体的经济统⼀体,独⽴从事商品⽣产。

全国共有270多个基布兹,平均每个基布兹约有100户农户、400—500⼈。

2.农业合作社—莫沙夫(Moshavim)。

基布兹是⾼度集体化的农业经营组织,莫沙夫则为合作化组织。

⼟地也需向国家租赁,家庭是基本的⽣产经营单位,每户以优惠价从合作社购买农具、化肥等⽣产资料,再以优惠价将农产品售给社⾥。

社员可雇⼯,也有权直接对外出售产品。

社内有不可分割的公有财产,实⾏民主管理,社员⼤会为最⾼权⼒机构。

全国共有450多个莫沙夫,每个莫沙夫有60⾄100农户。

与⼀般合作社相⽐,莫沙夫最主要的特点是它承担有社区管理的职能,村社合⼀,每村只认可⼀个合作社,国家⼀切投资或贷款都须通过合作社或由其担保。

“基布兹”和“莫沙夫”既是⼀个农业单位,也是依靠民主程序运作的基层⾏政单位,农民⾃愿加⼊,政府并不强⾏主导。

这两种组织形式占据了以⾊列农业资源和农业劳动⼒的90%以上,创造着以⾊列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此外,莫沙⽡是个体农民组成的团体,稍早于基布兹⽽产⽣,这些农户是较为富裕的移民,⼟地是农户私⼈所有,他们就地组织⾃⼰的产品市场,进⾏农资交易。

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

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

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农业发展是每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稳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也存在差异,需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一些国际上应用成功的农业发展战略,并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以以色列为例,该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世界领先。

通过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色列成功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实现了惊人的农业产量增长。

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创新,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现代农业模式现代农业模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日本的精细化农业模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该模式以精细化管理、先进设备和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国可以参考这种模式,发展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德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供有益借鉴经验。

德国的农业政策重点是支持农民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

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奖励措施,激励农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这个例子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农业政策引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以韩国为例,该国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韩国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农村产业园区等措施,吸引和培育了大量农村企业,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五、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是确保农业发展稳定可持续的重要手段。

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创 新 、农 业扶持 等政 策 ,推 动 农业 生产 能 力快速 提 升 ,产 业竞 争优 势不 断显 现 ,逐 渐
形成 了资源节 约 、高产 高效 、环 境友 好 的现代 农 业 发展 模 式 ,其农 业发 展 经验 对 中国 现代 农业发 展 具有 一定借 鉴 意义 。 关键 词 :以 色列农 业 ;科技 创 新 ;农业政 策
万 k m 。6 0 国土 属 干 旱 地 区 ,2 0 为 半温 润 区,
移 民涌人 ,经济 面临巨大压力 ,农业成 为当时经济 恢 复和 发展 的 支柱 产 业 。为 实 现粮 食 和农 副产 品 自
给 自足 ,从 2 O世 纪 5 0年 代 开 始 大 规模 垦 荒 、兴 建 定 居点 ,农 业进 入 大规 模 发 展 阶段 。6 O年 代 ,粮 食 基本 实现 自给 并 开 始探 索 高 科 技 农 业 之 路 。通 过 应 用 滴灌 技术 ,沙 漠改 造成效 显 著 ,可 耕地 持续 增 加 ,
其余 地 区多被 丘 陵和森林 覆 盖 ;年 降水 量 只有 4 O 0 ~
5 5 0 mm,5 0 国土 少 于 1 5 0 mm,人均 水源 占有量 不 足4 0 0 m。 ,是 世 界 人 均 水 平 的 1 / 2 2 ,2 0 1 4年 人 口
8 1 3 . 2万 。以色列 城 市 化 水 平 达 到 9 4 ,农 业 工 人 占全 国人 口 1 9 / 6 左 右 。以 色 列 工 业 化 程 度 较 高 ,以 知 识密 集型 产业 为主 ,高科 技产 业 集 中在 国防工 业 、 电子科 技 、医疗 技 术 及 农 业 ,总体 竞 争 力 居 世 界 先
4 0 0人 。
h m 2 、草场 9 万h m 2 。由于降水量少 ,以色列约 5 2 耕地需要灌溉 ,面积从 5 O 年代 3 万h m 2 扩大到 1 9 9 5

以色列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絮 l l阿
以色列农 业发展经验对我 国西北干旱 区 农业现代化 的启示
李万 明。 ,李 霞
(. 1 石河子大学 a . 经济研究 院 ;. 贸易学 院 , b经济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0 3
摘要 : 业现代 化是我 国农业发展 的 出路 , 农 而我 国西北 干旱 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比较缓 慢。 以色列农 业现 代化凭借 高科技 的支

L a — n aL a I W n mig . I Xib
( . si t o c n mi R sac ;.c n c rd nt ueS iei nvri ,hhz 8 2 0 , 口I t ue fE o o c ee rh 6E o mi n t &Ta eIsi t ,hhz U i s y S iei 3 0 3 t e t
化, 以色列农业增产 9 %靠科技 。以色列 的农业奇迹表 5
明, 科技就是生产力 , 农业的未来和希望就在于科技 。 1滴灌技 术解决缺水 的问题 .
以色列 农业灌溉主要采 用压力 滴灌技术 。滴灌 比
漫灌节 水 1 到 1 , 单位 面积土地增 产 1 5 , / 3 /使 2 到 倍 使 水肥利 用率高 达 9%, 效地 防止土壤 盐碱化 和土壤 0 有
C ia hn )
Ab t a t Ag i u t r lmo e n z to s t e wa u f o r n to g iu t r ld v l p n .Ch n rd a e g i u t r l s r c : rc lu a d r ia i n i h y o to u a i n S a rc lu a e e o me t i a S a i r a S a rc l a u mo e n z t n r c s i t e o t we t s e a i ey lw. I r e h s e l e a rc lu a mo e n z t n y h fn d r ia i p o e s n h n rh s i r l tv l so o s a l a r a i d g i u t r l z d r i a i b t e i e o c mb n to f t e s p o to i h t c , ma k t o i n e p r t n a d h u p si g fo t e g v r me t h s ri l o i a i n o h u p r f h g - e h r e - re t d o e a i n t e s p o n r m h o e n n .T i o a tce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农业增长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农业增长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农业增长与农业供给侧改革杨丽君【摘要】理论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包括农业增长在内的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而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是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有很大差异,因此可通过调整农产品供给种类,增加原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漠或戈壁,增加新的种植面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农作物的供给;农业机械对农业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应加大对农业的实物资本投资,进一步提高拉动作用,应注重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快我国农业向集约式和“智慧”型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注重农业制度的创新,促进农业增长以及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9【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省级面板数据;农业增长;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供给;农业制度;劳动力素质【作者】杨丽君【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也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2016年1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图1可以看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的高增长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这2个产业的增加值水平相当,第一产业增加值长期居于较低水平,且增长缓慢。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理论上须深入探索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支撑。

农业供给侧是否也可发力来助推经济增长?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但不是农业强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

以色列节水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节水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节水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王彦梅(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罗定 527200)摘 要:以色列土地贫瘠,全国近2/3的土地是沙漠,且水资源极其贫乏,比我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更为恶劣。

但以色列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高度和可持续发展,其成功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为此,从高科技装备、节水滴灌技术、生态农业等方面探究了以色列农业的成功经验。

以色列的许多理念、方案和技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农业工程;节水农业;综述;以色列;水资源;启示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7)07─0019─030 引言以色列地处中东地区东部,位于地中海东岸,西南与埃及接壤,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交界,东临约旦和叙利亚;南北长420km,东西平均宽60km;现控制面积2.78万km2,人口561.9万。

以色列全国近2/3的土地是沙漠,降雨分布及雨量变化很大,北方降雨量800mm,南方降雨量仅30mm,年均降雨量350mm,年蒸发量在2500mm以上,人均年占水量不到400m3。

以色列是一个既缺水、又缺少耕地的小沙漠国家,全国境内仅有一条约旦河,全长约300km,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16亿m3,在全世界现有的164个国家中,以色列面积排列第133位,人口列在第100位。

淡水资源奇缺是以色列的一大特点,全国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50%以上的面积年降水不足180mm,除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为雨季外,其余7个月连续都是干旱季节,而年际降水变化幅度也高达25%~160%。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以色列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45亿m3,人均年径流量403 m3,约是中国人均年径流量的18%。

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依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发展了现代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节水兴国的成就。

1 以色列节水农业的经验1.1 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4个环节。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源 同样 短 缺 的 中 国 的现 代 化 农 业 建 设 而 达 到精 细 化利用 . 业 与环 境 和谐发 展 。 农 农 生 长 期 长 达 8 9个 月 .单 产 水 平 分别 在  ̄
言, 具有 一定 的借 鉴意 义 。
业 生产 技术 与 管理 的统 一 .最 大 限度地 减
10 1 0 h 8  ̄ 0 t m 。第 四是 精 准 0 ~ 5 t m 和 o l o/ / h
首席 专 家和 下属 团 队专 门负 责市 场信 息 的 采集 、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馈与 农 民培训 。 反
3 领 先 全球 的 生产 技术 以色列农业 . 之所 以先 进 .关键 在 于农 业技 术 的不 断仓 I 以色 列 和 中 国 在 人 均 资 源 占有 量 和
初 ,第 一任 总理 B n ui e r n就 提 出要系 统 G o
定。 政府 在 全 国建立 高度 发 达 的信息 网络 ,
各 地都 设 有 市 场 信息 分 析 与 培 训 机构 , 由
能为农 场 的 田间 微观 控制 系统 和全 国 作物 生 长信 息系 统数 据库 提供 最 准确 的数 据 。
普通农 民都具有先 进的发展 理念 。 在建 国 早
是 以 色列 最 重要 的计 量 单 位 , 有 的 国 民 最 先进 的微 压 滴灌 和 山地 补偿 式滴 灌 等技 均 淡水 量为 世界 平 均水 平 的 1 3 所 , .中 国为 3 生 产 都 是 以耗 水 量 为 主要 的 衡 量 指标 . 小 小 的不 同完全 体 现 了一 种资 源节 约 理念 。
主人 一般 是懂 技 术 的科学 家 或专 家 , 由雇 射 和 漫射 太 阳光 而增 加温 室温 度 和光 合作

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智慧农业是大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情况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促进中国智慧农业 发展的启示为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经验启示 !"#!$%!#&'()%*@8!!,!$-./%"$!&%!!%$$#
数字传输网络"数据分析处理"数控农业机械等为 一体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 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和农业模拟优化 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气候条件" 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农作物生 长状况"生长环境"病虫害等信息数据#并对所收 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农作物生长信息系统#从 而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 态环境"提 高 农 作 物 产 量 和 质 量 的 目 的%#&$ 智 慧 农 业在 *三农-领域的应用大力促进了 *三农-的发 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农业现 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0&$
&!国外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最新 先进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各 产 业 发 展 速 度 不 断 加 快# 农业产业也进入智能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目前#智 慧农业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已得 到快速发展#其推动农业发展的效果显著$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信 息化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农 业产业实现了由电脑农业向数字农业"精确农业再 到智慧农业的递进式发展$ &%$!美国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杨丽君(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作者简介:杨丽君,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①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

摘要:以色列农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从供给侧看,主要在于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有效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重视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支持和鼓励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以加大货币和实物资本投入突破农业生产环境束缚。在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可借鉴以色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明确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适时调整农业产品和产业结构,以新耕地、新技术带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改善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和素质水平,推动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关键词:农业供给侧;以色列;农业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6)06-0111-04DOI:10.16528/j.cnki.22-1054/f.20160611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收紧、农业生产成本高涨、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技术创新不足和农业“六次产业”开拓等新形势,而实现全面小康要补的也正是“三农”短板。[1]2016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

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色列1948年建国,其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拥有世界领先的农业技术,政局不稳定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世界排名第26位,位于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之前。①因此,借鉴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可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一定启示。一、以色列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一)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定有利于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并成立相应机构专门服务于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如,以色列建立了农业科研和教育推广

体系,专门研发高效农业生产资料,并支持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部下设农技推广局,为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和推广服务。针对农业生产极度缺水问题,农业部下设用水管理机构,监督管理全国用水。尤其是以色列庞大、先进的滴灌系统,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根本无法完成。政府通过兴建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有限淡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和人才,开垦沙漠,在沙漠中探寻水源、开发农作物新品种、研发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新设备。此外,以色列政府还设立了农业品种资源库,与种子公司挂钩,推动农作物新品种及时达到农民手中;为基布兹和莫沙夫等经济组织提供低息贷款,推动其发展节水农作物种植和使用新技术;设立农产品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农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并按农作物品种组织数个村庄,以某一村庄为中心组成区域合作组织,农户只需根据规划精耕细作,其他事宜均由合作组织负责。

—111—

经济纵横·2016年第6期(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

一是降低农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高技术产品创新风险很高,而农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更大。以色列通过政府“有形的手”,引导风险投资走向,促进农业创新。在创新研发的初始阶段,以色列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主动引导资金流向,吸引创投基金投向生命生物科学等领域。为激励创投基金更多支持创新,政府主动参与其中,并允许投资者在基金成立当年内,按事先约定的低价购买政府份额;采取“政府+私人投资”模式,政府占总资金的40%左右,以此分担私人投资的高风险。但以色列政府并不干预具体的创新资金运营和决策,只是明确创投基金投放领域,给予资金运作充分的自由。[2]二是降低农产品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以色列政府除通过优惠贷款及补助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提供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并承担农产品的出口风险。政府设有专门的独立核算的农产品内销和外销组织。内销组织负责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外销组织承担农产品出口环节。[3]内销和外销组织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可有效避免和降低各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色列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农业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持和服务作用。以色列建国之初,农业生产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国民的温饱需要。因此,以色列政府通过政策推动以谷物种植为主的农业发展,加强粮食供给的民生保障。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效益低、耗水量大,谷物种植劣势凸显,以色列的农业政策开始进行相应调整。在政府主导和统筹规划下,从国外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增加畜牧业生产规模,并开始进口谷物。同时,根据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业重点生产国外需求较高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出口创汇的高增长。近年来,为适应世界市场对其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以色列减少了大田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具有高出口需求、并可带来较高收益的蔬菜和鲜花的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2.9%,但出口占以色列全国农产品出口的50%。目前,以色列出口的蔬菜和水果占据欧洲超过40%的市场份额,花卉供应量仅次于荷兰。[4](四)重视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以色列农业劳动力占人口比重较低,但素质普遍较高。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属技术密集型,因此,以色列农业劳动力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而且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同样成为农业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以色列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近50%。以色列农业劳动力在从事农业劳动过程中仍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以色列农业技术的创新主体是其农业部的专门研究机构,另有高等院校的农研所承担25%的农业科研项目。[5]前者下设水土、农业技术、种植、动物、园林植物和花、农作物和储藏等研

究所,这些研究所中的专业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农民紧密配合,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同时,帮助农业劳动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尽管以色列的人口密度很高,每平方公里366.2人,是我国人口密度的2.56倍,但以色列农业劳动力的参与率很低,2014年农业劳动力占人口比重仅为1.7%,而我

国为36.7%。(五)支持和鼓励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

式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以色列政府对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以色列主要存在三种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并各具特色。这三种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分别为:基布兹、莫沙夫和莫沙瓦。基布兹的土地属于国有,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给自足、自治自愿、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具有集体主义性质,其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殊的保护政策。基布兹采取严进宽出原则,组织内部的各项事宜由全体大会表决决定。除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外,不少全国性的联合会也向其提供相关服务。莫沙夫本质属于土地国有的具有合作性质的农庄,更重视单个家庭的作用,其特征表现为财产私有、家庭经营、自负盈亏、互助合作和民主管理。[6]政府除对

莫沙夫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外,还通过推动其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实现各类经济组织的共同发展。莫沙瓦则是典型的私有制经济,自主经营—211—

经济纵横·2016年第6期管理,土地财产均为私有,创造以色列农业产值约

20%。①

(六)以加大货币和实物资本投入突破农业

生产环境束缚以色列自然环境恶劣,并不适宜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为突破农业生产环境的束缚,以色列不断加大货币和实物资本的投入,追求投放的实用性,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一是货币资本方面。20世纪50年代,尽管以色列有着庞大的军事开支,却仍以满足农业的货币资本需求为第一需要,以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60年代,以色列重点将资金投放于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领域,至70年代,以色列已形成了高投入、高技术和高效益的特色农业;80年代,以色列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以色列每年用于农业研发的资金投入达到农业总产值2.5%以上,[7]其农业信贷投放量在1999~2014

年持续15年位于世界前20位。二是实物资本方

面。以色列对于现代农业设施的投放追求的是实用性、高效性和先进性。如,以色列几乎所有的土地包括沙漠都铺设了供水工程,大量管道铺设在植物根部;公路边输水干管连接数个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1米多直径的黑塑料储水罐,由电脑自动控制,能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有效输送到农作物根部,使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0%;[8]以

色列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施,大量回

收水被用于农业生产;畜牧业方面,为每头奶牛配备传感器,反馈其饮食、挤奶和健康等信息。二、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国情与以色列差别很大,农业自然条件比以色列更为多样,但“三农”问题也更为复杂。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亟待改革。虽然不能照搬以色列的农业发展路径,但可借鉴其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一)明确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以色列将政府定位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助推器”和“服务器”的作用。因而应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

限,政府应重点关注农业生产的科技研发、推广宣传和生产资料创新等市场容易出现失灵的领域。我国应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保证各项涉农政策落实到位,明确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清除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激发农业创新潜能和活力。应注重加强农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人文氛围。减少农业项目的审批环节,降低农业税费,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较大,容易导致私人资本缺位。对此,可借鉴以色列的经验,在加大农业资本投入的同时,通过分担私人投资风险,吸引人才和资金更多流向农业领域。政府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可采用股份制形式,允许私人资本在一定时期后买入政府股份,为政府后期退出创造条件。同时,对于大型的农业项目,由于初始投资较大,应在确定农业项目的适用性、先进性和效益性的前提下,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提供担保及农业保险的形式,或直接以股份形式入股投入资金,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二)适时调整农业产品和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大豆、谷物、稻谷和大米、小麦、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且近5年进口量呈增加态势。我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原则应是安全和效益的统一,且粮食安全需排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换取经济利益。因此,可在提高谷物、稻谷和大米、小麦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大豆和杂粮的耕种面积,开发农作物高产新品种,并适度降低玉米种植面积。2014年,我国农业牧渔总产值约为10.2万亿元,②其中种植业占比

53.6%,牧业占比28.3%,渔业占比10.1%,林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