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锰载体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金催化作用

金催化作用
金催化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在化学工业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金催化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1. 烯烃的氢化:金催化作用在烯烃的氢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效和选择性。
在金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与氢气反应生成烷烃,这一过程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烷烃燃料和化学品。
2. 不饱和键的加氢:金催化剂还可以用于不饱和键的加氢反应,如烯烃、炔烃和芳烃等。
在这些反应中,金催化剂可以促进不饱和键的加氢,生成更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3. 氧化反应:金催化剂也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中,如醇类的氧化、环氧化反应等。
在这些反应中,金催化剂可以通过活化氧气来促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生成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4. 酯化反应:金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也表现出高效和选择性。
在酯化反应中,醇和羧酸通过脱水反应生成酯和水,金催化剂可以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
5. 氢甲酰化反应:氢甲酰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用于制备醛类化合物。
在金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和烯烃反应生成醛类化合物,这一过程可用于生产各种醛类化合物。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金催化作用还广泛应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反应和化学反应中。
金催化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化学工业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金催化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催化作用的机制和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为化学工业和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氧含量对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氧含量对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近年来,贵金属催化剂已成为化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贵金属催化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能源转换和环境净化等领域。
然而,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往往受到氧含量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氧含量对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一、氧含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氧含量是贵金属催化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影响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状态和结构。
在低氧含量下,贵金属催化剂表面往往存在吸附氢、CO等中间体,这些中间体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氧含量还会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质,进而影响催化反应机理。
二、氧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氧含量对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很多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氧含量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
例如,在CO氧化反应中,高氧含量下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因为氧能够增强表面的吸附能力,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此外,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氧含量会影响CO吸附和表面氢的生成等反应过程,从而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
三、氧含量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氧含量不仅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还会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
在一些催化反应中,选择性对反应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乙烯加氢反应中,高氧含量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中乙烯的选择性,从而获得更高的乙烷产率。
这是因为高氧含量下,催化剂的表面更容易形成氢化物,抑制了杂节数的生成,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四、氧含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氧含量还会影响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
在一些催化反应中,反应条件下氧分子的存在会引起催化剂的腐蚀和毒化。
因此,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受氧含量的影响。
例如,在CO氧化反应中,催化剂在高温高氧含量下易受到氧化破坏,导致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下降。
五、总结综上所述,氧含量是影响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含量能够影响催化剂的结构与化学状态,进而影响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和优化贵金属催化剂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氧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贵金属催化剂载体

贵金属催化剂载体一、概述贵金属催化剂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主要用于支撑和分散贵金属催化剂,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如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处理和化工生产等,贵金属催化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载体作为催化剂的支撑物,对于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贵金属催化剂载体的作用1. 支撑作用:载体为贵金属催化剂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底,使其在反应过程中不易流失或聚集。
2. 增加比表面积:载体通过增加贵金属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
3. 改善分散性:载体能够将贵金属催化剂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避免了催化剂的团聚现象,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4. 增强热稳定性:载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保护贵金属催化剂免受高温或化学腐蚀的影响。
三、贵金属催化剂载体的种类1. 氧化物载体:如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等,这些载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载体。
2. 碳载体:如活性炭、碳黑等,这些载体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性能,常用于负载一些具有还原性的贵金属催化剂。
3. 陶瓷载体:如氧化锆、莫来石等陶瓷材料,这些载体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中的催化反应。
4. 金属载体:如不锈钢、镍基合金等,这些载体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常用于电化学催化反应。
四、贵金属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1. 浸渍法:将载体浸入含有贵金属盐类的溶液中,经干燥、焙烧后得到负载有贵金属的载体。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将气体状态的贵金属前驱体输送到载体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负载在载体表面的贵金属涂层。
3. 物理气相沉积法:将气态或固态的贵金属直接沉积到载体表面,形成负载有贵金属的涂层。
4. 溶胶-凝胶法:将含有贵金属盐类的溶液与载体溶液混合,经过水解、缩聚反应形成负载有贵金属的凝胶,再经过干燥、焙烧得到负载有贵金属的载体。
锰氧化物催化剂

锰氧化物催化剂
锰氧化物催化剂是指以锰(Mn)和氧(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用于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锰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催化汽车尾气净化、有机合成反应等。
锰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主要与其晶体结构、表面性质、氧化态以及晶格缺陷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锰氧化物催化剂包括锰三氧化物(Mn3O4)、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锰(Mn3O4)等。
锰氧化物催化剂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反应物,提供合适的反应中心,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发生。
此外,锰氧化物催化剂还可以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锰氧化物催化剂在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在汽车尾气净化中,锰氧化物催化剂可以催化氮氧化物(NOx)的还原,将有害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氮气和水。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锰氧化物催化剂可以作为氧化剂,催化烷烃的氧化反应,实现高效能源转化。
总而言之,锰氧化物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多种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
碱金属助剂对MnOxZrO2催化合成甲醇及异丁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碱金属助剂对MnOxZrO2催化合成甲醇及异丁醇反应性能的
影响
碱金属助剂对MnOx/ZrO2催化合成甲醇及异丁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MnOx/ZrO2催化剂中添加的碱金属助剂对以合成气合成甲醇及异丁醇反应的影响,并采用BET,XRD和NH3-TPD等表征技术,考察了碱金属助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碱金属助剂对MnOx/Zr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明显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添加1.0%K(K2CO3作为前驱物)的催化剂,其催化性能最好,醇的选择性高达74.8%,异丁醇选择性达16.3%. 添加碱金属助剂也使MnOx/ZrO2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作者:何代平丁云杰尹红梅王涛朱何俊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气化工与应用催化研究室,辽宁大连,116023 刊名:催化学报 ISTIC SCI PKU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年,卷(期):2003 24(2) 分类号:O643 关键词:氧化锰氧化锆碱金属助剂一氧化碳加氢异丁醇甲醇。
CuO-Mn02/A1203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

表明, 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 : 浸渍 5h ,活性 组元体积 比为 3 1 于 9 : , 0℃干燥 2h 于 2 0o , 0 C焙烧 3h .
采用 扫描电镜对 催化剂的结构进行 了表征 ; 通过 T — T G D A测试分析 了催 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 速率 、 热效应
态 ; T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G D A分 析 了催 化剂热 分解 过程 的反应速 率 、 效应 和物 质变 化过 程 . 热
1 实 验 部分
1 1 试 剂 与仪器 .
C ( O ) ・ H O, ( O ) u N , 3 Mn N , 和 K 均 为分 析纯 试剂 ,实验用 水 为蒸 馏水 . I 61 00型紫 外. 可见分 光 光度计 ( 惠普上 海分 公 司 ) JM-6 0型 扫描 电镜 (3本 电子 株 式会 社 ) ,S 51 1 ,臭 氧发生 器 ( 哈尔滨 久久 电化 学工 程技 术 有 限公 司 , 2 5 z 1 , 0 gh , ZB6型玻 璃 转 2 0V, 0H , 8w 40m / ) L J - 子 流量 计 ( 阳市 北 星流量 仪 表厂 ) P I50 S A Ss r 型 X S光 电 子能 谱 仪 ( 国 物理 电子 公 沈 , H 70E C yt m e P 美 司 ) Y .P型 差热 - 重综合 分 析仪 ( 海天平 仪 器总 厂 ) ,Z A2 热 上 .
维普资讯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13 最佳 制备条 件 的正交 试验 设计 . 考 察 了浸渍 时 间 、活性组 元体 积 比 、干燥温 度 、 焙烧 温度 及焙 烧 时间 等实验 条件 对所 制备 的 2 7种 催化 剂活 性 的影 响 .分别 选取 浸渍 时 间为 3 5和 6h , ,活性组 元体 积 比 C ( O ) : [ ( O )] u N , ] V Mn N , 为 13 1 1 3 1 总体 积 8 L 干 燥温度 为 5 , 0和 9 : , :和 : , 0m , 0 7 0℃ , 干燥 时 间 2h 焙烧 温度 为 20 30和 , 0 ,0
多晶型MnO_(2)-R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解析氧性能的研究

多晶型MnO_(2)-R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解析氧性能的研究李佳;袁仲纯;姚梦琴;刘飞;马俊【期刊名称】《人工晶体学报》【年(卷),期】2024(53)2【摘要】在二氧化锰(MnO_(2))中引入杂原子是调整电化学水氧化催化活性位点的有效方法。
在电催化析氧反应(OER)中,虽然已经研究出了许多MnO_(2)的改性方法,但很少有研究以MnO_(2)为主体,讨论MnO_(2)晶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制备了4种晶型的MnO_(2)(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并系统地研究了Ru加入MnO_(2)制备得到的催化剂(x-MnO_(2)-Ru)的OER性能。
线性扫描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测试结果表明,β-MnO_(2)在Ru加入后得到的催化剂(β-MnO_(2)-Ru)电化学性能最佳,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拥有300 mV的较低过电位,而且运行24 h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
结合表征发现,β-MnO_(2)-Ru具有较多的Mn^(3+)和缺陷氧空位,从而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总页数】8页(P336-343)【作者】李佳;袁仲纯;姚梦琴;刘飞;马俊【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32.4【相关文献】1.炭载Ru-Fe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中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研究2.过渡金属掺杂Ru-Se簇合物电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对比研究3.ZIF-8/C60复合物衍生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水氧化性能4.核壳结构Ru@PtRu纳米花电催化剂的制备及碱性氢析出反应性能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堇青石蜂窝陶瓷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分解臭氧性能

本文通过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负载不同锰氧化物( MnO、Mn3 O4 、Mn2 O3 、MnO2 和 OMS ̄2) 得到
一系列负载量相同的整体式催化剂并考察其对 O3 催化分解性能的差异ꎬ再进一步通过 X 射线衍射
( 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拉曼( Raman) 光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 、BET 比表面积法和程
解应用能力是当前该领域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ꎮ
锰氧化物因表现出优良的 O3 催化分解活性ꎬ且具备经济实用、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ꎬ被广泛应
用于 O3 的分解研究 [3 ̄4ꎬ6] ꎮ 其中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 OMS ̄2) 作为一种特殊的锰氧化物材料ꎬ因具有独
特的[ MnO6 ] 八面体共边组成双链的隧道结构而最受人们的关注 [7 ̄8] ꎮ 目前在文献 [9 ̄12] 中报道关于锰氧
第 37 卷 第 11 期
2020 年 11 月
应用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Vol. 37 Iss. 11
Nov. 2020
堇青石蜂窝陶瓷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分解臭氧性能
陈崇来 a 张文霞 a 裘建平 a 贾爱平 b 罗孟飞 b∗
行的ꎮ 使用单色器 AlKα 射线采集数据( hν = 1486 6 eV) ꎬ结合能通过样品表面污染物 C1s(284 8 eV)
来校正ꎻ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采用北京精微高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JW ̄BK122F 型比表面及孔径
分析仪测定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ꎻ利用日本 Hitachi 公司的 S ̄48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ꎬ日
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518(2020)11 ̄1293 ̄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锰载体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2016-07-22 13:0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金催化剂的TEM图
CO的催化氧化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封闭式内循环CO2激光器、CO气体探测器、室内空气净化以及密闭空间微量CO的消除等领域. 近年来, 在富H2气氛下CO的优先催化氧化(CO-PROX)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 由于CO催化氧化反应的简单性, 其常被作为催化研究中的探针反应之一. 因此, CO催化氧化反应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多来自于移动源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其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消除VOCs气体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有机物的消除是在高温(>1000℃)条件下对其进行燃烧处理, 能源消耗较大. 催化氧化技术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处理VOCs的技术, 其具有操作温度低(<500℃)、能源消耗低、效率高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极具可行性, 但高效的催化剂是此技术的关键.
近年来, 人们制备了大量的催化氧化VOCs气体的催化剂, 包括贵金属(Pt、Pd、Rh、Au)负载型催化剂和过渡金属(Cr、Co、Cu、Ni、Mn)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其中, 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低温具有较高的活性, 但是高昂的价格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烧结和中毒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的廉价催化剂.
体相/或氧化锰负载的催化剂常常被用做CO、甲烷和碳氢化合物催化氧化的催化剂. 通常一种金属氧化物负载催化剂常常很难与贵金属催化剂相媲美, 而将两种或更多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 如Mn-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比沸石负载Pt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氧化含氧有机物的性能。
对于Au负载型催化剂, 自从1987年Haruta等报道Au负载型催化剂对CO低温催化氧化具有很高的活性以来, 人们对纳米金负载型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金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Au颗粒大小、载体性质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 高度分散态纳米金对低温催化氧化CO反应具有极好的催化活性. 当Au高度分散在金属氧化物(例如TiO2、α-Fe2O3和Co3O4 )上时, 可以获得高的催化氧化活性.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叶青等人以尿素为沉淀剂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α
-MnO2负载Au催化剂xAu/α-MnO2(x=0-7(对应的Au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7%)), 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其对CO和苯的催化氧化性能. XRD结果表明, 负载Au对α-MnO2载体结构影响不大, 随Au含量的增加, Au颗粒明显增大. N2 -吸附/脱附和TEM结果表明, Au的加入对xAu/α-MnO2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等结构性能影响较小, 表明Au分布在α-MnO2载体表面, 未阻塞其孔道. XPS结果表明, 随着Au负载量的增加, xAu/α-MnO2中的O2-/(O22-或O-)、Mn4+/Mn3+和Au3+/Au0的摩尔比在增加, 表明其晶格氧、Mn4+和Au3+的浓度在增加. 由于贵金属的溢氢作用, Au明显促进xAu/α-MnO2氧化还原能力,
其中3Au/α-MnO2具有最高的氧化还原性. 负载Au明显影响xAu/α-MnO2样品的催化活性, xAu/α-MnO2的催化性能与Au的分散性、氧化还原性能及表面氧物种的种类密切相关, 其中3Au/α-MnO2显示出最佳活性, 其催化氧化CO的T90=80℃, 苯的T9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