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州市旅游格局发展分析(最新)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一)发展基础 (2)(二)战略意义 (3)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5)(三)战略定位 (6)(四)发展目标 (8)三、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9)(一)强化与港澳基础设施对接 (9)(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9)(三)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10)四、开拓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一)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12)(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3)(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6)(五)彰显岭南人文特色 (18)五、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18)(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19)(二)建设商业服务中心 (20)(三)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22)(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2)六、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4)(一)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24)(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26)(三)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26)(四)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 (27)(五)强化开放门户功能 (28)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28)(一)创新社会治理结构 (28)(二)优化社区服务 (29)(三)强化社会管理保障 (30)八、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31)(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空间 (31)(二)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32)(三)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32)九、保障措施 (33)(一)保障机制 (33)(二)加强政策支持 (36)(三)加强组织实施 (40)前言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说明书

说明书评审稿2022.02项目名称:《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委托单位:泸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规划阶段:评审稿(2022.02)编制单位: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陈欢总裁项目负责人:吴景传总策划师项目成员:何越规划设计总监张冷冷规划设计副总监林宏嘉规划设计副总监陈凯平战略策划副总监杨紫欣高级主任策划师刘少菲高级主任动漫设计师陈靖璇主任策划师丘晴主任规划师谭思思策划师徐荣荣规划师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The all-for-one tourism planning of Luding County of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2020-2035)技术路线全域旅游认知剖析泸定发展机遇核心价值存在问题发展重点战略定位一:全国红色团建旅游目的地战略路径一环:康泸新大环线两心:红色研学发展中心、雪域度假发展核心大泸定桥红色研学区全产业融合要素供给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主体培育泸定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定位体系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目标体系发展趋势关键措施基础研判战略体系专项体系空间体系行动计划中心任务明确泸定旅游发展的主方向提出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行动指引战略定位二:川渝康养旅居目的地全方位运营市场品牌定位市场营销策略旅游文明建设夜间旅游指引大海螺雪域度假区大渡河康养旅居区大二郎山山地旅游区全过程服务主客共享旅游服务体系“快旅慢游”交通系统旅游卫生服务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综合执法平台旅游保障体系四区:目录Contents一、规划总则:面向康泸新一体化的全域旅游规划中心任务、项目概况、全域旅游认知二、发展基础:剖析泸定发展全域旅游的机遇与短板发展机遇、核心价值、市场研究、发展难点三、发展体系:国家文化公园、康泸新一体化视野下的泸定愿景战略路径、定位体系、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目标体系、实施路径、分期规划四、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提高各行各业“+旅游”产业融合意识要素供给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主体培育五、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统筹全县、支撑康泸新发展空间格局空间布局思路、限制性条件衔接、空间结构规划、空间发展指引、全域项目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区域发展指引六、全域旅游品牌运营:塑造具有市场活力品牌推广策略品牌形象定位、市场营销策略、全域文明旅游建设、夜间旅游发展指引七、全域旅游服务提升:主客共享下的全域公共服务建设主客共享旅游服务体系、“快旅慢游”交通系统、旅游卫生服务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八、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探索全域旅游管理保障改革创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综合执法平台、旅游保障体系214476496135160171第一部分:总体规划1第二部分:行动计划188泸定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189第三部分:附录201附录一:文旅资源普查及评价附录二: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标准解读及创建评估附录三:全域重点发展项目库202217235第一部分总体规划CHAPTER ONE一、规划总则:面向康泸新一体化的全域旅游规划(一)中心任务(二)项目概况(三)全域旅游认知重点从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公共服务、旅游新业态、主题营造等角度对标《细则》,开展规划工作。
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四个大型物流中心:
•北部结合新白云国际机场、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中心。
•南部结合龙穴岛深水港、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建设,发展仓储物流中心。
•西部基于广佛都市圈的长远发展,考虑在芳村发展商品物流中心。
两轴:两条城市功能拓展轴
•东移轴:规划以珠江新城和天河中心商务区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移轴”。该区目前尚有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储备,有良好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开发已经有相当的基础。
•南拓轴:地铁四号线和京珠高速公路的定线,串联了一批基于IT和信息产业的新兴产业地区,从广州科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广州大学园区到广州新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穴岛深水港,可以提供约200平方公里区位优良的城市用地储备。规划确定该发展轴线为“南拓轴”。其中:
•结合广州市“一河多岸”城市景观,重塑珠江“母亲河”形象,形成“江城一体”的适宜人居住的富有滨江城市特色的山水人情城市,再造美丽江城。规划提出三条沿江发展的城市空间方案。
沿珠江前航道发展带,约432平方公里;
沿珠江后航道发展带,约91平方公里;
沿沙湾水道发展带,约160平方公里。
两个转移带:
白云山西侧“北部转移带”,是广州市旧城传统商业贸易功能疏解和发展的继续,必须采用严格控制下的低强度开发。作为旧城功能的补充,发展全市性的商贸物流中心,开发低强度的居住区。
广州的发展应以区域的共同发展为基础,加强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中再创新优势。
5本次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工作旨在概念规划咨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选择与深化,形成综合性成果。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保护神--广州南海神庙旅游景区规划的几点想法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保护神--广州南海神庙旅游景区规划的几点想法杨宏烈【摘要】In history, Nanhai Temple in Guangzhou was tight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trade and communication of oceanic culture,which had several-thousand-year history in China. To meet the demands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y,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this Province Protected Monument and its environment into an excellent scenic zone,which subjects in culture. Some key points of its landscape plann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广州南海神庙与我国数千年的海上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发展史密切相关。
为配合“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性活动需要,将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周边环境整合成一个像样的文化旅游景区十分必要。
文章对其规划要点作了探讨,以求共识。
【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南海神庙;旅游价值;环境整饬;景观规划【作者】杨宏烈【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当前,广州南海神庙迎来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契机,迎来了广州建设商埠文化世界名城的战略工程,迎来了建设美丽城乡、生态文明的好时机,正好可还其千年古庙完美的历史形象景观,拓展与周边环境相关的服务配套空间,挽回失却了的外部组成要素的文物价值,整合相关祭祀文化社区各种城乡要素,共同建构更大规模的风景园林旅游区——广州旅游“大月亮”,适宜开展纪念性的“祭海”活动,展示生动的民俗文化动态景观,争取让游人较好地体验“海上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当代发展海洋文化事业,及其所蕴含的伟大驱动力与融于国际世界贸易活动的现实意义。
红色旅游背景下广州市红色文化景观分析

红色旅游背景下广州市红色文化景观分析作者:杨蕾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4年第7期文/杨蕾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倡导学习和缅怀红色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借红色旅游重温革命圣地、追忆历史、缅怀革命先辈成为很多游客的选择。
因此,红色文化景观也成为各旅游地竞相建设的重点。
广州市的革命资源并不少,但红色资源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本文首先对红色文化景观进行了定义和辨析,然后对广州市的红色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广州市以及其他市区红色文化景观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红色文化景观;分类;分析一、绪论1.研究背景《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下发实施,拉开了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序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在广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州红色旅游正稳步发展。
红色文化景观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游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元素,更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理应受到重视。
因此对于广州市的红色文化景观的分析和开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红色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1)红色文化。
“红色”是中华的传统色彩,更是中华民族的典型代表色彩之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活动的遗留和产生的影响,是中国革命时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源头。
(2)红色文化景观。
虽然国内对于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遗产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红色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景观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产生和建造的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兼具人文与自然特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园林等,记载革命历史事迹,开展缅怀学习和参观游览,传承希望和革命精神的纪念物或纪念地。
2020年深圳旅游市场分析(最全)

其他 0.3%
0.0%
同时休闲活动一定程度上建立于都市人的情感纽带需求
10.0%
22.6% 21.1% 17.3%
28.3%
20.0%
30.0%
36.4% 40.0%
47.4% 46.0%
50.0%
15
人物画像|基础信息数据
婚姻状况
收入情况
中产收入占 58%
三口之家占 39% 二人世界占 36% 单身青年占 25%
敏感度
打包景点;过境串点 海滨、出海捕鱼|古镇、祠堂
单位团建
都市
第一因子 价格要素变化
第二因子 产品组合性较大
第三因子 主要客群
10
深圳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市场调研
目标 人群
深圳为主/,//广/ 惠为辅
都市人群
市区周末热点Mall(欢乐海岸)
竞品区域(巽/寮/湾//,大小梅沙)
本案区域(东部湾及周边区域)
主题特色不够鲜明 娱乐活动传统单调 滨海休闲环境一般 娱乐活动价格太贵
其他 0.4%
0.0%
10.0%
20.0%
32.0% 29.9%
30.0%
40.0%
50.0%
61.5% 58.8%
60.0%
70.0%
14
深圳旅游市场分析——市调偏好
美食
聚会
户外
最具休闲吸引项目
最地道的海鲜大餐 最时尚的聚会场所 最丰富的户外运动体验 最顶尖的自然亲子教育基地 最便利的特产商业
家庭亲子好友出行仍为主力军短途自驾受追捧深圳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whenwhowhere周末小长假朊友同事家庭亲子情侣爱人164602203311小时以内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自驾半径2小时以内关注48小时周末丨小长假的旅游活劢关注情感联系家庭丨好友出行聚会活劢关注短途近郊自驾丨说走就走的出行劢机13深圳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看海听风安静发呆200看书抄经陶冶内心282户外健身活力运劢373轰趴聚会肆意狂欢145忙碌之后偏好的休闲放松方式动静皆宜劢静兼有以劢为主丌能全是安静享逸气质的产品02080918334444931201312272720050100150200250300益智机构亲子教学儿童乐园欢乐休闲海边度假浪漫休闲登山健身户外运劢打牌麻将社交娱乐运劢健身健康生活04172030346477921271411762180050100150200250益智机构亲子教学儿童乐园欢乐休闲郊外海边亲近田园烧烤唱k热闹聚会手工diy互劢娱乐登山健身户外运劢打牌麻将社交娱乐运劢健身健康生活主题乐园欢乐一日海边度假浪漫休闲书吧咖啡悠闲惬意电影逛街都市休闲3233384949647593113133137183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运劢健身健康生活烧烤唱k热闹聚会打牌麻将社交娱乐书吧咖啡悠闲惬意电影逛街都市休闲益智机构亲子教学海边度假浪漫休闲主题乐园欢乐一日登山健身户外运劢手工diy互劢娱乐郊外海边亲近田园儿童乐园欢乐休闲同事好友二人丕界家庭亲子客群偏好偏好群体活劢性项目户外运劢亲子互劢等14滨海旅游的主题性缺失活动较为传统单调同样的环境上需要更多体验深圳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like深圳的滨海旅游最吸引的地方0427537640940955400100200300400500600其他门票便宜休闲设施丰富商业街儿童乐园餐厅等海滨环境舒适交通方便水上活劢丰富快艇水上冒险0429932058861500100200300400500600700其他娱乐活劢价格太贵滨海休闲环境一般娱乐活劢传统单调主题特色丌够鲜明dislike深圳的滨海旅游最缺乏的地方15深圳旅游市场分析市调偏好0317321122628336446047400100200300400500其他最舒适的健康疗养中心最豪华的酒店最便利的特产商业最顶尖的自然亲子教育基地最丰富的户外运动体验最时尚的聚会场所最地道的海
2025-2031年中国生态旅游市场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态旅游市场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接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
目前,中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同时,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吸引投资的重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11.21亿人次,较2024年上半年的7.08亿人次,增加了4.13亿人次,同比增加58.33%。
长假、小长假对生态旅游的拉动作用显著。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25-2031年)》,《规划》确定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配套体系建设任务,并就实施保障做了具体安排,是未来十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文件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
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生态旅游市场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共十五章。
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定义、效益以及旅游业整体发展状况,接着分析了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现状,并对生态旅游细分领域、重点区域发展、典型案例及重点企业做了具体细致的分析。
广州市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06~2020年)

广州市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06~2020年)2008-05-29广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第一章 总 则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全面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广州市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南拓、北优、中调、东联、西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并明确提出:“切实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临海工业,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州社会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新战略。
广州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广州临海工业布局、海洋功能区划、海域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回顾、评价《广州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实施近十年来的效果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修编新的《广州市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新规划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重点突出海域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优先,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持海洋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促进广州海洋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南拓、北优、中调、东联、西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拥有深水岸线、深水航道资源的优势,建设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中心和临港工业区,引导城市沿珠江口重点向南拓展,提高广州市对外辐射功能,提升广州市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城市地位,将广州建设成为一个高效、繁荣、文明、和谐的滨海城市,发挥海洋经济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第二节 规划的基本原则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是根据广州市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临海工业发展状况和需要,以及各用海单位对海域资源已开发利用的规模,对未开发利用的海域资源进行总体规划与协调,控制岸线、海域使用扩张规模,调整岸线、海域利用结构,围绕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重点安排利用海域资源的战略性、紧迫性建设项目及海域治理保护项目;预留和调整出足够的岸线和海域,建设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促进广州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修造船业、滨海旅游业、石油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及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等临海工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