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空间

合集下载

从化调研报告

从化调研报告

从化调研报告从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了解和掌握从化市的发展状况、经济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从化市的详细情况和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指导。

二、调研方式和范围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托于从化市的各个社区进行访问,范围包括了从化市的城区和农村地区。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经济发展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从化市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特别是农业方面,从化市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农产品种类丰富,为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供应。

2. 教育和文化调研发现,从化市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投入较多,拥有多所优质学校和文化设施。

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基础设施建设从化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覆盖全面。

此外,市区和农村地区都有相应的医院、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设施。

4. 旅游发展调研显示,从化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遗址。

然而,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服务水平待提高等。

5. 环境保护调研发现,从化市注重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环境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

四、问题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1. 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培养更多的人才;2.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农业产能;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4. 加强城市规划,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运输效率;5.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资源。

五、总结从化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积极的改革措施,相信从化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参考本调研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政策,推动从化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化古村落保护及发展调查

从化古村落保护及发展调查

从化古村落保护及发展调查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古村落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广州市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古村落,从化古村落也备受人们的瞩目。

但是,从化古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从化古村落的保护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从化古村落的概况从化古村落位于广州市从化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该村落自唐代就已经有了定居人口,到了明清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而到了清朝末期,从化古村落更是成为了广东省乃至南方地区的重镇之一。

如今,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从化古村落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文物和历史遗迹,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二、从化古村落的保护现状1、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

从化古村落作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在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方面,从化古村落却存在明显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保护力度不足。

尽管在近年来有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但面对庞大的保护任务,单纯靠这些不够,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如资金、人员等),保护的效果并不理想。

2、开发改建过程中的破坏问题。

从化古村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被规划为旅游景点。

同年,从化古村落开发公司成立,开始对古村落进行开发、改建和修缮。

但是,在开发改建的过程中,开发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利益,对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拆除和新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

同时,开发商从中获取到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村民和社会群众却并未获得相相应的福利,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3、游客超载造成的人为损害。

由于从化古村落是广州市一处经济文化景点,游客日渐增多。

就在这一过程中,游客超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游客数量庞大,他们对古村落的建筑和环境进行破坏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如个别游客黏贴广告、乱扔垃圾、涂鸦等行为不仅破坏了古建筑的外观和形象,还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从化 调研报告

从化 调研报告

从化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从化一、引言从化区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地处珠江东岸,与广州市区相距约70公里。

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广东省的重要都市腹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从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区域形象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经济发展状况从化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其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2019年,从化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5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8.2%。

该区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该区经济的贡献较大。

三、产业结构从化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

其中,农业主要以茶叶、柚子和花卉为主导,从化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遐迩,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旅游业则成为该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从化的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区域形象从化区的区域形象以自然风光和温泉资源为代表,受到游客的关注和赞誉。

尤其是从化长隆欢乐世界的开放,使得该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从化区还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加强水源保护和推行生态农业等措施,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的形象。

五、未来发展潜力从化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正在积极探索其他产业的发展潜力。

例如,该区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从化区还计划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六、结论从化区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其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该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该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其他产业的开发和支持力度。

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这些努力,从化区有望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形象和发展潜力。

从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从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从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近年来,从化市深入贯彻中央、广东省、广州市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2009—2015年)》《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要求,突出本土优势,深挖特色资源,以“文化旅游业”和“动漫产业”为着力点,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一资源优势(一)地缘优势从化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地处珠三角特大城市群与粤北山区广袤腹地过渡带;西邻“空港”,20分钟通达白云国际机场;南靠“信息港”,与中新知识城相邻。

同时,随着从化连接增城的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地铁14号线和大广高速开工建设、广从快速路立项升级改造,从化将进一步融入大广州“半小时”和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二)生态优势从化生态资源丰富,“百里流溪似锦,珍稀泉水常温,春天奇花竞放,夏日百果争甜,秋季红叶漫山,冬来梅花胜雪”,素有“广州市的后花园”“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之称。

从化生态资源有三种:一是温泉资源。

从化温泉历史悠久(明、清朝时已闻名遐迩)、水量丰富(日出水量达1万立方米)、水质优良(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养生价值高(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人文价值高(多位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和中外名家曾到此休养小住),被评为国内首个“世界珍稀温泉”。

二是森林资源。

从化森林面积180多万亩,原始次森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8.6%。

全市有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14个,占广州市森林公园的“半壁江山”。

其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为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林业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国际森林浴场。

三是农业资源。

从化农产品丰富、特色鲜明,获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生态荔枝蜜基地”称号。

钱岗糯米糍荔枝和从化荔枝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一、前言PRD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西部生态旅游地区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本文将分析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规划。

二、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PRD地区西部地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迹,如白云山、三水花山岩画、从化溪源等,这些资源是西部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力保证。

2.独特的文化底蕴PRD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底蕴更是独特,如广州荔枝湾民俗文化和南雄牛马源的马上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在西部旅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3.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落后PRD地区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也存在一定的游客服务和旅游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存在问题1.缺乏整体性规划目前PRD地区西部地区的旅游规划偏重于景区建设和景点开发,而缺乏更整体性的规划,无法引导整个旅游产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旅游环境亟待改善部分旅游景点存在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保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

3.游客体验不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受长时间的等待、拍照、排队等繁琐步骤,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规划1.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对于PRD地区西部旅游,应该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生态旅游转型,打造绿色标准的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采取“一机一制”、产业联盟等管理模式,实现旅游资源和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3.提升旅游品牌形象针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落后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部地区旅游。

五、结语PRD地区西部生态旅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发展、加强管理与服务等,西部生态旅游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广州市从化区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广州市从化区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题目:广州市从化区环境变化调查报告年级: 2011级姓名:王燕妮专业:地理科学指导老师:周尚哲二零一四年七月广州市从化区环境变化调查报告摘要: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属广州北部山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川流纵横,水资源丰富,流溪河为境内第一大河。

从化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影响,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土壤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前提下的黄壤、红壤、赤红壤。

自1489年建县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化的自然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从化自然环境变化1从化区概况从化区位于113°17′E至114°04′,23°22′N至23°56′,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部,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北回归线穿过区内的南端太平镇。

区境东部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与广州郊区增城、白云接壤,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部与佛冈、新丰县毗邻。

从化区总面积1985.26平方千米,其中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千米。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化常住人口593415。

现今从化下辖街口、城郊、江埔3个街道办事处和太平、温泉、良口、吕田、鳌头5个镇,有村民委员会221个和社区居民委员会44个。

广州市属的流溪河林场、大岭山林场、黄龙带水库管理处等单位驻市内,市政府设在街口街。

2从化区的历史概况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

清袭明制,从化县隶属广州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5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

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从化旅游简要概况PPT(16张)

从化旅游简要概况PPT(16张)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从化旅游资源
1、从化温泉:
岭南第一温泉,苏打型温泉,珍贵而稀有。 特点:
水质晶莹、无色无味,对皮肤没有任何伤害; 主要成分:
二氧化矽、钾、钙、镁等20多种元素,水温 最高达71°C。 功效:
对皮肤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肌肉萎 缩、肠胃病、神经系统疾病等3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 对减肥美容、保健都有功效。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从化变化调研报告

从化变化调研报告

从化变化调研报告从化市(原名化州)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部,是广州的郊县之一。

从化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翼,东北临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始兴县,东南接广州市番禺区,西南濒临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北临南雄市。

从化市地处高山丘陵地带,以山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1.32%。

在过去的几年中,从化市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该市的发展调研报告中得到了记录。

该报告总结了从化市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

首先,从化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报告指出,该市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传统的农林牧渔业逐渐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业成为该市的两大支柱产业。

从化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此外,从化市还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前来投资。

由此可以看出,从化市的经济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

其次,从化市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报告指出,该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

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从化市的交通、供水和公共设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从化市还建设了许多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提高了居民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水平。

城市的美化和环境保护也成为该市的重要工作内容。

通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规范水域管理等工作,从化市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从化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体现在调研报告中。

报告指出,从化市加强了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控,严厉打击环境破坏行为。

并且,该市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此外,从化市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些举措使得从化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并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总之,从化市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也是其成为广州重要的郊县之一的原因。

调研报告总结了从化市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显示了该市迈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化区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空间目录摘要ABSTRACT1 导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2 从化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2.1.2 人居情况2.1.3 交通情况2.1.4 旅游资源2.1.5 旅游业在从化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 从化区旅游经济发展分析3.1 优势3.1.1 区政府态度和政策分析3.1.2 从化区正式纳入广州市3.1.3 生态环境良好和旅游资源丰富3.1.4 旅游需求旺盛,潜在客源市场充足3.1.5 旅游产业服务规模不断扩大3.2 劣势3.2.1 化区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3.2.2 目的地形象不够突出3.2.3 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3.2.4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4 从化区旅游业出现的问题4.1 景区宣传度不够,知名度不高4.2 我市对外交通联系方式单一4.3 从化旅游景点需要进一步规划5 从化区旅游业发张进步空间6 结束语参考文献1 导论1.1 研究背景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

广州市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力争构建“一圈两带”新格局。

“两带就是打造城郊游憩带、环城度假带。

广州市目前正在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度假区,其中半数坐落于从化。

这为从化区发展修建旅游、生态旅游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同时,从化以“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的生态城市”为发展总体目标。

1.2研究意义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规模正加速扩大,参加旅游的人还将继续增加。

旅游业是从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还是从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

从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

旅游业其社会意义也十分显著,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方面体现。

同时,从化居民素质和人居环境都大大提高。

2从化区概况2.1.1地理位置从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

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冈、新丰县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 17' -114 ° 04',北纬23° 22' -23° 56'。

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千米。

2.1.2人居情况200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56.58万人,比上年增长1.6%。

其中:农业人口42.18万人,非农业人口14.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4.6%和25.4%。

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

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48%。

,上升0.58个千分点(公安口径)。

计划生育率为95.18%, 比上年上升1.45个百分点。

2.1.3交通情况从化旁有白云机场,105国道、京珠、街北高速纵横贯穿太平镇。

其次,广从轻轨已被列为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之一。

首期建设为白云区嘉禾至从化市街口段,计划2011年动工,2015年建成;二期再建街口至新温泉段。

广从轻轨全长将达92.6公里,衔接的起始点分别是广州火车站和从化“新温泉”度假区。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1.4旅游资源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从化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地热资源非常丰富。

从化拥有热泉眼13个,温泉地下热水日自涌量达10000立方米,每年可供700万人次享用。

从化温泉是含有氟离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钠、钙、钾、镁、二氧化硅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钠型热泉,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

]从化是荔枝王国”,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

从化优良荔枝品种有白田岗桂味、钱岗糯米糍、槐枝、西湖禾乐响、民乐青皮甜、妃子笑、攀谷子等。

目前从化共种植荔枝13万亩,常年荔枝产量2万吨,每年6月中旬上市,7月达到高峰。

届时,到从化品尝荔枝的客人络绎不绝。

从化荔枝节已成为荔枝爱好者的盛会。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于1986年对外开放,是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距广州93公里,交通方便,这里林深叶茂,地貌奇特,数百座山峰起伏连绵、重峦叠嶂、波涌云涛、气象万千。

钟楼古村落位于太平镇神岗,是目前发现保留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为欧阳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所建好的大宅院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

钱岗古村落位于太平镇钱岗村,村内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共有900多座房屋,村民大部分姓陆,据记载,钱岗陆氏是南宋丞相陆秀夫之后裔。

村里保留的房屋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部分建筑物还保留着宋代遗风。

2.1.5旅游业在从化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是从化区的支柱性产业,3从化区旅游经济发展分析2009年,以“双百三五七品牌”旅游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我市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大力加强旅游产品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举办2009广东•从化温泉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WMA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及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咏春拳全球选拔赛等活动和赛事,大力推进温泉养生谷、从都•国际商务会议中心、亚运马术场、响水峡原生态景区、崴格诗温泉庄园、广州(从化)花园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吸引了大量旅客前来旅游,我市旅游市场十分火爆。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754.72 万人次,同比增长49.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74 亿元,同比增长5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26 万美元。

3.1 优势3.1.1 区政府态度和政策分析从化区属于广州市,广州市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大力支持从化市的旅游业的发展,这位从化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根据广州北部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出建设“世界温泉名城”和“世界温泉之都”的总体目标。

目前,从化市旅游发展情况呈现良好的态势。

3.1.2 从化区正式纳入广州市去年 2 月份,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原黄埔区、萝岗区合并为新黄埔区,两个县级市从化、增城将撤市设区,广州由原来的“十区二市(县级市)”变为“十一区” 。

早在一周前,从化撤市设区系列工作已经开展。

8 月 3 日上午,广州市从化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上各级领导职务从“市级”变成“区级”,还颁发区人大、区政府、区法院、区检察院等各级领导的新任职证书。

3.1.3 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从化市的生态资源、生态条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拥有三个世界级品牌——世界珍稀温泉、北回归线上唯一绿洲、国内首个获欧盟认可的“无马疫区”;三个国家级品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最大最美的广州赛马场;三个区域品牌——森林覆盖率达68.3%,空气优良率常年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流溪河地表水100%达到功能区划水质标准。

从化市拥有180 多万亩青山(其中海拔逾千米的10 座),超过100 个湖泊水库和贯穿全市总长157 公里的母亲河——流溪河,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森林公园17个和日出水量达 1 万立方米的世界珍稀温泉。

从化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和温泉旅游胜地,素有“北回归线绿洲” 、“珠三角天然运动场”的美誉。

钱岗村、宣星旅游村、溪头旅游村等岭南特色乡村散布乡野,其中钱岗村的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在2003 年获得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

3.1.4 旅游需求旺盛,潜在客源市场充足根据广州市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广州市2010 年常住人口已达到1270.8 万人,而且毗邻广州的珠三角流动人口更多,消费需求大,客源充足。

随着广州和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会展中心、新机场的建成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3.1.5 旅游产业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从化市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体系,打造了较为鲜明的“温泉之都,生态从化”旅游整体形象。

截至2014 年 3 月,全市已有各类品牌旅游景区(点)40 多处,其中有国家4A 级景区碧水湾温泉度假村以及广州抽水蓄能旅游度假区、宝趣玫瑰世界、田心农家乐、大丘园、溪头旅游村 5 处国家3A 级景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

全市现有各类旅游接待场所600 多家,其中星级酒店13 家。

共有星级农家乐55 家,全市拥有清香、珍奇味等较大型的旅游购物商场及土特产专卖店60 多家,旅行社及门市部19 家。

3.2 劣势3.2.1 化区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来看,从化主要是以旅游观光为主,文化体验。

乡村会所、运动休闲等那种缺乏。

而且不少温泉度假建筑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3.2.2 目的地形象不够突出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没有塑造鲜明的目的地形象,很难吸引游客。

3.2.3 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从化乡村旅游以农户自主式开发为主,规模普遍较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缺乏影响力,在市场方面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和能力。

在经营理念上和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3.2.4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对乡村旅游应该起到统筹作用,能够对乡村旅游各景点经营情况等进行监督,让其在经营质量、服务态度、活动项目等方面进一步改善。

4 从化区旅游业出现的问题4.1 景区宣传度不够,知名度不高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游客对它认识不高,影响了景点的发展。

比较典型的是三个森林公园。

仅以一般的旅游观光为主,景区知名度不高,广州市民也很少知道。

4.2 从化旅游景点需要进一步规划成分葱花旅游景点还存在“各拉各的调,个吹各的号”的弊端,没有优势产品,没有强势品牌,各景点各自为政自行开发,未能直接参与市场开发,不能满足旅客需求。

5 从化区旅游业发张进步空间在未来,从化旅游业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扩大旅游服务规模,提高旅游经济运行水平,让经济旅游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中药成分,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的人民生活水平,打造最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