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

合集下载

布洛芬合成工艺

布洛芬合成工艺

HF (CH 3CO)2O
H2
OH
COOH
PbCl2(PPh 3)2 CO
参考文献
[1] 郑土才.布洛芬、右旋布洛芬及其衍生物的合 成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40(3):1-7. [2] 于凤丽,赵玉亮,金子林. 布洛芬合成绿色化进 展[J].有机化学,2003,23(11):1198-1204. [3] 汪家华、郑土才、王平.布洛芬、右旋布洛芬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0,17(2):22-28. [4] 陈芬儿,尤彩芬,顾小曼,等.布洛芬的重排法合 成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志,1992,23(1):12.
缺点:① 合成步骤较多,分6步进行。② 反应过程中需要异丙醇钠,若用金属钠, 存在安全隐患;若用NaOH,反应周期长, 需要16h。③ 用原子的经济性原则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为40.03% 。存在着原料消耗 大、成本高、收率低、三废多等
确定合成工艺路线(BHC)
BHC 工艺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不但 合成简单, 原料利用率高, 而且无需使用大量溶 剂和避免产生大量废物,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 如果考虑副产物乙酸的回收, BHC 合成布洛芬 工艺的原子有效利用率则高达99%.
COOH
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切断(一)
COOH
C O
O O
O
Cl
rearr
FGA
O O
FGA
Cl
Cl
酰化
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合成(一)
1.转位重排法
O
O Cl
Cl OH
OH
AlCl3
Cl
O
Cl O
O
O
Cl
(1)NaOH (2)H+

布洛芬合成实验报告讨论

布洛芬合成实验报告讨论

一、引言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由于其药理活性高,安全性好,布洛芬在临床应用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布洛芬,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讨论。

二、实验部分1. 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异丁苯、丙酸、无水碳酸钠、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乙醚、石油醚等。

(2)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搅拌器、抽滤装置、旋转蒸发仪、熔点仪等。

2. 实验步骤(1)制备2-甲基丙酸:将异丁苯与丙酸在无水碳酸钠存在下加热反应,生成2-甲基丙酸。

(2)制备2-甲基丙酸乙酯:将2-甲基丙酸与无水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2-甲基丙酸乙酯。

(3)制备布洛芬:将2-甲基丙酸乙酯与苯甲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布洛芬。

(4)布洛芬的纯化:将反应混合物加入稀盐酸,调节pH至中性,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布洛芬粗品。

(5)布洛芬的表征: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布洛芬进行表征。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1)2-甲基丙酸:反应后,产物颜色变深,有刺激性气味,反应时间约为3小时。

(2)2-甲基丙酸乙酯:反应后,产物呈油状,有刺激性气味,反应时间约为3小时。

(3)布洛芬:反应后,产物呈淡黄色固体,反应时间约为4小时。

(4)布洛芬纯化: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布洛芬粗品,产率约为40%。

(5)布洛芬表征:熔点为77-79℃,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结果与文献值相符。

2. 实验讨论(1)合成路线:本实验采用2-甲基丙酸为中间体,通过酯化反应制备2-甲基丙酸乙酯,再与苯甲酸反应合成布洛芬。

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较高。

(2)反应条件: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作为催化剂,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氢氧化钠作为碱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适宜,产物收率高。

(3)纯化方法:本实验采用抽滤、洗涤、干燥等方法对布洛芬进行纯化。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杂质,提高布洛芬的纯度。

(4)布洛芬的应用: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

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张霄鹏,徐志*(黄淮学院, 驻马店 463000)摘要: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世界上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

它与传统的阿司匹林药物相比较,其药效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小,被称为“超级阿司匹林”。

现今,该药物在非甾体类药物当中,销售量较大。

目前来说,布洛芬的主要制剂有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剂、布洛芬乳膏、布洛芬口服液等。

本文介绍了布洛芬的基本概况、合成方法及临床应用,为今后布洛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布洛芬;合成;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97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5-0404-07Progress i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IbuprofenZhang Xiao-peng ,Xu Zhi(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Abstract: Ibuprofen is the only antipyretic drug for children recommended jointly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is the world’s recog- -nized anti-inflammatory drug of choice for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spirin drugs, it has stronger effects and fewer side effects. It is called “super aspirin”. Today, the drug is sold in larger quantities among non-steroidal drugs. At present, the main formulations of ibuprofen include ibuprofen tablets,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ibuprofen granules, ibuprofen cream, ibuprofen oral solution and the like. This review introduced the base introduction , the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buprofen,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ibuprofen ;synthesis ;application ;progress 收稿日期:2020-05-11基金项目:黄淮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项目编号:XKPY-2019007。

酮基布洛芬合成路线

酮基布洛芬合成路线

酮基布洛芬合成路线酮基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下面将介绍一种合成酮基布洛芬的路线。

以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备出酮基布洛芬。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将苯甲酸与氯乙酸酐反应,生成苯甲酰氯。

该反应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

反应方程式如下:苯甲酸 + 氯乙酸酐→ 苯甲酰氯 + 乙酸步骤二:接下来,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苯甲酰氯与甲基环丙烯酸酯反应,生成苯甲酰基甲基环丙烯酸酯。

该反应需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通常在低温下进行。

反应方程式如下:苯甲酰氯 + 甲基环丙烯酸酯→ 苯甲酰基甲基环丙烯酸酯 + 氯化氢步骤三:然后,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苯甲酰基甲基环丙烯酸酯与乙醇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酰基酯。

该反应通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反应方程式如下:苯甲酰基甲基环丙烯酸酯 + 乙醇→ 苯甲酸苯甲酰基酯 + 甲基环丙烯酸乙酯步骤四:接下来,将步骤三中得到的苯甲酸苯甲酰基酯与苯胺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酰基苯胺。

该反应需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通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反应方程式如下:苯甲酸苯甲酰基酯 + 苯胺→ 苯甲酸苯甲酰基苯胺 + 醇步骤五:最后,将步骤四中得到的苯甲酸苯甲酰基苯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酮基布洛芬。

该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反应方程式如下:苯甲酸苯甲酰基苯胺 + 氢氧化钠→ 酮基布洛芬 + 苯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酮基布洛芬。

这种合成路线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酮基布洛芬具有较好的药效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在使用药物时注意剂量和用法。

总结起来,酮基布洛芬的合成路线包括苯甲酸与氯乙酸酐反应、苯甲酰氯与甲基环丙烯酸酯反应、苯甲酰基甲基环丙烯酸酯与乙醇反应、苯甲酸苯甲酰基酯与苯胺反应以及苯甲酸苯甲酰基苯胺与氢氧化钠反应。

这个合成路线简单可行,为酮基布洛芬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之欧阳科创编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之欧阳科创编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创作:欧阳科姓名:XXX班级:制药XXX班学号:XXX【摘要】布洛芬(C12H18O2)又名异丁苯丙酸,芳基丙酸类非笛体抗炎药物,本品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有异臭,无味。

不溶与水,易溶于乙醇、乙醛三氯甲烷基丙酮,易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中。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布洛芬的基本机构为笨环,苯环上含有异丁基与*甲基乙酸。

作为新一代非笛体消炎镇痛药物,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强的解热、消炎和镇痛作用,副作用则比阿司匹林小得多。

【关键词】布洛芬抗炎镇痛解热非當体消炎镇痛药物合成路线【前言】1964年英国的Nicholson等人最早合成了布洛芬,其他各国也逐渐对布洛芬展开研究,英国的布茨药厂首先获得专利权并投入生产。

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布洛芬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企业规模受到很大限制。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幾基化法和1, 2■转位法等布洛芬新工艺的出现,布洛芬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目前,德国的巴斯夫公司,美国的Albemarle公司和乙基公司都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

他们分别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选择合适的工艺,从而具有经济效益和规模优势。

近十多年来,由于政府扶持,印度的医药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的Sumitra公司和Cheminor公司的生产规模也达到上述西方国家大公司的水平,而且由于印度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使得生产成本较低。

印度低价格的布洛芬大量出口,大大冲击了全球的布洛芬市场。

【研究现状】对于布洛芬这种医药结晶产品而言,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布洛芬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晶形不好、颗粒不均匀等质量方面的差距。

国内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落后结晶技术与设备,一方面导致产品质量差,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国内布洛芬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相竞争,导致在国内市场和中国外的布洛芬产品占主导地位,如中美史可公司的布洛芬制剂占据了中国的70%的市场份额。

布洛芬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

布洛芬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

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
以乙苯为原料 以乙苯与异丁酰氯为原料经酰化、溴化、氰化、水解和还 原制备布洛芬。原料较贵,工业化价值不大。
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
以异丁基苯乙酮为原料 异丁基苯乙酮与氯仿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产物再 经氢解制得布洛芬。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副反应也较多。
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
环氧羧酸酯法(布洛芬的工业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方法。异丁苯与乙酰氯经傅-克反应得异 丁基苯乙酮,再与氯乙酸异丙酯发生Darzens缩合,产物经水 解、中和及脱羧反应制得异丁基苯丙醛,异丁基苯丙醛经氧化 或经成肟、消除再水解成布洛芬。
制作、主讲:何海洋
组员:郭晓茹、冯趁、张江利、李雪、胡奥杰、纪佳熙
布洛芬结构、性质
布洛芬结构、性质
• 布洛芬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757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 仿、乙醚、丙酮等溶剂。有异臭,无 味。 •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 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大 16~32倍。 • 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其作用强而 副作用小,对肝、肾及造血系统无明 显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很小,这是布洛芬的优势。 • 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神经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布洛芬布洛为原料环氧羧酸酯法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1异丁苯与乳酸衍生物反应一步法以异丁苯衍生物为原料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成布洛芬
布洛芬工艺路线的选择
第二组
目录
1
理想工艺路线具备条件
2
3 4
布洛芬工艺路线选择
(2) 格氏反应法 用异丁苯的衍生物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合成布洛芬。收率 较高,但需用格氏试剂,反应条件苛刻。大多数原料须自 制,所用试剂价格昂贵,乙醚易燃易爆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布洛芬的生产工艺

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布洛芬的生产工艺
然后,在10℃以下,把反应液压入水解罐,加稀盐酸,仍保持10℃ 一下的温度,搅拌半小时,水解完毕后需静置,待其分层,其中有机液 体是粗酮,水洗至pH=6。然后减压蒸馏,分离混合的有机物,回收石 油醚,再继续减压蒸馏收集130℃/2kPa馏分,所得即4—异丁基苯乙酮, 收率为80%左右。
应注意:①原料无水三氯化铝结块(吸水了)时,不可 加入。
Ⅲ、将重铬酸钾溶于定量的水中,开真空吸入氧化剂 配制釜,搅拌使之全溶,压入氧化反应釜。搅拌下降
温,将计量的浓硫酸慢慢滴入反应釜,滴毕继续降温, 备用。待氧化反应液温度降至5°C以下时,将计量的 丙酮和2-(4-异丁基苯基)丙醛的混合液于搅拌下慢 慢滴至反应釜中,保温25°C,加完继续反应1小时, 直到呈棕红色,为终点。加入叫硫酸钠水溶液,是反 应液呈蓝绿色。
O CH3
CH3 CH3
CH3
N OH
缩水甘油酸酯法与前面几种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原料易得,大部分原料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 ②产品的质量和收率较高。
③出现异构体、产生副反应的机会少,只要严格控制条件,异构体和副反应一 般较少。 ④“三废”产生的量较少,且处理起来比较容易。 ⑤反应中有可以回收的反应物。
• 本品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 匹林大16~32倍。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本品作用强而副作用 较小,对肝、肾以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 副作用很小,这是本品的优势。
• 本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 直性脊柱炎、神经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②付-克反应时的搅拌要适当,,以防止副反应发 生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
③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④乙酰氯遇水或醇分解生成氯化氢,注意通风,并 要经过吸收塔回收盐酸。 ⑤石油醚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17℃,爆炸极限 1.1~59%。应特别注意,此品应盛于密闭容器内,贮存在 阴凉通风处,严禁烟火,隔离氧化剂、氧气、易燃易爆物 品。

布洛芬的绿色合成讲解

布洛芬的绿色合成讲解
“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实 现理想的合成。实现理想的合成,有两个定量的指标:其一是 原子经济性;其二是E指数。
布洛芬的基本介绍
布洛芬(Ibuprofen,Brufen)的结构式为: 化学名为:2一(4一异丁基苯基)丙酸,又名异丁苯丙酸、拔怒风,又 称异丁洛芬。分子式为C13H1802,分子量为206.28。
布洛芬的传统合成方法 (Boots公司的Brown合 成法)
原子经济性 ~40%
布洛芬 第六步
第五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BHC公司新
第一步
发明的绿色
合成法
第二步
原子经济性
~77%
获1997年美国总统 “绿色化学挑战奖” 第三步
简单 多了!
两种合成方法的原子经济性的分析
原子经济性%=(布洛芬分子量/所有反应物分子量) ×100%= (206/514.5)×100%=40.03%。
BHC合成的优点
该法与目前国内的合成路线比较,存在 着以下优点:①合成路线短,只需3步。② 原子利用率高,为77.44% 。③两种方法进 行对照,新方法少产生37% 的废物,符合 绿色化学的思想。
两条合成路线的对比分析:
第一步都是经异丁基苯的酰化产生相同的产物。在第一 步中Boots法使用化学计量的三氯化铝,这会产生大量无用副产 物水合三氯化铝,通常此废物未回收。BHC法以HF作为可回 收利用的催化剂,显示出优越性。步骤2和3的雷尼镍与Pd催化 剂也可回收利用。
例如:最近Seayad等报道了一种新的反应体系,用PdCI2 -(PPh3 )2/Ts0H/LiCl作催化剂,甲乙酮为溶剂,反应温度 115℃ ,CO压力5.4 MPa,布洛芬的选择性大于95%,并有较 高的反应活性(T0F=1200 h-1). 随后他们换用一种新型的钯系催 化剂在上述催化体系下,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T0F=1315 h-1), 仅用很少量的催化剂和很短的反应时间(0.6 h),布洛芬的选择 性就高达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
姓名:XXX 班级:制药XXX班学号:XXX
【摘要】
布洛芬(C12H18O2)又名异丁苯丙酸,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本品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有异臭,无味。

不溶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基丙酮,易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中。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布洛芬的基本机构为笨环,苯环上含有异丁基与α-甲基乙酸。

作为新一代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强的解热、消炎和镇痛作用,副作用则比阿司匹林小得多。

【关键词】
布洛芬抗炎镇痛解热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合成路线【前言】
1964 年英国的 Nicholson 等人最早合成了布洛芬,其他各国也逐渐对布洛芬展开研究,英国的布茨药厂首先获得专利权并投入生产。

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布洛芬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企业规模受到很大限制。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羧基化法和1,2-转位法等布洛芬新工艺的出现,布洛芬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目前,德国的巴斯夫公司,美国的Albemarle 公司和乙基公司都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

他们分别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选择合适的工艺,从而具有经济效益和规模优势。

近十多年来,由于政府扶持,印度的医药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的 Sumitra 公司和 Cheminor 公司的生产规模也达到上述西方国家大公司的水平,而且由于印度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使得生产成本较低。

印度低价格的布洛芬大量出口,大大冲击了全球的布洛芬市场。

【研究现状】
对于布洛芬这种医药结晶产品而言,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布洛芬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晶形不好、颗粒不均匀等质量方面的差距。

国内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落后结晶技术与设备,一方面导致产品质量差,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国内布洛芬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相竞争,导致在国内市场和中国外的布洛芬产品占主导地位,如中美史可公司的布洛芬制剂占据了中国的70%的市场份额。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 WTO,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结晶及装置进行改进,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布洛芬结体产品。

有关其工艺改进和新工艺、拆分或不对称合成获得其手性体、其衍生物以及各种制剂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

【布洛芬的合成】
1转位重排法
芳基 1,2-转位重排法是目前国内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合成方法。

它以异丁苯为原料,经与 2-氯丙酰氯的傅克酰化,与新戊二醇的催化缩酮化,催化重排,水解等制得布洛芬反应式为:
该工艺的优点为:避免了酰化时以石油醚作溶剂其中所含微量芳烃杂质所带来的副产物,或使用二氯乙烷作溶剂时所带来的毒性和溶剂残留问题,避免了传统工艺使用冷冻盐水的要求,降低了能耗和设备腐蚀等。

2醇羰基化法
醇羰基化法即 BHC 法,以异丁苯为原料,经与乙酰氯的傅克酰化、催化加氢还原和催化羰基化 3步反应制得布洛芬,为目前最
先进的工艺路线,为国外多数厂家所采用。

其中羰基化催化剂的中心金属为钯或铂,BHC 合成布洛芬工艺尽管具有很多的优点, 但也存在着一个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即关键步羰化反应的贵金属Pd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和循环利用问题。

为此, 以寻找简便、经济的催化剂回收为核心, 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3烯烃羰基化法
芳基取代烯烃与 CO 和水或醇在钯催化剂和酸性条件下生成芳烷基羧酸或羧酸酯。

无氧条件下钯的催化活性可通过与某些配体的合用而增强。

例如,在相同条件下,1:1 的n(Ph P): n(Ph PO)与氯化钯合用时效果最佳,不仅反应速率快,转化率最高,而且几乎没有异构体 3-(4-异丁基苯基)丙酸的产生。

反应式如下:
4卤代烃羰基化法
卤代烃羰基化法以 1-对异丁基苯基-1-氯乙烷为原料经与 CO 在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羰基化生成产物反应式如下:
该方法催化剂一般为钴或钯的化合物,溶剂为醇类。

但有如下缺点:碱性条件下得到的一般为布洛芬盐,需要增加酸化一步才能得到布洛芬;卤代烃羰基化往往产生双羰基化副产物,即 4-异丁基苯基丙酮酸;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反应参数的变化范围很窄
5烯烃催化加氢法
利用手性配体的钌配合物催化 2-(6-甲氧基-2-萘基) 丙烯酸的加氢制备萘普生,对映体过量(ee)达 96%[14]。

反应式如下:
也可用于 2-(4-异丁基苯基) 丙烯酸的催化加氢。

作者主要研究了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回收、氢气压力、溶剂、添加磷酸和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物光学纯度的影响。

具体的手性配体为Figure 5 中的 3,3'-联吡啶双膦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重点研究了芳香烃包括异丁苯与丙酮酸甲酯或乙酯在 Lewis 酸催化下缩合生成 2-芳基乳酸酯的条件,包括催化剂种类、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但反应要求低温如-30 ℃,并且收率中等。

6 环氧丙烷重排法
一种新的布洛芬合成方法,其中制备对异丁基苯乙酮及由
2-(4-异丁基苯基)丙醛转化为布洛芬的 2 步反应与经典的 Darzens 缩合法的相应步骤相同。

反应式如:
对异丁基苯乙酮与硫叶立(由二甲硫醚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制得)反应得 2-(对异丁基苯基)-1,2-环氧丙烷,然后以无水氯化锌或无水氯化锡催化重排得 2-(对异丁基苯基)丙醛。

专利还改进了中间体醛氧化制布洛芬的条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收率近 90% 。

【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不同的工艺路线,我认为仍以经典的 1,2-转位重排法比较适合国内生产。

醇羰基化法和烯烃羰基化法技术难度高,催化剂价昂;卤代烃羰基化法选择性低,催化剂价高,氯乙基化时易发生多烷基化和双芳基化,杂质多;烯烃加氢法虽有可分别制备消旋布洛芬和右旋布洛芬的优点,但 2-(4-异丁基苯基) 丙烯酸需由异丁苯经 2 步反应制得,与丙酮酸酯缩合一步收率低,丙酮酸酯价格
高,加氢催化剂昂贵;环氧丙烷重排法有 4 步反应,二甲硫醚污染大,工业化前景不乐观。

1,2-转位重排法虽也为 4 步反应,但每步收率高、安全性好、重排催化剂价廉易得且无毒。

2-氯丙酰氯的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为该合成方法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结论】
布洛芬的合成有多种方法,但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仅有Boots法和BHC 法。

BHC 工艺是迄今布洛芬生产中最为先进的技术,这一方法具有合成简单、原子经济性高、污染小的特点, 是典型的环境友好清洁生产工艺。

今后布洛芬合成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将环绕两方面进行, 一是进一步解决BHC 工艺中贵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BHC 工艺将更加完美。

二是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高光学活性的 S2布洛芬, 以实现布洛芬合成绿色化的更高
目标。

通过对在国内外布洛芬合成路线的比较,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合成路线存在以下不足, 合成路线较长、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原子利用率低、副产物多、污染严重, 并存在安全隐患, 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应该淘汰, 新的合成工艺值得我们推广。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