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指导丛书参考答案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时代
主要主张
著作
春秋 野仁冶的思想曰有教无类尧因材施教
叶论语曳
战国
野仁政冶曰野民贵冶尧野君轻冶和野富贵不能淫袁贫贱 不能移袁威武不能屈冶的道德准则
叶孟子曳
春秋
主张野无为冶袁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曰具有辩证思 想
叶道德经曳
1
新课标窑学习方法指导丛书窑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窑上册
渊圆冤地理环境证明院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袁这里终年干旱少雨袁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 源遥 若无此水源袁埃及人将无法生存遥 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袁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袁还 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遥 河水退却后袁埃及人依靠集 体的力量袁用粗糙简陋的工具袁清除荆棘袁排干沼泽袁开沟筑坝袁辛勤耕耘遥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我做做 员援阅 圆援悦 猿援粤 源援月 缘援悦 远援粤 苑援阅 愿援悦 怨援悦 员园援悦 员员援悦 员圆援阅
读与思 员猿援渊员冤罗马与迦太基国进行争霸战争遥 罗马胜利袁成为地中海霸主遥 渊圆冤罗马在扩张过程中袁掠夺了大量的奴隶袁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遥但奴隶地位
低下袁处境悲惨袁与奴隶主阶级矛盾冲突日益激化遥 员源援渊员冤古代的征战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遥 同意袁因为虽然在征战这
公元前 员愿 世纪
印度河与恒河
古埃及
汉谟拉比
渊圆冤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首陀罗
用野原人冶的手创造
统治阶级
第二等级
刹帝利
用野原人冶的嘴创造
第三等级
吠舍
用野原人冶的腿创造
被统治阶级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①象形文字-———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
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干旱少雨,水量不稳;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1.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农业发展。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注: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初二历史最新-新人教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四)》课件 精品

2-1-4 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 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 古代西亚
中国(夏商周) 古代印度
古代 埃及
古代文明名称 A
B C D E 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印度 中国
周边的河流、 海洋名称 爱琴海 尼罗河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早期区域文明历法的比较
古希腊、罗马:历法方面成就不高 大河文明在历法方面的共同点: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在历法方面的不同点:
1. 历法是出于什么目的制定的?为什么服务的?
2. 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夏商周)在历法上都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而相比之下 ,在数学、哲学等诸多方面成就贡献 突出的古希腊、罗马在历法方面却鲜有作为?这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 境和生产活动有什么联系?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早期文明大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一般是在 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才会发展出一定的文明。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 不同的,并非地理环境决定历史进程。
便利
相对 充足
便利(发展 对外贸易)
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早期区域文明文字的比较
1. 趣味仿写:仿写上面的五种文字,谈谈你在书写中的感受。 2. 这些文字中哪些是象形文字,哪些是字母文字? 3. 归纳: 大河文明在文字方面的共同点: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在文字方面的不同点: 4. 腓尼基人一开始使用的也是楔形文字,可写着写着就发明了字母文字, 这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关吗?结合仿写文字的感受,试分析其原因。 5. 在大河流域发源的文明,农业发达而且稳定,当地的人们会不会有这样 的需求去简化笔画,创造字母文字?举一例子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人教版新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之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①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干旱少雨,水量不稳;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1.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1.4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1.4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文明起源,受惠于大江大河哺育的是()①古埃及文明②古罗马文明③爱琴文明④古印度文明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2.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地处亚非洲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 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B. 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C. 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D.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4.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源自( )A. 两河流域的先民B. 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 恒河流域的先民D. 印度河流域的先民5.下列关于古希腊文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②没有奴隶劳动,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古希腊文明③在古希腊,人人充分享有自由、平等和快乐④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其文明高度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下列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我国迈入文明时代的有( )①北京人生活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厚的灰烬堆②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象征权力的玉器③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宫殿④河南安阳出土的刻有甲骨文的龟甲碎片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光明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A. 古代希腊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王国8.早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都集中在()A. 亚洲、欧洲B. 欧洲、美洲C. 亚洲、非洲D. 亚洲、大洋洲9.下列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描述,正确的有()①都起源于大河流域②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生产③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④都位于北半球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10.下列不属于亚洲地域文化的是()A. 华夏文化B. 恒河文化C. 两河流域文化D. 尼罗河文化1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2022年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教案

2022年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教案早期文明1. 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河流:尼罗河发展历程:公元前35____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31____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30____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
文明: 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再加上5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
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古代西亚国家:地理位置: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
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前35____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 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地理位置: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25____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1.出现了种姓制度,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9.01
开学第一课
1
2
9.04——9.08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印度
3
3
9.11——9.15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7
10.09——10.13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3
8
10.(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3
9
10.23——10.27
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22
1.22——1.26
期末测试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3
17
12.18——12.22
南宋与金的和战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3
18
12.25——12.29
经济重心的南移
社会生活与文化
3
19
1.02——1.05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3
元旦
20
1.08——1.12
总复习
3
21
1.15——1.19
总复习
3
11.20——11.24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的民族交融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3
14
11.27——12.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综合探究
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上早期区域文明所分布的地理位置和诞生时间,分析其自然环境
对文明产生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比古代文明的标志性成就,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
志,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古希腊和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能够文明繁荣的原因,知
道文明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图、表格、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分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并
且要对信息进行归纳、比较、综合等加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大胆探索。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领略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早期区域文明的分布及诞生时间,分析地理环境与文明孕育之间的联系,并
通过对比早期文明的特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辩证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取和处理地图信息。
2.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激发思维的敛散性。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史料。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资料。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捡苹果游戏 将早期文明区域的典型文明成果制作成一个个小苹果,展示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请同学们分别代表不同文明区域的人将属于自己地区的苹果捡回去 学生将这些文明成果进行分类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可以
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新课教学
【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 1.请学生观察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并结合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填写A至E区域的古代文明名称、周边的河流和海洋名称、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2.按照这些区域文明的诞生时间进行从早到晚的排序 3.这些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总结: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完成早期文明区域概况的表格 学生读图并思考交流问题,最
后得出结论。学
生要知道大河
文明的自然条
件适合发展农
耕文明,而克里
特岛的自然条
件适合发展商
业文明。但早期
文明大多受自
然条件的限制,
因此,一般是在
自然条件比较
优越的地区才
会发展出一定
的文明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
取信息并掌握概括分
析的能力
【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课本以列表对比的形式,按照时
间的先后分别列出了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西方(古希腊、罗马)在文字、生产力与大型工程、城市、国家机构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1.观察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异同? 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一一解决问题,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比较,了解文明
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区
域特色。培养学生深
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金字塔、空中花园、司母戊
鼎、高架引水渠是哪些人修建或
制造的?这些现象反映出什么
问题?
3.这些文明分别发展出了哪些
政治制度来维持统治,各有什么
样的特点?
4.历法是出于什么目的制定
的?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
古印度、古中国在历法上都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而相比之下,古
希腊古罗马要逊色一些?这与
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活
动有什么联系?
5.哪些可以作为人类跨入文明
时代的重要标志?
【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1.读古代希腊地图和中国春秋
时期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表格的内容,包括古希腊和春
秋战国之际中国的繁荣时间、地
形特征、周边的河流或海洋
2.这两个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
有什么优势?
3.这两个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
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
4.在国家制度方面,古希腊和
中国有着哪些差异?
关于希腊文明繁荣的原因,指导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四个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运用史实评析观点 通过完成前四个问题为之后的小组合作做
铺垫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弥补学生个人思考问
题不周全的情况,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
的能力
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合理评析
指导学生评析有关推动春秋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观
点
小结提升
课堂小结 东西方文明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这些灿烂的文明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我们要维护多元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畅谈,感受到文
明遭到破坏的危机意
识,认识到文明保护
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探究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层层
递进地解决问题。史地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多种方
法,特别是开展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度。
2.不足之处
问题的设置不够高效,问题的承接不够自然,以及在教学内容的详略分配上不够合理。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