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指导丛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指导丛书参考答案
员缘援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时代
主要主张
著作
春秋 野仁冶的思想曰有教无类尧因材施教
叶论语曳
战国
野仁政冶曰野民贵冶尧野君轻冶和野富贵不能淫袁贫贱 不能移袁威武不能屈冶的道德准则
叶孟子曳
春秋
主张野无为冶袁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曰具有辩证思 想
叶道德经曳
1
新课标窑学习方法指导丛书窑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窑上册
渊圆冤地理环境证明院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袁这里终年干旱少雨袁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 源遥 若无此水源袁埃及人将无法生存遥 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袁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袁还 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遥 河水退却后袁埃及人依靠集 体的力量袁用粗糙简陋的工具袁清除荆棘袁排干沼泽袁开沟筑坝袁辛勤耕耘遥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我做做 员援阅 圆援悦 猿援粤 源援月 缘援悦 远援粤 苑援阅 愿援悦 怨援悦 员园援悦 员员援悦 员圆援阅
读与思 员猿援渊员冤罗马与迦太基国进行争霸战争遥 罗马胜利袁成为地中海霸主遥 渊圆冤罗马在扩张过程中袁掠夺了大量的奴隶袁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遥但奴隶地位
低下袁处境悲惨袁与奴隶主阶级矛盾冲突日益激化遥 员源援渊员冤古代的征战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遥 同意袁因为虽然在征战这
公元前 员愿 世纪
印度河与恒河
古埃及
汉谟拉比
渊圆冤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首陀罗
用野原人冶的手创造
统治阶级
第二等级
刹帝利
用野原人冶的嘴创造
第三等级
吠舍
用野原人冶的腿创造
被统治阶级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目标展示: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预习点拨: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1、准备:10月1日上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的统治和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和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年5月。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自主练习: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今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

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篇一一、选择题1—5bbcdc6—10dabcd11—15adbcc16—20caada21—25 dabdc26—30ddacd二、非选择题31、〔1〕闭关政策;目的是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要外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

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惹事”,推翻它的统治。

〔2〕正面的影响:是在西方殖民者企图打进中国市场,展开侵略活动时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反面的影响:a、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消费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

b、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展科学知识和消费技术的交流,其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2、〔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2〕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后果:只顾读书,不务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3、(1)现实生活中有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2分〕(2)漫画中的人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1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4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漫画中人物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是错误的〔2分〕;〔3〕我们不权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我们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4分〕。

34、〔1〕私人信息如家庭地址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等,私人领域如住宅等〔2分〕〔2〕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1分〕,但他们进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同时也失去了同学们的信任,说明他们缺乏隐私意识。

〔1分〕这既是违犯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课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课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第一课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提示: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的旋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

练一练A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此你如何理解,请在小组里交流。

提示:从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从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等方面来理解。

2.想一想:右边是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毛泽东宴请西藏客人时的照片。

照片中间是毛泽东,站在他两边的都是谁?第二课动脑筋1.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提示:(1)课文中已经给了明确答案,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制止。

中国应该出兵援助,应该保家卫国。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应该使学生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

(2)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出兵不出兵是和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2.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提示:(1)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活动与探究1.观看:你看过《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观看这些电影。

提示:(1)在看这些影片的过程中,感受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2)写一篇观后感,在观后感中谈一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朗诵会: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事迹的文学作品。

提示:在学完这一课后,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演讲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立志为祖国奋发学习争光的信念。

第三课动脑筋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提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历史与社会八下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下答案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8.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 的倭寇;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5——1689年,清军抗击沙皇俄国入侵,发动雅克萨 之战,取得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 民族入侵;清朝则是采用联络感情、以德化人的怀柔政 策对待游牧民族。 (2)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保护了中原地 区经济的发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 发展贸易,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利于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建发展。 或清朝的更有利,清朝采用怀柔政策,利用文化认同,成 功的统治了蒙古族和藏族等,对边疆进行了有效管理。
(3)英国政府支持对外殖民扩张。英国积极对外进行殖 民扩张,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3.(1)南美。甘薯高产且适应性强。为粮食增产开辟 了新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5世纪以来中国因人口不 断增长而产生的粮食短缺问题。 (2)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3)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原来的农村 逐步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市 镇逐步形成。 24.(1)满族。努尔哈赤、皇太极等(2)《尼布楚条约》 (3)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 (4)如:最严重的危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 位,导致工业化水平低下。
(3)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 败;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一些 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新兴的的市民工商阶层利益, 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 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8.①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使得早期民主思想 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由于中国 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他们无法从根本 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框架,因此无法建立起新的 伦理学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6.P18页第二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一章复习资料(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一章复习资料(附答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出品人:郑若莹一、是非判断题: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3、 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没有领土要求。

4、 外国人只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5、 根据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6、 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7、 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8、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9、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

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

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 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发生于19世纪90年代。

13、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14、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15、 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则祸国、害国。

16、 1919年以前的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根源在于经济技术的落后。

17、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8、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以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 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5、 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期间。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②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推翻了、封建主义和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练习巩固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5.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知识与能⼒训练》⼋年级下知识要点参考答案第五单元⼯业⽂明的来临第⼀课⼯商业的兴起第1课时⼯⼚从这⾥发展⽽来1.家庭;⼩;低;劳动2.商业;市场;⼤;⼿⼯⼯场3.14;意⼤利;明清4.⼤;分⼯合作;⽣产5.⽣产;⽣活;贸易6.纺织;采矿;冶⾦;造船;英国;农业;农业第2课时商⼈的地位变了1.商⼈;国王2.⼿⼯⼯场;商⼈;资产阶级3.农民;⼯⼈;⼯作;⼯资4.⼯商;商⼈;商⼈;关卡;⼯匠;财政5.贵族;经济;⼯商业第⼆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1课时蒙娜丽莎的微笑1.(1)⼿⼯;⼯商;思想⽂化;⾃由;民主;科学(2)中世纪;天主;“上帝”;14;意⼤利;资产阶级;作⽤;需要2.希腊;罗马;⼈⽂;⽂艺复兴;法国;德国;英国;⼈性;教会3.达芬奇;蒙娜丽莎;莎⼠⽐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思想解放;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第2课时“教皇的奶⽜”的解放1.天主教会;赎罪券;德国2.平等;瑞⼠;英国第3课时近代科学的诞⽣1.⽣产⼒;⾃然;⽂艺复兴;英国;培根;知识就是⼒量2.地球;哥⽩尼;⽇⼼说;太阳;科学⾰命的开端3.宇宙4.⽜顿;万有引⼒5.⾃然界;技术第4课时理性之光1.光明;182.社会;社会;思考;判断;启蒙3.伏尔泰;天赋⼈权;⾃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卢梭;⼀切权⼒属于⼈民;⼈民主权4.思想(理论);资产阶级第三课世界开始⾛向整体第1课时新航路的开辟1.黄⾦;《马可·波罗⾏记》2.指南针;造船;航海;地圆;西班⽛;葡萄⽛3.15世纪;印度洋;美洲;印第安⼈;达·迦马;印度;麦哲伦的船队第2课时全球联系的加强⾛向整体;美利坚;咖啡;茶叶第3课时⿊⼈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印第安⼈;阿兹特克2.16;奴⾪;⾮;⼀亿;美;欧3.西班⽛;葡萄⽛;荷兰;法国;英国;财富4.种植园;美洲;拉丁美洲5.海上马车夫;⽇不落第四课资产阶级⾰命:新体制的创⽴第1课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1.查理⼀世;资产阶级;贵族2.1640;王权3.内战;克伦威尔;查理⼀世4.资产阶级;不流⾎;权利法案;君主⽴宪第2课时历史上第⼀位总统的产⽣1.资本主义2.英国;北美;波⼠顿3.1775;来克星顿;来克星顿;4.1776;7;4;独⽴宣⾔;英国;5.⼤陆;华盛顿;萨拉托加;美国6.资产阶级;民族7.共和;华盛顿第3课时忘我献⾝的法国公民1.君主专制;第三;农民2.1789;7;14;巴⼠底狱;国庆;巴⼠底狱;⼈权宣⾔3.巴黎;共和国;4.《马赛曲》5.三;罗伯斯庇尔6.封建专制;欧洲;资产阶级;⼈民群众7.拿破仑;滑铁卢第五课⾯临挑战的中国第1课时最后的盛世1.朱元璋;明;清军;清朝2.2;33.丝织;棉纺织业;湖⼴熟;天下⾜;制瓷;造船4.徽商;晋商5.⼀;出超;丝绸;茶叶;瓷器6.农业;男耕⼥织、⾃给⾃⾜第2课时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真;蒙古;长城;康熙2.联姻;宴饮;围猎;⼟尔扈特;乾隆3.佛;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4.雍正;改⼟归流5.准噶尔;回部6.葱岭;西伯利亚;太平洋;海南岛7.康熙;尼布楚条约第3课时专制帝国1.丞相制度2.特务;锦⾐卫;东⼚;西⼚;东⼚;西⼚;锦⾐卫3.军机处4.⽂字狱5.“四书五经”;⼋股⽂6.黄宗羲第4课时来⾃海上的挑战1.⼯商业;国⼒;郑和;七;⾮洲;地中海2.经济⽂化;加强同海外各国;海外贸易3.天主教;利玛窦;⼏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西⽅⽂明4.澳门;荷兰;郑成功;台湾府5.外国侵略;统治的不稳;海禁;⼴州;⼴州⼗三⾏6.马戛尔尼;海外市场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业⽂明浪潮第⼀课改变世界的⼯业⾰命第1课时⼯业⾰命的兴起1.18;海外市场;市场;⽣产技术;⽣产⼒2.18;60;英;棉纺织;机器;⼿⼯;⼯业;科学;技术;蒸汽机;蒸汽3.蒸汽机;煤;⽊柴;纺织;冶铁;采煤4.1814;斯蒂芬孙;18255.19;德国;法国;美国;19;40;英第2课时“科学的世纪”1.科学技术;⼤学2.⾃然科学;理⼯;⼤学3.煤⽓;汽油;柴油;热;机械动⼒;内燃机;科学的世纪第3课时⼯业⾰命的新阶段1.19;科学理论;技术;电⼒2.电;蒸汽3.格拉姆;功效⾼;污染⼩;应⽤范围⼤;使⽤便利4.磁铁产⽣电;发电机5.美;爱迪⽣6.爱迪⽣;输电⽹络;⼯⼚;家庭中;电⽓7.化学;⽯油;汽车;美;德;电⽓第4课时⼈在⼯⼚1.⼯⼚;⼿⼯⼯场2.农业3.⼯业⽣产4.亨利·福特第⼆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1课时地球变⼩了1.⼯业⾰命;⽣产⼒;整个世界;交通;通信2.⾮洲;美洲;亚洲;⼯业品;⼯⼚;国家贸易;统⼀3.⽕车;轮船;美4.先进思想;科学技术;⽣活⽅式5.奥林匹克6.20第2课时⽂明与野蛮交织1.资本主义;海外市场;原料产地;192.英;铁路;统⼀邮政;电报;⼯业⽂明3.17;194.⼯业;⼿⼯业;原材料;财富第3课时挑战与回应1.⼯业⽂明;殖民掠夺;亚⾮拉2.海地;法国3.明治;欧美;藩;县;宪法;西⽅;⼯业企业;欧美;学校教育;风俗习惯;⽣活⽅式;改历;易服;剪发;明治维新;落后;经济;军事实⼒;⼀;⼯业第三课汇⼊⼯业⽂明⼤潮的中国第⼀课时屈辱的岁⽉1.打开中国市场;鸦⽚;1839;林则徐;虎门;18402.⼴州;定海;⽩河⼝;北京;道光;林则徐;18413.1842;南京条约;⾹港岛;2100;⼴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4.美;法;独⽴⾃主;半殖民地半封建5.打开中国市场;侵略权益;1856;英;法;圆明园;北京条约;天津;九龙半岛;华⼯;800;半殖民地半封建化6.明治维新;1894;甲午战争;1895;马关;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通商⼝岸;;⼯⼚;2亿;3000万7.租借地;势⼒范围;⽠分中国第2课时悲壮的抗争1.关天培;邓世昌;台湾;徐骧2.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清政府;外国⼊侵者;华尔;洋枪队第3课时1.林则徐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3.19;60;90;⾃强;求富;洋务;洋务;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军事;军队;南洋;北洋;福建;民⽤;学堂;留学⽣;同⽂馆4.⼯业;西⽅事务;甲午第4课时1.公车上书2.1898;光绪;维新派;“戊戌变法”;慈禧3.孙中⼭;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统⼀;全国;资产阶级4.1911;10;10;武昌;清政府;⾟亥⾰命5.共和;南京;孙中⼭6.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孙中⼭;袁世凯7.1912;2;12;宣统;北洋政府第四课⼯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1课时⼯业化和城市化1.农业;⼯业⾰命;⼯业;农业2.机械;化学3.农民;⼯业4.第⼀;第⼆;第三5.城市;城市6.城市病第2课时1.物质⽣活⽔平;畜牧;冷藏;⾷⾁;⼤众化;新鲜⽔果;饮⾷结构2.医疗;霍乱;伤寒;寿命3.⽣活质量;伦敦4.家庭;社会;劳动;平等;美;3;85.劳动者;⼩学义务教育6.城市;⽂化;⼤众传媒7.等级;简朴实⽤第3课时1.狄更斯;财富;两极分化2.资产阶级;⼯⼈阶级;所有;劳动⼒;雇佣;⼯资报酬;经济;政治3.资本主义;傅⽴叶;圣西门;欧⽂;统治者;富豪;空想社会主义4.德意志;马克思;恩格斯;⼯⼈;⼯⼈阶级;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第七单元第⼀课全球性的震荡第1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1.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军事集团;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意⼤利;英国;法国;俄国;1914;1918;凡尔登;坦克;飞机2.德意⽇法西斯集团;1939;1945;犹太⼈;奥斯维⾟;犹太⼈;法西斯侵略与法西斯侵略;斯⼤林格勒;意⼤利;德国;⽇本3.第2课时令⼈谈虎⾊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4;时间长;范围⼴;破坏性强;⽣产过剩;德国;⽇本;意⼤利;法西斯;法西斯专政;策源地第⼆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1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命1.⼀;沙皇;资产阶级2.列宁;资产阶级民主⾰命;社会主义⾰命3.“阿芙乐尔”;⼗⽉社会主义⾰命4.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地法令;社会主义5.⼗⽉⾰命;俄国历史;⼈类社会第2课时“西亚病夫”的崛起1.西亚病夫;凯末尔;国民公约2.破除落后的习俗;提⾼民族⽂化⽔平;推动⼯业的发展第3课时改⾰弊端的罗斯福新政1.1929;胡佛总统2.政府;最低⼯资;最⾼⼯时;组织起来和雇主集体谈判;以⼯代赈;⽥纳西;社会保障制度3.罗斯福积极改⾰的精神;资本主义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第1课时中华民族的觉醒1.新青年;陈独秀;李⼤钊;胡适;鲁迅2.胡适;狂⼈⽇记;民主;科学;儒家学说;是⼀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1、意大利,西欧。

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3、纺织、采矿、冶金、造船,英国、法国、德国。

4、B5、D6、C第一课第二课时1、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商人。

2、贵族,困境,没落。

3、D4、C5、D6、(1)英国政府重商,中国明朝政府轻商。

(2)英国的重商政策促进了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中国的轻商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发展落后了。

第二课第一课时1、希腊罗马,人文精神。

思想。

资产阶级,宗教。

2、A3、C4、C第二课第二课时1、瑞士、英国,罗马教会。

2、B3、D4、B5、C第二课第三课时1、知识就是力量。

2、牛顿。

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

3、B4、D第二课第四课时1自然,社会。

法则,思考和判断。

2、伏尔泰,卢梭。

3、B4、B5、C6、B第三课第一课时1、丝绸、瓷器、宝石、香料。

2、葡萄牙、西班牙。

3、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

4、各个大陆之间,人们的眼界,人类文明5、B6、D7、B第三课第二课时1、饮食习惯、营养结构,生活条件。

2、科技成果,精良的武器,欧洲。

3、C4、B5、A6、D7、D8、C第三课第三课时1、葡萄牙、西班牙,非洲、亚洲。

2、英国,日不落。

3、A4、C5、C6、D第四课第一课时1、A2、D3、D4、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54第四课第二课时1、 D 2.、C 3、C 4、奥巴马2009年-2012年 5 、略第四课第三课时1、C2、D3、A4、A5、略第五课第一课时1 、D 2、 C 3、 C 4 、A第五课第二课时1、 D 2 、C 3、 D 4、略第五课第三课时1、A 2 、 C 3、(1)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2)黄宗羲(3)反对封建专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黄宗羲这一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对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课第四课时1、A2、 D3、略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1、 C 2 、C 3 、A4、 B 5、略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课中交流。

一、1、略2、①英国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英国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同时也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

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取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④蓬勃发展的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⑤现有商品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

3、棉纺织业。

因为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二、1、态度:大力鼓励科学研究。

措施:书P52 .2、不同:16世纪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19世纪的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仪器精良。

说明:当时重视科学研究,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变化: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

如巴黎大学P53。

说明:当时人们注重科学的研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原因: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广泛的认识。

19世纪的欧洲,普遍重视科学研究,所以,很多大学设置了与科研有关的新课程。

4略。

课后巩固。

1、棉纺织业机器生产手工劳动工业革命2、A3、D第一课第二课时一、1.2、略3、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1、从规模、厂址、工人等角度比较3、略。

课后巩固 1.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2.美国德国 3.A 4.D 5.D 6.B 7.B第二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略课中交流一、1.“地球变小了”不是指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而是指世界各地的来往和联系变得越来越方便的密切,世界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原因主要因为是工业革命的推动,P58第一段。

2、变化:P58“阅读卡”。

影响:使世界各地的来往和联系变化越来越方便和密切,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二1、(2)英国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4)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2、①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②新型的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③港口城市的繁荣使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

④英国的近代化程度比中国近代化程度快,经济繁荣程度比中国高。

⑤工业革命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

3、略三、略第二课第二课时课中交流一1、P60-61。

2、略3、(1)P61-62;②印度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3)略。

(4)略二、1、态度:奋起抗争,积极进取。

理由:只有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摆脱殖民统治,改变落后挨打,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出路。

2、海地3、略4、书62-63页。

5、略。

巩固练习BDBBD第三课第一课时课前准备略课中交流一1、①严重损害人民的身体;②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2、(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2)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同时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二1、见教参2、略;三、略。

四、见教参五、略。

课后巩固:B D第三课第二课时课中交流一1、略。

2、(1)略。

(2)①台湾人民鸣锣罢市,集合示威;②徐骧领导义军英勇抗击日军。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3、4、略。

5、腐败无能贫弱封建制度资本主义。

二1、①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④统治腐败,势力弱小。

2、略3、略。

第三课第三课时课中交流一1、略3、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不涉及政治体制。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4、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缺乏反帝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

③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④远离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失败。

启示: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革命人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统治,才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1、略 2、1911年10月10日成果和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袁世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5、略。

知识梳理略课后巩固 1、D 2、 C 3、略第四课第一课时拓展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传统的第三产业指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

现今的第三产业除传统的第三产业外,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课后巩固1、A2、C 3、D4、①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实现跨越的工业化。

②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③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第四课第二课时课中交流图6-57: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图6-58:人类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宽广。

图6-59: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①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如食肉习惯的养成,巧克力、果酱、茶叶等由上层社会享用的食品逐渐成为大众化的食品,新鲜水果的种植和消费遍及欧美各地。

②医疗水平提高,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

如:威胁人类生命的霍乱、伤寒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

③生活产品发生了变化。

如:洗衣机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1)问题: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原因:工业化需要劳动力,大批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从而社会地位得于大大提高。

(2)、1909年3月8日,美国妇女为争取平等地位进行集会游行。

(3)、1910年4、影响: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教育。

如:英、法等国家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制。

原因:工业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5、(!)、变化:略说明:工业革命使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①、工业革命后人们在服饰、娱乐休闲活动方面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原因:略拓展提升1、工业化2、D课后巩固1、D 2、D 3、A第四课第三课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学说或做法有哪些共同之处?1、都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2、但都没能指明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却把希望寄托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为什么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和实践都失败了?对资本家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把实现理想社会主义的愿望寄托在资本家能够善心发现,主动的借钱给他们。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所以他们的愿望总是落空。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年少有大志,这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

他们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的高尚友谊贯彻终生,感人至深。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的疾苦;●吸取了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意义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得到发展。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说说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大的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这就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拓展提升:(1)空想社会主义(2)把实现理想社会的愿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3)失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设想不可能实现。

(4)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源泉之一。

巩固练习1、C 2、D 3、B综合探究六课后巩固C2、A3、B4、C5、D6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加速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对经济竞争和战争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拓展提升:依据所学内容,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同点: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邪恶的战争。

2、规模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时间、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卷入的人口、死亡的人数等都大大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后巩固1、C2、A3、C4、C第一课第二课时拓展提升:(1)①社会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