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1.说出“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基层群众自治等相关史实,概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阐释比较:宪法、刑法、民法等有关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3.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程,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确保我国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4.重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过程与成就。

1.社会主义民主建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制定了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民当家做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1957年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干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又遭到巨大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民主有了保障,并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掀开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篇章。

(2)过程:依据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②1979年以来,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健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定代表法。

“文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得到恢复。

③1982年,中共中央确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这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证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⑤1982 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2.法制建设的新局面(1)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立法制度,健全立法程序,先后通过了现行宪法和一大批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5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

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探讨,对于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58(2009)02一o004一05引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整整走过30年了。

从政治领域看,这3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道路”这个概念,是江泽民2002年在“5・31”讲话中提出的,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政治发展道路”写入了大会报告。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多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重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模式,是政治发展的航道和指向,它规定了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

政治发展道路问题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有关,也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连。

一个围家采取何种政治发展道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不同的国家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从国内背景看,主要源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国际背景看,源于总结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性的对民主、人权的重视等历史条件。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重点难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难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知识梳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意义:这次讨论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2)内容:①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①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①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①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中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表现: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①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

①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①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①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专题十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专题十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依法治国:
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 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 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 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法制? 它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
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 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 需要。 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 要求。 3、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 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客观要求。 5、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推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 治久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 保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客观需要。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 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多数人对
少数人的专政 (苏格拉底之死:多数人的暴政) 政党关系——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概念的表述——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实行人民民主 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 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 实行专政。 思考:在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后,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 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摘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初步具备成功基础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时代的基本共识,具备了自我推进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回望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的30年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可以明确地说,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基本经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握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方向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标志,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房宁教授认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开辟一条新的民主道路,正在开辟一种新的政治模式。

”民主是有主题的。

在当代中国实行民主,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人民主权,即保证国家各级政权代表人民、由人民掌握;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扩大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保障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中国,能够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制度,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民主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四项制度中的每一项,都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的确立,也是新的民主道路的重要方面。

清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和路径选择,我们至少可以辨识出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夯实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生长点”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当前基层群众自治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已经被当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固社会基础来对待。

二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党中央发挥表率作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央的重大决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求意见;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等党内民主的改革试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内容是: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2、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3、坚持运用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

4、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导学案学习目标政治认同:体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民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民主制度。

道德修养: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拥护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健全人格:丰富参与政治活动,完善自我。

责任意识: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生活。

一、基础知识梳理1、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的_生命_,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____________。

(p29)2、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就没有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

(p30)4、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是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_________。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

6、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_____________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

9、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________。

10、___________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1、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12、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_________。

1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______________。

第八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第八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交全国人大审议 同时在全国政协广泛征求意见 (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将党的主张上 升为国家意志 在全国实施
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 (保障参政权) 中共中央提出建议 (政治领导)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P80-81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 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 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 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 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000,10
党 的 十 五 届 做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 五中全会 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
2002,11
党的十六大
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
2007,10
党的十七大
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名言

外来务工人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 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




(1)在职业中介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 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 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 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对法律问题搞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当 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 寻求帮助; (5)如果想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 可以拨打“12333”免费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热线电话,工作人员会 给您详细的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民民主是社会的生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民主和社会主义具有不可分割性,知道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理解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2、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

3、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4、重点与难点:民主与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教材P75-78的内容)
1、教材三位农民工首次当代表面图片,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在农民工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3、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4、什么是政治体制?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5、如何正确认识民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
讨论民与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三、小结:推荐一个小组总结本节课,另一个一个小组板书其,它小组补充完善。

作业与练习
1、分析题,自由就是不受纪律的约束。

2、民主与集中相矛盾吗?
3、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优势。

2、提高政治素养,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3、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以实际行为维护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4、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教材P78-81的内容)
1、请看P78抗日战争时期的村民投票,从这种“草根民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有哪些?
3、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什么?
二、分组学习:分析下面的观点
(1)有人说,既然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为什么还要党的领导 ?
(2)有人提出,一方面提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又提人民当家作主,到底党是国家的主人、还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3)有人认为,既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又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 ?
作业与练习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有哪些?
2、简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