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卢沟谣反思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歌曲实例,逐一讲解简谱中的符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识读简谱。
(4)情感表达:如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是本节课的情感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卢沟谣》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一些特别的歌曲,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卢沟谣》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举例:简谱中的音高、音长符号,以及如何将简谱转化为实际演唱。
(3)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卢沟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讲解《卢沟谣》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
(1)合唱技巧: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做到声部和谐、音色统一,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部分进行:
1.歌曲学习:《卢沟谣》的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感知。
2.简谱知识:复习简谱中的音高、音长符号,学会识读歌曲中的简谱。
3.音乐实践:分组合作,进行《卢沟谣》的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并启发他们如何通过演唱传达情感。

小学音乐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卢沟谣》教学设计1.复习音乐基础知识2.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把老师给出的节奏拍一拍。

四四拍的节奏经常出现四拍的长音,在唱或者读的时候一定要唱足四拍。

4.老师给这段节奏加上了歌词,请同学们按照节奏读歌词。

看来同学们珍藏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珍宝,来充实你的宝库。

5.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当我们环顾四周,经常能看见平常的一个建筑、一件物件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内涵。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一座桥,这座桥历经风雨、战争,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我们中华民族,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

请大家听一首歌,在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你能猜测出这座桥发生过的故事吗?6.这座桥的名字是卢沟桥,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吗?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三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苑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

8.请同学们竖起你的耳朵我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几拍子的?《卢沟谣》是以孩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卢沟桥。

9.下面请同学们看乐谱,按照节奏读歌词,注意咬字清楚、声音整齐。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10.带着对历史童谣的理解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我们听第一部分描写了什么景色?情绪是怎样的?在1937年的7月7日抗日官兵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他们喊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这表明了抗日官兵的决心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听了这事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情绪我们欣赏第二部分。

11.请同学们快速的看乐谱,看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有什么区别。

有哪些装饰音?12.《卢沟谣》向我们讲述了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从头到尾有什么变化?那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的变化?我们再来听一遍。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卢沟谣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卢沟谣人教版
-歌词:确保学生理解并记住歌词内容,注意歌词中的民族特色表达;
-乐理知识:教授并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出现的基本音符、节奏,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2.教学难点
-歌曲中某些特殊的节奏型,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歌曲旋律的起伏和音准控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歌曲背景的理解,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的深入认识;
-掌握《卢沟谣》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民族风格和表达的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举例解释:
-歌曲旋律:重点在于学生能熟练掌握歌曲的主旋律,如歌曲中的关键音调、起伏等;
-歌曲节奏:强调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如强弱规律、特殊节奏型等;
2.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卢沟谣》,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美感,培养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和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Biblioteka (用时5分钟)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卢沟谣》的基本概念、民族音乐风格和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特殊的节奏型、音准控制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卢沟谣感悟

卢沟谣感悟

卢沟谣感悟《卢沟谣》,那悠扬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就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

你听那“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仿佛一条灵动的丝带,轻轻舞动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河水流淌着的,不只是水,更是岁月的故事。

这不就像我们的人生吗?有时平缓,有时湍急,却始终向前,永不停息。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卢沟桥见证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多少岁月的变迁。

它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看着世间的风云变幻。

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历史长河中的过客,看着身边的人和事来来去去,自己也在不断前行?“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曾经的辉煌可能会消逝如烟,但留下的印记却永远刻在那里。

就好像我们努力奋斗过的日子,就算最终结果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辉煌,但那些付出和经历,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七百多年的时光,卢沟晓月依然明亮。

这多像我们心中的梦想之光,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依然在那里闪烁。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听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揪痛。

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境,让人感到无奈和愤怒。

但难道我们就因此放弃吗?“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狮子的怒吼,战士们的浴血奋战,那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绝不低头的勇气。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学习吗?“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多么激昂,多么振奋人心!这让我想到,无论生活给我们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新的曙光。

《卢沟谣》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更是一部历史,一段记忆,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勇敢地走向未来。

它告诉我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我们都要有卢沟桥上狮子的那种勇猛,那种坚韧。

生活中会有困难,会有挫折,可那又怎样?我们不能被打倒,要像先辈们一样,挺起脊梁,勇往直前。

这首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是历史的传承者,是未来的创造者。

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悟,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卢沟谣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范文

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范文

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篇一: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本课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但是这个故事学生并不是很容易听懂,应该讲得再简单点,再仔细点,把学生的爱国情怀挖掘出来。

在播放音乐的时候,绝对不能打断孩子,音乐是完整的,不能一句一句的放,必须让学生了解这个音乐。

很多歌曲没有人教他们是怎么学会的?不就是听多了就会唱了么?所以学唱歌,一定要把歌曲让学生多听听,灌灌耳音。

合唱课本身就是实践课,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听从老师的指挥,并且合唱课是比较专业的音乐课,它要求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更高一些,因此,和音乐课有所不同。

总之,这节课是很有意义的一节合唱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卢沟桥事变,也让学生能够在唱歌中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篇二: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播放照片对比设计的比较好,让同学们了解现在的卢沟桥,懂得保护文明古迹,但是不足的是,孩子们唱的过程中没有唱的坚定有力,振奋激昂,没有把孩子那种爱国意识激发出来,传承民族精神没有挖掘出来,最后面的反复跳跃记号没有唱清楚。

篇三:歌曲卢沟谣的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但是这个故事学生并不是很容易听懂,应该讲得再简单点,再仔细点,把学生的爱国情怀挖掘出来。

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学生通过聆听,去了解音乐特点。

很多歌曲没有人教他们是怎么学会的?不就是听多了就会唱了么?所以学唱歌,一定要把歌曲让学生多听听,灌灌耳音,心里想到的说出来。

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在合唱部分,合唱课本身就是实践课,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听从老师的指挥,并且合唱课是比较专业的音乐课,它要求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更高一些,因此,和音乐课有所不同。

本节课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

总之,这节课是很有意义的一节合唱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卢沟桥事变,也让学生能够在唱歌中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卢沟谣教学反思

卢沟谣教学反思

卢沟谣教学反思
卢沟谣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卢沟谣》这部诗歌时,我感受到了许多有趣的经验。

这本诗集深刻地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中国人的生活情况,令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有机会思考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我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来给学生们展示,并让他们观察和思考。

我让学生们把诗歌里表达的内容理解清楚,同时也让他们感受诗歌中的情感,给他们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还选择了一些著名的抒情诗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其次,我重视把学生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分享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把自己的思考放在课堂上。

同时,我还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有趣的收藏箱,让学生们自己搜集和收藏它们,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我也给学生分配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收藏,理解文言文和诗歌的内涵。

最后,我就《卢沟谣》这部诗歌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我把它们讲解的内容,从历史、文化、生活、情感等各方面做了一个综合的解读,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总的来说,在教授《卢沟谣》这部诗歌时,我做得还不够好,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比如我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的有关诗歌背景的知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课,让他们自己探究,收藏,理解文言文和诗歌的内涵。

在未来的学
习过程中,我会努力学习,持续改进,把这门课程变得更加完美。

小学音乐_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弹琴教唱一遍。
师:请同学们带着优美的、抒情的歌曲情绪,将第一段卢沟桥的美丽、壮观演唱出来。
3、复教一遍。
4、学生独立演唱一遍。
5、小组合作:互助学歌环节,解决组员间演唱有难点的地方。
6、师解决小组内出现的未解决的问题。
师:各小组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忙的吗?
7、小组展示(在原座位上,看歌词,2——3小组)
教学难点:了解卢沟桥历史,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把握歌唱情感。
教学流程:
一、了解历史
(一)了解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桥
1、师:同学们,画面上这座桥叫卢沟桥,请同学们将你了解的卢沟桥外貌讲给同学们来分享下。
生:……
2、师:总结、补充。
3、师:你能描述一下对卢沟桥的印象吗?(板书:壮观、美丽)
4、师:老师送给大家一段描写卢沟桥壮观、美丽景色的歌曲。请大家在聆听的同时思考这段歌曲的情绪是什么?(1――2遍)(板书:优美的、抒情的)(课件:歌词第一段)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但是这个故事学生并不是很容易听懂,应该讲得再简单点,再仔细点,把学生的爱国情怀挖掘出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学生通过聆听,去了解音乐特点。很多歌曲没有人教他们是怎么学会的?不就是听多了就会唱了么?所以学唱歌,一定要把歌曲让学生多听听,灌灌耳音,心里想到的说出来。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5、聆听第二段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聆听第二段歌曲。请思考:该段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1——2遍)(板书:愤怒的、强烈的、坚定的)
(课件:第二段歌词)
6、解释“安澜”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歌曲。
1、完整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卢沟谣》,它为我们展示了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下面请大家带着歌曲不同的情绪来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课件:完整歌词)

小学音乐_《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卢沟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此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了解卢沟桥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

2、通过聆听、体验、演唱、自主学习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感受二声部的均衡和和谐。

3、把握歌曲中的力度,并能用歌声表现不同力度,可以有感情的、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卢沟谣》。

教法与学法:柯尔文手势法、对比欣赏法、游戏比赛法、自主学习法,视听结合法、练习法、合作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歌曲的情绪,掌握歌曲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并保持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均衡。

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导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为了让我们的歌声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训练!身坐正,腰挺直,肩膀打开,深呼吸~~从哪里叹气就从哪里吸气,感受腰腹部控制的力量。

)听——5-4-|3---|----|30 000||,接下来请用“u”来模唱!(生模唱)。

保持口腔打开,像打哈欠的状态一样松弛,轻声,位置要高一点,仿佛从眉心处发出来,气息保持,稳定,延长8拍半。

请你借助柯尔文手势再来唱一遍。

好极了!再往上走,(随琴依次往上行音阶练习)。

第二条,听:5-6-|1---|----|10 000||(高音1),(同第一条。

)大家齐唱的好听极了。

你们知道吗?这两句旋律啊合在一起就是合唱的两个声部。

现在我们分为两个小组,一起来试着合唱一下,一定要看清楚老师的手势。

(生模仿体验、演唱。

)大家不仅齐唱得好,合唱的也很好,下面咱们来听一首歌曲,你来判断一下这是一首齐唱歌曲还是合唱歌曲呢?【设计意图:课前发声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唱好歌曲的基础,运用的好的话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五年级的学生对唱歌的基本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这个环节枯燥无味,我加入了柯尔文直观的手势指导学生感受音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易于接受、乐于尝试,调动了他们积极性。

小学音乐_(唱歌)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 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1.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音域较宽,大附点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手势游戏《小宝贝》调动气氛。

2. 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3. 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聆听歌曲1.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再次聆听歌曲思考两个问题:一,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歌曲展示了哪些景物?三、朗读歌词1. 师带生一起带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课件展示滚动图片,再次复习第一段歌词。

四、学唱第一段1. 师弹奏钢琴演唱第一段简谱旋律。

2.讲解重难点,倚音和大附点的正确演唱方法。

3.再次跟钢琴演唱简谱。

五、处理歌曲1. 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 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 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1.师带来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同时课件展示图片。

2.提问:第二段歌词有哪些变化,应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3.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4. 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5.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七、处理歌曲1. 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2. 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八、情感升华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九、课后作业1.搜集卢沟桥的美丽图片跟小组的同学分享,同时了解卢沟桥几百年沧桑变化和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小学音乐_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卢沟谣》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 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力度”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1.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准确表达力度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 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感受。

3、介绍卢沟桥。

二、聆听歌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卢沟桥的歌曲《卢沟谣》思考:1、歌曲分为几部分,歌曲是几拍子的?2、歌曲的情绪怎样?三、学唱第一乐段1.教师伴奏有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唱歌曲的旋律。

3、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用WU哼唱。

4、分组一组读歌词,一组用WU哼唱旋律。

5、讲解力度记号,唱歌词,简单感受二声部合唱。

就在这美丽的卢沟桥上发生什么?1、学生讲历史。

2、了解这一历史,看到饱经沧桑的卢沟桥,你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

(沉重的、愤怒的)3、歌曲是怎样表现这段历史的?4、学唱第一乐段后半部分,感受乐曲速度上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

5、处理歌曲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四、介绍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引出第三部分。

1、谈谈的三部分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齐读第二乐段。

(自信、坚定)加上动作朗读歌词。

2、讲解反复记号作用是语气的加强。

力度记号3、学唱歌曲4处理歌曲五、整个歌曲是起伏变化的,完整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速度上的变化。

六、介绍作品,激励孩子们《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作者的初心是让你们把这首歌世世代代传唱下去,唱给全世界人们听,更是让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

七、谈一谈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怎样爱我们的国家,你是怎样做的?八、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老师希望你们向先烈学习,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好好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里奋斗吧!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课,使学生爱学、愿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谣》教学反思
郭蔡银卢沟谣是选自课本第六课歌曲,在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

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教学歌曲。

这首童声歌曲《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

《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

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

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中,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

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并且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针对教学中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
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

曲调清新、悠扬。

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在教学中将此项列为重点,加强合唱部分的训练,多听、多唱、多练、多领悟。

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要感悟卢沟桥代表的中国精神,体验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屈,奋勇前进,在课堂中引用视频,使学生多感官体验,感受卢沟桥事变,从而激发爱国情感。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列如: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弱,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以实现,教师操作过多以及教学环节的紧密性都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新方法、新知识,不断的向优秀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智能材料结构在飞行器上的应用》SPIE论文调研笔记
1.Wing Shaping for Optimum Roll PerformanceUsing Independent
Modal-Space Control Technique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3984 (2000)
2. DESIGN OF AN OPTIMUM SMART WING TO ENHANCE ROLL PERFORMANCE March 1999 SPIE Vol. 3667
Rolling Aircraft with Twisted Wings
3. Design,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a new twist-active wing design March 1998 SPIE Vol.3329.
Root-Twist Active Wing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During Final Assemb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