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ppt课件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分离工程第六章

分离工程第六章

三、应用及特点
应用
分离纯化
用于分离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几 百到106。
用于蛋白质、多肽、脂质、抗生素、 糖类、核酸及病毒等生物物质的分 离纯化。
还可用于医药产业中无热原水的制 备及低分子生物制剂中抗原性杂质 的除去。
脱盐
生物分离中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溶 液的脱盐及除去小分子物质。
还用于溶解目标产物的缓冲液的交 换。
吸附作用力 选择性
所需活化能 吸附层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物理吸附 分子间引力
较差 低
单层或多层 快
化学吸附 化学键合力
较高 高
单层 慢
有机高分子吸附剂:多孔性聚乙烯、多孔 性聚酯等树脂具有大网络细孔结构,用于 抗生素,维生素B12分离浓缩。
还有多孔性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 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羟基磷灰石 (层析、电泳)。
TSK凝胶,利用亲水性高分子合成制备, 机械强度较高,经化学修饰后也常用于 IEC和AC;
Superdex凝胶,将葡聚糖共价交联到高 度交联的琼脂糖珠体上制备的刚性凝胶, 分离精度高,用于高效液相层析;
Superose凝胶,琼脂糖经二次交联制备 的刚性凝胶,常用于高效IEC和AC。
凝胶特性参数




粉末活性炭
锦纶活性炭
大孔网状吸附剂
特点:脱色去臭效果理想;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选择 性;物化性质稳定;机械强度好;吸附速度快;解吸、 再生容易。 但价格昂贵,吸附效果易受流速以及溶质浓度等因素 的影响。
大孔网状吸附树脂的种类
非极性吸附树脂:苯乙烯交联而成,交联 剂为二乙烯苯,又称芳香族吸附剂。 中等极性吸附树脂: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而 成,交联剂亦为甲基丙烯酸酯,故又称脂 肪族吸附剂。 极性吸附剂:丙烯酰胺或亚砜经聚合而成, 通常含有硫氧、酰胺、氮氧等基团。

生物分离工程ppt课件

生物分离工程ppt课件
(分离过程精细,成本高)
Table 3 typical products from fermentation
products Antibiotics Amino acids
Ethanol Organic acids
Enzymes r-DNA protein
in
Concentration g/l 25 100 100 100 20 10
(生物技术的目标就是指利用培养微生物、动物细胞、植 物细胞来生产对人有用的产品。)
By this definition, biotechnology is as old as history, for the earliest known document (4228BC)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brewing .Bread ; cheese, and yogurt are other early examples of product which depend on biotechnology.
For example: 6steps 90% 53%
Biological products require high quality 生物产品要求高质量:
*purity(纯度) *sanitation(卫生) *biological activity(生物活性)
The recovery plant usually represents a major investment and, consequently the separations cost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total cost of the final product.

《化工分离工程》PPT课件-第4讲分离过程

《化工分离工程》PPT课件-第4讲分离过程

y i = K i xi
C
i = 1,2,..., C
C
(2)摩尔分率加和方程: 2个 摩尔分率加和方程:
∑x
i =1
i
= 1 .0
∑y
i =1
i
= 1.0
2C+ 2C+2 C个
(3)汽液平衡常数关联式: 汽液平衡常数关联式:
Ki = f (T , P, x, y)
i = 1,2,...,C
变量数: 变量数:
泡点和露点计算在设计计算中应用
精馏塔各级温度确定
泡点和露点计算在设计计算中应用
精馏塔操作压力的选择
① 塔顶蒸汽的冷凝温度和釜液的 沸腾温度 ② 对组分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③塔的造价和操作费用 ④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计算出发点: 计算出发点:
单级汽液平衡系统, 单级汽液平衡系统,汽液相具有相同的温度T和压力p, 组分的液相组成与汽相组成成平衡关系。 组分的液相组成与汽相组成成平衡关系。 (1)相平衡方程: 相平衡方程: 计 算 方 程: C个
( new )
yi
yi(old ) = (old ) ∑ yi
(3)判断收敛的准则或者是温度的调节方案直接 ) 关系到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关系到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二、泡点压力的计算
仍然依据的是泡点方程: 仍然依据的是泡点方程:
f ( p ) = ∑ K i xi − 1 = 0
i =1 C
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时: 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时:
f (T ) = ∑ K i xi − 1 = 0
i =1 C
泡点温度计算
泡点压力计算
一、泡点温度的计算
1. Ki与组成无关: 与组成无关: 泡点方程: 泡点方程: 假定T 假定

分离工程课件

分离工程课件

1.现拟以i-C 4H 10馏分作吸收剂,从裂解气中回收99%乙烯,原料气处理量为100kmol/h ,塔操作压力为4.052Mpa ,塔的平均温度按-14℃计,求:①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最小液气比。

②操作液气比取为最小液气比1.5倍,试求为完成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

③各个组分的吸收分率和出塔尾气的量和组成。

④塔顶应加入的吸收剂量。

解:选乙烯为关键组分,查得在4.052Mpa 和-14℃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

a.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在最小液气比下∞=N ,99.0关关==ηA ,()7128..072.099.0关关min=⨯=⋅=∴K G Lηb.理论板数的计算 操作液气比()0692.17128.05.15.1min=⨯==G LGL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为485.172.00692.1关关===GK L A 理论板数868.81485.1lg 199.0485.199.0lg1lg 1lg=---=---=A A N ηη c.各个组分的吸收分率和出塔尾气的量和组成由i i GK L A =和111--=++N i iN i i A A A η以及()i N i i g g ,1,11+-=η;∑=i g G ,11;1,1,1G g y ii =进行计算结果见表。

塔内气体的平均流率为:h kmol G /056.6921115.38100=+=塔内液体的平均流率为:944.302)8885.61(000+=++=L L L L由0692.1=GL ,得h kmol L /89.420=当在1.013Mpa 压力下,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20的物质为吸收剂,吸收剂温度为30℃,而塔中液相平均温度为35℃。

试计算异丁烷(i-C 4H 10)回收率为0.90时所需理论塔板数以及各组分的回收率。

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07倍,求塔顶尾气的数量和组成。

解:选异丁烷为关键组分,查得在1.013Mpa 和35℃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

分离工程第6章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精品PPT课件

分离工程第6章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精品PPT课件

L H m
OL k Aa L
kG,kL为气相、液相总传质系数;A为塔横截 面积;a为填料的有效表面积
14
5)等板高度(HETP)
一块理论板表示由一段填料上升的蒸气与自该段填 料下降的液体互成平衡,等板高度为相当于一个理 论板的分离程度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ZNT HETP
等板高度越小,说明填料层的传质效率高,则完 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填料层的总高度可降低。 HETP与填料的类型和尺寸、物性、操作条件、 设备尺寸等因素有关
实际板(级)
板上液相浓度径向分布,液 体入口处浓度高,进入的汽 相各点浓度不相同
达到平衡要无限长时间 影响因素:平衡关系、塔板
结构,流动情况、物性
不均匀流动,各点停留时间 有明显差异 雾沫夹带、漏液和液相夹带 汽相现象等
10
⑵级效率的定义
1)全塔效率
达到指定分离效果所需理论级数与实际级数 的比值,对板式塔又称为总板效率。
15
⑶影响级效率的因素
1)点效率与传质间的关系
16
双膜理论
17
⑶影响级效率的因素
1)点效率与传质间的关系
1 1 1 NOG NG NLA 点效率
EOG1eNO G
NG, NL,P189(6-10)
(6-11)式可经验求 18
美国化工学会(AIChE)对泡罩塔和筛 板塔提出了下列经验式:
N G [0 .7 7 4 .5 6h 6 W 2 7 .23 F 1 7.8 0 7 (l L 4 f4 v)/] S ( C )1 /2
8
塔型
板式塔
筛板塔 泡罩塔
筛板 泡罩 方形
浮阀
条形
填料类型
圆形
填料塔

《化工分离工程》PPT课件-第3讲分离过程

《化工分离工程》PPT课件-第3讲分离过程
描述系统的独立变量数可以由进出系统的物流和系统与 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原则为: 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原则为: 对一单相物流,其独立变量为: 对一单相物流,其独立变量为:
NV = C + 2
如果系统与环境有能量交换, 如果系统与环境有能量交换,则独立变量应该加上描述 能量交换的变量数, 一股热交换,又有一股功交换, 能量交换的变量数,如有 一股热交换,又有一股功交换, 则应该再加上两个设计变量, 则应该再加上两个设计变量,即:
1
确定装置变量郭氏原则
按每一股单相物流有( 按每一股单相物流有(C+2)个变量, )个变量, 计算进料物流所确定的固定设计变量。 计算进料物流所确定的固定设计变量。 确定装置中具有的不同压力的数目。 确定装置中具有的不同压力的数目。 上述之和既为为装置的固定设计变量。 上述之和既为为装置的固定设计变量。 将串级单元数,分配器数, 将串级单元数,分配器数,侧线采出单 元数以及传热单元的数目相加为装置的 可调设计变量数。 可调设计变量数。
简单吸收塔的设计变量
N
设计变量 可以规定为: 可以规定为 固定设计变 量: 两股进 2C+4 料 每级压力 N 可调设计变 量 理论级数 1
该装置由N个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构 该装置由 个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构 因此有: 成,因此有 e 因此有
i
VN=D
LN+1=S
= 2c + 5
Nr = 1
N N-1 N-2 N-3
N V = C + 2 + 能量交换增加的变量数
独立变量之间约束关系
独立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包括: 独立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包括: 1 物料平衡关系(对C组分体系有 个) 组分体系有C个 组分体系有 2 能量平衡关系(对一个体系只有一个) 对一个体系只有一个) 3 相平衡关系(对C组分 相体系有 ( π+1)个) 组分π相体系有C( 组分 ) 4 化学平衡关系(分离过程只考虑无化学反应的体系,不考虑该约束条件) 分离过程只考虑无化学反应的体系,不考虑该约束条件) 5 内在关系 (指约定的关系,如物流之间温度,压力降之间的关系等) 指约定的关系,如物流之间温度,压力降之间的关系等)

分离工程实验PPT课件:膜分离过程

分离工程实验PPT课件:膜分离过程
要减少浓差极化,通常采用错流操作。
六、影响过滤速度的各种因素
在超滤中,为减少浓差极化,通常采用错流操作。
错流操作中影响过滤通量因素:
1、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2、影响传质系数Km,和凝胶层浓度CG的一些因 素(如:沿着膜面的流速,料液粘度、温度、溶质的扩散 系数和料液浓度等)。
(一)、压力的影响
通道两端压力差: p p1 p2
(二)、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
当溶剂透过膜,而 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 膜表面浓度增大,并高 于主体中浓度,这种浓 度差导致溶质自膜面反 扩散至主体中,这种现 象称为浓差极化。
在反渗透中,膜面上溶质浓度大,渗透压高,致使 有效压力差降低,通量减小。
在超滤和微滤中,处理的是高分子或胶体溶液,浓 度高时会在膜面上形成凝胶层,增大了阻力而使通量降 低。
4、纤维素骨架易受细菌侵袭,因而难以贮存。
聚砜膜
构造如图,其中含有亚联苯砜结构。由于相邻苯 环间共厄电子的引力,聚砜-SO2基团相当稳定。
聚砜膜的制造成功,是超滤技术的一个突破。
聚砜膜优点:
(1)、温度范围广 通常使用温度可达75℃,甚至可高到 125℃,这对于需加热灭菌的场合很有利。
(2)、pH范围广 聚砜可连续在pH 1-13的范围应用,这对 清洗过程很有利。
酯酝、纤维素-3—醋酸酯) 乙酸丁酸纤维 再生纤维素 硝酸纤维素
(2)、人造物质
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共聚多酰胺、聚酰胺酰肼)
聚苯并咪唑、聚砜,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 脲、聚呋喃、聚四氟乙烯、聚二氟乙烯、聚醚、聚酰亚胺、 聚苯醚等。
(3)、特殊材料 电解质复合物、多孔玻璃、ZrO2/聚丙烯酸、
如R=1,则Cp=0,表示溶质全部被截留;如R=0,则 Cp=CB, 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