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灌溉和雨养条件下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灌溉和雨养条件下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1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以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于2007~2008小麦生长季在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
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播种至冬前期为21.1mm,冬前至返青期为12.5mm,返青至拔节期为13.8mm,拔节至开花期为57.3mm,开花至成熟期为37.0mm。
小麦生育期内补灌拔节水和开花水。
拔节水设2个补灌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和拔节后10d,每次补灌设3个目标相对含水量,即灌水后0–1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达到65%、75%、80%;各处理开花期补灌的目标相对含水量均为70%。
以W(165%)、W2(75%)、W3(80%)表示拔节期灌水处理,DW1(65%)、DW2(75%)、DW3(80%)表示拔节后10d灌水处理,W0表示不灌水处理。
研究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1.1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同一补灌水平下,DW2和DW3处理拔节至拔节后10d日耗水量分别低于W2和W3处理,拔节后10d至开花阶段日耗水量分别高于W2和W3处理,表明拔节后10d补灌有利于满足小麦孕穗期对水分的需求。
拔节后10d补灌条件下,DW2处理小麦拔节至开花阶段0–120cm 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低于DW1处理,高于DW3处理;拔节至开花阶段日耗水量、全生育期灌水量和耗水量高于DW1处理,低于DW3处理,表明在拔节水推迟10d 灌溉的条件下,随拔节水补灌水平提高,小麦拔节至开花阶段0–12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全生育期灌水量和耗水量增加。
1.2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同一补灌水平下,DW2和DW3处理开花后各个时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29d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高于W2和W3处理,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分别低于W2和W3处理,表明拔节后10d补灌有利于提高开花后旗叶光合同化能力,增加开花后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
不同滴灌处理对春小麦土壤耗水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理 ( ) 为对 照 , 水 量 为 37 0m3 m2每 个 处 理 Wc做 灌 5 / , h 之 间埋 人 防渗 膜 以防 止 水分 在 试 验小 区间 的迁 移 ,
每个 处理 重 复 3次 。
表 1 滴灌 春 小 麦 各 生 育 时 期 灌水 量 m3 6 / 7m 6
1 . 春 小 麦产量 的测 定 .3 2
外 , 他处 理都 在逐 步减少 。 其 主要是 由于处理 3的灌
水量 较大 , 加上 此 时的 降雨 较 大 , 得灌 水逐 步下 渗 使
到 10c 0 m土层 , 成水分 的浪费 。处 理 1 是 因为 造 则
成 熟 期 各 小 区选 取 3个 不 同 的 1m 区域 调 查 2 有 效穗 数 , 室 内考 种统 计 穗粒 数 , 在 籽粒 风 干 后 , 用
降, 2 在 0~4 m 土层 的耗 水 量逐 渐 增 大 ,0c 以 0c 4 m
下 土层 也呈 现逐渐 增大 趋势 ,这 与 春小麦根 系进 一 步 发育 成熟 、 蒸腾 作用增 大有 关 。 同时也 和气温 逐渐
升 高有 关 。 生育 期 内春小 麦需 水量 也较 大 , 该 灌水 的
麦 的耗水 量主要 集 中在表 层 土壤 ,在根 系能 吸收 到 的地 方 。 由于 苗期 土壤初 始水 分较 大 , 一定 温度 条 在
件 下 , 发量 增 大 , 蒸 因此苗 期 0~2 m 土 层 的耗 水 0c 量 大于分 蘖期 的耗 水量 。 分 蘖 期 内表 层 O~2 m 处 土壤 耗 水 量 有所 下 0e
12 . 测 试 项 目及 方 法
多 少直 接影 响 到小麦 的分蘖 数 , 时也 影 响 了小 麦 同
的植株 生长 , 至可 以导致 提早拔 节 情况 的 出现 。 甚 拔 节 期 是 小 麦 地 整 个 生 育 期 内耗 水 最 大 的 时
滴灌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滴灌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张广久【期刊名称】《人民黄河》【年(卷),期】2017(039)003【摘要】为探索我国西北干旱区滴灌春小麦适宜的优质高效灌水指标,通过2个生长季(2012-2013年)的人工控水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春小麦耗水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和低水分处理的小麦株高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减小,中水分处理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小麦产量随着灌溉定额的降低而降低,并且以高水中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495 mm,灌水周期为7 d)的产量最高,低水低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344mm,灌水周期为10 d)的产量最低;中水高频处理(灌溉定额为400 mm,灌水周期为3d)及高水中频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当,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综合考虑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试验条件下以高水中频和中水高频处理最优,特别是中水高频处理,与高水中频处理相比,产量降低10.01%~ 12.44%,但节约了14.14%的灌溉水资源,可作为当地春小麦的灌溉模式.【总页数】5页(P141-144,148)【作者】张广久【作者单位】原阳县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河南原阳45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5.6【相关文献】1.不同水分处理对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J], 程裕伟;马富裕;王光全;崔静;樊华;廖江;林凤2.不同滴灌模式对干热河谷甜玉米生物量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建查;李坤;方海东;张雷;潘志贤;岳学文;何光熊;段琪彩;史亮涛3.干热河谷不同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建查;和润莲;段琪彩;方海东;潘志贤;李坤;岳学文;史亮涛;张雷;王艳丹;何光熊;孙毅4.不同灌溉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成雪峰;张凤云;柴守玺;邓忠5.滴灌带间距和灌水定额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赵妍;王凤新;周奇;杨开静;张友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核心探索

农 技 推 广2021年第5期新农民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核心探索孙明波(海阳市留格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海阳 265100)摘要:本文就对如何进行农田种植中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展开探讨,然后从准备工作、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的措施、高产高效栽培之后的养护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做好春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工作,分析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要点,帮助施工人员做好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工作,提高春小麦成活率并提升农田建设的美观性。
关键词:农田种植;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环节;养护;管理1 前言农田种植工作中,春小麦种植是重要部分,所以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工作比较复杂,如果高产高效栽培后麦苗的生存环境不符要求,麦苗很容易死亡,也会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
所以,必须把握好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各个技术环节,以便能够提升麦苗的存活率。
2 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前的准备工作目前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仍然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农业技术,需要经过多到程序才能完成高产高效栽培工作。
而且,春小麦在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是比较脆弱的,麦苗、距离、季节、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高产高效栽培效果,必须做好对周边环境的应对工作,保证高产高效栽培之后,春小麦能够快速成活,而且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2.1 做好高产高效栽培方案的定制在栽培之前,需要充分研究栽培情况,尤才能进行之后的高产高效栽培工作。
为保证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方案的合理性,也要对春小麦的生长习性做好分析,并且对气候和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定制最合理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案。
2.2 选择合适的麦苗麦苗的选择也在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要分析麦苗能否满足种植效应的要求,高产高效栽培之后成果率的高低,保证麦苗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让麦苗高产高效栽培之后,真正发挥作用。
所以要坚持适地适苗的原则,让高产高效栽培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常来看,一般的乡土麦苗在经过高产高效栽培和人工培育之后,在存活率上要比那些异地麦苗和野生麦苗的存活率更高,但是乡土麦苗可能在形状上有一定的劣势,因此还需要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麦苗继续改良。
滴灌条件下不同水量分配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图1 各处理小麦干物质量积累
图2 各处理小麦株高变化图3 各处理小麦各节间长
图4 各处理小麦茎粗变化
结论与讨论
1)随着生育期推进,小麦干物质累积量逐渐增加,拔节后71 d收获时,WB1达到最大,平均为7.33 g/株。
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先增加后减小,拔节~50 d小麦株高达到最大,各处理中WF1最大,为98.27 cm,较对照高2.44%。
2)拔节期灌水较多可以促进小麦第二节间的生长,三叶期水分最大的WA1处理第一节间长最短,在抽穗和
(上接第62页)
结论与讨论
沙糖橘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同等养分量情况下,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替代率,对当年果树的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果实的大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影响,化肥使用量越大,果实个体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果实品质差,随着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果实品质好。
在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保障柑橘产业健康绿色发展中,沙糖橘挂果果树在生产中使用化肥的同时,需配合使用适量的有机肥,从果树产量与品质综合比较,推荐沙糖橘有机肥替代比例60%的施肥方法,既满足果树的生长需要,又维持植株的持续健壮,提高果品品质。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需水规律初探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需水规律初探摘要利用2a的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Pemman—Monteith蒸散量计算公式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计算宁夏灌区春小麦各发育期和整个生育期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值,分析春小麦播期与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关系,并针对宁夏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引黄灌区;春小麦;水分盈亏量水资源匮乏是限制宁夏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引黄灌区得黄河水利之宜,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被誉为宁夏的“粮仓”。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来水量不断减少,灌区可用水量也不断缩减。
为此,广大农业、水利专家在农业节水技术措施、节水技术体系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目前针对作物的蒸腾耗水与灌溉制度和灌溉定额等的研究还很有限。
鉴于此,笔者利用2a的田间试验观测资料,计算了宁夏灌区春小麦不同播种期与需水量及水分盈亏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2005年在宁夏永宁县仁存乡东方村进行,供试材料为在宁夏种植面积较大、性状表现稳定的永良4号春小麦。
试验地分为6个小区进行分期播种,每7d播1期,共6期。
2004年1期播种时间为2月26日,各小区面积为89.5m2;2005年1期播种时间为3月4日,各小区面积为96.0m2。
供试地土壤类型为灌淤土,全盐含量0.52g/kg,有机质含量10.5g/kg,全氮含量0.66g/kg,全磷0.72g/kg,全钾19.2g/kg,pH值为8.25,生长季地下水位1.8m;在试验地安装百叶箱,从播种到收获期间,每天8时、14时、20时观测干湿球温度及最高、最低气温,风速、降水量等资料用距离试验地4km的永宁气象站资料代替。
田间施肥、喷药、灌水等耕作措施与当地农户相同。
每10d取土1次,小麦拔节期以前取土深度为50mm,拔节期以后为100mm,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率。
滴灌条件下根区水分对春小麦根系分布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21 0 1年 3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ulu a s a c n t i e s rc t r lRe e r h i he Ard Ar a
V0 . 9 No. 12 2
Ma . 01 r2 1
滴 灌 条 件 下 根 区 水 分 对 春 麦 根 系 小 分 布 特 征 及 产 量 的 影 响
土 壤含水 量 , 故各 处理控 水设 定一 范 围 , 以小 于设 计 范 围下 限 即 行 滴 灌 ( 表 1 , 至 设 计 上 限 为 准 。 见 )灌 计 划湿 润 层 出苗 一拔 节 为 4 m, 节 一扬 花 为 5 0c 拔 O
c 扬 花 一乳 熟 为 4 I?试 验 重 复 3次 , 区按 随 m, 0CI I 小 机 区组 排 列 , 区 种 植 1 行 , 积 I . 小 区 用 每 8 面 3 5m , 水 表 记 录 灌 溉 水 量 。 各 区 之 问 用 防 渗 板 ( V 聚 哺 PC 板 ) 开 , 离 深 度 6 i 隔 隔 0tl l
表 1 土 壤 水 分 控 制 设 计 ( 间持 水 量 ) 田
T be1 D s no olw t o tn( etwa rcp ct) a l ei f i ae c ne tf h t a a i g s r i e y
行的, 对在 滴灌 条 件 下不 同根 区 水 分对 春 小 麦 根 系
3~ 4 行 问 铺 放 1 条 滴 灌 带 。 种 植 密 度 为 5 0 7
万株/ m 。设 置 限量 滴灌 、 量滴 灌 和 过 量 滴 灌 三 h 适
个 控 水 水 平 , 于 在 实 际 控 水 过 程 中 难 以 精 确 控 制 由
焉耆盆地春小麦滴灌技术研究

1 引 言
水资 源缺 乏 已成为 新疆 焉耆 盆地 农业 可持 续发
1 ℃ 以上 。年 日照时数达 2 6  ̄3 4 h 5 5 1 3 O ,年 太 阳总辐 射 2 3 . 4 8 5 5 ×1 / I。 3 9 1  ̄5 9 . 5 0J I。 T
2 2 试 验 设 计 .
展 的关 键 因素 ,而 解决 焉耆 盆地 农业 发展 缺水 的关 键 途 径 ,就是 提 高水资 源 的有效 利 用率 。滴灌 是 一 种 先进 的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口 ] ,通 过 滴 灌 系 统 将 水 、
肥 等按 作 物不 同生 育期 的需 要量 加 已混合 ,借 助 管
道 系 统使 之 以滴状 均匀 、定 时 、定量 ,浸 润作 物 根 系发 育 区域 的一种 高效 节水 灌溉 ,可 以根 据作 物 的 需 水 特性 进行 灌溉 ,最 大 限度地 减低 土壤 水 分蒸发 和 深层 渗 漏 ,显著 提高 水 的利用 率 ,该技 术 目前 已 在 新疆 大 面积 推广应 用 ] 。其 对棉 花 滴灌 研 究较 多 ,技术 也 比较成 熟 ,而滴 灌技 术应 用在 密植 作 物
¥ 7 .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1 1 7 — 2 6 (0 1 4 0 0 3 242 文 文 6 2 4 9 2 1 )0 —0 5 —0
1 . 9 9 j is . 6 2 2 6 . 0 1 0 . 1 0 3 6 /.sn 1 7 — 4 9 2 1 . 5 0 7
提 供科 学依 据 。
春 小麦行 距 1 c 5m,滴 灌 带 间 距 9 c 0 m,I条 滴 灌带 控制 6 ,滴 灌带 滴 头流量 2 8 . I h 行 . —3 i ,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 措施 同大 田。2 0 0 9年 7月 2 日收获 时 , 小 区 各 除 去边行 5 m后 单 打 单 收 , 以各 小 区打 碾 产 量 0c 并
为 准折算 产量 。
13 测 定 内 容 及 方 法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13 1 土壤 含 水 率 的测 定 本 实 验 利用 电阻式 水 .. 分 张力 感应器 一Wa r ak Io e r o pn , n . t m r(r m t m ay I 生 e r ec c
第 3 0卷 第 2期 21 0 2年 3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u t r lRe e r h i h i e s rc lu a s a c n t e Ard Ar a
Vo . 0 No. 13 2 Ma . 01 r2 2
滴 灌条 件 下春 小 麦 耗 水 规律 研 究
下:
r . × T 一 5 (T < 5 O5 P P 0 mm)
式 中 , T - 为阶段 蒸发 蒸腾 量 ( m ; 为 土壤 层 次 E I2 m )i
号数 ; n为 土壤层 次总 数 目; y 为第 i 土 壤 干容 重 层 (/ m ) H 为第 i 土壤 的厚 度 (m) Wi为 第 i ge 。 ; i 层 e ; 1 层 土壤 在 时段 始 的含 水 率 ( 土 重 的百 分 率 ) 2 干 ; 为 第 i 层土 壤在 时段末 的含水率 ( 土重 的百 分率 ) , 干 ; 为 时 段 内 的 灌 水 量 ( m) P 为 时 段 内 的 降 水 量 m ; ( ) K为时 段 内的地 下水 补 给 量 ( m) C为时 段 mm ; m ; 内的排水 量 ( 表排 水 与下层 排水 之 和 ) m , 地 地 ( m) 无
摘 要 : 过 对 滴 灌 ( 通 4个 水 分 处 理 :5 、 0 40m 和 60m 和 漫灌 ( K 不 同 品 种 ( 春 6号 、 春 2 103 、5 m 0 0 m) C) 新 新 2号 ) 的 春 小 麦 生 育 期 耗 水 量 的 分析 , 究新 疆 石 河 子 地 区 滴 灌 春 小 麦 的 作 物 系 数 、 水 规 律 及 对 产 量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研 耗 明 : 灌 小 麦 各 水 分 处 理 耗 水 量 随 着 灌 水 量 的增 大 而 增 大 , 个 生育 期 内蒸 发 蒸 腾 量 为 5 59 m, 均 阶 段 耗 水 滴 整 4 .4m 平 强 度 为 5 3 m d 蒸 散 量 、 散 强度 呈 抛 物 线 型 , .5m / ; 蒸 在抽 穗 一乳 熟 期达 到最 高 点 ; 灌 小 麦 的产 量 与耗 水 量 呈 单 峰 曲 滴 线 关 系 ; 同 生育 阶段 的作 物 系数 与 F O推 荐 的单 值 作 物 系 数 法 查 得 的 作 物 系 数 不 同 , 初 始 生 长 期 、 不 A 在 生育 后 期 都
ETl
一
P n a — o ti 公 式 计 算 得 到 的 相 应 时 段 参 考 作 e m nM ne h t 物蒸 发蒸腾 量结 果 , 者 的 比值 即为 该 阶段 膜下 滴 二 灌条 件下 的作 物系数 。
=
2 0 f ( i i +, =l2 y fWl 2 日 —W ) +P+K—c
作 物在 生 长发育 过 程 中对 水 分 的需 求 不 相 同 , 同 而
一
种作 物在 不 同的 自然条 件下对 水分 的需 求亦不 相
同 。作 物 的耗水 量 不仅是 田间水分平 衡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也是 制定 灌溉 计划 、 评价 气候 资源 和水分 供应 状况 的前提 ¨ j其 变 化规 律 , 定 于 气 象 因素 、 , 决 作 物特性 、 土壤性 质 以及农 业技术 措施 等 , 是农 田水 也 分循 环 的重要 部分 _ j 3 。
,
作 物耗 水量 是 在 田 间条 件 下 , 植株 棵 间 的土壤 蒸发 和作 物蒸腾 的耗 水 之 和 , 又称 为 蒸 散 量 。不 同
田间持水量 2 .% , 4 0 地下水 埋深 在 2m以下 。
供试 品种 为新疆 的主栽 新 春 6号 、 北疆 地 区 的 高产
品种 新春 2 2号 。 1 2 试 验 设 计 与 实 施 .
产) 测定 土壤 含水 率 。感 应 器 的读 值 即为 Wa r ak t m r e 所反 映 的土 壤 水 分 张 力 值 , 范 围 为 0~19 tn 其 9 e . t as i r。根据 滴灌 在其 它 作 物上 的研 究 表 明 , 灌 水 b 滴
分含 量 主要集 中在 0~3 m表 层 0c j6 m 以下 ,0 c
大 干 标 准 条 件 下 的作 物 系 数 值 。
关键 词 : 分 处 理 ; 灌 ; 小 麦 ; 水 规律 水 滴 春 耗 中 图 分 类 号 : 127 S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70 (0 20.12 6 0 —6 12 1)20 1. 0 0
g m3 /c
次 重复 。利用 烘 干方式 标定 土壤 含水 率与讯 号 处理
表 1 不 同 灌水 处理 ( m) m T b T eii t nt a e t m a l 1 h r a o e t n ( m) e rg i r m s
13 2 作 物 耗 水 量 的计 算 作 物 耗水 量 用 水 量平 .. 衡法计 算 , 依据 相 临两次 土壤水 分 的测定 结果 , 计算 该 时段 内作 物蒸 发量 。计 算公 式如 下[ ]
试 验 于 20 0 9年 在 石 河 子 大 学 农 学 院 试 验 站
(4 1 ,60 ) 行 , 4 。8N 8 。3E 进 海拔 4 0m, 4 土壤 为砂 壤 土 ,
土壤 有 机 质 含 量 1 1 % , 氮 0 6 / g 速 效 磷 .2 全 . 8g k 、 ( 2 55 . g k 、 效钾 ( 2 14m / g 碱 解 氮 P0 ) 12 m / g 速 K O)9 g k 、 6 g k 。0~6 m 土 层 平 均 土 壤 容 重 为 1 3 1m / g 0c .4
滴 灌 是一种 现 代 化 的灌 水 技 术 , 是世 界 上 公 也
试验 为双 因素试 验设计 , 计 滴 灌 和漫 灌 ( K) 设 C 2种灌 溉 模式 , 灌 采取 4个灌 水 处理 ( 1 , 防 滴 表 )为 止侧 渗 , 漫灌 处理 和滴 灌处 理 之 间 间隔 1m, 防水 用 毡 隔断 , 深 8 m, 灌处 理 小 区间 隔 1m; 埋 0c 滴 1管 5 行 的毛 管铺设 模式 , 条 滴 灌带 灌 溉 5行小 麦 , 麦 1 小 行距 1 m。滴 灌管 系北 京绿 源 公 司生 产 的 61 5c 95型 内镶 式 滴 灌 带 , 头 间距 3 m, 计 滴 头 流量 2 7 滴 0c 设 . L h 灌 水量 由水 表 控 制 。播 种 量 3 5k/ m , 前 /, 7 g h 2 播 施磷 酸 二铵 20 k/ m , 别 在 三 叶期 、 蘖期 、 5 g h 2 分 分 孕 穗期 、 拔节 期 随水 施 用 尿 素 7 g h 2全 生 育 期 合 5 k/ m , 计追 施 尿素 30k/ m 。20 0 gh 2 09年 3月 2 5日播 种 , 小
() 2
E / T Eo
() 4
式 中 , 为作 物系数 ; 作 物需 水 量 ( m ; T 为 E m )E o 相应 时段参 考作 物蒸 发蒸 腾量 ( m) m 。 13 4 有 效 降雨量 的测 定 有 效降 雨量 采用联 合 . . 国粮农 组 织 ( A )推 荐 经 验 公 式 计 算 _ 公 式 如 FO 1 ,
收稿 日期 :0 1 80 2 1- .9 0 基金 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l620 ; 河 子 大 学 重 大 科 技 攻 关 项 目(x 2 1 3 10 6 )石 gj 00一zg0 s dg3—0 ) 石 河 子 大 学 高 层 次 人 才 科 研 启 2;
动 资 金 专 项 ( C X 00 9 ; R Z 2 10 ) 新疆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绿 洲 生 态 农业 重点 实 验 室 开 放 课 题 发 展 基金 项 目 (0 83 200 ) 作者 简 介 : 裕 伟 (9 卜一 , , 徽 阜 阳 人 , 士 生 , 究 方 向为 节 水 灌 溉 、 溉 制 度 。E m i 4820 @ q .o 。 程 18 )男 安 硕 研 灌 - a :8188 q cr l n 通讯作者 : 马富 裕 (97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16一 , 教 博 从事 作 物 生 理 生 态 研 究 。 Em i: f - a my @sz.d .n l hueu c。
第 2期
程裕 伟 等 : 灌条 件下 春小 麦耗 水规 律研究 滴
l3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分 含 量 的变化忽 略 不 计 , 试 验 采用 距 离 滴 灌 带 故 l 、0 4 m不 同 的距 离 , 53 、5e 0~2 、0~4 、0—6 m 02 04 0c 不 同深 度 的方 法 安 装 Wa r a , 组 共 计 9支 , tm r 一 e k 三
1 3 3 参 考作 物 蒸发 蒸腾 量 和作 物 系数 的确 定 方 . . 法 利 用石河 子 当地气 象站 数据 , 采用 联合 国粮 农 组织 推荐 的 P n n—M nit公 式 计算参 考作 物蒸 ema ot h e
程 裕 伟 , 富裕 冯 治 磊 王 谊 樊 华 廖 江 韩广 泉 马 , , , , ,
( . 河 子 大 学 / 团 绿 洲 生态 农 业 重 点 实 验 室 , 疆 石 河 子 820 ; . 疆 巴 州 农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 疆 库 尔 勒 8 1o ) 1石 兵 新 303 2 新 新 4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