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主要矿产资源及特点

合集下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1.4山西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1.4山西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
• 平遥古城 • 大同云冈石窟 • 五台山 • 长城(山西段)
考点解析【熟悉】
➢平遥古城
考点解析【熟悉】
➢大同云冈石窟
考点解析【熟悉】
➢五台山
考点解析【熟悉】
➢长城(山西段)
考点解析【熟悉】
➢ 文旅资源——“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
寺庙宫观
• 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 唐: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 • 宋:晋祠圣母殿 • 元: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 • 明清: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
统一北方 • 唐:李渊起兵太原建立唐朝 • 明:向外进行过大规模移民(洪
洞县大槐树)
三家分晋
洪洞县大槐树
考点解析【熟悉】
➢民族宗教
➢ 53个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人数最多, 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
考点解析【熟悉】
➢ 民俗风情——“黄河文化”或“黄土文化”
民俗博物馆
• 忻州地区定襄县的河边民俗博物馆 • 晋中地区祁县的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 临汾地区襄汾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
考点解析【了解】 ➢ 历史沿革——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称。
古人类遗址
• 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 •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700多处,
如西侯度文化(人类用火历史向 前推进了100万年)、丁村文化 •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00多处
古代
• 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 • 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
史中的《史记》”)、马远山水画代表作《踏歌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元曲四大家”中,山西人有三位: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

山西资源调查报告

山西资源调查报告

山西资源调查报告山西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以其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山西省的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资源状况和潜力。

二、自然资源1.煤炭资源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据统计,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这些煤炭资源不仅为山西省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也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矿产资源除了煤炭,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储量较大。

此外,山西还有大量的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为山西的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水资源山西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其中,黄河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此外,山西还有一些湖泊和水库,如阳泉水库、平遥古城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为山西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三、人力资源1.教育资源山西拥有一批高等学府,如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

这些高等学府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劳动力资源山西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由于煤炭和矿产资源的丰富,山西的矿工、冶工等劳动力需求较大。

同时,山西的农业和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为山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科技资源山西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这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山西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山西还吸引了一些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促进了科技资源的集聚。

四、环境资源1.生态环境山西省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尽管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山西省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山西的自然资源。

2.旅游资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古地理环境分析

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古地理环境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古地理环境分析李凤浩1,霍彦萌2(1.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山西铝土矿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的铝土矿勘查矿区一共130多处,2018年又探明了8200万吨的铝土矿。

根据山西省现有铝土矿勘查的情况可知,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七个区域。

其中以兴县——交口区域的储存量最多,占全省57%以上,矿石品位最佳的是粗糙状铝土矿石,最高品位含量占80%以上。

本文将简要对每一个集中区的矿体进行分析,可从矿体特征、矿结构、构造、化学成分以及共生和伴生矿产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讨论,并根据矿石成分分析古地理环境特征。

关键词: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古地理环境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95-2Analysis on genesis and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bauxite deposit in Shanxi ProvinceLI Feng-hao1, HUO yan-meng2(1.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He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2.The nin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Xingtai 054000,China)Abstract: Shanxi is rich in bauxite resources. By the end of 2015, there were more than 130 bauxite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province, and 82 million tons of bauxite had been proved in 2018.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bauxite explo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auxit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even regions. Xingxian - Jiaokou area has the largest storage,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7% of the province. The ore grade is the best coarse bauxite ore, with the highest content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80%. In this paper, the ore bodies in each concentration area will be analyzed briefly, and th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re structure, 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symbiotic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and other aspects will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ore composition.Keywords: Shanxi bauxite deposit genesis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1 山西铝土矿矿体特征分析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共将山西铝土矿集中区分成Ⅰ区到Ⅶ七个区域,其中Ⅰ区铝土矿集中区是保德—兴县,Ⅱ区是原平—宁武区,Ⅲ区是阳泉集中区,Ⅳ区是临县—交口区,Ⅴ区是沁源集中区,Ⅵ区是武乡集中区,Ⅶ区是平陆集中区[1]。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1 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自然开发条件优良。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煤种: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1/2中黏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尤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西山、离柳、乡宁的稀有焦煤等,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

山西成煤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

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300m~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1.1 煤炭资源总量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度煤炭资源储量简表和山西省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山西煤炭资源储量为6551.98亿t(2000m以浅)。

全省含煤面积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0.4%。

截至2003年底,山西省完成地质勘查面积覆盖山西省含煤面积的40%左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2819.07亿t。

在山西省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为2652.84亿t。

保有查明储量按批准占用情况分,生产和在建矿井占用1151.17亿t,尚未利用1501.67亿t。

保有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中,按煤类分,长焰煤、不黏煤及弱黏煤为85.61亿t,占3.23%;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为1694.66亿t,占63.86%;贫煤、无烟煤872.57亿t,占32.89%。

1.2 三大煤炭基地煤炭资源情况山西素有“煤乡”之称,拥有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国家煤炭基地,18个规划区,自北向南覆盖大同、宁武、西山、河东、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等5个煤产地。

晋北煤炭基地包括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及河东煤田北部等以动力用煤为主的各煤炭资源矿产地。

有大同、平朔、朔南、轩岗、岚县、河保偏6个国家规划矿区,查明煤炭资源面积6700km2,煤炭资源总量1118.52亿t。

晋中煤炭基地包括太原西山煤田、河东煤田中南部、霍西煤田、沁水煤田西翼等以炼焦煤为主的各煤炭资源矿产地。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运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煤、铁、金、银、铜、铝、锌、铅、钴、钼、芒硝、岩盐、白钠镁矾、卤水、熔剂灰岩、水泥灰岩、水泥粘土、磷、长石、玻璃石英砂岩、重晶石等21种。

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为铜、铅、镁(镁盐、白云岩)、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

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矿产名称及顺序号规模储量单位大中小1、铜矿 1 6 29 362.9 万吨2、钴矿 1 3 4 40.5 万吨3、铝矿 1 3 15.3 万吨4、铝土矿 2 4 9752.7 万吨5、铝矿 2 1156 吨6、锌矿 1 312 吨7、银矿 2 312 吨8、芒硝 1 5862.4 万吨非金属矿煤炭主要分布在河津市的下化、杜家沟,平陆县东部至夏县祁家河,垣曲县窑头、解峪等地。

下化乡一带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较大的煤矿有船窝和寺塔矿,面积120平方公里,煤质为焦煤、瘦焦煤等,储量63916万吨;杜家沟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面积8.6平方公里,煤质为瘦煤,储量3282.5万吨;关窑煤矿,位于平陆县三门乡,为天然焦煤;祁家河东南,煤质属烟煤;窑头煤矿位于垣曲县窑头村,局部开采。

地热是本区的优势矿种,主要分布在新绛、闻喜、稷山、夏县、临猗等县,其能量相当于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1.5倍,折合标准煤3715.3亿吨。

主要有:北池—七级热田,位于新绛县阳王镇北池村至稷山县清河镇七级村一带,面积78.16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28米,热储温99.6°C;万荣热田,位于万荣县城关附近,面积107.28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07.28米,热储温度76°C;北京热田,在临猗县北景村附近,面积206.4平方公里,起算深度345.469米,热储温度58.2°C等。

铌钽矿本区主要有:杨家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礼元镇东北约6公里处,属伟晶岩型;王官峪铌钽矿,位于永济市王官峪南仙百二盘,1976年发现,含铌0.037%,含钽0.03%;文家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城南东80°方向,属伟晶岩型。

山西省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矿产

山西省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矿产

山西省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矿产一、地理条件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黄河中游的东岸,东临太行山,西靠吕梁山,北接内蒙古高原,南界黄河与陕西省相望。

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

1.地形特点:山西省地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北部是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太行山脉,西部是吕梁山,中部是太原盆地,南部是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2.气候特点: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二、资源矿产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著名。

1.煤炭资源: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全省几乎每个市都有煤炭资源。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发热量高,被誉为“乌金”。

2.其他矿产:山西省除煤炭外,还有铁、铜、铝、锌、金、银、钼等多种金属矿产,以及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

3.资源开发:山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全省的主要工业部门。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总结:山西省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资源矿产方面,山西省以煤炭资源最为著名,同时还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山西省的主要工业部门,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习题及方法:1.习题:山西省的地形特点有哪些?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山西省地形特点的描述,提取关键信息。

答案:山西省地形特点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习题:山西省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描述其气候特点。

解题方法:查阅课本中关于山西省气候类型的描述,分析其特点。

答案: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习题: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如何?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描述,了解其分布情况。

山西省垣曲县天盘山一带三稀矿产地质特征简述

山西省垣曲县天盘山一带三稀矿产地质特征简述

040地质勘探DI ZHI KAN TAN三稀矿产资源是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的总称。

近年来,三稀矿产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稀土资源消耗过于迅速,在稀散金属的利用效率还很低,因此,我们应该对三稀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给予高度的重视。

1 地质特征矿区位于中条山北东段,中条山在华北大地构造位置上地处华北地块南缘,其东衔华北东部地块,西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独特。

在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划分方案中,属华北地块中部造山带的范畴,正是这特殊构造位置,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研究对探讨华北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

1.1 地层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自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元古界,至古生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区内地(岩)层类型复杂,既有中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地层,又有未变质的火山岩、沉积岩地层以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现将不同时代地层概述如下。

1.1.1 新太古界新太古界地层自下而上为宋家山群和绛县群。

1)宋家山群主要出露于勘查区中部的“同善天窗”内即同善镇北宋家山—绛道沟—杜家沟—大犁沟一带,可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绛道沟组(Ar j)和大犁沟组(Ar d),其中22绛道沟组主要出露于芦苇沟以西至槐树庄一带,岩性主要为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绢英岩、绢云片岩、白云石大理岩及变基性火山岩;大犁沟组出露于槐树庄—葫芦峪一带,岩性主要为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绢英岩、含炭绢片岩、白云石大理岩、变基性火山岩、磁铁石英岩。

2)绛县群主要分布于勘查区西北部绛县南华沟以西—垣曲铜矿峪一带,原岩为一套复理石式内源粉砂、泥质和火山沉积建造。

自下而上划分为横岭关亚群和铜矿峪亚群。

横岭关亚群出露铜凹组的一、四段。

其中一段1(Ar t)主要岩性为含炭十字石榴绢云片岩、上部为含炭绢24云片岩,四段(Ar t)主要岩性为绢(白)云石英片岩,时2夹石榴绢(白)云片岩。

山西省吕梁市矿产资源概况

山西省吕梁市矿产资源概况

山西省吕梁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吕梁市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产地407处,其中大型矿产地40处,中型矿产地63处,小型矿产地30处,矿点及矿化点274处,含矿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0%以上,主要有煤、铁、铝矾土、白云岩、煤气层等。

其中含煤面积1146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4.3%,远景储量1101亿吨,探明储量404亿吨。

4号优质主焦煤被誉为“国宝”,储量达62亿吨;铝矾土品位高、埋藏浅,预测储量达4.4亿吨,为山西之冠;铁矿石已探明储量9.87亿吨,占全省睥29.41%。

吕梁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成矿条件优越,形成了不同成矿系列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成矿时代多,分布广,矿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开采方便的特点。

吕梁市2000年底开采的矿产有11种,、生产矿山数569个,产量1593.69万吨,吕梁市矿产采选业产值64913.7万元,约占吕梁市工业总产值525759.4万元的12.35%,其中以煤炭为主,占矿业总产值的89.3%,其次为铁矿、铝土矿、水泥用灰岩、硫铁矿、砖瓦用粘土等。

市内孝义铝矿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山西铝厂的主要原料基地;高阳、柳湾和水峪煤矿为汾西矿业集团的重要的大型矿山基地。

截至2000年底,吕梁市已发现矿产61种,占山西省118种的51.69%,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并上矿产储量表的矿产15种,占山西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63种的23.81%。

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约21711亿元,居山西省首位。

与山西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相比,居前3位矿产有13种,其中煤、铝土矿、含钾岩石、铁和冶金用石英岩居山西省首位。

吕梁市已评价矿床177处,其中大型矿床73处,中型46处,小型58处,主要矿点17处。

吕梁市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1、分布广泛吕梁市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几乎遍及各个地方,煤炭分布在河东、霍西、西山、宁武四大煤田,含煤面积11460平方公里,占吕梁市总面积的54.3%,共有煤炭产地92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19.4463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09.3551亿吨,其中占用资源储量99.749亿吨,未占用资源储量309.6061亿吨;铝土矿吕梁市保有资源储量4.33亿吨,累计探明4.62亿吨,占山西铝土矿总资源量的85%;主要分布在孝义、交口、兴县、柳林等地;铁矿吕梁市保有资源储量98563.7万吨,累计探明98842万吨,主要分布在岚县、交口、交城等地;石灰岩和白云岩分布面积约3400平方公里,占吕梁市面积16.19%;岚县袁家村沉积变质铁矿和临县紫金山含钾岩石分布面积分别为20平方千米和23平方千米,在山西省、仍至全国都是很大的;砖瓦粘土和砂砾石分布面积更为广泛,另外还赋存有煤层气、耐火粘土等矿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金、银矿主要为热液型,产于断裂 构造带中。山西省最大的金矿为繁峙县义 兴寨金矿,探明的资源储量约30吨;最大 的银矿为灵丘县支家地银矿,已查明约 6000吨,远景资源储量为10000吨。
• 金银矿是热液将金、银元素以络合物形 式带到浅部构造裂隙中,由于温压条件的 变化,含矿热液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使 金以化合物或单质沉淀形成金矿。
效形式。
• 整装勘查预计投入总工作量:钻探173万m, 经费概算382597万元。预计提交新增资源 量:煤76.5亿吨,铝12亿吨,铁21.6亿吨, 铜245万吨,金35吨,银3000吨,铅锌5万 吨,钼5法:地层、围岩蚀变、矿 化等。
• 2、间接找矿方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 • 地层方法主要用于寻找沉积矿产,围岩
四、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
• (一) 成矿作用 • 成矿作用是指矿产资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为同生和外
生两种成矿作用 • 内生成矿作用:是指地球内动力导致的成矿作用,如岩浆
活动热能、放射性元素蜕变能、地核形成过程中释放出来 的位能及表生物质转入地壳内后释放的能量等。如五台山 铁矿、义兴寨金矿、中条山铜矿。 • 表生成矿作用:是地壳表面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 气圈在地球的外营力作用下,使有用元素和成矿物质迁移, 导致矿床的形成。如煤矿、铝土矿、砂金。
程度高或空白区找矿有新进展。
七、全局地质工作任务
• 我局2011年主要地质工作任务: • 1、落实和实施好整装勘查工作,实现地质找矿的实破; • 2、完成好省矿业权价款项目,全局已确定新立项目36个,
加上跨年度项目,共有百余项目; • 3、加大市场项目承揽,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力争全局地
质勘查收入达10亿元; • 4、加大矿权投入和经营,逐步实现一队一矿的目标; • 5、走出去,完成好国外矿产勘查开发合作项目; • 6、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地质找矿水平,在工
蚀变、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 寻找金属多金属矿。
六、我局在全省地质找矿中的作用
• 我局是全省技术最全面、队伍规模最大、 承担项目最多、最具影响力和的地勘队伍。
• 十一五期间,全局共提交煤炭资源量200 亿吨,其中新增160亿吨;提交铝土矿13亿 吨,其中新增6亿吨,提交铁矿新增资源量 约2亿吨,提交新增白云岩资源量约10亿吨。 全省基础性地质工作全由我局完成。

• (二)矿产形成的时空关系
• 矿产资源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在一 定阶段,一定的物理化学和地质条件下的 产物。
• 矿产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特别是金属矿产,其成矿作用复杂,地质 学理论研究大多是金属矿产成因研究。
• 金属矿产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球深部, 由岩浆活动和深部热液带将成矿物质带至 地表或地壳浅部。
• 另外,中条山区铜矿中,还有伴生金矿, 作为铜矿开发时一起被利用,其资源量较 大。在灵丘刁泉铜矿、塔儿山铜矿有共生 的金矿。这类金矿与铜矿一起成矿。
五、资源形势与整装勘查
• (一)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保存证程度不断降低,2010
年和2020年,石油保证程度只有71%和62%,铁 矿石保证程度都是62%,铜矿的保证程度只有的 64%和57%,钾盐证程度为22%和11%。煤资源 虽然充足,但精查储量严重不足。预测2010年前 需精查储量880亿吨,尚差500亿吨,需每年提交 50亿吨精查储量才能满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 需求。
山西省主要矿产资源及特点
薛克勤
二O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主要内容
• 一、矿产资源概念及分类 • 二、山西省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 三、山西省主要矿产资源特点 • 四、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 • 五、山西省找矿方向及潜力 • 六、我局在全省地质找矿中的作用 • 七、全局地质工作任务
一、矿产资源概念及分类
• (一)、矿产资源概念:产于地壳中能 被国民经济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
• 3、铜矿主要为变质型,分为变岩浆热 液型(铜矿峪铜矿)和沉积变质型(胡篦 型)。
• 变岩浆热液型是在21亿年已形成的岩浆 热液型铜矿(铜矿峪铜矿)的基础上,经 过后期区域变质作用改造,进一步富集成 矿。另一种为沉积变质型(胡篦型),是 在海底由来自深部的气液带入的含铜物质 沉积形成含矿层,形成时化为20亿年,后 经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富集而成矿,用现 代成矿理论解释为海底喷流沉积成矿。

• (三)山西省主要矿产特点及成因
• 1、山西省铁矿类型有:沉积变质铁矿、接触交代铁矿、 沉积铁矿三类。
• (1)变质铁矿:分布广、规模大、品位低,是我省主要 铁矿类型,占铁矿资源量的90%以上。分布在五台-恒山、 吕梁山区的岚县和太行山中段左权、陵川一带。形成时代 为28- 25亿年,产于新太古界五台群金刚库组、文溪组、 柏枝岩组,吕梁群袁家村组地层中。
• (三)整装勘查 • 为了解决资源问题,我国提出了利用“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思想,根据国际形势变化,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地科院时强调“立足 于国内“解决矿产资源问题。为此,国土资源部 在全国部署了重要成矿区带的整装勘查工作,其 中我省有两个项目列入了国家整装勘项目,分别 是”山西霍西-河东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实施方案 “、”山西省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方案“。 主要目的是在同一构造成矿区带上,对同一构造 单元的成矿集中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部暑的 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要素,开展地 质找矿工作,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现和评 价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的有
• (2)根据成因分类
• 分为内生矿产和外生矿产两大类,
• 内生矿产进一步分为;岩浆熔离矿床、接 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变质矿床;
• 外生矿产进一步分为:风化矿床、沉积矿 床。
二、山西省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 (一)、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 山西省主要矿产有煤、铝、铁、铜、金
红石、金、银、冶镁白云岩、水泥灰岩、 含钾岩石等。 •
• 如何区分岩石与矿产? • 唯一的标准就是国家规定的“工业指
标”,一般的工业指标主要包括品位、可 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有害组分含量。 如铜矿一般要求工业品位为0.5%,可采厚 度为1米,夹石剔除厚度2米。不同矿产工 业指标不一致。
• (二)、矿产资源分类
• (1)根据用途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 产、燃料矿产三大类、16类。
• 金属矿产是指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
• 非金属矿产是指提取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 用的非金矿矿产;
• 燃料矿产是指可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 产。
• 金属矿产分别6小 类:黑色金属(铁、锰、 钒、钛等);有色金属(铜、铅、锌、镁、 铝等);贵金属(金、银、铂族元素); 稀有金属(铌、钽、锂、锶、铷);稀土 金属矿产(钇、镧、铈、镨、钕等16种元 素);分散元素(锗、镓、铟等)。
• (二)地质工作现状
• 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地表矿或容易找的 浅部矿已基本勘查完毕,现在找矿难度越 来越大,我省范围内找矿基本没有的空白 区,地质找矿的立项难度越来越大,形成 了有钱无项目的状况。如何找矿、如何立 项目,已成为我们地质工作目前的首要问 题。同时,经济发展经矿产资源的需求增 大,从何处找矿、如何解决急需的矿产资 源问题,已摆在地质工作面前。
• 铁矿主要分 布于五台-恒山 以及太行山中 段、临汾地区 的塔儿山-二峰 山地区。
• (二)全省主要矿产查明的资源储量
• 截止2007年底,全省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煤2701亿吨(其中保有2688.15亿吨),铁 40.42亿吨(其中保有37.77亿吨),金红 石TiO2 139万吨,铜矿391.56万吨(其中 保有291.08万吨),铝土矿10.15亿吨(其中 保有9.98亿吨),金107.45吨(其中保有 74.10 吨),银2764吨(其中保有1665.8吨), 含钾岩石47447万吨,白云岩10亿吨,水泥 灰岩6.50亿吨。
• (3)沉积型,特点是矿层稳定,矿体常 呈窝子状,规模小、品位低。该类型铁矿 产于中石炭统的本溪组地层中,由地表水 将胶体铁带入海中,在离海边附近的氧化 环境中,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沉积 到海底形成的矿产。
• 2、铝土矿
• 铝土矿为沉积型,其成因与沉积型铁矿 一致。与沉积型铁矿产于同一层位,即中 石炭统的本溪组地层中,由地表水将铝的 胶体带入到泻湖海中,在物理化学条件的 变化情况下,铝胶体沉积到海底形成的矿 产。
• 金红石产于代 县碾子沟一带。 金矿主要产于繁 峙义兴寨及中条 山的铜矿中。
• 银矿主要产于 灵丘的太白维山 地区。
• 冶镁白云岩和 水泥灰岩分布广 泛。
• 含钾岩石主要 产于临县紫金山。
• 煤主要分布 于六大煤盆地。
• 铝土矿分布 在煤盆地周边, 集中分布在河 东煤田北中部 和霍西煤盆地 边部。
• 铁矿集中形成于新太古代,由于大规模的基性岩浆喷发, 将大量的铁元素带到海洋中,以离子或胶体的形式分布在 海水中,并与胶体硅结合,而沉积到海底,形成硅铁沉积 层,后经埋深和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现在的铁矿。
• (2)接触交代铁矿,该类型铁矿规模相 对较小,但品位高,质量好。分布在平顺 县西安里一带和塔儿山-二峰山一带,其形 成时代为燕山期,由于闪长岩上侵到中奥 陶统石灰岩中,与化学性质活泼的石灰岩 发生物质交换,而将铁元素带出,将钠元 素带入到岩体中。
• 然料矿产分为3小类;固体可然有机岩矿 产(煤、泥炭、油页岩等);气体可然矿 产(天然气、煤层气等);液体可燃矿产 (石油)。
• 非金属矿产分7小类: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萤石、白云岩、石灰岩);化工及肥料 原料(磷灰石、黄铁矿、钾盐等);工业 制造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 刚玉等);压电及光学原料(压电石英、 光学石英、冰洲石等);陶瓷及玻璃工业 原料;建筑及水泥材料(砂石、礴石、浮 石、石膏、花岗岩等);宝玉石及工艺美 术材料(玉石、水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