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运城发展前景

运城发展前景运城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西部,是山西省东南属于燕山—太行山地带的核心区域。
运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首先,运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运城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中南地区的交通要冲,处于大运河经济带和京广高速公路交汇处,与河北、山东等省市相邻,是连接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
此外,运城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潞安石煤资源,是我国煤炭输出大省之一,为运城的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其次,运城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支持政策。
作为一个拥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级市,运城一直将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大对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
近年来,运城市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务减免等,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项目落户运城,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再次,运城拥有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运城以能源、化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同时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
运城是一座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运城还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等第三产业,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最后,运城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运城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改善,推动城市功能和形象的提升。
运城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运城还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保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
总的来说,运城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资源的地级市,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未来,运城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运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煤、铁、金、银、铜、铝、锌、铅、钴、钼、芒硝、岩盐、白钠镁矾、卤水、熔剂灰岩、水泥灰岩、水泥粘土、磷、长石、玻璃石英砂岩、重晶石等21种。
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为铜、铅、镁(镁盐、白云岩)、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
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矿产名称及顺序号规模储量单位大中小1、铜矿 1 6 29 362.9 万吨2、钴矿 1 3 4 40.5 万吨3、铝矿 1 3 15.3 万吨4、铝土矿 2 4 9752.7 万吨5、铝矿 2 1156 吨6、锌矿 1 312 吨7、银矿 2 312 吨8、芒硝 1 5862.4 万吨非金属矿煤炭主要分布在河津市的下化、杜家沟,平陆县东部至夏县祁家河,垣曲县窑头、解峪等地。
下化乡一带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较大的煤矿有船窝和寺塔矿,面积120平方公里,煤质为焦煤、瘦焦煤等,储量63916万吨;杜家沟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面积8.6平方公里,煤质为瘦煤,储量3282.5万吨;关窑煤矿,位于平陆县三门乡,为天然焦煤;祁家河东南,煤质属烟煤;窑头煤矿位于垣曲县窑头村,局部开采。
地热是本区的优势矿种,主要分布在新绛、闻喜、稷山、夏县、临猗等县,其能量相当于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1.5倍,折合标准煤3715.3亿吨。
主要有:北池—七级热田,位于新绛县阳王镇北池村至稷山县清河镇七级村一带,面积78.16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28米,热储温99.6°C;万荣热田,位于万荣县城关附近,面积107.28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07.28米,热储温度76°C;北京热田,在临猗县北景村附近,面积206.4平方公里,起算深度345.469米,热储温度58.2°C等。
铌钽矿本区主要有:杨家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礼元镇东北约6公里处,属伟晶岩型;王官峪铌钽矿,位于永济市王官峪南仙百二盘,1976年发现,含铌0.037%,含钽0.03%;文家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城南东80°方向,属伟晶岩型。
山西矿产资源

山西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储量丰富。
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各省(区)同种矿藏储量的首位。
金红石(含钛矿)、镁盐、芒硝的储量居第二位。
还有钾长石、钛铁、石灰石等也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
芒硝、镁盐和池盐集中分布在运城盐池,是山西历史悠久的著名化工原料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之一。
...山西的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以铁矿为主,也有少量的钛、锰、铬、钒等矿藏。
铁矿是山西的主要矿种之一,2003年保有储量38.2亿吨,居全国第四位。
全省铁矿储量主要分布在五台山区(占44.6%)和岚县(占43.7%),矿床类型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太原狐堰山、临汾塔儿山和二峰山、平顺县的西安里等地储量较多,矿床类型为大冶式(接触交代式)铁矿,为山西的主要富矿。
此外,在阳泉、孝义、晋城、灵石、陵川等地,有少量的其他类型的铁矿分布。
钛铁矿有4处,其中金红石矿1处,分布在黎城、左权、代县;锰铁矿有3处,分布在阳泉市常家山、长治市屯留和晋城市上村。
铬铁矿和钒铁矿各有1处,分别在左权桐峪矿区和代县黑山洞矿区。
山西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以铜、铝为主,还有铅、锌、钴、钼、镍、镓、锗等。
铜矿储量较丰富,95%分布在垣曲一带的中条山区,但其品位较低,贫矿占83%。
铜矿中含有黄金、钴、钼、硫等,可以综合利用。
铝土矿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质量好、分布广、易开采的特点,是山西的第二大矿种,预测储量为23亿吨,保有储量达7.78亿吨,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
碱布范围达6.7万平方千米,储量集中分布在吕梁市(占47.9%)、运城市(占12.7%)、忻州市(占17.7%)和阳泉市(占9.5%)。
钴矿有11处,分布在闻喜、绛县、垣曲等县。
钼矿7处,分布在忻州、运城2市。
铅锌矿3处,分布在交城、繁峙、洪洞3县,均为金、银、铅、锌、铜共生矿。
山西的贵重金属矿产有金和银。
金矿已探明列入矿产储量表的有21处,分布在运城市(8处)、忻州市(6处)、大同市(4处)和临汾市(3处)。
运城13县(市、区)经济实力排行榜

运城13县(市、区)经济实⼒排⾏榜你知道运城哪个县(市)最富,哪个县(市)最穷吗?运城13县(市、区)经济实⼒排⾏榜,快瞅瞅你家排在第⼏?B类县市B类县(市)是⾮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中的⽆煤县(市)或煤炭产量较⼩的县(市)2【TOP2】临猗县境内⽆⼭,是⼭西省唯⼀的平川县。
是“全国⽂化⼯作⾏进地区”、“⽂明村镇建设⽰范县”、“全国科技⼯作先进县”、“全国⽔果⼗强县”。
8【Top8】永济市永济古称蒲坂,扼蒲津关⼝,当秦晋要道。
截⾄2014年,永济下辖3个街道、7个镇,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要去的66个旅游⽂化⼤县”等诸多称号14【Top14】河津县河津古称绛州龙门,⾪属于⼭西省运城市,因地处滨河要⼝,当黄河要津,故名。
荣获“中国楹联⽂化城市”称号。
20【Top20】闻喜县闻喜是传统农业县,是⼭西省⼩麦种植⾯积第⼀⼤县。
⾄2012年,闻喜县⾦属镁产量达12万吨,形成了钢铁、⾦属镁、玻璃器⽫、陶瓷、机械加⼯、化⼯、建材、绿⾊⾷品等⼋⼤⽀柱产业22【Top22】稷⼭县稷⼭县是⼭西省的⽂物⼤县,境内代表⽂物有最⼤的祭祀后稷庙宇稷王庙和最⼤的⼟塑释迦牟尼像。
稷⼭县是晋南商贸重镇,素有“晋陕豫交界的⼩天津和旱码头”之称。
25【Top25】新绛县⾄2014年,下辖8个镇、1个乡、1个区。
新绛县是国家历史⽂化名城、全国⽂化先进县、中国⿎乐之乡、中国楹联⽂化县、中国果菜⼗强县。
27【Top27】垣曲县⼜称舜乡,是帝舜故⾥。
同时是“国家绿⾊能源⽰范县”、“国家两基⼯作先进地区”、⾰命⽼区。
30【Top30】芮城县森林覆盖率37.8%,辖7镇3乡。
县区矿产资源稀缺,主要依靠种植业,是华北⼩麦主产区。
31【Top31】绛县绛县是尧王故⾥,晋之故都,周勃封地。
因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设置“绛县”,绛县成为中国的第⼀个“县”。
绛县是龙舞⽂化的发祥地之⼀,⽂物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10处。
山西省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矿产

山西省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矿产一、地理条件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黄河中游的东岸,东临太行山,西靠吕梁山,北接内蒙古高原,南界黄河与陕西省相望。
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
1.地形特点:山西省地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北部是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太行山脉,西部是吕梁山,中部是太原盆地,南部是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2.气候特点: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二、资源矿产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著名。
1.煤炭资源: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全省几乎每个市都有煤炭资源。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发热量高,被誉为“乌金”。
2.其他矿产:山西省除煤炭外,还有铁、铜、铝、锌、金、银、钼等多种金属矿产,以及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
3.资源开发:山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全省的主要工业部门。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总结:山西省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资源矿产方面,山西省以煤炭资源最为著名,同时还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山西省的主要工业部门,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习题及方法:1.习题:山西省的地形特点有哪些?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山西省地形特点的描述,提取关键信息。
答案:山西省地形特点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习题:山西省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描述其气候特点。
解题方法:查阅课本中关于山西省气候类型的描述,分析其特点。
答案: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习题: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如何?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描述,了解其分布情况。
运城

运城运城市地处山西省的西南端,与陕西、河南隔河相望,东西长约201.87公里,南北宽约127.47公里,总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8─13.7℃,年平均降雨量在490─62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186─235天。
全市辖2市1区10县,3个省级开发区,215个乡(镇办事处)和3334个村委会。
总人口473万,其中农村人口404万,占总人口85.4%。
运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0余种。
经地质堪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21种。
其中铜矿储量属全国第六位;盐湖资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
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和温暖的气候条件相结合,形成了运城市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到目前为止,已知难管束野生植物约有1042种,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名列全省之首,共有128科,539种,野生动物有56科,157种,象梅花鹿、褐马鸡、黑鹳、白鹳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风光名胜遍布全区。
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
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光。
戏剧家关汉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学家裴秀、文学家王勃、王维、王绩、教育家王通、《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漪顿都是这里人。
全市境内文物景点达1600处,占全省的60%,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78处。
著名的有全国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元代壁画──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黄河大桥历史见证──永济黄河大铁牛等。
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设开发六大旅游区,即:关公旅游区、永济旅游区、芮城旅游区、龙门旅游区、历山旅游区、名人文化旅游区。
近年来,运城市发挥关公文化的优势,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关公文化节,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全市对外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七峪镍矿地质特征研究

2017年第2期 (总第77期)49斜长石、石英,次为少量黑云母及微量角闪石、副矿物等组成,长石多呈半自行晶分布。
各矿物特征、含量及大小如下:微斜长石:约占岩石的50%,粒状晶,格状子双晶明显,双晶多呈不规则状,颗粒洁净,嵌晶状分布,粒级0.2~0.8mm 之间,呈半自形晶。
斜长石:约占岩石的20%以上,呈半自形板状晶,具强烈的绢云母化,部分见有较明显聚片双晶,嵌晶状分布,板状晶大小0.2~0.8mm。
石英:约占岩石的30%,他形粒状晶,具熔蚀现象,粒级0.2~1.5mm 之间。
黑云母:<5%,片状晶,单偏光下多呈褐色,少量呈绿色,多色性明显,略具方向性分布,片晶大小0.1~0.5mm,具熔蚀现象。
角闪石:微量,柱状晶形态,绿色,斜消光,柱晶大小0.1mm 左右。
副矿物:微量,见有粒状锆石,粒级0.05mm。
2.3.2 古元古代侵入的岩浆岩主要包括中条期斜长角闪岩:分布于区内中部、东北部。
在矿区内大面积出露,岩石呈灰黑色,矿物结晶粒度变化很大,细粒-粗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角闪石,次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以及铁质等。
岩石地表风化强烈,呈细粒状和粉末状。
斜长角闪岩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关系。
2.3.3 中元古代晋宁期辉绿岩脉区内的东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各出露一条,长800~2000m,宽约20~140m,走向近南北向,呈岩脉状产出。
岩石呈灰绿色至黑绿色,以细粒辉绿结构为特征,亦可见到辉长辉绿结构,有的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普通辉石,次为少量石英,偶见少量褐铁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3.1 矿体特征按0.1%≤镍品位<0.3%圈为矿化体, 0.3%≤镍品位<0.5%圈为低品位矿体,镍品位≥0.5%圈为矿体,根据分析结果区内地表共圈出2条镍矿化体,位于区内史家坡一带,编号分别为Ⅰ号、Ⅱ号,其特征分述如下:Ⅰ号矿化体位于区内北部史家坡变橄辉岩与花岗质片麻岩接触带部位,倾向北东东,倾角65~80°,矿化体长约70m,宽30~53.78m,镍品位0.10~0.13%,平均品位0.11。
运城市盐湖区土地利用研究

运城市盐湖区土地利用研究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四大行政区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化工、盐化工产业基地之一。
盐湖区拥有丰富的盐、碱资源,素有“中国百里碱”、“天然大盐湖”的美誉。
土地资源是盐湖区宝贵的财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盐湖区的土地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盐湖区土地资源概况盐湖区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约60%的面积被盐湖和盐碱地覆盖。
盐湖区的土地资源以盐碱地和荒漠化土地为主,还有部分耕地和建设用地。
在盐湖资源的影响下,盐湖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但也有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二、盐湖区土地利用现状盐湖区的土地利用以盐业为主导,盐业占据了盐湖区绝大部分的土地资源。
盐湖区还有少量的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盐业是盐湖区的支柱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度的盐业开发也给盐湖区的土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三、盐湖区土地资源利用问题1.盐碱化严重:盐湖区的盐碱化问题严重,很多土地已经无法继续耕种和利用,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2.土地使用单一:盐湖区土地主要被盐业占据,其他产业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多元化的土地利用需要得到提升。
3.土地资源保护:盐湖区的土地资源受到盐湖资源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盐湖区土地资源利用对策1. 抓好盐碱地治理:加大对盐碱地的治理力度,采取科学的方法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适应性。
2. 多元化土地利用:加大对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力度,促进盐湖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 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4.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相关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五、盐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展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盐湖区的土地资源将有更多的利用空间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运城市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运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煤、铁、金、银、铜、铝、锌、铅、钴、钼、芒硝、岩盐、白钠镁矾、卤水、熔剂灰岩、水泥灰岩、水泥粘土、磷、长石、玻璃石英砂岩、重晶石等21种。
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为铜、铅、镁(镁盐、白云岩)、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
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
运城地区矿产资源储量表
矿产名称及顺序
号
规模
储量单位大中小
1、铜矿 1 6 29 362.9 万吨
2、钴矿 1 3 4 40.5 万吨
3、铝矿 1 3 15.3 万吨
4、铝土矿 2 4 9752.7 万吨
5、铝矿 2 1156 吨
6、锌矿 1 312 吨
7、银矿 2 312 吨
8、芒硝 1 5862.4 万吨
非金属矿
煤炭
主要分布在河津市的下化、杜家沟,平陆县东部至夏县祁家河,垣曲县窑头、解峪等地。
下化乡一带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较大的煤矿有船窝和寺塔矿,面积120平方公里,煤质为焦煤、瘦焦煤等,储量63916万吨;杜家沟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面积8.6平方公里,煤质为瘦煤,储量3282.5万吨;关窑煤矿,位于平陆县三门乡,为天然焦煤;祁家河东南,煤质属烟煤;窑头煤矿位于垣曲县窑头村,局部开采。
地热
是本区的优势矿种,主要分布在新绛、闻喜、稷山、夏县、临猗等县,其能量相当于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1.5倍,折合标准煤3715.3亿吨。
主要有:北池—七级热田,位于新绛县阳王镇北池村至稷山县清河镇七级村一带,面积78.16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28米,热储温99.6°C;万荣热田,位于万荣县城关附近,面积107.28平方公里,起算深度107.28米,热储温度76°C;北京热田,在临猗县北景村附近,面积206.4平方公里,起算深度345.469米,热储温度58.2°C等。
铌钽矿
本区主要有:杨家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礼元镇东北约6公里处,属伟晶岩型;王官峪铌钽矿,位于永济市王官峪南仙百二盘,1976年发现,含铌0.037%,含钽0.03%;文家坡铌钽矿,位于闻喜县城南东80°方向,属伟晶岩型。
水晶
主要分布在平陆、夏县、垣曲、运城、永济等县(市),极不规律,难以求得储量,最大水晶柱体直径达30厘米,高50厘米。
主要矿点有夏县的曹家庄石寸沟、泗交乡沟、曹家庄凤凰岭、祁家河马村,平陆县柏树岭,垣曲县庙河村南阴沟,永济市太峪口,闻喜县石门乡曲家沟等8处。
镁盐
本区除盐湖中综合利用镁外,尚存着大量含镁白云岩。
主要矿点有:中土地白云岩矿床,
位于稷山县城北约18公里处,氧化镁含量18.27-20.34%,氧化钙含量31.12-32.01%,三氧化二物含量0.79-1.72%,酸不溶物0.5-2.36%,储量7400万吨;杨家池白云岩矿床,位于垣曲县新城镇杨家池,属变质矿床,矿点出露地层为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家山组,矿石以白色、灰色、红色白云石大理岩为主,次为方柱石白云石大理岩;西硙口白云岩矿床,位于河津市西硙口村,矿体长400米,宽100米,厚60-90米,氧化镁含量19.53%,二氧化硅为2.37%,储量954万吨,可露天开采。
磷矿
本区磷矿资源包括磷块岩和磷灰石两类。
磷块岩,主要分布于中条山西南段南侧的芮城、平陆、运城、永济等县(市)的交界地带。
列入省矿产储量表的中型规模矿床有水峪、靖家山2处,探明储量分别为3975万吨、2493.1万吨。
磷灰石,主要分布在稷山县、新绛县北吕梁山南缘一带,夏县、运城市也有少数矿点。
已知矿点有晋家峪、四合庄、李家庄、马家庄、庙儿坡—宁家坡、东柳泉、上马庄、柴家窑、三界庄等9处。
长石(含钾长石)
钾长石分布在闻喜县白石、文家坡、夏县郭道一带,列入省矿产储量表储量为36.5万吨。
矿床属伟晶岩脉,贮存于太古界涑水群变质杂岩中。
主要有位于中条山隆起地带的文家坡矿床,保有储量13.4万吨。
矿物自然类型有微斜长石和钠长石。
重晶石
主要矿点有平陆县东约38公里处的三峰寺重晶石矿点,列入省矿产储量表矿石量3.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0.5万吨;垣曲县解峪乡嵩坪重晶石矿点,总厚度6米,质地较纯,矿石质量高,绝大多数为富矿,为I、II级品;位于平陆县三门乡瓦渣沟重晶石矿,矿物主要为重晶石,其次含少量方铅矿、黄铜矿、孔雀石等。
熔剂石灰岩
主要分布在河律市龙门山(累计探明储量18668.4万吨)、水济市清华乡二峪沟、垣曲县五龙泉(储量501万吨)、垣曲县安窝乡槐树坪。
硅石
主要有水济市虞乡石英岩矿、垣曲县西峰山玻璃用石英岩矿及虎狼山玻璃用石英砂岩矿。
其次有河津市西硙口石英岩矿石、永济市虞乡镇陶家窑石英岩矿床。
石灰岩
为水泥石灰岩。
水济市清华乡明亮二峪沟储量398万吨,河津市西硙口(水泥石灰岩矿床及水泥粘土)储量2139万吨,闻喜县大石沟储量1000万吨,闻喜县后宫乡焦山储量3787万吨。
石膏
主要分布在平陆县、新绛县、稷山县和永济市。
平陆县的石膏主要产于第三系地层中,质量非常好,有纤维石膏和雪花石膏之分.为白色透明状、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大理石和花岗石
大理石矿主要分布于夏县泗交镇土崖头、芮城县学张乡水峪村、平陆县三门乡柳家岔、垣山县新城镇前石窑、联喜县城东下阴村。
花岩主要分布点有万荣县孤山花岗闪长岩、垣曲县望仙乡含量斑正长闪长岩、平陆县三门峡大坝石英闪长玢岩、运城市蚕坊附近花岗闪长岩。
石榴石
土要分布点有闻喜县马家窑、西坡村、横岭底、金古洞—何家庄、上交,垣曲县毛家镇毛家村等8处。
蛭石
主要分布在夏县、闻喜两县。
有夏县城关镇北师、南师,泗交脑沟、曹家庄、韩家沟,
闻喜县白石乡大坡,占交至分水凹、酒务头、白石付等8处。
其中,北师储量130万吨,南师储量572万吨。
透闪石
主要有闻喜县石门乡的透闪石矿点,矿石具块状构造,放射状变晶结构,含矿率大于90%;夏县候家圪塔矿点.属蚀变型矿床,矿体为金云母透闪岩,透闪石含量60%,金云母含量30—35%。
矿泉水
本区的矿泉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新绛、临猗、平陆、稷山、运城等县(市)。
主要矿点有闻喜县黄芦庄焦山龙王泉,平陆县太宽衬西沟、张店镇勺堡村、城关镇马跑泉、西侯乡晋庙泉、常乐镇邵家沟,闻喜县下阳乡店矿泉水,新绛县古堆、万安乡西马村、阳王乡北池村,临猗县城关镇翟村、角杯乡吴王村,稷山县清河镇七级村、城关镇南阳村、翟店镇仁和村,运城市解州镇,垣曲县王茅镇五龙泉,夏县南山底等20余处。
金属矿
铜矿
本区铜矿及钴、钼矿主要分布在垣曲县、闻喜县,其次是绛县、平陆县,己探明储量:铜362.9万吨,伴生钴40.5万吨,钼15.3吨,金37.3吨,银312吨
铝土矿
是本区仅次于铜矿的又一重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分布在平陆县、夏县。
平陆县下坪铝土矿储量4662.7万吨、曹川铝土矿储量3068.6万吨。
铅锌矿
主要分布在夏县、永济、平陆等县(市)。
夏县曹家庄温峪铅矿,储量1320吨;永济市同峪铅锌矿,储量778吨;夏县桃沟铅锌矿,储量铅378吨、锌312吨、铜12吨。
铁矿
主要分布在中条山一带。
垣曲、平陆、绛县、夏县、闻喜、运城、永济、芮城等县(市)都有分布。
规模一般较小,但富矿较多,矿点达40处。
金矿
为本区较为重要的贵重金属矿产资源,包括伴生金、原生金和砂金矿三种类型。
伴生金矿主要分布于垣曲、闻喜一带,矿点有铜矿峪、胡家峪、篦子沟、桐木沟4处;原生金矿分布在垣曲、夏县、平陆、运城及芮城等县(市)境内,矿点有西姚胡家沟、柳木桌、艾沟、马家沟、马泉沟5处;砂金矿分布在与原生金矿分布相应的河谷中。
金银矿
本区的金银矿大多是小型矿庆,开采利用的难度大。
主要有蚕坊金矿、李家窑金矿、小李村金矿、武家沟金矿、柳木桌金矿、水峪金矿、望仙金矿、石榴沟金矿、三贫沟金矿、双对沟金矿、艾沟金矿、靖家山金矿等。
硫铁矿
分布在平陆县和河津市,其次在垣曲县、夏县、芮城县等地。
探明矿床不多,但储量较大。
河津市下化上岭硫铁矿,硫平均含量16.41%,储量470.4万吨平陆县龙潭沟硫铁矿,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硫含量9.05~32.5%,一般在26%以上,储量9.17万吨。
文章来源:矿业人才网
原文地址:/LookNews/Article-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