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及应用习题
09-10核技术应用作业答案

第一篇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1、从应用角度讲,核技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2、什么是X荧光?试述XRF的工作原理。
3、俄歇效应的实质是什么?它对X射线的激发有什么影响?4、吸收限的定义是什么?它对原子的激发和特征X射线的产生有何意义?5、放射性同位素激发源有哪些种类?各有何优缺点?6、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滤片?滤片能否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说明平衡滤片对的工作原理。
7、工作曲线的意义是什么?选择标准样品时主要应注意些什么问题?8、试从纯样品X射线照射量率基本公式出发,讨论厚层、薄层样品方法的优缺点。
9、什么是基体?什么是基体效应?基体效应一般是指哪些物理过程?10、室内研究和校正基体效应的方法有哪些?试归纳出它们的依据、特点和应用条件。
11、现场X射线荧光测量受到哪些限制?12、为什么要选择测量点距?如何选择?13、在采矿、选矿、冶金工作中X射线荧光方法可以完成哪些任务?14、用X射线荧光方法测定厚度应用了X射线荧光的哪些性质?15、用X射线荧光方法测定价态的依据是什么?16、选做题:测量目标元素Cu、Cr(铬)、As(砷)时各用什么元素作平衡滤片对?若滤片直径为60mm,计算滤片厚度。
答题要点:1、答:核技术的基本功能(应用角度):信息获取,物质改性或材料加工,能量释放。
2、答:X荧光:原子近核轨道电子丢失造成外层电子跃迁而导致的各种闪光。
XRF的工作原理:利用外界辐射激发待分析样品中的原子,使原子发出特征X射线(荧光),通过测定这些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确定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3、答:俄歇效应:入射粒子从原子内壳层打出光电子,留下空位,使原子处于激发态,退激过程中,原子的激发能交给外壳层的其它电子,使之成为自由电子,而不再发射特征X射线,这一物理过程即为俄歇效应;对X射线激发的影响:当高能量子与原子发生碰撞并使其内层电子轨道上形成空位时,在较外层电子的跃迁过程中,可以是辐射跃迁,即发射特征X射线,也可以是非辐射跃迁,即发射俄歇电子,并且各具一定的几率。
核技术应用题库

核技术应用题库第一章核技术及应用概述1、什么是核技术?答:核技术是以核物理、核武器物理、辐射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加速器、反应堆、核武器装置、核辐射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现代技术学科。
2、广义地说,核技术分为哪六大类?答:广义地说,核技术可分为六大类:核能利用与核武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辐射照射技术、核检测技术、核成像技术。
3、核能利用与核武器主要利用的什么原理,其主要应用有哪些?答:主要是利用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的原理,开发出能源或动力装置和核武器,主要应用有:核电站、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4、什么是核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什么?答:在痕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分析研究中,利用核探测技术、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方法的一大类分析测试技术,统称为核分析技术。
特点:1.灵敏度高。
比如,可达百万分之一,即10-6,或记为1ppm;甚至可达十亿分之一,即10-9,或记为1ppb。
个别的灵敏度可能更高。
2.准确。
3.快速。
4.不破坏样品。
5.样品用量极少。
比如,可以少到微克数量级。
5、什么示放射性示踪技术,有哪几种示踪方式?答: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对普通原子或分子加以标记,利用高灵敏,无干扰的放射性测量技术研究被标记物所显示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揭示用其他方法不能分辨的内在联系,此技术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有三种示踪方式:1)用示踪原子标记待研究的物质,追踪其化学变化或在有机体内的运动规律。
2)将示踪原子与待研究物质完全混合。
3)将示踪原子加入待研究对象中,然后跟踪。
6、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是利用的核技术的哪个方面?答:放射性示踪。
7、什么是核检测技术,其特点是什么?答:核检测技术: 是以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而产生的辐射测量方法和仪器。
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2)环境因素影响甚无;3)无破坏性:4)易于实现多个参数同时检测和自动化测量。
核技术农业应用习题及解3

分子标记比率
2 106 6 R 4 . 93 10 % 13 4.06 10
习题解3
8.解:
m A / a 2.0 / 160 C 3.57 10 3 mmol ml 3.57 10 3 M V V 3.5
A 0.68 2.0 3.7 107 60 aV 8.63 108 cpm m l1 V 3.5
2
2 2 P ( ) d
所以数据服从高斯分布。 10.1 2 (
2
(Ni N )2 N
37194 2 19) 1 30.1 1898
习题解3
12. 进行重复测量时,有时会出现偏差较大的个 别数据,其对平均值影响很大,偏差可能由误差 分布引起,也可能由偶然因素引起,数据的取舍 应由统计分布判据确定。常用Grubbs判据,过程 Ni N 如下: max 1.选出最大偏差数据,算得 2.查对应k和(0.05)的判值g。
按统计误差公式
2 N 1898 43.6
两种方法计算的标准差很相近,说明测量中除统计误差 不存在其它误差。
习题解3
11.解: 若同一条件下,一组重复数据服从同一高斯 2 k ( N N ) 分布,则 度f=K-1的 分布,且 2 因
2
2 P( 2 )
习题3
2 11. 应用 分布检验习题 10所列数据是否服从高 斯分布。 12. 仍题10所列数据为例,第九次的计数1980与 平均值的偏差最大,应用误差的统计分布理论对 其进行取舍。 13. 某样品的计数率为1000cpm,加入10000dpm的 标准后的计数率为4600cpm,求仪器的探测效率和 样品的放射性活度。
核能多用途应用考核试卷

C.定期检查和维护
D.增加核电站数量
7.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核能的发展?()
A.公众接受度
B.技术成熟度
C.政策支持
D.核能的成本
8.核能的多用途应用包括哪些?()
A.电力生产
B.工业热源
C.医学放射性同位素
D.航海推进
9.以下哪些是核能的环境影响?()
A.空气污染
B.水污染
C.辐射污染
D.土壤污染
1.核聚变
2.控制棒
3.电能
4.长期存储
5.用途
6.铀-235
7.核废料
8.温室
9.放射治疗
10.强化应急预案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核裂变是重核分裂释放能量的过程,核聚变是轻核合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核裂变优点是技术成熟,可控性强;缺点是产生放射性废料多。核聚变优点是原料丰富,环境污染小;缺点是技术难度高,目前尚未实现商业化。
19. D
20. B
二、多选题
1. AC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D
9. 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D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A.热电偶效应
核技术应用习题及答案

习题核技术及应用概述1、什么是核技术?2、广义地说,核技术分为哪六大类?3、核能利用与核武器主要利用的什么原理,其主要应用有哪些?4、什么是核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什么?5、什么示放射性示踪技术,有哪几种示踪方式?6、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是利用的核技术的哪个方面?7、什么是核检测技术,其特点是什么?8、辐射照射技术的定义是什么,辐射交联的聚乙烯有什么优点?9、写出以下核技术应用中所涉及的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XCT NMR-CT PECT SPECT CST10、什么是当今产值最大、发展最快的核辐射设备?第一篇核技术基础知识1、何谓核素和同位素?2、什么是结合能,什么是比结合能?3、已知M(1H)=1.007825u, M(n)=1.008665u, M(14N)=14.003074u,14N的比结合能是多少Mev?4、已知M(1H)=1.007825u, M(n)=1.008665u, M(2H)=2.014102u,求氚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是多少Mev?5、γ衰变的特点?6、何谓半衰期?7、应用14C进行考古,已知自然界中为14C/12C 1.0×10-12,某生物化石中为14C/12C 3.5×10-15,求其死亡时间?8、什么是韧致辐射?9、什么是康普顿-吴有训效应?10、放射性活度的定义及它的表达式?11、电离辐射的来源有哪些?核能利用与核武器1、什么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2、裂变反应堆又哪几部分组成?3、试述反应堆的分类?4、说明核电站工作原理?5、什么是有效增值系数或再生系数,什么是临界状态?第二篇核医学成像技术和仪器1、核子医学仪器包括哪些?2、国际规定,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CT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水的吸收系数为1,空气的吸收系数为0.0013,空气的CT值为多少?3、放射治疗的方法有那三种?4、列举三个γ射线诊断型仪器?第三篇核辐射应用仪表1、γ密度计和γ厚度计都用什么放射源发射的γ射线?2、放射性同位素避雷针的避雷原理与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原理有什么不同?3、核辐射应用仪表的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说出3个а辐射电离式仪表的应用形式?5、辐射探伤常用γ源有哪些?6、什么是快中子的最佳减速剂?7、中子水分计根据中子源,被测物,和探测器的几何为之分不可分哪几类?8、火灾报警器的原理?第四篇核辐照技术及应用1、常用辐照源有什么?2、填写下列辐照食品的剂量?辐照剂量(kGy)辐照效应抑制发芽杀虫抑止成熟及霉烂延长货架寿命巴斯德灭菌(加热菌)去污染3、FAO/WHO/IAEA对辐照食品制定了一个标准:任何食品的辐照,在平均吸收剂量上限为什么情况下,没有毒理学危害,也不会引起特殊的营养学或微生物学问题?4、辐射保藏技术的优越性是什么?5、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特点是什么?第五篇放射性示踪技术及应用1、放射性核素的来源主要有哪些?2、放射性示踪剂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3、许多标记化合物都是以什么为基础制取的?4、迄今,作为商品出售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已达约多少种,其中, 14C标记化合物约多少多种, 3H约多少多种?5、放射性示踪技术的特点?6、以什么标记的核药物几乎占临床所用的放射性药物的80%以上?7、如图所示, 0点为钍射气220Rn释放点, ,小闪烁室a和b的容积为均为V c ,探测效率均为ε,计数率分别为CPMa和CPMb,2点至3点之间(包含可调容器)的容积为V k,220Rn的衰变常数为λ,设气体的流动是稳定层流状态,请推导管道流量Q测量的表达式?(10分)8、工业中流率测量常用方法是什么?其优点是什么?9、考古学家某动物化石,设同地质层中之长石内,钾于氩之比例为90:10,已知钾衰变成氩的半衰期为1.277×109年,请由此推算该动物距今多少年?10、放射分析化学方法有哪些?第六篇(1)活化分析技术1、什么是核分析,分哪几类?2、中子探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n,γ)中子活化分析,分哪几步?4、中子活化的中子源主要有哪几类?5、有一样品,用14MeV快中子做活化分析,通过16O(n,p)16N(σ=0.09b)反应,分析其中的16O,但样品中含有19F,亦可通过19F(n, α)16N(σ=0.057b)生成16N,同时知道19F还可以通过19F(n, p)19O(σ=0.02b)生成19O。
核技术应用试卷A(2014)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核技术应用试题(A 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一、什么是核技术?其支撑技术是什么:应用于哪些领域?(15分)核技术是以核物理、核武器物理、辐射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加速器、反应堆、核武器装置、核辐射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现代技术学科。
支撑技术:加速器技术,反应堆技术,核辐射探测和核电子学,放射源技术,辐射剂量学,放射性同位素能源,同位素示踪。
核技术应用领域:工业,农业,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核仪器仪表。
二、什么是活化分析?试以(n,γ)反应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10分) 活化分析是通过探测射线轰击试样所产生的瞬发辐射和缓发辐射来获取被分析对象的组成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带电粒子活化、γ射线活化和中子活化分析。
利用中子轰击试样产生(n,γ)反应,测定放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可进行核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即样品经中子轰击一定时间,再冷却,在一定时间内测量得到(n,γ)反应的某核素累计计数,经换算到样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含量。
N p dt dN⋅-=λ()()tt e N t N ⋅--⋅Φ⋅⋅⋅=λσλ11dfM N W N At ⋅⋅=θ其中,N t 为样品中待确定的核素总数目,t 为照射开始到照射结束的时间,t 1为取出样品冷却时间,t 2为累计计数的测量时间,ε为探测器探测效率,W为待测元素质量含量,θ为测定核素的同位素含量,M为待测元素的摩尔质量。
三、什么是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以反应堆生产99Mo-99m Tc “奶牛”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15分)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利用母体与子体核素的半衰期和它们的物理、化学等性质上的差异,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将不断生成的子体核素从母体核素中分离出来的装置。
99mTc 发射141keV 的单能γ射线,半衰期为6.0h ,几乎无β-射线,它的子体99Tc 的半衰期长达2.1×105a ,几乎可视为稳定核素,并且其母体核素99Mo 半衰期为66.0h ,有利于远程运输,又能在反应堆中大量生产,价格便宜,使得99Mo-99m Tc -99m Tc 发生器成为应用最多的一种发生器。
核科学考试试题

核科学考试试题
1. 简答题
a) 什么是核反应?
b) 核裂变与核聚变有什么区别?
c) 什么是核辐射?
d) 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2. 计算题
已知一个核反应物质的半衰期为5天,若原本含量为100克,求经过15天后该物质的剩余量为多少克?
3. 选择题
a) 下列哪种材料是最好的屏蔽核辐射的材料?
A. 钨
B. 铅
C. 铝
D. 铜
b) 以下哪种核反应在核电站中被广泛使用?
A. 核聚变
B. 核裂变
C. 化学反应
D. 物理反应
4. 简答题
a) 请简要描述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b) 什么是核废料?如何处理核废料?
5. 计算题
已知某核反应每秒能释放出2兆焦耳的能量,核反应持续10秒,求总共释放出的能量为多少兆焦耳?
6. 判断题
a) 核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 )
b) 核电站的运行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 )
7. 案例分析
某核电站发生事故,导致核反应堆泄露辐射物质,周围居民受到影响。
请说明事故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应对该类事件。
8. 综合题
结合你所学的核科学知识,论述核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以上就是核科学考试试题的一部分内容,希望你能认真思考并作答。
祝你考试顺利!。
核医学练习题含答案

核医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1.99Mo-99Tcm 核素发生器母子体达到平衡后,母体核素活度(A1)和子体核素活度(A2) 之间关系有( )。
A、A1 与A2 相差不大,A2 略高B、A1 与A2 相差不大,A1 略高C、A1 与A2 恰好相等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2.辐射防护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 )。
A、个人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B、使用药物的最小化C、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D、放射实践的正当性正确答案:B3.门诊内照射治疗的患者辐射剂量的要求为( )。
A、对患者周围人群的外照射影响不应超过公众年剂量限值的 70%B、对患者周围人群的外照射影响不应超过公众年剂量限值C、对患者周围人群的外照射影响不应超过公众年剂量限值的 60%D、对患者周围人群的外照射影响不应超过公众年剂量限值的一半正确答案:B4.参照GB18871-2002 中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的内容,毒性最高的一组是( )。
A、极毒组B、高毒组C、中毒组D、有毒组正确答案:A5.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豁免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进出口时,进出口单位应:( )。
A、主动向海关提供经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备案的《豁免备案表》,以办理有关手续B、在完成进出口活动后 20 日内向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备案C、在完成进出口活动后 20 日内报其许可证发证机关D、无需办理任何手续正确答案:A6.下列废弃物中,属于核医学实践中产生的气载放射性废弃物的是( )。
A、操作过程中使用手套、空的药水瓶和注射器B、放射性药物生产、转运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C、患者的排泄物D、放射性核素的残液正确答案:B7.核医学实践中的放射线来源主要是( )A、臭氧B、密封放射源C、各种放射性药物,即非密封放射性物质D、感生放射性正确答案:C8.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计算时极毒性放射性核素的毒性修正因子是( )。
A、100B、10C、1D、0.1正确答案:B9.粒籽源植入的影像定位时,禁止医护人员在 CT、X 射线机场所内进行的工作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一样品,用14MeV快中子做活化分析,通过16O(n,p)16N(σ=0.09b)反应,分析其中的16O,但样品中含有19F,亦可通过19F(n, α)16N(σ=0.057b)生成16N,同时知道19F还可以通过19F(n, p)19O(σ=0.02b)生成19O。
实验中照射样品300s,冷却10s,=7.4s)1754 KeV 的γ射线(分支比为0.24,内转换系数为0.57)60s,测16N (T1/2得16N 峰面积记数为1985,再测量19O(T=30s)1356 KeV的γ射线(分支比为1/20.54,内转换系数为0.78)60s,得峰面积记数为1054。
现已知中子通量密度为5⨯109中子/cm2*s,探测器效率为0.3,19F丰度100%,16O丰度99.7%。
请你计算样品中16O含量为多少克。
(20分)解:16O→16N和19F→16N的16N的总计数198519F→19O的19O的计数1054由19O计数求得19F含量,从而求出19F对16N计数的贡献,从16N计数1985中减去19F对16N计数的贡献,则是由16O生成的16N的计数,从而可以求出16O 的含量,由公式带入相关的数据可求出W=5.678×10-4克F则由5.678×10-4克19F生成的16O计数N=带入数据得N=9821985-982=1003 则16O含量W带入相关数据得出为:O=3.1×10-4克WO2.在玻璃碳基体上,用真空喷镀法镀上一层10nm厚的Au(M=197)元素,以4MeV的粒子入射,假设在入射和出射路径上的能损均为10KeV,在散射角为170度方向放置一探测器,那么在道宽为1.6KeV的多道谱仪中背散射谱中Au 峰的宽度是多少?答:k=0.9225E1=E0×k=4×0.9225=3.69MevE2=(4-0.01)×0.9225-0.01=3.6708Mev△E=E1-E2=3.69Mev-3.6708Mev=19.2Kev所以Au峰的宽度是:19.2/1.6≈12道3、已知一种煤灰分仪所用的2种γ放射源是241Am和60Co,假设皮带空载时探测器输出的241Am的信号是I0ˊ,输出的60Co的信号是I",Iˊ是有煤时探测器输出的241Am的信号, I"是有煤时探测器输出的60Co的信号,μm是碳的质量吸收系数,μw是所要测的元素或化合物(灰分)的质量吸收系数,并且假设在中能区质量吸收系数与材料原子序数无关,请推导煤灰分含量的表达式。
解:重质量吸收系数 ut=uw×cw+um×cm 其中cw为灰分含量,cm为碳的含量 cw+cm=1所以 ut=uw×cw+um×(1-cw) (1)对60oc""0"1lnIx Iμρ⎛⎫= ⎪⋅⎝⎭对241mA'0''1lnIx Iμρ⎛⎫= ⎪⋅⎝⎭令'" 'ln"lnuIIRII⎛⎫⎪⎝⎭=⎛⎫⎪⎝⎭由(1)式可得:''''()w m w mcμμμμ=-⨯+;""""()w m w mcμμμμ=-⨯+推出:''''"'''()()w m w muw m w mcRcμμμμμμμμ-⨯+==-⨯+整理可得:"'"'"'()()m mww m w mRcRμμμμμμμμ-=---考虑到中能区质量吸收系数与原子序数无关有:"'0w mμμ-=所以"'"'()m mww mRcμμμμμ-=--/(-)4、如图所示, 0点为钍射气220Rn释放点, ,小闪烁室a和b的容积为均为V c ,探测效率均为ε,计数率分别为CPMa和CPMb,2点至3点之间(包含可调容器)的容积为V k,220Rn的衰变常数为λ,设气体的流动是稳定层流状态,请推导管道流量Q测量的表达式?(10分)答:各点浓度为:220Rn在小闪烁室a和b中的衰变率为:ThA(216Po )的半衰期(0.16秒)很短,可以认为220Rn连续发射2个α粒子,则小闪烁室a和小闪烁室b测到的α计数率为:小闪烁室a和小闪烁室b测到的α计数率比值为:所以气体流量5、考古学家某动物化石,设同地质层中之长石内,钾于氩之比例为90:10,已知钾衰变成氩的半衰期为1.277×109年,请由此推算该动物距今多少年?答:由于λ=ln2/T1/2所以t = (1.277×109÷ln2)×ln(1+10/90) = 1.9411× 108(年)由此可知该动物距今1.9411× 108年。
6、国际规定,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CT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水的吸收系数为1,空气的吸收系数为0.0013,空气的CT值为多少?答:计算公式: 1000()CT H μμμ=⨯组织水水-值;空气的CT 值为:-1000。
6. 已知Au 和Mn 的热中子截面分别为 98.8b 和13.2b ,198Au 和56Mn 的半衰期分别为2.695d 和2.7585h ,将一质量为197mg 的金片放入某热中子场照射2.695d ,所产生的198Au 的活度为1.45⨯105Bq 。
若将质量为110mg 的锰片放入同样的热中子场照射5.517h ,试计算得到的56Mn 的活度。
(难)解:根据公式⎪⎪⎭⎫⎝⎛⋅--=t T N A 2/12ln exp(1φσ,式中N 为靶核数目,φ为中子通量,σ为核反应截面,T 1/2为生成核的半衰期,t 为照射时间。
且靶核数目A AN m mN ⋅=,m 为靶的质量,m A 为靶核的质量数,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则198Au 的活度为()()()⎪⎪⎭⎫ ⎝⎛⎪⎪⎭⎫ ⎝⎛--=12/1)(2ln ex p 1197t T N m A Au Au A Au Au φσ56Mn 的活度为()()()⎪⎪⎭⎫ ⎝⎛⎪⎪⎭⎫ ⎝⎛--=22/1)(2ln ex p 155t T N m A Mn Mn A Mn Mn φσ ()()()()()()()12ln 22ln )()(2/1)(2/1ex p 1ex p 155197t t m m A A Au Mn T T Au Mn Au Mn Au Mn ⋅--⋅--⨯⨯⨯=σσ 401.05.075.08.982.1355197197110=⨯⨯⨯=故56Mn 的活度为A (Mn)=0.401⨯A (Au)=0.401⨯1.45⨯105=5.81⨯104Bq4.10MeV 的氘核与1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它们的辐射损失率之比是多少?2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辐射损失率和电离损失率之比是多少? 解:由22rad dE z E dx m⎛⎫∝ ⎪⎝⎭()()()()22228222222424221109.10953410 2.110 1.674954310 1.672648510d d n p dradd e e e n p e erade z E dE m m m m dx dE z E m m m dx m --⨯⎛⎫ ⎪⨯+⎝⎭⇒=====⨯⎛⎫+⨯+⨯ ⎪⎝⎭()()22200.511821681.902 2.0571********.511817.6e e rade iondE E m c z dx dE m c dx ⎛⎫⎪++⨯⎝⎭≈===⨯⎛⎫ ⎪⎝⎭ 6.当电子在铝中的辐射损失是全部能量损失的1/4时,试估计电子的动能。
27MeV 的电子在铝中的总能量损失率是多少? 解: ()()())14()1)1433()4rad ionradradiondE dE dE dX dX dXdE dX dE dX dE dX dE dX -=-+--=--==-(已知得到(22222)()1600()()116003130.5111(16000.511)30.5111320.9640.51120.453rade e e ion e e e e e dE E m c dX z dE m c dXE m c z m c z m c MeVE MeV-+≈⨯-+∴⨯===⨯⨯∴=-=-=(又由公式不考虑轨道电子屏蔽时2222321322232622421()(ln )13732.7 6.022*******227127(2.8210)[ln ]1370.51136.38101010(4.660.33)2.76/()()357.6430.431600817.6()e e rad e e rade e e ion z NE E dEr dX m c MeV cmdEE m c z dX dE m c dX---=-⨯⨯⨯⨯⨯⨯=⨯⨯-=⨯⨯⨯⨯-=-+⨯===⨯-根据7 22() 2.76() 6.31/(270.511)13()[][]16000.5111600radion e e e dE dE MeV dX MeV cm E m c z dXm c--===+⨯+⨯⨯⨯即 ()()() 2.76/ 6.31/9.07/ion rad dE dE dEMeV cm MeV cm MeV cm dX dX dX ∴-=-+-=+= 考虑电子屏蔽时12312232634(1)1()[ln((83))]1371841314 6.02310277.3107.9510[((8313)0.06] 3.03/() 3.03/0.437 6.93() 3.03 6.939.9610/e rad e ion z z NE dE r z dx MeV cmdEdx dEMeV cm dx ----+-=+=⨯⨯⨯⨯⨯⨯⨯⨯⨯⨯⨯+=-===+=≈和8.能量为1.25MeV 的γ放射源放在铅容器里,为了安全,必须使容器外的强度减小为原来的1/4000,试求容器壁至少需多厚。
解:0x I I e μ-= 查附录6表并用内插法得1.25MeV 的γ射线在铅中的质量系吸收数 0.07080.05170.07080.250.06701.5 1.0m μ-=-⨯=- 而10.067011.30.7571()m pb cm μμρ-==⨯=所以 01ln ln 6.90807810009.124()0.75710.7571I I x cm μ-====--- 9.一准直的γ光子束,能量为2.04MeV ,穿过薄铅片,在200方向测量次级电子,求在这个方向发射的光电子和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是多少?(铅的B k =88.1keV ,B l =15keV ).解:光电子能量K 层L 层的能量分别为E 2.040.0881 1.95E 2.040.015 2.035e r k e r l E B MeV E B MeV=-=-==-=-= 康普顿电子能量:已知 022222220,(1)22.042.75(1)0.51120.552110.3252cos 0.535510.32512(1cos ) 2.04(10.53) 1.32(1cos )0.511 2.04(10.53)r e r ce e r E ctg tg m c tg tg tg tg E E MeV m c E θφφθθθθθθθ==+=+=--===++-⨯-∴===+-+⨯-由得用锢(In )片活化法测量热中子通量密度,已知铟片s=4㎝2,x m =100mg/cm 2, 锢中115In 的丰度为95.7%,热中子活化截面14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