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1年2月26日法国巴黎一里昂线TGV高速机车时速 380km。
1988年5月1日德国ICE高速列车,在富尔达——维尔 茨堡区段上时速409km。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90年5月18日,德国TGV—A高速列车创试验速度515.3km/h 记录。
1996年7月26日,日本X300系列高速列车时速443km。 2003年11月19日,日本MLX01型磁悬浮列车创造了558km/h的 的世界纪录。 2007年法国TGV试验速度574.3km/h的世界记录。 2008年8月1号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客运专线试运营速度达到 了394.3km/h。
第二节 我国铁路建设概况
一、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 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 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 于1876年建成,是中国最早 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这条 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 骗手段擅自修建的。清政府 以285,000两白银于次年赎 回,并于1877年10月拆除。
兰新铁路东连陇海铁路,在兰州与包兰线交汇, 在河口南与兰青线连接,在武威接干武线,在吐鲁番 接南疆线。该线对开发西北地区的物产资源,发展经 济,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巩固国防,都有重要作用。
兰新铁路位置图
七、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所经过 “百里风区”、 “三十里风口”, 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 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 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正线铺轨1889公里。 距兰州西站35公里的河口黄河大桥,是中国自己设计 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大桥;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比较 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过大风 区的路基工程等,都是修建兰新线的关键工程。
左图: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 下图:列车在宝成线上运行
七、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西跨黄河,越海拔 3000米的乌鞘岭,沿祁连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 威、张掖、酒泉,出嘉峪关,经玉门、疏勒河,沿马 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 沿天山南麓,经哈密、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在达 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是新中 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台湾第一铁路示意图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自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前,中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里。这些铁路大多 数被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实际上的控制权,铁路成了 他们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具。例如,清 朝政府期间沙皇俄国修建的轨距为1524mm的中国东省 铁路,全长1514.39公里,南满支路974.9公里,两条 铁路形成“T”字形的布局,由沙俄直接经营。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64年日本建成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实现了与航 空竞争的预期目的,客运量逐年增加,利润逐年提高。于是, 许多资金充裕、科技先进的国家,纷纷兴建新线和改建既有线 路,实现250~300km/h的最高时速。当时任沈阳铁路局局长的 刘志军第一次在既有线上试验提速,从此开始了铁路六次大提 速的序幕,1994年开通时速160km/h的广深准高速铁路;2003 年秦沈客运专线正式运营,设计速度为200km/h。2004年规划 了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铁路网。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回顾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是牵引能力与车速提高过 程的历史。各国铁路都把提高速度作为技术发展的目标, 也是作为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铁路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车速。1825年世界第一 条铁路在英国出现时,时速为24km;1829年10月6日在利 物浦——曼彻斯特线上“罗克特”号蒸汽机车首创48km/h 的世界记录。20年后法国的车速已经超过了100km/h,在 1990年“克洛伯顿”号蒸汽机车时速达143.5km/h。1903 年德国车速超过了200km/h 。1901年德国首先使用西门 子—哈尔斯克和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制造的电力机车,试验 速度为160km/h以上。
使同学们理解铁路建设的基本程序,铁路 设计的基本任务,铁路线路的空间组成(平、 纵、横),铁路定线的方法及过程。既有线改 建的注意事项及设计过程。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世界铁路基本状况 第二节 我国铁路建设概况
第一节 世界铁路基本状况
一、以铁路为骨干的交通多样化时代
• 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有铁路、公 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构成的交通运输网总 长度大约3000万公里,其中公路约为2100万公里,铁 路约为120万公里,内河水运约为60万公里,具有导航 设施的航空线约为600万公里,管道约为100万公里。
日本在日俄战 争期间擅自在我国 东北修筑的安东 (今丹东)至奉天 (沈阳)的窄轨 (762毫米)铁路 261公里,奉天至新 民府(今新民)窄 轨铁路(1067毫米) 60公里。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德国在山东建造的胶济铁路,其中青岛至济南全线 394.1公里、张博支线39.2公里、淄川至洪山支线7.4公 里。
货运方面:
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 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重载单元 列车是用同型车辆,固定编组、定点定线循环运转, 首先用于煤炭运输,后来扩展到其他散装货物,对 提高运能,减少燃油消耗,节省运营车有显著效果, 经济上受益很大;如美国铁路货运量有60%是由单 元列车这种方式完成的。俄罗斯曾试验开行了重量 为43407吨的超长重载列车,列车由440辆车组成, 全长6.5公里,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情景十分壮观。
英德两国以贷款为名而联合控制的津镇铁路, 后改为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全长1009.5公里。
英国修建的九龙铁路 35.8公里。 北洋政府统治下,军阀割据,为了得到帝国主 义国家的支持,继续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协议,铁 路继续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掌控之下。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1928年6月,国民党开始执政。搞所谓“中外合 作”式的铁路建设。即由中国官僚资产阶级作为帝国 主义在华代理人,控制和掌握铁路修建和经营管理方 面的大权。其中有德国与上海中国银行团合作投资修 建的浙赣(杭州至株洲)铁路玉(山)萍(乡)段, 长550公里。
成渝铁路示意图
成渝铁路开通仪式
列 车 运 行 在 成 渝 铁 路 上
六、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 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 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 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 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宝成铁路 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段于 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 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宝成铁路示意图
六、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为了克 服地势高差,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迂回展线上升, 线路重列3层,高达817米,随后以2000多米长的隧道穿过 秦岭垭口,进入嘉陵江流域。全线共完成主要工程量有: 路基土石方7116万立方米;隧道304座,总延长84.4公里; 桥梁1001座,总延长28.1公里;桥隧总长约占线路长度的 17%,正线铺轨667.71公里。从开工到交付运 营间先后 发生严重的滑坡58处,崩坍272处,整治工程量及难度都 相当大。
二、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分布
目前,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约120余万公 里,其中美国铁路20多万公里,俄国铁路10多万公里,中 国铁路8万多公里,印度、加拿大的铁路6万多公里。其他 如法国、德国4万多公里,阿根廷3万多公里,日本、意大 利、墨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等2万多公里,英国、西班 牙、瑞典、罗马利亚等1万多公里,4000公里以上的有澳大 利亚、匈牙利、新西兰、奥地利、芬兰、智利、古巴、挪 威、保加利亚、比利时、巴基斯坦、土耳其、朝鲜、印度 尼西亚、伊郎、埃及等。
分布在各洲的比例大约为:美洲37.5%,欧洲 30.8%,亚洲21%,非洲3%,大洋洲3.7%。
三、世界铁路发展趋势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 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 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 冲击。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运和客 运——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铁 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运输方面取得了新 的突破,再加之铁路的大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陆上运输中仍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现代化运输方 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31年6月21日德国费兰获·克鲁肯贝格设计的流线 型“钢轨策佩林”号机车创230km/h记录。
1936年2月17日柴油机车“莱比锡”号在德国的帝国 铁路线上运行速度205km/h。
1955年5月29日德国波尔多——达克斯线上“BB9004” 号机车创331km/h记录。
吴淞铁路“天朝号”蒸汽机车
二、唐胥铁路开创第一
唐胥铁路自唐山起至胥各庄(今丰南县)止, 全长9.7公里。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和每米15公 斤的钢轨,于1881年建成,为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 路。这条铁路是为了开发开平煤矿,在清政府洋务 派主持下,由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1887年, 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1894 年天津至山海关间通车,改称津榆铁路。
欧洲铁路 大联网
客运方面:
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 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采用动车组是实现客运高速化 的重要条件。轨道交通倍受青睐,它是改善城市交通 环境、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交通工具;市郊铁路与地 下铁道、轻轨铁路紧密合作,共线、共站,共同组成 大城市的快速运输系统,这是各国解决人口密度较大 地区客运繁忙的有效措施。在未来的铁路发展中,大 城市快速运输系统将同全国铁路网连接,紧密配合, 形成客运统一运输网。
英国让中国利用庚子赔款购买其器材设备修建的 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长455.7公里。
新 中 国 国 成 立 之 前 的 铁 路
五、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1950年6月15日,在成都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 邓小平同志莅临致词,贺龙同志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 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新 中国的诞生极 大地调动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广大筑路工人 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5万筑路大军用灯笼火把照 明,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 庆向西铺轨,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 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 达终点站成都。
1888年唐胥铁路展筑至天津,清政府洋务派李鸿章等 巡视并主持通车仪式。路方特备花车一辆供来宾乘用。
三、台湾铁路曲折诞生
台湾原属中国福建省。中法战争后单独设省。 刘铭传于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线路以台 北为中心,向东到基隆,向西南到新竹,分别于 1891年和1893年建成,两段共长约107公里,轨 距1067毫米,轨重每米18公斤。
法国修筑的滇越窄轨铁路(1000毫米),由越南海 防直达云南昆明。
比利时以借款为名而控制的芦汉铁路,后改称为京 汉铁路。自北京前门西站至汉口玉带门车站,全长 1214.5公里,加上5条支线共计1311.4公里。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英国以借款为名而控制的沪宁铁路,从上海至 南京全长311公里,沪淞支线长16.9公里。
铁路选线设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 第四章 铁路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 第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路定线 第六章 既有线改建设计
教学资料及教学目标
教学用书:铁道线路工程概论,韩峰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参考用书: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易思 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8年5月1日德国ICE高速列车,在富尔达——维尔 茨堡区段上时速409km。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90年5月18日,德国TGV—A高速列车创试验速度515.3km/h 记录。
1996年7月26日,日本X300系列高速列车时速443km。 2003年11月19日,日本MLX01型磁悬浮列车创造了558km/h的 的世界纪录。 2007年法国TGV试验速度574.3km/h的世界记录。 2008年8月1号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客运专线试运营速度达到 了394.3km/h。
第二节 我国铁路建设概况
一、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 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 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 于1876年建成,是中国最早 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这条 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 骗手段擅自修建的。清政府 以285,000两白银于次年赎 回,并于1877年10月拆除。
兰新铁路东连陇海铁路,在兰州与包兰线交汇, 在河口南与兰青线连接,在武威接干武线,在吐鲁番 接南疆线。该线对开发西北地区的物产资源,发展经 济,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巩固国防,都有重要作用。
兰新铁路位置图
七、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所经过 “百里风区”、 “三十里风口”, 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 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 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正线铺轨1889公里。 距兰州西站35公里的河口黄河大桥,是中国自己设计 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大桥;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比较 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过大风 区的路基工程等,都是修建兰新线的关键工程。
左图: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 下图:列车在宝成线上运行
七、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西跨黄河,越海拔 3000米的乌鞘岭,沿祁连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 威、张掖、酒泉,出嘉峪关,经玉门、疏勒河,沿马 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 沿天山南麓,经哈密、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在达 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是新中 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台湾第一铁路示意图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自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前,中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里。这些铁路大多 数被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实际上的控制权,铁路成了 他们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具。例如,清 朝政府期间沙皇俄国修建的轨距为1524mm的中国东省 铁路,全长1514.39公里,南满支路974.9公里,两条 铁路形成“T”字形的布局,由沙俄直接经营。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64年日本建成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实现了与航 空竞争的预期目的,客运量逐年增加,利润逐年提高。于是, 许多资金充裕、科技先进的国家,纷纷兴建新线和改建既有线 路,实现250~300km/h的最高时速。当时任沈阳铁路局局长的 刘志军第一次在既有线上试验提速,从此开始了铁路六次大提 速的序幕,1994年开通时速160km/h的广深准高速铁路;2003 年秦沈客运专线正式运营,设计速度为200km/h。2004年规划 了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铁路网。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回顾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是牵引能力与车速提高过 程的历史。各国铁路都把提高速度作为技术发展的目标, 也是作为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铁路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车速。1825年世界第一 条铁路在英国出现时,时速为24km;1829年10月6日在利 物浦——曼彻斯特线上“罗克特”号蒸汽机车首创48km/h 的世界记录。20年后法国的车速已经超过了100km/h,在 1990年“克洛伯顿”号蒸汽机车时速达143.5km/h。1903 年德国车速超过了200km/h 。1901年德国首先使用西门 子—哈尔斯克和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制造的电力机车,试验 速度为160km/h以上。
使同学们理解铁路建设的基本程序,铁路 设计的基本任务,铁路线路的空间组成(平、 纵、横),铁路定线的方法及过程。既有线改 建的注意事项及设计过程。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世界铁路基本状况 第二节 我国铁路建设概况
第一节 世界铁路基本状况
一、以铁路为骨干的交通多样化时代
• 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有铁路、公 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构成的交通运输网总 长度大约3000万公里,其中公路约为2100万公里,铁 路约为120万公里,内河水运约为60万公里,具有导航 设施的航空线约为600万公里,管道约为100万公里。
日本在日俄战 争期间擅自在我国 东北修筑的安东 (今丹东)至奉天 (沈阳)的窄轨 (762毫米)铁路 261公里,奉天至新 民府(今新民)窄 轨铁路(1067毫米) 60公里。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德国在山东建造的胶济铁路,其中青岛至济南全线 394.1公里、张博支线39.2公里、淄川至洪山支线7.4公 里。
货运方面:
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 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重载单元 列车是用同型车辆,固定编组、定点定线循环运转, 首先用于煤炭运输,后来扩展到其他散装货物,对 提高运能,减少燃油消耗,节省运营车有显著效果, 经济上受益很大;如美国铁路货运量有60%是由单 元列车这种方式完成的。俄罗斯曾试验开行了重量 为43407吨的超长重载列车,列车由440辆车组成, 全长6.5公里,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情景十分壮观。
英德两国以贷款为名而联合控制的津镇铁路, 后改为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全长1009.5公里。
英国修建的九龙铁路 35.8公里。 北洋政府统治下,军阀割据,为了得到帝国主 义国家的支持,继续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协议,铁 路继续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掌控之下。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1928年6月,国民党开始执政。搞所谓“中外合 作”式的铁路建设。即由中国官僚资产阶级作为帝国 主义在华代理人,控制和掌握铁路修建和经营管理方 面的大权。其中有德国与上海中国银行团合作投资修 建的浙赣(杭州至株洲)铁路玉(山)萍(乡)段, 长550公里。
成渝铁路示意图
成渝铁路开通仪式
列 车 运 行 在 成 渝 铁 路 上
六、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 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 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 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 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宝成铁路 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段于 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 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宝成铁路示意图
六、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为了克 服地势高差,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迂回展线上升, 线路重列3层,高达817米,随后以2000多米长的隧道穿过 秦岭垭口,进入嘉陵江流域。全线共完成主要工程量有: 路基土石方7116万立方米;隧道304座,总延长84.4公里; 桥梁1001座,总延长28.1公里;桥隧总长约占线路长度的 17%,正线铺轨667.71公里。从开工到交付运 营间先后 发生严重的滑坡58处,崩坍272处,整治工程量及难度都 相当大。
二、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分布
目前,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约120余万公 里,其中美国铁路20多万公里,俄国铁路10多万公里,中 国铁路8万多公里,印度、加拿大的铁路6万多公里。其他 如法国、德国4万多公里,阿根廷3万多公里,日本、意大 利、墨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等2万多公里,英国、西班 牙、瑞典、罗马利亚等1万多公里,4000公里以上的有澳大 利亚、匈牙利、新西兰、奥地利、芬兰、智利、古巴、挪 威、保加利亚、比利时、巴基斯坦、土耳其、朝鲜、印度 尼西亚、伊郎、埃及等。
分布在各洲的比例大约为:美洲37.5%,欧洲 30.8%,亚洲21%,非洲3%,大洋洲3.7%。
三、世界铁路发展趋势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 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 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 冲击。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运和客 运——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铁 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运输方面取得了新 的突破,再加之铁路的大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陆上运输中仍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现代化运输方 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四、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
1931年6月21日德国费兰获·克鲁肯贝格设计的流线 型“钢轨策佩林”号机车创230km/h记录。
1936年2月17日柴油机车“莱比锡”号在德国的帝国 铁路线上运行速度205km/h。
1955年5月29日德国波尔多——达克斯线上“BB9004” 号机车创331km/h记录。
吴淞铁路“天朝号”蒸汽机车
二、唐胥铁路开创第一
唐胥铁路自唐山起至胥各庄(今丰南县)止, 全长9.7公里。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和每米15公 斤的钢轨,于1881年建成,为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 路。这条铁路是为了开发开平煤矿,在清政府洋务 派主持下,由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1887年, 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1894 年天津至山海关间通车,改称津榆铁路。
欧洲铁路 大联网
客运方面:
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 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采用动车组是实现客运高速化 的重要条件。轨道交通倍受青睐,它是改善城市交通 环境、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交通工具;市郊铁路与地 下铁道、轻轨铁路紧密合作,共线、共站,共同组成 大城市的快速运输系统,这是各国解决人口密度较大 地区客运繁忙的有效措施。在未来的铁路发展中,大 城市快速运输系统将同全国铁路网连接,紧密配合, 形成客运统一运输网。
英国让中国利用庚子赔款购买其器材设备修建的 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长455.7公里。
新 中 国 国 成 立 之 前 的 铁 路
五、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1950年6月15日,在成都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 邓小平同志莅临致词,贺龙同志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 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新 中国的诞生极 大地调动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广大筑路工人 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5万筑路大军用灯笼火把照 明,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 庆向西铺轨,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 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 达终点站成都。
1888年唐胥铁路展筑至天津,清政府洋务派李鸿章等 巡视并主持通车仪式。路方特备花车一辆供来宾乘用。
三、台湾铁路曲折诞生
台湾原属中国福建省。中法战争后单独设省。 刘铭传于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线路以台 北为中心,向东到基隆,向西南到新竹,分别于 1891年和1893年建成,两段共长约107公里,轨 距1067毫米,轨重每米18公斤。
法国修筑的滇越窄轨铁路(1000毫米),由越南海 防直达云南昆明。
比利时以借款为名而控制的芦汉铁路,后改称为京 汉铁路。自北京前门西站至汉口玉带门车站,全长 1214.5公里,加上5条支线共计1311.4公里。
四、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英国以借款为名而控制的沪宁铁路,从上海至 南京全长311公里,沪淞支线长16.9公里。
铁路选线设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 第四章 铁路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 第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路定线 第六章 既有线改建设计
教学资料及教学目标
教学用书:铁道线路工程概论,韩峰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参考用书: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易思 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