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筑平面设计教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平面设计 PPT

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2.1.1 使用功能的平面设计
1、主要房间的设计 1)主要使用房间的分类
生活用房间:起居室、卧室 工作学习用房间:办公室、教室
安静和好的朝向
公共活动房间:营业厅、剧院的观众厅等
人群活动的 有序安排
2)主要房间的设计要求
(1)房间人数 确定房间面积首先应确定房间的使用人数,它
决定着室内家具与设备的多少,决定着交通面 积的大小。确定使用人数的依据是房间的使用 功能和建筑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房间的面积 主要是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面积定额指标,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3)房间面积的确定
(2)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的面积
(1)满足家具布置及活动空间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还应保证良好的视听条件。 根据水平视角、视距、垂直视角的要求确定出适合的房间平面 尺寸。
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0m,以保证垂直视角 不大于45°。
最后一排至黑板面的距离不宜大于8.5m。 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水平夹角)应大于等于30°。 中学教室的平面尺寸常取6.3m×9.0m、7.2m×9.0m、
交通联系空间
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内容
主要使用房间:在建筑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决定建筑 物性质的房间,数量多或空间大。如:住宅中的起居室、
卧室,教学楼中的教室。
辅助使用房间:使用上属于服务性、附属性、次要的 部分。如:厨房、卫生间、储藏室。
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以及室 内外过渡的空间。如:楼梯、走道、门(过)厅等
使用面积—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之净面积; 交通面积—走道、楼梯间等联系设施所占的面积; 结构面积—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课件

➢ 厕所的布置
•
• 厕所的平面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共厕所。 另一种是专用厕所。见[住宅卫生设备及布置方式]图、
[公共卫生间布置实例]图所示
•厕所主要卫生设备
•厕所设备及组合尺寸
•住宅卫生设备及布置方式
•公共卫生间布置实例
•2.3.2 浴室、盥洗室设计
❖ 浴室和盥洗室的主要设备有洗脸盆、污水池、淋浴器、 浴盆等,见下图。 ❖ 除此以外,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其中主要设备有挂衣 钩、衣柜、更衣凳等。 ❖ 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见[浴室 、
1.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
间。
2.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
与 ➢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 下图是某庭院式中学教学楼平面图
•某庭院式中学教学楼底层平面图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 2.2.1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2.2.2 房间的面积 2.2.3 房间的形状 2.2.4 房间的尺寸 2.2.5 房间的门窗设置
•下图为教室和住宅卧室中室内使用面积分析示意。
•教室和住宅卧室中室内使用面积分析示意
•2.2.3 房间的形状
❖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在
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 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当然,矩形平
➢ 民用建筑常用门的宽度为: • 分户门:1000~1200mm;住宅卧室:900mm ;卫生间: 700mm;厨房:800mm;阳台:800mm;教室、办公室:1000mm
建筑平面设计.ppt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设计的內容、程序和依据,熟悉民用建筑平面、 剖面、立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识读建筑平面图、剖面图 和立面图的基本能力。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各部分在水平方向的组合关系, 通常较为集中的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建筑整体 空间组合效果,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 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反复修改平面,不断优化方案。
第2章 建筑平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以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室为例,根据功能要求,应保证教室有良好的视听 条件,课桌椅应布置在规定的视角和视距范围内,避免出现过偏过远的 座位,规范规定: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应不大于8.5m,前排与黑 板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夹角控制在不小于 30°,且必须注意从左侧采光。通常教室采用矩形平面,也可以采用方 形及六边形等,如图所示。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1.1 房间的面积
1.房间的面积组成
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可分为家具设备 占用的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以及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的。
(a) 教室
(b) 卧室
房间面积分析示意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房间的面积确定 1)确定房间面积时,首先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 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 2)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根据家具设备的尺 寸、数量确定所占的面积;同时还要考虑人们使 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面积。 3)确定房间面积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 筑标准。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 满足良好视听要求 如中学校的普通教室的 课桌椅的布置方式主要 是根据使用特点和视听 要求确定,满足规范要 求的视距及和视角等各 项标准和教室的面积指 标,并考虑结构占用的 面积以及模数协调的要 求,教室的常用尺寸如 图2-6所示。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设计的內容、程序和依据,熟悉民用建筑平面、 剖面、立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识读建筑平面图、剖面图 和立面图的基本能力。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各部分在水平方向的组合关系, 通常较为集中的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建筑整体 空间组合效果,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 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反复修改平面,不断优化方案。
第2章 建筑平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以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室为例,根据功能要求,应保证教室有良好的视听 条件,课桌椅应布置在规定的视角和视距范围内,避免出现过偏过远的 座位,规范规定: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应不大于8.5m,前排与黑 板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夹角控制在不小于 30°,且必须注意从左侧采光。通常教室采用矩形平面,也可以采用方 形及六边形等,如图所示。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1.1 房间的面积
1.房间的面积组成
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可分为家具设备 占用的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以及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的。
(a) 教室
(b) 卧室
房间面积分析示意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房间的面积确定 1)确定房间面积时,首先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 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 2)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根据家具设备的尺 寸、数量确定所占的面积;同时还要考虑人们使 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面积。 3)确定房间面积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 筑标准。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 满足良好视听要求 如中学校的普通教室的 课桌椅的布置方式主要 是根据使用特点和视听 要求确定,满足规范要 求的视距及和视角等各 项标准和教室的面积指 标,并考虑结构占用的 面积以及模数协调的要 求,教室的常用尺寸如 图2-6所示。
建筑平面设计ppt课件

寸常取5.70~6.00m。
13
卧 室 的 开 间 和 进 深 尺 寸
14
2、满足视听要求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家具 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 求:
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2.00m; 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水平视角应≥30o。
17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和框 架结构体系。较经济的开间尺寸是不大于4.00m, 钢筋混凝土梁较经济的跨度是不大于9. 00 m。 对于由多个开间组成的大房间,如教室、会议室、 餐厅等,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件类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8
4.2.5. 房间的门窗设置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 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 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 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6
4.2.2、房间面积
1、房间的面积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 (2)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1
4.1 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从使用性质来分析,平面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 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2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
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
13
卧 室 的 开 间 和 进 深 尺 寸
14
2、满足视听要求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家具 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 求:
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2.00m; 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水平视角应≥30o。
17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和框 架结构体系。较经济的开间尺寸是不大于4.00m, 钢筋混凝土梁较经济的跨度是不大于9. 00 m。 对于由多个开间组成的大房间,如教室、会议室、 餐厅等,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件类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8
4.2.5. 房间的门窗设置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 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 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 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6
4.2.2、房间面积
1、房间的面积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 (2)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1
4.1 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从使用性质来分析,平面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 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2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
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
第二章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课件

卧室开间和进深尺寸
病房开间和进深尺寸
• 2、满足视听要求 •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 尺寸除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 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 足以下的要求: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 ≥2. 00m;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 8.50m.;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水平视角 应≥30o。 • 中学教室平面尺寸常取6.00m×9. 00m、6. 60m×9.00m、6. 90m×9. 00m等。
• (3)位置 • 房间门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家具布置、人流交通、 采光、通风等。因此,合理地确定门的位置是房 间设计又一重要因素。 • (1)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 布置和合理的组织人行通道。 • (2)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 (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卧室、集体宿舍门的位置
某庭院式中学教学楼平面图
•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 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 大小和位置。
•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 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 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 组合起来
第一节、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 问题:下图为一住宅平面图,试分析其优 缺点。
三、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 厕所设计 • 浴室、漱洗室设计 • 厨房设计
1.厕所设计
(1)厕所设备及数量 厕所卫生设备主要有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 污水池等。见下图。
• 厕所设备及组合尺寸
• 厕所设备组合尺寸
• 卫生设备的数量及小便槽的长度主要取决于使用 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 部分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课件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
20
15
—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25
22
20
—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2.4.2楼梯设计
❖ 楼梯的形式与位置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跑梯、平行双跑梯、三跑梯等形式。 此外,还有弧形、螺旋形、剪刀式等多种形式。见下图所示。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教室和住宅卧室中室内使用面积分析示意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2.2.3 房间的形状
❖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在
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 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当然,矩形平
(2)满足视听要求。 见[教师布置及有关尺寸]图所示。 (3)良好的天然采光。见[采光方式对房间进深的影响]图所示。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卧室的开间和进深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病房的开间和进深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教师布置及有关尺寸
耐火等级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
宽度指标(m/百人)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层数
一、二层
0.65
0.75—
≥四层
1.00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47精品PPT课件

功能分区
➢ 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物若干部分按不同的功能要 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 划分,使之分区明确,联系方便。
➢ 在分析功能关系时,常借助于功能分析图来形 象地表示各类建筑的功能关系及联系顺序。
➢ 按照功能分析图将性质相同、联系密切的房间 邻近布置或组合在一起,对不同使用性质的房 间适当分隔,既满足联系密切的要求,又创造 相对独立的使用环境。
(1)主次关系
➢ 按使用性质及重要性,组成建筑物的各房间, 必然存在着主次之分。在平面组合时应首先明 确建筑物的重要使用房间和次要使用房间,以 及各种房间的相互关系。
➢ 教学楼中的教室、实验室是主要使用房间,办公室 、管理室、厕所等则属于次要使用房间;
➢ 居住建筑中的居室是主要房间,厨房、厕所、贮藏 室是次要使用房间;
2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楼梯净宽应为1100-1200mm
2.4.3 电梯 2.4.5 门厅
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平面组合的因素
建筑平面组合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基地 环境、使用功能、物质技术、建筑美观 、经济条件等。进行组合设计时,必须 在熟悉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 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分清主 次,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断调 整修改设计方案,使平面组合趋于完善 。
一个房间内部的面积可以根据其使用特点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2 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 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
3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 1 容纳人数 2 家具设备及使用活动面积
2.2.3 房间的形状
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平面,原因: 1 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和 设备的安排,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 ,有较大的灵活性。 2 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3 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 间的组合
房屋建筑学教学PPT平面设计

房间的使用面积分析
(二)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
1 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尺寸要考虑的因素 2 矩形房间的优点(长宽比不宜超过1:2) (1)墙面平直,便于布置家具,提高面积利用率; (2)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组合; (3)结构布置简单,有利于构件标准化; 3 与房间尺寸有关的几个名称
****
1.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尺寸要考虑的因素 (1) 室内的使用活动特点---房间的使用性质
双扇--900,1200
1600,1800--C1(二)
三扇--1500,1800
2100,2400--C1(三)
四扇--1800,2100,2400
****
2.3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 其设计原理与使用房间基本相同,仅设备不同。 • (一)厕所:根据使用特点、使用人数多少先确定卫
生器具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再根据设备大小和人体使 用所需要的空间来确定其面积、形状、尺寸 • 1 卫生器具的数量 • 按建筑类型和使用人数查规范确定(见附表) • (1)大便器:由建筑装修标准和使用习惯选用坐式或 蹲式 • (2)小便器:有小便斗和小便槽两种(每0.6米长的 小便槽折合一个小便器) • (3)洗手盆和污水池:常布置在前室
****
厕所设备参考指标
• 2 卫生器具的规格尺寸及人体使用所需要的基本尺寸 • 参阅“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册(附图) • 3 布置方式: • 厕所可分为有前室和无前室的两种(见附图) • 前室的作用:改善走廊和过厅的卫生条件;使视线隐蔽 • 4 厕所位置要求 • (1)公厕应与走廊、过厅联系方便,但视线隐蔽 • (2)采光通风良好(特别是公厕) • (3)各个楼层的厕所应上下对应 • (4)男女厕所宜相邻布置:有利于管道集中 • (5)宜靠近化粪池一侧,并不宜占有好的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