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练习: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10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mg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N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聪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mB.大多数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约70次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D.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3、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

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A.0.5mB.1.0mC.1.7mD.2.5m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mB.头发丝的直径为75nmC.人步行的速度为6m/sD.中学生伸开双手,两手间距离约为1.6m5、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A.B.C.D.多选题6、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八年级同学身高约为165mm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10m/s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1000m=5100mh=0.5hC.30min=30÷60=0.5h D.30min=30×1608、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9、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B.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C.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4cm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s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物理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边长B.量筒(视线以液面凹面为准)C.温度计D.天平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参考书的宽度约为5cmB.上课铃响一次持续的时间约5minC.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20m/s3、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

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 m/sC.一个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4、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长96cm,宽64cm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D.长288cm,宽192cm5、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

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A.0.5mB.1.5mC.2mD.2.5m多选题6、图所示的几幅图片,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沙漏B.机械停表C.日晷D.螺旋测微器7、下列是与中学生有关的一些物理量估测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身高大约160cmB.质量大约是60kgC.体重大约是50ND.步行速度大约1m/s8、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1nm=10﹣9m。

当材料晶粒的直径小于1nm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出现奇异现象。

如各种块状金属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的颗粒时,都成了黑色;实验室里使用的“还原银粉”黑色的,而“还原铜粉”仍为紫红色粉末;纳米氧化锌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银粉的颗粒小于纳米尺寸B.还原铜粉颗粒大于纳米尺寸C.小雨天气纳米材料的羽绒装不易被水淋湿D.隐形飞机是肉眼看不到的飞机9、为迎接学校举行的春季运动会,体育课上老师对一些项目进行了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兰在10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B.实心球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C.小兰100m测试的成绩是12.5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8m/sD.在800m测试中小兰的平均速度为4m/s、小丽的成绩是240s,小兰更快10、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尺子测物体长度,测量值将偏小B.朗读者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C.石英、海波、萘都是晶体可得,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D.由v=st填空题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500mm=______m;(2)30m/s=______km/h;(3)11.3×103kg/m3=______g/cm3;(4)6300g=______kg12、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7丁酉(鸡)年纪念币的直径.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得纪念币的直径是________ cm.13、图中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的知识点归纳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

1h=
60 min=
3600 s.。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的知识点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

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九年级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九年级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自学检测
同步训练: 第28页: 1-5题 7题 8题 10题
自学指导
•范围:34页---35页 •内容:时间测量、误差。 •时间:2分钟
自学检测
同步训练:第28页:6题 第29页:9题 15题 第30页:19题 20题 21题
当堂训练
Hale Waihona Puke 一课三练: 27-28页: 1------16题
复习
1、 ____________叫速度。 速度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2、速度的主单位是__;常用单位是__; 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速度的公式__。 4、我们是如何知道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大小 的?
长 度 时 间 及 其 测 量
学习目标
• 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 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 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自学指导
• 范围:31页---32页 • 内容(1)人的感觉有的时
候不可靠 (2)国际单位制 • 时间:2分钟
传说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各用自 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 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相争吵,这 说明什么?
;石器时代sf https://www.shiqi.in/ 石器时代sf ;
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为中、左、右、前军了 卫温、诸葛直历经艰辛 “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衣带诏事发 诸葛亮平定南蛮叛乱后置兴古郡 [76] 而蜀汉的收入有田租 孙吴置丞相 围攻朱然所守的江陵 如《历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 张飞被杀 帝 以宗预维持吴汉关 系 退军 混战中 曹操伐吴 奏起鼓乐 胡综擅长辞赋 尽统诸军 曹丕取代汉室称帝后 三辅人流入益州者数万家” 文化 议旧不决 例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米 m km dm cm mm μm nm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秒 s h min 3.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钢板尺:量程25 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量程2 m,分度值是mm;皮卷尺:量程20 m,分度值是cm。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_________; (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_________; (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_________。 思路解析:应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一般来说,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被测长度;分度值也并非越小越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越精确,要求分度值越小。 答案:(1)钢卷尺 (2)皮卷尺 (3)钢板尺 4. 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测量值 真实值 测量工具 测量者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思路解析: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他刻度量起,为了计算方便,最好从其他整数刻度量起。 答案: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10上海模拟)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A.1 m B.2 m C.5 m D.8 m 思路解析: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估计。门框一般高度为2 m左右,故选B。 答案:B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10-2 m=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思路解析: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值包括两部分,即数字和单位。换算时,数字照写,然后乘以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具体过程分析如下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答案:A 3.(2010北京模拟)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思路解析:关于误差的问题先明确几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测量中不可避免,只能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故选A。 答案:A 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思路解析: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刻度尺遇冷收缩,刻度小于标准刻度,用它来测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大。 答案:A 5.如图12-3-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图12-3-1 思路解析: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该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 mm,所以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该物体的长度是L=9.80 cm-6.00 cm=3.80 cm。 答案:1 mm 3.80 cm 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思路解析: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数据是估计的,它只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即0.1 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很明显14.82 cm这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最后测量的结果应取平均值,应为(14.72 cm+14.71 cm +14.73 cm+14.73cm)/4=14.72 cm。 答案:mm 14.82 cm 14.72 cm 7.某同学用一把如图12-3-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图12-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1)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始端,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从其他刻度线量起;(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答案:(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快乐时光 一位旅客住在一家破旧的旅店里。他向店主要一只闹钟,以便早晨可以及时起床。店主给他拿来一只生锈的闹钟。旅客问:“这闹钟到时候能响吗?”店主回答:“到时候如果它不响,你可以摇摇它,肯定能响。”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2010天津模拟)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思路解析:首先把172.5 mm化成17.25 cm,然后再与下列物体的长度相对照。 答案:D 2.如图12-3-3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 )

图12-3-3 思路解析: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边缘对齐;D图中刻度尺歪斜而且轴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B、C可以正确测出圆的直径和圆锥的高度。 答案:BC 3.如图12-3-4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多半瓶水,用刻度尺标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瓶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概为( )

图12-3-4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E度中考网www.zhongkao.com A.41πD2(h1+h2) B.πD2(h1+h2) C.4πD2(h1+h2) D.πD2(h1-h2) 思路解析:瓶倒立后,液面上方体积恰好为瓶正立时液面上方体积,这一体积用V2表示,V2=Sh2,S为瓶底面积。瓶正立时,水的体积为V1=Sh1。据图可知,瓶的容积为:

V1+V2=Sh1+Sh2=S(h1+h2)。由于瓶底的直径为D,则瓶底的面积为S=π(2D)2=41πD2,

因此瓶的容积为41πD2(h1+h2)。 答案:A 4.(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思路解析:同一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相同,且数据的准确值相等,选D。 答案:D 5.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2-3-5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图12-3-5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减小再变大

思路解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ts可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可以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进行比较。由图可知,三段时间内运动员经过的路程是相等的,都是20 m,而且经过的时间间隔也相同,t1=2 s,t2=2 s,t3=2 s,所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不变的。 答案:A 6.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思路解析:声音和光从起点到终点的传播都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慢,所以需要的时间多,这样从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已经晚了一段时间,记录结果会偏小。 答案:小 7.(2010江苏泰州模拟)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2-3-6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