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病房管理不符合规范化要求的原因:

1.护士方面:宣教不到位;危重患者较多,使用仪器设备多,工作量大,对病房管理难以面面俱到;职责不明确,故管理不到位。

2.患者方面:携带物品较多;文化层次偏低,习惯物品乱堆放;对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管理了解甚少,部分病人认为与己无关。

3.其他相关人员方面:医生、护工,护理员,参与不够。

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措施:

一.成立病房环境管理小组,每位护士都是成员,明确自身职责,才能管理到位。

1.护士长每天随时检查,节假日临时抽查。定期评分。

2.责任组长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3.护工每1小时巡视病房一次,发现不整齐,随时整理。

4.责任护士接点、处置、巡视时,只要到病房,就应该随时告知患者家属及时整理。

5.节假日期间,各个责任组互相监督检查。

二.加强宣教工作,责任到人

1.责任护士做好入院宣教,告知患者病房管理的相关要求。(标准化的床单位照片)

2.责任护士每天查房,都要反复多次为患者宣教做好病房管理。

3.电脑班护士每天下午15:00利用呼唤器,为全病区患者宣教做好病房管理。

4.告知各位医生,在病室查房时,也应该督促患者做好病房管理,整理好自身物品,以便于医生查房处置。

三.规范病房物品放置

1.物品分类,放置位置固定,并建立规范物品放置标准,最好配上标准的照片,以便于护士宣教及供患者参考执行。

2.对危重患者及物品较多患者,可多提供一个整理箱,把患者多余的物品放到箱里,使病房整齐美观。

3.对发放宣传广告的人员,医务人员要劝阻离开,减少小广告纸张,使病房整齐,减少污染。

四.制度规范扫床时间及参加人员

晨间扫床:7:50 护士长带领三位责任护士及四位责组护士,每两个人一组,对所负责的病房进行整理。

早会后床头交班:随时告知患者整理,对危重患者集中进行床单位整理。

午后扫床:13:00 责任护士及护工,对整个病区进行整理。

晚间床头交班:随时告知患者整理,对危重患者集中进行床单位整理。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附件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附件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3、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如何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 病房管理不符合规范化要求的原因: 1.护士方面:宣教不到位;危重患者较多,使用仪器设备多,工作量大,对病房管理难以面面俱到;职责不明确,故管理不到位。 2.患者方面:携带物品较多;文化层次偏低,习惯物品乱堆放;对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管理了解甚少,部分病人认为与己无关。 3.其他相关人员方面:医生、护工,护理员,参与不够。 提高规范化病房管理措施: 一.成立病房环境管理小组,每位护士都是成员,明确自身职责,才能管理到位。 1.护士长每天随时检查,节假日临时抽查。定期评分。 2.责任组长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3.护工每1小时巡视病房一次,发现不整齐,随时整理。 4.责任护士接点、处置、巡视时,只要到病房,就应该随时告知患者家属及时整理。 5.节假日期间,各个责任组互相监督检查。 二.加强宣教工作,责任到人 1.责任护士做好入院宣教,告知患者病房管理的相关要求。(标准化的床单位照片) 2.责任护士每天查房,都要反复多次为患者宣教做好病房管理。 3.电脑班护士每天下午15:00利用呼唤器,为全病区患者宣教做好病房管理。 4.告知各位医生,在病室查房时,也应该督促患者做好病房管理,整理好自身物品,以便于医生查房处置。

三.规范病房物品放置 1.物品分类,放置位置固定,并建立规范物品放置标准,最好配上标准的照片,以便于护士宣教及供患者参考执行。 2.对危重患者及物品较多患者,可多提供一个整理箱,把患者多余的物品放到箱里,使病房整齐美观。 3.对发放宣传广告的人员,医务人员要劝阻离开,减少小广告纸张,使病房整齐,减少污染。 四.制度规范扫床时间及参加人员 晨间扫床:7:50 护士长带领三位责任护士及四位责组护士,每两个人一组,对所负责的病房进行整理。 早会后床头交班:随时告知患者整理,对危重患者集中进行床单位整理。 午后扫床:13:00 责任护士及护工,对整个病区进行整理。 晚间床头交班:随时告知患者整理,对危重患者集中进行床单位整理。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

病房护理质量检查内容

病房护理质量检查内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海南省护理质控标准: 1、正确确认患者身份 (1)所有患者佩戴腕带 (2)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如:使用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2)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到位,查对方法正确、 3、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 (1)护士知晓本专科常见危急值 (2)护士执行“危急值接获流程”正确 (3)危急值登记无漏项,信息记录完整 (4)危急值患者病情观察和处理有相应护理记录 (5)护士知晓什么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根据医院制度) (6)口头医嘱执行正确 4、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1)科室有高危药物申请报告,高危药物帐物相符(与药剂科备案种类、数量一致)(2)高危药品单独区域存放有警示标识。普通病区不能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存放病区有申请报告复印件) (3)贮存温、湿度、避光符合药物管理要求 (4)配置和使用药物时双人核对 5、确保手术安全(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正确的患者) (1)责任护士知晓手术部位及手术部位标记落实情况 (2)手术交接记录单填写完整正确

6、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1)护士知晓洗手指证 (2)手卫生设施、用品齐全 (3)适时洗手或手消毒 (4)洗手方法正确 7、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导致的伤害风险 (1)入院时有高危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并记录 (2)高危患者每周有评估并记录 (3)病情变化随时有评估 (4)评估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符 (5)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床头有警示标识 (6)高危坠床/跌倒患者:有患者(家属)签字告知 (7)坠床/跌倒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 (8)护士知晓发生坠床/跌倒后处理流程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入院时有压疮风险评估并记录 (2)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并记录 (3)压疮风险评估正确 (4)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 (5)护士知晓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 9、危重患者转运(含转科) (1)转运前有患者病情评估记录 (2)转运工具良好 (3)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是与急诊、重症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转接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附件: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1名医师、2名护士。 (三)医师 1.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四)护士 1.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 3.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科室基本管理标准 (一)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二)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ICU病房标准化规范

ICU病房标准化规范(供参考) ICU病房环境标准化规范 o ICU病房整体环境标准化规范 ICU病室物品摆放标准化规范: 1.ICU监护床摆放位置:所有监护床常规拆掉床头档,床头离墙面30-40CM距离。 2.随时保持病房内地面整洁,各种物品按照“ICU物品清洁、消毒规范要求”执行,保持各物品表面整洁无 尘,按规范要求维护和管理各物品。 3.ICU内应保持适当温湿度并有监测。 4.每日最少地面湿扫2次,消毒液拖地4次。 o ICU备用床单元标准化规范 1.监护床、床头桌按标准化要求摆放合适位置。 2.监护仪:各传感线(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监测、压力监测)需将过长部分整理为“直径小 于10cm圆圈状”,高度位置位于监护仪主机下侧边缘以上。各监测导线需留足监测长度,均可进行对侧监测操作。 3.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导线要整理挂于灵活模块服务器的左侧端。无创血压监测导线及血压袖带整理置于灵 活模块服务器的右侧端。心电监测导线(电极片安装好)和压力监测导线整理置于灵活模块服务器的正中下端。体温监测导线另行整理挂于和过长部分同一高度。 4.监护仪界面备用时置于正对前方方向位置。 5.电源线整理后贴放置于固定架底端。监护仪接地保护电缆整理后放置于灵活模块服务器后面。 3.治疗带:现监护所有呼叫器整理后垂挂。 6.吸氧装置不常规置于墙壁氧上,收治病人前安装好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可以装好备用。 7.物品架:放置收治病人备用物品:简易呼吸器、吸氧管、吸氧面罩(储气囊或文丘里)、清洁约束带。 4.床头桌:桌面备用吸痰管数根、吸痰用生理盐水1瓶(经口鼻和经气管),床头桌内应整洁无物。 5.负压引流集痰器置于床头桌右侧边,备用吸引端吸引管放于清洁瓶内,清洁瓶终末消毒时及有污渍随时 更换。 6.监护床:监护床电源线和气垫床电源线从监护床中层空间中央处走行。常规为铺好监护床,床上备有枕 头、被套各一个。 7.输液泵及输液架:各床常规备有输液泵和微量泵一台,界面面向内侧方向,输液架置于监护床的左下角 位。输液架置于监护床的右下角位。电源线置于合适位置,过长电源线于泵端整理。

病房护理质量检查内容

一、海南省护理质控标准: 1、正确确认患者身份 (1)所有患者佩戴腕带 (2)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如:使用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方法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2)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到位,查对方法正确、 3、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 (1)护士知晓本专科常见危急值 (2)护士执行“危急值接获流程”正确 (3)危急值登记无漏项,信息记录完整 (4)危急值患者病情观察和处理有相应护理记录 (5)护士知晓什么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根据医院制度) (6)口头医嘱执行正确 4、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1)科室有高危药物申请报告,高危药物帐物相符(与药剂科备案种类、数量一致) (2)高危药品单独区域存放有警示标识。普通病区不能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存放病区有申请报告复印件) (3)贮存温、湿度、避光符合药物管理要求 (4)配置和使用药物时双人核对 5、确保手术安全(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正确的患者) (1)责任护士知晓手术部位及手术部位标记落实情况 (2)手术交接记录单填写完整正确

6、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1)护士知晓洗手指证 (2)手卫生设施、用品齐全 (3)适时洗手或手消毒 (4)洗手方法正确 7、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导致的伤害风险 (1)入院时有高危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并记录 (2)高危患者每周有评估并记录 (3)病情变化随时有评估 (4)评估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符 (5)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床头有警示标识 (6)高危坠床/跌倒患者:有患者(家属)签字告知 (7)坠床/跌倒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 (8)护士知晓发生坠床/跌倒后处理流程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入院时有压疮风险评估并记录 (2)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并记录 (3)压疮风险评估正确 (4)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 (5)护士知晓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 9、危重患者转运(含转科) (1)转运前有患者病情评估记录 (2)转运工具良好 (3)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是与急诊、重症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转接

I期临床试验的规范化管理

I期临床试验的规范化管理 1、I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的技能准备 参加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须熟练掌握CFDA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面的专家共识。参加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包括医师、研究护士、药师等需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且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的相关培训并取得CFDA认可的院级GCP培训证书。 2、项目的伦理审查与启动 申办方准备开展新的临床试验项目前,首先要把试验药品和临床前相关研究的资料递交CFDA,经CFDA批准后颁发新药临床研究批件。然后将新药临床研究批件、临床前研究资料、初步的试验研究方案、研究人员组成、招募受试者的类型、药检报告以及申办方的一系列经营许可证等资料送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委员会评估合格后方可召开项目启动会。项目启动会要求所有参与该项研究的人员全部出席,详细解读试验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对方案有疑问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纠正,确定最终试验方案。 研究课题组成员应在启动会上熟悉方案,掌握实验流程,明确受试者的入组、出组标准,药物不良反应(ADR)与不良事件(AE、SAE)的界定范围及呈报原则,以便更好地开展试验。其中,护士和药师在临床试验的开展中担当重要的角色。研究护士和临床护士参加项目启动会主要掌握受试者用药原则及护理注意事项、访视周期与药代动力学采血点,更好地管理受试者。药师在启动会上要明确方案流程及药品发放原则,加深对试验药品的药理、毒理、药动学和药效学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以便深入理解项目实施的意义,从而在受试者用药过程中更加规范地管理试验用药品。 3、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管理与病房监护 3.1 受试者的招募与入组 我院属于肿瘤专科医院,在抗肿瘤药I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招募方面,有别于其他非抗肿瘤药品的受试者招募。出于伦理考虑,抗肿瘤药物招募的受试者范围为:一部分是本院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一线治疗,标准治疗后失败或复发的患者。这类受试者入选的优势在于医生熟悉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治疗、使用的药物及病

创建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管理制度

肥城市中医医院 创建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工作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创建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癌症规范化治疗的整体水平,特制订肥城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创建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工作管理制度。 一、科室主任是该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要对本科室的各种项目按照泰安市县级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达标评审标准来进行检查指导。 二、科室要按照评审标准对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标准的要求对科室进行硬件及人员等各个方面的配备工作,熟练掌握最新肿瘤诊疗规范指南等文件熟练掌握癌症患者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癌症全面评估和治疗。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症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并做好培训记录。①建立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制度。组织相关医护人员每年接受一次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②编制医护人员癌症规范化治疗手册。按照癌症有关诊疗规范要求,印制癌症规范化治疗医师操作手册和护理手册,并保证癌症治疗相关医护人员人手一册。 四、建立癌症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措施,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及时进行疗效评价及副反应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履行病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实施癌症规范化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开展癌症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六、实施癌症个体化治疗,根据我国国家癌症诊疗规范指南,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病施治。 七、建立癌症规范化诊疗流程,建立癌症患者治疗流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力争癌症患者规范化诊疗率达100%。 八、建立疑难复杂癌症患者会诊制度,建立会诊机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能够组外科、疼痛科、药剂科、麻醉科等有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九、建立患者宣教制度。①建立癌症患者宣教制度。定期举办癌症患者宣教讲座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普培训,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开展癌症治疗相关知识宣教。②设有创建“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活动公示、疼痛治疗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要求在病人床头张贴脸谱图和疼痛评分尺等,强调疼痛评估的重要性,做到及时、动态评估。科室张贴有关宣教活动的表格,制定宣教计划,定期开展患者教育活动。 十、建立癌症患者随访制度,对接受癌症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癌症评估并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癌症治疗。 十一、建立肿瘤筛查和咨询制度,建立咨询门诊,开展常见肿瘤的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疑似患者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2018-09-01

病房护理质控职责

菏泽市立医院2015年急诊病房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名单及职责 一、护理组织管理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每月检查四次,每周一次 组长:张玲 成员:李玉萍曹静王嘉 1、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病房管理、护理安全质量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执行查对制度、转科交接、安全用药、腕带应用、压疮预防、防范坠床、危机值、输血制度。 3、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小组每月不定期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登记,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将结果反馈。 二、临床护理服务组:每月检查四次,每周一次 组长:张燕 成员:桑磊李凤丽唐楠 1、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危重、急救分级护理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期对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登记,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将结果反馈。 三、护理文书书写组:每月检查四次,每周一次 组长:庞随香 成员:许莹范海宁王伟 1、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文书、输血管理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病历管理、护士交班报告、

菏泽市立医院 取血单、输血观察单、输血袋处置登记表。 3、护理文书、输血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期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登记,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将结果反馈。 四、病区管理:每月检查四次,每周一次 组长:刘桂英 成员:孙娜朱虹申迪 1、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基础护理、护理服务健康教育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床单元管理、个人卫生、病人卧位、管道护理、、安全护理、终末消毒、仪容规范、语言行为规范、护理服务、患者投诉。 3、基础护理、护理服务质量检查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登记,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将结果反馈。 五、消毒管理组:每月检查四次,每周一次 组长:赵桂荣 成员:朱敏王丹丹张福鹤 1、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消毒隔离、冰箱管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无菌原则、治疗室、消毒液、一次性物品、被服、多重耐药菌、使用中的医疗物品、医疗垃圾、冰箱的消毒、除霜、温度检测及日常维护记录表的规范填写。 3、消毒隔离、冰箱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期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登记,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将结果反馈。

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建设规划

肥城市中医医院 “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症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对肿瘤患者得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省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申报工作得通知》(鲁卫函〔2018〕332号)要求,我院决定开展“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得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一)设立创建活动项目小组 组长:张斌 副组长:尚海峰、张强 组员:白恩忠(医务科) 孔冬云(护理部)王传岱(肿瘤科)冯程(普外科)张志杰(胸外科) 陈风华(妇科) 梅汝军(药学部)石红(病理科) 庞祥俊(影像科) 下设创建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传岱兼任,办公室成员为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负责创建活动. 创建活动项目小组工作职责为: 1、制定创建示范病房得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将相关制度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2、定期组织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定期检查癌症治疗情况、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医疗安全保障、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随访情况与病例质量等; 3、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组织小组成员及创建科室得相关医护人员熟练

掌握创建活动得方案及相关要求,开展后每年至少一次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 4、印制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手册,并保证癌症治疗相关医护人员人手一册; 5、积极组织并配合各级评审工作。 (二)设立科室创建小组 组长:王传岱 副组长:李兆冰王玉红 成员:李勇波李正旺梁建伟张宏竹杜利车敏陈国栋 科室创建小组工作职责为: 1、熟练掌握相关文件,严格按照泰安市下发得《县级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达标评审标准》进行准备、评估、创建工作; 2、临床药师负责癌症药物用药指导,每周一至周五参加创建科室癌症治疗患者早查房.定期对癌症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3、建立会诊机制,疑难病历应申请创建办公室组织肿瘤科、药剂科、麻醉科等有关科室进行会诊,会诊有记录。 4、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开展癌症治疗得目得、风险、注意事项等; 5、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对接受癌症规范化治疗得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并记录,出院癌症患者随访率≥70%(出院后一周内电话随访率);

病房药品管理规定

病房药品管理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中心药房对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需要冷藏的药品(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患者专用的药物,停药后及时退药。 9.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应能及时从药剂部门获得。 附1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管理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班班清点。 2.麻醉药品临床备用设立一定基数,标识规范。 3.麻醉药品使用后,凭空药瓶及专用处方领取。 4.麻醉专用处方应由有麻醉处方权的医师开启,麻醉专用处方应专柜上锁,使用时登记编号,作废处方不可丢弃,及时退还药剂科。 5.药品及处方上锁后的钥匙应由专人随身保管。 6.每周一次检查管理质量并签名。 附2 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1.临床使用的利他林、氯胺酮等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2.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管理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班班清点。 3.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方应由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启,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专柜上锁,使用时登记编号,作废处方不可丢弃,及时退还药剂科。

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病房管理的质量标准 (1)病房内外要求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具体要求: ①走廊光亮,污物间及厕所清洁、整齐、无臭味,治疗室、新生儿沐浴室、处置室工作有秩序,物品存放整齐,病室内空气新鲜,设备规范化,布局合理化,床单清洁整齐。 ②毒麻药、贵重药有专人管理,药柜加锁,定期检查。 (2)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病情仔细、及时,做到五掌握(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并掌握陪住人数。 (4)病人口腔、头发清洁,皮肤清洁无压伤,指(趾)甲清洁。 (5)各种引流瓶及管道清洁通畅,达到要求。 (6)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 (7)及时为危重病人制定护理计划,提出专科护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无并症 (8)抢救及时,配合技术熟练,药品、器材准备齐全,执行医嘱准确、及时。 (9)各项无菌操作如注射、导尿等符合无菌要求。 (10)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更换时间及液量达到标准。 (11)扫床按“一人一巾”湿扫,扫床巾浸泡消毒。 (12)治疗室、新生儿沐浴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用三氧机消毒空气,并作细菌培养。每次细菌培养应有日期与结果的登记。 (13)有菌及被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注射器、敷料等,应按要求处理。对传染病人要求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14)使用一次性密闭输液器及头皮静脉穿刺针头,并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如用玻璃注射器,一律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交换。

(15)所有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确保无过期物品。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 (16)了解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应用范围及配制方法。 (17)污染敷料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丢入垃圾箱,应集中处理,以免造成公害。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规范。 (18).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应达标 (19)穿清洁、整齐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帽,举止大方。 (20)对病人态度和蔼,热情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21)关心爱护集体,待人诚恳,团结互助。 (22)语言温和,礼貌待人,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 (23)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病房管理质控标准

外科病房管理质控标准 月份:质控人:得分: 项目标准 分值 检查 方法 基本要求评分标准 护士管理10 分10 查排 班 1.排班按需求,人员安排合理、弹性排班、坚守岗位 2.严格执行护士条例,无执照护士不能单独上岗 3.有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预案 脱岗扣5 分。一项不 合要求扣2 分 抽查 护士 4.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 5.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无护理投诉 6.护士无扎堆聊天现象,不打私人电话聊天、上班不干私活 7.各级、各类、各岗位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护士知晓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投诉一 经查实一 次扣3分 病区环境管 理30 分30 现场 检查 1.各工作室(办公室、治疗室)、病室物品放置有序,保持整洁,有 标识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现场 检查 2.推车、轮椅清洁、功能良好,定点放置,治疗车、治疗盘清洁、 规范 3.病区安静,无噪声,护理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开、关门轻 4.窗帘、隔帘悬挂整齐、清洁 查资 料 5.有健康教育资料、公休座谈会记录 物品 管理30 分30 现场 检查 1.各类仪器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状态,有操作规程 2.药品(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麻醉药、毒性药、精神药、放 射性药)分类定点放置,摆放有序,瓶签字迹清晰、醒目,药柜 清洁,高危药品有醒目标识 3.药物定期清点,做到药品无变质、无过期、有效期标志明显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查记 录本 4.剧毒麻药及一类精神药专人、专柜加锁管理,有使用记录,每 班清点,帐物相符,签全名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帐物不 符一项扣5 分现场 检查 5.冰箱清洁,物品放置有序,无私人物品 护理 安全管理30 分30 抽查 护士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做好交接班 2.结合岗位落实查对制度,利用反问式查对方法,落实到位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查记 录本 3.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并记录,查对医嘱每天二次,护士长每周 总查一次 4.输血一次一人一份,有医护人员二人核对并签名及时间,有输血 登记本,输血患者有记录 抽查 3个 患者 5.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配 液有护士签名,护士执行输液时在输液执行单上签名及时间、输 液滴速符合要求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精选

附件 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

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3、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病房守则化管理的准则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3、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方案目录: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四、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五、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六、护理差错事故管理报告制度 七、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副院长、护士长、部分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病房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本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4.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院护理质量,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周随机抽查一次;检查结果在护士例会上反馈,同时将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做详细记录。 二、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认真贯穿执行医院“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减少和控制护理活动中出现的技术、管理方面的失误,引导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正确认识护理缺陷的客观存在性,立足尽量减少缺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护理部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作为永恒的主题,通过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护理部——护士长一级管理组织 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朱江(业务院长):负责全院医疗护理质量控制 副组长:宋仕彩(护士长):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 成员:魏茂哩(护士):负责三基考核与整体护理质控 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张小文(护士):负责护理文件书写质控 赵倩(护士):负责病房管理质量与急救药械质控 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2.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并制定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3.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严格掌握各项考核标准,准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及时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4.对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等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和鉴定。 5.负责研究、制定院内护理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引导和督促各项防范措施预案的落实,定期督查。 四、护理质量安全控制目标 1.病区管理合格率(合格率为90分)≥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率为90分)≥90% 3.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率为90分)≥90% 4.急救药品、器械完好率为100%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附件 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

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附件 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

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3、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