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政治与政策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分析—兼论欧盟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

3、能源市场改革近年来,欧盟大力推进能源市场改革,旨在实现能源市场的 自由化和一体化。通过取消能源壁垒、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欧盟努力打造统 一的能源市场,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和市场竞争性。
三、欧盟能源一体化前景展望
欧盟能源一体化对能源安全和市场秩序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一体化将提升 欧盟整体的能源安全水平,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应对,降低能源进口依赖度。 其次,能源一体化有助于构建公平、透明、有序的能源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 参与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此外,一体化还将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保 目标的实现,推动欧洲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欧盟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的 背景和目的
欧盟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欧盟在 对外政策和安全领域的合作。该政策的背景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 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高。其目的包括提高欧盟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成员 国的安全和利益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分析—兼论欧盟 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
01 引言
目录
02 政治分析
03 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分析—— 兼论欧盟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
引言
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当代国际政治中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自1951年欧洲煤钢共 同体成立至今,欧洲一体化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成为了一个涵盖27个成员 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盟。本次演示将从政治角度深入剖析欧洲一体化进程 的历史、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欧盟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的 发展、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结语
欧盟能源一体化对于提高能源安全和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加强 各国之间的合作,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挑战,欧盟有望实现能源领域的可 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欧盟需继续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市场透明度 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欧盟应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 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欧盟发展合作政策政治化方向演进及其原因探析

建立“ 取消关税 和配额 ” 设立 “ 、 欧洲海外国家和领地开发基金” 提供贷款等方式来促进该地 区经济 的发展 , 地区经济 的发 、 该
展 状 况 是 该 政 策 早 期 的 主 要 目标 。随 着 欧 洲 经 济 的 复 兴 和 欧 洲 一 体 化 的 加 深 , 加 太 地 区 国家 政 治 民 主 、 治 、 重 人 权 等 非 法 尊
第2 2卷 第 3期 21 0 0年 5月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nl f hn cu nvri f ehooy Sca Sine dt n ora o agh nU iesyo cn l ( oi c cs io ) C t T g l e E i
Vo. No. 3 122 O
M a . 01 v2 0
口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研 究
欧 盟发 展合 作 政 策 政 治 化 方 向 演 进 及 其 原 因探 析
赵 凯
( 州学 院 人文社科学 院, 琼 海南 三 亚 5 2 2 ) 7 0 2
[ 摘
要] 欧盟发展合作政策是 欧盟对 外关系的重要方面, 是欧盟对外政策 的主要政策 工具 , 政策呈现 出从 以促 该
方面的发展也成为该政策 的重要 目标 。《 洛美协定 》 Ⅲ首次增加 了关 于人权 的内容 。《 洛美协定》 Ⅳ把尊重 人权 、 民主原则 和
法 治 确 定 为 协 定 的 基 本 组 成 部 分 , 指 出 良好 的 治理 是合 作 实施 的 特 别 目标 。 《 美 协 定 》 并 洛 Ⅳ还 首 次 把 “ 治 对 话 ” 入 协 定 , 政 载
一、以政 治化 为 要 目标 的演进特 点 欧盟 ( 欧共 体) 与非加太地 区国家 的发展合作政策持续 了半个 多世纪 , 该政策 呈现 出人人 以促进经济 发展 为主要 目标 向
欧洲联盟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欧洲联盟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由欧洲多个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共同体。
它的形成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区域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欧盟的形成带来了诸多显著的变化和优势。
首先,欧盟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市场。
这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得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
企业不再受限于本国市场,可以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拓展业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统一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增长,提高了经济效率。
其次,欧盟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和分工。
由于各国能够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
例如,一些国家在制造业方面表现出色,而另一些国家在服务业或农业领域具有优势。
这种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欧盟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再者,欧盟通过共同的农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对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产业进行扶持。
这有助于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整体经济的平衡发展。
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使得贫困地区能够改善基础设施,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另外,欧盟在货币领域的统一,即欧元的启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影响。
欧元的使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跨国贸易和投资变得更加便利,资金流动更加顺畅,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欧盟的经济一体化也并非一帆风顺,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尽管有政策扶持,一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滞后,与发达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未能完全消除。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统一性与各国财政政策的自主性之间存在矛盾。
在面临经济危机时,这种矛盾可能导致协调困难和应对措施的不一致。
在政治方面,欧盟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的建立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这有助于增强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欧盟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目的)有哪些?
①随着经济发展,欧洲人民日益从惨痛的历史教 训中认识到:联合有利于欧洲的发展。 ②二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势力扩大,欧洲国家地 位下降,由此,欧洲政治家日益认识到只有联合才 能抗衡美苏的影响,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③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资源、技术等领域,日 益要求加强合作。
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会旗
会徽
欧盟简介 欧盟当代经济 欧盟当代政治
一、欧盟简介
== 欧洲 Europe == 欧洲曾 创造了灿烂 的古代文明。 近现代是资 本主义经济、 文化中心。
欧洲文明图片
1、二战后期,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 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英、苏三 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 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 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 两极格局的框架。 2、西欧各国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 3、战后苏联实力、影响日益增大,美 苏争霸,进入“冷战”时期。
欧元诞生的意义 欧元启动将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 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 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 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 的经济发展。 欧元的问世,淡化欧洲地区的疆域和 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 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 治一体化。
三、当代欧盟政治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会大厦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 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 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 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 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
欧盟的个什么样的欧盟:邦联 还是联邦? 2.各成员国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一定程 度上掣肘了欧盟的发展 3.推动一体化的基本动力主要在于:一体 化磁场效应的有效放大与扩散、民族国 家对于超国家调控依赖程度的加深以及 国家主权让渡收益的不断增加。
欧盟在全球贸易争端中的角色与立场

欧盟在全球贸易争端中的角色与立场在全球贸易争端中,欧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作为一个多国组织,欧盟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维护多边贸易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欧盟在全球贸易争端中的角色与立场,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的影响。
一、欧盟的贸易政策与原则欧盟是一个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经济和政治联盟。
欧盟的贸易政策基于一些核心原则,包括:1.自由贸易:欧盟倡导自由贸易,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等方式促进贸易自由化。
2.规则性和可预测性:欧盟秉持规则性和可预测性原则,通过制定和执行贸易规则来维护公平竞争和确保市场稳定。
3.多边主义:欧盟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视通过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来解决贸易争端,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二、欧盟的角色与立场1.贸易谈判和协定: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欧盟在全球贸易谈判中扮演着积极角色。
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旨在建立更加开放和有利于双方的贸易关系。
此外,欧盟也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例如,欧盟与加拿大达成了全面经济和贸易协定(CETA),与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等。
2.贸易争端解决:欧盟在贸易争端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积极参与由WTO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并支持争端解决规则的执行。
欧盟也拥有强大的反倾销工具,以维护自身产业的利益,但同时也致力于确保这些措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3.投资保护和争议解决:除了贸易争端解决,欧盟还致力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并解决投资争议。
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大量双边和多边投资协定,并通过建立投资法庭和争议解决机制来应对投资争议,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欧盟的影响与挑战欧盟在全球贸易争端中的立场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产生着重要影响。
欧盟的贸易政策和原则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同时也确保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和市场稳定。
然而,欧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1.内部一致性:欧盟由27个成员国组成,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欧盟“绿色新政”与气候政治新动态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Global Governance and International Pattern欧盟“绿色新政”与气候政治新动态赵 斌【内容提要】欧盟“绿色新政”是欧盟环境治理史和欧洲气候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新界标,作为一种新的“欧洲梦”和全球战略,一经问世即引发广泛关注。
欧盟“绿色新政”实施以来,在目标设定、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实践推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同时,欧盟“绿色新政”存在议程承诺不足、政策雄心与行动实践间鸿沟、新旧政策框架间矛盾等问题,也要应对能源安全风险与地缘政治危机、碳边境调节机制困境、经济复苏乏力等挑战。
欧盟“绿色新政”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其系统效应和发展前景仍有待观察。
【关键词】欧盟“绿色新政” 气候政治 全球气候治理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新政” ,即“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并将其作为一项新的增长战略,旨在将欧盟打造成更为现代化、更加公平、资源节约型、具有强竞争力特质的共同体。
经欧洲理事会批准,欧盟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
[1]从话语和政策背景看,欧盟“绿色新政”似与当前追求碳中和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殊途同归,甚至还展现出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久违的“欧盟雄心”。
欧盟“绿色新政”在政策和实践上存在一定连续性,有望成为欧盟的全球战略新支点,而且作为欧洲治理创新,可能对欧盟乃至全球气候政治产生系统效应。
欧盟“绿色新政”的进展“绿色新政”是欧盟的新增长战略,希望以“公正过渡”形式推动成员国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观察欧盟“绿色新政”的进展,可从目标、政策、资金、实践等层面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是“绿色新政”的目标设置。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欧盟气候治理的目标是2020年减排20%、2030年减排40%(以1990年为基准年)。
在此基础上,欧盟要实现气候中和目标,则意味着到2050年减排80%—95%。
欧盟政治体系介绍

英国脱欧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 国脱欧公投最终结果出炉,脱 欧派获得最终胜利
content
简介
机构
组织成员国
标志与
与组织制度
地位
经济与
资金来源
主要活动
1
3 5
2
4
6
简介
•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 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 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欧洲理事会主席为图斯克,欧洲议会议长为马丁·舒尔茨。卢森堡前首相容克为欧 盟委员会轮值主席 。 • 欧盟的条约经过多次修订,运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条约》。政治上所有成员国均为
04 02 委员会
负责实施欧共 体条约和欧洲 联盟理事会作 出的决定,处 理欧盟日常事 务,代表欧共 体进行对外联 系和贸易等方 面的谈判。
欧洲中央银行 03 欧洲议会
是欧盟监督、 咨询机构。欧 洲议会有部分 预算决定权, 并可以2/3多 数弹劾委员 会,迫其集体 辞职。 总部设在德国 金融中心法兰 克福。欧央行 主要任务是维 持欧元购买 力,保持欧元 区物价稳定。 欧央行管理主 导利率、货币 储备与发行, 以及制定欧洲 货币政策。
民主国家(2008年《经济学人》民主状态调查),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
体(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为八国集团成员),军事上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为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
01 理事会
包括欧洲联盟 理事会和欧洲 理事会。欧洲 联盟理事会原 称部长理事 会,是欧盟的 决策机构,拥 有欧盟的绝大 部分立法权。 欧洲理事会即 欧共体成员国 首脑会议,为 欧共体内部建 设和对外关系 制定大政方 针。
欧盟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欧盟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欧盟成立于1957年,旨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合作和经济发展。
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目前拥有27个成员国,涵盖了欧洲几乎全部的国家。
欧盟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盟是一个国家联盟,超越了单个国家的国界。
欧盟的制度和政治决策是基于欧洲理念和共同目标,而不是单个国家的利益。
其次,欧盟有一个强大的政治机器,包括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等。
这些机构负责欧盟的政治管理和决策制定,通过多数投票来决定欧盟的政策和计划。
最后,欧盟有一些重要的政治目标,例如促进欧洲统一、促进和平与安全、维护多元文化等。
欧盟的经济影响力也很大。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成员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4%。
欧盟内部有一个单一市场,允许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欧洲的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可以在整个欧盟内自由交易,增强了欧洲内部的互联互通。
此外,欧洲拥有一种共同的货币——欧元,这有助于欧洲内部的贸易和投资。
欧盟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对欧洲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方面。
欧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供成员国遵守。
这些规章制度通常与市场和贸易有关,例如反垄断规定和消费者保护法等。
欧盟还有一套机制来处理成员国之间的争端,这有助于消除欧洲国家之间的纷争和冲突,维护欧洲的稳定和繁荣。
虽然欧盟对欧洲的影响力非常重要,但欧盟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争议。
例如,欧盟的民主缺陷和决策机制不够透明,有时可能会让人感到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此外,欧盟在决策方面的效率和灵活性也受到批评。
另外,欧盟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也受到了欧洲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标准对他们的贸易和发展不公平。
总的来说,欧盟对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欧盟提倡欧洲的统一和团结,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促进欧洲内部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有助于维持欧洲的稳定和繁荣。
不过,在一些问题上欧盟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继续努力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政治与政策(教学大纲)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EU( Syllabus)贾文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Time Table for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Chapter One History and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Section One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回顾)Ⅰ. Birth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945-1954 (欧共体的诞生)Ⅱ. The relaunch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1955-1968 (欧洲一体化的重新发起)Ⅲ. Revival of EEC 1969–1979(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复兴)Ⅳ. From EC to EU 1980-1992(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Section Two Key Dates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Section Tree Founding Fathers(欧洲之父)Ⅰ. Jean Monnet (1888-1979)Ⅱ. Robert Schuman (1886-1963)Ⅲ. Konrad Adenauer (1876-1967)Ⅳ. Sir 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Ⅴ. Paul Henri Spaak (1899-1972)Ⅵ. Alcide de Gasperi (1881-1954)Ⅶ. Altiero Spinelli (1907-1986)Ⅷ. Walter Hallstein (1901-1982)Chapter Two Institutions and Decision-making PowerSection One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会)Ⅰ.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1. The President(议长)2. Political groups(政治集团)3. Political Bodies(政治实体)Ⅱ. Power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of the Parliament (议会的权力和决策程序)1. Legislative power(立法权)2. Budgetary power(预算权)3. Supervisory power(监督权)4. Oversight over the Commission and Council(对委员会和理事会的监督)Ⅲ.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liament and The European Council(议会与欧盟理事会的关系)1.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领域)2. Defending human rights(捍卫人权方面)Section Two Council of Ministers(部长理事会)Ⅰ. The General Affairs Council: GAERC(综合事务和对外关系理事会)1. General Affairs(综合事务)2. External Relations(对外关系)Ⅱ.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 Council: ECOFIN(经济和财政事务理事会)Ⅲ. The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Council(农业和渔业理事会)Ⅳ. The Justice and Home Affairs Council: JHA(司法与内政理事会)Ⅴ. The Presidency of the Council(理事会主席)Section Thre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欧盟委员会)Ⅰ. The Structur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委员会的组织结构)1. Policies Services(政策执行部门)2. External relations services(对外关系部门)3. General services(综合部门)4. Internal services(内政部门)5. Delegations and offices around the world(驻外机构)Ⅱ. How the works? (委员会如何工作?)1. Setting objectives and priorities(设定目标和重点)2. Making decisions(决策)3. Reviewing results(检查结果)Section Four The Courts of EU(欧盟的法院)Ⅰ. The Court of Justice(欧盟法院)1.The composition(构成)2. The jurisdiction(司法权限)3. The procedure(司法程序)4. The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in the Community legal orderⅡ. 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初审法院)1.The composition(构成)2. The jurisdiction(司法权限)3. The procedure(司法程序)Section Five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欧洲中央银行)Ⅰ.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system and the Euro system(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和欧元体系)Ⅱ. Objectives and Tasks(目标和任务)1. Objectives(目标)2. Tasks(任务)3. Bodies and decision-making of the ECB(机构与决策)Chapter Three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of EUSection One EU’s Legal System(欧盟的法律体系)Ⅰ. The Legal Resources of EU(欧盟的法权渊源)1. Intergovernmental Treaties: Basic Law(政府间条约:基本法)2. The Community legal instruments as the secondary source(共同体机构的二级立法)3.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国际协定)4. Sources of unwritten law(非成文法)5. Agreements between the Member States(成员国之间的协定)6. Case law produced by the courts (欧盟法院的案例法)Ⅱ.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w of EU and its member states(欧盟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1.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ommunity law(共同体法的独立性)2.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w of EU and its member states (欧盟法与成员国法间的关系)Ⅲ. The legal instruments of EU law(欧盟法的实施工具)1. Regulations and decisions(条例与决定)2. Directive(指令)3. Individual decisions(个别决定)4. Non-binding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s(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意见与建议)5. Resolutions, declarations and action programmes(决议、宣言及行动计划)Section Tw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EU (欧盟的政治制度体系)Ⅰ. The Political Systems: An Introduction(欧盟制度体系简介)Ⅱ. The specialties of EU’s Political System(欧盟的独特性质)Ⅲ. The operation of EU(欧盟的运作方式)Ⅳ. The pillar structure of EU(欧盟的柱型结构)Section Three EU’s Decision-making Systems and Procedures(欧盟的决策机制与程序)Ⅰ. The consultation procedure(咨询程序)Ⅱ. The cooperation procedure(合作程序)Ⅲ. The co-decision procedure(共同决策程序)Ⅳ. The approval procedure(同意程序)Ⅴ. The simplified procedure(简便程序)Ⅵ. The implementing procedure(执行程序)Chapter Four Policies within the First PillarSection One The Common Agricultural and Fishery Policies(共同农业与渔业政策)Ⅰ. 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共同农业政策)1. Legal Basis(法律基础)2. Definition and Instruments(内容界定与政策工具)3. History Of CAP Reforms(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历史)4. CAP and WTO(共同农业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Ⅱ. The Common Fishery Policy(共同渔业政策)1. Legal basis(法律基础)2. Background(背景)3. Current situation(现状)4. Definition and instruments(内容界定与政策工具)5. Other activities connected with fisheries policy(与渔业政策相关的其他政策)6.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决策程序)Section Two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ies(金融货币政策)Ⅰ.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欧洲货币联盟简史)1. The first appeal for a European currency prior to the 1929 crash (1929年危机前第一次呼吁欧洲货币)2. Preparations for EMU and Treaty Negotiations(为欧洲货币联盟和条约谈判做准备)3. Ratification process and monetary turbulence(批准过程与金融动荡)Ⅱ. Moving to the third stage and introduction of Euro (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以及欧元的流通)1. Preparatory work(准备工作)2. Decision o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 area(关于欧元区成员国的决议)3. Assessment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对前三年的评估)4. Introduction of Euro notes and coins(欧元纸币和硬币的采用)Section Three The Customs and Trade Policies(共同海关与贸易政策)Ⅰ. The Customs Policy(海关政策)1. Legal basis(法律基础)2. Background(背景)3. Definition and instruments(内容界定与政策工具)4.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决策程序)Ⅱ. The external trade policy(对外贸易政策)1. Introduction(简介)2. Legal basis(法律基础)3. Principal instruments(主要政策工具)4. EU and WTO(欧盟与世界贸易组织)Section Four Competition and Enterprise Policies(竞争与企业政策)Ⅰ. Competition Policy(竞争政策)1. Rules applying to undertakings2. Rules applying to state aid3. Provisions applying to specific sectors4. Cooperation with national authorities and jurisdictions5. Cooperation with non-community countriesⅡ. Enterprise Policy(企业政策)1. Legal basi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法律基础和历史背景)2. Objectives(目标)3. Policy instruments(政策工具)4. Finance(财政来源)Section Fiv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Policies(环境与能源政策)Ⅰ. Environmental Policy(环境政策)1. Introduction(简介)2. 政策及其实施(Instruments and application)3. Enlargement(与欧盟扩大相关的问题)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国际合作)Ⅱ. Energy Policy(能源政策)1. prime aims(主要目标)2. Policy instruments(政策内容)Section Six Consumer, Public Health and Food Safety Policies(消费者保护、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政策)Ⅰ. Consumer policy(消费者保护政策)1. The birth of consumer policy(消费者政策的诞生)2. Priorities 1996-1998(1996-1998年的重点)3. BSE Crisis(疯牛病危机)4. The Trea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条约》)5. Priorities 1999-2001(1999-2001年的重点)6. Priorities 2002-2006(2002-2006年的重点)Ⅱ. Public Health Policy(公共卫生政策)1. Community health strategy and action programmes(共同体卫生战略和行动方案)2. Protective measures(保护性措施)3.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国际协调)Ⅲ. Food Safety Policy(食品安全政策)1. General food law(食品法)2.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欧洲食品安全局)3. Procedures relating to food safety(食品安全管理程序与机制)Section Seven Budget Policy (预算政策)Ⅰ. Legal basis(法律基础)Ⅱ. Budget revenues and Budget expenditure(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Ⅲ. Budget principles(预算原则)1、Principles of unity and of budgetary accuracy(统一和预算精确原则)2、The principle of annual(年度原则)3、The principle of equilibrium(均衡原则)4、The principle of unit of account(账目的单元原则)5、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ity(通用性原则)6、The principle of specification(明确性原则)7、Principle of sound financial management(有效的财政管理原则)8、The principle of transparency(透明度原则)Ⅵ. The budgetary procedure(预算程序)Ⅴ.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 TREATY: derived law(欧共体条约的执行:派生法)Ⅵ.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dget(预算的执行)Ⅶ. Budgetary control and the fight against Fraud(预算审计与打击欺诈行为)Ⅷ.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budget(共同体预算的发展)1、Unification of instruments and own resources 1952-19752、The search for institutional balance 1975-19883、Fresh impetus - the "Delors I package"1988-19934、Consolidation - the "Delors II package"5、Current and future budgetsSection Eight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olicy(发展合作政策)Ⅰ. Introduction(简介)Ⅱ. GENERAL DEVELOPMENT FRAMEWORK(总体框架)1. GENERAL PRINCIPLES(一般原则)2. INSTRUMENTS(政策工具)3.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STA TES4. OVERSEAS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OCT)5.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ection Nine Enlargement Policy(扩大政策)Ⅰ. Introduction.(简介)Ⅱ. ONGOING ENLARGEMENT.(扩大进程)Ⅲ. CANDIDATE COUNTRIES(候选国):Ⅳ.The accession process for a new Member State(入盟程序)Ⅴ. Enlargement Strategy 2007-2008(2007-2008年扩大战略)Chapter Five Policies with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illarSection One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Ⅰ. History of Development (发展历史)1. 1950 -1987: the European Political Cooperation(欧洲政治合作的建立)2. Reform Define by the Title V of the Treaty on EU(《欧盟条约》第五章界定的改革)3. Progress on the Treaty of Amsterdam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s(《阿姆斯特丹条约》的进步及其后续发展)4.The European security and defense policy(欧洲安全与防御政策)5. Western European Union(西欧联盟)Ⅱ. Bilateral Cooperation(多边合作)Ⅲ. Financing of CFSP (财政来源)Ⅵ. Changes introduced by the Nice Treaty(《尼斯条约》的界定的改革)Section Two Justice and Home Affairs(司法与内务合作政策)Ⅰ.The origins of cooperation (合作的起源)Ⅱ.From the Single Act to the Maastricht Treaty(从《单一法令》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Ⅲ.Title VI of the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欧盟条约》第五章的规定)Ⅳ.The amendments made by the Trea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条约》的修正)Ⅴ.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police forces and judicial authorities on crime(刑事犯罪领域更紧密的警务合作)Ⅵ.Tampere(坦佩雷峰会)Ⅶ.The amendments made by the Nice Treaty(《尼斯条约》的修正)Ⅷ.The Laeken European Council(莱肯首脑会议)Chapter Six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Section One What kind of power?(欧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Ⅰ. A civilian power?1. What would be the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a ‘normative/civilian/civilizing’ power?2. How can we theoretically account for the putative existence of the EU as such a power?3. Does the argument that the EU is a ‘normative/civilian/civilizing’ power hold up to systematic empirical investigation?Ⅱ. Will become a military power?Ⅲ. The EU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Section Two The Orthodox Theories(正统理论)Ⅰ. Neofunctionalism(新职能主义)Ⅱ. Intergovernmentalism and Liberal Intergovernmentalism(政府间与自由政府间主义)Ⅲ. Constructivism and the Reshaping of European(建构主义与欧洲的重构)Ⅵ. THE EU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比较政治学派的欧洲观)Ⅴ. THE GOVERNANCE APPROACH and the Multi-Level Governance(治理学派与多层级治理理论)Section Three Western Marxist Theories on European Integration(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