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涨价的看法和认识
浅谈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

浅谈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第一篇:浅谈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的原因及后果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轮番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分析了景区价格上涨的具体表现,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阐述了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现存问题、分析了我国景区价格上涨的原因,指出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原因;后果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urist attractions tickets price turns up, causing concerns of the commun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scenic spot prices, the use of the economics principle elabor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scenic spots, price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our scenic prices, pointed out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e scenic spots, prices.Keywords: Tourist attractions;Tickets;Rise;Reasons;Consequences引言自从2004年11月30日,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实行预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此举行了听证会,自此全国上下掀起了涨价之风,上涨幅度之大,间隔时间之短,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此后,国家发改委先后4次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通知,但是并不奏效。
各地景区门票价格集体上涨,这些涨价合理与否,公众并不充分知情。
论我国旅游景区价格上涨问题

旅游管理研究2013年07月下半月刊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国民休闲活动,但是目前景区新一轮的的涨价潮无疑与休闲纲要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适逢三年解禁期,各类景区适时“叫苦叫穷”,“看不起的风景”无疑成为大众旅游时代当下最热门的议题。
一、旅游景区涨价的现状及特点(一)旅游景区涨价的基本情况2013年4月10日,湖南凤凰古城正式终结0元门票的历史,148元的“进门费”引起了诸多热议。
2013年上半年国内景区涨价的景区几乎都是4A级以上,其中5A级景区占据很大比例,而涨价景区中自然风景区占较大比例,涨价均在20%以上。
其中张家界风景区、黄龙风景区、德夯景区涨幅超过50%。
近期所有的涨价景区票价基本上都在百元以上,其中张家界景区、九寨沟景区等景区乃在200元以上。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文规定同一景区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
2010年“三年解禁期”首次解冻,全国各大景区门票争先恐后,竞相提价,景区门票一路看涨。
山东台儿庄古城门票涨幅高达60%;黄山景区涨幅达54%;天柱山景区门票涨幅达60%;神龙架票价上涨67%。
面对景区的“高额门槛”,人们不禁感慨“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如今大多数景区已迈入“百元时代”,这场声势浩大的景区“涨价潮”早已让众多游客目瞪口呆,只能“望景心叹”,景区门票难以“亲民”。
(二)旅游景区涨价的特点纵观我国景区涨价情况,可以看出有以下七大显著的阶段性特点:1、扎堆涨价,百家争“鸣”继2010年的涨价潮过去后,新一轮的解禁期再次来临。
众景区“抢抓机遇”适时地推动新一轮的价格调整浪潮。
扬州瘦西湖旺季门票涨幅25%;江西婺源景区通票涨幅16.7%;四川峨眉山门票涨幅23%;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涨幅55%,突破两百元大关。
景区扎堆涨价,实属“无可奈何”:其一,门票上调只为与景区资源价值相匹配,使之“物有所值”;其二,门票上调只为填补修缮资金短缺;其三,相比同类景区门票,涨价刻不容缓;其四,门票上调只为限制客流,缓解景区承载压力。
直面景区门票涨价的根源

直面景区门票涨价的根源景区门票涨价,是2009年度,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前后,最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对2009年度景区门票涨价社会热议的基本判断在涨价的现象和趋势,但饱受社会热议的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提出综毋庸臵疑,多年来,中国景区门票确实一直存在涨价的现象和趋势,但饱受社会热议、备受责难、似乎非常严重的“景区门票涨价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与客观实情并不吻合。
因此,对持续多年、社会关注的旅游热点问题——“景区门票涨价”,非常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探究其中深刻的原因。
(一)社会心理放大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中国景区普遍涨价、大幅涨价”的主观臆断现象和心理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景区数量已经超过1 5000家,总量很大,其中,门票涨价的景区虽然相对比例很小,但绝对数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社会心理中造成了直观感觉较大的声势。
第二,相当一部分门票涨价的景区是世界遗产地等著名景区,由于世界遗产地、著名景区在旅游行业内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很大,游客关注度高,因此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第三,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原因,这一轮景区门票涨价形成了在十一黄金周之前“集中涨价”、“突然涨价”的现象,进一步放大了热度效应。
(二)媒体报道误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价法》赋予新闻单位监督价格的权利,但由于新闻媒体对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够,加之目前我国传媒业尚不成熟的经营方式,使媒体在景区门票涨价问题上,简单迎合受众心理,片面着重报道门票涨价中的有影响力的景区,而对门票不涨价的广大景区,以及门票降价或通过赠送门票、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变相降价的景区关注较少,对景区门票涨价问题进行科学、专业阐释的媒体信息更少,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媒体误读。
简言之,景区门票涨价问题,已经被媒体大大夸大、严重误读。
(三)通货膨胀隐忧景区门票涨价问题,与近期宏观经济形势也具有密切的关系。
2008年底,我国开始实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后,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形成一定程度的流动性泛滥,使社会产生了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警觉。
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思考

门票价格:涨你没商量
2005年被人们戏称为旅游 景点的“涨价年”。自北 京确定故宫等世界遗产景 点门票涨价方案以来,各 地景区的涨价风潮可谓此 起彼伏。其中五台山风景 区从90元涨至168元, 张 家界从158元涨至245元, 黄山从130元涨为200元, 九寨沟在3月中旬搞了听 证后,从145元涨至220 元……那么,它们涨价的 理由是什么呢?
• 众多中国知名景区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发 展起来的, 展起来的,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景区承受 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 资金障碍也是很多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 资金障碍也是很多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 • 我国财政对重点景区的支持与景区的数量 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涨价主要为弥补文物保护资金不足 • 备受关注的“三孔”景区门票价格调 备受关注的“三孔” 整听证会召开, 整听证会召开,物价局公布的方案获 得代表们几乎一边倒的支持, 得代表们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但反对 的声音也不容忽视。 的声音也不容忽视。听证方案提出的 涨价理由,是文物保护资金不足。 涨价理由,是文物保护资金不足。资 金的缺口是否应该由游客承担? 金的缺口是否应该由游客承担?
由于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 的快速发展,人们 的闲暇时间的增加, 的闲暇时间的增加, 人们出游的愿望越 来越强烈, 来越强烈,同时人 们的旅游又只能集 中于黄金周和暑假、 中于黄金周和暑假、 寒假, 寒假,我国目前的 旅游景区是有限的, 旅游景区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游客集中于 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地点旅游。 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地点旅游。
二、建立景区统Biblioteka 管理主体• 要规范统一管理好 景区,需要一个统一且有 力的管理主体
三、立法建立旅游行业规范
• 立法建立会计审计制度,对旅行社合理 的佣金进行规定,建立旅游诚信市场
关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

关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老国本 0825******* 08经济学3班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国旅游总人数达11.09亿人次,致使许多旅游景区(点),特别是“金牌”景区(点)的环境容量在旅游峰值期———“黄金周”时呈“井喷”型增长,大大加重了景区(点)的环境、管理和资金负担。
门票价格是风景区综合价值的衡量。
但是国家级风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是大自然和先人留下的遗产,是无价之宝。
同时景区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质,不具有赢利性。
正因为景区资源的垄断性和公共性,所以门票不能采用市场供求关系的定价机制。
一、文献综述2009年,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
这是2009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
国宝保护型景区主要是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景区,如九寨沟、武陵源、黄山、周庄、故宫、西安兵马俑等,它们构成了目前我国旅游吸引物的主体,是我国旅游业中的璀璨明星,它们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乃至整个国家旅游业的兴衰。
为了维护和限制客流量,它们中许多都对门票价格进行大幅地变动。
其中,九寨沟从145元涨至200元,涨幅达379%;武陵源从160元涨至245元,涨幅达53.1%;黄山旺季从135元涨至200元,涨幅达48.1%;周庄从60元涨至100元,涨幅达66.7%。
国内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分析“门票经济”和旅游经济时认为:“在当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门票提高收入肯定会增长,但这给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贡献有限。
而从长期来看,这势必会导致游客的减少,对当地酒店业、购物、餐饮、娱乐等产业会带来更深的影响,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负面的效果。
”景区管理部门对此给出三条涨价的理由。
一、现在的门票价格过低,不能反应景区的历史、文化、社会价格。
名人故居门票涨价,议论文

名人故居门票涨价,议论文
记得去年“五一”的时候我去哈尔滨玩了一圈。
在中央大街上逛的时候就一个感觉,挤。
到了太阳岛上,顿时心旷神怡起来。
这种反差的原因很简单,太阳岛要门票,中央大街不要。
用经济学的供需关系解释就是价格变化了,需求就变化了。
我始终不觉得有所谓的刚性需求,需求都是在某个价格上的需求,价格上去了,需求就下来了;价格下来了,需求就上去了,有时候不管你是不是需要这个事物,大家想想自己的消费行为,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拿经济学理论这么一套,我突然发现景区涨价也不是一件坏事。
你看我随手就能说出不少好处,首先是不挤了,对于非去旅游不可的游客来讲这太重要了,如果光顾着摩肩接踵,哪还有心情赏山河之壮美,发思古之幽情。
再一条是景区不脏了,咱们净月潭曾经尝试过免费,结果简直就是疆梦一样,就算不存在故意破坏那也架不住人多,鲁迅先生怎么说来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对游客也有好处,在家好好歇歇,准备节后投入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当中,省着总患上节后综合症。
有这么多好处,简直是不涨价都不答应。
对此我还要进一步提出建议,听说有关部门正研究着节假日高速公路不收费,别研究了,根据供需关系,免费就意味着堵车。
还得建议诸如杭州西湖这样的免费景点,赶紧收费吧,要不全国的游客都杀奔西湖了,都说游人如织,那针脚得密到什么程度?
在景区门票的问题上,也许我们无法完全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因为首先,景区的公共属性要求了景区门票应该具有公共福利性质,不能成为逐利的工具。
其次,即使是遵循市场规律,这种摆苗助长式的涨价冲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帮助,因为高票价只会阻挡游客的脚步。
景区门票上涨的问题

景区门票上涨的问题浅议旅游景区门票上涨问题摘要:近几年来,各个旅游景区门票普遍上涨,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主要浅析了景区门票上涨问题的原因及一系列的影响,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旅游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经济正文:近几年来,几乎所有国内的景区门票价格都在大幅度上调。
特别是一些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门票价格甚至上调达数十倍。
自北京六大世界遗产门票价格上调后,引发了各大景区一而再地涨价“多米诺”连锁效应。
江西庐山风景区继1997、2001、2003年三次门票上调后,又申请门票价格由现行的每人次135元调整为230元。
部分景区10年内涨幅甚至超过200%,以黄山风景区为例,1995年门票价格为60元,2000年上调为85元,2002年上涨到130元,而2005年则要调整为200元,10年涨幅为233.33%。
对于景区门票涨价的问题,各界纷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文浅析了旅游景区较大的稀缺性,在旅游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没有其他替代品,如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处于垄断地位的旅游资源是蕴藏着人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这种价值的无可估量性反映在价格上,同样也呈现为垄断性。
垄断导致了景区门票的价格持续上涨。
而从经营者的角度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和开发水品较低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不合,旅游产品链尚未建立,景区门票之外的旅游综合收入少。
旅游产品的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上,休闲度假产品较少。
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
在旅游营业收入巾,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
完整的旅游景区产品应该是一个综合产品,国外成熟景区门票收入占总体旅游综合收入的比重很小。
即使是门票价格很高。
同时,我国旅游景区很多的景区仅仅是依靠原有的知名度,在现有的状念下维持整个景区的运转。
即使景区的经营不善,也可以通过商机主管部门申请提高票价,这样就造成了景区经营惰性。
景区门票涨价及策略分析

景区门票涨价及策略分析近年来,景区门票涨价频繁,今年“五一”之前,全国又有20多处景区提出涨价,涨价幅度从20%到60%不等。
江西庐山景区自1997年以来四次上调价格,门票从30元上涨到180元,累计涨幅500%。
安徽黄山景区自1995年以来五次上调价格,门票从26元上涨到230元,累计涨幅达到796%。
旅游景区门票的渊源为深入讨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我们有必要从资源型景区和门票制度的渊源,深入分析设立景区门票的核心目的。
(一)设立资源型景区的目的文化和和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为保护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持续与完整,各级政府逐步划定保护范围,其中具备条件的资源对游客开放形成了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的范围通常就是保护的范围,因此,设立景区的核心目的是保护。
(二)设立景区门票的目的弥补景区开放旅游的运行成本以及防止游览参观活动破坏文化自然资源的保护成本,是景区收取门票的初衷。
因此,收取门票是管理的需要,有偿收取的核心是弥补游客游览行为的成本。
涨价理由分析我们对景区涨价常用的公开理由进行了分析。
(一)高门票有利于控制游客流量从理论上讲,高门票远非控制流量的最佳选择。
控制游客流量最简单、最直接、最通行的做法,就是规定最高接待游客数量、最大游客容量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完全没有必要借助景区门票涨价。
从实践情况看,通过高门票控制流量的成功案例十分罕见。
在我国景区频繁涨价之后,几乎没有景区的游客数量因此减少。
(二)高门票代表景区资源品质高一些地方为了宣传促销,打出了“票价即身价,价格高就是品质高”的口号大肆涨价,这种盲目攀比、盲目造势的理由,完全是为涨价而找的借口,没有道理可言。
仅举两例,故宫旺季门票60元,颐和园旺季30元,其品质低吗?(三)高门票能够增加资源保护投入各级政府是国家各类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主体,不论资源是否用于旅游开发,政府都应该保护,都有责任保护好。
门票收入不应成为资源保护投入的主要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景区门票涨价的看法和评价
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率不低于3
年。随着三年“解禁期”的到来,国内景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据了解,未来几
个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都在20%以上,最高达60%。
特别是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景区门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举例:
全国部分国家级5A景区票价统计
景点 票价
安徽黄山
门票旺季230元/人
门票淡季150元/人
北京颐和园
门票旺季30元/人(不含园中园)
门票淡季20元/人(不含园中园)
承德避暑山庄
门票旺季120元/人
门票淡季80元/人
河南少林寺 门票100元/人
湖北武当山
门票140元/人(不含金顶、紫霄等)
全票215元/人
江西井冈山
门票160元/人次
旺季最高190元/人次,淡季下浮不限
江西庐山 门票180元/人
山东泰山
门票旺季127元/人
门票淡季100元/人
山西兵马俑
门票(成人)110元/人
门票(儿童)55元/人
四川九寨沟
门票旺季220元/人
门票淡季80元/人
云南丽江古城 门票(维护费)80元/人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245元/人
5A景点门票价格统计
门票价格 数量 占比
低于60元 27 20.77%
60--100元 41 31.54%
100--200元 46 35.38%
高于200元 14 10.77%
暂无数据 2 1.53%
秀美河山成了人们玩不起的风景,旅游失去了它的本质。
定价机制:
我国旅游业开发与发展是政府主导的模式。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
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管理。行政部门既是资源的所有者、监护者,
2
又是资源的管理者、经营者。有些景区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
景区的经营权大多交由政府主管部门组建的旅游开发公司,少数授权给民营企业
经营。无论是政府直接经营还是授权或委托企业经营,景区旅游经营收入与政府
所得息息相关,对绝大多数景区来说,门票又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掌握
着门票调价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政府通过景区门票收入分成、企业营业税和所得
税、企业盈利分成的渠道取得回报,门票涨价成了政府收入增长的便捷途径。
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⑴游览参观点的资源评定价值。
⑵价格要考虑居民消费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
⑶价格要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⑷价格要合理补偿大环境建设价值。我国旅游业开发与发展属于政府主导型的
模式,这一模式下,政府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来改善旅游交通、电力、通讯条件,
加强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景区门票价格构成中可适当包含政府投资回
报构成。比如,我国一些大景区门票价格中有的含有资源保护费、宣传促销费、
机场建设费等。
⑸游览参观点开发和管理成本。游览参观点开发和管理成本由以下项目构成:
①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
②公用管理成本。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修缮费、会议费、设备购
置费和其他费用等。
③专项开发建设成本。由公用设施建设、景区建设费用、公路建设费、综合
费用、防火费用、资源保护费以及自然景区的拆迁安置费组成。
④其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宣传促销费、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等。
涨价原因:
1、政府掌握定价权的机制。政府财政收入与景区门票收入有一定的关联,
政府存在推动景区涨价的动机。政府垄断旅游资源间接垄断景区的价格。
2、景区以门票收入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单一的收入渠道,使门票涨
价成为收入增加的便捷途径。
3、景区旅游服务产品单一性。产品单一,没有相应的拓展服务产品。
4、开发、运营、管理成本的上升。随着成本上升,企业、政府面临成本压
力,短期之内只能通过门票涨价来弥补成本花费以及增加收入的需要。
5、旅游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局部集中分布、地
区旅游资源不足等原因引起旅游供给小于需求,促使价格上升。
6、旅游的季节集中性。旅游有淡旺季之分,一方面旅游旺季人流量大是旅
游增加收入的好时机,另一方面旅游旺季对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
7、景区、旅行社企业、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服务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对共同
利益需求。
8、各地景区涨价的攀比心理,引发涨价潮。
看法与认识:
1、现在,各地掀起发展旅游业的热潮,旅游业的发展尚未进入成熟期,许
多地区存在旅游发展短视问题。一味的以增加收入为目的,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
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肆意提高景区门票价格。
2、体制机制是景区门票涨价的根本原因。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没有形成合理
3
的涨价机制,价格上涨不能与人们的收入挂钩,实现合理的增长。
3、政府应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履行好政府职能,加强对旅游景
区的调控干预,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
4、旅游业应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条科学合理的、健康的、可持续
的发展道路。
旅游景区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开发拓展新的、多样化的旅游产
品,提升自己的品质与内涵。
5、景区要真正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放松愉悦身心、缓解压力的理想地方,
真正能使人们获得应有的体验的好去处,从而回归旅游的本质,提升人们的幸福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