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创意社区实例

合集下载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在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园区作为这一产业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

这些园区不仅为创意人才提供了创作和交流的空间,还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创意和创新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园区作为集聚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的空间,应运而生。

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二、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1、产业融合模式文化创意园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产业,而是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一些园区引入了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手段;还有的园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2、众创空间模式众创空间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平台。

在文化创意园区中,众创空间汇聚了大量的创意人才和初创企业,通过共享资源、交流合作,激发了创新活力。

3、主题特色模式一些文化创意园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确定了独特的主题。

比如,以动漫为主题的园区,聚集了动漫创作、制作、发行等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园区,则注重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4、生态社区模式将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社区,不仅有工作空间,还有生活配套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

这种模式营造了一个舒适、便捷、富有创意氛围的环境,有助于吸引人才和企业入驻,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创意园区的成功案例1、北京 798 艺术区798 艺术区原本是废弃的工厂区,经过改造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机构等,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其成功得益于独特的工业建筑风格、丰富的艺术活动和展览,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闲置空间再利用案例

闲置空间再利用案例

闲置空间再利用是指将原本没有被充分利用或暂时废弃的空间重新利用起来,为社会
带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闲置空间再利用案例:
1. 工业遗产转型:许多城市中存在着废弃的工厂、仓库和矿区等工业遗产。

这些空间
可以被改造成创意园区、艺术中心、科技孵化器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例如,伦敦的
泰特现代美术馆就是由一座废弃的发电站改建而成。

2. 旧建筑改造:一些历史建筑或老旧建筑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成为商业办公楼、酒店、餐厅、商场等。

这样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例如,纽约的切尔西市场是一个将原本废弃的肉类市场改造成为著名的购物、餐饮和
娱乐中心。

3. 城市农业:在城市中,一些闲置的土地、停车场或建筑顶部可以被改造成城市农场、垂直农场或屋顶花园。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食物,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
活品质。

4. 社区活动场所:闲置的学校、教堂、仓库等公共建筑可以被改造成社区活动中心、
图书馆、艺术工作室等。

这些场所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和娱乐等服务,并
促进社区的交流和发展。

5. 制造业转型:随着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工厂设备和厂房也可能闲置下来。

这些
空间可以重新用于新兴产业的生产、研发或创新中心。

例如,德国的鲁道夫工厂被改
造成为一个科技创新园区,吸引了众多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闲置空间再利用的潜力和价值。

通过合理规划和改造,闲置空间可
以焕发出新的活力,创造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

关于创意社区的发展机制研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例

关于创意社区的发展机制研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例

关于创意社区的发展机制研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例作者:金道沿[韩国] 翟宇琦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金道沿[韩国] 翟宇琦社会生产的侧重点逐步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转向以人才资源为基础的生产发展,艺术与文化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创意人群及其创意活动可以用来振兴社区,而文化从业者的集聚则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创意成为在城市社区及地区中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而创意集群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及其郊区。

本研究关注、探讨创意社区的本质、目标和进程。

本研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案例,研究创意社区的发展机制。

韩国Heyri艺术村的规划发展过程具有独特性,因为它是由社区成员自行规划并设计的,是一个兼具居住、创作及商业的未来城市模型,是一个具有文化导向的微型城市。

1 理论概述创意集群及其产品在现代经济发展策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针对创意社区内在构成及发展机制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本章将重点理清创意社区的相关概念,阐述本文研究样本Heyri的独特意义,探讨社区营建理论,作为全文研究的铺垫。

1.1 创意社区“场所是一种文化产品,而文化场所生产产品”[1]。

创意社区由不同创意阶层的人员在特定的地区或区域集聚生成,且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及构成要素。

约翰 M.埃格尔教授于中首次定义“创意社区”[2]。

创意社区应紧密关联艺术、文化及相关产业,作为推动后工业时代技术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以创意引领城市快速发展。

佛罗里达认为,真正的创意社区能够在新时代自主生存、繁荣和稳定发展,并以创意复兴城市。

创意环境必须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空间,同时激励艺术、文化、技术或经济等所有领域的创意工作。

他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中强调“场地特质”应包括:创意环境、互相合作的社区成员、文化艺术活动、街道活动及咖啡馆中的聚会等创意事件[3]。

伊丽莎白?克里德也在《作为亚文化的波西米亚》[1]中强调,创意社区本质上是艺术家或目标一致的人群集聚[4]。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公众使用和享受的共同区域,对城市的发展和社区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设计和建设公共空间,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

一、公共空间创新的意义公共空间创新是城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丰富的社交和文化交流场所。

其次,公共空间的创新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吸引力,吸引居民和游客的到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公共空间的创新还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环境。

二、公共空间创新的设计原则在城市设计中,创新的公共空间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休息和游乐设施。

其次,公共空间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城市功能和需求变化。

例如,城市广场可以设计成多功能的场所,既可以用于活动和表演,也可以作为市民集会和休闲的场所。

最后,公共空间的创新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运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公共空间。

三、公共空间创新的实践案例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公共空间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柏林的“拉斐尔佩科尔景观设计事务所”通过将废弃的铁路线改造成公园,打造了著名的“高架花园”。

这个公园绿化环境优美,不仅提供了市民休闲的场所,还增加了城市的景观价值。

另外,中国的南京市成功创新了新街口地下停车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成为多功能的文化创意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场所。

四、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公共空间创新与社区建设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空间作为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创新的公共空间可以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交互动性,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设计案例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设计案例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设计案例】1. 引言在当今社会,城市规划和设计不仅仅关乎城市的外观和功能,更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城市设计案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是各个城市追求的共同目标。

在城市设计中,经济方面的考量至关重要。

以新加坡金沙发展项目为例,金沙集团在滨海湾开发了一系列综合性的娱乐项目,如金沙酒店、金沙会展中心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3. 社会方面城市设计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杭州西湖景区的改造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对景区周边的商业街改造和公共设施的增设,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居民,提升了当地的生活品质。

景区周边的居民业务也得到了提升,社会融合度大大加强。

4. 文化方面城市设计案例也常常涉及到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历史城区保护工程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城市设计者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将古老的街道改造得更加宜居和吸引人,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赋予了这个地方新的生命力。

5. 总结与评价经济社会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而城市设计又直接影响到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设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考量,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6. 个人观点我认为,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和道路的规划,更应该是对城市整体发展的思考和规划。

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应该推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在本文中,我们以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城市设计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区共享空间营造方案

社区共享空间营造方案

社区共享空间营造方案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居住面积越来越小,社区的公共空间也日渐缩小,社交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少。

同时,城市化也使得居民的节奏变得非常快,社区居民很难有时间相互交流,关系越来越疏远。

因此,社区共享空间的营造成为了一个急迫需求。

方案社区广场在社区中心建立广场,成为社区居民日常聚会和活动的场所。

社区协定一些规则,鼓励居民来广场做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如:跳广场舞、卡拉OK、打太极、走路等。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 体育比赛、儿童游戏、文化节等,以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

创意公园社区可以将几个闲置场地打造成创意公园,让居民参与其中。

社区可以搜集资源和回收物资,让居民参与公园的布置和运营。

公园可以提供一些游戏和设施,如棋牌室、运动场地、亲子游乐区等。

居民可以在此进行健身、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

商业街区在社区创设商业街区,为居民提供商业、文娱、休闲和餐饮等服务。

社区可以选取一些有特色和创意的小店进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社区可以给予优惠和补贴,鼓励居民在本社区消费。

商业街区不仅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公共厨房社区可以建立一个公共厨房,让居民能够制作和分享食物。

在公共厨房中,居民可以自己根据喜好制作美食,也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活动,如烹饪大赛、食材交换等。

公共厨房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居民的饮食问题。

结论社区共享空间的营造能够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人们的孤独和无助感。

这些方案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金,但是可以通过社区基金和政府补贴等方式进行筹资。

社区共享空间的营造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希望能够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和案例分析

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和案例分析

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和案例分析一、商业模式概述社区经济是指在大城市或小城镇的居民之间共享资源、知识、能力、劳动力等,为社区的生产、交换和共享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在社区经济中,商业模式是如何实现价值创造和回报的关键因素。

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三类:1.消费合作社这种模式是通过共同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的目的。

消费合作社通常是由一群群众组成的,各自提供资金来购买和分享分红。

2.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在线平台共享资源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造生产力和公共利益来增加市场规模。

共享经济包括共享房屋、共享汽车、共享空间、共享中心等。

3.社区经济在社区经济中,实现价值创造和回报的方式是将资源和服务提供给社区居民,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种模式一般包括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小企业、社区合作伙伴等。

二、社区经济案例分析1.社区农场社区农场是将农业与社区、环境结合起来的一种商业模式。

它通过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向社区提供新鲜的、无农药的、饮用水源泰然无惧的农产品。

社区农场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社区之间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联系。

社区农场很容易与消费者、社区中的其他农民、商业伙伴以及社区中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2.社区协作空间社区协作空间是一种将办公室、共享工作空间和企业服务结合在一起的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为创业者、独立工作者和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可回报的场所。

社区协作空间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它提供了创意、资源、知识等,使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减少固定成本,快速发展。

3.社区共享汽车社区共享汽车是将共享经济和社区经济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

它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具弹性的交通工具,同时还能减少交通拥堵和减少废气排放。

社区共享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社区的交通需求。

社区共享汽车通过共享、车辆共享、保险共享等方式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人员的利益。

三、总结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正在重新定义着城市和社区的关系。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案例PPT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案例PPT
支持
政府设立了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为创 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还建设 了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企业提供技 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创意产业成果与影响
成果
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已经成为全国知名 的创意产业园区,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意企业和人才。
影响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不仅对杭州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 影响,还成为了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城市的文 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该案例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了 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未来挑战与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白马湖 生态创意城需要加强应对气候变 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城市 安全。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白马湖生态 创意城应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与 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 国际影响力。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白马湖生态创 意城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状与特点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现状为一片充 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拥有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中 心、科技园区等,吸引了大量艺术家、 设计师、创业者等人群聚集于此。
该区域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注重可持 续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时,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也是市民和 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拥有美丽 的湖泊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案 例
• 案例背景介绍 • 生态建设与规划 • 创意产业发展 • 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 •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01
案例背景介绍
地理位置与环境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地处钱塘江南岸,紧邻杭州主城 区。
该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水系发达,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城市中的一 片净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章 创意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 解读案例 创意社区:Kelvin Grove 都市村庄 坐落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理工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QUT)2001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意产业学院,它是昆士兰创意产业园(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简称 CIP)的重要组成部分。而CIP则隶属在Kelvin Grove Urban Village(简称KGUV)都市村庄的整体之中。

1.创意社区Kelvin Grove 都市村庄规划的背景与设计特点 KGUV占地16公顷,距离布里斯班市中心2公里,紧邻高科技基地密尔顿(Milton)和文化、演艺活动中心南岸公园(South Bank Parklands)。这里曾经是Gona Barracks军营与阅兵场,现在是布里斯班城区附近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开发带。规划KGUV的目的是为了将工作与休闲娱乐、教育与企业发展、研究与商业开发以及居住与旅游目的地等等结合起来,它是围绕澳洲第一个为发展创意产业而建设的项目:昆士兰创意产业园即CIP而设计的,因此规划者提出了“创意社区”的理念和建设目标,可以说KGUV是全球第一个以“创意社区”理念规划和建设的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社区。

(图1-图15)

KGUV的规划是基于两个大背景: (1)《“智慧之州”规划》:这个规划旨在促进昆士兰州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创意产业、生物科学、高附加值服务业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布里斯班已经变得多元与开放,逐步建立了美国经济学教授Richard Florid在《创意阶层的兴起》(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2002)中所说的“人才准入的低关卡”制度。Richard Florid有关创意阶层的研究对“智慧之州”规划以及昆士兰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工党领袖们认为昆士兰和布里斯班需要造就知识经济,成为一个智慧之州(Smart State)。

(2)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最早由英国于1997年在首相布莱尔的积极推动下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的创意产业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和城市经济新形态。澳洲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来自1998年澳洲政府公开出售Kelvin Grove,这里原是昆士兰州的一块军事遗址。受到英国创意产业的启发,在英国创意文化学者John Hartley领导下,最终由QUT、澳洲政府、学界、产业界等不同的利益团体形成了在原军事遗址上创建一个都市村庄(Urban Village)的意见,并决定将都市村庄发展成为集住房、购物、商业和大学于一体的新型新都市主义社区:创意社区。

KGUV规划设计的特点与目标: (1)新都市主义的设计 “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是1990年代于美国兴起的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属于城市设计范畴。它是对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所以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New Traditional)。它反映了注重生态、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潮,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结合现代生活的各要素,重构人们钟爱的、有地方特色和 2

文化气息的(个性化的)紧凑型邻里社区,从而取代无序蔓延(Urban sprawl)的郊区模式。新都市主义强调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它的设计理念已更多的转向社会学意义的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创造。新都市主义的核心是设计新邻里社区(the design of neighborhoods),规划专家安德列•段尼(Andrés Duany)和伊丽莎白•普莱特•泽别克(Elizabeth•Plater•Zyberk)作为新都市主义最重要的机构“新都市主义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的创建人在《新城市主义宪章》(The 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中提出了其主要原则有13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一些原则对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功能混合使用原则 以邻里街坊中心为核心,步行距离范围内布置商业设施、中小学、活动中心、绿地公园、适合各阶层的多元化住宅、写字楼、轻型制造业等设施,创造比较丰富的就地就业机会,以便支持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新生活方式。

以人为尺度的原则 以步行、公共交通为主要通勤方式,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最大限度的限制小汽车的速度和数量;邻里区内的街道相连,并且与整个城镇的主要道路系统联系,道路考虑到四通八达的基本原则,人车分离,邻里内部的街道基本都是步行街,街道相对比较狭窄,并且全部采用林荫道,创造适合于步行、骑自行车的大氛围;在邻里中心附近的建筑都靠近街道布局,形成一个传统街道的格局,增加市镇气氛。

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 新邻里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中心(discernible center),类似传统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教堂钟楼的性质;街道上转角、T字交道口、转弯位置上设计具有地标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具有城镇街道景观作用。新都市主义对环境的建设不但体现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上,而且强调在开发建设中注意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最终营造一种社区感的公共空间。KGUV是一个由昆士兰州住房部和QUT共同开发的TND即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邻里开发模式)的新都市主义社区。KGUV确立了建设一个功能混合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汇集住宅、教育、零售、保健、娱乐和商业机会的邻里社区的目标。它是基于传统村庄设计的小镇,规划有明确的镇中心,商店在主要街道Musk Avenue上,KGUV同时也融入现有的邻里地区。

(2)创意社区 与其他新都市主义社区不同的是在综合总体规划里,规划者提出KGUV的目标是:“创意社区”,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语言来具体描绘什么是“创意社区”:(图5-图11) ●能够产生强烈的、友好的,一定人数规模的社区感和安全的环境; ●具有丰富有趣的视觉效果,能产生吸引力,有自己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城市郊区; ●集成多种使用功能,尤其是以昆士兰创意产业园区(CIP)为核心,成为一个复杂而令人兴奋的城市环境,而不是将它们分开到不同的功能分区; ●一个非常清晰的城市环境,鼓励居民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规模; ●结合现有和不断变化的Kelvin Grove居民区,并允许其增长和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最低限度的对环境的影响。 3

(图16-图23) 以下主题强调了Kelvin Grove都市村庄是如何寻求“创意社区”的视觉效果的。 既要激进又要传统 Kelvin Grove都市村庄将是一个智能的、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人们可以在一个易到达的,可以步行的社区内居住、学习、娱乐。那儿将成为邻居和朋友会面地方,在传统意义上,也是一个社区的一部分。在Kelvin Grove路上,以前属于Gona Barracks军队保护区的北部检阅场地(现在属于QUT创意产业园的一部分)已经被注册成为昆士兰文化遗产,成为一个具备重要意义的文化遗址。

生机勃勃的主街道 主街道Musk大道,将成为社区的焦点,具备了最多样的用途。那儿有很宽的人行道和地景规划供行人使用,使人们从邻近的房屋里解放出来到公共区域进行活动。沿着主街道的建筑有连续的雨篷遮挡物来保护人行道免受不良天气的破坏。

大学集成 将QUT(昆士兰理工大学)无缝结合到都市村庄里的这种做法,使大学走出了原来的校区,进入了社区,创造了“一个真实世界的大学”。该创意产业园区包括了La Boite剧院、“艺术之州”教学区、动画和设计实验室、排练和表演场,这些增加了创新工场——都市村庄的生机勃勃。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和阶段性成果展示出来,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混搭组合的房屋 离开Musk大道,都市村庄的其他部分逐渐变得更有住宅区特点。都市村庄的住宅单元迎合不同的所有者来设计,不同的价格和建筑类型适应不同收入阶层、生活方式和年龄层。

环境的可持续性 该项目的重点之一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ESD)。开发人员和顾问团队必须积极支持ESD议程,保证环境内容成为设计进程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村庄的主体规划与最新最先进的建筑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出一种花费环境成本很少的模型。都市村庄被设计成具备更有环境的可持续性,目标在于减少能源消耗、水的耗费和产生的污染。

亚热带特点 建筑在特点和功能上都考虑到气候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设计来解决,因此是亚热带式的。

包容性和安全性 这将是一个内聚和包容的社区,它确认了不同,却摒弃了社会区分。它将是一个安全的社区,那里的建筑俯瞰着街道和其他公共空间。井井有条的街道将成为村庄生活的焦点,它们是为本地人和参观者设计,使他们在利用这些街道时感觉到信心。

以人为本 Kelvin Grove都市村庄对上升的都市人口有广泛的感染力。它在布里斯班市的内部设立了一种形态,居民将享受这个正在成长的活力中心的文化,休闲和娱乐设施,还有周边一些有吸引力的地方,比如维多利亚公园、Suncorp体育场和罗马街公用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