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的种类

肺病的种类
肺病的种类

肺病的种类

肺病指肺脏的各种病证,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脏腑、血脉病证传变而致。治有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以下为治疗肺病的常用中药。

当归配杏仁

当归配杏仁出自《外台秘要》当归含丸,治疗口中咽喉不利,药用当归二两,杏仁一两,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含化,日三夜二。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咳逆上气”,并把此作为当归的第一个功效。

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相伍具有如下作用:当归属于辛润之品,杏仁质润多油质,二者相伍可以润咽喉,治疗咽喉不利,可以配伍桔梗、生甘草、玄参、麦冬等;当归“主咳逆上气”,杏仁肃降肺气,二者相伍可以降肺之逆气,治疗咳嗽、气喘,可以配伍麻黄、熟地、补骨脂、沉香等;二者可以润肠通便,常配伍肉苁蓉、枳壳、生地等。

肺病的种类——咳嗽: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肺病的种类——哮病:主要表现是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肺病的种类——肺痨: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

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表现,有传染性。

肺病的种类——肺癌: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表现的恶性疾病。

肺病的种类——喘证: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

肺病的种类——肺胀: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

肺病的种类——肺痈: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中国中医治疗肺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医疗法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特别显示出中医呼吸科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传统祖国医药学在呼吸科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西方医药学无可替代的、甚至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呼吸科是中国呼吸科的创新和发展,在呼吸科发展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

供稿:陈银魁肺病专刊30期

2021年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欧阳光明(2021.03.07)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呼吸科健康教育处方

肺炎健康教育处方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过敏因素及药物引起。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寒颤,发热,胸痛,咳嗽和铁 锈色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如纳 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黄疸,而易与急 性胃肠炎或胆囊疾病向混淆。 寒颤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高 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伴头痛,全身肌肉 酸痛,食欲下降。 咳嗽:痰少,可带血,典型者为铁锈色痰。 【用药指导】 积极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及处理并发症。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G,疗程一般为14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青霉素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准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红霉素胃肠道反应较明显,用药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时滴数要缓,药物浓度不易过高。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反应较多见,偶有皮疹,头痛或精神症状,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1000~2000ml,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并有利于稀释痰液。静脉补液者注意滴数,防止输液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高热病人宜加强口腔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运动指导】 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适当运动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恢复,还能增加病人对生活的信心。 【预后】 大部分肺炎球菌肺炎预后良好,易感者可注射流感疫苗等,减少肺炎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处方 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害管壁,导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 【临床表现】 一、长期咳嗽和大量脓痰: 由于长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形成的脓性痰,长时 间刺激支气管壁上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咳嗽呼吸兴 奋,咳嗽一般为阵发性,常与体位变动有关,晨起及 晚上临睡时咳嗽和咳痰较多。 二、咯血 常为血痰或小量或大量咯血.由于病变部位常伴 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终末支气管扩 张形成血管瘤,一旦破裂,常有咯血,甚至大咯血。 三、肺部感染 支气管扩张多见下叶,因下叶支气管引流较差,上下叶支气管较长,且受心脏的压迫,引流不畅,已引起继发感染,炎症向下蔓延,波及病变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出现肺部感染。痰呈粘液脓性或黄绿脓痰,如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 四、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因反复感染可出现发热、食欲下降、消瘦、贫血等,儿童可影响发育。 【用药指导】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促进痰液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祛痰剂支气管舒张药和止血药,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咯血期间,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咯血,故温凉为宜,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戒烟戒酒 【运动指导】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 与管理指南(试行) 目录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9)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17)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4)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32)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39)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47)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55)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62)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69)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肺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肺病科管理者加强肺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肺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在肺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肺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肺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肺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肺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肺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应设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应设普通病房、观察室、检查室、治疗室、血气分析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有条件的可设抢救室或肺病重症监护室,并符合相关规定。应设臵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理疗等。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与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就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与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 右脉数大者。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枣与,痰热郁肺表邪伤。 功效: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主治 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贝母,杏仁,黄芩,黄连,栀子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真武汤: 组成:珠江少妇灵——术姜芍附苓——白术,生姜,芍药,附子,茯苓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五苓散: 组成:领贵妇择白猪——苓桂茯泽白术——猪苓,桂枝,茯苓,泽泻,白术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呼吸内科发展规划

杨凌示范区医院 呼吸内科发展规划 一、科室现状: 1.基本情况:呼吸内科于20XX年12月由原消化呼吸内科分开成立。设置床位45张(包括抢救床2张)。 2.人员配备情况:科室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 护理人员15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8人。 3.设备配备情况:进口有创呼吸机2台;电子支气管镜1台,床旁纤维支气管镜1台;肺功能仪1台;除颤仪1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0台,输液泵8台。 4.与三级医院基本要求的差距:(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要 (2),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0.5:1 ;求护床比0.4:1,应为18人; (3),科室设备不足:无专用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及支气管镜下治疗配套设备;(4),科室医护人员呼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发展规划,以三级医院学科建设标准为指导,加强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缩小与省内三甲医院呼吸专业差距,争取大病、疑难危重病患者能在我科得到满意的治疗,更好的服务于杨凌及周边县区人民群众。 (二)发展目标:通过三年发展,进一步扩大与周边二级医院呼

吸专业差距,使呼吸专业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在呼吸慢病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肺部肿瘤诊断及肿瘤化疗等方面形成优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具体规划 (一)科务管理 呼吸科主任遵照临床科主任职责和医院的科主任目标责任项目,管理呼吸科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工作。 (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1.由科主任、护士长、高年资主治医师及高年资护师组成。 2.每周检查1次医疗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认真记录,及时整改,下次检查改正情况。 3.质量小组检查内容为: 交接班情况、疑难病例讨论情况、死亡讨论记录;危重症患者抢救情况;病历书写质量(采用三级质控:住院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科主任;其中高年资主治医师是重要责任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诊疗计划及辅助检查的合理性;病程记录;病情知情告知及有创治疗、有创检查、有创操作告知;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各种诊疗操作的规范化等。 1、(三)人才培养计划: (1)科室目前人员严重不足,计划近两年内每年争取一名临床医生。(2)加强呼吸专科知识培训,坚持科内学习、医院学习、院外短期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精编版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 功效: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贝母,杏仁,黄芩,黄连,栀子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真武汤: 组成:珠江少妇灵——术姜芍附苓——白术,生姜,芍药,附子,茯苓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五苓散: 组成:领贵妇择白猪——苓桂茯泽白术——猪苓,桂枝,茯苓,泽泻,白术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干货)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三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定细则

三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定细则 三级医院是跨区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功能的医疗机构。承担着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医疗服务,解决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接受二级医院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的任务,承担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任务和省市级以上科研任务。加强呼吸学科建设已成为三级医院最重要的问题。 本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卫生部(卫生计生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临床技术标准(2011年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评分标准》制定,同时参照国际现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 科)的建制和体系。PCCM 科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涵盖科室业务建制、人员建制、设施建制、管理建制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广泛征求的意见后,形成本建设和评定标准(试行版)。并根据我国国情,在三级医院PCCM科设立培育、合格、优秀和示范单位四级标准。 三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业务建制至少包括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内科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或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呼吸内镜室等业务建制组成,并具有相应的管理架构。具体要求如下: (一)医疗能力

1、硬件设施 (1)病房:设立专门的PCCM科,设立隶属PCCM 科的内科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或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 (2)门诊:设立普通呼吸专科门诊、呼吸专病/专项门诊(如哮喘、慢阻肺、戒烟等)和专家门诊,附设有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并配置专科护士。 (3)ICU病房:有隶属于PCCM科的MICU或RICU,并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技术和人力资源(包括医师、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等)条件。 (4)呼吸内镜室:PCCM 科拥有独立的呼吸内镜室,有经过呼吸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应用各级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呼吸专科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5)肺功能室:设立有肺功能室,有单独的检查室及相应的检测设备,有专职的肺功能医师及肺功能技师。 (6)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由经过专业培训、拥有睡眠呼吸障碍(SBD)相关诊疗知识的专职人员负责,开展睡眠呼吸监测与SBD 治疗。 2、诊治疾病和相关诊疗技术 PCCM科具备独立、规范处理常见疾病、疑难疾病、危重症的条件和能力,特别是疑难危重症病例,能开展与上述疾病相适应的诊疗技术。普通三级医院可向高级别医院转诊特别疑难危重的病例。

内科常用方剂

1.白虎汤(《伤寒论》)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八珍汤(《正体类要》)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1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17.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19.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二妙散(《丹溪心法》) 2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3.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4.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5.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6.桂枝汤(《伤寒论》) 27.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2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29.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济川煎(《景岳全书》) 32.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33.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35.咳血方(《丹溪心法》) 36.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8.六一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9.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40.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41.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理中丸(《疡医大全》) 43.麻黄汤(《伤寒论》) 44.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4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6.麻子仁丸(《伤寒论》) 47.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 50.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51.清营汤(《温病条辨》) 52.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53.三仁汤(《温病条辨》) 5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6.桑菊饮(《温病条辨》)57.生脉饮(《兰台轨范》引《医录》) 58.四逆散(《伤寒论》) 59.肾气丸(《金匮要略》) 60.四神丸(《证治准绳》) 61.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6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桑杏汤(《温病条辨》) 64.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6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67.三子养亲汤(《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68.桑白皮汤(《圣济总录》)69.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70.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71.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72.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3.五苓散(《伤寒论》) 74.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75.吴茱萸汤(《伤寒论》) 76.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7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78.犀角地黄汤(《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79.小柴胡汤(《伤寒论》) 80.小建中汤(《伤寒论》) 81.小青龙汤(《伤寒论》) 82.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3.杏苏散(《温病条辨》) 84.小陷胸汤(《伤寒论》)85.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6.泻白散(《小儿药证直决》) 87.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8.右归饮(《景岳全书》) 89.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90.玉女煎(《景岳全书》) 9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92.银翘散(《温病条辨》) 93.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94.炙甘草汤(《伤寒论》) 95.左金丸(《丹溪心法》) 96.猪苓汤(《伤寒论》) 97.止嗽散(《医学心悟》) 98.真武汤(《伤寒论》)99.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100.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 计划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规范化建设项目2018年计划 南京 2018.1.17

目录 1.项目介绍及2017年总结 2.PCCM学科建设标准及参与流程 3.2018年PCCM会议计划

项目背景及目标 ?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参照国际现代PCCM 科完整建制与体系, 把我国PCCM 科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学科发展的新高度?全面建设我国PCCM 专科医师的人才梯队,显著提高我国PCCM 科整体水平,满足 日益严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需求?由CACP 、CTS 、健促会共同发起,推进PCCM 科规范化建设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危险因素之一,成立独立而规范的呼吸与危重 症医学科至关重要。?2016年12月30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会,PCCM 入选国家 专培首批三个试点专科之一,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成为国家意志。?我国PCCM 科建设面临不规范、不完善、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推动学科的规范化 和现代化建设培训学科人才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制定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标准 ?二级医院PCCM 科规范化建设标准? 三级医院PCCM 科规范化建设标准 1.制定标准 2.参访 3.科室建设 4.监督考核 5.认证授牌 2.示范中心参访 ?2年内组织1000家医院赴参访基地实地 参访一周 ? 参访人员要求:必须为科主任或副主任 3. 提交申请,规范科室建设 ?各单位完成参访后,参访结束后,可自愿 申请参加审核认定 ?根据PCCM 科的建设标准,返回原单位进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建设 5. 认证& 授牌 ?3-6个月建设期,之后由专家组进行审核, 依照PCCM 科规 范化建设标准,医院线上申报结合专家组实地核查,根据审核 情况确定评定等级 ?由CACP 、CTS 、健康教育促进会、国家呼吸病质控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共同挂牌认定 PCCM 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计划 ? 各单位应如实在协会平台中月度上报PCCM 科室建设进展 4. 监督& 考核

呼吸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处方汇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概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 2、急性发作期指导: (1)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在心功能代偿期,可适当卧位休息,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心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帮助解除痛苦,对精神异常者应加倍看护。 (2 )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卫生,保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和消毒。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感冒流行季节禁止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饮食: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纤维素食物。浮肿明显时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尿量少、尿素氮增高时,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5)吸氧: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疗 (6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对咳嗽反射弱不能排痰,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影响肺心病患者排痰不畅的原因: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使有效的排痰能力降 低;2)由于长期缺氧,胃肠功能减弱,进食进水量少,呼吸频速导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促进排痰的方法:1)嘱患者坐位,深吸气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借助胸肌腹肌同时收缩,使胸腔压力增高,产生瞬间爆破力将声门打开使肺脏深部的痰液咳出; 2 )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 助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 (7)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不随意增减药物。 3、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 (1)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 因素。 1)注意避免受凉、过劳等感冒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 服。 2)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与上感患者接 触,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核酪口服液等预防。 3)如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4)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 (2 )合理氧疗:一般主张氧流量为1 —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10-15小时左右较为合理。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3)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鱼、豆腐、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个人喜好,经常变化食物花样,满足营养需要。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多汗或服用利尿剂者,应选用含钾食物,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摄入量。 (4 )肺功能锻炼:常用的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 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嘴闭用鼻吸气,胸部不动,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收,口唇收拢,以吹哨样动作将气体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 : 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 次10―― 20分钟。)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呼吸科工作计划

呼吸科五年工作计划 一、分科时近期工作: 规范科室建设,严格安医院科室管理制度管理科室。 1、坚持有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主持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学习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及相关专业临床业务知识,按照国际呼吸联盟诊疗指南,规范呼吸内科诊疗操作程序,使我院呼吸内科的疾病得到有序规范化治疗。学习并了解呼吸内科发展新技术、新动向,不断提高呼吸内科诊疗技术水平。 3、在原有的内科诊疗技术水平上,逐步开展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呼吸内科诊疗技术。 4、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并熟练掌握呼吸机的应用,然后引进、推广在我院能实用的内科诊新技术一至二项,如PICC管置入术及CT引导介入组织活检穿刺术。 5、适时组建呼吸内科专科门诊,搞好推介、宣传我院呼吸内科的工作,逐步提高我院呼吸内科社会声誉。 6、严把医疗质量关,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病历文书写作记录,尽力减少或不发生医疗纠纷、医疗事故。 7、全科全科医护人必须争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8、贯彻以人为本,病人至上,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的医疗服务新理念。工作:规范有序团结紧张认真细心。休息:休闲自由宽松活波百花齐放。 二、分科后两、三年内工作: 科室规范后,经过一段临床工作磨练,呼吸内科各项诊疗技术已经得到逐步提高。此时,在我院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呼吸内科诊疗技术工作开展良好,全科医护人员已熟练掌握呼吸机的应用。我们将选派呼吸科业务骨干,进修学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引进并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技术、肺泡罐洗技术,以及由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的诊疗技术。 三:建科五年后的工作: 经过五年后的锻炼,呼吸内科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室。会同县人民医院也将是一所三级医院的规模。检验科各项设备、试验更加完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设备相继进入。我院呼吸内科,以上引进的各项呼吸内科诊疗技术将更加完善和成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肺间质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疾病诊疗水平更加完善规范,而肺心病、呼吸衰竭等重症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抢救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在核磁共振成像及CT引导介入组织活检穿刺术技术下,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我们可以开展肺癌疾病的诊断和化疗。这时,我县肺科病人,基本上就是大病不出县了。距离怀化市县级医院一流呼吸内科的愿望也就不远了。 林宇 2012 年2月1日

协和各内科常用处方药

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常用药 一、喹诺酮类药 1. 乐派0.3 i.v.drip q.d 加替沙星(第四代) 2. 凯泽0.4 i.v.drip q.d 加替沙星100ml:0.2/袋 3. 海超0.4 i.v.drip q.d 加替沙星100ml:0.2/袋 4. 圣迪锋0.4+N.S 100ml i.v.drip q.d 加替沙星 5. 来立信 0.4 i.v.drip q.d 左氧氟沙星(第三代)100:0.2/袋 6. 利复星 0.4 i.v.drip q.d 左氧氟沙星100:0.2/袋 7. 左克 0.4 i.v.drip q.d 左氧氟沙星 8. 可乐必妥0.4 i.v.drip q.d 左氧氟沙星100:0.2/袋 9. 丽珠强派0.4+N.S 100ml i.v.drip q.d 盐酸左氧氟沙星0.1g/瓶 10. 奎泰0.3 i.v.drip q.d 11. 拜复乐0.4 p.o q.d 盐酸莫西沙星(第四代)0.4/片 11. 诺佳0.4+5%Glucose 500ml i.v.drip q.d 依诺沙星 12. 科奇 0.4+5%Glucose 500ml i.v.drip q.d 天门冬氨酸洛美沙星 2ml:0.1/支 13.天方罗欣0.2-0.4 i.v.drip q.d 氟罗沙星100:0.2/袋

作用特点:主要对G- 细菌作用较强,而且具有一定抗结核作用。不用于儿童和孕妇。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常与剂量有关):如恶心、呕吐等。 2.少数有中枢兴奋作用(本要有脂溶性); 3.过敏反应 4.静脉炎(可不处理)。 5.曾有报 道科奇可诱发癫痫。 处理:可嘱慢滴。 二、头孢菌素类药: 1. 仙力素 2.0+N.S 100ml i.v.drip q.12h 头孢 1.0/瓶(一代) 2. 新亚星 2.5+N.S 100ml i.v.drip q.12h 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 2.5/瓶(二代) 能够透过血脑屏障 3. 泰吡信 2.0+N.S 100ml i.v.drip q.8h 头孢匹胺钠1.0/支 4. 益保世灵 2.0+N.S 100ml i.v.drip q.12h 头孢唑亏 1.0/瓶

肺病科方剂word版本

中医医院肺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50g 知母18g 炙甘草6g 粳米9g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组成】熟地、生地、归身各9g 白芍6g 甘草3g 桔梗6g 玄参3g 贝母6g 麦冬9g 百合12g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4.5g 瓜蒌3g 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g 【功用】润燥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2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15g 苏叶6g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3g 白术9g 甘草1.5g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12g 黄芩、干姜、人参各9g 黄连3g 大枣4枚炙甘草9g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120g 当归尾6g 赤芍5g 地龙3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3g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各500g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9.八珍汤(《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9g 炙甘草5g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18g 炙甘草9g 人参6g 当归3g 橘皮6g 升麻6g 柴胡6g 白术9g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呼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度计划

呼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2011年总结及2012年度计划2011年度,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在临床科研方面较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高。展望2012年,我科还需在规模建设、设备投入、科研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从而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按照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建设要求进行专科研究室建设。一、2011年研究成果(一)结题课题项目 1、项目名称:“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病证结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合作) 项目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BAI 20B085 2、项目名称:周仲瑛防治支气管哮喘复发临床经验的应用研究项目来源: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07BRI10B02 (二)新开展课题项目 1、项目名称:宣肺平喘中药对哮喘小鼠肺RANTES影响的实验研究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LZ 11050 2、项目名称:耳穴治疗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对病人舒适性和安全性影响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LZ 11054 3、项目名称:病证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LZ 11039 (三)其他正在进行课题项目无(四)发表论文1、小剂量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作者:谈杰顾峰李朝娟朱启勇朱佳出处:《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CA 2011年第5期2、急诊床边应用支气管镜治疗重症Ⅱ型呼衰(附62例报告)

作者:谈杰李朝娟肖庆龄顾峰朱佳出处:《当代医学》 2011年第27期3、用胸套管针治疗结核性分隔包裹性胸水37例疗效观察作者:谈杰陶臻李朝娟顾峰朱佳 出处:《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第9期4、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作者:朱佳李朝娟刘海燕出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8期 5、朱佳疏风宣肺法治疗外感咳嗽经验作者:郭瑶瑶朱佳出处:《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9期6、外感咳嗽的辨治现状作者:庄沂朱佳出处:《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8期 7、中西医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现状作者:杨玉华朱佳出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CA 2011年第10期 8、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药治疗进展作者:范雨恋朱佳(指导)出处:《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第1期二、2011年参与的药物临床试验(一)结题项目1、注射用莲必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Ⅱb期临床试验2、注射用热毒宁治疗流行性感冒高热(热毒袭肺证)Ⅱa期临床试验3、益安感冒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二)新开展项目1、益安感冒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三、2012年研究计划1、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课题及获奖成果的层次。2、申报新课题2-3项。目前我科冬病夏治已经持续三年,可继续深入研究冬病夏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科常见慢性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肺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肺病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肺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呼吸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肺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肺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肺病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开设专科门诊,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肺病科专病门诊,并开设肺病科病房及提供肺病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应设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应设检查室、治疗室、血气分析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抢救室或肺病重症监护室,并符合相关规定。有条件的可以设臵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肺病科设备设施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设备;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肺病科专科设备如:呼吸机、血气分析仪、雾化吸入仪、纤维支气管镜等。 1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各种诊疗设备(包括特色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肺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肺病科专科训练,掌握中医学和肺病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院肺病科常用中药方剂组成

中医医院肺病科常用方剂组成 1.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甘草(炙)粳米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白芍(炒)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非常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黄连大枣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 9.八珍汤(《正体类要》) 当归川芎白赤芍熟地黄人参白术(炒) 茯苓甘草(炙)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黄芪甘草(炙)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1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陈皮(醋炒)柴胡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甘草(炙)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炙)大黄生姜大枣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厚朴(炙)枳实芒硝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黄木通竹叶生甘草梢 1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 17.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当归 1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大黄牡丹桃仁冬瓜子芒硝 19.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细辛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炙) 21.二妙散(《丹溪心法》) 黄柏(炒)苍术 2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甘草(炙) 黄芩黄连 23.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瓜蒌实薤白白酒 24.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甘草小麦大枣 25.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炙甘草当归远志木香。 26.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芍药甘草(炙)生姜大枣 27.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2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29.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青蒿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黄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