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工艺浓香型大曲的生产工艺
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

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一、浓香型四川五粮液、国窖15731 原料:单粮:高粱多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2 糖化发酵剂:中偏高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其型式:泥窖、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45—90天5 工艺特点: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6 评语: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爽口;7 香味特征:已酸乙酯为主,辅以适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已酸乙酯<1乙酸乙酯/已酸乙酯<1丁酸乙酯/已酸乙酯<1为左右二、酱香型贵州茅台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高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其发酵型式:条石窖、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八轮次发酵,每轮次为一个月;5 工艺特点:固态多轮次堆积后发酵;6 评语: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7 香味特征:目前尚未定论;A/有4—乙基愈创木酚说、吡嗪及加热香气说、呋喃类和吡喃类说、十种特征等多种说法……B/传统说法,把茅台酒的香味成份分成三大类:酱香酒、醇甜酒、窖底香酒;C/含氮化合物为各香型白酒之最,正丙醇、庚醇、辛醇含量也相对高;三、清香型大曲清香山西汾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低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其发酵型式:陶瓷地缸、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28天左右5 工艺特点:清蒸清烧6 评语: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净爽;7 香味特征:A/乙酸乙酯为主,它的含量占总酯的50%以上;B/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之比一般在1:左右;C/乙缩醛含量占总醛的%;D/酯大于酸,一般酯酸比为~:1;麸曲清香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1、原料:高粱2、糖化发酵剂:麸曲酒母大曲、麸曲结合3、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水泥池固态短期发酵4、发酵时间:4—5天5、工艺特点:清蒸清烧6、评语:无色透明、清香纯正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明显、口味醇和、绵甜净爽;7、香味特征: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小曲清香云南玉林泉酒1、原料:高粱2、糖化发酵剂:小曲3、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水泥池或小坛、小罐固态短期发酵;4、发酵时间:四川小曲清香为7天;云南小曲清香为30天;5、工艺特点:清蒸清烧;6、评语: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具有粮食小曲特有的清香和糟香,口味醇和回甜;7、香味特征: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四、米香型广西桂林三花酒1 原料:大米2 糖化发酵剂:小曲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不锈钢大罐或陶缸半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7天5 工艺特点:半固态短期发酵6 评语: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7 香味特征:A/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酸及适量的β—苯乙醇,新标准中β—苯乙醇≥30mg/L;B/高级醇含量高于酯含量;其中,异戊醇最高达160mg/100ml,高级醇总量200mg/100ml,酯总量约150mg/100ml;C/乳酸乙酯含量高于乙酸乙酯,两者比例为2~3:1;D/乳酸含量最高,占总酸的90%;E/醛含量低;五、凤型陕西西凤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中偏高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新泥窖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12—14天,现在调整为28—30天;5 工艺特点:混蒸混烧、续糟老五甑工艺;6 评语: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7 香味特征:A/以乙酸乙酯为主,已酸乙酯为辅B/异戊醇含量高,高于清香型,是浓香型的2倍;C/乙酸乙酯:已酸乙酯=4:1左右;D/本身特征香气成份:酒海溶出物:丙酸羟胺、乙酸羟胺等;药香型六、药香型贵州董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大小曲并用;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大小不同材质窖并用;固态发酵,大曲酒、小曲酒分别发酵;4 发酵时间:小曲7天,大曲香醅8个月左右;5 工艺特点:大小曲酒醅串蒸工艺;6 评语:清澈透明、药香舒适、香气典雅、酸味适中、香味谐调、尾净味长;7 香味特征:A/“三高”:高级醇含量高、总酸含量高、丁酸乙酯含量高;B/“一低”:乳酸乙酯含量低;C/两反:醇>酯;酸>酯;七、豉香型广东玉冰烧1 原料:大米2 糖化发酵剂:小曲3 发酵设备及其发酵型式:地缸、罐发酵,液态发酵4 发酵天数:20天5 工艺特点:经陈化处理的肥猪肉浸泡6 评语: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润、余味爽净7 香味特征:A/酸、酯含量低B/高级醇含量高C/β—苯乙醇含量为白酒之冠D/含有高沸点的二元酸酯,是该酒的独特成份,如庚二酸二乙酯、壬二酸二乙酯、辛二酸二乙酯;E/该类酒国家标准中规定:β—苯乙醇含量≥50mg/L,二元酸二乙酯总量≥ mg/L;八、芝麻香型山东景芝神酿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以麸曲为主,高温曲、中温曲、强化菌曲混合使用;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水泥池、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30—45天;5 工艺特点:清蒸混入;6 评语:清澈微黄透明、芝麻香突出,幽雅醇厚、甘爽谐调、尾净、具有芝麻香特有风格;7 香味特征:A/吡嗪化合物含量在1100—1500μg/L;B/检出五种呋喃化合物,其含量低于酱香型茅台酒,高于浓香型白酒;C/已酸乙酯含量平均值174mg/L;D/β—苯乙醇、苯甲醇及丙酸乙酯含量低于酱香型白酒;E/景芝白干含有一定量的丁二酸二丁酯,平均值为4mg/L;F/该类国家行业标准中规定:乙酸乙酯≥L,已酸乙酯在— g/L之间,3—甲硫基丙醇≥L;九、特香型江西四特酒1 原料:大米2 糖化发酵剂:大曲制曲用面粉、麸皮及酒糟3 发酵设备及其发酵型式:红褚条石窖,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45天;5 工艺特点:老五甑混蒸混烧;6 评语: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谐调、香味悠长;7 香味特征:A/富含奇数碳脂肪酸乙酯,主要包括丙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壬酸乙酯,其总量为白酒之冠;B/含有多量的正丙醇与茅台、董酒相似;C/高级脂肪酸乙酯总量超过其它白酒近一倍,相应的脂肪酸含量也较高;D/乳酸乙酯含量高,居各种乙酯类之首,其次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居第三;十、浓、酱兼香型酱兼浓湖北白云边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高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水泥池、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九轮次发酵,每轮发酵一个月;5 工艺特点:固态多轮次发酵,1—7轮为酱香工艺,8—9轮为混蒸混烧浓香工艺;6 评语:清亮微黄透明、芳香、幽雅,舒适细腻、丰满、酱浓谐调、余味爽净、悠长;7 香味特征:A/庚酸含量平均在200mg/LB/庚酸乙酯含量高,多数样品在200mg/L左右;C/含有较高的乙酸异戊酯;D/丁酸、异丁酸含量较高;E/该类酒国家行业标准中规定:正丙醇含量范围—L之间;已酸乙酯含量范围在—L之间,固型物≤L;浓兼酱黑龙江玉泉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大曲3 发酵设备及其发酵型式:水泥窖、泥窖并用、固态分型发酵;4 发酵时间:浓香型酒发酵60天;酱香型酒发酵30天;5 工艺特点:采用酱香、浓香分型发酵产酒,分型贮存,勾调按比例而成兼香型白酒;6 评语:清亮微黄透明,浓香带酱香、诸味谐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7 香味特征:中国玉泉酒八个特征A/已酸乙酯含量高于“白云边”酒一倍;B/已酸大于乙酸白云边酒正好相反,乳酸、丁二酸、戊酸含量高;C/正丙醇含量低为白云边酒的1/2;D/已醇含量高达40mg/100ml;E/糠醛含量高出“白云边酒”30%,高出浓香型酒10倍,与茅台酒接近;F/β—苯乙醇含量高出白云边酒23%,与茅台酒接近;G/丁二酸二丁酯含量是白云边酒的40倍;十一、老白干型衡水老白干酒1 原料:高粱2 糖化发酵剂:中温大曲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地缸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15天左右5 工艺特点:混蒸混烧、续糟、老五甑工艺,短期发酵;6 评语:清澈透明、醇香清雅、甘冽挺拔、丰满柔顺、回味悠长、风格典型;7 香味特征:A/以乳酸乙酯与乙酸乙酯为主B/乳酸乙酯>乙酸乙酯C/已酸、丁酸、戊酸含量均不高;D/戊酸比汾酒高;丁酸与汾酒接近;乙酸与乳酸均高于汾酒;E/乙醛含量高于汾酒;F/老白干酒杂醇油含量高于汾酒;尤其是异戊醇含量47mg/100ml,高于汾酒近一倍;G/理化标准:高度酒优级品乳酸乙酯≥L;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已酸乙酯≤L;十二、馥郁香型湖南酒鬼酒1 原料: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2 糖化发酵剂:小曲培菌糖化,大曲配糟发酵3 发酵设备及发酵型式:泥窖固态发酵4 发酵时间:30—60天5 工艺特点:整粒原料、大小曲并用、泥窖发酵、清蒸清烧6 评语:清亮透明,芳香秀雅、绵柔甘冽、醇厚细腻、后味怡畅、香味馥郁、酒体净爽;7 香味特征:①酒鬼酒在总酯中,已酸乙酯与乙酸乙酯含量突出,二者成平行的量比关系;②乙酸乙酯/已酸乙酯=1~:1③四大酯的比例关系:乙酸乙酯:已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1::④丁酸乙酯较高,已酸乙酯:丁酸乙酯=5~8:1浓香型已酸乙酯/丁酸乙酯=10:1⑤有机酸含量高,高达200mg/100ml以上,大大高于浓香型、清香型、四川小曲清香,尤以乙酸、已酸突出,占总酸70%左右,乳酸19%,丁酸7%;⑥高级醇含量适中,高级醇110—140mg/100ml,高于浓香和清香,低于四川小曲清香,高级醇含量最多的异戊醇40mg/100ml;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含量也较高;。
白酒的国家标准

白酒的国家标准一、产品分类白酒按照其生产工艺、风味特点和酒体风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浓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低温入池、缓慢发酵、陈酿等工艺制成。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大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等工艺制成。
清香型白酒:以高粱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等工艺制成。
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半固态发酵等工艺制成。
二、感官要求白酒的感官要求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口感和风格等方面。
色泽应清澈透明;香气应具有各自的典型风格;口感应醇厚、柔和、绵甜、爽口;整体风格应与产品分类相符。
三、理化要求白酒的理化指标包括酒精度、总酯、己酸乙酯、固形物等。
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四、卫生要求白酒的生产环境、原料、工艺和包装等方面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产品中不应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五、标志、包装白酒的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酒精度、净含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
六、运输、贮存白酒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和潮湿,防止暴晒和剧烈震动。
贮存时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同时,白酒的贮存期应符合产品标签上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以上是白酒的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卫生要求、标志包装以及运输贮存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障白酒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白酒的分类以及加工工艺(共47张PPT)

(二)人工老窖
• 人工老窖是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的有一项重要应 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老窖产好酒,而且窖越 老越好,而且同一个窖池中接近窖底或窖壁的酒 醅产出的酒比较好,窖池中底层的白酒比中层的 好、中层产的酒要比上层好。由此可见浓香型白 酒的酒质与窖泥有密切的关系。为提高生产、开 展生产,培养人工老窖的技术也就产生了。
主要有: 高粱 大米 糯米 小麦 玉米 甘薯
2.酿酒的辅料
白酒中使用的辅料,主要用于调整酒醅的淀粉浓 度、酸度、水分、发酵温度,使用酒醅疏松不腻, 有一定的含氧量,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 率。
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 酵界面增大的特点。
谷糠:谷糠是指小米或黍米的外壳,酿酒中用的 是粗谷糠。粗谷糠的疏松度和吸水性均较好,做 酿酒生产的辅料比其它辅料用量少,疏松酒醅的 性能好,发酵界面大。
麸曲以麸皮为原料。
〔二〕制曲原料与曲质的关系
• 小麦:小麦含淀粉较高,粘着力强,氨基酸种类 达20种,维生素含量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 良好天然培养基。
• 大麦:大麦中含的维生素和生长素可刺激酵母和 许多霉菌的生长,是培养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 豌豆:豌豆含蛋白质丰富,淀粉含量较低,常与 大麦配合使用,一般大麦与豌豆按6:4混合。
• 己酸菌具有的根本性质:己酸菌为梭状芽孢杆菌, 喜欢生活在泥土中,具有耐热性、嫌气性、碳源 以乙醇和乙酸盐为主,生长pH值在中性附近。
• 因此在人工老窖的培养要充分了解并利用老窖中 重要微生物的性质。
三、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和辅料
〔一〕制曲原料
制大曲常用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
小曲以麦麸、大米或米糠为原料;
第三节浓香型大曲的生产工艺
一 、 大曲的类型
论述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与操作注意要点

影响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 (8)268-272. [6]李继德.浅谈有机酸的作用与应用[J].酿酒科技,2000(6)34-35. [7]张丽敏,胡永刚,史静霞, 等.清香型白酒陈酿过程中微量成分变化
规律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334-337. [8]胡志平,杨强,乐细选,等.小曲白酒的蒸馏曲线[J].酿酒科技,2003(1)
收稿日期:2014-05-08
作者简介:刘子红(1968-),男,大专,生物工程专业毕业,1991 年 7 月参加工作,现任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保健酒分厂厂长、高级酿酒师、高级品酒师、河南
省白酒评委、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白酒勾兑技术能手、周口市优秀白酒专家。
!!!!!!!!!!!!!!!!!!!!!!!!!!!!!!!!!!!!!!!!!!!!!!!!!!!!!!!!!!
小麦:小麦主要用于酿制酒曲,同时也作为多粮发酵的 主要原料之一,质量要求附合:GB1351 标准。
大米、糯米、玉米:大米、糯米、玉米作为多粮发酵的主要 原料,其质量要求是:大米、糯米附合 GB1354 标准,玉米附合 GB1353 标准。 2.2 稻壳
系稻谷在加工大米时脱下的外壳,是酿造白酒过程中主 要的填充辅料。质量要求:色呈金黄,开瓣较大,无霉变及其 它怪味,无污染。验收入库执行 Q/SG.JB 0403 标准。稻壳,稻
摘 要:详细的介绍了北方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各工序的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S262.31;TS261.4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Operation Points of Luzhou Flavor Liquor in Northern Area
十二大香型酒工艺特点比较

十二大香型酒工艺特点比较1、浓香: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爽口;(今世缘、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等)2、酱香: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贵州茅台、四川郎酒)3、清香: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净爽;(山西汾酒、河南宝丰酒)4、米香: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5、凤香: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陕西西凤酒)6、药香:清彻透明,药香舒适,香气典雅,酸甜味适中,香味谐调,尾净味长;(贵州董酒)7、豉香: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净;(广东玉冰烧)8、芝麻香:清澈(微黄)透明,芝麻香突出,幽雅细腻,甘爽谐调,尾净具有芝麻香特有风格;(山东景芝白干)9、特型: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协调,香味悠长;(江西四特酒)10、兼香:⑴酱中带浓:清亮透明,芳香,幽雅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
(湖北白云边)⑵浓中带酱:清亮透明,浓香带酱香,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
(黑龙江玉泉酒)11、老白干: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酒体醇甜、味甘、自然协调,尾净悠长;(衡水老白干)12、馥郁香型:无色透明,香气馥郁优雅、陈香突出,酒体细腻、醇厚、绵柔,诸味协调,香味悠长;(酒鬼酒)工艺特点1、浓香型白酒工艺特点以高粱(或五粮)为制酒原料,优质小麦或大麦、小麦、豌豆混合配料,培制中高温曲,泥窖固态发酵,采用续槽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原度酒贮存,精心勾兑。
泥窖固态发酵,采用续槽配料,混蒸混烧。
2、老白干酒制酒工艺特点衡水老白干以精选高粱、优质纯小麦制中温曲、地缸固态发酵续槽配料,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勾兑。
3、二锅头酒酿酒工艺特点清蒸清茬,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
所谓清蒸清茬是指经清理除杂之后的原料高粱粉碎后,一次性拌料,单独进行蒸煮,然后再埋于地下的陶缸中发酵,缸口与地相平齐,用石板做缸盖密封,发酵成熟酒醅蒸酒后的醅再次加曲发酵、蒸馏,最后扔糟。
白酒生产工艺

一、续渣法大曲酒生产工艺(一)续渣法大曲酒生产特点白酒酿造分为清渣和续渣两种方法。
续渣法又分为五甑(指甑桶或蒸馏器)、四甑等方法。
所谓五甑是指每个生产班将窖中的酒醅分五次蒸馏的意思。
续渣操作法是大曲酒和麸曲白酒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酿酒方法。
续渣法将渣子(指粉碎后的生原科)蒸料后,加曲(大曲或麸曲和酒母),入窖(即发酵池)发酵,取出酒醅(又称母糟,指已发酵的固态醅)蒸酒,在蒸完酒的醅子中,再加入清蒸后的渣子(这种单独蒸料操作称清蒸);亦有采用将渣子和酒醅混合后,在甑桶内同时进行蒸酒和蒸料(这种操作称混烧),然后加曲继续发酵,如此反复进行。
由于生产过程一直在加入新料及曲,继续发酵,蒸酒,故称续渣发酵法。
续渣法适用于生产泸型酒和茅型酒。
第一次投产时,原料经蒸煮糊化,加曲,第一次入窖发酵称立渣;立渣应配酒糟或酒醅,以调节入窖的淀粉浓度和入窖酸度。
新原料经立渣发酵后,在蒸酒前先取出一部作为小渣(或称红糟),其余各甑作为大渣(或称粮糟)。
小渣入窖发酵,进行蒸酒后的醅子中不在加入新料,只加曲,下窖发酵蒸酒后称回糟。
回糟经加曲发酵蒸酒后,不再继续发酵为仍糟(又称丢糟),可作饲料。
至第二排后,又在大渣中取出一甑作为小渣,其余按上述要求继续反复操作,这样每日进行蒸酒有一定的甑数,投入的新料和排出的酒糟数量相当,保持一定的平衡,每日产品数量相同,工作步骤一律,保持均衡生产。
白酒固态发酵时,对发酵完了含有一定量酒精的固体醅称酒醅(亦称香醅),续渣法常把酒醅分成几种,对加入新料多的酒醅称大渣(粮糟),加入少量新料的叫小渣(红糟)。
续渣法中老五甑操作法是目前白酒酿造中应用最广泛的操作,在传统上老五甑采用“蒸酒蒸料”混烧操作,它适用于高梁、玉米、甘薯干等含淀粉量在45%以上的原料,大曲酒生产亦常采用此操作法。
新料大多数经过发酵三次以上才成为扔糟,淀粉利用率比较高。
续渣混烧法操作工艺流程图如下:混烧操作法,具有如下优点:(1)各种粮食本身含有其特有的香味物质,如含少量的酯类或可能含有芳香族酚类、香兰素等,在蒸酒和蒸料同时,会随酒的蒸汽带入白酒中,对酒起增香作用,这香称粮香。
白酒概述及12种香型

白酒的酿造工艺
原料选择
选择优质粮谷,如高粱、玉米、 小麦等作为主要原料。
制曲
将大麦、豌豆等原料制成大曲, 作为白酒酿造的糖化剂和发酵剂
。
发酵
将原料和曲混合,加入麸和水, 经过发酵,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
勾兑
将不同酒龄、不同批次的酒进行 勾兑,调整酒的口感和品质。
陈酿
将蒸馏液存放一定时间,使酒老 熟、陈化。
白酒概述及12种香型
contents
目录
• 白酒概述 • 十二种香型
01
白酒概述
白酒的定义与历史
定义
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 小曲、麸、水为主要配料,经蒸煮、 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 的蒸馏酒。
历史
白酒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自元代以来,采用蒸馏技术,将酒 加热蒸馏,去除杂质,提高酒度,形 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白酒。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详细描述
兼具浓香、酱香和清香型的特点,具有浓郁、 芬芳的香味和醇厚的口感,回味悠长。
陈香型
总结词
以陈年老酒为代表,具有陈年老酒的独特香 味。
详细描述
经过长期贮存和陈化过程,具有独特的陈年 老酒香味和醇厚的口感,回味悠长。
药香型(董香型)
要点一
总结词
以董酒为代表,具有浓郁的药香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中温大曲,经多次发酵,同时加 入多种中草药成分,具有浓郁的药香味和甘甜味,口感醇 厚。
蒸馏
将发酵后的酒醅加热蒸馏,使乙 醇和水汽化,收集蒸馏液。
白酒的分类与标准
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和口感特点,白酒可分为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十二种香型。
酿酒的工艺流程

酿酒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处理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酒厂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浓香型白酒混合酿酒的.以糯高粱为好,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
原料高粱要先进行粉碎。
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原料粉碎要适中,粉碎过粗,蒸煮糊化不易透彻,影响出酒;原料粉碎过细,酒醅容易发腻或起疙瘩,蒸馏时容易压汽,必然会加大填充料用量,影响酒的质量。
二·出窖酒厂把酒醅及酒糟统称为糟.浓香型酒厂均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
“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三·配料、拌和配料在固态白酒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环节.配料时主要控制粮醅比和粮浓香型白酒糠比,蒸料后要控制粮曲比。
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积为依据,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进行调整. 配料要做到“稳、准、细、净"。
对原料用量、配醅加糠的数量比例等要严格控制,并根据原料性质、气候条件进行必要的调节,尽量保证发酵的稳定。
酿制浓香型酒,除了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外,也可添加其他的粮谷原料同时发酵。
多种原料混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各种粮食资源,而且能给微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原料中的有用成分经过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生多种副产物,使酒的香味、口味更为协调丰满.“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 为了达到以窖养醅和以醅养窖,使每个窖池的理化特征和微生物区系相对稳定,可以采用“原出原入"的操作,某个窖取出的酒醅,经过配料蒸粮后仍返回原窖发酵,这样可使酒的风格保持稳定。
出窖配料后,要进行润料。
将所投的原料和酒醅拌匀并堆积lh左右,表面撒上一层稻壳,防止酒精的挥发损失。
润料的目的是使生料预先吸收水分和酸度,促使淀粉膨化,有利蒸煮糊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工艺浓香型大曲的生产工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着作<< 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所谓“曲”是指生长多种微生物的谷物,蘖是指发芽的谷物。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节 曲的类型、特点 1、 大曲的类型 大曲的分类一般根据制曲过程中对控制曲胚最高温度的不同,大致地分为中温曲(品温最额超过50℃)及高温曲(品温最高达60℃以上)和低温曲。汾酒用中温曲进行生产,高温曲主要用来生产酱香型大曲酒,泸型大曲酒虽也使用高温曲,但制曲过程的品温较酱香型大曲略低。因此,大曲酒的香型与所用曲的类型是密切相关的。除汾酒大曲和董酒麦曲外,绝大多数名酒厂和优质酒厂都倾向于高温制曲,以提高曲香。有人认为生产高温曲,是使大曲内菌系向繁殖细菌方向转化。现列举各酒厂制大曲品温最高升温度数如下: 茅台60--55℃ 泸州55--60℃ 五 粮 液58--60℃ 全 兴60℃ 西风58--60℃ 汾 酒45--48℃ 董酒麦曲44℃ 2、大曲的特点 酿制大曲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在制造过程中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淀粉质原料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并保藏了各种酿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风干、贮藏,即成为成品大曲。每块大曲的重量为2-3公斤。一般要求贮存三个月以上算陈曲,才予使用。 (1) 原料要求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蛋白质以及适量的无机盐等,能够供给酿酒有益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因为微生物对于培养基(营养物质)具有选择性。如果培养基是以淀粉为主,则曲里生长的微生物,必然是对淀粉分解能力强的菌种为主。若以富于蛋白质的黄豆作培养基,必然是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强的微生物占优势。酿制白酒用的大曲是以淀粉质原料为主的培养基,适于糖化菌的生长,故大曲也是一种微生物选择培养基。完全用小麦做的大曲,由于小麦含丰富的面筋质(醇镕谷蛋白与谷蛋白),粘着力强,营养丰富,适于霉菌生长。其他的麦类如大麦、荞麦,因缺乏粘性,制曲过程中水分容易蒸发,热量也不易保持,不适于微生物生长。所以在用大麦或其他杂麦为原料时,常添加20-40%豆类,以增加粘着力并增加营养。但配料中如豆类用量过多,粘性太强,容易引起高温细菌的繁殖而导致制曲失败。 (2)曲是用生料制曲,这样有利于保存原料中所含有的丰富的水解酶类,如小麦麸皮中β-淀粉酶含量与麦芽(啤酒生产用)的含量差不多,将有利于大曲酒酿制过程淀粉的糖化作用。 (3)大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提供了酿酒所需要的多种微生物混合体系,特别是大曲中含有霉菌,是世界上最早把霉菌应用于酿酒的实例。 (4)微生物在曲块上生长繁殖时,分泌出各种水解酶类,使大曲具有液化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等。大曲中含有多种酵母菌,具有发酵力、产酯力。在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分解原料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阿魏酸等,它们是形成大曲酒特有的香味前体物质,而氨基酸也提供作酿酒微生物的氨源。因而对成品酒的香型风格也起着重要作用。 (5)大曲的糖化力、发酵力相应均比纯种培养的麸曲、酒母为低,粮食耗用大,生产方法还依赖于经验,劳动生产率低,质也不够稳定。经过轻工业部的推广,全国除名白酒和优质酒外,已将大部分大曲酒改为麸曲白酒。辽宁凌川白酒和山西祁县的“六曲香酒”系根据大曲中含有多种微生物群的原理,采用多菌种纯种培养后,混合使用,出酒率较高,具有大曲酒风味,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大曲中合有多种微生物群,从而在制曲及酿酒过程中形成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使大曲酒具有丰富多的芳香味与醇和回甜的口味,且各种大曲酒均独具香型、风格,目前用其他方法酿造尚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另外大曲也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名白酒及优质酒仍沿用大曲进行生产。 大曲的踩曲季节,一般以春末夏初到中秋节前后最为合适,因为在不同季节里,自然界中微生物群的分布状况有差异。一般是春、秋季酵母比例大,夏季霉菌多,冬季细菌多。在春末夏初这个季节,气温及湿度都比较高,有利于控制曲室的培养条件,因此认为是最好的踩曲季节。由于生产的发展,目前很多名酒厂已发展到几乎全年都制曲。 第二节 曲的生产工艺 1、浓香型大曲酒制曲工艺流程 原料(小麦)——〉拌和润料(热水)——〉粉碎——〉拌料(温水或冷水)——〉装箱上料——〉采曲成型——〉晾汗——〉入室安曲——〉温湿度控制——〉翻曲——〉堆烧——〉收拢——〉出室——〉入库贮存 2、主要工艺操作 (1)小麦磨碎 高温曲采用纯小麦制曲,对原料品种无严格要求,但要颗粒整齐,无霉变,无异常气味和农药污染,并保持干燥状态。原料要进行除杂操作。在粉碎前应加入5-10%水拌匀,润料3-4小时后,再用钢磨粉碎,使麦皮压成薄片(俗称梅花瓣),而麦心成细粉的粗麦粉。麦皮在曲料中起疏松作用。粉碎度要求:未通过20目筛的负粒及麦皮占50--60%,通过20目筛的细粉占40-50%。 (2)拌曲料(和曲料) 将粗麦粉运送到压曲房(踩曲室),通过定量供粉器和定量供水器,按一定比例的曲料(及曲母)和水连续进入搅拌机,搅匀后送入压曲设备进行成型。原料加水量和制曲工艺有很大关系,因各类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如加水量过多,曲胚容易被压制过紧,不利于有益微生物向曲胚内部生长,而表面则容易长毛霉、黑曲霉等。并且曲胚升温快,易引起酸败细菌的大量繁殖,使原料受损失并降低成品曲质量。当加水量过少时,曲胚不易粘合,造成散落过多,增加碎曲数量。另外曲胚会干得过快,致使有益微生物没有充分繁殖的机会,亦将会影响成品曲的质量。和曲时,加水量一般为粗麦扮重量的37-40%。曾对制曲时不同加水量进行对比试验(见表4-4),结果是:重水分曲(加水量48%)培养过程,升温高而快,延续时间长,降温慢;轻水分曲(加水量38%)则相反,而酶的活力较高。高温曲的传统操作是在和曲时要接入一定量曲母,至今 仍延用。曲母使用量夏季为麦粉的4-5%,冬季为5-8%,一般认为曲母应选用去年生产的含菌种类和数量较多的白色曲为好。 (3)踩曲(曲胚成型) 用踩曲机(压曲机)压成砖状形。 踩曲时以能形成松而不散的曲胚为最好,这样黄色曲块多,曲香浓郁。 (4).曲的堆积培养 可分为堆曲、盖草及洒水、翻曲、拆曲四步,分述如下: a、堆曲 压制好的曲胚应放置2-3小时,待表面略干,并由于面筋粘结而使曲胚变硬后,即移入曲室培养。曲块移入曲室前,应先在靠墙的地面上铺一层稻草,厚约15厘米,以起保温作用,然后将曲胚三横三竖相间排列,胚之间约留2厘米距离,并用草隔开,促进霉衣生长。排满一层后,在曲胚上再铺一层稻草,厚约7厘米,但横坚排列应与下层错开,以便空气流通。一直排到四至五层为止,再排第二行,最后留一或两行空位置,作为以后翻曲时转移曲胚位置的场所。 b、盖草及洒水 曲胚堆好后,即用乱草盖上,进行保温保湿。为了保持湿度,常采用对盖草层洒水,洒水量夏季较冬多些,但应以洒水不流入曲堆为准。 c、翻曲 曲堆经盖草及洒水后,立即关闭门窗,微生物即开始在表面繁殖,品温逐渐上升,夏季经5--6天,冬季经7--9天,曲胚堆内温度可达63℃左右。室内温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点。至此曲胚表面霉衣已长出。此后即可进行第一次翻曲。再过一周左右,翻第二次,这样可使曲块干得快些。翻曲的目的是调节温、湿度,使每块曲胚均匀成熟。翻曲时应尽量把曲胚间湿草取出,地面与曲胚间应垫以干草。为了使空气易于流通,促进 曲块的成熟与干燥,可将曲胚间的行距增大,并竖直堆积。大部分的曲块都在翻曲后,菌丝体才从外皮向内部生长,曲的干燥过程就是霉菌菌丝体向内生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如果曲胚水分过高将会延缓霉菌生长速度。 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认为翻曲过早,曲胚的最高品温会偏低,这样制成的大曲中白色曲多;翻曲过迟,黑色曲会增多。生产上要求黄色曲多,所以翻曲时间要很好掌握。目前主要依据曲胚温度及口味来决定翻曲时间,即当曲胚中层品温达60℃左右(通过指示温度计观察),并以口尝曲胚具有甜香味时(类似于一种糯米发酵蒸熟的食品所特有的香味),即可进行翻曲。为什么这样操作黄色曲多,香味浓郁呢据有关资料介绍,认为可能与以下成分变化有关。 很多高级醇、醛类是由氨基酸生成的,它们是酒香的组成分。 有些酱香的特殊香气成分如酱香精(SOyanal)、麦芽酚(ma ltOl)、甲二磺醛(methional)和酪醇等,它们的生成都与氨基酸有关。例如麦芽酚是由原料所含麦芽糖等双糖类与氨基酸共热而生成。 氨基酸、肽及胨等能与单糖及其分解产物糠醛等在高温下缩合成一类黑褐色的化合物,统称黑色素,部分能溶于水,具有芳香味。 以上变化大都与温度有关,所以在高温制曲操作上十分重视第一次翻曲。 d、拆曲 翻曲后,一般品温会下降7-12℃。大约在翻曲后6-7天,温度又会惭渐回升到最高点,以后又逐渐降低,同时曲块逐渐干燥,在翻曲后15天左右,可赂开门窗,进行换气。到40天以后(冬季要50天),曲温会降到接近室温时,曲块也大部分已经干燥,即可拆曲出房。出房时,如发现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