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六)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六)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是与蛋白质、核酸相关的一些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核酸均可携带遗传信息,但只有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 核酸中的N 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 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与mRNA 中碱基排列顺序无关D. 磷酸和五碳糖的连接方式在单链RNA 和双链DNA 的一条链中是不同的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物质合成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合成同一种酶B.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浆细胞的增殖分化C. 有些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也具有释放神经递质的能力D. 胰岛素是在胰岛B 细胞中以mRNA 为直接模板合成的3.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B. 人体仅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大熊猫的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在K 值上下波动D.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DNA →转录RNA →翻译蛋白质(性状)B. 细胞间通过激素、神经递质实现其全部信息传递C. 在兔→狐过程中,物质、能量从兔到狐单向传递,而信息却是双向传递的D.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之间,并能调节种间关系5.系统素(SYS)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是植物创伤反应的信号分子,可以诱导抗逆基因的表达。
2020年高考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生物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
1-6:D D D B A C
7.(8分。
每空2分)
(1)D、G 右
(2)增加
(3)温度、光照强度等
8.(9分,每空1分)
(1)神经递质信息交流
(2)胰岛B细胞凋亡变性、坏死细胞凋亡
(3)加强下降偏高
9.(10分)
(1)农作物(1分)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2分)(2)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2分)负反馈调节(1分)
(3)信息传递(1分)
(4)直接(1分)物质循环再生(1分)能量利用率(1分)
10(12分,每空2分)
(1)3
(2)多对灰体雌蝇×黄体雄蝇和多对黄体雌蝇×灰体雄蝇
(或多对灰体果蝇与黄体果蝇进行正反交)
(3)①黄体黄体果蝇的性别比例②黄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黄体果蝇中雄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雌性
[或①灰体灰体果蝇的性别比例②灰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灰体果蝇中雌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雄性]
11.(15分)
(1)葡萄糖苷酶(2分)
(2)刚果红染色法(2分)
(3)发酵产纤维素酶(2分)
(4)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1.78×108(2分)少(2分)
(5)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碳源、操作失误、取样前未摇匀样液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1.B解析: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B、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错误;C、动物细胞之间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一流动性有关,C正确;D、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但不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如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正确。
2.D解析:A、RNA酶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如原生动物四膜虫,A错误;B、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外都能起作用,B错误;C、由题干中描述“原生动物四膜虫rRNA前体的内含子序列中具有核糖核酸酶等五种酶的活性,其水解RNA的速率为每分钟2次”,因此大多数核酶具有多种酶的功能,但催化效率低,C错误;D、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能与碱性溶液中的铜离子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3.D 解析:A、花瓣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能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从而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A正确;B、题图2可知I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II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B正确;C、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C正确;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但是浓度可能相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D错误。
4.C解析:A、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能提供能量,故不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B、神经递质一般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传递信号,不进入细胞,B错误;C、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升高,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物质A作用于心脏使其活动减弱导致血压降低。
若药物B与物质A争夺受体,则物质A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血压将升高,所以可推测药物B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C 正确;D、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反应快,作用的时间短。
肾上腺素进行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所以比迷走神经的调节反应慢、作用时间更长,D错误。
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rRNA和RNA聚合酶是人体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 r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的单体是氨基酸B.二者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C.二者的合成场所不同a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D.二者都可以自由进出核孔2.现有两个物种甲,乙(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乙种植株的耐盐碱能力强,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植株,下列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A.将两种植株杂交得到F,再进行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纯种目的植株B.将乙的耐盐基因导人甲种植株体细胞中,再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目的植株C.用X射线对甲种植株进行诱变处理,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耐盐碱的植株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目的植株3.来自共同祖先(A)的两个相同的地雀种群(B,.C)被完全分隔在两个海岛,经过若干年演变,形成具有一定差异的B2、C2两个种群。
下列相关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两个海岛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导致B.C,的进化方向不同B.地理障碍使B.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理科综合试题(雅礼版)第1 页(共16页)C. C;演变为Cq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发生了定向改变D.A演变为B,.C2的实例说明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4.相关研究表明PD-1和PD- L1是癌细胞免疫疗法中两大重要蛋白,正常细胞表达的PD- -L1与PD- - 1结合可防止免疫细胞误伤正常细胞,而癌细胞通过表达大量PD-PD- 1抑制剂L l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如图表示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而实现B.根据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注射抗PD- 1 抗体能直接杀死癌细胞C.某些单抗药物或抑制剂通过与PD- 1.PD-L1 结合,使癌细胞失去伪装D.用免疫疗法及时消灭体内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IAA是--种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之所以发生徒长,是因为水稻植株产生较多的赤霉素C.蔬菜贮藏中,为了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常用细胞分裂素的类似物来处理D.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6."下列与种群和群落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得到的某种群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习性相似的物种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C.有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方向也有可能不变D.喜马拉雅山不同的纬度上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9.(9分)生物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01~05套附答案及解析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01)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B.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结构C. 中心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D. 核糖体是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必需结构2.下列有关生物现象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高温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的颜色变化B.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上可能存在多种激素的受体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D. 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血红蛋白可分别参与脂质、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3.下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有关实验方案。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本实验检测试剂Y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B. ③④两组实验反应温度X设为37℃时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 若X、Y设置正确,则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D. 若X、Y设置正确,则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4.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种分裂方式在DNA复制时都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 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C.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B. 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 运动员在比赛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十)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酸分子中的每一个磷酸均与两个五碳糖形成酯键B. DNA和RNA均分布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C. mRNA和tRNA均为单链不含氢键D. DNA双螺旋结构的热稳定性和分子的碱基组成无关2.某二倍体生物,让其显性纯合个体(AA)与隐性个体(aa)杂交,子代中偶然发现了1只表现为隐性的个体,关于该变异个体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结构变异C. 染色体数目变异D. 交叉互换3.关于脊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母鸡出现“牝鸡司晨”现象,与性激素的调控有关B. 家兔大量摄入碘盐以后,垂体的分泌活动显著增强C. 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与激素调节无关D. 人体胰腺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4.碳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下列关于真核生物运输含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B.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胞吞作用进入靶细胞内,从而发挥调节作用C. 植物细胞吸收含碳物质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胆固醇和葡萄糖的过程均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有关5.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得到明显清晰的色素带,研磨时应加入大量无水乙醇B. 萨克斯的实验中,将天竺葵绿叶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后,可直接滴加碘液观察叶片变化C.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有时应将视野调暗,更有利于物像的观察D.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中,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由二倍体变成四倍体的过程6.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该家系中患病个体一定是杂合子B. 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则该家系中正常个体一定是杂合子C. 若Ⅱ3号无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若Ⅱ5号无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为伴X显性遗传二、非选择题:29.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得到了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三)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三)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浆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率比红细胞的慢B. 人体的肌细胞既有识别肾上腺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 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D. 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2.关于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翻译时,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C. 一个DNA分子上的全部基因转录后可合成多个mRNA分子D. 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染色质会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结合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在增强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 14C6H12O6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中不能检测出放射性D.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一)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一)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B.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结构C. 中心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D. 核糖体是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必需结构2.下列有关生物现象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高温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的颜色变化B.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上可能存在多种激素的受体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D. 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血红蛋白可分别参与脂质、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3.下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有关实验方案。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本实验检测试剂Y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B. ③④两组实验反应温度X设为37℃时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 若X、Y设置正确,则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D. 若X、Y设置正确,则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4.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种分裂方式在DNA复制时都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 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C.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 不考虑突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B. 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 运动员在比赛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产生 ATP 的速率随 O2 浓度的变化
C.沙丘、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D.在温度和 pH 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现象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是通过基因表达实现的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彩球总数不一定相同 C.DNA 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明显缩短复制所需要的时间 D.HIV 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 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 B.人体感染 HIV 后不能发生免疫应答,不能产生抗体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脂质 D.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是神经冲动传导的基础 5.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调查的过程或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调查法和系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人类伴性遗传问题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 D.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揭示了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6.某种昆虫(2n=56)的性别决定类型未知,为 XY 型或 ZW 型中的一种。体色正常对体色 透明为显性,由一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T、t 控制;身体有斑点对无斑点为显性,由常染色 体上基因 G、g 控制;各种性状雌雄虫均有。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性别决定为 XY 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 4 种 B.若性别决定为 ZW 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 2 种 C.经过减数分裂,雌虫和雄虫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均不相同 D.可选择体色不同的雌虫和雄虫,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性别决定类型 29.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叶绿体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能同时 转运 Pi 和磷酸丙糖,并且严格按照 1:1 的比例反向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能是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若干同种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鼠随机分成低碘组和对照组,饲养 180 天后,
测_。试分析低碘组小鼠甲状腺增大的原因:
________。
组别
饲料
甲状腺重量(mg)
对照组 动物常用饲料
3.65
低碘组
低碘饲料
6.25
31.茶毛虫是我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常聚集在叶背取食,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 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抓幼虫、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2)有人重复乙、丙杂交过程,发现某一 F1 植株的体细胞中含 N、n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
三条(其中两条含 N 基因),请解释产生该变异的原因:________。让该变异植株自交,理 论上后代中产绿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实验人员用开粉花、开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 出现开红花和开粉花个体。请用“>”对 基因 Ha、Hb、Hc 之间的显隐性关系进行排列: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一开粉花植株的基 因型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020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可能是蛋白质或 RNA,均具有专一性 B.不仅仅是大分子物质,某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运出细胞 C.观察藓类的小叶,能观察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 D.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的起源关系可解释病毒的寄生性 2.数学模型是研究生命发展规律,发现和分析生命现象的工具。下列现象可用下图表示的 是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________。调查茶园中茶毛虫幼虫的密度时, 可选择样方法,请简单描述操作过程:________。 (2)茶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________。茶毛虫所摄取食物中能量 的去向有________。 (3)放置黑光灯诱杀茶毛虫成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种植人员在茶叶种植 区留置一定区域,不种植茶树,让其他植物生长,可减少茶毛虫危害,其原理是________。 32.某种二倍体植物种子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 M、m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N、n 影 响。用产黄色种子的植株(甲)和产绿色种子的植株(乙和丙)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另
(1)卡尔文利用 14C 标记的 CO2 进行光合作用,然后________,最终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该循环发生的具体场所为叶肉细胞的________。 (2)CO2 进入卡尔文循环,首先应该________。图中磷酸丙糖的合成伴随着 ATP 的水解, 则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若单位时间内离开卡尔文循环的磷 酸丙糖的数量大于磷酸转运器转运 Pi 的数量,从物质合成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 (3)已知钾肥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运出细胞,请解释缺钾会使光合速率下 降的原理:________。 30.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调节动物的能量代谢以及身体发育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造成 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甲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风中,小鼠体内参与抵御寒冷的细胞有________。该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 加,但通常情况下不会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答两点)。 (2)患甲亢的实验小鼠情绪波动较大,易烦躁,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的作用。给 某患有甲减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推测该小鼠的患病部位不可
外,该植物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分别受等位基因 Ha、Hb、Hc 控制,它们之间具 有不循环的完全显隐性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当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 M 基因的表达。乙、丙的基因
型分别为________,二者杂交所得 F1 自交,F2 中产绿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