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车间加强防静电管理措施的暂行规定》的

通知

公司全体员工:

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如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听到“噼啪”放电声;当你晚上关灯后将穿着的毛线衣脱下时,你会在衣服上看到很多火花在跳跃;当你在天气干燥时用手在一些电器外壳上摸一摸时,你会整觉到有很强的“触电”的感觉。这些都是静电现象的表现。

本公司所生产的主要产品都是静电很强的产品,尤其是特别是是最容易产生静电的产品,静电现象最严重也是特别需加强消防安全防护与监管的方面……

为让全体员工对静电现象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尽量减少直至消除各种静电造成的危害,增强工厂的安全保障能力,现就静电产生原因与危害及降低与预防措施等相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全体员工仔细阅读并遵照执行:

一、“静电”的产生与静电的危害常识:

1.静电的产生: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物体之间的接触、摩擦、流动等等。越是干燥越是不

传电的物体,越容易产生静电。越是冬季静电现象越严重。

2.静电引起着火和爆炸的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

(2)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3)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着火能量;

(4)静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上述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不具备时,就不会引起着火和爆炸。

3.静电的危害:静电强会引起珍珠棉尤其是薄棉自已燃烧,包括穿着毛线衣去抱棉时都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防静电”管理措施应当熟悉与掌握以下要点与要求:

1.不准穿带钉鞋进入生产区域。凡有静电危害的工序、设备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液化气在使用中,静电预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应避免发生金属撞击,不摔砸钢瓶。

3.在有爆炸物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应采用平型带传动,用三角胶带较为安全。为改善传动皮带的导静电性能,应采用可导走静电的皮带,而不用绝缘皮带。最安全的方法是安设单独的防爆电机,电机和设备之间用轴直接传动或经过减速器传动。

4.生产现场严禁使用高绝缘的塑料管、塑料板、橡胶板、橡胶管等。必须使用时要选用能导静电的品种或加上金属屏蔽网,以防止静电积累,发生危险的放电而引燃易燃物品而引起火灾。

5.生产现场的金属设备及附件,全要设臵有良好的接地,只作防静电的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0欧姆(静电接地装臵应定期检查测试)。当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值时应检修或更换。压缩机的外部金属保护罩应与接地线连接。

6.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在装卸、使用液化气时,必须使用合格的零件,接连牢固后才准作业。防止因接头泄漏喷出液化气,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着火和爆炸。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区域,必须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工厂的气房与存放库的排气扇应长期保持开通不关闭并严格落实定时巡检制度。

7.越是干燥越容易产生静电,这就是冬天静电比夏天强的道理。适当增大工作场所的空气温度,也可控制静电的集聚。

在生产操作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空气温度。如在干燥季节相对湿度较低时,应向工作场所地面多洒些水,增加空气湿度。各部门应该指导本部门员工根据本部门特点适时进行增湿工作降低车间的静电现象。

8.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车间与场所,不得辅设绝缘胶板。应辅设导静电胶板,并做好接地。导静电胶板在接地时,与金属体的接触面积应大于20平方厘米,且须接触紧密,这样可大大减轻静电的危险。

9.珍珠棉生产现场的员工,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不准穿化纤服装。穿着厂服时应将衣服拉链全部拉好,不可敞开露出里面的其他衣服或将厂服脱掉直接穿着自己的防静电效果很差的衣服生产加工珍珠棉产品,这样很容易造成静电磨擦发生“自燃起火”事故。这一类事情已经在珍珠棉生产车间发生过几起。

10.在工作场所不得脱换衣服。据有关部门在200C、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脱毛制外套时,产生静电最高电压达2800伏;脱棉服时,最大电压为2600伏;脱化纤衣服时为5000伏以上。因此,只准在指定的更衣室、休息室或其它场所脱换衣服。各部门在现场管理时应切实做好培训与现场监管工作。

11.限制管道内的流体和流入容器内的流体的流速。用降低流速的办法来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电位。

12.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静电的泄漏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蔽与接地、增湿等。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或失误,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必须时时防范,人人防范。

13.各部门应每月对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报告行政部或公司领导处理。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请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所有员工进行宣导,望大家共同遵守并互相监督共同做好防静电工作,如有未尽事宜,将另行发文通知公布。(附件:《静电常识文章》)

特此通知。

附件:

《静电常识文章》

自从进入冬季,张小姐就开始频频被电,一般人只会被金属门把手电着或者与人接触时发生被电现象。张小姐“电量”较足,可以电许多东西,如墙壁、肥皂、水果。几天前她去接电话,手刚接触电话,只听“啪”的一声,指尖处放出蓝色的火花,指尖有麻痛感,只见电话的来电显示屏闪了闪,就没有显示,坏掉了。

张小姐把电话拿去修理,修电话的师父说电话可能是打雷的时候闪了。修理的师父怎么也不相信是人电的。

张小姐很苦恼,她听说减少静电,要穿纯棉的衣服,家中还要加大湿度。可家中空气加湿器开着,纯棉的衣服也穿着,电还是照样放,没有减少的迹象。张小姐迫切希望得到有效减少身上静电的方法。

其实,张小姐的烦恼我们也经常遇到。朋友之间握手,在手指接触前的瞬间会“放电”;黑夜里脱毛衣时我们会看到星星火光同时听到啪啪响声;梳头时头发跟着梳子乱飞怎么也理不称展;关车门时我们手指会对车门“放电”。这些“放电”都是静电在起作用。这些“放电”有时给我们生活增加不少乐趣,有时又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象前两天报道的那样引起争执斗殴。这些温柔的“放电”和夏天的电闪雷鸣都是静电在起作用。

读者朋友们对中学物理课上用一支钢笔在头发上摩擦后就能吸附细小纸屑的实验一定记忆犹新,这个简单实验让我们看到了静电的存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处处存在静电,静电无时无刻不伴随我们。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静电的世界里,一点也不夸张。

那么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呢?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不带电的中子、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正负平衡,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特征。但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产生的热量提升了电子的能级,使不活泼的电子变成容易逃逸的活泼的电子,这样的电子很快就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中去,使两个本来处于中性的物体变成为带电的物体,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摩擦生电”现象。摩擦生电的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不仅与材料的特性有关,也与现场温度和湿度有关。秋冬季节由于空气湿度降低,分子间的黏滞力小,运动速度加快,就很容易产生静电。我们在地板上走动、旋转转椅、开关抽屉、拿取纸笔、移动鼠标等动作都会产生静电,使我们身体和衣服上充满静电。

静电学是电学中最古老的学科,现在静电应用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经典静电学作一较为详细的回顾也是很有意义的。

2500年前左右, 古希腊哲学家塔勒斯(Thales,640-546 B.C.)在研究天然磁石的磁性时发现用丝绸、法兰绒摩擦琥珀(Amber)之后也有类似于磁石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塔勒斯成为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静电实验者。电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ελεκτρον(琥珀)。

公元三世纪,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这里记载头发因摩擦起电发出的闪光和噼啪之声。

但直到16世纪,除了偶尔发现埃尔摩(Elmo)火外, 对静电别无其它记载。埃尔摩火是发生在船桅杆上或其附近的发光现象。在航行于地中海上的水手中间长久流传着一个“神火”的故事,他们在暴雨将来临的危急时刻,多次发现在桅杆尖上有一种不祥的火光,开始时水手们把它看做末日的来临。但当他们多次平安脱险后,这火光反而变成了安慰的源泉。水手们把它命名为圣.埃尔摩火,用来象征他们所信仰的圣徒埃尔摩的保护。

Jeau Antoine Nollet(法国人)曾做了一个当时最为壮观的演示实验,他在巴黎大教堂, 在路易十五皇室成员面前, 令七百个修道士手拉手地排成一条九百英尺长的队伍, 一端的人接触带电莱顿瓶的外部, 当另一端的人接触莱顿瓶的另一端时, 七百个修道士全部因电击而跳起来。

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实验,人们对静电的认识越来越深。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物体之间的接触、摩擦、流动等等。越是干燥越是不传电的物体,越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有正负之分,一些物体摩擦产生正电,而另外一些物体摩擦产生负电,当静电很强时或者正负电荷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放电,产生火花和响声。

第1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