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
预防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

预防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静电,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往往能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想象一下,你正得意洋洋地走进办公室,突然,一个小小的静电火花从你指尖跳出来,吓得你手一抖,咖啡洒了一地,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预防静电危害,让我们的生活不被这小东西搞得鸡飞狗跳。
1. 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们得搞清楚静电是个啥。
静电,其实就是物体表面因为摩擦等原因,积累了电荷,形成了电位差。
简而言之,就是你在拖鞋上走动,跟地面摩擦产生的电荷,最后在你碰到金属物体时,咔嚓一声,火花四溅,万一恰好是你正在使用的电子设备,哎呀,那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所以,第一步,了解静电的来龙去脉,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1 学会观察环境然后,咱们得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
很多时候,静电问题不是因为你自己,而是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比如,干燥的冬天,空气湿度低,静电就会更容易积累。
这时候,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们频频碰到金属物体发出火花,那可要小心了,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1.2 选择合适的材料还有啊,选择合适的衣物和材料也至关重要。
尽量少穿合成纤维的衣服,比如聚酯纤维,这种材料特别容易产生静电。
反倒是棉质的衣物,静电比较友好,穿上去舒适又安全。
衣服选择得当,静电就会远离你,真是“一举两得”!2. 日常防护措施说到日常防护措施,那可就多了去了。
首先,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尤其是冬天。
你可以考虑用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这样一来,静电就会乖乖让路,不再给你添麻烦。
2.1 穿防静电服如果你工作的环境比较特殊,比如电子厂或者一些高科技公司,穿上防静电服简直是“金科玉律”。
这些衣服专门设计用来减少静电的产生,虽然看起来可能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制服,但为了安全,咱们也要豁出去了!2.2 使用防静电设备别忘了还有一些防静电设备,比如防静电手环和静电消除器。
这些小工具虽然不起眼,但能大大降低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威胁。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界面带电状态,当静电放电时会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对化工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1. 危害:静电可能造成火灾与爆炸,尤其是在容易发生静电的混合物及气体环境中。
这种情况下的火源极为敏感,可能会导致爆炸。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抗静电材料或在液体储存器中加入电导剂。
工人应戴抗静电手套和鞋,以减少或消除静电。
2. 危害:电离辐射属于静电现象,可能会对化工生产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包括使用防辐射材料,必要时可借助遮蔽、散射等方法减轻辐射。
3. 危害:在化工过程中,静电可能会引发火花或电击。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抗静电装置和设备,并在需要时采取可减少或消除静电的方法。
4. 危害:静电可能导致产品的污染和损坏。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防静电织物、屏蔽材料和电导性材料来防止静电。
总之,在化工生产中,应当严格控制和管理静电现象,采取必要的防范和预防措施来确保生产场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秋冬季一到,风干物燥引起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脱衣服时“噼里啪啦”的小电光,触碰金属时指尖传来的一阵麻酥......静电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简单的“触电感”,它还存在着巨大的事故隐患你知道吗?一、静电是怎么产生的?静电的发生机制。
由于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物体相互靠近时,电子就会在物体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导致电荷在物质系统之间的不均匀分布,打破原本的平衡状态。
所谓静电,其实就是这些发生转移、在某一物体上积累下来的电荷,而由这些电荷引发的诸多现象,如头发炸毛、电脑屏幕粘上灰尘等,就是静电现象。
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
我们的鞋子大多是绝缘的橡胶底,身体累积的电荷不可能通过鞋导给大地,于是身体的电荷逐渐累积,也就产生了静电。
静电现象在冬天比在夏天更为常见,这与不同湿度下空气的导电能力有关。
相对湿润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微小液滴,可以转移身体的一部分电荷,而冬天气候干燥,室内外温差更大,大的温差会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因此摩擦带来的电荷很容易积累起来。
二、静电有哪些危害?1、对人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环境干燥、摩擦、穿戴化纤衣物等原因,经常导致身体产生静电,在与金属接触时,就会有疼痛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有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静电的辐射下时,人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躁、胸闷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对工业:比如加油站,汽油属于易燃液体,当环境温度升高或出现异常情况时,油品挥发出的可燃蒸汽与空气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有火花出现,就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而静电放电则恰恰能够提供火花。
由此可见,静电作为能够提供火花的一种点火源,且其隐蔽性、潜在性、随机性和复杂性为油库火灾或爆炸危害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三、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静电现象呢?(一)日常生活防静电1 多摄入水分。
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提高身体的湿度,能有效地减少静电。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它产生于物体表面由于摩擦、接触或分离所引起的电荷不平衡。
尽管静电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看起来无害,但实际上静电带来的危害并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静电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击伤害:静电在积累一定程度的电荷后,会导致放电,而人体如在放电的时候接触带电体,就会产生电击。
电击伤害轻者可能只是短暂的疼痛和麻刺感,重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2. 火灾爆炸:在一些有易燃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静电的放电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特别是在化工、石油、天然气行业,由于生产设备和管道以及化学产品的摩擦、输送等操作,很容易产生静电,一旦放电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设备损坏:静电也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静电放电可能对计算机、电视、音响等电子产品的微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造成设备性能降低甚至无法使用。
而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带来的放电也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
为了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1. 排静电:排静电是指通过导电材料或导电装置将静电释放到大气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设备和地面进行接地处理,或者使用导电地坪和导电防静电工具来排除静电。
2.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设备,通常采用离子风、雷管、脉冲式放电器等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消除静电,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
3. 环境控制:在易燃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需要加强环境控制,采取通风排气等方法,降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4. 人身防护:在一些静电浓度较大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穿着防静电服装、鞋等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5. 设备保护:在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使用静电屏蔽材料、增加接地装置等措施来保护设备免受静电损害。
静电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为了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只有加强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以及采取科学、专业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静电带来的危害,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促进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电荷不平衡引起的自然现象,在很多情况下会造成危害。
静电危害主要表现为火花放电、电击和对设备的损坏。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衣物选择:选择抗静电的衣物,如纯棉或纯麻织物,避免使用纤维和合成材料。
避免穿着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如尼龙、涤纶等。
另外,可以选择安全鞋,以防止脚底与地面的接触产生静电。
2.湿润环境:保持工作环境的适度湿度,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
湿度高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喷水等方式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3.避免摩擦:减少或避免摩擦,避免与易产生静电的物质摩擦。
如避免穿戴塑料材质的鞋底,避免与塑料制品、塑料地毯等摩擦。
4.接地保护:合理设置和使用接地设施,如接地线、接地极等。
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以采用接地保护措施,将其电荷通过接地导流,减少静电的积累。
5.静电消除装置: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喷雾剂等。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6.防止火花放电:在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环境中,要注意防止火花放电。
可以采用非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并对可燃物质进行合理的存放和使用。
7.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对于静电敏感的设备和材料,可以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防静电地垫等,来防止静电对其产生危害。
8.静电安全教育:对于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静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宣传静电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他们的静电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总之,静电危害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合理的措施和预防,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降低静电危害的风险。
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静电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静电是指物体带电后所产生的静电力和电场。
在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严重事故。
因此,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静电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静电的危害1. 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静电可以引发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火灾和爆炸。
当可燃物质积聚在容器或管道内,同时与带电物体接触,静电将引发可燃物质着火或爆炸。
2. 静电电击:静电会使人体感到电击。
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或电荷过大时,静电放电可能导致轻微的电击和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3. 静电影响生产过程:静电可能对生产过程造成干扰。
静电会吸附尘埃和污染物,增加设备维护和清洁的频率。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流动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二、静电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或消除静电的危害,在化工行业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接地:接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预防静电的方法之一。
将设备和容器通过导电线连接到地下是十分必要的。
接地可以将带电物体的电荷迅速释放到地下,减少静电的积聚。
2. 防静电衣物和装备: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衣物和鞋子。
防静电衣物和鞋子具有导电功能,可以帮助将工作人员身上的静电迅速释放掉。
3. 控制湿度:在化工厂和实验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预防静电的危害至关重要。
湿度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静电积聚,并帮助电荷释放。
4. 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在工艺过程中迅速释放静电。
5.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消除静电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反向电荷中和带电物体上的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6.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防范静电等各种危害的重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啪”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能够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例如人们不大在意的狂风卷起砂砾会因摩擦而带有大量静电它不仅会中断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二、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静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对于引燃能量较小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也可由刷形放电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
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
三、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2 防止静电危害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安全限度。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即泄漏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具体措施均属泄漏法运用感应中和器、高压中和器、放射线中和器等装臵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均属中和法。
第二条途径包括就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四种: 一静电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的方法有1保持传动带的正常拉力防止打滑。
2以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减少摩擦。
3灌注液体的管道通至容器底部或紧贴侧壁避免液体冲击和飞溅。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静电是指由于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在化工生产中,静电常常会带来许多危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这些危险。
1.火灾和爆炸: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会引起火花放电,如果周围存在易燃气体或蒸气,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2.毒气泄漏: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也会导致化学品的泄漏,使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3.设备损坏:静电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的短路、故障和损坏,导致生产过程中断和生产线停机。
为了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排静电:通过将导电件或接地器与地线连接,将静电电荷导入地面,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用的方法包括接地导线、接地屏蔽和金属接地板等。
2.静电消除器:在容易积累静电的设备和管道上安装静电消除器,通过电离放电或电子冷冻等方式,将静电电荷释放掉,避免积累。
3.使用防静电设备: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如粉尘环境中,使用防静电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
例如,选择带有防静电材料的地板、防静电衣物和鞋子。
4.控制湿度:保持空气湿度合适,通常在40%-60%之间,可以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性。
5.做好防护措施:对具有易燃、易爆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密闭储存、防爆设备等。
6.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员工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
7.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应对静电引起的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措施,以减少事故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总之,静电对化工生产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为了预防和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消除静电。
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静电的危害性,合理运用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静电的预防措施
• 6、到自然环境中去。有条件的话,在地上赤足运动一下, 因为常见的鞋底都属绝缘体,身体无法和大地直接接触,也 就无法释放身上积累的静电。 • 7、尽量少穿化纤类衣物,或者选用经过防静电处理的衣物 。贴身衣服、被褥一定要选用纯棉制品或真丝制品。同时, 远离化纤地毯。 • 8、秋冬季要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这样静电就不容易积累 。室内放上一盆清水或摆放些花草,可以缓解空气中的静电 积累和灰尘吸附。 • 9、长时间用电脑或看电视后,要及时清洗裸露的皮肤,多 洗手、勤洗脸,对消除皮肤上的静电很有好处。 • 10、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酸奶,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 素c,减轻静电对人带来的影响 ,最后少穿胶底的鞋,胶底的 鞋基本于地绝缘了,静电无法释放。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 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 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 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 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 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 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 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 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 已全部烧毁。
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当电量不变,电压和电容成反比,由于 工艺过程中电容变化很大,使静电电位可以高达数 千伏至上万伏; 2、能量不大。一般不超过数豪焦耳,少数达数十 豪焦耳; 3、尖端放电。导体尖端,曲率最大。电荷密度大, 容易发生电晕放电和发展成火花放电; 4、感应放电。将导体移入带电与接地体之间,可 感应静电,并对带电体和接地体产生火花放电; 5、绝缘体上静电泄漏很慢。静电泄漏的快慢决定 于材料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的乘积。而绝缘体的介电 常数和电阻率都很大,所以静电泄漏很慢,保留危 险状态时间长。
10
产生静电的方式(二)
•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 带上静电。为什么气体也会产生静电呢? 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 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 离”而起电。所以在我们的周围环境甚 至我们的身上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静电, 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
11
产生静电的方式(三)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 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 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 引发事故。 (2) 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 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 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 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直接灌装甲苯。
配管等固体接触,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上形成双电 层。随着液体流动双电层中一部分电荷被带走,产生 静电; • (2)摩擦静电——由于物体相互摩擦,发生接触位置 的移动和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 (3)玻璃带电——相互密切结合的物体剥离时引起电 荷分离产生静电; • (4)喷出带电——液体、气体和粉尘从截面很小的开 口部位喷出时他们越喷面的 摩擦以及相互之间的 撞击, 变成飞溅的飞沫而产生大量的静电;
RH 65-90% 15,000V 250V
在工作台上操作
包说明书的已烯树脂封皮 从工作台上拿普通塑料袋 从垫有聚氨基甲酸泡沫的 工作椅上站起
6,000V
7,000V 20,000V 18,000V
100V
600V 1,200V 1,500V
14
人体与静电(二)
尽管携带了令人吃惊的静 电电位,但由于并未瞬间 释放,因此人体并无感觉 。
液体静电的产生因素 液体在搅拌、沉降、流 动、冲击、喷射、飞溅 等接触及分离的相对运 动,形成双电层而产生 静电。
静电高低与下例因素有关:
• ①灌注液体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 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 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 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 ③液体管出口与液面的距离越大, 液体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液体流对 液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 越高。
12
产生静电的方式(四)
• 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 除物体接触后分离能起电外,当 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 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 负电和正电
13
人体与静电(一)
人体活动 在地毯上走动 在已烯树脂地板上行走 环境湿度 RH(湿度) 10-20% 35,000V 12,000V
静电电位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 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 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 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 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 罐内温度。
•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 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 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 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 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 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工作桌面、地板、 椅子、衣服、纸张、卷宗、包装材料、流动 空气、流动的液体、漏斗等。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 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 的质子组成。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 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 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 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 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 称为阴离子。
9
产生静电的方式(一)
•
静电并不是静止时的电,是宏观暂 时停留在某处的电,静电现象是一种 常见的带电现象。日常生活中,用塑 料梳子梳头发或脱下合成纤维衣料的 衣服时,有时能听到轻微的“噼啪” 声,在黑暗中可见到放电的闪光,这 些都是静电现象。
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一 种物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就会越过界 面,进入另一种物体内,这种物质 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上正电, 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 电它不能象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 移动,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 电。静电的常用参数为电压,单位 是“千伏”(KV)
•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 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 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 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 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 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 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 “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 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常见引发静电的工 序:
• (5)冲撞带电——粉尘类的粒子之间或粒子与固体之间 冲撞形成飞快的接触和分离,产生静电; • (6)破裂带电——固体或粉体类,当其破裂时出现电荷 分离,破坏正负电荷的平衡,产生静电; • (7)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展、飞散和 分离,形成许多小滴组成新液面而产生静电; • (8)滴下带电——附着于器壁的固体表面上的珠状液体 逐渐增大后,其自重形成滴液,当其坠落时,出现电荷分 离,产生静电。 • 产生静电电荷的多少与生产的性质、数量、摩擦力大小、 摩擦长度、液体和气体的分离或喷射强度、粉体粒度等因 素有关。
1. 材料性质包括材料内在化学组成,物质内 部结构、应力应变力学特征、材料形状和 导电性等。 2. 周围环境条件包括接触物体(材料)周围 气体组成与压力、温度、湿度等。 3. 机械作用情况包括两种材料接触的类型、 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分离速度以及材料 作用力的性质等。 4. 材料配合种类不同材料间的摩擦,会产生 不同极性的静电。不同材料附有不同的静 电强度。
事故二: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
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 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 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 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 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 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 因是:醋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 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 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静电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 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 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在家庭生活 当中,静电不仅化纤衣服有,脚下的地毯、 日常的塑料用具、锃亮的油漆家具及至各种 家电均可能出现静电现象,静电可吸附空气 中大量的尘埃而且带电性越大、吸附尘埃的 数量就越多,而尘埃中往往含有多种有毒物 质和病菌,轻则刺激皮肤,影响皮肤的光泽 和细嫩,重则使皮肤起癍生疮,更严重的还 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病症。
• 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 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油品在输转中 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 几倍到几十倍。 • 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 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 生静电。 • 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 电电压越高。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 高。
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常见引发 静电的工序: • (1)流动带电——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时,由于液体与
• 具体分析如下: •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 聚合成固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属于易燃液 体。 •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 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 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 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