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模式特点

合集下载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疾病、病人、医疗保健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 3)多元论观点
从多因素的角度理解疾病与健康的原因。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收入 、 居住条件、 营养、居住条件、 营养、 文化程度 、人际关系。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 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学进一步社会化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形式
1、环境医学模式 1974 布鲁姆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是1977年美国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 特点: 1)整体论观点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整体,人与环 境(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系统论观点
医学模式
一、医学模式概念及其演变
模式指人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 为方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 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 学观。
医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的神灵.这就是神灵主义 的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 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 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 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 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 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 的医学模式。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
积极健康观
WHO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 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或虚弱。是积极的健康观,不仅考 虑个体,也考虑群体。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
积极健康观
WHO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 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或虚弱。是积极的健康观,不仅考 虑个体,也考虑群体。
WHO关于衡量人类健康的10条标志: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工作和应付日常生活事 件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敢承担责任 • 睡眠良好,休息充分 • 应变能力强,能良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 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抵抗力 •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动作协调 • 视力良好,反应敏捷 • 牙齿与牙龈无缺损或病变 • 头发光泽,无头屑 • 皮肤与肌肉具有一定弹性,行走轻便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疾病、病人、医疗保健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 3)多元论观点
从多因素的角度理解疾病与健康的原因。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收入 、 居住条件、 营养、居住条件、 营养、 文化程度 、人际关系。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 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学进一步社会化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形式
1、环境医学模式 1974 布鲁姆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977年美国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 特点: 1)整体论观点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整体,人与环 境(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系统论观点
4、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 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 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 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 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 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现代医学的特征

现代医学的特征

现代医学的特征
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

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

现代医学模式特点如下: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3)医学模式是医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

(4)医学模式既体现医学观,也体现方法论
(5)医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演变。

(6)医学模式的演变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人们应当从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健康需求去把握医学的时代特征,把握住医学发展的方向。

第二章,医学模式

第二章,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 失调,则百病丛生。 失调,则百病丛生。
阴阳平衡 阴盛阳虚 阴虚阳盛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中国的阴阳五行学病理学说建立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中国哲学 五行相生相克、相关协调 金 木 水 火 土
阴和阳 世界观 相生相克
杀茵灭虫、预防接种和 抗生素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忽视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 人的影响。 导致了医学领域的高度专科化
“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认为疾病完全 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 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 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 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在 它的框架内没有心理、社会因素留下余地, 它的框架内没有心理、社会因素留下余地,”是不 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补充。 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补充。
——其核心是医学观 疾病观 健康观 其核心是医学观=疾病观 其核心是医学观 疾病观+健康观
医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4 医学模式的特点
(1)社会性: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2)普遍性:任何人都受其影响(健康观、疾病观等) (3)广泛性 :影响无所不在 (4)渐进性:表现为动态地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政 治、科学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5)稳定性:稳定与发展并存
Louis Pasteur (1822-1895)法国, 疾病细菌理论的创始人。
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 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 弗莱明 1929年,青毒素 年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 里程碑。 直到今天,它仍是流行最广、 直到今天,它仍是流行最广、 应用最多的抗菌素。 应用最多的抗菌素。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一种注重综合身心灵健康的医学理念,其特点包括:
1.整体观念: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强调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
相互作用,认为人的健康是整体健康而非单个器官的健康。

2.个性化治疗:每个个体都被视为独特的存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
性化特点、生活环境、情绪状态等综合因素,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自然疗法:自然哲学医学倡导使用自然疗法,如中草药、针灸、按
摩等,强调身体自愈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4.强调预防:自然哲学医学注重预防胜于治疗,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
重要性,倡导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减少压力等预防措施。

5.综合治疗: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综合运用东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从
多个角度综合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6.尊重自然规律:自然哲学医学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身体的生
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避免人为干预破坏。

7.促进身心平衡:自然哲学医学强调身心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通过
调整情绪状态、缓解压力等方法促进身心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注重整体性、个性化和自然疗法,旨在预防疾病、平衡身心、促进健康。

这种医学模式在当代社会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健康理念。

社会医学-医学模式 课件

社会医学-医学模式 课件

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一、对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一)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 1、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
保健型转变
病因的寻找不仅仅停留于生物医学角度和如何治疗,更多 的是考虑到如何综合预防?
因此, 医院、医生、护士都应该转变角色功能, 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也应该转变模式
(一)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
(5)稳定性:稳定与发展并存
医学模式演变过程
•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 四、生物医学模式 •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 科学教授恩格尔 (Engel) 在《需要新 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中, 率先提出需要创立一种有别于生物医 学模式的新模式,即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 。
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 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 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 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 方式。
——其核心是医学观=疾病观+健康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
(1)社会性: 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2)普遍性: 任何人都受其影响(健康观、 疾病观等) (3)广泛性 :影响无所不在 (4)渐进性:表现为动态地发展,与社会、经 济、文化、政治、科学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 物 - 心 理 - 社 会 医 学 模 式 ( bio-
psycho- social medical model)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
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 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
现代医学模式的贡献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既把人看作“自然人”, 又把人看作“社会人”;既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看 作是一种生物学状态的变化,更看做是心理状态 和社会适应性的变化。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传统的生物医学模 式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医 学、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有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有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特点有
自然哲学医学是一种将哲学和自然科学原理应用于医学实践的综合医学模式。

它以全人观为基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及宇宙息息相关。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有着独特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看问题的整体性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性思维,将人体视为一个与环境密切联系的整体。

在治疗疾病时,不只关注症状的表现,还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情绪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并将其纳入综合分析和治疗考量之中。

2. 强调疾病预防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注重疾病预防,强调人体的自愈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3. 尊重生命本身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主张治疗疾病时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或侵入性手术,而是通过自然疗法、中草药、按摩等方式促进身体内部平衡,增强自身康复力,尽可能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4. 重视心理健康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情绪波动和压力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重视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综合治疗效果。

结语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在当今医学界备受关注,其特点之所以凸显在于其全人观的看待疾病和健康问题,强调整体性治疗和疾病预防的理念,以及对自然规律和生命本身的尊重。

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哲学原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人性化的医学治疗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1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生物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全人类遗传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药理学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医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查找和处理生物学和医学问题的工具,特别是在疾病发病过程中,它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因此,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增强了对生物医学疾病的理解
生物医学模型可以使研究人员和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例如免疫疾病、代谢疾病或其他无法被实验操作的疾病,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明确控制疾病的因素、更好地指导治疗、改善治疗效果和预测未来疾病发展。

2.综合数据
生物医学模型有助于综合多种研究和临床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从而使病人接受更有效、更准确的治疗。

3.显著提升预测功能
使用生物医学模型的原理,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患者的病变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病人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升预后。

4.增强了个性化治疗能力
运用生物医学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质量,为病人解除病痛和减少病症复发、抗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等。

总之,生物医学模型是研究和治疗生物医学疾病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高度哲学概括,是人们对生命过程、健康及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历史总结,并据此指导卫生工作实践和医学教育,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是医学工作者重要的理论武器。

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是用超自然的作用来解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健康和疾病观。

产生的背景: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思维尚未确立、对超自然力量(supernatural force)的崇拜。

主要特点:健康是神灵的恩赐,疾病是对个人的惩罚或者邪恶超自然力量的侵犯;使用巫术等手段消除邪恶超自然力量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仪式中可能使用某些植物或矿物,但并非利用其药理作用,而是用作超自然力量的载体;通过行善积德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学没有分化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治疗是一种社会活动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是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

我国的中医是该模式的典型例子。

是一种朴素的整体医学观。

主要观点有:体液的失衡是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中医阴阳失衡是主因,人具有“自然痊愈力”;医生帮助体内的“自然痊愈力”;崇尚自然疗法;朴素唯物辩证法。

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健康
与疾病的医学模式
主要特点:用机械运动解释生命;把疾病比作机械故障;把治疗疾病比拟为维修机器。

意义和影响:突破了思辩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影响;把实验方法引进医学领域,使医学逐渐成为一门实验科学;促进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对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东方医学的影响较小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以生物学过程解释健康和疾病,将生物学手段当作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医学模式。

主要特点:心身二元论(body-mind dualism): 把躯体和精神割裂开来,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

生物还原论(biological reductionism):把生命过程分解、还原为简单的元素,认为复杂的生命活动最终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化学语言来解释。

单因单果的因果模式,忽视健康与疾病过程的复杂性。

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点。

意义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促进了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类健康和疾病为主要特点的医学模式。

是美国纽约Rochester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Goerge L. 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
生物医学模式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是经验医学转向实验医学的产物。

这一时期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们认为每种疾病都不得是由一种确定的生物或理化因素引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病因、宿主、环境三者动态平衡概念,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最大。

但其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点,“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恩格尔)。

1977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四大因素,深刻地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单纯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并从医学整体出发,对疾病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情况考虑做出诊断,为医学发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是人们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客观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