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设计

合集下载

陪伴教育机器人简介演示

陪伴教育机器人简介演示
情感计算技术的应用
在陪伴教育机器人中,情感计算技术用于实现情感分析和表达,从而更好地与 人类进行情感交流。
03
陪伴教育机器人在教育领 域的应用
辅助教学
总结词
通过模拟老师的教学模式,陪伴教育机器人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详细描述
陪伴教育机器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 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互动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 们的学习效果。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逐渐变得更加自然、智能和人 性化。
机器学习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的定义
01
机器学习技术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
习规律和模式,从而完成特定的任务。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
02
在陪伴教育机器人中,机器学习技术主要用于实现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功能。
案例四:悟空——AR教育机器人
总结词
AR技术、沉浸式学习
详细描述
悟空机器人是一款采用AR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人 机互动、虚拟现实等功能,能够为孩子提供沉浸式学习 的体验,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展前景与趋势
技术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陪伴教育机器人的 智能化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陪伴教育机器人 的市场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器人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 量,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陪伴机器人的说明书

陪伴机器人的说明书

陪伴机器人的说明书一、产品简介陪伴机器人是一款智能化的电子设备,旨在为用户提供陪伴、娱乐以及帮助解决日常问题等服务。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陪伴机器人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功能特点1. 人机交互:陪伴机器人拥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与用户进行语音对话,并准确理解用户的指令。

2. 情感陪伴:陪伴机器人不仅可以回答问题,还能聆听用户的抱怨或心事,并提供相应的安慰和建议,帮助用户减轻情绪压力。

3. 娱乐功能:陪伴机器人内置丰富的娱乐资源,包括音乐、相声、故事等,能够陪伴用户度过寂寞时光,提供愉快的娱乐体验。

4. 语言翻译:陪伴机器人具备多国语言翻译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跨语言的交流沟通。

5. 提醒服务:陪伴机器人能够帮助用户记住重要事项,并在指定时间进行提醒,提高用户的生活效率。

三、使用方法1. 启动与关机:按下陪伴机器人的电源按钮,待机器人启动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长按电源按钮可将机器人关机。

2. 语音交互:在陪伴机器人启动后,用户可以直接与机器人进行语音交互。

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提出问题、表达需求,并等待陪伴机器人的回应。

3. 功能选择:陪伴机器人拥有多种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命令或者触摸机器人屏幕上的相应图标来选择所需功能。

4. 聆听模式:用户可以将机器人设置为“聆听模式”,即机器人会主动倾听用户的述说,并回应用户的感受与需求。

5. 语言设置:在陪伴机器人的设置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语言偏好,并进行相应的语言设置。

6. 充电方法:使用随陪伴机器人附带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插头连接电源插座,将充电线插入陪伴机器人的充电接口。

四、注意事项1. 防水防潮:陪伴机器人为电子设备,请使用时避免接触水,以免损坏或发生电击等意外情况。

2. 避免震击:使用时请避免将陪伴机器人摔落或撞击,以免造成故障。

3. 安全存放:请将陪伴机器人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日晒和潮湿的环境中,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

4. 注意电源:使用充电器时,请使用正规厂家提供的专用充电器,充电设备需连接到正常工作的电源插座。

陪伴机器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陪伴机器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学术论坛 /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721 养老现状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上升和家庭观念的转变,养老市场的潜力依旧巨大。

中国目前老龄化问题严重,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使得目前中国城乡的空巢家庭不断增加。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养老方式有: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城镇和农村均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老(指各级民政部门开办的敬老院、福利院,属于国家出资);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开办的养老机构、托老所等(属于自收自支性质);民间养老,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开办的养老院等,有养老意愿的个人进行选择。

一般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较高。

养老问题是每个家庭都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居家养老、社会养还是民间养老,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新闻经常报道个别子女虐待老人、对老人进行殴打;个别养老院看护玩忽职守,导致老人受伤等事件发生。

陪伴机器人为子女不在身边,需要独自生活的老人提供“LOVE”陪伴+家庭协助,让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

“love”智能陪伴机器人可智能化分析数据,和老年人语音交流,执行命令。

家庭“love”陪伴主要用于生活助手、家庭陪伴、智能记录与分析、父母与子女的沟通。

养老机构的机构“love”陪伴主要用于看护工作人员的护理、检查、记录与分析。

2 陪伴机器人功效2.1 产品预期优势本项目基于 “互联网+5G +大数据+云计算”模式,通过资料查询、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基本养老现状的问题。

项目创新五大商业模式(提醒功能、娱乐功能、检测功能、通知功能、传输功能),是针对老人做的设计,来帮助解决老人自身独居困难的养老问题。

2.1.1 提醒功能“love”陪伴有天气预报检测功能,每天早晨提醒老人天凉需添衣、天热要避暑;有记事功能,到规定时间语音播报提醒老人吃饭、吃药、睡觉等;有危险提醒功能,在老人有一些危险动作时,“love”陪伴会提醒老人此动作危险,需谨慎。

2.1.2 娱乐功能“love”陪伴检测分析到老人的心情差时,来陪伴老人,带给老人娱乐。

智能保姆机器人方案设计

智能保姆机器人方案设计

智能保姆机器人方案设计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

这会形成连续的“机器人需求”:生产的劳动力短缺让人们遐想到工业机器人,而养老的劳动力短缺则让人想到家庭服务机器人机器人。

有了智能保姆机器人这些“小帮手”,你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尽情享受生活。

目录1.智能保姆机器人的发展前景2.智能保姆机器人发展的局限性3.智能保姆机器人的功能特点1.智能保姆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把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

无论是焊接、喷涂、装配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还是包装、码垛的输送线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都有了快速发展。

而在制造业之外,服务机器人则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保姆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种多样。

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较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但主要指的还是工业机器人,而决定未来发展方向很重要的是智能服务机器人。

随着机器人技术进一步成熟,家用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大批量进入家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提供如陪伴、监护、教育、清洁等在内的大量家政服务。

2.智能保姆机器人发展的局限性据了解,当前保姆机器人的研发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各行各业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挑战有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保姆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工作;二是单个保姆机器人的成本过高。

我国保姆机器人的产业化正在稳步推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家庭可能只需花费数万元就可以拥有一个机器人保姆。

目前家政机器人虽然在语音识别、人机互动方面还不够,但未来会进化得更成熟。

3.智能保姆机器人的功能特点英唐众创设计了的智能保姆机器人方案中,它身高约为0.9米,头部上拥有两只一大一小的眼睛,同时也是状态灯,会代表它的运行状态(比如绿色表示接收到指令、闪烁蓝色代表监控)。

另外长在头部两侧的“耳朵”,实际上是两颗摄像头。

保姆机器人拥有一个弯曲的躯干,连接到它的身体,这里可以放置各种置物篮,所以它也是一个非常棒的生活小帮手,帮你搬搬外面买回来的食物或是文件什么的都没有问题。

机器人助老智慧养老服务

机器人助老智慧养老服务

机器人助老智慧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机器人助老智慧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了解决老年人需求的一种新型方式。

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设备,具备代替人类完成一些日常活动的能力,可以在老年人独居、照顾不周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陪伴。

本文将从机器人助老的需求背景、服务内容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助老的需求背景在现代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剧增,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老年人面临孤独、照顾不周等问题。

传统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照料人员数量有限,精力分散,难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因此,个性化、智能化的机器人助老服务应运而生。

机器人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社交陪伴等,填补了传统养老方式的空白。

二、机器人助老的服务内容1. 生活照料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复性、繁琐的任务,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饭等。

通过搭载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感知装置,机器人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健康监测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机器人会及时向老年人或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救助措施。

3. 社交陪伴机器人可以陪伴老年人进行日常的闲聊、娱乐活动等,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人可以与老年人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成为老年人的朋友和化解情感的依托。

三、机器人助老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助老服务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方面,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会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机器人可以学习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提供更加贴合其需求的服务。

另一方面,机器人的外观和交互方式也将变得更加人性化。

通过改进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和表情交流功能,使机器人更加容易接受和亲近。

老年人可以更加自然而然地与机器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照护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照护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照护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在的智能穿戴式机器人,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独自,面对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困境,穿戴式机器人成为技术与人类需求的结合体,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高效率的照护服务,让老人安享晚年。

穿戴式机器人是一种人们可以穿戴,并对人类进行协助的智能机器人。

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是一种应用于居家环境的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智能控制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老人进行照护。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可以监测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药物管理,进行智能遥测,协助日常生活,与老年人一起度过晚年。

穿戴式机器人可以进行智能遥测,通过机器人可视电话,老年人可以随时联系家人、医生等,随时获得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同时,穿戴式机器人也能够提供紧急呼叫功能,在老年人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及时地给予医疗救援,减少了老年人因疾病、意外等原因的伤亡情况。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还可以进行健康监测,通过智能手环、血压计等仪器,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老人的生理异常状况,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在老年人陷入危机时,能够快速进行处理和诊断,降低患者病情发生的风险和时间成本。

穿戴式机器人还可以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人根据老年人生活的习惯和喜好,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方案,从而帮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便捷和便利。

例如,在老年人需要吃饭、睡觉等方面,机器人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语音交互,提供针对性的营养、睡眠等方案,协助老人远离生活上的不便和烦琐,从而更加愉快的生活。

在家穿戴式机器人还可以提供智能药品管理。

老年人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安瓿瓶和药盒的混淆和困惑。

机器人可以记录、存储老年人的个人健康档案,制定不同的药品管理方案,为老年人提供药品信息、药品配送等多项服务。

并且,当机器人发现有药品漏服、重复用药等情况时,会及时通知家人和医生进行干预,从而为老年人健康带来更多的保障。

我为妈妈设计了一个全能机器人作文

我为妈妈设计了一个全能机器人作文

我为妈妈设计了一个全能机器人作文
《我为妈妈设计了一个全能机器人》
嘿呀,我妈妈每天可真是太辛苦了,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我。

所以啊,我就想给她设计一个全能机器人。

我设计的这个机器人呀,长得就特别可爱,圆滚滚的脑袋,胖乎乎的身子,看着就讨喜。

它的功能那可是超级强大。

就说有一天吧,妈妈正在厨房忙得晕头转向,又是做饭又是洗碗的。

这时候全能机器人就出动啦!它快速地走到厨房,先从妈妈手里接过那些脏兮兮的碗碟,“啪嗒啪嗒”就洗得干干净净,而且摆放得整整齐齐,妈妈都惊呆了呢!接着呢,它又开始帮妈妈切菜,那小手,可灵活了,“咔咔咔”几下,菜就切得匀匀的。

妈妈站在一旁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直说:“哎呀呀,这可真是个能干的小家伙!”然后啊,它还帮妈妈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

等忙活完这些,这个全能机器人还会给妈妈讲笑话呢,把妈妈逗得哈哈大笑。

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直说这个机器人真是她的大宝贝。

我真希望我能快点把这个全能机器人真正地做出来,让妈妈以后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啦,可以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嘿嘿,我这个为妈妈设计全能机器人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哟!
怎么样,我设计的这个全能机器人棒不棒呀?。

全套机器人设计方案

全套机器人设计方案

全套机器人设计方案机器人设计方案一、引言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提供一套全面的机器人设计方案,包括机器人外观设计、功能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方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高用户体验。

二、机器人外观设计1.外形美观:机器人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能够引起人们的温馨感和亲近感。

通过采用流线型设计、圆润的曲线等方式,使机器人看起来更加友好和可爱。

2.材料选择:机器人的外壳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要求具有较好的触感和质感,让用户感受到高质量的产品。

3.颜色搭配:机器人的颜色搭配应该与产品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场景相匹配。

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也可以选择柔和的颜色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三、机器人功能设计1.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应具备智能语音识别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理解用户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与机器人进行交互,如询问天气、播放音乐等。

2.人脸识别:机器人应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识别家庭成员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机器人能够通过识别主人的面部特征来打开门禁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等。

3.环境感知:机器人应配备多种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机器人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窗帘的开闭等。

4.智能导航:机器人应具备自主导航能力,能够在家庭环境中自由移动。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进行定位和避障,以实现精确的导航和路径规划。

四、人机交互设计1.触摸屏控制:机器人应配备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功能。

触摸屏上应提供直观的图标和按钮,以方便用户的操作。

2.手势识别:机器人应具备手势识别功能,能够通过识别用户的手势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划过空中来控制机器人的方向。

五、总结本文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机器人设计方案,从机器人外观设计到功能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8科学技术创新1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60周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共计2.408亿;
预计到2025年,这一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占比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空巢老人所占比重迅速攀升,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空巢老人由于没有亲人的陪伴,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如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重视,产生焦虑、抑郁心理疾病,所以给予空巢老人应有的关怀与陪伴已经刻不容缓。

日本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老人陪伴机器人的研究,并且在近几年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图1所示:
日本高校科研机构历时数年所研发的“TWENDY-ONE ”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辅助老人起床,并且可以自主行走,自行判断,避开障碍物;日本索尼公司在近几年推出的新一代机器人狗“爱宝”,该机器人可以感知外界
的距离,并且具有发声和处理声音的功能,与其他陪伴型机器人
不同,它的主要功能变成了娱乐;松下电器推出的老人陪伴机器人“泰迪”可以实现与老人的连续沟通;欧姆龙公司推出的机器人“尼克罗”采用人工毛皮,集成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主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图1
c.将底板通过仿真器与PC 机连接,可以通过CCS6界面显
示出气压、海拔等信息。

结束语
本文基于OMAPL138为处理器的ARM/DSP 双核架构,实现
对GPS 和INS 信号的接收及处理,
从而设计了GPS/INS 组合定位系统,实时显示当前位置的经纬度,气压等信息。

参考文献
[1]赵胜林.一种GPS 导航定位仪设计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2]马宏阳,程鹏飞,黄华东.GPS/INS 位置、速度和姿态全组合导航系统研究[J].测绘通报,2016(3):10-14.
[3]Xue Y,Liu C,Chen Y,et al.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 -ertia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System Based on OMAPL138and FPGA[J].Computer Measurement &Control,2017.
[4]赖贵川,黄华伟.基于MS5611-01BA01的高精度气压和温度检测系统设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科版),2012,25(5):33-36.[5]朱阳,王伟成,王民慧.基于MPU9150的四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5(10):46-48.
作者简介:唐立伟(1975-),男,研究方向:
工业控制。

图2系统流程框图
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设计
张资恒
宋雪琪
高喜银*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预计到2025年,人口老龄化将变成一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

其中,空巢老人面临的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的问题
正在不断加剧。

本文提出了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概念设计,老人可以通过发出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行为,机器人可以随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反映给子女,机器人也可以充当孩童给予老人心理慰藉,真正实现全方位的陪伴。

这样可以缓解空巢老人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同时尽可能使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关键词:老龄化;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陪伴方式中图分类号:TB472,TP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
18-0081-02(转下页)
81--
科学技术创新2019.18
此外,世界其他国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拉斯维加斯展会上,由“直觉机器人”公司研发的陪伴机器人“伊利·Q ”,它可以模仿人类头部的动作,可以接电话和读邮件,还可以实现老人与儿女的通讯;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几所高校成立的联合小组也在针对老人研发有提醒功能的陪伴机器人。

国内现存老人陪伴机器人产品多是面向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其主要功能是辅助,而解决情感问题的老人陪伴机器人的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市场存在很大的空缺。

2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设计2.1设计定位
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针对没有亲人陪伴,长期处于孤独的空巢老人设计,核心是为了解决空巢老人因孤独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社交孤立等问题。

让空巢老人通过与陪伴机器人的互动和交流来缓解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陪伴机器人全天对老人的监测,实现调养身体和预防疾病,并及时反馈情况给子女。

空巢老人需要的是陪伴,相比较于抽象和复杂的外观,简洁的设计更能给人一种亲近和熟悉的感觉,所以空巢老人陪伴机器人可以是一个孩童外观,可以模仿很多儿童的动作,有很多拟人的情绪反应,会模拟小孩儿说话,并会做出类似于撒娇的动作,给老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2.2机器人系统设计
图2
基于陪伴的功能,陪伴型机器人的系统主要有: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神经网络智能系统、语音识别系统、影像处理系统。

如图2。

①机械机构系统。

陪伴机器人在各种控制驱动结构,传动装置的控制下完成规定的动作,在空间中活动。

②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所有的活动包括机械活动在内,都要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各类传感器,结合数据库自主判断周围环境作出决策。

决策需要各类控制相结合,如:传感器,听觉,视觉,触觉等
③传感器系统。

完成一系列的指令需要庞大的传感器系统,主要有:视觉传感器(对外界文字图像等信息的识别),听觉传感
器(识别外界声音信号),触觉传感器等,传感器之间相互合作,对老人的情绪反应做出判断。

④神经网络智能系统。

由于陪伴机器人对机器人的各方面要求比较高,需要机器人在接受信息后迅速做出反应,所以需
要互联网神经系统支撑,神经系统可以高效的对信息分析处理,提高容错率。

2.3人机交互页面设计
图3
基于操作的舒适与简单,可以将陪伴机器人的面部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如图3,界面内容包括:指纹和瞳孔识别,远程视频交互页面,医疗诊断页面。

2.4设计结果
整体采用孩童造型,黑白配色,老人最初通过录入基本信息完成与机器人的匹配,家人可以通过手机端APP 借助机器人了解老人的情况,机器人面部的表情可以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更加拟人化。

机器人可通过老人的语音指令判断其所在位置,达到在老人周围陪伴的功能。

老人也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所在位置。

当电量低于一定值时,机器人可以发出语音提示,并且自动寻找充电位置完成充电,这样可减低机器人操作性。

3结论
针对空巢老人陪伴机器人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与开发的模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中老人陪伴机器人的空白,我们应当更多的把空巢老人作为陪伴型机器人研发与设计的对象;基于空巢老人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设计相应的交互模式,交互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空巢老人的认知能力与接受情况,互动中的陪伴机器人应当给老人足够的亲切感和熟悉感,而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以此来缓解空巢老人因没有家人陪伴而带来的内心的孤独感,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模拟孩童玩闹的一样的新的陪伴方式,在后续学习与研究中,项目组将会针对空巢老人现象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剖析,
优化现有的互动陪伴模式。

参考文献[1]CES2018最佳创新——
—Buddy ,家庭的第一个陪伴机器人[J].传感器世界,2018.[2]叶欣.空巢老人之忧[J].中国防伪报道,2015(3):46-50.[3]刘蕊.智能家居养老系统现状浅析[J].低碳世界,2019,9(1):277-278.
[4]葛元,孙小蒙.我国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简述[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77-178.
基金项目:健康产业室外产品设计和开发;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
15275702D )。

作者简介:张资恒(1996-),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三在读生,
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高喜银(1978-),女,河北衡水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工业设计、
人机工程学研究。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