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表达
原核表达步骤

Chi l 原核表达基本试验步骤将克隆化基因插入合适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用于表达大量蛋白质的方法一般称为原核表达。
这种方法在蛋白纯化、定位及功能分析等方面都有应用。
大肠杆菌用于表达重组蛋白有以下特点:易于生长和控制;用于细菌培养的材料不及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的材料昂贵;有各种各样的大肠杆菌菌株及与之匹配的具各种特性的质粒可供选择。
但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蛋白由于缺少修饰和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加工,常形成包涵体而影响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构象。
表达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原核表达载体通常为质粒,典型的表达载体应具有以下几种元件:〔1〕选择标志的编码序列;〔2〕可控转录的启动子;〔3〕转录调控序列(转录终止子,核糖体结合位点);〔4〕一个多限制酶切位点接头;〔5〕宿主体内自主复制的序列。
原核表达一般程序如下: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纯化、进一步检测,其中包括:一、试剂准备〔1〕LB培养基。
〔2〕1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2.38g IPTG溶于10ml ddH2O中,0.22μm滤膜抽滤,-20℃保存。
CCY的IPTG是1M的,用时进行1000倍稀释。
二、操作步骤〔一〕获得目的基因1、通过PCR方法: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2、通过RT-PCR方法:用TRIzol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 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第一链,以逆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PCR循环获得产物。
〔二〕构建重组表达载体1、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胶回收Kit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段。
2、PCR产物双酶切后回收,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原核表达实验报告 -回复

原核表达实验报告-回复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原核表达的过程和原理,分析原核表达实验的步骤和相关技术应用。
引言:原核表达是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它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原核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出目标蛋白质。
原核表达在基因工程、药物研发、蛋白质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原核表达的过程和原理,掌握其实验步骤和技术应用,对于学习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步骤:1. 选择合适的原核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主要包括细菌和酵母两种。
在选择表达系统时,需要考虑目标蛋白质的生理特性和产量需求等因素。
细菌表达系统常用的有大肠杆菌(E. coli) 和拟杆菌(Bacillus subtilis),而酵母表达系统则常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 构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载体是原核表达实验的关键一步。
通常采用的是重组DNA技术,将目标基因插入载体中。
载体中包含启动子、选择标记物和阻遏子等元件,以控制和增强目标基因的表达。
3. 转化表达细胞: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到表达细胞中。
常用的转化方法有化学法、电转化法和热冲击法等。
通过转化,表达载体成功导入到细胞内。
4. 选择和培养表达阳性克隆:转化后的细菌需要进行筛选,得到表达阳性克隆。
通常通过选择标记物(如抗生素)对未转化细胞进行抑制,从而判断转化是否成功。
表达阳性克隆可通过液体培养或固体培养等方式进行扩增。
5. 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经过培养扩增的表达阳性克隆可进行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亲和层析、离心扩增和玻璃珠破碎等。
实验技术应用:1. 蛋白质生产:原核表达广泛应用于大规模蛋白质生产。
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可以高效地表达大量目标蛋白质,满足科研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2. 蛋白质互作研究:原核表达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互作关系。
通过表达不同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功能和信号转导网络等。
真核基因原核表达的作用

真核基因原核表达的作用真核基因原核表达是指真核细胞中的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表达活动。
真核细胞是一类具有真核核的细胞,而原核细胞则是一类没有真核核的细胞。
在真核基因原核表达中,基因通过转录过程产生mRNA,然后mRNA经过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细胞的生物学活动。
真核基因原核表达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影响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和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行。
在真核基因原核表达中,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它通过RNA 聚合酶酶和DNA模板合成mRNA。
在细胞核中,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酶沿着DNA的模板链合成mRNA。
而在原核细胞中,DNA解开后,RNA 聚合酶酶能在DNA模板上合成mRNA。
在转录过程中,前者需要有修改过程,以使基因的可读取会增加,而后者则没有这样的修改过程。
真核基因原核表达的翻译过程和原核细胞具有相似性,都需要tRNA和核糖体的协同作用,但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相对更复杂,涉及到蛋白质的后转运、修饰和定位等过程。
真核基因原核表达对于细胞的生长与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增加的过程,而细胞发育是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细胞生长中,真核基因原核表达将调控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细胞体积的增加。
而在细胞发育中,真核基因原核表达则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例如细胞分化和组织器官形成。
另外,真核基因原核表达还对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真核基因原核表达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得细胞能够根据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而在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行中,真核基因原核表达则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维持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看,真核基因原核表达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和功能的正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基因的信息转化成蛋白质,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活动。
原核表达步骤

实验方法与步骤1 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测序分析1.1 cofilin-1的片段的准备1.1.1 引物设计根据在GenBank上查找人源cofilin-1的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进行上下游引物的设计,并送往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的PCR 引物。
引物如下:引物名称序列F-cofilin-1 5′-AAGTCGACATATGGCCTCCGGTGTG-3′R-cofilin-1 5′-TCTCTCGAGGGCTCACAAAGGCTTG-3′将以上引物用灭菌的三蒸水稀释成10μmol/L,分装于Eppendorf管中,-20℃冰箱中保存备用。
1.1.2 cofilin-1片段PCR1 反应体系:2.5μlKOD polymerase(3’-5’核酸外切酶活性)KOD polymerase buffer 5μlMgSO4 2.5μlDMSO(“万能溶剂”) 2.5μldNTPMixture 5μlPrimerF(底物) 1.5μlPrimerR 1.5μlTemplate(模板)5μlddH2O 25μlTotal 50μl2PCR反应条件:①94℃预变性3min②94℃退火30s③65℃延伸40s④68℃40s⑤go to②30个循环⑥68℃5min⑦4℃forever3 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1)配置浓度为1%的凝胶。
称取琼脂糖0.3g,加入30ml 1×TAE电泳缓冲液(Tris-乙酸电泳缓冲液)中,用微波炉加热2min,待凝胶稍冷却,加入2μl EB(溴化乙锭,荧光染色剂)混匀后倾入凝胶铸槽中,插入梳子,并用玻璃棒驱除气泡,待凝胶完全凝结后拔除梳子。
(2)把凝胶置于1×TAE电泳缓冲液的电泳槽中,加样孔置于负极一侧,然后依次在加样孔中加入50μl Marker、50μl样品+10μl loading buffer(上样缓冲液,可以显示两条带,前面的蓝色的条带是溴酚蓝,代表的片段大小是300bp,后面的有点绿色的条带是二甲苯青,代表的片段大小在4000bp左右),盖上电泳盖,以100V电压进行电泳。
原核表达步骤

3、重组蛋白所处的环境:发酵温度高或胞内pH接近蛋白的等电点时容易形成包涵体。
CCY的IPTG是1M的,用时进行1000倍稀释。ﻫ二、操作步骤ﻫ(一)获得目的基因
1、通过PCR方法: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ﻫ2、通过RT-PCR方法:用TRIzol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第一链,以逆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PCR循环获得产物。
12、用3ml 含400mM咪唑洗脱目的蛋白。
13、镍柱用20%的乙醇适量,4℃保存。
14、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化效果(上柱前样本,上柱后样本,杂蛋白,目的蛋白,未诱导蛋白)
附相关试剂配制:
50mM PBS
NaH2PO4.2H2O 1.48g
Na2HPO4.12H2O 14.5046g
NaCL 29.3g
表达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原核表达载体通常为质粒,典型的表达载体应具有以下几种元件:ﻫ(1)选择标志的编码序列;
(2)可控转录的启动子;ﻫ(3)转录调控序列(转录终止子,核糖体结合位点);
(4)一个多限制酶切位点接头;ﻫ(5)宿主体内自主复制的序列。
原核表达一般程序如下: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纯化、进一步检测,其中包括:ﻫ一、试剂准备ﻫ(1)LB培养基。ﻫ(2)1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2.38g IPTG溶于10ml ddH2O中,0.22μm滤膜抽滤,-20℃保存。
大肠原核表达

大肠原核表达【实用版】目录1.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简介2.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优势3.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过程4.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应用领域5.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展望正文一、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简介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是一种利用大肠杆菌进行蛋白质表达的技术手段。
在这个系统中,外源基因被插入到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中,通过诱导剂的作用,使大肠杆菌表达出目标蛋白质。
这种表达方式具有高效、快速、简单等优点,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优势1.高表达水平: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目标蛋白质。
2.表达速度快: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具有较快的表达速度,通常在几小时内即可完成表达。
3.简单易操作: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技术,适合实验室和工业生产。
4.低成本: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研究投入。
三、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过程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构建表达载体:将目标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
2.转化大肠杆菌: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具有表达目标蛋白质的能力。
3.诱导表达:通过添加诱导剂,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目标蛋白质。
4.收集和纯化蛋白质:从大肠杆菌中收集和纯化表达的蛋白质。
四、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应用领域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
例如,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酶、抗体等生物制品,以及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生物燃料等。
五、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在生物技术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该技术将在提高表达水平、缩短表达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物产业需求。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原核生物是指没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细菌。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具有以下特点:1. 基因结构简单: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由一个连续的DNA片段组成,没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区别。
这种简单的基因结构使得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更为直接和高效。
2. 没有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的蛋白质,通过结合到DNA上的特定序列来激活或抑制转录过程。
然而,在原核生物中,没有类似的转录因子存在。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通过DNA序列上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来实现。
3. 启动子和终止子:在原核生物的基因中,启动子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DNA序列,终止子是位于转录终止位点下游的DNA序列。
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序列特点会直接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
例如,启动子上的TATA盒序列通常是原核生物中的转录起始位点,终止子上的rho独立终止序列可以使转录过程自动终止。
这些序列的存在和特点决定了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方式。
4. 负反馈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控机制。
负反馈调控是指基因产物通过结合到自己的启动子或调控区域上,从而抑制自身的转录活性。
这种调控机制可以使得基因的表达水平保持在一定的稳态,并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5. 调控网络简单: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网络更为简单。
原核生物中的基因调控主要是单个基因与单个调控元件的相互作用,这种简单的调控网络可以使得基因表达的调控更为精确和高效。
6. 高度节约: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非常节约能量和资源。
由于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简单,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也相对简单,不需要大量的转录因子和调控蛋白的参与,节约了细胞的能量和物质消耗。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具有基因结构简单、没有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的作用、负反馈调控、调控网络简单和高度节约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原核生物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和响应,保证基因表达的高效和精确。
原核表达总结

原核表达之目的基因克隆1.了解实验课题对目的蛋白的要求,包括:目的蛋白分子量有多大,表达目的(是蛋白结晶、药剂结合还是制备抗体,不同目的对蛋白要求不同);是否要其可溶;是胞内表达还是分泌表达,是组成型表达还是诱导型表达;另外,还要了解蛋白表达后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纯化,纯化标签有多大,蛋白纯化后是否需要将标签去除(即标签的存在是否会影响蛋白的活性)。
还要对目的蛋白进行稀有密码子(仅限于真核生物基因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时参考,注意稀有密码子的多少,位置5位或3位,稀有密码子是否成串出现等)和可溶性网上预测等。
稀有密码子预测网址:.ru/eng/scripts/01_11.html/~mmaduro/codonusage/usage.htm/RACC//~sumchan/caltor.html原核表达蛋白可溶性预测网址:/综合以上,选取合适的表达载体及宿主菌(做原核表达前对各种载体及宿主菌的充分了解是必须的,建议首先应阅读《默克原核表达宝典》)。
注意:不是所有的标签都是用来纯化蛋白的,有的标签有促进蛋白溶解的作用,有的则是二硫键形成或利于表达后蛋白的检测。
一般我们最常用的是胞内诱导型表达(即蛋白翻译后是存在于细胞内,通过加诱导物的方法来控制表达水平)。
2.搜索要表达的目的基因的序列,根据其编码区序列来设计引物;注意:要注意在引物上加入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首先应分析蛋白编码区内是否含有相同的内切酶识别位点),并通过查阅资料看两种酶(上下游引物分别加入酶切位点)是否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起作用,并注意标签序列是在N端还是在C端,若要在C 端保留标签,则需要将下游引物的终止密码子替换掉;若要在引物上引入标签序列,则引物上应加入标签序列碱基(即在上游引物或下游引物处引入His的密码子);另外,还要注意引物不能造成蛋白的编码框发生改变;1,2步的分析至关重要,只有在完成前两步的工作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非常感谢大家光临螺旋讲堂,09年第四期的主题为“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技术”。我将在本期中为大家分享一些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概述 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 三、表达载体及菌株的选择 四、产物的表达方式 五、几个常用的启动子和诱导调控表达系统 六、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与生长代谢的特点
本文所涉及的技术要点主要来源于相关文献、网络和书籍,仅供大家参考,同时也请下载者不要传播尤其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复制、传播等等;如有转载、传播请注明来源于“螺旋网”。若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有任何不妥,请Email:helixneter@sina.com 告知。 此外,由于学识、经验有限,本文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或缺陷,敬请不吝赐教,联系方式: guoyi_liang@163.com
本期主讲:红果源 2009/10/10 2
一、 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概述 基因表达是指目的基因在生物体中的转录、翻译以及所有加工过程。考虑的是表达产物的产量、稳定性、生物学活性和分离纯化。 宿主细胞要求: 1、容易获得较高浓度的细胞; 2、能利用廉价易得的原料; 3、不致病、不产生内毒素; 4、发热量低,需氧低,适当的发酵温度和细胞形态; 5、容易进行代谢调控; 6、容易进行DNA 重组技术操作; 7、产物的产量、产率高,产物容易提取。 宿主可分为两大类: 原核细胞—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 真核细胞—酵母菌、丝状真菌、哺乳动物细胞。 1、原核细胞 (1)、大肠杆菌 生长迅速、对其研究比较深入,所以常用,特点:表达基因工程产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细胞内不溶性表达(包涵体)、胞内可溶性表达、细胞周质表达等,极少数还可以分泌到细胞外表达。 限制:没有信号肽,所以产品多为细胞内产物,真核蛋白质常形成不溶性的包涵体,下游处理过程中经过变性和复性处理才能恢复其生物活性。 (2)、枯草芽孢杆菌 分泌能力强可将蛋白质产物直接分泌到培养液中,不形成包含体,但该菌也不能使蛋白质产物糖基化,另外由于它有很强的胞外蛋白酶,会对产物进行降解。 (3)、链霉菌 主要特点:不致病、使用安全、分泌能力强、可将表达产物直接分泌到培养液中,具有糖基化能力。 2、真核细胞 (1)、酵母 3
特点:基因组小,繁殖迅速、可以廉价地大规模培养,没有毒性。能将表达产物直接分泌到胞外,表达产物能糖基化。 (2)、丝状真菌 特点:有很强的蛋白质分泌能力,能正确进行翻译后加工,而且糖基化方式与高等真核生物相似。 (3)、哺乳动物细胞 特点:产物可分泌到胞外,细胞培养液成分完全可控制,使产物纯化较容易,表达产物能糖基化,接近或类似与天然产物;动物细胞生产慢,生产率低,培养条件苛刻,费用高。 综上所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宿主仍然是大肠杆菌和酵母。因为遗传背景研究得比较清楚,建立了许多适合于它们的克隆载体和DNA导入方式,并且许多外源在这两种宿主菌中得到表达成功。
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
相对于真核表达系统而言,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有以下优势: 1. 对大肠杆菌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特性研究已相当彻底。已有很多不同抗药性、不同营养依赖型和不同校正突变型的菌种供选择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载体而选择不同的菌种;2. 尽管大肠杆菌细胞的空间小,但繁殖能力强,在营养条件充足时,20~30min即可繁殖一代,而且大规模发酵成本低,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3. 表达水平一般较真核系统高,某些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可达总蛋白的5 %~30 %,且下游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但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也存在不少缺点: 1. 原核细胞缺乏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加工修饰系统,如糖基化,而不少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是糖蛋白,因此无法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 2. 细菌本身产生的热源、内毒素不易除去,产品纯化问题较多; 3 蛋白的高水平表达常形成包涵体,提取和纯化步骤繁琐,而且蛋白复性困难,易出现肽链的不正确折叠等问题。
三、表达载体及菌株的选择
1、表达载体 我们关心的质粒上的元件包括启动子,多克隆位点,终止密码,融合Tag,复制子,筛选标记/报告基因等。载体有条件的可以买大公司的,如Novagen、Invitrogen、Qiagen、GE(原安玛西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重新组合。 启动子的强弱是对表达量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从转录模式上看有组成型表达和诱4
导调控型表达。lac和Tac,PL和PR,T7是最常用的启动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是启动子下游从转录起始位点开始延伸的一段碱基序列,一般位于启动子和MSC之间,其中能与rRNA16S亚基3'端互补的SD序列对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是必需的。有人尝试串联表达,就必须在每串基因前面都要有核糖体结合位点。 转录终止子对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有重要作用——控制转录的RNA长度提高稳定性,避免质粒上异常表达导致质粒稳定性下降。放在启动子上游的转录终止子还可以防止其他启动子的通读,降低本底。转录终止子有两类,Rho因子作用下使转录终止mRNA和根据模版上的对称序列形成发夹结构而终止mRNA。 组成型: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为组成型启动子,也就是一直努力不停表达目的蛋白的启动子,如pMAL系统。持续性表达通常表达量比较高,成本低,但是不适合表达一些对宿主细菌生长有害的蛋白。因为过量或者有害的表达产物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反过来影响表达量的积累。同时可控性差。 诱导调控型:表达载体采用诱导型启动子,只有在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表达目的产物。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菌体生长前期高表达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又可减少菌体蛋白酶对目标产物的降解。特别适合解决有毒蛋白的表达。另外也有启动子是组成型的,但是启动子所依赖的转录酶是诱导表达的,也属于诱导表达系统。常用化学诱导和温度诱导,诱导方式决定于启动子。 根据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点,表达载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载体能够独立复制,有复制起点。 (2)、应有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利于外源基因的克隆、鉴定和筛选。 (3)、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能为达成杆菌的RNA 聚合酶所识别。 (4)、应具有阻遏子,使启动子受到控制,只有当诱导时才能进行转录。 (5)、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以便使RNA聚合酶只转录克隆的外源基因,同时很强的终止子所产生的mRNA较为稳定。 (6)、所产生的mRNA必须有翻译的其始信号。 影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素 (1)、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将外源基因克隆到高拷贝的质粒载体上,这对于提高外源基因的总体表达水平非常有利。 (2)、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 5
启动子的强度—在转录水平上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有效性、SD 序列和起始ATG 的间距、密码子的组成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 (3)、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可采用下列方法来提高表达产物的稳定性:组建融合基因,产生融合蛋白;利用信号肽,把真核基因产物运输到胞浆周质的空隙中,而使外源蛋白不易被酶降解;采用位点特异性突变的方法,改变真核蛋白二硫键的位置,从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选用蛋白酶缺陷型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 (4)、细胞的代谢负荷 当宿主细胞的生物量达到饱和时,再进行基因产物的诱导合成,以减低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另外,当宿主细胞迅速生长时,抑制重组质粒的复制,当细胞生长量累积到一定水平后,再诱导细胞中重组质粒的复制,增加质粒拷贝数。 (5)、工程菌的培养条件 优化培养条件使外源基因大量表达。 2.表达菌株的选择 在原核蛋白表达过程中,选择构建一个合适原核表达体系需要综合考虑3大因素:表达载体、宿主菌株、表达诱导条件以获得最满意的表达效果。事实上在平时的实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宿主菌的选择——多数人会直接选择自己实验室曾经用过的表达菌株或者是载体配套的菌株,而不去追究原因—— 即使表达结果不佳。大多在表达条件和载体上找原因也不会考究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合。 作为原核表达的宿主对外源基因的表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每一个宿主细胞都像一个微观的小工厂按照细胞固有的程序完成“你给它们安排的生产任务”——因为很难亲眼观察微观世界中表达是如何进行的当出现问题时我们需要经验判断问题所在。宿主细胞对原核表达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菌株内源的蛋白酶过多可能会造成外源表达产物的不稳定,所以一些蛋白酶缺陷型菌株往往成为理想的起始表达菌株。 堪称经典的 BL21系列就是lon和OmpT蛋白酶缺陷型,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表达菌株。大名鼎鼎的BL21(DE3)融源菌则是添加T7聚合酶基因为T7表达系统而设计。真核细胞偏爱的密码子和原核系统有不同,因此在用原核系统表达真核基因的时候真核基因中的一些密码子对于原核细胞来说可能是稀有密码子,从而导致表达效率和表达水平很低。改造基因是比较麻烦的做法。Rosetta 2系列就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携带pRARE2质粒的BL21衍生菌,6
补充大肠杆菌缺乏的七种(AUA, AGG, AGA, CUA, CCC, GGA 及CGG)稀有密码子对应的 tRNA提高外源基因、尤其是真核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水平。(已经携带有氯霉素抗性质粒) 当要表达的蛋白质需要形成二硫键以形成正确的折叠时,可以选择K–12衍生菌Origami 2系列,thioredoxin reductase (trxB) 和glutathione reductase (gor)两条主要还原途径双突变菌株,显著提高细胞质中二硫键形成几率,促进蛋白可溶性及活性表达。(卡那霉素敏感) Rosetta-gami™ 2则是综合上述两类菌株的优点,既补充7种稀有密码子,又能够促进二硫键的形成,帮助表达需要借助二硫键形成正确折叠构象的真核蛋白。(卡那霉素敏感) Origami B是衍生自 lacZY突变的 BL21菌株,这个突变能根据IPTG的浓度精确调节表达产物,使得表达产物量呈现IPTG浓度依赖性。(四环素敏感) 在决定试用这些名字古怪的菌株时,有几个小技巧需要要注意,一个是不同菌株有时已经携带某个质粒或者已经具有某种抗生素抗性,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质粒是否能与之兼容。比如Rosetta 2 已经携带有氯霉素抗性质粒,不能再用氯霉素筛选等等。 重组质粒和菌株的保存建议 在实验室里保存重组菌株的时候,为了挑菌和传代方便,我们常用LB平板保存在4℃冰箱中,需要提质粒和表达接种的时候,就直接从平板上挑菌,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重组质粒的稳定性不利,容易出现质粒丢失、表达水平不稳定、菌株退化乃至发生污染等情况。 我们建议: 1、 长期存放菌株和pET重组子应该存在甘油-70℃保种。但是要注意高浓度甘油(>10%)会导致质粒不稳定。请尽量保持甘油浓度8%。(15%浓度的甘油保种液和新鲜菌液1:1就行) 2、重组质粒不宜长期保存于表达菌株(带DE3的大肠杆菌)中,请尽量使用带有recA endA突变的克隆菌株(比如C600,DH5a)进行质粒抽提和保存质粒。表达型的菌株提质粒经常会有质量不高或者背景的问题。特别是大量抽提。 其实不仅仅是表达,建库克隆都会涉及菌株的不同要求。感受态不是目的,菌株的背景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