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的利弊

合集下载

育儿知识-宝宝用学步车学步好吗

育儿知识-宝宝用学步车学步好吗

宝宝用学步车学步好吗
'然而现在很多人提出疑问,
到底好不好呢?下面请看以为专家对网友问题的回答。

网友提问:
我家宝宝快8个月时开始用学步车,现已近一个月,可以在房间里自由“走动”。

听说这对宝宝
有影响,现在不让她坐学步车,可以吗?请赐教!
专家说法:
不建议用学步车,容易造成步态异常、尖足,而且不利于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另外,8个月学走路稍早些,可到1岁时再学走路。

现在孩子骨骼还没有成型,太早练习走路,有可能长成“O”型腿。

总之,婴儿学步,家长也不能依赖学步车让宝宝学车,小心让宝宝的健康受影响。

'。

学步车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四方面不利,可用这三种“神器”代替

学步车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四方面不利,可用这三种“神器”代替

学步车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四方面不利,可用这三种“神器”代替学步车是育儿领域争议较多的一个话题,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生完大宝的时候,我也在想,要不要买学步车?后来,有位邻居送我她家宝宝用过的学步车,虽然我也没用上。

学步车对孩子影响有多大?早在2004年7月,加拿大卫生部就发布命令:严禁销售、广告宣传和进口婴儿学步车,就是二手货也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如果你经常看新闻,应该有看到,因为使用学步车造成孩子的安全问题。

在我身边,很少有妈妈会使用学步车了,有些老人带娃的,可能还会用。

但也是紧紧的看着,担心孩子因此而出现意外情况。

用学步车,其实就是在孩子学走路之前,锻炼行走能力,而且减轻照料者弯腰带着宝宝学走路的辛苦。

在这点上,我认为并不能说完全不能用,还是看自己的情况来定。

如果没有人能好好的带宝宝走路,也是可以尝试或偶尔使用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使用学步车,可能对孩子造成下面的几点影响:1. 稳定性差,容易翻车;2. 很难控制速度,很容易摔下楼梯或撞到;3. 很难锻炼到腿部,重心都在臀部,孩子容易踮着脚走路;4. 让孩子提前使用学步车,爬行时间见啥,平衡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但不得不说的是,有学步车还是很方便的。

比如你在做饭的时候,不用抱着宝宝,可以让他在你的身边,转来转去。

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更多的应该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

不使用学步车还能用什么?我们说了学步车的这些影响,你可能也不会选择给孩子用学步车了。

那在学步期,应该用什么呢?我推荐下大宝学步期的三款神器,希望可以帮助到你!1、婴儿弹跳椅:像这种弹跳椅,中间没有轮子,只能转动、弹跳,且幅度都很小,不用担心,会对宝宝造成安全隐患。

你也可以把弹跳椅放在地板的毯子上,这样更干净卫生,而且摩擦力很大。

弹跳椅可以调节高度,适合各种体型的宝宝,还有不少玩具呢!等宝宝长大一些,还能拆分成不同的玩具。

Tips:不建议过早使用,在宝宝学习走路的阶段,没时间陪伴,再放到弹跳椅里学习和玩耍。

学步车,该用还是不该用?

学步车,该用还是不该用?

学步车,该用还是不该用?学步车,该用还是不该用?正常孩子不需要学步车。

一个小小的学步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估计任何父母都不会想到这方面,但有项研究却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该研究认为: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对此,儿科医学专家认为,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若孩子使用学步车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过分依赖心理,而爬、走路、跌倒都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育的过程,宝宝正是在这种自主运动中学会掌握平衡、学会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步车的确减少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孩子过早地坐进学步车肯定是有害的。

强迫孩子过早行走会影响以后的发育。

行走是负重运动,孩子的关节肌肉都还未达到负重的要求,过早起步会影响孩子足部的发育。

而且,行走是一项主动运动,是由大脑支配指导下进行的,有利于全身协调与骨骼肌的发育。

父母想借助学步车来“拔苗助长”显然是不合适的。

俗话说:“3月抬头,6月坐,9月扶站,1岁会走路”,人生第一步,主要还得靠自己。

张医师也指出,对于一些特殊宝宝来说,学步车还不失为一个好帮手。

例如脑瘫小患者本身肌肉僵硬,关节不好,如果可以借助器械做功能锻炼,则对恢复有好处。

提醒选购时使用时该注意啥?如果父母已经准备为孩子买一辆学步车,那选购时必须多长个心眼。

婴儿学步车的选购重点是要检查脚步轮转动是否灵活,脚轮最好在5只以上;具有折叠功能的学步车,应有锁紧和保险机构;注意检查车的底盘是否离地面太近。

在使用时,父母需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没有障碍物阻挡。

宝宝手能够到处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父母也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

另外,宝宝坐学步车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别把宝宝“丢”给学步车

别把宝宝“丢”给学步车

宝宝对妈妈说:“妈妈,学步车对我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我拒绝使用。


宝宝已经坐得很独立了,他不再满足躺着和趴着看世界,于是学步车就成为了很多宝宝这个阶段的玩具。

对于学步车,妈妈真的了解它对于宝宝的意义吗?
学步车对于宝宝有害无益
独立的坐需要平衡能力、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的相互配合,学步车只是让宝宝直接坐,而这种坐姿对他平衡能力和肌肉的发育没有任何好处。

宝宝的脚在学步车内悬荡,只能用脚尖控制身体在屋内滑动,久而久之,会使宝宝脚后跟跟腱变短,很难甚至于不可能平踏在地面上。

学步车只能锻炼宝宝小腿及脚尖的肌肉,不能增加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力量,而这些部位正是爬行和走路使用最多的地方,因此会对宝宝爬行和走路时肢体的力量及协调的配合产生障碍。

学步车会阻碍宝宝大运动的发展,对宝宝学习爬行和走路产生障碍,因为宝宝不需要学会爬行或走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到处移动了。

学步车虽然可以让宝宝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但除了宝宝的手部(可以摆弄玩具),并没有促进和发展宝宝的任何其他运动。

宝宝的平衡、协调及控制能力发展并不好,移动学步车时很容易摔倒,从而导致各种伤害,例如摔伤、撞伤,严重的甚至骨折。

与学步车有关的伤害还包括意外中毒和烧伤。

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伸手够到比预想中还要高的地方,如果宝宝滑动到厨房,接触到灶台或炉火,还容易引起烧伤。

对父母的建议
学步车解放的是父母和看护者,对于宝宝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学步车说“不”,让学步车消失于宝宝的世界。

不要为宝宝准备学步车,并将这个知识告诉给你身边有宝宝的朋友。

专家不建议宝宝用学步车

专家不建议宝宝用学步车

专家不建议宝宝用学步车学步车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

孩子学习走路是自身肌肉力量成熟、协调能力发展后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时机成熟了孩子自然就会走了。

家长企图仅仅依靠某种工具来走捷径,想“教”孩子早日掌握行走技能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

我国卫生部《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到不建议使用学步车,美国儿科学会提议禁止生产销售学步车,加拿大2006年立法禁止生产学步车。

英国的数据显示,婴儿学步车比其他形式的婴儿用品带来的事故和伤害要多。

这是因为婴儿学步车使宝宝的速度过快(小宝宝的一次突然加速可达到每秒钟1米)、高度过高,危险也因此成倍增加了。

学步车的危害婴儿学步车带来的大多数伤害都是因为学步车倾斜翻倒,宝宝被摔到楼梯下,或者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撞上家具、加热器或灶台等。

其次,宝宝被过去够不到的物体,比如蜡烛和热茶杯等烫伤的危险也增加了。

第三,婴儿学步车可能让宝宝够到过去放在安全位置的家庭用的有毒物品,如香水、漱口水或酒精等。

大多数人都认为宝宝在自己的小“车”里忙着的时候是安全的,短时间内不用人看。

但事实上,当你的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的时候,反而需要你特别警惕。

其实,让宝宝待在没有危险的房间的地板上,他会更安全。

另外,婴儿学步车并不能帮助你的宝宝学会走路。

实际上,过多使用学步车甚至可能还会稍稍延缓他的发育。

为了达到自己的发育里程碑,宝宝需要翻身、爬、坐和在地板上玩等。

总结以下几点:1.阻碍运动协调功能成熟;2.容易造成X或O型腿;3.容易引起意外伤害;4.因为限制了孩子自由探索学习的机会,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等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上妈淘网查看:。

小孩坐学步车的危害

小孩坐学步车的危害

学步车会使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不但不能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反而使婴儿多方面的运动发育迟缓。

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

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学步车还会增加婴儿发生损伤的危险性,据说在英国,1957年儿童学步车的销售量约为75,000辆,而每年大约有5,240起家庭事故由儿童学步车引起,可见,学步车是导致婴儿意外的重要元凶。

因此,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了走。

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

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大人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座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人”;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学步车是让父母偷懒、孩子吃亏的东西,我不赞成孩子用学步车学走路。

”区慕洁教授根据其研发的智能测评系统,多年跟踪观察发现,具备大运动特长的婴幼儿过早使用学步车,反而会令其丧失运动优势。

区慕洁曾长期测试过北京市一批同龄出生的婴幼儿,其中有一个5个月大的宝宝小雨,明显显示出比其他孩子优异的直腰坐稳能力,大运动能力属于他的强项。

奇怪的是,1岁以后小雨再次接受区老师测试时,却发现他的爬行、走路能力竟然落后同批孩子一个月。

学步车有什么危害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学步车有什么危害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学步车有什么危害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很多家长在让宝宝教育学走路的很多时候。

都会给宝宝先买学步车让宝宝先练习。

虽然神经失常很方便。

但是学步车其实有风险问题一定的隐患,下面就来说说坐学步车要注意些什么。

这些学步神器不能用! 学步车、学步带等,果断不要给婴儿用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坐在学步车中的宝宝是踮着脚尖走路的,宝宝的足部意念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要学会走路的时间反而会推迟,而且以后走路的姿势也会受到影响。

使用学步带的宝宝,容易养成向前倾的走路姿势,而且学步带的牵引容易导致宝宝阻碍形成八字步。

所以,宝宝学步过程中,这些“神器”是指望不上的了。

让宝宝多尝试、多锻炼,我们多给宝宝陪伴和鼓励,才是宝宝学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宝宝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1、如果是在家里学走,可以不用穿鞋,让宝宝的脚掌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丢掉地面上,感受到身体的重力,与地面直接接触,更利于孩子的感受、学习、协调和平衡。

外出时可以穿软底软面的鞋子,让宝宝的脚趾能够抓地,这有助于足底神经发育,能帮他更好地恢复元气、学走步。

2、不要使用学步车。

学步车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走路,还会增加安全风险(比如翻下台阶、烫伤),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3、很多宝宝在1岁前会有O型腿的现象,到1~3岁时会转变为X 型腿,不用过于担心,大约在6、7岁时会恢复正常。

4、一般到了1岁半至2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可以在没有扶持生物膜宝宝的情况下自己走路。

如果宝宝过了2岁还是走得不是很好,就应该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生长发育迟缓的不足之处弊端。

第一步:先学爬行一般宝宝6-9个月是爬行期,10-13个月是学步期。

这段时期如果宝宝还没有学会爬的,要先补爬,以防止宝宝将来出来平衡感不好的情况。

学爬很容易,只要每天大量时间把放在地垫上就可以。

如果宝宝会爬了,就可以让妈妈抚东西学站和走了。

第二步:学站立在宝宝学会爬后,小孙子首先教会著地宝宝站立。

可以需先扶着站著宝宝慢慢地开始练习站立,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

十大最坑孩子的发明

十大最坑孩子的发明

十大最坑孩子的发明十大最坑孩子的发明:1、学步车。

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其内,使婴儿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

而且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遵循孩子成长轨迹,让孩子健康学步!2、安抚奶嘴。

据研究表明:婴儿学习面部表情对情感发展意义重大,而含着奶嘴会阻碍婴儿表达、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也就阻碍了他们的情感发展。

不过美国儿科学院也有建议,在婴儿刚出生的第一年中,让婴儿在晚上含着奶嘴。

这样能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发生率降低50%。

所以建议1周岁以内的宝宝可适度使用奶嘴,而1岁后宝宝就和奶嘴说拜拜吧!3、牙胶、磨牙棒。

一般来说婴儿乳牙的萌出大多在4-10个月间,晚的到12个月。

在乳牙萌出的过程中,婴儿的唾液量增加,流口水,欢喜咬硬的东西,会将手指放入口中或咬妈妈的乳头等。

很多妈妈会为宝宝准备磨牙用的牙胶或磨牙棒,但无论是牙胶和磨牙棒在材质或者口感上有各种问题。

宝宝磨牙不一定非要使用磨牙棒,一些硬的的东西如,黄瓜、地瓜等可以吃的蔬菜,切成条状的也可以当成磨牙棒使用的。

4、婴儿鞋。

相信看到婴儿鞋的麻麻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自己到底给宝宝准备了多少双萌鞋子了吧,但是6个月之前的宝贝们他们使用到这些鞋子的时间有多少呢?而且6个月以后宝宝们都要学着站立和走路,萌萌的婴儿鞋通常由于太软而被弃用。

5、开裆裤。

很多选择开裆裤的家长都觉得开裆裤比较方便,其实不然。

特别是当宝宝学爬学走阶段,更是要仔细呵护宝宝小屁屁,学爬阶段的宝宝最喜欢的是用手探索世界,不一小心病菌会进入孩子体内造成腹泻等疾病。

而且开裆裤也不够安全,不能更好的呵护宝宝私处。

所以无论男宝女宝杜绝开裆裤吧!6、吸鼻器。

很多麻麻在宝贝出生前的待产清单上会加入吸鼻器,真的当宝宝来临之后,却使用次数寥寥无几,一是安全问题,二是宝宝适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步车的利弊
:学步车是让父母偷懒、孩子吃亏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宝宝用学步车。

将宝宝“困”在四面包围的学步车之内学走步,孩子因为腰部、胯部均被保护得无需用力并且错过了1周岁前的爬行期,导致出现“不用则废”的功能减弱。

另外,实在没必要让宝宝学走路那么早。

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一岁半时会独立行走。

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不能操之过急。

对学步车说“NO”
一般的婴儿学步车是由底轮、车身架、座椅等组成,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

自由自在的运动是每一个小婴儿的梦想,婴儿车帮他们圆了这个梦。

那些才能坐稳的宝宝,一坐上学步车,立刻在家里飞驰了起来,借助于学步车,他们无处不到。

一坐上学步车,孩子就着了迷,自如的移动让孩子陶醉,速度使孩子激动。

妈妈们真心感谢学步车这个好帮手。

坐上学步车,原本哭闹烦躁,时时需要陪伴的宝贝自己开心地玩上了,妈妈可以轻松一下,或安心地料理家事。

有的宝宝不到半岁就坐上了学步车,据估计美国5-15个月龄的婴儿中至少有一半使用学步车,每年学步车的销售量高达三百万。

理想和现实很遥远
理想:学步车可以帮助孩子练习走路,促进孩子发育。

现实:长期使用学步车的孩子运动发育不如未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很多妈妈都以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锻炼,练习走路,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去甚远:学步车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跟踪调查显示:常用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分别是6.73个月、6.68个月和11.66个月,明显晚于不坐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5.39个月、5.84个月和10.82个月。

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行动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滚、爬对宝宝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兴趣和练习,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习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协调,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

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

理想:学步车是宝宝安全的保姆。

现实:每年有很多宝宝因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有很多爸爸妈妈使用学步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步车可以保证婴儿的安全,而统计结果却动摇了人们对学步车的信心,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学步车赋予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

坐在学步车中宝贝每秒的移动距离可达1米,孩子的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
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

此外,由于孩子能够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令妈妈猝不及防,因此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

理想以外的现实
学步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谁也不会想到学步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过早助走的害处:欠脚走路
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

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

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

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

经过一段时间,欠脚走路的姿势多可以纠正。

学步车的安全策略
学步车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无疑是弊大于利,妈妈爸爸在给宝宝添置玩具时,还是将学步车放一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