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 西南旅游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第九章 西南旅游区

岩溶、生物、民族风情是本区重要旅游资源。这里是我国岩溶地貌 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区域广泛,类型齐全,景观品位高,是本区 最突出也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区内生物种属纷繁,植物和动物种类 都居全国首位,且有许多珍稀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本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云南民族构成最复杂,除汉族外, 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和壮族人口最多。广西以壮族为主,占全 区人口1/3以上。贵州是苗族的主要分布区。
C.丽江古
■ 技能训练
9.1 应用学过的知识,试设计昆明市区二日游 和三日游的旅游线路。
9.2 读图:在地图中找出本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和主要旅游城市。
■ 观念应用
▲ 分析题 9.1 试分析西南旅游区自然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9.2 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3 西南旅游区有哪些重要的旅游大理石雕刻、鹅卵石砌墙民俗风 情等是属于( )。
A.壮族 B.苗族 C.傣族 D.白族
9.2 花山岩画、程阳风雨桥旅游景点位于( )。
A.广西旅游线 B.云南旅游线 C.贵阳旅 游线 D.桂林旅游线
9.3 最能体现纳西族风格和东巴文化的地区是 ( )。
A.大理南诏古国 B.泸沽湖 城 D.香格里拉
第九章 西南旅游区
9.1概述
西南旅游区包括滇、黔、桂三省区,面积约 80.7万平方千米。岩溶地貌景观为本区最主 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区内气候温和,动植物 资源十分丰富。本区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娱活动是最具特色的人文 景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本区 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9.1.1 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1)高原为主的地形,岩溶地貌特别发育 2)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1)西山 2)滇池 3)大观楼 4)世界园艺博览园 5)云南石林(路南石林) 6)九乡溶洞群
C.丽江古
■ 技能训练
9.1 应用学过的知识,试设计昆明市区二日游 和三日游的旅游线路。
9.2 读图:在地图中找出本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和主要旅游城市。
■ 观念应用
▲ 分析题 9.1 试分析西南旅游区自然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9.2 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3 西南旅游区有哪些重要的旅游大理石雕刻、鹅卵石砌墙民俗风 情等是属于( )。
A.壮族 B.苗族 C.傣族 D.白族
9.2 花山岩画、程阳风雨桥旅游景点位于( )。
A.广西旅游线 B.云南旅游线 C.贵阳旅 游线 D.桂林旅游线
9.3 最能体现纳西族风格和东巴文化的地区是 ( )。
A.大理南诏古国 B.泸沽湖 城 D.香格里拉
第九章 西南旅游区
9.1概述
西南旅游区包括滇、黔、桂三省区,面积约 80.7万平方千米。岩溶地貌景观为本区最主 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区内气候温和,动植物 资源十分丰富。本区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娱活动是最具特色的人文 景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本区 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9.1.1 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1)高原为主的地形,岩溶地貌特别发育 2)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1)西山 2)滇池 3)大观楼 4)世界园艺博览园 5)云南石林(路南石林) 6)九乡溶洞群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现在旅游者不仅追求美景,还追求心灵充实和自我完 善。来长白山的旅游者往往以获得审美愉悦、探求认识生 活、美化心灵为真正途径。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精)共47页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 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国八大旅游片区详解ppt课件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天
• 古代建筑
坛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王
• 古代建筑
阁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华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道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天
• 古代建筑
坛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王
• 古代建筑
阁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华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道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ppt课件

二、气温
西南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在14~24℃间, 有5个高值区:①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带谷地>20℃;②川南—重庆长江谷地 18~20℃;③怒江下游及德宏州>20℃;④红河下游谷地20~22℃;⑤广西 大部20~24℃。气温年较差小。
第十五章 西南区
表15-1 西南区和其他区气温年较差比较
主要湖泊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 即金沙江、南盘江、元江分水岭地区和 横断山地东侧。多为断陷湖,水位季节 变化明显。本区湖泊都是外流湖、淡水 湖,且除程海等少数湖泊外没有突出的 天然萎缩现象,人为因素如修渠排干、 引水灌溉、发电、城镇供水、围垦、工 业废水污染等,对湖泊的演变影响至深。
第三节 植被与土壤
省(区、市)
耕地 比例/%
林地 比例/%
牧草地 比例/%
四川、重庆 云南 贵州 广西
西南区
876.47 295.50 373.15 261.27
15.43 7.50 21.29 11.03
1 806.39 11.12
1 953.3 953
596.47 789
34.36 24.9 33.87 33.34
(3)四川盆地:略呈菱形,海拔为300~700 m,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盆 地内部中生界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地貌分异显著,西为平原,北有低山、丘 陵,东为平行岭谷。
(4)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云南高原平均海拔1 800~1 900m, 大部地区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为典型的红色高原。滇东喀斯特地貌发育。贵 州高原平均海拔1 000 m,碳酸盐岩分布广、普遍发育喀斯特地貌。
四川、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南合计
1 898.0 3 950.0 3.0 418.6 1 100.3 0.1 703.5 1 486.3 / 872.9 1 511.4 0.1
西南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在14~24℃间, 有5个高值区:①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带谷地>20℃;②川南—重庆长江谷地 18~20℃;③怒江下游及德宏州>20℃;④红河下游谷地20~22℃;⑤广西 大部20~24℃。气温年较差小。
第十五章 西南区
表15-1 西南区和其他区气温年较差比较
主要湖泊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 即金沙江、南盘江、元江分水岭地区和 横断山地东侧。多为断陷湖,水位季节 变化明显。本区湖泊都是外流湖、淡水 湖,且除程海等少数湖泊外没有突出的 天然萎缩现象,人为因素如修渠排干、 引水灌溉、发电、城镇供水、围垦、工 业废水污染等,对湖泊的演变影响至深。
第三节 植被与土壤
省(区、市)
耕地 比例/%
林地 比例/%
牧草地 比例/%
四川、重庆 云南 贵州 广西
西南区
876.47 295.50 373.15 261.27
15.43 7.50 21.29 11.03
1 806.39 11.12
1 953.3 953
596.47 789
34.36 24.9 33.87 33.34
(3)四川盆地:略呈菱形,海拔为300~700 m,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盆 地内部中生界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地貌分异显著,西为平原,北有低山、丘 陵,东为平行岭谷。
(4)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云南高原平均海拔1 800~1 900m, 大部地区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为典型的红色高原。滇东喀斯特地貌发育。贵 州高原平均海拔1 000 m,碳酸盐岩分布广、普遍发育喀斯特地貌。
四川、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南合计
1 898.0 3 950.0 3.0 418.6 1 100.3 0.1 703.5 1 486.3 / 872.9 1 511.4 0.1
西南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昆明民族村
筇qiong竹寺以其500罗 汉优美的造型而饮誉中 外。大观楼是昆明最著 名旅游胜地,它以其长 联闻名遐迩。清代孙髯 以180字描绘了昆明风 景和云南历史,情景交 融,浑然一体,词丽句 美,惊动一时,被誉为 “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此外,黑龙潭、金殿、 西山森林公园、龙门三 清殿等都是昆明郊区著 名的游览地。
峨眉山清音阁
蛾眉胜景百余处,金顶 是峨眉山最高峰,巍峨壮 丽,在阳光下放射金光而 得名,金顶上可观日出、 云海和宝光,饶有兴味, 使人乐而忘倦。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 名山之一。自东汉山上修 建普贤道场以来,至6世 纪发展成全国著名佛教圣 地。明清鼎盛时期,全山 有梵宇琳宫以及大小寺、 庵、殿等150余处,迄今 保留20多处寺庙。报国寺、 万年寺、伏虎寺等寺内均 珍藏佛经、舍利、铜塔、 瓷佛、碑画、书画等文物 古迹。
4、黄龙风景区
黄龙风景区位于 松潘县薛宝鼎大 雪山脚下,是一 条长约7-8公里的 黄色石灰华山谷。 谷地钙化物沉积, 形成自上而下的 钙化流和八群约 3400多个湖泊以 及瀑布群。是一 处难得的自然风 景游览区,其景 色令游人惊叹、 陶醉。
黄龙彩池
梵净山风景区
金 丝 猴
蘑菇岩
大 鲵
珙 桐
奇异的岩溶地貌景观
苍山与洱海(构造湖)
蝴蝶泉 苍山与洱海
云南大理与苍山
洱 海 观 月
洱海
苍山在云南大理的西 部,东为洱海,主峰 马龙峰高达4122米, 山上积雪难融,有 “苍山春雪”之美景。 苍山东麓既是浩瀚的 洱海,状如榆叶,又 似人耳,故得名,也 是一个断层湖泊,深 度很大,储水量多于 滇池。洱海中有三岛、 四洲、五湖、九曲之 景,洱海观月也是大 理四景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五章西南旅游区

二、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缙云山风景名胜区 (1)北温泉 (2)缙云山 2、歌乐山烈士陵园 3、大足石刻
4、白帝城
5、丰都“鬼国”
6、万盛石林
7、大宁河小三峡
第三节 四川省
一、概况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设西川、峡二路,咸平四 年(1001年)分川路、峡路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川峡四 路”,后简称四川,省名有由此而来。时为蜀国管辖地,战国时属秦,秦置 蜀郡,故又简称蜀。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千米。省会为成都市。全省有2处世 界自然遗产名录:“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 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 山。闻名遐迩的大型活动有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南国冰雪节、自贡恐龙灯 会、凉山彝族火把节、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等40多个民俗节庆。 5A级旅游景区: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阿 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二、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1)大观楼 (2)西山 (3)金殿 (4)世界园艺博览会 (5)安宁温泉风景区
2、石林风景名胜区 3、大理风景名胜区 (1)苍山 (2)洱海 (3)崇圣寺三塔 4、丽江古城 5、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
第五节 贵州省
一、概况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古为夜郎国所在地,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 州省。因省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部,唐时置黔中道,故简称黔。全省面积17万 多平方千米。省会贵阳。“山、水、洞"被称为贵州自然奇观中的”三奇“。贵州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在11至19°C之间。终年适宜旅游。 5A级旅游景区: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安顺龙宫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