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抗性综述

合集下载

抗草甘膦杂草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抗草甘膦杂草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草剂 之一 。但 是随着草甘膦抗性杂草 的不 断出现 , 草甘膦 的应 用前景 受到严峻 的挑战。文章综述 了草甘膦 生产
及应用 现状、 草甘膦作用机 理和草甘膦抗性杂草 的发展 , 重点 阐述 了草甘膦抗性杂草 的抗性机理 。最后对如何通
过延缓草 甘膦抗性 杂草的出现 , 护草甘膦提出建议 。 保
Gl p o a e — Re it n e d y h st - ss a t W e s
G N u nyn U h —io ,S U H n — e , N ign i , I nc a O G Y a — g ,G O S uqa H o gm i WA G Q n —a N —h o o l Wa
杂草科学
21 0 2年第 3 0卷第 3期
一 9一
巩理研 究进展 [ ] J .杂草科 学,0 2 3 ( ) 9—1 2 1 ,0 3 : 3
抗 草 甘膦 杂 草 的抗 性 机 理研 究 进 展
巩元勇 ,郭 书巧 ,束红梅 ,王庆 南 ,倪 万潮
B tw t h meg n e o lp o a e—r ssa tw e s p p ain,t e a p ia in p o p c fgy h s t a e n s r- u h t e e r e c fgy h s t i e it n e d o u t l o h p l t r s e t o lp o a e h s b e e i c o o sy c a e g d I i p p r i wa e i we n t e p d c in a d 印 p i ain sau ,t e me h n s o ci n o u l h l n e . n t s a e t s r v e d i h r u t n l h o o l t tt s h c a im fa t f e o o

草甘膦的抗性现状及其主要混剂配方梳理

草甘膦的抗性现状及其主要混剂配方梳理

草甘膦的抗性现状及其主要混剂配方梳理囗/刘洋*接上期杂志* 6、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 混用特点:二者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对空心莲子草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据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平均增效31.62%。

水花生是分布广、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单用草甘膦防除药效慢、用量大、成本高,二者混用后对空心莲子草的作用速度加快、药效提高。

据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敏等人撰写的《草甘膦铵盐、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及其混剂对空心莲子草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报道,将草甘膦铵盐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按质量比4∶1混用防除水花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配比用量:草甘膦50~80克/亩+氯氟吡氧乙异辛酯12.5~20克/亩。

7、草甘膦+溴苯腈: 混用特点:草甘膦和溴苯腈混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产生这种拮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溴苯腈对草甘膦在杂草叶面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草甘膦在杂草叶片上的吸收量降低。

8、草甘膦+苯达松: 混用特点:草甘膦和苯达松均是茎叶处理剂,草甘膦可以防治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是灭生性除草剂;苯达松可以防治多种阔叶杂草和莎草,对多年生杂草的地上部分有效。

二者混用可以扩大除草谱,同时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明显提高对苘麻等的防除效果。

配比用量:草甘膦28克/亩+苯达松75克/亩。

9、草甘膦+精吡氟禾草灵: 混用特点:二者混配用于防除旱地杂草牛筋草、狗牙根和水田田埂难除杂草双穗雀稗等顽固性禾本科杂草。

代表产品为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的66%吡氟·草甘膦可溶粒剂(6:60)。

目前该产品在环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推广应用于播种前水田游草、水田苗后田埂游草的防除。

在广东推广应用于旱地牛筋草的防除。

10、草甘膦+三氯吡氧乙酸: 混用特点:两种成分相辅相成,草甘膦对一般性杂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三氯吡氧乙酸能够有效防除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和部分恶性杂草,包括部分小灌木;特别针对于当前市场出现的游草、饭包草、木贼科杂草等恶性杂能够有效防除。

草甘膦

草甘膦

草甘膦(glyphosate),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

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

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

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

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25摄氏度时)。

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4320毫克/公斤,家兔经皮LD50>7940毫克/公斤。

对鱼低毒。

历史: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的,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除草剂的重要品种。

草甘膦的水溶性差,难以直接使用,因开发初期技术有限,没能做得出可令出草甘膦可直接溶解于水的农药产品,当时要将草甘膦加工配制成异丙胺盐、钾盐或钠盐等草甘膦盐类才能溶解于水使用,才能做出在农业、林业上可以使用的除草剂产品。

在1997年,南通飞天化学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制成草甘膦直接溶解于水的产品,成功发明了“混和直溶法”,利用该公司独立开发的植物源助剂(SD、SDP)与草甘膦原药物理混合成粉剂、粒剂,即可溶于水使用。

作用特点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

水稻品种对草甘膦抗性的研究进展

水稻品种对草甘膦抗性的研究进展



叶胜海 等 : 水稻 品种对草甘膦抗性的研究进展

述 ・
水稻 品种 对草 甘膦 抗性 的研 究进展
叶胜海 , 赵 宁春 , 金庆生 , 张小 明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 杭州 302 ) 10 1
Ad a c me ti y h s t-e itn e o c reis v n e n n Glp o ae rssa c fRie Vaite
Y h n -a, H igc u , I igs e g Z N X a - n E S e gh i Z AO N n - n JN Q n - n , HA G iomig h h
摘 要: 对当前 国内外水稻品种抗草甘膦性状的获得 途径、 抗草甘
膦 水稻 品种 的选 育方 法及 最 新 进 展 作 了综 述 , 抗 草 甘 膦 水 稻 对 的应 用前 景作 了展 望 。

文章编号: 10 — 7 5 2 1 )6 33 - 0 1 40 (00 0 4 90 0 3
草甘膦在土壤 中分 解迅 速 , 目前 被认 为 污染 最小 、 是 最
水稻是世界上最 重要 的粮食作物 之一 , 也是 我 国最 大 的粮食作 物 , 业生产 中具 有举足轻 重 的地 位 。随 在农 着现代农业科技 的快速发展 , 田除草剂 以其省工 省力 稻 的优点得到大 面积推广 , 极大地促进 了我 国水稻轻 型栽 培技术 的推广 , 特别是直 播稻和抛秧 稻 的推广 。稻 田主 要 杂草种类为禾本科 的千金子 (et ho hnni)莎 Lpo l cies , c a s 草科 的异 型 莎 草 ( ye sdfr s , 参 科 的陌 上 菜 Cpr io ) 玄 u f mi

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组成对比研究进展

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组成对比研究进展

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组成对比研究进展
夏义苗;陈复生;郝莉花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17(042)006
【摘要】营养组成对比研究是评判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草甘膦大豆是当前全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多的转基因大豆,为了系统地掌握抗草甘膦基因转入对大豆关键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规律,从总体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和矿物元素组成5大方面综述了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当前对比研究结果,以期为抗草甘膦大豆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25-30)
【作者】夏义苗;陈复生;郝莉花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6;S565.1
【相关文献】
1.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基因漂移的研究Ⅰ大豆风媒介传粉的基因漂移研究 [J], 刘琦;李希臣;刘昭军;李铁;雷勃钧
2.草甘膦对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安全性研究 [J], 陈银竹;丁伟;刘胜
男;Muhammad Shahidkhan
3.抗草甘膦大豆对抗草甘膦棉花的干扰作用 [J], 杨子山
4.用耐草甘膦抗农达大豆和用近同基因传统大豆制作的豆粕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应用 [J], Gary L.Cromwell
5.草甘膦水剂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田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J], 曹洪玉;李香菊;刘士阳;崔海兰;牛宏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5%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

95%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

草甘膦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它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杂草防治。

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1. 外观与性状:草甘膦原药应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无杂质和异物。

2. 含量:草甘膦原药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 溶解度:草甘膦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残留溶剂: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溶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出规定限量。

5. 残留杂质: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得超出规定限量。

二、草甘膦原药质量检测结果经过实验室检测,对多批次草甘膦原药的质量进行了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 草甘膦原药外观与性状符合要求,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无杂质和异物。

2. 草甘膦原药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未发现含量不足或超标情况。

3. 草甘膦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草甘膦原药中的残留溶剂和残留杂质均未超出规定限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结论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草甘膦原药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可以保证其安全和有效性。

我公司将继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草甘膦原药,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以上是有关草甘膦原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结果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广大用户有所帮助。

感谢各位的阅读!(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报告可能因检测标准、结果以及生产企业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草甘膦原药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结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情况,还需要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草甘膦原药的实际应用效果、安全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草甘膦原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经过多次田间试验和实际应用,草甘膦原药在杂草防治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它能够对多种广泛分布的杂草进行有效控制,包括一些对其他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

除草剂面临的挑战及草甘膦复配的意义

除草剂面临的挑战及草甘膦复配的意义
的1 / 3 ; 其 次是 光 系统 Ⅱ抑 制剂 , 抗性生物型 6 9个 ;
再次为 A C C a s e 抑制剂 , 抗性生物型 4 2 个。
我国从 2 0 世纪 6 0年代 开始使用 除草剂 , 现在
r o l e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mo d e ni r z a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h e r b i c i d e s f a c e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nd a
P ENG Xu e ' g a n g ,J I N T a o,Z HANG J i n g — y u a n
( Q i n g d a o K i n g a g r o o t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C o . , L t d . , Q i n g d a o , 2 6 6 0 0 0 , C h i n a )
中图分类号 : ¥ 4 8 2 .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9 3 5 X( 2 0 1 3 } 0 1 —0 0 0 5— 0 5
Ch a l l e ng e s Fa c e d b y He r b i c i d e s a n d t h e S i g n i ic f a nc e o f Gl y p h o s a t e Mi x t u r e s wi h t 0t h e r He r b i c i d e s
Ke y wo r d s : h e r b i c i d e s ; es r i s t a n c e ; g l y p h o s a t e ; s y n e r g i s m

走向新世纪的草甘膦

走向新世纪的草甘膦

走向新世纪的草甘膦药学专业鞠易明指导教师孙云明摘要:草甘膦(glyphosate),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

学名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酰基甲基)氨基乙酸,Phosphonomethyl Imino Acetic Acid, 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

分子式:(HO)2P(O)CH2NHCH2COOH 分子量:169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

化学除草因为省时、省力,且经济合算,逐渐代替人工除草,而草甘膦是果园常用的除草剂,因此掌握草甘膦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果园除草效果十分重要。

关键词:杀草机理;使用方法;合成路线;技术进步;行业发展草甘膦作为老牌除草剂,经历了几多春秋。

在世人的努力下,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也在一步步发生变化,本文将对新世纪下的草甘膦制备工艺的改进以及行业展望进行探究。

1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1】草甘膦属于有机磷类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而传导全株和根部,干扰和抑制氨基酸合成,从而使杂草枯死。

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故无残效作用。

草甘膦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喷药后杂草逐渐变黄,到10 ~ 15 d 后,杂草才能彻底变黄死亡。

2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1】2.1 喷药时间因为草甘膦是灭生性茎叶传导剂,因此对没出土的杂草无效,只有在杂草具有较多的叶片,且能够附着足够的药量时,施药才能取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一般地,对于一年生杂草,基本出齐并且有4 ~ 6 片叶时,用药效果较好;对于多年生杂草,现蕾开花期,用药效果较好。

在具体时间上,以雨后杂草叶上无尘土时,喷药效果最好。

2.2 用药量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球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

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100多个生物的杂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表1)。

我国分别于2006年、2011年报道了小飞蓬、牛筋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尤其是牛筋草已经在我国南方免耕种植区、种植园成为优势杂草和恶性杂草,其抗性蔓延日趋严重,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表1 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种类(截至2014年10月8日)
另外,不同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有差异(表2),有一些杂草对草甘膦的耐药能力较强,单一使用草甘膦不能有效防除,这些杂草包括通泉草、鸭跖草、黄鹌菜、马齿苋、鼠曲草、铁苋菜、田旋花、苣荬菜,等等,对这些杂草的防除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登记剂量下草甘膦对不同杂草的效果
二、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现状
截止目前,我国学者共报道了7个生物型6种杂草对百草枯或草甘膦产生抗性,详见表3。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牛筋草已经演化出对草甘膦和百草枯两种作用机制的抗药性,已发展至多抗性阶段。

表3 我国杂草对草甘膦、百草枯抗性现状(截至2014年10月8日)
三、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演化趋势
总体来讲,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抗性发展将呈现两个显著特点:(1)杂草抗性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发生速度越来越快,抗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同一种类杂草抗性越来也多样化;(2)多抗性、非靶标抗性杂草将是抗性发展的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