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讲义6

合集下载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第3章变动成本法学习要点: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2.两种成本法分期税前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案例引导】宏泰公司是一家生产热水器的私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康宏”牌热水器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到位,因而深受顾客信赖。

张平江是该公司供销部经理,他任职已经三年了,前两年部门净利润逐年大幅度上升,公司老板十分高兴,并承诺如果今后还能保持同上年一样的利润增长,将奖励他3000元。

张平江非常高兴,因为他心里有把握实现这一目标,他知道今年的销售合同超过了去年的水平,而且他还了解到成本与去年持平。

到了年末,张平江收到了经营数据,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增加15%持稳定,他心里暗暗高兴。

可是当他看完年度损益表后却大失所望。

今年的利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计部门弄错了?第一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性制造费用均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其理由是:产品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随产量而变动。

根据这一原则,只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随产量变动,所以产品成本只包括这三大部分。

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也就是说,这部分费用所联系的是会计期间,而不是产品,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作期间成本,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直接扣减。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产品成本的组成不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成本计算成本组成制造费用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变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产品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变动性管理费用期间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成本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直接材料变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或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指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非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二)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举例:某厂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销售7500件,期末产成品存货500件(假定期初无产成品存货,期末无在产品存货)每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元,全月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80000元。

_第11章_变动成本法_成本管理会计_孟焰版全解

_第11章_变动成本法_成本管理会计_孟焰版全解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为9 000 元(2 000+4 000+3 000;而完全成本法 下则为7 000元(4 000+3 000)。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上的区别,是变 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两 种方法其他方面的区别均由此而生。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2)假设本期销售18件产品,期末库存产成品2件,没 有在产品存货。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按完全成本法对期末存货估计为34元(2件×l7元/ 件) 按变动成本法对期末存货估价为30元(2件×l5元/ 件)。 前者包括了4元固定成本,后者没有包括固定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分期税前净利的 差额及变化规律
第四节
对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评价与综合运用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本章学习目的]
本章重点理解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 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 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贡献式利润表和职 能式利润表的编制;熟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 成本法各自的优缺点;理解变动成本法在企 业规划和决策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两种成本 计算方法在实务中的结合运用。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则单位产品成本 为280元(200+60+20);如果采用完全成本法, 则单位产品成本为320元(200+60+20+2 000/50) 。 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为 期间成本,所以单位产品成本较之完全成本 法下要低。当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 较之完全成本法下就高了。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1. 销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 营业利润=销售毛益-期间费用
12
前例,设销售单价为1000元,管理费用中变动 性管理费用2000元,销售费用中变动性销售费 用1000元。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贡献边际=1000*40-280*40-(2000+1000) /50*40=26400(元) 营业利润=26400-(2000+2000+2000) =20400(元)
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10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销管成本 三、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三月 合计
1 销售收入
20?=160 20?0=200 20?2=240 600
2 减:销售成本
7?=56 7?0=70 7?2=84 210
3 生产边际贡献
104
130
156 390
4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2?=16 2?0=20 2?2=24
60
5 边际贡献
88
110
132 330
6 减:固定制造费用
30
30
30 90
7
固定销管费用
40
40
40 120
8 税前净利润
18
40
62 120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
18
序号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合计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固定成本
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成本
沉淀成本 付现成本
变动成本
专属成本 相关成本 联合混成合本成本 无关成本
机会成本 边际成本
直接材料
销售人员 工资
直接人工
间接材料
间接人工 (生产服务)
厂房设备 折旧
销售差旅费
销售固定资 产折旧
广告货运费
行政管理人 员工资
车间动力 照明费
行政管理 办公费
例2-10 (P48)
预热
固定成本
烧结
变动成本
设某粉末冶金车间 对精密金属零件采 取一次模压成型、 电磁炉烧结的方式 加工。如果以电费 作为成本研究对象, 经观察,电费成本 开支与电磁炉的预 热和烧结两个过程 的操作有关。
按照最佳操作方法, 电磁炉从开始预热至 达到可烧结的温度需 耗电1500千瓦时,烧 结每千克零件耗电500 千瓦时。每一工作日 加工一班,每班电磁 炉预热一次,全月共 22个工作日。电费价 格为0.7元/千瓦时。
一、成本分类(4)
• 4. 边际成本——产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某企业每增加1个 单位产量的生产 引起总成本的变 化及追加成本的 变化如表2-3。
边际成本区别于变动成本吗?
• 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 • 边际成本反映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 • 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单位变动成本才能和边
b:延伸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m: 业务量
m1:业务量临界值
责任制底薪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

3.3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变动成本法的 理论依据及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具 体应用;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 算损益的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比较,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 限性。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 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 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 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 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 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 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 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为了较全面地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 损益的影响,再举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
例3-4 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3 年的产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 500件、400件和6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20 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16 000元 ,且全部为固定成本。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 数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0元,固定性制造 费用为10 000元(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分摊 20元,即10000/500)。
2.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同。
例3-5 仍假设该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 3年的销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产量分别为 500件、600件和400件。其他条件与前例相同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36
特殊规 律
(1)如果x末>0;x初=0;则P完>P变
(2)如果x末=0;x初> 0;则P完< P变 (3)如果x末=0;x初=0;则P完=P变
即:如果产销绝对平衡,则P完=P变
(4)如果产销相对平衡,则P完与P变不 一定相等
37
特殊变动规律: (1)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为
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大于变 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2)当期末存货量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不为 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小于变 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为零,即 产销绝对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 营业利润相等;
• 当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即产小于销)时, 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 营业利润。
39
• 由此可见,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之间的数量关 系(产销平衡关系)与两种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的 差额之间,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分析中,假设存货是先进先 出的,也就是对成本流动进行了假设。不同的成本 流动假设对期末存货定价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 两种方法的税前利润的差异。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含义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三、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
规律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本章重点问题
1
一、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含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 计算过程中,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 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 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 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 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 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 存货成本。

第4章 变动成本法

第4章 变动成本法

比较两种方法编制的利润表及税前净利数据,可以发现: (1)采用变动成本法,各年的税前净利均相等。 (2)由于各年产量不同,各年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制造
费用也不相同。
(3)在各年产量变动的情况下,即使各年的销量相同,两 种方法下的税前净利也会出现差异。
第三节 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产生差异的原因及相互转换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基本原理
(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 间费用,全部列入损益表,从当期收入中直接扣除。变动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了产品价值的直接基础 2.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从总收入中扣除 3.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成本,会影响当期利润总额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仅将变动生产成本包括进去 ,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一)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只有变动生产 成本才能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
(二)固定制造费用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在管理会计
中,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 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时间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时间的推 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只能于发生的当期计入利润 表由当期收入补偿的成本。
二、税前净利的计算程序 (一)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的计算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1)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净利(2)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管理费用+固定财务 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变动生产成本=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含义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三、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
规律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本章重点问题
1
一、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含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 计算过程中,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 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 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 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 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4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 (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六)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5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
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营业毛利
减: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
20
贡献式表(标准式) 营业收入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贡献式表(简捷式) 营业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营业贡献边际 减:期间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21
贡献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贡献边际” 传统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营业毛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案例
经理的困惑
2004年3月12日,某医药工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
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送交经理室。经理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颇感困惑:一个是
专门生产输液原料的甲制药厂,另一个是生产制药原料的乙制药厂。
甲制药厂2002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
频频告急,2003年该厂对此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
则想方设法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但报表上反映的利润
2003年却比2002年下降。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03年市场不景气,
销售量比2002年下降,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
外都比上年好。
1
被经理这么一提,公司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 他将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进行进一 步的研究。
表3-2 乙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
2002年
2003年
销售收入
1200000.00 1100000.00
减:销售成本
1080000.00
964700.00
销售费用
30000.00
30000.00
净利润
90000.00
105300.00
库存资料(单位:
瓶)
期初存货数
100.00
100.00
本期生产数
12000.00
15
制造成本流转图例
•Direct Labor •Factory Overhead
在产品账户
产成品账户
销售成本
2009.1.1余额 6 000 耗用直接材料 76 000 直接人工 9 000 制造费用 20 000
完工产品 2009.1.1余额 22 000 销售成本108 000
成本104 000
104 000
108 000
2009.12.31余额 7 000
2009.12.31余额 18 000
但不能经济可行地追溯到成本对象的生产成本。这一成本 种类也称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 costs)或 车间费用(Factory Overhead costs)
9
存货性成本与期间成本的区别
存货性成本– 是指发生时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只在 销售时变为销售成本的所有产品成本。
740
期末在产品
单位售价
35
35
单位变动成本
10
30
其中:
材料
7
7
燃料和动力
3
3
表3-4 乙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
2002年 2003年
销售收入
1200000 1100000
减:销售变动成本
720000 660000
工资
180000 180000
制造费用
180000 180000
108000 254838
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 库存资料(单位:瓶)
期初存货数
16000
35000
时,认为这是生产能
本期生产数
72000
50400
力没有充分利用、工
本期销售数 期末存货数
53000 35000
74200 11200
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
期末在产品 单位售价
35
35
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 单位成本
5
导入案例分析
因为企业利润是通过销售过程最终实现的,所以企 业应该重视销售过程,因而运用变动成本法更符合企业的目 标。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结果如表3-3和表3-4所示。
所以,根据医药工业公司的产销现状,采用变动成本法 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6
表3-3 甲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
2002年 2003年
品 产成品存货:全部完工但尚未售出的产品
8
直一接部材分料并成且本能:以常所 经用有济的最可生终行成的产本方成对式本象追(溯分在到类产成品本或对产象成的品材)取的得
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所有能经济可行地追溯到成本对象
(在产品或产成品)的生产个人报酬。 间接生产成本:是所有与成本对象相关(在产品和产成品)
甲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3-1所示。
2
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 表3-1 甲制药厂利润表 单位:元
分别为288 000元和720
2002年
2003年
000元,销售成本采用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1855000 1272000
2597000 2234162
后进先出法。该厂在 销售费用
净利润
85000 498000
销售收入
1855000 2597000
减:销售变动成本
530000 742000
工资
288000 288000
制造费用
720000 720000
销售费用
85000 108000
净利润
232000 739000
库存资料(单位:
瓶)
期初存货数
16000
35000
本期生产数
72000
50400
本期销售数
53000
13000.00
本期销售数
12000.00
11000.00
期末存货数
100.00
2100.00
期末在产品
单位售价
100.00
100.00
单位成本
90.00
87.70
其中:
材料
50.00
50.00
工资
15.00
13.85
燃料和动力
10.00
10.00
制造费用
15.00
13.85 4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公司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如 何向经理解释?
期间成本 – 不会带来未来收益,发生时直接费用化。
10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性成本与利润表中的销售成本是生产成本
系统中成本流转在报表中成的本反流映:转
请注意下图存货性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与成本流转图中的重 要性。
11
成本流转示例图
12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13
多步利润表
14
制造成本流程总分类账T型账户
销售费用
30000
30000
净利润
90000
50000
库存资料(单位:
瓶)
期初存货数
100
100
本期生产数
12000
13000
本期销售数
12000
11000
期末存货数
100
2100
期末在产品
单位售价
100
100
单位变动成本
60
60
其中:
材料
50
50
燃料和动力
10
170
存货类型
直接材料存货:库存的和生产过程中待用的直接材料 在产品存货:部分完工但还没有全部完工的产品,也叫半成
其中:
24
30
销所致。
材料
7
7
工资
4
6
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
3
33
10
14
乙制药厂的有关资 料如表3-2所示。工资 和制造费用两年均约 为180 000元,销售成 本也采用后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 升的原因时,认为这 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情 况下,为多交利润、 保证国家利润不受影 响,全厂职工一条心, 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 力,增产节支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